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11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静虑品要义归摄


本品是静虑品。一般修世间禅定,是把粗大的分别念去掉,心安住一缘。但是在《入行论》中,静虑作为大乘六波罗蜜多之一,不仅指让心安住,更是要生起世俗菩提心。因此本品中寂天菩萨教诫的方法分为:


1、前行:断除禅定的违品,即贪执世间和内心的种种分别念。包括“离俗世”令身静,“弃妄念”令心静。如此身心皆寂静,内心远离对世间的贪执,出离心自然生起;

2、正行:当生起舍弃世间的出离心后,在此基础上宣说“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的修法,对治无以来相伴我们的自私自利心,修持或增上世俗菩提心。这样最后使我们的心入于修胜义菩提心(智慧品)的前行。

本课要义归摄


(一)为什么有了精进的意乐后,应当修持禅定?——“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


(1)修持六度的次第。“精进生禅定”,发起了精进后,安住静处修习禅定是必须遵循的修行次第。

(2)修持禅定非常困难,在具足精进作为台阶后,理应依此助缘修禅定更上一层楼。(见颂词1)


(二)修静虑应当断除的违品是什么?——“略说”

世间的散乱愦闹是静虑的大敌,内外散乱也让我们住于烦恼的利齿之间。反之,如果身心远离了尘嚣和欲望获得寂静,散乱就不会生起,所以应舍离世间,进而完全抛弃一切尘俗的思虑。(见颂词2)


(三)如何离俗世?——“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闹”:

首先“生起当断之心”。


1、我们难以舍弃世间的根本原因是贪执亲人、财富、名声、地位等。故应生起对亲友,名利等世间俗事贪执的当断之心:

(1)了知贪恋世间的过患,通达贪执亲人、财富、名声、地位等是修行人最大的违缘。

(2)思维一切众生皆当过自己的父母,亲怨的关系无有定准,若不舍弃世间,始终都沉溺在轮回的泥坑中,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

(3)要舍弃俗世的愦闹至寂静处而使身寂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禅修。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最后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见颂词3)


2、如何修习寂止和胜观?

(1)首先应当寻求寂止。要生起认识心的本性的胜观,先安住静处修习寂止是必须遵循的次第。然后依靠寂止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斩断轮回的根即我执。了知此理之后,应该通过佛陀开示的住心方便法,努力去求得寂止。

(2)其次寂止也是依靠不贪世间且以欢喜心成就的。而要修成这种寂止,又必须先远离对世间的贪著,以及愦闹散乱等种种因缘。(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30

审核师兄:定解C18


  • 【颂词1】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

    • 消文释义

      • 如是通过闻思等途径对入定方法等发起精进心,之后心应入定于一缘专注的等持中。《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为什么有了精进的意乐后,应当修持禅定?

        • (1)修持六度的次第。《经庄严论》中宣讲了菩萨修持六度的次第:布施生持戒、持戒生安忍、安忍生精进、精进生禅定、禅定生智慧。按照这个次第发起了精进,已经有了精进的台阶,我们应该踩着精进的台阶更上一层楼,把心安住在禅定当中。

        • (2)修持禅定的修法,必须要有一种基础,否则要修持禅定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的心很散乱,要让散乱的心安住,或者要寂灭粗大的分别心,我们要找准窍诀速速观修,就必须要精进。如果没有对修禅的欢喜心,没有精进的话,散乱的心很难一下子调伏。不管是对整个法,还是禅定本身,都必须具足精进。

      • 2、如何才能做到“意当住禅定”?

        • 修行人发起精进后,理应将心安住于禅定。安住的方法有多种,最好是先在上师前听闻佛法,在上师面前断除一切疑惑,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定解,再到寂静的地方修持禅定,通过修行来调伏内心。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要调伏自己的心,而调伏心的前提必须要实修。修行有很多方便方法,大慈大悲的佛陀也给我们开示了无数的善巧方便,如《妙臂请问经》云:“对治贪心修不净观,对治嗔心修慈悲观,对治痴心修缘起观。”通过这些教言,一定能令我们心里可怕的烦恼障碍得以遣除。

    • 教证公案

      • 《解深密经》中说:“不仅仅是精进,六波罗蜜多的前几度,也是圆满静虑度的资粮。”

      • 《学集论》中亦云:“当闻所受法,后住森林间。”

      • 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数多佛陀诸法理,唯调众生心方便。”

      • 《妙臂请问经》云:“对治贪心修不净观,对治嗔心修慈悲观,对治痴心修缘起观。”

    • 可延伸的讨论

      • 当念咒、念佛或者修习善法时,你的心能够一缘专注静下来吗?试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颂词2】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 消文释义

      • 若问:如果不安住于等持中,后果将如何呢?心思旁骛外散之人住于烦恼的利齿之间,显然很快就会被它所毁。

      • 若又问:那么,依靠什么才能断除散乱呢?身心寂静就不会产生散乱的现象,因此应当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完全抛弃欲望等妄念从而使心寂静。《入行论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心思散乱有什么样的过患?

        • 我们的心无始以来没有依止对治法,一直散乱于外境的色声香味。由于自己心散乱的缘故,就很容易引发烦恼,住于烦恼的利齿之间,没办法跟烦恼对抗。对禅修也有非常大的危害,无法和正道相应。自己解脱也好,救度众生也好,这都成了不可能成办的事情。

      • 2、如何断除散乱?

        • 如果身体远离尘嚣和欲望获得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一旦身体和心全部清净,那么外散乱和内散乱自然消失。所谓外散乱,指身体跟亲朋好友吃喝玩乐,口里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内散乱则是意识胡思乱想,分别念纷纷涌现,所以应舍离世间,进而完全抛弃一切尘俗的思虑。如果我们能够舍弃世间,就可以让身体寂静;如果我们抛弃俗虑和欲望,就可以让心寂静,如果我们的身和心都寂静了,那么散乱就不会产生。

        • 因此对治的次第是:首先要在上师面前广闻法要,遣除所有犹疑增益邪见,之后应安住于寂静处,反复观修,降伏自心。《学集论》中说:“安忍求多闻,后当住林间,精勤入等至,修习不净等”。对修行人来说,广博地闻思佛法后,自己如果要真正地证悟法要,安住静处修习等持是必须遵循的次第。

      • 3、初学者如何修行禅修?

        • 在禅修之前,找一个寂静的地方非常重要。所谓的禅修,就是心专注于思维法义,比如观想人身多么难得,寿命确实无常,若能如此,各种世间杂念也会自然而然遣除。对初学者而言,应该多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三宝的功德等等。

    • 教证公案

      • 《学集论》中说:“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

      • 达摩祖师云:“心如墙壁,外缘断尽,内心无喘,可以入道。”

      • 《大乘教言论》说:“初学者的身体必须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只有这样,自己的心才能得以调整。”

      • 相关公案:佛陀慈悲地开示想用袈裟供养舅舅而引发妄想和烦恼的年轻比丘。

    • 可延伸的讨论

      • 试举例在平时的修行中,是否存在由于自己心散乱的缘故而引发了烦恼。你打算如何去断除?

  • 【颂词3】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 消文释义

      • 由于贪恋有情、爱著利养等而不能舍弃红尘俗世,想要断除烦恼的智者一定要抛弃这些贪爱,如是而修行止观。《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难以舍弃世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贪执亲人、财富、名声、地位等,会导致心无法舍弃世间,无法把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修行正法上面,更无法沿着解脱束缚的方向去行走。

        • 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要太耽著自己的亲人。对财富和名利的耽著,也一定要抛弃,尤其是人死了以后,若耽著生前的财物,堕入恶趣的公案比比皆是。

      • 2、怎样断除对亲友、名利等世间俗事的贪执?

        • 要通达法理,生起当断之心:

          • 1)了解贪恋世间的过患,道理上通达贪执亲人、财富、名声、地位等是修行人最大的违缘。

          • 2)思维一切众生皆当过自己的父母,而且在漫长的轮回中,亲怨的关系无有定准,若不懂这个道理,则无法像《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讲的舍弃世间,始终都沉溺在轮回的泥坑中,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

          • 3)要舍弃俗世的愦闹至寂静处而使身寂静,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禅修。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最后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

    • 教证公案

      • 《前行》中说:“对父母最好的报恩,就是让他学佛,不造恶业。除此之外,形象上对他非常好,每天供养很多饮食,也不一定对他有利。”

      • 相关公案:

        • 1)佛陀时代,一位婆罗门去全民信教的舍卫国听闻佛法,看到当地的一对父母对于孩子的死亡坦然面对的态度,故到佛陀面前请求开示,佛陀教言:“若能明白无常之理,一切烦恼自然尽除,才会获得真正的解脱。”

        • 2)孔子教育学生曾参孝顺父母时,不应该让他们造罪业的公案。

        • 3)一位僧人因耽著生前的财物,堕入恶趣的公案。

    • 可延伸的讨论:

      • 学习了这个颂词,你会如何处理跟家人的关系呢?

  • 【颂词4】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 消文释义

      • 具足一缘安住心之法性的寂止,由彼所生或与之双运现证法性的胜观能从根本上摧毁烦恼,了知这一道理后首先应当寻求寂止,而寂止也是依靠不贪世间且以欢喜心成就的,并不是依靠其他成就的。《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什么叫胜观和寂止?胜观:认识心的本性。寂止:心安住一缘叫寂止。

      • 2、如何修习寂止和胜观?

        • 1)按照次第首先应当寻求寂止。因为要真正地证悟法要,认识心的本性,安住静处修习等持(寂止)是必须遵循的次第。只有依靠寂止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斩断轮回的根即我执。了知此理之后,应该通过住心的方便法,努力去求得寂止。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在大乘教言中,都讲过九种住心:安住、正住、摄住,从外方面进行调心;近住、调住、寂住,从内方面进行调心;最寂住、续住、等持住,从密方面进行调心。依靠这九种调心次第,令心逐渐得以安住。

        • 2)其次寂止也是依靠不贪世间且以欢喜心成就的,并不是依靠其他成就的。所以想要修成这种寂止,又必须先远离对世间的贪著,以及愦闹散乱等种种因缘。

      • 3、寂止和胜观的关系是怎样的?(法师辅导)

        • 如果只有寂止,没有胜观,是没有办法以相应于万法究竟实相的方式从根本上断除烦恼的。如果只有胜观,没有寂止,胜观就不稳定。比如墙上有个壁画,要看清楚它,我们就要用灯。如果灯焰被风吹动,飘忽不定的话,我们就看不清楚这个壁画,而如果灯比较稳定,我们就可以看清楚这个壁画它比较细微的地方。

        • 止观的关系也是一样的。让我们这个心静下来,就相当于不要起风,不要起风就是不要让油灯飘忽不定,这就相当于是寂止。而光明的这一部分就是灯光,如果没有寂止,风老是把灯吹得摇摆不定,我们就看不清楚壁画的内容。如果风停了,灯静下来,灯光稳定了,就很容易看清楚这个壁画。

    • 教证公案

      • 《心性休息》中讲过:“心安住一缘叫寂止,认识心的本性叫胜观。”

      • 《经庄严论》也说:“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