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入行论广释》第152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课为第八品静虑品的最后三个颂词,前两个颂词承接上一课,继续宣讲修持世俗菩提心的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共同的事宜,遣除修法中的诸多障碍,然后精勤的对治,远离愚行,努力修持佛法的同品。最后一个颂词安立于静虑品最后一个科判“修胜义菩提心”,同时连接第九品智慧品,起承上启下之意。

本课具体内容为:

1. 往昔愚昧散乱的行为,已经足以使人厌倦了。今后,我们要追随圣贤智者的足迹,恒时牢记圣教而不放逸,努力击退昏沉和睡眠。(详见颂词1)


2. 了知这些愚行之后,要像大慈大悲佛子一样,忍苦耐劳地勤修正法,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精勤修行,何时才能使自他脱离痛苦的轮回大海呢?(详见颂词2)


3. 为了消除取证无上菩提道上的诸种障碍,不仅要修持世俗菩提心,更要增上胜义菩提心,彻底扭转我执恶习,远离一切邪道,并依止正所缘境,恒常修习三昧。(详见颂词3)

发心师兄:定解C28

审核师兄:定解C16



  • 【颂词1】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 科判分析

      • 本颂归摄于修持世俗菩提心之“共同之事宜”,是指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共同修法,是二者共同的事宜。本颂主要宣讲“共同之事宜”之“遣除教诫之障”,也就是遣除在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过程中的种种愚行和障碍。

    • 消文释义

      • 修自他平等与自他相换大有必要,如今贪执愚夫无义的行为已足够了,实在没有意义,我务必要追随智者佛菩萨们的足迹,修持菩提心。忆念本论中的第四品、第七品以及《学集论》等中所说的一切不放逸教言,断除昏沉、睡眠等三摩地的五障。《亲友书》中云:“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与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应当遣除这五种障碍。(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愚行足堪厌:

        • (1)所谓“愚行”:

          • A、即愚昧无知者的行为,指不明佛法的凡夫众生执著自我,与解脱大道相乖离的身口意三门行为。它的根本是无明、我爱执或者我执。为满足“我”的需求,生起贪嗔痴、造罪业。具体来说,我们执著自我,追求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的所作所为,全部都是愚行;

          • B、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愚行,即我们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即便是在发了菩提心的前提下,为了自己的利益、成佛,还在我爱执、自私自利之心的摄持下,做很多所谓佛法的修持。

        • (2)“足堪厌”:无始以来,众生时刻不离地执持着这些愚行,为自己、为他人带来了无边痛苦,毫无意义地为这些愚行付出了难以尽说的代价。想想自己曾在漫长生死中,一直如此,难道对这些愚行还不生起厌烦心吗?

      • 2. 今当随圣贤:

        •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追随诸佛菩萨,一反往昔执著自我的愚行,将自我的执见彻底舍弃,完全投入到利益众生的菩提大道中。上师如意宝在生前时,经常在大众面前说:“世间道对我来讲不重要,我唯一希求解脱道,有生之年以讲经说法为主。霍西的堪布曲恰从小就讲经说法,一直到最后离开人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我也如是发愿。”前辈大德们怎样将自己奉献给众生,我们也应如是奉行。高僧大德们通过修持殊胜行,已经获得了成就,他们给我们示现了怎样获得解脱的方法,我们也要跟随他们的行为,早日获得解脱、利益众生。

      • 3. 忆教不放逸:

        • (1)我们跟随圣贤的足迹,还要忆念殊胜的教法。

        • (2)此处所说的“不放逸”,就是教诫我们要小心谨慎地去做取舍。

        • (3)要认真忆念本论第四品《不放逸品》、第七品《精进品》所讲的教言,还有龙猛菩萨在《经集论》和《学集论》中讲到的不放逸的教言。

        • (4)不放逸品和精进品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共之处。不放逸的体相主要是一种小心谨慎的状态,即做取舍之时要非常谨慎,身语意不放逸。而精进则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本体和法相不同。

      • 4. 奋退昏与眠:

        • (1)禅定的五种障碍:

          • A、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禅定的五种障碍,分别是掉悔盖、害心盖、昏睡盖、贪欲盖和怀疑盖。“五盖”能障蔽我们成就正法,让我们的心不清明,无法一缘专注修持禅定,是抢夺我们修持禅定善财的盗匪,因此要通过对治去“奋退昏与眠”。

          • B、《亲友书》等经论中都有对五种障碍的具体解释:

            • a掉举和后悔都是外散的心,所以有时会放在一起称“掉悔盖”。掉举让我们的心不安住,胡思乱想,是一种往外驰求的状态;“举”为高举,和低沉相反,心识不安分;“后悔”是自己的心驰于外境,比如想到以前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生起后悔心等,无法安住实相;

            • b愿他人(或别的国家等)不好的心态,叫做“害心”,经常处于伤害别人的心态中,心就无法寂静;

            • c“昏睡”中“昏”是昏沉,指头脑不清醒的状态;睡是睡眠,二者都是内收的,因此也有将其放在一起称“昏睡盖”;

            • d“贪欲”,就是对我们喜欢的人、事物或某种状态欲求的心特别强烈,于是心就不寂静、定不了、很烦乱,属于一种恼热的状态,这时修持禅定极其困难;

            • e“怀疑”,此处主要指怀疑修行的方式,比如“我这种禅修的方式到底能否得到禅定?”在这种状态下,就无法把心完全投入到禅修中。

        • (2)奋力遣除五种禅定的障碍:如果贪心、嗔心、邪见等分别念不断涌现,可能会造很多恶业,无法安住于三摩地中,也不能真实修持大乘菩提道。正如《入行论大疏》中言:“分别大无明,堕入恶趣因,若住无念定,无垢如虚空。”若能远离昏沉等分别无明,安住于无有任何妄念分别执著之禅定中,如同无垢虚空的大智慧境界一定可以现前,这便是寂止与胜观二者具足的静虑波罗蜜多,也是每一个修行人应努力希求的目标。

        • (3)遣除障碍的方法:即“忆教”,经常想起不放逸的教言。佛陀在《华严经》中说:“依教而行不放逸。”具体方法为:

          • A、在一些上师们的教言中说,掉举、后悔之时,我们应观想轮回的过患,把心降下来;出现昏沉、睡眠的现象,就观想修行的功德(比如诸佛菩萨的功德),让心兴奋起来;

          • B、如果产生害心,就要想:我现在修法是为什么?为利益一切众生,以此将心中所谓的“怨敌”弱化,收起害心;

          • C、昏沉时,稍稍走动一下或用凉水洗脸,把头往上抬;

          • D、关于贪欲,法师在辅导中说,真正要贪的话,可以贪佛果、贪禅修的境界等,尽管从究竟意义上讲,贪执这些也不应理,但暂时把心缘于清净的法上,远离对不清净贪欲的欲求;

          • E、对治怀疑方面,可以看一些禅修成功的事例,之后进一步去学习禅修的窍诀和过程,逐渐打消内心的怀疑。

    • 相关教证

      • 1、岗波巴尊者说过:“不以殷诚之心致力于利他之事,却沉湎于自利和世间八法中,这就像一个瞎子在北部大草原的迷途上徘徊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2、无垢光尊者在《劝解脱文》中也说:“凡愚所执著的无义琐事,全部是痛苦之因,心识被迷惑的凡夫人理应当下醒悟,希求解脱之道。”

      • 3、龙猛菩萨在《学集论》中说:“如我所说诸善法,谓戒闻舍与忍辱,以不放逸为根本,是名善逝最胜财。”意为:持戒、广闻、布施、安忍等善法,全部是以不放逸为根本的,不放逸是佛陀最殊胜的圣财。

      • 4、佛陀在《法句经》中说:“无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无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不放逸的人能够趣入解脱道,而放逸者虽然活着,由于没有取舍的智慧,如同行尸走肉,跟死了没有什么差别。

      • 5、《楞严经》中记载,阿那律刚开始时很贪睡,但后来依靠教诫断除了睡眠,获得了天眼通,这便是“忆教不放逸”。

    • 思维讨论

      • 《入行论》是一部重视闻思和实修的殊胜论典,但往往很多道友重闻思轻实修。审视一下自己,观察修有没有完成?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有何困难?学习了静虑品,特别是本课所讲的禅定的五种障碍,对你有何启发?请在组内做个分享,并彼此鼓励将所闻的佛法尽快用于实修中。

  • 【颂词2】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 科判分析

      • 进入“共同之事宜”之“精勤对治”,了知种种愚行是修世俗菩提心的障碍后,要精勤对治这些障碍,修持佛法的同品,远离违品。

    • 消文释义

      • 就像所有大慈大悲的佛菩萨们那样断绝一切罪过,并为以后不再犯而坚忍不拔地奉行对治的善法,夜以继日精勤不怠,倘若没有精进努力,那么自己的痛苦何时才能完结呢?永无终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据《妙瓶》中说:在各梵文本与诸印度论师的注疏中,都没有此颂,有可能为后人所加。但藏地许多论师在注疏中,都有此颂的解释,因此我们也依传承,对此作字面解释,而不删除。

      • 2. “如佛大悲子”:我们要经常学习佛菩萨的修行传记和教言,他们安忍了很多修行之苦,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们也应跟随他们的行为而行持。

      • 3. “安忍所当行”:“所当行”是指应该行持的一切行为。此处讲的是所有能够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修法;暂时来讲,有四厌世心、清净的戒律、禅修、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的修法。在这个学处中,有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和智慧等行为;在四摄利益众生方面,有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这些修法都需要持之以恒地修习。在修持“所当行”的过程中,我们内心的习气、分别念或众生的邪行会来做障碍,如以怨报德等,这时需要安忍。要了知,“所当行”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白莲花传·精进品》中说:佛陀哪怕只为度化一个人,让他生起一念善心,就用了数万年的时间,我们应随学这种精神,发起坚定誓言,披上精进铠甲,为利益众生不畏怯一切痛苦。

      • 4. “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除苦需要通过对治遣除其违品并产生殊胜的功德,但如果不恒时勤修,也无法获得此功德。“恒”和“勤”缺一不可,因为无始以来养成的恶习不可能无因无缘自动消失,需要通过长期不断地对治恶习,转变为适于解脱道的新的习气。如果不精勤,决定无法无因无缘地获得解脱之果,有了正因方得正果,而恒、勤修的对治,就是出苦的正因。

    • 相关教证和公案

      • 1、《菩萨地论》中说:为救度一个众生,宁肯在地狱中受无量劫的痛苦,时间再长,苦再深,也心甘情愿忍耐,此名披甲精进。修行人能发起如是精进,利益众生的正法功德一定能得到迅速增长。

      • 2、《经庄严论》中说:“依靠精进力,解脱诸恐怖,依靠禅定力,速证大菩提。”精进是脱苦得乐的根本助缘,是每一个希求大安乐者必须具足的行素。

      • 3、《慧海请问经》云:“若能精进,获得无上菩提也不为难。”反之,如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说:不说佛法,就连世间小事也难以成功。

      • 4、《龙施菩萨本起经》中说:“精进行法,心无所著……绝其寿命,得上为天。”讲的是佛陀前世的一个公案。有个道人叫般遮旬,他独自在山里精进修行,因对十方众生常怀悲悯,有条毒蛇被他感化,时常来听他讲法。毒蛇能全部记住道人所讲的法,还时常为他洒扫场地。但因冬天山里缺少瓜果、清水,道人不得不准备下山。因世人惧怕毒蛇,无法带它入城市。毒蛇因此非常伤心,从树上自投于下,到中间时被树枝把身体切成两段。死后以闻法的功德转生于天界,后又投生人间,开始发菩提心,从那时起不断精进修行,最后获得了菩萨果位。此公案告诉我们,如果具足精进,即使旁生也有解脱的机会。

      • 5、一位多登喇嘛曾闭关禅修21年,其中包括文革期间在监狱度过的一段时光也仍然修行不辍。他离开世间时告诉弟子:“我一辈子精勤修行,现在应该离开了。愿意听我话的有缘弟子,在我走后,精进修持菩提心。”然后他穿上法衣,结金刚跏趺坐,安详示现圆寂。

      • 6、上师在讲记中说,曾国藩小时候比较笨,一个小偷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听他背书,天都快亮了曾国藩都没背好一部书,连小偷都会背了。尽管显现上曾国藩比小偷笨,但他却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可见精进力对世间和出世间法都非常重要。

    • 思维讨论

      • 圆满完成一件事情,天分、机会、勤奋孰重孰轻?在学习佛法前你是怎么看待这几者关系的,学习了本颂后,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吗?对你今后的修行有哪些启发?

  • 【颂词3】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 科判分析

      • 本颂是第八品的最后一个颂词,属于“修胜义菩提心”这个科判下,承接第九品智慧品,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间的过渡颂词。此颂对胜义菩提心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之后在智慧品中将进一步广大、直接地介绍胜义菩提心。

    • 消文释义

      • 鉴于前述原因,为了遣除贪欲等烦恼障以及非烦恼性的分别念所知障,使心避开欲望分别等邪道,专注真实善法所缘,恒常修持禅定。(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差别:

        • (1)世俗菩提心主要是一种善心所,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起求佛果的心,这种心跟随意识的心王和善心所产生。它有两种所缘:一是缘众生;二是缘佛果。

        • (2)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智慧,是远离一切世间法的一种了知,或者说是证悟实相的一种无分别智,没有所缘,不缘众生、不缘佛果,而是了知一切(众生、佛果、我们的心等)在究竟的本性中都是本来空性的,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中,现前证悟的状态就是胜义菩提心。

        • (3)世俗菩提心通过仪轨受菩萨戒而生起,但胜义菩提心只有通过证悟,当证悟了无分别智慧就有了胜义菩提心。当然,胜义菩提心的因——空性见,是可以修持的,通过大略的、总相的方式修持,虽然这个空性不是胜义菩提心,但能够得到胜义菩提心的一个直接的因和助缘。

      • 2、 “为除诸障故”:我们修行佛法的障碍很多,首先我们要了知这些障碍,如此才谈得上断除障碍。弥勒菩萨在弥勒五论之一的《辨中边论》中,把一切障碍全部作了归摄:

        • (1)针对大乘行者的障碍叫“周遍障”(所有的障碍都要遣除,故叫周遍的障碍);小乘行者是求部分解脱,对它的障碍叫“一分障”(比较小的障碍,只有一分),遣除了这一分障碍就可获得暂时的阿罗汉果;

        • (2)针对凡夫人而言,有“增胜障”和“平等障”。一个人内心中习气和烦恼种子强盛,或者对于一个很小的因缘就能轻易生起贪、嗔、痴,叫“增胜障”;而“平等障”则是指烦恼相合于对境,比如生嗔和对境有某种平等关系,叫“平等障”;

        • (3)论中还讲到有九结的障碍,有针对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六度、十地的障碍等等,最后弥菩萨将无量无边的障碍全部归摄起来,统称烦恼障和所知障;

        • (4)烦恼障主要指对解脱直接障碍的作用;所知障主要指对成佛起直接障碍的作用。想解脱必须断烦恼障,想成佛必须断所知障。

      • 3、“回心避邪途”:

        • (1)为遣除一切障碍,首先我们要“回心”,即回转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和分别念。以往我们随轮回习性而走,跟随外境生贪、生嗔、生痴,然后产生轮回的心,现在要回转我们的心求解脱;

        • (2)“避邪途”,就是在未来修法过程中,对于我们即将遇到的邪途应该避免;

      • 4、 “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 (1)按照小乘共同的观点,诚如《俱舍论疏》所言,修三摩地要依止八种对治、四种作意、六种力,次第修持九种住心。但一开始就直接趋入这种三摩地是不合理的,除非是具有特殊善缘的弟子,才有可能现前这种境界。

        • (2)此处像《菩萨地论》中所讲,指的是一种不共的三摩地,即心一缘专注于利他,这即是成佛之因。佛经云:“依靠禅定力,众生获菩提。”这里的禅定力也可以说是菩提心。因此上师在讲记中说:“在本品,正所缘是远离自私自利的心,安住于自他交换或自他平等的菩提心,使心成为利他者,不被自私自利所扰。”

        • (3)按照本论《善说海》的观点,此处是指胜义菩提心,“正所缘”指空性、实相和空正见。要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唯有观修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因为人我执引发烦恼障,法我执引发所知障,当我们通过修空性将所知障去除,一切所知的本性就现前了,这种智慧便称作佛智。

      • 5、本颂是第八品的最后一颂,主要讲禅定,总结而言就是要生起利他的菩提心;下一品主要是分析空性的见解。悲心与空性称智悲双运。智慧是观空性,悲心是利益众生,二者在果位时是色身和法身,在道位时叫现空双运。

    • 相关教证和公案

      • 1、唐译《经庄严论》中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

      • 2、《菩萨地论》中说:“为救度一个众生,宁肯在地狱中受无量劫痛苦,时间再长,受苦再深,也心甘情愿忍耐,此为披甲精进。”

      • 3、《四十二章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妄想分别念。正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云:“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道复何用?”如果你承许自己的所见所闻是正量,那么圣者所修的圣道又有什么用呢?

      • 4、《三摩地王经》亦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彼等为量,圣道复益谁?”凡夫人的眼耳鼻舌等不是正量,如果这些是正量,圣道就没有用了。

      • 5、麦彭仁波切称玛哈雅那为“盲修无念和尚宗”,因为他们提倡什么都不取舍,认为执著恶念是禅定的障碍,执著善念也是禅定的障碍,所以要直接安住在什么都不执着的境界中。当时包括王妃在内的很多人都修学和尚宗,因而不取舍因果,导致藏传佛教一片混乱。后来国王迎请莲花戒与玛哈雅那进行辩论,击败了玛哈雅那。

      • 6、有些初学者佛法根基还很浅,就口口声声说要“不思善、不思恶”,如此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但如果是一个利根者则另当别论了。《六祖坛经》中记载,惠明是一个性情粗暴的人,他最初准备抢惠能的衣钵,结果未得逞,便说自己是为法而来,想在惠能面前求法。惠能让他屏息诸缘,不生任何分别念。见他把心调和好了,猛然问道:“不思善,不思恶,正当这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 相关知识点

      • 1、八种对治:信心、欲求、精进、轻安、正念、正知、作思,舍。

      • 2、四种作意: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 3、六种力:听闻力、思力、正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 4、九住心:内住、续住、第三住心、第四住心、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第七住心、第八住心,第九住心。

    • 思维讨论

      • 马上进入智慧品了,对此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对修学空性有何期待?会有更好的学习方法来面对极其烧脑的空性智慧吗?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