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入行论广释》第13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我们现在学习到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发心之功德。了知了发菩提心的真实功德之后,寂天菩萨从教证和理证两个方面说明发菩提心具功德的合理性。上一课讲述的是“理证之合理性”下的意乐殊胜,也就是发菩提心从意乐方面具足所缘广大和超胜世间两种功德,本课开始讲述理证之合理性中的加行殊胜,即从加行方面说明菩提心也具足如是的功德。除此之外,本课还开启了发心之功德的第三个科判“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从多方面赞叹具菩提心的补特伽罗所获得的殊胜功德。

庚二(加行殊胜)分二:一、加行所缘广大;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首先宣讲“加行所缘广大”,此处是从行菩提心所缘广大、因此其功德也无量无边的角度说明行菩提心的功德殊胜。


具体内容为:

1、珍贵的菩提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因,能够遣除有情痛苦重疾,她的福德无法衡量。(详见颂词1)


2、我们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一切诸佛。而不但是在心里“想”,且还在实际行动中这样去“做”——精进地利益有情众生,这样的功德就更大了。(详见颂词2)


3、其次宣讲“其他无有如此加行”,指的是在整个世间中,没有比菩提心更殊胜的利他加行了。具体内容为:从除苦方面讲不管什么样的众生,都愿意遣除一切痛苦。但由于因果取舍方面的愚痴,以及行为上行持痛苦的因,结果不但没有遣除痛苦,反而成了不断寻找痛苦。从求乐方面讲:为了追求快乐,但却不知道正确得到快乐的方法,反而不断造恶业感受无量的痛苦。(详见颂词3)


4、 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众生,如果能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那么哪里还有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哪里还有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里还有依之生起如此福德之事呢?(详见颂词4)


5、再次,讲述具菩提心的出家人和在家人理应得到恭敬、供养、顶礼和赞叹,即发心之功德的第三个科判“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该科判从五个方面进行宣说,一、自行利益;二、是殊胜施主;三、是殊胜福田;四、不为痛苦所害;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本课首先宣说的是“自行利益”。具体内容为:菩萨的利他行为无需任何人嘱托、劝请,看见无量众生在轮回中受苦,自然对他们生起极大的悲心。(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C10

审核师兄:定解C17


  • 【颂词1】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已二(理证之合理性)分二:一、意乐殊胜;二、加行殊胜。庚二(加行殊胜)分二:一、加行所缘广大;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 本颂安立于科判辛一:加行所缘广大,从行菩提心所缘广大,因此其功德也无量无边的角度说明行菩提心的功德殊胜。

    • 消文释义

      • 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的珍宝菩提心,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吉祥施请问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为何称珍贵菩提心是众生安乐因?

        • 因为菩提心是“除苦妙甘霖”。

        • (1) 教证:《窍诀书》中讲,寒冷时出现一缕温暖的阳光,酷热时出现一丝凉爽的微风,这些全部是佛菩萨的加持。《佛子行》中也说,一切的快乐全部是利他而产生,所有的痛苦全部是自我执著而产生。

        • (2) 理证:如同一颗万能药,像天人的甘露,包治百病一样,依靠菩提心的不共威力可遣除世间八万四千的烦恼痛苦。

        • (3) 正如生西法师辅导中所讲:引发众生痛苦的根源来自于罪业,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我执,而菩提心恰恰是断除我执的正对治。如果能够生起菩提心,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去造罪业;内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可以有效息灭痛苦;且菩提心是成佛的因,通过菩提心完全可以消除成佛过程中的所有苦因,也可以说菩提心消除的是众生究竟的苦因。

      • 2、菩提心究竟怎样让众生获得安乐?

        • 第一种解读: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一个人能知足少欲,对物质和享受没有很多想法,或者说能够满足于当前的状态,贪欲少,那他就可以把心专注于善法和解脱上。通过听闻善法、思维善法、修行善法的方式来增长资粮。增长了资粮,他的福德便可无穷无尽。想让自己的福德无穷尽地增长,要素或前提就是“无所求”,内心做到知足少欲,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精力放在追求欲妙上,就没有精力追求善法和解脱。追求现世的心和追求解脱的心一定是矛盾的、水火不相容的一种状态。

      • 3、如果果报不在今生成熟,菩提心对我们还有利益吗?

        • 如果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产生,那么当我们面对诸多责难、痛苦时,因内心有清净的菩提心,会依然安静和平和,能安忍一切违缘,这也是一种安乐的因。安乐主要源于内心,内心快乐则一切快乐,这便是对我们最大的利益。

      • 4、为什么说菩提心的福德无量无边?

        • 有关佛经中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甚至连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以此说明菩提心的福德利益之巨大。正如《吉祥施请问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菩提心的福德是心法而非色法,因为是心法之缘故,所以不以色法的方式显现。但倘若菩提心的福德能够以色法的方式来显现的话,那周遍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 5、如果连佛智都不能衡量菩提心的功德,那是否佛陀不是遍知呢?

        • 此观点不合理。这里主要是说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即使依靠无有限量的佛陀的智慧,也无法衡量出它是一个有限的境界、有限的功德。以此比喻,再再说明菩提心功德的不可思议。

      • 6、为什么说,在短短的时间中修持菩提心,这个功德也是相当大的?

        • 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若人一刹那,修持菩提心,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一个人在一刹那间如理如实地修持菩提心,它所带来的功德,就连遍知佛陀也很难以衡量,而这样的功德,被业力烦恼所捆缚的凡夫众生也是可以获得的。

      • 7、上师给我们的修行窍诀?

        • 短暂的人生转瞬即过,因此要抓住机遇,合理安排时间,好好地修持菩提心。

    • 相关教证

      • 1、《窍诀书》云:寒冷的时候出现一缕温暖的阳光,酷热的时候出现一丝凉爽的微风,这些全部是佛菩萨的加持。

      • 2、《佛子行》云:一切的快乐全部是利他而产生,所有的痛苦全部是自我执著而产生。

      • 3、 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若人一刹那,修持菩提心,所生诸福德,佛亦难衡量。”

      • 4、 阿底峡尊者说:“内道外道以皈依来区分,大乘小乘以菩提心来分界。”

    • 思维讨论

      • 与菩提心相比,世俗的善心和善行能否真正遣除痛苦?为什么?

  • 【颂词2】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 科判分析

      • 同上

    • 消文释义

      • 仅仅思维利益众生也胜过供养佛陀,将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更为超胜也就不必说了。《三摩地王经》中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仅仅思维”是指愿菩提心,指仅仅想帮助他人、利益他人,这种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佛陀的功德。

      • “俱胝那由他”是印度梵语,表示“无数”的一种数量单位。

    • 本颂重难点

      • 1、为何以供养佛的功德来相比菩提心的功德?

        • 佛陀是最殊胜的量士夫,他相续中具足无量的福德。因对境非常殊胜,所以供养佛陀能得到无量功德。《毗奈耶经》、《贤愚经》等很多相关经典中有很多供佛获得殊胜果报的公案,《妙法莲华经》中也讲了供养佛菩萨的功德相当大,甚至供养阿罗汉和独觉的功德也相当大。然而菩提心的功德远远超胜供养诸佛菩萨。因此用供养佛的功德相比菩提心,更加凸显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

      • 2、佛陀已经圆寂了,我们还能否供养佛?

        • 如果供养佛的舍利、佛的形象,供养佛堂中的铜像、纸像、唐卡等,能够生起真佛之想,也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德。不仅是供养佛堂里的佛,甚至是观想把所有的供品供养十方刹土中的佛,这样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

      • 3、为何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 此处是从愿菩提心的角度来讲的:仅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发了这样一个愿菩提心,功德也超过了供养一切诸佛的功德。佛陀以利益众生为主要事业,所以利益众生是最靠近成佛、靠近实相的一种殊胜方便。供佛只是成佛的间接之因,并不是直接之因。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中说,真正大乘菩萨的所为最主要是利益众生。佛陀是为了利益众生才发心成佛的,因此如果发菩提心供养佛陀,其功德可成为成佛的资粮。

      • 4、为什么在行为上精进地利益众生福报更大?

        • 此处是从行菩提心的角度讲的:不仅是心里发愿“愿一切众生获得佛陀的果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去行持六度,这个功德更大。因为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功德就已经超过了供养无量佛陀,现在不但是在心里“想”,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如是去“做”,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 5、如何行持菩提心?

        • (1) 重视菩提心,对菩提心的功德产生定解:如华智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一辈子修行的法主要就是菩提心。因此我们应时时刻刻,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临终,也应该想“愿我生生世世不要离开菩提心”。

        • (2)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末法时代,所有法相都具足的善知识不容易寻找,但只要他相续中有一颗菩提心,就可以如理如实地去依止了。有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叫他菩萨,也可称之为佛陀。

        • (3) 我们平时做功德、做善事、闻法,或做诸多世间的琐事,在一开始就应想:“我今天所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 (4) 菩提心需要不断串习,凡夫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如《释尊广传》中所说,如同水上的花纹,一会儿就消失了。因此一方面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另一方面要听受很多上师的教言,这样菩提心才会稳固起来,串习到一定程度便能习惯成自然。

        • (5) 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说: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首先要有一种改造的心,经常提醒自己:“我要修菩提心,我要修菩提心”。因为凡夫人以前想的只是 “我”,从来没有想过“他”,这种心很不容易转过来,所以最初一定要有一种改造的心来强迫自己想“我要修菩提心,我要修利他的心……”,到了一定时候,即使没有想“我是大乘佛教徒,我一定要利益众生”,也会自然而然出现这样的心态。

      • 教证

        • 1、 佛在经中说:如果在无数的刹土中,以无量的供品,于恒常无边的时间中在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面前供养的功德,与修慈心(让众生获得快乐)的功德比起来,供养的功德就连百分之一也是比不上的。

        • 2、 佛陀在《大宝积经》 中讲了不可思议的三种功德,其中第一个就是修持菩提心的功德。

        • 3、《勇施请问经》云:“于恒河沙数诸佛圣者面前,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合掌而供养,与瞬间修菩提心的功德比较起来,修菩提心的功德更大。”

    • 思维讨论

      • 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以愿菩提心为前提行持善法(即行菩提心),相比未以愿菩提心摄持而做世间善法,其功德更大?

  • 【颂词3】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已二(理证之合理性)分二:一、意乐殊胜;二加行殊胜。庚二(加行殊胜)分二:一、加行所缘广大;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 本颂安立于辛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从在整个世间中,没有比菩提心更殊胜的利他加行的角度,说明行菩提心的殊胜性。

    • 消文释义

      • 尽管有想丢弃痛苦的心,但由于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反而屡屡奔波造罪,虽然想得到快乐,却不知得乐的方法,以这样的无明愚痴而舍弃善业,将自己的安乐如同怨敌般毁灭。(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众生是怎样安住在“欲除苦,反行痛苦因”以及“虽求乐,毁乐如灭仇”的颠倒行为中的?

        • (1) 从除苦角度:众生的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如果想要遣除痛苦,就应断绝恶业与恶行,但实际上众生却以行持恶业的方式来遣除痛苦。如杀生,是想满足口腹之欲或得到钱财,但实际上却已种下了长久的苦因。

        • (2) 从求乐角度:众生的所愿与所行同样背道而驰。快乐来自善业,但众生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行持善业,反而造了很多恶业,结果好像消灭仇人一样,把快乐像仇敌一般灭掉了。

        • (3) 举例:当代的战争、灾难、洪水、沙尘暴等等,都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所导致。人类在追逐快乐、遣除痛苦的过程中,不善取舍因果,以造业的方式将自己所要追求的快乐如仇敌般地消灭了,最终不要说快乐丝毫得不到,痛苦反而紧随而至。

    • 相关教证

      •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人们心里想获得安乐,但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造作各种痛苦的因;虽然想遣除所有的痛苦,但行为并没有做遣除痛苦的事情。

    • 思维讨论

      • 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被愚痴无明烦恼遮蔽的凡夫,是如何欲除苦,反行痛苦因;虽求乐,毁乐如灭仇的?

  • 【颂词4】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 科判分析

      • 同上

    • 消文释义

      • 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这些众生,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哪有能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哪有能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有能依之生起如此福德的事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菩提心为何能使无量众生得到安乐?

        • 菩提心具有大慈心、大悲心、大智慧。

        • (1) 所谓“大慈心”,是愿众生获得快乐的一种心态。通过布施、持戒等满足无量众生所愿,让他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 (2) 所谓“大悲心”,是愿众生离开痛苦的一种心态;

        • (3) 所谓“大智慧”,指凡夫众生不知道取舍,不要说空性的甚深教言,就连名言中的前后世、业因果都不懂。诸佛菩萨为遣除众生的业果愚痴而宣讲因果不虚的道理;为遣除真实义的愚痴而宣讲无我空性的道理。以此大智慧,来打破导致众生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的愚痴心态,让众生真正离苦得乐,获得究竟果位。

      • 2、为什么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 (1) “宁有此等善”:在世间,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善法,能够让众生得安乐、断痛苦、去愚痴,此三大利益,唯有菩提心的加行才能成办。

        • (2) “安得似此友”:“有茶有酒多兄弟,危难何曾见一人”,这是对世间的人与人之间极具功利性的相处方式的真实写照。而相反,菩提心是完全摒弃自利的清净的利他心态,当众生遭遇困难的时候,帮助其解决困难;当众生快乐的时候,随喜并增上众生的快乐。菩提心任何时候都不会舍弃一个众生,无论他是富裕还是贫穷,菩提心恒常利益众生。

        • (3) “岂有如此福”:众生都喜欢福德,而想要快速、轻易地积累大福德,就要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所缘非常广大,没有比之更殊胜的福德了。这种福德能具足一切快乐,遣除一切痛苦,即便在睡眠中,功德也会不断地增上,世间任何善法都无法与之相比。

      • 3、为何修持菩提心至关重要?

        • 某些修行者认为:“《入菩萨行论》都是理论上的东西,我现在不用学,因为我天天都是闭关,都是以实修为主!”上师在讲记中告诫我们:凡夫人相续中存在着粗大的烦恼,而高僧大德们所抉择的大法,都需要在对基本法理通达的基础上修持才可以产生它的功德,假如连最基本的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修其他的大法很难成功。因此我们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

    • 相关教证

      • 华智仁波切说:无论修显宗还是密宗,如果离开了菩提心的摄持,利益都不大,只不过是形象上的善业而已。

    • 思维讨论

      • 你如何理解菩提心能够让众生得安乐、断痛苦、去愚痴?请分别以实例来说明。

  • 【颂词5】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戊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分五:一、自行利益;二、是殊胜施主;三、是殊胜福田;四、不为痛苦所害;五、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 本颂安立于己一、自行利益,赞叹已经生起菩提心的人。

    • 消文释义

      • 任何人有感恩图报之心,尚且值得被人们称赞是“这是知恩报恩的人”,更何况说没有受人嘱托也是心甘情愿地利乐众生的菩萨了。(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菩萨利益众生与世间人有何不同?

        • 世间人公认的做人准则是:不能忘恩负义,别人对你有恩,要记住并予以报答。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尚且会被世人所称叹;而大乘菩萨无需受人嘱托和劝请,只因前世大乘善根习气成熟,无有任何条件的利益众生,这种行为更应赞叹。

      • 2、为何赞叹诸佛菩萨很重要?

        • (1) 尽管菩萨不是为了得到赞叹才利益众生,但赞叹诸佛菩萨是一种善行,因此会得到功德利益;

        • (2) 菩萨行本来就是应赞之处,大乘的很多经典、论典都赞叹菩萨的行为和发心,如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当我们学习之后,会从内心觉得:应该发大乘心,应该趋入菩萨行。因为菩萨的发心、行为太清净、太殊胜了!也就是说,当我们赞叹诸佛菩萨的菩提心功德时,有助于大家了知法的殊胜性并随学。

    • 相关教证

      • 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感恩图报并了知因果的人,不仅人们对他恭敬有加,天人也经常予以保护。

    • 相关公案

      • 《释迦摩尼佛广传》中有诸多公案,讲述释尊不分亲怨、无有分别心的利他行为。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提婆达多经常破坏和障碍其善行,世尊一如既往,从未停止饶益他。

    • 思维讨论

      • 上师讲记中提及:“你帮我,我也帮你;你没有害我,我也不害你;你如果害我,我也要害你”,学习了本颂之后,对这样的心态你还觉得合理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