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二规教言论》第5课

1、遇到问题时,有智慧的人会如何做?(多选)

A、不懂的问题应该问别人,问过之后,才可以得到准确无误的答案;

B、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通过阅读论典,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完全可以转变;

C、向别人请教,让人觉得自己很笨,我自己琢磨吧;

D、阅读智者论典时,想一想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


2、既然我们最爱的是自己,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多选)

A、要分清功德与过失,是过失要尽量克制,是功德就尽量行持;

B、每天天亮爬起来,吃点东西再睡会儿,上班也是随便应付,几十年就这样晃过去了;

C、终生吃素,做一些放生;

D、深入闻思佛教论典,发愿以弘法利生为己任。


3、若想增上智慧,圆满功德,下列哪些行为是应取之行为?(多选)

A、过失毕竟是有为法,有了过失也不要害怕,只要知错能改,依靠对治可以摧毁它;

B、发现自己有过失时,为了遣除这些过失,对善法生欢喜心很重要;

C、知道自己错了,就真诚忏悔,如果不小心又犯了,可以继续反复再忏悔;

D、错了就错了,讲出来丢人,忏悔有什么用?


1

遇到问题时,有智慧的人会如何做?(多选)〔ABD〕

A、不懂的问题应该问别人,问过之后,才可以得到准确无误的答案;

B、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通过阅读论典,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完全可以转变;

D、阅读智者论典时,想一想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


解析:参照法本P68,其实,不懂的问题应该问别人,问过之后,才可以得到准确无误的答案。但有些人却不懂装懂,不愿向他人请教,唯恐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让人觉得自己很笨,所以宁可死守似是而非的答案不放,也没有面对别人的勇气。这种态度不太好,应该把问题敞开来探讨。

参照法本P69-70,除了向智者讨教外,还应阅读智者所造的论典。通过阅读他们的论典,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完全改变,这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阅读智者论典的同时,还要想一下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


2

既然我们最爱的是自己,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多选)〔ACD〕

A、要分清功德与过失,是过失要尽量克制,是功德就尽量行持;

C、终生吃素,做一些放生;

D、深入闻思佛教论典,发愿以弘法利生为己任。


解析:参照法本P73,其实作为一个人,要分清功德与过失,是过失要尽量克制,是功德就尽量行持。那什么是功德呢?比如学习这部论典,要为一切众生发无上的菩提心;或者自己终生茹素,尽量地听受佛法;或者每天念诵经典,竭力做一些放生的善举,这些都可以作为毕生行持的目标。当然如果你有弘法利生的大能力,那就更好了。

假如你什么安排都没有,每天天亮了就爬起来,吃点东西再睡一会儿,随便做点事情就好。几十年浑浑噩噩的,一下子就晃过去了,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3

若想增上智慧,圆满功德,下列哪些行为是应取之行为?(多选)〔AB〕

A、过失毕竟是有为法,有了过失也不要害怕,只要知错能改,依靠对治可以摧毁它;

B、发现自己有过失时,为了遣除这些过失,对善法生欢喜心很重要。


解析:参照法本P74,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诸佛菩萨以外,没有过失的人极少见。但有了过失也不要害怕,只要知错能改,过失毕竟是有为法,它能依靠对治来摧毁;否则,始终沉溺在过错中,不愿对别人讲,自己也不知道忏悔,这样下去是很可怜的。

参照法本P76,我们发现自己有过失时,为了遣除这些过失,对善法生欢喜心很重要;

参照法本P78,以前律登堪布有个出家弟子,他破了好几次根本戒,每次事后都在上师跟前忏悔,但不久后又重蹈覆辙。最后他再去忏悔时,上师都哭起来了,说:“再给你传戒,我都无能为力了!”】


编写师兄:定解 F15

审核师兄:定解 F01

插图师兄: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