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07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1、上节课宣讲了“力之自信”中的部分颂词,宣说了自信的功德和怯懦的过失,并告诫我们要区分傲慢心和自信心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坚信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应该具备超胜一切烦恼业惑的自信心,奋力灭除一切罪业;并断除傲慢(染污性的烦恼),将傲慢和不随烦恼而转的自信区分开来。本课开始继续分析并总结傲慢和自信的差别:以傲慢心修持苦行的人,还自以为在自信者的行列当中,再也没有比这样的人更可怜的对境了。(详见颂词1


2、赞叹傲慢的对治法--自信:想要胜伏傲慢的敌人,我们必须要有自信心。能够坚持自信、战胜隐蔽的傲慢敌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战胜我慢的利益是什么?如果能坚持以信心断除以傲慢为主的各种烦恼,最终一定能够成就佛果(自利),圆满众生的愿望(利他)。(详见颂词2


3、第三种自信:“灭惑之自信”,即相信自己具有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能力。

(1)以“狮处狐群”为比喻说明,当所处环境为烦恼深重的人群(“狐群”)当中时,应成为具有能力与自信者(如同“狮子”),以正知正念安忍并对治烦恼,不为之所害。(详见颂词3)


(2)以“人逢大难先护眼”为比喻说明,面临烦恼威胁时,护心是首要和关键的。保持紧迫感和警惕心、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跟随烦恼而转,想方设法地来对治烦恼。(详见颂词4


(3)总之,我们宁舍生命,也决不能屈服于烦恼,要有战胜它的自信心。(详见108课第一颂

发心师兄:定解C23

审核师兄:定解C05


  • 【颂词1】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数,堪怜宁过此?

    • 消文释义

      • 以傲慢而苦行者本来是染污性的傲慢,如果把它列在自信当中,那么还有比这更值得悲悯的对境吗?(源自《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自信与傲慢完全不同:

        • 1)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之一,是与智慧相违的无明愚痴。凡夫极易傲慢,看不到他人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傲慢是增长烦恼的,是一切痛苦的源泉。

        • 2)自信是对断除烦恼(包括傲慢)、成佛、度众生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承担一切。与智慧相应,对自他的功过观察非常清楚。自信是对治烦恼的,是暂时究竟快乐的来源,能带来暂时究竟的成就和解脱。

      • 2.傲慢不同于其他的烦恼,不易发现;且傲慢与自信很难区分,有时我们对佛法充满信心,但也许里面夹杂有傲慢。有些人认为自己见解至高无上,但若以傲慢心修持苦行,反而会成为痛苦的因。故须谨慎仔细观察自相续,及早发现及早对治!

    • 相关公案

      • 1.华智仁波切曾遇到一位长期闭关的修行人,只说了几句话,修行人就暴跳如雷,大发嗔恨心。(说明傲慢者往往难以自我察觉,因此想不到刻意对治。这样即使修行时间再长,也没有多大意义。)

      • 2.寂天菩萨传记(第五种稀有传记)中记载,在印度,寂天菩萨通过神通,使五百名持有邪见的外道徒消除傲慢,并最终皈依佛门。(说明我们要用智慧观察,用不同的方式来对治傲慢,度化众生。)

    • 相关法义点

      • “五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傲慢是五种根本烦恼之一。按照《俱舍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见”,共六种根本烦恼。

    • 思维讨论

      • 如果一个人很精进,修行各方面都确实很好,超胜其他人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叹、敬仰。这时,怎么在信心增上的同时避免傲慢的生起?

      • 思路:傲慢是一种无明愚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内心没有处在智慧当中。怎么样处在智慧当中呢?首先要观察自己的状态,自己是一个凡夫人,要度化众生、要修持善法、要调伏烦恼,对自己的过失,佛菩萨的功德非常清楚。这就是一种智慧。

  • 【颂词2】为胜我慢敌,坚持自信心,此乃胜利者,英豪自信士。若复真实灭,暗延我慢敌,定能成佛果,圆满众生愿。

    • 消文释义

      • 为了胜伏烦恼的慢敌而满怀对治的自信,这才是真正的自信者、胜利者,也堪称为真勇士。只要这样的人才必能毁尽傲慢之敌,也能圆满承办众生一切所欲暂时与究竟佛陀的果位。(源自《善说海》)

    • 本颂重点

      • 1.前四句颂词赞颂了坚持自信心而战胜我慢的真英雄,这是很稀有的!

        • 1)傲慢(包括七种慢)是修行的障碍,必须以坚持自信来对治断除。能够坚持自信、战胜傲慢的人,是真正的英豪之士,“制惑真勇士”。为什么?因为我们从轮回开始以来,相续中的我慢越来越深厚,几乎成了心的本性,它的力量非常强大。最初敌(傲慢)强我(信心)弱,所以,需要心力强大地坚持,并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慢敌。

        • 2)为什么傲慢可以被战胜?从世俗角度,傲慢是有巨大过患的虚妄分别念,随因缘而生灭;从胜义角度,它的本体是无实有的。了知傲慢的本性,则不必畏惧,只要中断其中某些因缘,则“缺缘不生”,傲慢一定可以被消灭,应生起如是的信心。

        • 3)怎样坚持自信而消灭傲慢?坚持闻思,增上定解;实修窍诀(例如密法中的“烦恼即菩提”);观察傲慢等烦恼带来的过患,思维调伏我慢的功德利益;多读大德传记,他们可以调伏烦恼而成就,我也一定可以,因而发愿和增上信心。总之,应生起“随法行”(以正法法理观察思维、以智慧做取舍而生的理性信心,清净稳固),而非“随信行”(未经观察思维的感性信心,不稳固)。

      • 2.后四句颂词进一步赞叹战胜傲慢的重大利益:

        • 1)“暗延”:这是我慢的特点,不易察觉(暗藏),暗中慢慢滋长(“延”),因此难以对治。

        • 2)战胜傲慢的重大利益?一方面是定能成就佛果(究竟的自利);另一方面是圆满众生的愿望(利他),成佛后,任运无勤地救度众生的能力具足。

    • 相关教证

      • 1.佛陀在《法句经》中说:“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莫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说明烦恼对我们的损害远超世间敌人,因此能战胜我慢烦恼(“克己”)的才是真英雄,这是很稀有的!)

      • 2.《宝箧经》:“大海因为住于低处,才会汇集世间百川。同理,菩萨正因为没有傲慢,佛陀如百川般的功德才很容易融入菩萨的慧海。”(说明傲慢对修行的危害。没有傲慢的修行人,始终将心置于低位,才有成就机会。)

      • 3.《中观宝鬘论》中说:“即使名声财富如天人,也不要有傲慢心;纵然贫穷可怜像饿鬼,也不要有怯懦心。”(说明一个人在有财富、有名声时,千万不要傲慢;在衰败潦倒时也不要怯懦畏缩,一定要坚强起来,努力让心态保持平衡。)

    • 相关公案

      • 1.以前王舍城外,一位新出家的老人摩诃罗比丘接受供养并被邀请讲法,但实际上他并无高深的修行境界,只好惭愧的自叹:“人愚无知,实在苦恼”。虔诚的女居士怀着恭敬心反复思维两句话,立即证得须陀恒果。

      • 2.四个小和尚捉弄一位老和尚,并每人用棍子打他一下,老和尚因为非常有信心,没有丝毫傲慢,受打的四棒让他获得了四果。

      • 这两个公案都说明:佛法依靠恭敬心而得。即使“传法者”并非成就者,或者没有刻意传法的心,如果闻法者没有傲慢,一定会得到正法利益。

      • 佛经论典中再再强调:作为一个佛弟子,越低调、越谦虚,相续中越容易引发佛法的功德;对上师越恭敬、越没有傲慢心,越容易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越得到加持,就容易调服烦恼;烦恼越少,就容易得到更大的加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必须降服隐蔽的傲慢敌人。

    • 思维讨论

      • 什么样的佛弟子容易生我慢?你是这样的人吗?

      • 思路:闻思了一段时间,有一些法义知识的积累,但还不能以此调伏自心的佛弟子。

  • 【颂词3】设处众烦恼,千般须忍耐,如狮处狐群,不遭烦恼害。

    • 消文释义

      • 如果处于众多烦恼的群体中,一定要经常千方百计地忍辱负重,加以对治,就像狮子不为狐狸群所害一般不会被任何烦恼所害。(源自《善说海》)

    • 本颂重点难点

      • 1.“忍耐”有两层意义:不随顺烦恼,安忍;对治烦恼。

      • 2.烦恼的产生与所处环境十分相关:末法时代众生的共业所致,容易转生于欲界有业惑的环境中(即,相续中很少有能转生清净刹土的因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围也基本是同一类人,因此会“处众烦恼”中。此时,如果不能“千般须忍耐”,就很容易随顺烦恼,相互传染。本颂以“狮处狐群”为比喻说明,当所处环境为烦恼深重的人群(“狐群”)当中时,应如同“狮子”,具有对治烦恼、违缘的能力与自信,不为之所害。

    • 相关教证

      • 堪布根霍说:“上等修行人,在遇到恶劣环境时,不仅自心不为烦恼染污,还能通过善巧方便,对其他烦恼众生加以调伏。中等者,自己能把握自己的心,不被烦恼所转,虽然没能力度化他人,但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呆下去。下等者,应远离不良环境,前往寂静的地方,因为他没办法度化别人,继续呆下去也有危险,所以只有义无返顾地跑掉。”

      • 说明:只有闻思,没有实修,法义不入心,不可能真正调伏烦恼。只有遇到违缘和烦恼时,才知道自己的修行境界。所以,生活中,处处都有考验自己修行如何的机会。

    • 相关公案

      • 1.漾塘活佛在文革期间身处监狱11年,被百般迫害、诽谤,但他经受住了巨大违缘的考验,从未因烦恼而破戒,始终如履薄冰地护持自心。(身处逆境,才是修行的顺缘。我们应随学!)

      • 2.一位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云南一起出差,但在家人反而更加精进,磕头、早晚课颂,比出家人还要精进。(修行的好坏,不在外相,而在能否保持道心和精进。)

      • 3.昙翼法师在庐山修行时,遇到一位少女,少女以生病为由,坚持要在法师处留宿,半夜更是想出各种办法,试图让法师犯戒。但昙翼法师不为所动,护持了自己的戒律。结果这个少女是普贤菩萨的化现,特意来考验法师。(只要我们具足正知正念,则烦恼无机可乘。)

    • 思维讨论

      • 问:“千般须忍耐”,到底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忍耐,不为之所害?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

      • 思路(源自生西法师辅导):以坚忍的正知正念护持自心,并且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例如对治贪心,可以观对境的过患、无常、不净、苦、本性空等等;对治嗔心,可以观对境的功德、生起慈悲心等等(安忍品中有很多对治方法);对治愚痴心,要学习智慧教言,树立因果正见等。

  • 【颂词4】人逢大危难,先护其眼目,如是虽临危,护心不随惑。

    • 消文释义

      • 譬如,人对自己的眼目非常执著,遇到危险急难时,都会先护住自己的眼目。同样,作为修行人,自己的心最为关键,当现前猛烈的贪嗔烦恼时,先要全力以赴地护持自心。(源自《入行论》上师讲记)

    • 本颂重难点

      • 1.本颂以世人“遇大危难先护眼目”来比喻,修行人遇到烦恼对境(“临危”)时,最先要集中精力护持自心。两方面原因:

        • 1)心很脆弱,容易受到烦恼的染污;

        • 2)心是根本,“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颂词中的“危”,指烦恼以及产生烦恼的因缘。

      • 2.如何护持自心?“不随惑”,不要随烦恼而转,不离开正知正念。

      • 3.不同的状况时,要用不同的对治方法来护持自心:在小乘中,出离轮回的心非常重要,故在贪心方面务必注意;守持菩萨戒时,利益众生首当其冲,所以要观察有没有嗔恨心;入了密乘以后,起心动念当以清净心摄持,尽量断除平凡庸俗的分别念。

    • 相关教证

      • 《金刚顶经》云:“首先观自心,随后方行持。”对修行人来讲,做事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心,如果心没有被烦恼转,那可以进行操作;如果心随烦恼而转,则应尽量制止它的相续。

    • 相关公案

      • 《百喻经》中的故事,一对夫妻为了争吃烧饼,结果却被小偷偷走了全部家产。(说明:遇到世间名声利益等容易生贪的对境时,如果没有首先以正知正念护持自心,可能暂时会得到一点蝇头小利,但结果必将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感受难忍的痛苦。)

    • 相关法义点

      • 1.正知正念:正念----念念不忘善法;正知----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如果在修行中失去了正知正念,就像开车失去方向盘一样。(请再再温习正知正念品)

      • 2.按照《俱舍论》的观点,烦恼分为“有漏烦恼”(即第一刹那生起烦恼,之后便随顺而延续烦恼)、“无漏烦恼”(即第一刹那生起烦恼,第二刹那中止、不随顺)。众生不可避免都会产生烦恼,这一点无需回避,关键是看产生烦恼之后的反应,即是否意识到“临危”。凡夫临危而不知危,随顺烦恼而造业;修行人则“护心不随惑”。这才是修行者和非修行者的最大区别。

    • 思维讨论

      • 参考法本中上师对于本颂的开示,总结修行人“护心不随惑”有哪些方法?

        • 思路:

          • 1.时刻不离正知正念,观察、意识到自己“临危”(“首先观自心,随后方行持”);

          • 2.遇到违缘时,不断串习转为道用;

          • 3.在修行尚未稳固之前,减少到复杂环境中,依止静处、依止善知识;

          • 4.坚持、珍惜闻思;

          • 5.遣除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