学习笔记|《佛子行》第6课


本课宣讲“修胜义菩提心”之“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分别从贪境和嗔境两个方面断除实执。然后宣讲“修学菩提心学处”的“修学六度”前三度——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的内容。共分五组颂词宣讲:

1、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

(1)于贪境断除实执:遇到悦意对境时,应当看作如彩虹般现而不实,断除贪执。(详见颂词1)

(2)于嗔境断除实执:遇到苦境时,就像梦境中梦到儿子死去而感受痛苦一样,应视为幻相,不要执为实有。(详见颂词2)

2、“修学菩提心学处”之“修学六度”

(1)布施度:真正的大布施,就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绝对不讲任何条件,不求即生和来世的果报,唯一的目标就是众生获得快乐、获得利益。(详见颂词3)

(2)持戒度:若无戒,自利利他都无法成办。若想护持清净的戒律,不能杂有对三有的贪执。(详见颂词4)

(3)安忍度:对于希求菩提妙果的佛子而言,一切损害、怨敌、邪魔等不悦意的对境,就像如意宝般难得,他不会加以遮遣,反而会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并通过各种方法修持安忍波罗蜜多。(详见颂词5)

 

【颂词1

 

【颂词1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科判分析

本颂继续宣讲修胜义菩提心后得位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首先开示于贪境断除实执,如何在生贪的对境下断除执著。

 

消文释义

遇到自己的亲朋好友、美丽的色法、悦耳的声音等快乐及快乐之因等悦意的对境时,应当看作如夏季的彩虹虽然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从本体来说却不成立,对任何悦意美妙的显现均不执有,视为无实,也不认为这是亲朋好友,美丽可爱,断除执著实有成立的实执,这就是一切佛子对贪执对境灭除实执的行为。——参照《佛子行释》

 

重难点分析

1、遇到悦意的对境时,应该如何对待?

1)凡夫人:会受着诱惑,被外境所控制,随外境而转,贪著不舍。

1)贪著对境的实相:若从里里外外进行剖析,一切都会荡然无存。

2)贪执的过患:

帝洛巴尊者曾对那若巴说:显现不会把你束缚,执著才会把你束缚。

世间上最可怕的就是贪执,如果没有舍弃贪执,在轮回中根本没办法解脱。

2)具有上师窍诀、殊胜大乘教言的人:可以将之转为道用。若从里里外外进行剖析,一切都会荡然无存。

1)万法犹如幻化师的幻化,对诸法的空性应该会有一定的体悟。

2)教证说明: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幻师所化色,象马车种种,显现皆无有,诸法如是观。

幻化师变出来的大象、骏马等事物,正在显现的当下,其本体就是空性,我们对一切法都应如是观想。

3)若能通达这个道理,对有漏的美好现象就不会贪执了。

4)以公案开示无有我与我所等执著的众生,必获解脱。

公案。《释尊广传》中,桑噶拉商主带领500商人大海取宝,遇灾难漂泊到岛上分别娶了岛上的女人生儿育女,后因发现他们的妻子皆为罗刹女,而决定逃离。结果很多人因对妻儿财产等生贪念,而从马背上掉下来被罗刹女吃掉,只有桑噶拉一人不为所动,顺利返回南瞻部洲。

佛陀开示。佛陀告诉诸比丘:凡是贪执我和我所的众生,均会感受无边痛苦,并堕入轮回深渊;而无有我与我所等执著的众生,则如返回南瞻部洲之人一般,必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2、普通人遇到对境很难控制,怎么办?

1)远离贪嗔的对境:

1)凡夫人最好不要有外境现前,否则,那个时候再以正知正念来对治,恐怕非常麻烦。

2)因为自己的正知正念很薄弱,长期以来没有熏习过,所以大家首先应该远离贪嗔的对境。

3)最好不要去那种环境中,即使去了,也不要呆在那里,不然的话,生贪嗔的对境真正现前时,你就没有办法了。

2)对待上网:

1)作为一个佛教徒,除了闻思修行之外,最好不要经常上网。

2)学会取舍。尽管若没有利用这些科学技术,世界上那么多人连听受佛法的机缘都没有,但是应该学会取舍。

一方面,现在的网络和电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便。

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外境所迷惑,相当可怕。

3)古人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该看的镜头和外境最好不要看,不该听的信息和资讯最好不要听。

1)古代可能也没有各种各样的境相,而现在,什么事物都能显现出来。

2)凡夫人的相续中本来就充满贪嗔痴的杂念、很多不干净的垃圾,再加上一些外面的诱惑,那确实非常可怕。

3)垃圾堆得太多了,最后肯定会溢出来,自他都会被摧毁的。

4)提醒注意:

1)上网等方面务必要注意,没有正知正见的话,这是毁坏自己的一种因。

2)始终要观察,看看自己有没有定力。

3)所以我们面前显现的美好对境到底是魔还是圣?应该好好去取舍。

3、上师教诫:

1)《佛子行》具有殊胜的加持力,不知不觉你的烦恼就会消失。

2)大家不仅仅背一遍就可以了,而是应该经常念诵。上师平时把它放在念诵集里,一个月念一两次,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

3)上师如意宝在有生之年,着重弘扬的就是这部法。

4)对此法要有信心。

1)很多人对这部法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假如把它视为如意宝,那会起到如意宝的作用。

2)若没有把它当作如意宝,如意宝就不会降下悉地,所以大家应对此法有信心,从这样殊胜的教言中汲取养分,以滋润自己的相续。

 

【颂词2

 

【颂词2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科判分析

前颂已经宣讲了科判后得于贪嗔对境断除实执的第一部分——“于贪境断除实执,本颂开始讲第二部分——“于嗔境断除实执

 

消文释义

当不悦意的怨敌魔鬼、不可心的色法、刺耳的声音等不幸的种种对境现于心中时,就像梦境中梦到儿子死去而感受痛苦一样,对痛苦等迷乱的显现执为实有,实在是疲惫不堪或劳累而痛苦,因此遇到这些不悦意的违缘时,不要认为这是敌人而不欢喜,执为实有,应当视为这一切都仅是迷乱的显现而已,从本体而言不成立实有,这就是一切佛子对嗔恨对境灭尽实执的行为。——参照《佛子行释》

 

重难点分析

1、遇到敌人、邪魔、疾病等嗔恨对境时,怎样对待?

1)凡夫:认为执著美色才是对的,仇恨怨敌才是对的。

2)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没有必要特别去执著。

1)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对境,全部是心的执著显现,应该看作为幻化。

2)教证:

阿底峡尊者曾说:贪嗔境现时,视为如幻化。显现任何贪嗔对境时,理应把它当作幻化,不要去执著。

《入行论》也说:不执悦意物,彼为真妙物。不贪执世俗悦意之物,才是最殊胜的事物。

3)比喻:诸苦如同梦子死。

当我们遭遇种种不幸时,实际上就像在梦中生孩子,觉得宝宝特别可爱,后来孩子突然死了,自己就悲痛万分。

然而这完全是一场梦,第一自己没生过孩子,第二孩子没有死过,痛苦简直是徒劳无益,醒来后根本没有真实的对境。

佛经也说:如女梦中见,儿生复死亡,生喜死忧伤,诸法如是观。

同样,怨恨的敌人对我攻击,我对他生起嗔恨心,彼此不共戴天,这类事情也全部是幻化。

2、当最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一定要把它转为道用,不要认为它是真的。

1)上师举例自己在上海仁济医院遇到的事来阐述,当遭受各种违缘时,应观之为幻化。

1)虽然显现,但并非实有。

2)这些痛苦暂时在心前出现,可一定会消失的,它只是一种愚痴的实执。

2)以教证说明:

1)教证:

寂天菩萨云:愚痴所执谛,何异幻化物?愚人所执著的谛实法,全部都不存在,跟幻化没有任何差别。

朗日塘巴格西也说:了知诸法皆如幻,解脱贪执之束缚。

2)说明:

这些教言若能逐渐融入自心,那么得癌症也好、得艾滋病也罢,都不会特别痛苦。

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梦,没有什么好执著的,假如没有如是耽执,那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能够解脱贪执,那就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被世间八法所染污。

3、遣疑:有的佛教徒遇到违缘时,很烦恼:我学佛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还生病啊?

1)要知道,佛陀并没有说只要学佛就平平安安,永远都不会生病。

2)轮回的真相:就是生老病死,这是谁都要经历的,尤其我们人类还有八大痛苦,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

3)轮回本来即是痛苦的本性,学了佛以后,并不是不会遇到痛苦。

4)结论:

1)其实这些痛苦是如幻如梦的,没有实体。

2)若能了达这一点,所作所为都会很自在、很快乐。

3)遇到痛苦也可以转为道用,快乐的时候也不会过于傲慢。

4、上师希望:

1)当自己遭受违缘时,应该转为道用。

2)当别人遭受违缘时,应该观悲愍心,不要幸灾乐祸。

3)公案说明:

1)公案。梁武帝看见有个人在卖瓜,卖给一个人,不卖给另一个人。梁武帝见后大惑不解,于是去问国师志公禅师。志公禅师用宿命通一观察,原来那卖瓜人前世是死囚犯,当他要被处斩时,很多人都在旁边围观,那两个人也在场。第一个人认为:这家伙罪有应得,活该!第二个人却觉得他很可怜,对他产生同情心。以这个因缘,卖瓜人今生不把瓜卖给前者,而愿意卖给后者。

2)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做什么都看不惯,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缘吧。

5、总结:

1)遇到违缘时,最好不要成为修行的障碍。

2)应该学会转为道用。

3)看到别人遭受违缘时,应宽宏大量,尽量去帮助他,在别人最困难时施以援手,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颂词3

【颂词3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科判分析

前面讲完了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中的发菩提心和加行修菩提心。本颂开始宣讲其第三个科判修学菩提心的学处。此科判分五个子科判,本颂讲第一个子科判修学六度中的第一度——“布施度

 

消文释义

要想获得大菩提圆满正等觉果位,就像《本师传》中所说,自己的整个身体或头颅、肢体等为了利他尚且需要舍弃无量数,身外的财产受用、妻子儿女等所有其余之物需要舍弃就不必说了。因此修学布施的修法,而且不希求即生中食物财物等、来世获得广大受用的异熟果报,而将三布施的善根及果以殊胜舍心摄持施舍给他众,这就是一切佛子修学布施的行为。——参照《佛子行释》

 

本颂重难点

1、随学佛陀是如何布施的:

1)连最宝贵的身体都要舍弃。

1)佛陀在因地时,多生累劫中将恒河沙数的头目脑髓、身体支分等布施给有缘众生,这些故事在《释尊广传》里数不胜数。

2)没到一地菩萨之前,佛陀并不开许布施身体。

3)公案说明:

公案。佛陀曾转生为一个庄严的王子,有一次一个濒死的病人说需要骨髓,王子听后就用刀子割开自己的肉,析出骨髓捐给他。

说明。世间上也有捐器官、捐骨髓、捐肾脏等现象,非常伟大,但若能以大乘布施心来摄持,即使是凡夫人,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2)大、小布施的差别:

1)真正的大布施:

最伟大的捐献者,就是佛陀。

就像释迦牟尼佛那样,不管是哪个层次的众生,好人也好、坏人也好,绝对不讲任何条件,只要他要一样东西,就可以拿走。

2)小布施:有些慈善机构,认为捐了一两件衣服就很了不起,这只是小布施。

3)应舍的布施行为:

舍不得给。

讲条件布施:你太坏了,我不愿意给。”“你以前对我不恭敬,我现在不给。

这样的话,真的很惭愧。

2、真正的布施:没有任何条件,唯一为了众生。

1)身为大乘修行人,既然身体都可以舍弃,更何况是房屋车辆、家人子女了。

2)布施不应贪求果报:

1)即生果报:真正的布施,不应该贪求相貌端严、身材魁梧、幸福健康等即生的果报。

2)来世果报:希望来世变成富翁,或者转生到天趣中过天人的生活。

3)唯一的目标:利益众生。

1)真正的布施没有任何条件。

2)并不希求这些异熟果报。

3)只要众生获得快乐、获得利益,就是唯一的目标。

4)公案。佛陀传记里经常有,帝释问他:你布施身体有什么希求?”“唯愿众生得到利益,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要求。

3、布施度:

1)定义:将所有的财物善根全部给众生,才是真正的布施度。

2)怎样算是圆满布施度?

1)寂天菩萨说:身财及果德,施予众生心,经说施度圆。

2)将身体、财物、善根无条件地施给众生的心,大乘经典中说,就是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何时能生起这种境界,即是证得了一地菩萨。

3)怎样修持布施度?

1)点滴积累,逐步串修。

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行,但还是要尽量去做,一点一滴地积累,慢慢习惯以后,就能将很多东西布施给众生。

博朵瓦格西曾说:从一针一线等开始修学布施,逐步串修,最终就能做到对任何物品均不耽著而施舍。

2)不求果报的布施最清净。

在布施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不求果报。

《经庄严论》中说是不求之布施,不求果报的布施最清净。

4)布施的分类: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

1)法布施:

定义:是对有缘众生传授佛陀的甘露妙法。

希望:大家尽量去做。

劝诫:但在传法的过程中不要求名声。作为修行人,名声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2)财布施:遇到可怜的人时,根据自己的财力尽量帮助。

3)无畏布施:最重要的就是无畏布施,即很多众生在遭杀时,通过放生护生等方式来保护它们。

4、总结:

1)我们佛教徒在一年中,每个人都可以做这三种布施,只不过个人的财力和能力不同而已。

2)其实尽心尽力地作布施,就是行持六度万行,也是护持行菩提心的戒律。

 

【颂词4

【颂词4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科判分析

前颂讲完修学六度科判下的第一度——布施度,本颂接着讲第二度——“持戒度

 

消文释义

如果没有护持所受的清净戒律,甚至连自利善趣也不能成办而堕落恶趣,想为他利修成圆满菩提显然是可笑之处,因此不杂有丝毫追求世间或贪恋世间而向往人天等增上生的目的,而以为利他想修成圆满菩提之心谨慎守护三戒律,这就是一切佛子修学戒律的行为。——参照《佛子行释》

 

本颂重难点

1、护戒的必要性:

1)若没有护持所受的清净戒律,连自己趋往善趣的条件都不具足,还想让天下无边的众生都获得解脱,显然是非常可笑的。

1)比喻:

自己尚且关在监狱里无法解脱,还要帮助别人出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2)教证:

佛陀在《般若摄颂》中也说:破戒自利尚不能,岂有成办利他力?

2)具足清净戒律是解脱的基础。

1)小乘守的是别解脱戒。

若没有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出离心则没办法产生,而没有出离心的话,那在轮回中就不可能解脱。

所以要想解脱的话,必须具足清净的戒律。

佛在经中也说:吾趋涅槃后,戒为汝导师。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涅槃后,以戒为师,戒律在修学当中非常重要。

2)大乘中如果没有戒律,想利益他众也是不可能的。

3)有些出家人毁坏了戒体,然后要去帮助众生,这是根本成办不了的事情。

2、现在守戒不易:

1)守戒的环境就没有了:末法时代,出家人守持净戒的因缘越来越稀少,毁坏戒体的违缘越来越增多。

2)藏地出家人的还俗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就是外面的诱惑性太强了。

3)守戒可能越来越困难。以前那样的逆境不一定让很多人退失道心,但现在条件好了,什么因缘都具足了,反而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烦恼。

4)出家首先应该护戒:

1)所以你们想要出家的话,首先应该保护自己,一定要有防护措施。

2)否则,想终生成为清净的出家人,现在是越来越难了。

3)原因:

因为外面的诱惑性一天比一天多。

凡夫人的定力一天比一天差。

现在很多寺院闻思修行的传统几乎没有,很多人受戒以后马上就破完了。

3、戒律的重要性:

1)教证说明戒律对趋入善趣、趋入解脱非常重要。

1)《别解脱经》云:戒为趋善趣,渡河之桥梁。

2)龙猛菩萨也在《亲友书》里说: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2)戒律是修行的基础。

1)戒有不同层次的分类:从居士戒到比丘、比丘尼戒,从小乘的别解脱戒一直到密乘戒。

2)这里主要讲的是菩萨戒。

3)但不管是菩萨戒还是别解脱戒,戒律都是修行的基础。

3)如果对戒律不重视,佛陀的教法就会逐渐逐渐隐没。

4)修行人必备:

1)要成为弘法利生者或真正的修行人,没有闻思修行的功德不要紧,但一定要具足清净的戒律。

2)教证:《赞戒论》中说:无论何人受持清净戒,虽无一分闻思修功德,死时必定往生清净刹,行善无欺缘起之特法。

4、末法时代的僧人应该怎么做?

1)随学大德:过去的大德纵然遭受种种违缘,也能保持戒体清净而弘法利生。

2)一定要反复观察自相续。

3)否则很可怕:

1)现在媒体信息极度泛滥,垃圾知识一泻而入,染污自己的思想,摧毁自己的智慧和悲心,让人玩物丧志

2)原本分别念让我们变成了一个疯狂者,外面的事物袭进来以后,又变成第二个疯狂者,得了两种病的疯狂者特别可怕,什么时候才有醒觉的机会啊?

4)保持清净:

1)你们若想当个出家人,自己应该保持清净,不要随外境而转,发了誓言以后尽量不要违越。

2)对待手机:不稀有,不必要,内在的美才是最珍贵的。

3)作为修行人,应该把心放在清净的位置上,这样才比较有意义。

5、若想护持清净的戒律,不能杂有对三有的贪执。

1)三有的定义:欲有、色有、无色有,又称三界。

2)如果有了一点对三有的贪执,那就是戒律不清净。

3)教证阐述真正的戒律清净,须以三轮体空摄持。

1)《入中论》云: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假如你执著我是清净的比丘,250条一点都没有染污过,我多了不起啊,这样想的话,你就是戒律不清净。

2)《大智度论》亦云: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真正的戒律清净,须以三轮体空的境界来摄持,《宝积经》里面也说了,若执著自己持戒清净,这种人就是第一破戒。

4)持戒的目的:饶益有情。

1)这里所说的戒律是菩萨戒,它可以全部包括在禁止恶行戒、摄受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中,其中饶益有情戒是很重要的。

2)在持戒的过程中,不应该贪著三界的安乐。

3)在持戒的过程中,不贪三有,贪解脱,可以吗?

不要这样想:我今天守清净戒律,是为了以后获得快乐的果位,一个人平平安安地往生极乐世界,拜见阿弥陀佛。(虽然对中等人来说这也可以,但不究竟。)

4)受戒最究竟的目的:应该是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而得到一定的果位。

5)世间人也要为众生服务:

孙中山先生说得非常好:人生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应该以夺取为目的。

假如一个人从小就想:我长大以后怎么样为社会服务,怎么样反馈社会,怎么样利益众生?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一定会变成有用的人的。

6、总结:

1)教诫。我们出家人讲经也好,居士们学法也好,不要一味地贪执快乐、解脱、平安、健康,如果一天到晚都这样求,那是没有意义的。

2)变化。很多人学了大乘佛法以后,至少口头上常说我要发菩提心。以前学佛都是为了治病、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3)结论。因此,讲经说法和听经闻法还是有必要的。

 

【颂词5

【颂词5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科判分析

前颂讲完修学六度科判下的第二度——持戒度,本颂接着讲第三度——“安忍度

 

消文释义

对于想享用一切苦行中最殊胜修安忍的善妙广受用的所有佛子来说,所遭受的痛苦与怨敌等损害这一切,就如同价值连城、难以得到、享之不尽的如意宝藏出现在家中一般,因此对一切加害无有丝毫嗔恨憎恶之心而修持三安忍,这就是一切佛子修学安忍度的行为。——参照《佛子行释》

 

本颂重难点

1、一切损害如宝藏。

1)对于希求菩提妙果的佛子而言,一切损害、怨敌、邪魔等不悦意的对境,就像如意宝般难得,他不会加以遮遣,反而会乐于接受。

2)试想,穷人如果在家里发现赐予一切所欲的如意宝,那肯定是喜出望外,同样,大乘菩萨若遇到了怨恨的敌人,也是求之不得、欢喜异常。

2、安忍的功德。

1)所有的罪业当中,嗔恨是最可怕的,所有的修行里面,安忍是最有功德的。

2)寂天菩萨也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3、所以,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修持安忍波罗蜜多。

1)乐于接受:一旦遇到了嗔恨的对境,比如同事、道友对你诽谤,那个时候一定要乐于接受。

2)改变习气:以前有这种习气毛病的人,应该尽量地改过来,我们的本质具有如来藏,是善良的,应该是可以改变的。

3)长期闻思修行:只要经过长期的闻思修行,暴躁的心性是可以调柔的。

4)对任何一个众生,最好不要有怨恨。

1)证严法师说过:天下没有一个我的敌人。

2)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自己的生活也会过得非常圆满。

3)否则这个看不惯、那个听不惯,整天愤世嫉俗,特别累。

4)大乘菩萨的心是快快乐乐的,没有什么看不惯。(当然,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该说的还是要说,该做的还是要做。)

5)与人交往时,学过大乘佛法的人,心态应该有调整的能力。

4、安忍不易:

1)话虽如此,一旦违缘降临时,真正能转为道用也不容易。

2)公案:

1)日本白隐禅师,被诬陷令姑娘生下孩子,被所有人误解很久,也不辩解。

2)布袋和尚,别人骂他、打他,把口水吐到他脸上,他就笑眯眯地说没事,还配合。

5、总结:

1)憨山大师曾说: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茫茫的红尘中,忍辱柔和实际上是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

2)有了这样的修行教言,我们随时都可以调整自己,处处修持安忍波罗蜜多,随缘度过一生的时光。

 

发心师兄:定解C21/定解F10

审核师兄:定解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