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络
梳
理
1、了知人类痛苦从根本和支分上,都有哪些分类;
2、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明了人生在世,苦多乐少,进而遣除我们无始以来对苦与乐的错误认识;
3、我们是怎样面对痛苦的?在遣除痛苦的行为方面,孰优孰劣?
4、结论:生起定解——痛苦由心而生,故应由心而灭。我们只有通过佛法调伏自心,才能从根本上拔出痛苦。
(一)人类痛苦的分类
1、佛教通常的分类
(1)三大根本苦:苦苦、坏苦、行苦
(2)八支分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
2、圣天论师对痛苦分类的归摄
(1)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
(2)教证。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苦,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3)举例分别阐述身苦与意苦的表现
1)上等人的痛苦——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
2)小人物的痛苦——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
(4)结论:由此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
3、破斥有人认为钱能带来快乐的颠倒认识
(1)有了钱以后才发现,快乐并没有如期而至,痛苦反而层出不穷
(2)美国盖洛普对不同时期中国消费者幸福指数的调查数据,进一步说明有钱就能带来快乐的认识,是颠倒的
4、通过自杀数据分析,阐述很多人表面看起来开开心心,但实际内心却一直被许多痛苦所迫,压得喘不过气来
(二)认识三界皆为痛苦的本性
1、人生在世,苦多乐少
(1)《中观四百论》前八品专门讲了世俗谛中的各种痛苦
(2)《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2、对苦与乐的颠倒认识
(1)认为轮回中并非全是痛苦
(2)把酒后疯狂失常的颠倒意识当做快乐
3、美国史学教授达林花了六年研究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1)“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样,极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
(2)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
4、总结
(1)人生本来就充满痛苦,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故遇到挫折没必要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
(2)实际上,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随时可以变成痛苦
(3)我们的快乐,只是偶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
5、谴疑
(1)有人认为,快乐存在于感官之上。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声音、漂亮的东西,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
(2)破析:
1)这种快乐特别肤浅,有时候通过药物也可以获得
2)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内心,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下手
3)用大乘佛教的良药,彻底拔出痛苦的根本
(三)人们解除痛苦的不同方法
1、低劣的世间方法
(1)借瘾消愁:酗酒、抽烟、吸毒
(2)纵情声色:邪淫、卡拉OK发泄,或者打麻将、花天酒地
(3)付之一炬:把痛苦的事写在纸上烧掉
(4)歇斯底里:到山谷里大喊大叫,或者用头使劲撞墙,甚至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部砸烂
(5)摧毁生命:杀人或自杀
(6)功效:借酒浇愁,火上浇油,毫无意义
2、中等的世间方法
(1)游山玩水
(2)寄托他人:找有智慧的人聊聊天,或者作一些心理咨询
(3)看心灵鸡汤
(4)功效:可以暂时压制痛苦,但治标不治本
3、殊胜的佛教方法
(1)功效:很容易消除内心的痛苦。即使有些习气根深蒂固,无法一下子完全断除,但只要持之以恒经常串习,痛苦也迟早会离你而去
(2)具体方法
1)利益众生,断除自利
①认识痛苦来源于我执
②以大乘的无我精神斩断痛苦的来源
③改变自私自利的心态
④即使没有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至少也应具有仁爱的传统道德
2)苦乐皆转为道用
①遇到痛苦时,不把它当作痛苦,而把它利用起来
②无著菩萨《快乐之歌》中的教言:
a、我们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生病的话,以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业障;不生病的话,用这个健康的身体可以多做善事
b、我们没钱也可以,有钱也可以:没钱的话,可以断除对财物的耽著有钱的话,可用它来上供下施、积累资粮
③爱因斯坦说:“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
④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会畏惧痛苦,反而会将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难,都转化成通往解脱的基石
⑤驴子掉入枯井,利用众人准备填埋它的土得以脱险的公案说明
a、纵然许多痛苦如尘土般降临
b、我们应将它统统抖落在地
c、重重地踩在脚下
d、而不要被这些痛苦掩埋
e、若能如此,定能如驴子逃离枯井一样,从轮回的苦海中彻底脱身。
3)修持自他交换
①重病在床、名声受损、穷困潦倒时,可以发愿:“轮回中也有许多感受这样痛苦的众生,愿他们的一切苦难都成熟于我身上。”
②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所有安乐,犹如脱下衣服给众生穿上般,完全布施给他们
③当向内吸气时,再观想把众生的所有痛苦全部吸入体内,由自己来承受,以此他们都离苦得乐
④这是大乘佛教中甚深的修心教言
⑤在遭受痛苦时,若能经常这样观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价值,对自我的爱执也会日益减少
4)以空性观面对
①一切痛苦都是从分别念而来,而分别念则可依靠空性见断除。
②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说:“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
③多学《中观根本慧论》、《四百论》,对“万法皆空”有根本了解
④遣除如今佛教徒存在的两个误区:
a、一是很多知识分子为头衔、为名而研究佛教,不像藏地寺院的修行人那样,在讲辩著、闻思修上花很多时间。如此,他们对佛教的认识相当肤浅,写的很多论文也没什么实在意义,可内心的傲慢却与日俱增
b、二是有些信众比较迷信,到处求灌顶、求加持,以为解脱有捷径可寻
⑤上师教诫:
a、作为佛教徒,若想真正深入佛教,必须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修学
b、佛教远远超过世间任何学问,一定要系统学习,不要仅办个皈依证、求个灌顶,虚有其表、徒有佛教徒其名,没有任何意义
c、佛教不像想得那么简单,它既要实修,也要闻思,二者缺一不可
d、若想了解空性,最好是从《中观根本慧论》入手
e、“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短短几个字,便将万法的真相揭示得淋漓尽致。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无法驳倒
f、通过剖析“我”不存在,能彻底断除一切痛苦
g、通过中观正理观察知道,痛苦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自己的虚妄分别而已
5)修持安忍
①安忍,就是世间人所说的坚强,有了它的话,面对痛苦就不会轻易屈服
②公案:美国总统林肯、海伦凯勒、居里夫人、藏地祖师龙钦巴尊者等面对各种困难,通过坚韧的行为最终获得成就,阐述有了坚强,面对痛苦就不会轻易屈服
6)麦彭仁波切的“心情愉快法”
①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
②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
③然后念诵咒语“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德卡踏m索哈”7遍或108遍都可以
④上师劝诫:
a、换个视角看问题,就不会死执于一点了
b、内心的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一旦把这种执著看破了,痛苦也就不再束缚自己了
c、对于痛苦,古往今来很多大成就者,并没有当作一回事
d、《入行论》中讲了,这件事情尚有转机的话,你用不着痛苦;没有转机的话,那痛苦也无济于事
e、希望以后遇到痛苦时,最好也能从佛法中寻找解脱方法
f、应该看一些佛书,听一些真正的高僧大德的开示,深入了解佛法的意义,如此才能治本,而不是治标
7)密宗不共的认识觉性
①具体修法要受过灌顶、修过加行才能听
②这个方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不需要用中观理论去观察、分析
③只依靠上师的一个窍诀,就可以认识痛苦的本性,当下将烦恼转为菩提
④《六祖坛经》中也说:“烦恼即菩提。”这是禅宗、密宗中最深的窍诀,有信心的人才可以得到,而分别念重、邪见大的人,连法本都不让看
4、上师总结
(1)无论选择哪种适合自己解除痛苦的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断除痛苦
(2)痛苦由心而生,故也要由心而灭
(3)若想靠金钱等外在物质来除苦,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4)只有通过佛法“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自心,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痛苦
编写:定解 F11
审核:定解 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