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络
梳
理
本课宣讲的是法王如意宝所造的《胜利道歌》,是法王一生当中的非常珍贵、智慧总结出来的,几部简明扼要的殊胜修行窍诀之一。核心内容是在显宗的中观基础上,修学密法的修行道次第“四主要道”,即大圆满的无二慧、菩提心、出离心、贤善人格。四个次第中,前前依于后后。本课主要宣讲了《胜利道歌》的前半部分内容,通过四组颂词来阐述:
1、在本论开示前首先宣讲《胜利道歌》的殊胜性,具足五圆满,令听法者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和信心。
2、本论的初义部分宣讲本论题目的释义,以及顶礼句的含义,包括法王顶礼文殊菩萨的原因,以及法王造论的发心。(详见颂词1)
3、论义部分,总述本论核心内容——四主要道,并宣讲第一部分“劝修密法”中的“修密法之功德”,即仅仅听闻密法也可断除轮回根本,且利根者精进修持六个月即可解脱。(详见颂词2)
4、宣讲第一部分“劝修密法”中的“修密法的因缘”,即今生遇到密法是极为殊胜的因缘。(详见颂词3)
5、宣讲第二部分“发菩提心”中的“发心之理”,即为利益众生至究竟解脱,我们应发起利他菩提心。(详见颂词4)
课前开示
1、总说《胜利道歌》非常珍贵
(1)是法王如意宝一生当中,几部简明扼要的殊胜窍诀,如《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怀业时语》、《胜利道歌》。
(2)这些绝不像世间人两三年中通过学术研究所得出的论文,而是老人家一辈子中闻思修行多年的智慧结晶。
(3)相较于世间人写书,经常断章取义,参考其他各种资料,再添加自己的分别念,然后宣传给世人。而法王如意宝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弘法利生方面,故而,所造的论典从时间和价值方面来讲,与世间人有极大差别。
(4)这部《胜利道歌》十分殊胜,此道歌中,凝聚了显密一切法门的精华,蕴含了上师老人家一生修持的甚深窍诀。
2、开示传讲《胜利道歌》的缘起
(1)上师到北京前一周,一位法师还跟上师开心的探讨戒杀放生等很多问题,一周后,那位法师突然示现圆寂,上师有感于人生无常,想把修行推到前面,为了遣除众生修行违缘,而传讲此法。
(2)末法时代,为了保证自他学修圆满,在加行方面打下稳固基础,对生生世世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在实修之前,首先讲一个上师如意宝智慧中自然流露的金刚道歌。
3、分说《胜利道歌》的殊胜圆满
(1)造法上师圆满。
1)法王如意宝的修证,从他的传记、各方面功德来看,自释迦摩尼佛到莲花生大士时代,生生世世都是了不起的圣者、大成就者,前世有非常深厚的善缘。
2)今生从五六岁开始,直到六十几岁造此论,这六十多年的岁月中,始终专注于佛法的内容闻思修行,将一辈子奉献给了众生和佛教。
(2)法圆满。
1)法王如意宝一再地讲过,《胜利道歌》有相当大的意义和加持。
2)倘若一个法师在传法之前,或者一个人在修行之前,把它读诵一遍或者传讲一遍,就能顺利实现愿望,不会遭受障碍和违缘。
3)学习本论有分别念难以测度的甚深缘起,对此要坚信不移。
(3)来源殊胜。
1)1995年9月,法王如意宝示现重病,在留住成都的五个多月中,基本上处于入定状态。
2)某天,法王如意宝在梦境中,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尊者、麦彭仁波切、罗珠上师一同出现加持在法王面前,获得几位尊者的加持,和仲敦巴尊者的授记。
3)完全康复后返回学院,在最隆重的恭迎仪式上即兴唱此《胜利道歌》。
(4)此法流露的环境圆满。
1)五明佛学院,之后法王还将汉族弟子的道场取名为“金刚降魔洲”。
2)在最隆重的恭迎上师归来的仪式上,法王的智慧自然流露。
(5)眷属圆满。
四众弟子集聚在一起的快乐,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题目】胜利道歌 • 天鼓妙音
科判分析
题目属于初义部分,在颂词讲述前,先通过对题目的诠释,让听法者了知此法的殊胜功德,因此引发对法的强烈希求心与信心。
消文释义
1、开示为什么取名“胜利道歌”?
之所以叫“胜利道歌”,是指修行人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可以遣除内外密的所有违缘,完全从中获得胜利。
2、开显为什么将此喻为“天鼓妙音”?
将此喻为“天鼓妙音”,是因为天人与非天作战时,天鼓自然发出“汝等天人切莫怖畏”等声音,由此胜伏非天而得以战胜。故把道歌比喻成天鼓的妙音。
重难点
1、凝聚了显密一切法门的精华。
2、蕴含了法王如意宝一生修持的甚深窍诀。
颂词1
怙主诸佛智慧身,文殊室利童子尊,
恒住八瓣莲蕊心,所言愿利诸有情。
科判分析
本颂是初义当中的第二部分——顶礼句。开显作者顶礼的对境为文殊菩萨,说明作者对文殊菩萨的不共信心。同时阐述法王造此论的目的,是祈祷文殊菩萨的加持力量,让所说的教言能令众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
消文释义
众生的依怙是十方诸佛,十方诸佛的智慧总集,则是以童子相饶益众生的文殊室利菩萨。祈请文殊菩萨不共加持之阳光,照射到我(法王)的八瓣心莲上,并恒时住于我心莲的花蕊中,依靠您慈悲的力量,愿我所说的话语能普利天下一切有情。
本颂重难点
1、造论的动机清净。
(1)法王造这部论典,不是为了自己重病痊愈,也不是为了发财或得到快乐。
(2)而是祈祷文殊菩萨加持自己,说出的教言要让众生得到暂时、究竟的利益。
(3)教诫。
1)应学
①所以我们听课也要先观察自己的动机。
②听课和闻法所获得功德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
2)应断
①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看别人都去听课,自己也跟着来经堂了。
②觉得《胜利道歌》可能很好听,所以就过来凑凑热闹。
2、作者为何要顶礼文殊菩萨?
(1)信心很关键。
1)法王对文殊菩萨有不共的信心。老人家一生中把文殊菩萨奉为本尊,尤其在五台山面见文殊菩萨之后,自己所造的任何一部论典,前面都会顶礼文殊菩萨。
2)只要有信心,通过文殊菩萨的加持,谁都可以获得利益。
(2)文殊菩萨的功德。
1)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号称“诸佛之父”,曾劝无边众生发菩提心而成佛,但他自己还没有成佛。
2)通过公案开示文殊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
①公案。妓女妙金光在文殊菩萨面前发菩提心,得释迦牟尼佛授记未来成宝光如来,而同行者商主之子成为佛陀弟子,授记成为宝光如来座下的德光曜菩萨。
②功德开示。佛陀开示:“文殊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我最初也是在文殊菩萨面前发心的。过去无量佛也是如此,现在无量佛仍是如此,未来无量佛还是如此。他的功德如何如何……”
3)依据经典,法王开示文殊菩萨的加持和力量跟诸佛菩萨不相同。
①如果经常祈祷文殊菩萨,生生世世可以开启智慧。
②同时,可将诸佛加持合为一体融入自相续。
4)遣除疑惑,坚定信心。表面上文殊菩萨只是菩萨,但实际上,诚如有些经典所言,他早已成佛,故加持力不可思议。
(3)法王如意宝与文殊菩萨的因缘殊胜。
1)法王如意宝从小就与文殊菩萨有缘。
①传记中说,他老人家降生的时候,刚落地就朗朗念诵“嗡阿巴匝纳德”文殊心咒。
②到了6岁时,有一次在石堆中发现《文殊语狮子修法》,专心致志地修了几天,结果出现许多验相,对一切显密经论自然通达。
3、上师举例自己去五台山,以不共的信心获得文殊菩萨的加持,劝导我们一定要以信心祈祷文殊菩萨,定能得到加持。
(1)祈祷文殊菩萨,智慧无形之中即可开启。
1)举例:有些人只祈请上师加持,如果上师只是一般人,不一定起作用。如果我们以信心向文殊菩萨祈祷,定能得到加持。
2)上师举例自己去五台山以对文殊菩萨的一种不共信心,得到加持——原来背不下来的《大圆满愿词》、《文殊赞》等,到了那里,念几遍就背下来了。
3)开示每个人的信心不同,感觉也不相同,但只要有了文殊菩萨的加持,显密经论随时可在心中现出来。
4、上师教诫修持智慧以利他为前提。
(1)我们的智慧一定要用在利益众生方面,不要用智慧来欺骗众生。我们修行佛法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中,都要将利他作为前提。
(2)智慧如果变成欺骗众生的手段,完全是害自己、害众生。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有些上师纵然聚集了如蛆虫般众多的眷属,也只能将自他引入恶趣,没有多大的意义。
(3)修行人,无论什么场合中,都要将利他作为前提。
1)假如真有利他心,绝不会做出欺骗众生的行为、不如法的行为。
2)有了利他这样的前提,即使很多行为看似不如法,实际上也有甚深的密意!
颂词2
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
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
科判分析
本颂论义部分开示修行人值得追求的殊胜境界是什么?这样的大圆满境界依什么而得?此部分分别通过宣讲:劝修密法、发菩提心、发出离心、人格贤善“四主要道”来阐述,本颂归摄于“劝修密法”之“修无上密法之功德”,着重宣讲大圆满的功德不可胜言,了知此功德后,我们修行就明确了方向。
消文释义
一般人难以悟达、易遭浅慧者毁谤、宣说光明如来藏本体的无上大圆满,仅仅听闻它的词句也能斩断轮回根本,利根者精进修持六个月即可解脱,因此,我们应将此大圆满深深铭刻于心中。
本颂重难点
1、上师再再开示《胜利道歌》的殊胜。
(1)《胜利道歌》与《三主要道论》的异同。
1)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论》
①讲了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的三主要道。
②该论讲述了显宗中观的无二慧。
2)《胜利道歌》说的是“四主要道”
①本论讲了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的“四主要道”。
②本论在显宗中观的基础上,讲了密宗无上大圆满的无二慧,这是修行人值得追求的殊胜境界。
(2)《胜利道歌》开示了四个修法要诀。
1)要成就无上正等觉佛果,一定要修无二慧(无上大圆满法门);
2)大圆满境界依什么而得呢?依菩提心而得;
3)菩提心依靠什么而得呢?依出离心而得;
4)出离心又依什么而得呢?依靠贤善人格。
(3)修学《胜利道歌》的必要性。
1)释迦牟尼佛的法门有八万四千那么多,千经万论浩如烟海,全部要学习的话,短暂人生中怎么学得完呢?
2)本论将所有的教言归纳起来,几个窍诀涵摄了一切法,让我们很容易明白自己修行应当以此为方向。
2、修无上密法之功德。
(1)“甚深光明大圆满”——阐述大圆满的功德不可胜言。
1)只是听它的词句、接触它的法本、见到它的法义、佩戴在身上,也会成为闻解脱、触解脱、见解脱、系解脱。
2)以比喻说明无上密法的功德,是一般凡夫人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修过大圆满,很多人因无法测度其功德,因而不相信。
①上师以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修学经历为例,开示修学密法所感受过、得到过一些真实利益,同时也根本不怕有人能举出特别高深的依据或推理来驳倒密法。
②进而举例很多世间学问很高的博士和博士后,面对佛法,不要说大圆满,即便是中观和因明的基本推理,也一筹莫展,后来接触了佛法,对佛法慢慢也生起了信心。
(2)“仅闻词句断有根”——具体阐述大圆满的功德。
1)释义:仅仅是闻到一些词句,也能断除三有根本。
2)教证:如《中观四百论》所言,对中观生起怀疑也能断除三有根本,那接触无上密法就更不用说了。
(3)“六月修要得解脱”——开示大圆满极其殊胜。
1)释义:倘若按照加行、正行、后行的次第如法修持,信心特别大、信根不错的人,在六个月中就能得到解脱。
2)教证:
①《金刚帐续》云:“不动信解行六月,金刚持地能获得。”
②《庄严誓言续》:“不动信解六月中,获得金刚持果位。”如果具有恭敬心、信心,在短短六个月中精勤修持,便可获得金刚持如来的果位。
③《杰珍大圆满》、《龙钦宁提大圆满》也有这种观点。
3)例证:
①在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中,上师亲眼见过许多人修大圆满之后,临终时出现瑞相而成就。
②上师造的《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记载了六个月成就的一位汉地比丘尼叫明慧。她身体不好,但一直以坚定的信心修学密法,圆寂时显现各种瑞相,身体也缩小了。前后刚好六个月,一天也不差,非常稀有。
(4)“唯此铭刻于心中”——了知其无上功德后,一定要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1)依靠信心获得大圆满的无上加持:
①依靠密法加持,在六个月中可以成就,对此一定要坚信不疑。
②上师以明慧师的修行成就经历,阐述即使智慧不是很高,但只要信心强大,也能依靠密法的加持获得成就。
③大圆满利根者是以信根为主,对上师三宝、尤其是密法信心特别足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若不舍弃密法,对密法有信心,的确能获得成就。
④法王说了,大圆满是末法时代难以值遇的殊胜窍诀,我们务必要将此铭刻于心。
2)如何修持密法?
①不赞成的学习方式。现在很多人学习密法,一定要观本来清净、直指心性,其实这不一定好,上师不太赞成。
②上师建议的学习方式。
a、作为一个凡夫人,首先要修基本的加行;
b、加行修完之后,再通过灌顶修持正行,这样感受和证悟的境界完全不同。
3)劝诫:
①按次第来很重要!
②不管是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都有这种特别严格的要求。
③以墙基还没有稳固,就在墙上绘制好看的图案,比喻修大圆满不按次第,从上面往下修,过一段时间也许会有倒塌的危险。
④所以,我们应该先打好墙基,再描绘花纹才比较稳妥。
4)修学密法,应断行为。
①大圆满极其殊胜,希望大家不要舍弃,更不要毁谤。
②如果再在生不起信心,不妨多跟藏传佛教的法师研讨一下,在没有充足理由之前,千万不要对密法有成见。
(5)总结:无上大圆满是相当殊胜的。
1)教言:麦彭仁波切说过:“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深重,其他法门不容易调伏,而依靠无上密法大圆满,完全能断除一切烦恼。”
2)显宗的法非常好,其甚深教义与密法接近,但有些地方,与密宗还是有一些差别,学了以后就会明白。
3)有机会共同学习密法,希望大家要有一种虔诚的信心。
颂词3
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
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
科判分析
前颂开示了大圆满的无上殊胜功德,在本颂进一步宣讲分析能够值遇密法、修行密法,是极其殊胜的缘分,我们故当生欢喜。
消文释义
今生中有缘遇到大圆满,是多生累劫积累资粮的结果。能遇到这样的密法,实际上已与普贤王如来同等缘分,诸位道友理当心生欢喜。
本颂重难点
1、“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今生值遇密法的因缘。
(1)大家即生中遇到传授密法的上师,得到过灌顶、窍诀,甚至显宗弟子有缘念楞严咒、往生咒,具有如此殊胜的密法因缘,完全是多生累劫的善缘所感召。
(2)从因明的角度,通过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运用的两个推理证明:凡是能听闻到密法的众生,都与密法有不可思议的缘分。
1)我们前世肯定供养承侍过无量如来,并且成为过他们的眷属,因为今生遇到无上密法之故;
2)我们在今生或中阴来世,一定会获得成就,因为遇到无上密法之故。
2、“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有此解脱缘分,当生欢喜
(1)谴疑:
1)有些人得过灌顶、得过密法传承,还总问上师自己有没有学密法的因缘。
2)答疑。藏地法王无垢光尊者亲口所言:即生中遇到密法的人,可以肯定地说,不仅今生与密法有缘,往昔千百万年中跟密法也有因缘。
(2)进一步开示今生中我们能遇到密法,其实跟普贤王如来同等缘分。
1)因为普贤王如来一刹那获得自现自解脱的境界,也是依靠这样的殊胜密法。
2)以《般若经》中所说的比喻:迷路的人徘徊在道路中时,一旦看见牧牛人,就知道临近村落了,自己要离开迷途的畏惧了。说明同样,我们遇到殊胜的善知识和密法,犹如鱼儿已上钩就要拉上岸一样,很快便会获得解脱。
(3)教诫我们能值遇如此殊胜的解脱密法,当生欢喜。
1)遣除障碍:不要被各种怀疑缠缚自心。
2)坚定信心:遇到这样的密法,是我们多生累劫的善果。
3)法王如意宝在《修行欢歌》中说,即生中只要不破誓言,哪怕你没有好好地修持,来世也定会获得成就。
3、谴除疑惑:
(1)疑惑:有些人说:“我不能入密法啊,不然很危险的!”
(2)答疑:
1)如果你毁谤密法、舍弃上师,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密法的有些誓言比较严格。
2)如果说入密法很危险,那皈依三宝照样危险,在单位上班也很危险。
3)对坏人来讲,这个世界处处都有危险性,只有好人才有解脱之路。
颂词4
为沉恐怖轮回众,获得永乐之佛果,
当负利他之重任,舍弃爱自如毒食。
科判分析
了知了大圆满的功德,明白了我们因累劫善根积累而能值遇如此殊胜的解脱之法,我们当速速心生欢喜而发愿修持。而大圆满的境界需依菩提心而得,如何修持菩提心呢?下面通过对“发菩提心”的“发心之理”和“发心功德”的宣讲,阐述发菩提心的必要和功德,令我们趋入修持之道。本颂属于科判“发菩提心”之“发心之理”的内容,宣讲了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和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消文释义
为令沉溺于恐怖轮回中的众生,获得永远安乐的佛果,我们当承担起利他之重任,舍弃如毒食般的自我爱执。
本颂重难点
1、劝发菩提心。
(1)当负利他之重任
1)拔苦——众生沉溺在极其恐怖的三界轮回中,感受痛苦。
2)予乐:
①暂时快乐:为了让他们获得暂时快乐——有吃的、有穿的等;
②究竟解脱:究竟得到阿罗汉、菩萨、佛陀的果位。
(2)舍弃爱自如毒食
1)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尽量要舍弃毒药般的自私自利,否则果报非常可怕。2)《入行论》云:“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
2、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1)公案说明:
1)公案:热罗扎瓦想终生闭关修习本尊法。一天,本尊告诉他:“你于寂静处千百万劫中精进闭关修本尊,不如去世间一刹那利益众生的功德大。”
2)说明:我们以利他心帮别人做一点事情的功德,远远超过以自私自利心在漫长岁月中的苦修。
(2)利益众生是一切利乐的来源。
1)教证:《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快乐,全部是从利益他众的菩提心中产生。
2)华智仁波切也讲过:“如果没有菩提心为前提,即便修持无上大圆满,也会成为小乘法,或者变成外道法。”
2、要如何发心?
(1)断除不如法的发心。
1)嘴上祈请上师加持自己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心里却没有利他心的发心;
2)祈请生起降伏他人力量的发心;
3)为了自己发财、赚钱、做大事的发心;
4)祈请为了自己开神通等这些自私自利的发心。
(2)最究竟的就是生起一颗利他心,真的非常珍贵!
3、法王如意宝的教诫。
(1)经常思维:自私自利心如毒药一样。
1)无论在什么场合中,自私自利强的人迟早都会失败。
2)我们许多争论、痛苦、吵架,全部是在自利心上产生的,如果没有自私自利,那就成菩萨了,大家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2)调整发心的目的。
1)不论别人说什么,就要去做利他的事情。
2)别人知道不知道没关系。因果是不会虚耗的,没必要为了名声而利益众生。3)默默无闻地为众生发一点善心、做一点事情,才是我们发心的目的!
编写师兄:定解F09
审核师兄:定解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