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入行论广释》第150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入菩萨行论》宣讲了一个凡夫人如何通过对治自私自利的我执,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如何在菩萨道上修持六度,最终成就佛果、度化众生的殊胜修学体系。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静虑的内容。静虑的主要思想是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从而让我们内心的世俗菩提心再再增上。菩提心的再再增上,也是我们不断积累资粮的过程,更是让我们的心接近于真实菩萨道的过程。

目前所在的科判是“以行为主宰心”,有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以对治主宰;视为所断违品;精通对治方便。上一节课宣讲的是“视为所断违品”,“真实宣说”“贪执之过患”。


承接上课的真实宣说,本课第一和第二个颂词宣说的是“旁述知足之功德”,如果对身体受用一无所求,所收获的功德便是圆满安乐,也就是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真妙财”,因此,修行人应以知足少欲为根本。分析了贪执身体的过患以及知足的功德后,更加明确了贪执是不合理的,即科判“贪执不合理”,本课第三、四、五个颂词从多方面分析身体的低劣性,从而说明色身不值得贪执,也就是科判 “由于低劣故贪不合理”。


具体内容为:

1、 如果一个人对世俗妙欲一无所求,那么他的福报和快乐是无有穷尽的。如果一味的贪图世间安乐,只会增长对身体的贪执,修行人不应该创造让自己享乐的机会。(详见颂词1)


2、 如果对世间所谓的悦意的事物无有贪执,那么此人已经获得了最胜妙的财富。(详见颂词2)


3、 凡夫的色身具有低劣性,比如 “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朽身”、“不异粪”等等,如此低劣的身体,有什么可贪执的?拥有它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详见颂词3、4)


4、 往昔我们因为百般呵护、奉侍这个不净身,为它积累了诸多痛苦的因,而实际上这个色身如同“树身”一般无有感觉,根本不值得我们为它生贪和生嗔。(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C10

审核师兄:定解C17


  • 【颂词1】若人无所求,彼福无穷尽,乐长身贪故,莫令有机趁。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精通对治方便”之广说的“断除贪身”。“断除贪身”分二:“贪执之过患”和“贪执不合理”。“贪执之过患”又分 “真实宣说”和“旁述知足之功德”。这里的“旁述”是指宣说贪身之外的知足。

    • 消文释义

      • 何人如果对身体受用一无所求,那么他的圆满快乐无穷无尽。对自身的贪欲只会越来越增长,因此绝不要让它有机可乘。(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如果一个人对世俗欲尘心无所求,他的福德快乐将会无有穷尽。贪图安乐只会增长对身体的贪执,所以不要让自身有享乐的机会。(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1、佛系的“无所求”并不是傻傻的。

        • “无所求”并不是说这个人变成了木头或石头,没有心,也没有任何的想法了,而是对于现在的身体或种种状态比较满足,知足少欲。少欲就是对一切没有特别的要求,任何时候都随缘;而所谓知足,是即使得不到自己的所求,也不会有悔恨、痛苦。在上师讲记中,提到做人应该有满足感。按照《俱舍论释》中讲,圣者有四种种性,一是以菲薄法衣而满足,二是以粗粝斋饭而满足,三是以简陋床榻而满足,四是喜欢闻思修行,这四者都是知足少欲的自性。

      • 2、为何“无所求”就能“彼福无穷尽”?

        • 第一种解读: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一个人能知足少欲,对物质和享受没有很多想法,或者说能够满足于当前的状态,贪欲少,那他就可以把心专注于善法和解脱上。通过听闻善法、思维善法、修行善法的方式来增长资粮。增长了资粮,他的福德便可无穷无尽。想让自己的福德无穷尽地增长,要素或前提就是“无所求”,内心做到知足少欲,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把精力放在追求欲妙上,就没有精力追求善法和解脱。追求现世的心和追求解脱的心一定是矛盾的、水火不相容的一种状态。

        • 第二种解读:有些大德解读饿鬼苦的时候说,饿鬼并不是因为真的吃不到东西而很痛苦,而是因为内心满足不了。无法满足是饿鬼不共的痛苦。可以说,某些世间的富人,不是因为吃不到饭或没有东西而痛苦,而是因为欲望不断增上而永远满足不了,所以他就相合于饿鬼的状态,造的业也就相应于饿鬼道的业。不满足,便永无快乐。

      • 3、知足少欲等于穷光蛋?

        • “知足少欲”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当个穷人。很多佛经论典中说,如果前世福报显现,不需要勤作,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很多财富,关键是要知足,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善法上,通过闻思修善法,增长无穷无尽的福德。

      • 4、快乐本身是否一定增长身体的贪欲?

        • 不一定。快乐和痛苦是一种果,快乐是以前善法的果,痛苦是以前罪业的果。它们的因是善或恶,但果的本体是无记,即快乐或痛苦本身不是善也不是恶,它只是一种果报。所以说快乐本身不一定增长身体的贪欲,关键是看得到快乐时内心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得到快乐或快乐越来越多时,通常会增长人的贪欲。为什么此处讲“乐长身贪故”?因为绝大多数的众生没有驾驭快乐的能力,没有一定的境界和智慧,无法驾驭快乐。所以当他们获得快乐的时候自然就增长贪欲。

      • 5、面对快乐,圣者和凡夫究竟有何不同?

        • 智者:知道快乐是以前善业的果报,本身是无记的、无常的,很有可能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所以他们在感受快乐时,对快乐本身不贪执,因此就不会增长身贪。

        • 凡夫:只要是快乐,不增长贪心的几乎没有。比如说饭很好吃——饮食的快乐增长我们身体的贪欲;衣服很好看、很暖和、很高档——衣服也会增长我们身体的贪欲;房子很好,交通工具很好等等,各种快乐都能增长身体的贪欲。凡夫很难有完全驾驭财富和快乐的能力,因此对他们来说,快乐经常起到一种增上身贪的作用。

      • 6、警惕所谓的“快乐”。

        • 当我们遇到一些生贪的情况时,寂天菩萨教导我们“莫令有机趁”。教诫我们不要刻意追求快乐,因为即便得到快乐,对我们不一定是真正的好事,它有可能成为我们产生贪欲、烦恼、罪业和痛苦的一种因,因此说“莫令有机趁”。一方面我们要知足少欲;另一方面要用智慧观照快乐:轮回中的快乐,是有漏的、有过患的、短暂无常的、变化的,有可能让我们产生贪欲,要时刻警醒并用正念提醒自己。

    • 相关教证

      • 1、《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 2、《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中说:“不计众苦,少欲知足。”

      • 3、 小乘《毗奈耶经》和有关论典中说,修行人不能打扮,不能使用花鬘香水,也不能过于饱胀,必须过午不食等等,这些都是使身体不要贪得无厌的手段。如果过于贪执所求之法,将会招致各种痛苦。

    • 相关公案

      • 唐朝华严宗的一位和尚,表面上严持净戒、广闻博学,但对财物很贪执。他生病时,一个小沙弥不小心将他的钵盂打碎,气得病情加重而死去,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仍不忘对小沙弥报仇。

    • 思维讨论

      • 社会上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都认为所谓的“佛系”就是什么都不做,消极对待人生,他们对佛教和佛教徒有很多错误的解读。结合本课内容,请思维我们应以怎样的形象示人,使非佛教徒了解佛教所宣说的真正的知足少欲是什么样的。

  • 【颂词2】不执悦意物,厥为真妙财。

    • 科判分析

      • 同上

    • 消文释义

      • 任何人,不将悦意的事物看得很重,那么他的受用最初容易获得,中间不会产生贪执的痛苦,最终不会出现耗尽的苦恼,因此才称得上是最妙的财物。如《亲友书》中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只有不贪执任何世俗悦意之物,那才是我们最珍贵而真实的财产。(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1、对悦意的人或物不执著,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 虽然众生的本性对于“悦意物”是执著、贪爱的,“悦意物”看起来是一种“妙财”,得到之后自己会满足和快乐。但实际上所谓的“悦意物”只是一种显现上的妙财,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执著、贪执,障碍我们的解脱。并不是不可以拥有“悦意物”,关键是拥有时我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内心不执著、不攀比,就没有竞争,就不会有痛苦。没有为“悦意物”苦思冥想、不断奋斗,就没有很多压力,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快乐。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心满足,做到:得不到不痛苦,得到后不执著,失去了不伤心。一旦达到没有什么可贪的境界,那就已经获得了最妙的财富,即使身无分文,也是真正的富翁。

      • 2、远离“悦意物”就能万事大吉?

        • 烦恼可由因而起,也可以由缘而起。如果烦恼由缘而起,那么远离、放弃这个对境(缘)就不会生贪心。这种方式只能使贪心暂时不起,但我们无法保证永远不接触这些“悦意物”。真正的解决方法是从内心彻底放弃对外境的执著,无论拥有与否,失去与否,都无法改变我们的心。

      • 3、不堕两边。

        • 上师在讲记中提醒我们,所谓的知足少欲不应堕两边。有些时候财富越多,修行会越差,但如果穷到连饭都吃不上,那还谈何修行?所以佛经里说,不堕两边即是修行的顺缘。

      • 4、如何做到不执著?

        • 我们之所以执著“悦意物”,是因为它有功德、好处。为了对治贪执的心,我们可以从反方面观察“悦意物”的过患,或者从空性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了知,所谓万法皆空,并不是源于我们对某件事物刻意挑毛病,使得它从原来的悦意变成了空。真实的状态是,显现在我们心识前的这些东西,原本就是无常的、有漏的、不净的,它的本性是如梦如幻的、无自性的、假立的。就如上师在讲记中讲解《佛子行》:见到赏心悦目的对境时,应把它看作无有实质,犹如夏天的彩虹,如此就不会产生贪著了。除了空性的思维,还可以用无常的修法来熄灭执著。

      • 教证

        • 华智仁波切说:我的至尊上师(如来芽尊者)不止一次地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我除了无常以外也再没有其他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

      • 理证

        • 如果某个东西永恒不变,可永久拥有,对它执著还说得过去。但万法无常迁变,变化的东西永远抓不住,无法控制。执著永远控制不了的东西有何意义呢?为此付出很多时间、精力,以至于以造罪为代价,从智者的眼光看,没有任何实义。

    • 相关教证

      • 1、《遗教经》中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

      • 2、上师如意宝的《忠言心之明点》和许多圣者的教言中都教诫我们:修道的过程中,对财物和人首先要看破,不敢说完全断掉贪执,至少也不要欲望太大。

      • 3、《法华经》云:“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 4、莲池大师说:“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 5、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 思维讨论

      • 分享您的生活中,有什么人、什么东西是您始终特别贪执的,为此付出了多少?收获如何?有过哪些因过于执著所带来的痛苦?学习本颂后,是否能找到一些对治的方法从而减少执著?

  • 【颂词3】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何故执为我?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贪执不合理”。首先宣说“由于低劣故贪不合理”,也就是这个身体特别低劣,无可贪之处。

    • 消文释义

      • 若想:虽然不应耽著受用,但贪执身体是理所应当的事。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身体终将化为灰迹,并且自己独立并不能行动,要依靠心的牵引才能活动,为什么要将如此肮脏的色法执为我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这可怕的不净污垢之身,自己无法动弹,完全要靠心意牵动,死亡火化后它最终会成为一堆灰尘,为什么要执著这无实的脏东西为我呢?(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1、从“可怖不净身”看色身的低劣。

        • 可怖:我们看到尸体很害怕,但实际上我们见而生畏的尸体就是现在的身体。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见而生畏之尸体即是现在之身体”。不净:身体从骨髓到皮肤,到中间的内脏,再到里面的血液、肌肉、脂肪,还有大小便、脓血等等,仔细观察,身体的确是从里到外充满了不净。

      • 2、从“不动待他牵”看色身的低劣。

        • 身体是一种色法、无情法的自性,本身是不能自主行动的,有了风大才可以移动;或具足心识,心识指挥身体方能移动,所以颂词中称之为“待他牵”,依靠心的牵引才能动,由此把身体定义成低劣。

      • 3、从“火化终成灰”看色身的低劣。

        • 人死后,身体火化变成灰,我们平日所执著的一个人、一个身体,最后就变成一把灰;或者被埋在地下,慢慢腐烂或被虫子吃掉;或把身体放在尸陀林,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几十只秃鹫把它吃得干干净净,什么都不剩下,以此说身体低劣。

      • 4、“何故执为我?”

        • 上师在讲记中引用了虚云老和尚参的话头:“拖死尸是谁”。整天将这个尸体拖来拖去的到底是谁呢?就是“我”。而“我”又在哪里?为保养这个身体花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只有把这个身体当做旅店,或当做衣服,它只是此生的心识所依,若能这样对待身体,我们对生老病死就会有清晰的认识,就不会过分贪执这个低劣的身体。

    • 相关教证

      • 龙猛菩萨说过:“身际如灰干际坠,终究不净无实质。”

    • 思维讨论

      • 对于颂词中所说“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等,你认同吗?会不会觉得太过极端、太过悲观?分享一下学习后的感受。

  • 【颂词4】无论生与死,朽身何所为?岂异粪等物?怎不除我慢?

    • 科判分析

      • 同上

    • 消文释义

      • 无论是活还是死,这个虚妄的身体又能对我做什么呢?难道与粪便等物品有什么差别吗?呜呼!为什么不遣除将这个身体执为我与我所的慢心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不论生前之身或死后之身,这种腐朽身躯有什么用呢?它与粪便等卑微事物有何区别?既然如此,为何不除却执身为我的傲慢呢?(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1、“无论生与死,朽身何所为?”

        • 不管是生、是死,都改变不了身体虚妄、腐朽的状态,因为它很脆弱、内外充满了不净,且死后很快腐烂掉。这就是身体这个无情物的自性,它只是承载我们这一世心识的所依,死后便离我们而去,所以说 “朽身何所为”,这个腐朽、虚妄的身体无法给我们带来很多坚实的意义。如果把这个“朽身”执为我和我所,任它再去造轮回的业,这完全是一种颠倒。正确的做法是,将此身作为我们修道的工具。

      • 2、“岂异粪等物?”

        • 身体与粪便等低劣物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差别,粪便臭秽、不净,身体也同样臭秽、不净,只不过皮肤把臭秽身包裹住了,并用种种装饰(衣物、饰品等)将整个身体进行了装扮,从而看似干净悦意,其实它的本性“岂异粪等物”。

      • 3、“怎不除我慢?”

        • 此处的我慢是认为身体是“我的”的那种慢心。本来没有的却认为真实存在,这就是“慢”;本来身体没有什么功德,但偏偏特别贪执,这就是“我慢”。

        • 众生最执著的就是自己的身体。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痛苦。如病苦的痛苦、受打击时的痛苦、被指责时的痛苦等等。比如别人指责我们:“你长得好丑、好矮”,我们心情马上变糟,马上产生痛苦。假如没有去除我慢,我们永远不会有快乐,更谈不上解脱。我们应把身体作为修道工具。它要死了,我们就想:这个修道的工具该抛弃了,我要再换一个工具,就像换件衣服一样,再选择下一个身体,把下一个身体再作为修道的工具。如此,就可以轻松面对生老病死,就可以从很多执著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地修持善法。

      • 4、破“身体跟衣服是有差别的,衣服不会有疼痛,但身体稍微碰一下是很痛的。”

        • 身体的疼痛也是因为执著,如果不执著,身体被触碰就不会有疼痛感。如果有了执著,别人把你的衣服烧了,还不是心痛得要命,好像自己的身体被烧了一样。如果没有我执,身体跟一件衣服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 5、追随圣者足迹精进修行。

        • 很多人修行不成功是有原因的,一是心里对佛法有怀疑,对上师起邪见,被很多邪见和怀疑阻挡着;还有一个就是心力不够。如果心力特别强,像米拉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那样,把身体当成一堆草,且不说一生当中成佛,至少也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故我们应该追随圣者的脚步,如是精进修行。

    • 相关教证

      • 1、广钦老和尚说过:“我们要舍弃身体,为常住做任何一件事,若太爱惜身体了,即无法修福,反而被臭皮囊骗走了。”

      • 2、证严法师在《静思语》中说:“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

    • 思维讨论

      • 您对上师在讲记中提到的对身体的“我慢”如何理解?这种慢心你有吗?本课的学习对减少这种慢心有帮助吗?请具体分享。

  • 【颂词5】奉承此身故,无义集诸苦,于此似树身,何劳贪与嗔?

    • 科判分析

      • 同上

    • 消文释义

      • 由于听从自身的指使而毫无意义积聚痛苦,对于树木般的这个身体,为何贪执嗔恨呢?它根本不是贪嗔的对境。(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因屈从身执而侍奉这个身体,我毫无意义地集聚了许多苦恼,然而色身就像树木一样,无情无义不知报恩,我又何苦为它而生起贪爱嗔恨呢?(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1、“奉承此身故,无义集诸苦。”

        • 凡夫对这个身体的爱护、奉承已经达到没有底线的程度,它希求什么,我们就马上想方设法满足它的需求。有了身体,它会病、会饿、会渴、会疲劳,因此很多痛苦便随之而来。听法很累、打坐很累、磕头很累、放生很累、转绕很累,便一再拖延、逃避,白白放弃了应该修持的善法。《妙法莲华经》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福报浅薄的人贪执身体,因而被各种痛苦所逼迫。

        • 当我们修善法时,都未必能压制恶心,更何况完全不修善法,任凭恶心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无休止地疯长和增上。这些恶心的增长,对我们当下和以后的身心形成了痛苦的因。因此颂词说“无义集诸苦”,而“奉承此身”,一方面让自己的痛苦增长,另一方面造作轮回的恶因。

      • 2、“于此似树身,何劳贪与嗔?”

        • 我们所辛苦奉承的这个身体就如树木般都是无情物,只不过因为神识加入,身体才好像有了知觉,因此说身体非常低劣,如前面所说的,“可怖”、“不净”、“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而且“无论生与死”都是“朽身”、“岂异粪等物”。我们对这个低劣的无情物产生贪爱、嗔恨等烦恼,并因为这个烦恼,最终感受强烈的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了知这一切完全没有意义,对于这样的无情物,不贪不嗔是最好的态度。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无论多少天人赞叹、供养,都不会有任何贪执;又无论有多少如提婆达多般的人进行损害,也不会有丝毫嗔恨,这就是真正的无我境界。

      • 3、上师教诫。

        • 一定要对内容详细思维,看自己所想的跟经论所讲是否吻合。如果不谋而合,说明自己的心与诸佛菩萨的智慧相应;反之,如果有很多怀疑或不理解,就应该在善知识或道友面前辩论探讨,以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总之,一方面要祈祷十方三世诸佛,加持自己的正知正见和菩提心越来越增上,同时也要精进努力。

    • 相关教证

      • 1、 佛经中说:“不当取所爱,亦莫厌无爱。”心不要过于贪执什么,也不要过于讨厌什么,对任何事物要有平等心。

      • 2、《妙法莲华经》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福报浅薄的人贪执身体,因而被各种痛苦所逼迫。

      • 3、月称菩萨言:“如铁物熔化,岂性变液体?如是苦性身,岂能成乐性?”意为:将铁银等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们会暂时由固体形态熔变为液体形态,但这只是暂时现象,铁银等金属绝不会舍弃其固体本性,而变为液体性质的物品,只要温度稍降,金属液会立即凝固,恢复原状。同样,身体的本性即是苦,依世俗外缘无论怎样改造,也不可变为安乐体,世人的一切努力暂时似乎能带来一些自我陶醉,然而最终仍会归于痛苦之中。

    • 思维讨论

      • 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反映到我们日常,就是因贪执身体而随顺这种懒惰,安逸、拖延、放弃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串习。学习本颂后,可以规划一下,如何从现在开始,用怎样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自己多生累劫的习气做斗争?越详细越好,可以细节到一天24小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