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12课

一、科判坐标



二、总义归摄


本课寂天菩萨宣讲了“离俗世”中“断除贪执内有情”的修持方法。这里的贪执内有情是指对于异性的贪执、对于亲友的贪执等等,这些贪执必须要通过很多的窍诀观修来断除。具体内容归摄如下:

1. 观察思维“贪执之过患”。

(1)贪恋亲友没有丝毫的可靠性和稳固性,是愚痴的行为。因为贪恋的心,所贪恋的对境都是无常的,犹如刹那毁灭的水泡。(见本课颂词1)


(2)贪欲心的果报之一,就是越是贪执越会产生不欲的果。(见本课颂词1)


(3)贪执异性是修行中最严重的障碍,会带来永无满足的痛苦。如果没有亲眼看见所爱之人,就会心情忧郁,不能入定,即使见到也心不满足,依然如故因为贪爱他而遭受折磨。(见本课颂词2)


(4)贪执给修行带来四种过失:障实性慧,毁厌离心,遭愁叹苦,此生将虚度。(见本课颂词3)


2. 观察思维“所贪对境之过患”。

(1)贪爱执著的人成为所爱对境不应理。世间亲友是无常易坏之法,成为贪执对境不合理;


(2)贪爱无常的亲密友人能毁坏作为永恒解脱之因的正法。(见本课颂词4)


(3)依止凡愚让我们堕向三恶趣。


(4)依止凡愚让我们没办法趋入圣者的境界,或者让我们从随顺于圣者之道的状态中慢慢回到凡愚之道。(见本课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C06

审核师兄:定解C18


  • 【颂词1】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 消文释义

      • 自身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性,反而还要贪执无常的亲人,以这种贪执导致,纵然历经成百上千生世也见不到所喜爱的人,因为恶业必将产生不欲的果报。(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为什么说贪恋亲友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 (1)没有认识贪恋心的本体,所贪恋的对境是什么样的形体。 人的身心五蕴,从内到外没有一个是常有不变之法,刹那刹那之间都在无常变灭,毫无可依赖的实质,自身如是短暂无常,不可依靠,而自己的亲友等有情亦同样如此,犹如刹那毁灭的水泡。

        • (2)贪欲他人不可靠。世人对常有的执著非常严重,自己的身心尚不知是无常法,没有丝毫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却还在拼命贪执自己的亲友。就像一个水泡贪执另一个水泡一样愚痴。但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深重,众生深陷于此而不自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看见动物互相贪执时会觉得可笑,而在圣者的眼里,人类彼此贪恋的情景又何尝不是如此?

        • (3)贪执相应于无明愚痴。贪欲心的果报之一,就是自己越贪执,越会产生不欲。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

        • 所以世间人的很多行为,的的确确相当愚痴。相反,若能舍弃这种狭隘之心,将会产生真实的慈悲心。通过努力修习,证得无上的利生能力,引导亲人证得无死的大安乐,安住于法界安乐宫而永无分离,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

    • 教证公案

      • 1、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多廓森林里修行,纽西隆多母亲让人捎了一块酥油给他,而他并没有对此感恩于母亲,对此,华智仁波切让纽西隆多用七天的时间专门观想母亲的恩德,并让他观想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母亲。依靠上师的循序引导,纽西隆多对一切众生都产生了如母之想。

      • 2、《无量寿经》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 思维讨论

      • 1、有的人说:“亲友对我有很大的恩德,我应以爱心报答他们,怎么能完全舍弃呢?”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 2、为什么自己对对方这么贪执,而果报却是“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呢?

  • 【颂词2】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 消文释义

      • 如果没有亲眼看见所爱之人,就会心情忧郁,不能入定,即使见到也心不满足,依然如故因为贪爱他而遭受折磨。(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为什么贪执异性是修行中最严重的障碍?

        • 我们没有遇到所爱之人时,就会郁郁寡欢,所有的闻思修行和感念佛恩都会抛之脑后,不要说心入于禅定等持,连一刹那的快乐也没有。这样痛苦的心态,六世达赖喇嘛在情歌中也描述过:“身体虽置僧众中,心系远方之爱侣。”“该想的本尊面相,从不展现眼前;不该想的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像这样一位大成就者,在人们面前尚且如是显现,世间男女之苦就更不用说了。

        • 所以能不能从这种执著中拔出来,对年轻人来讲是最严重的挑战。对老年人而言,修行的挑战就是放不放得下子女,也就是对子女的执著。

      • 2. 为什么说贪欲会带来永无满足的痛苦?

        • (1)纵使自己如愿以偿,能与所喜爱的人相见,但相见之后,心并不会因此而满足。上师在法本中也说,现在很多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自己喜爱的人,一天也不让离开身边,然而贪爱的执著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 (2)越贪越不满足,贪心的自性就是永远都不会知足。佛陀在有关教言中讲得非常清楚,对人事物的贪恋越大,执著就会越多,如同饮用盐水一样越喝越渴。越享受欲乐贪欲也会越炽盛。

        • (3)贪爱就是痛苦,没有见到和见到都是痛苦。这种贪爱的痛苦,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有些是“爱别离苦”,即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自己特别特别伤心;有些人是“求不得苦”,自己一直得不到所爱的人,因为没有这个“皈依境”,就认为终生无依无怙,了无生趣。还有就是见到了,欲望却越来越炽盛,是更加无法满足的痛苦。

    • 教证公案

      • 1. 六世达赖喇嘛在情歌中的描述:“身体虽置僧众中,心系远方之爱侣。”

      • 2. 印光大师曾说:“佛念若如情念,则成佛有余。”

      • 3. 上师如意宝讲过:“若把思念异性的心,用在忆念阿弥陀佛上面,很多人早就往生极乐世界了。”

      • 4. 《广大游舞经》云:“喜欢世间欲乐者,如饮盐水无足时。”

      • 5.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公案:吉丹松贡上师的邻居过世了,悲痛的寡妇来见他以寻求安慰,先碰到了上师的母亲,上师的母亲体贴地安慰她,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缓,忘记了要见上师,回家去了。母亲的话令她明白了无常的道理,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头。

    • 思维讨论

      • 对于贪恋的对象,不管遇到还是不遇到,其实都无法满足,都有过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参考法师辅导:世人内心的贪欲痛苦,必须从内心下手去解决,如果从外境去努力,无论是谁,不可能得到什么满足而平息。我们需要彻底地断除对这些法的贪执。我们想要获得满足,但不能通过“获得”而实现,因为贪欲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知足,知足就是观察贪心的过患。如果只观察贪欲带来的好处,我们就永远也满足不了。只有彻底地对整个所贪的有情和事物去作观察,观察它的过患,我们才可以真正地知足,真正地找到了一条从贪执当中解脱之道,才可以真正地灭除和降伏贪欲心,如此我们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地赢得我们修行的时间、空间和意乐。

  • 【颂词3】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 消文释义

      • 如果贪著有情,则会遮障现见真实义,并且能毁灭厌离心,被与之最终分离的忧愁所逼而哀叹苦恼。如果一门心思专注在亲人身上而消磨时光,不修持善法,结果将毫无意义地虚度此生。(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贪执给修行带来的过失有哪些?

        • 颂词讲到四种过失:障实性慧,毁厌离心,遭愁叹苦,此生将虚度。

          • 第一个过失是“障实性慧”。障蔽我们现前实相的智慧,这是最终极的过患,尤其是针对修行者。如果贪著亲友,心静不下来,禅定就没办法产生;没有禅定的话,证悟智慧也就无从谈起。从本性来说,实相本身是没有贪著和分别的,如果我们有贪著,那就不是实性慧,贪著之道本身也不是现前实性慧之道。贪著有情和现前实性慧,二者之间是完全矛盾的。

          • 第二个过失是“毁厌离心”。厌离心是趋向于解脱道最初的一种心态。从三个主要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厌离心或出离心,然后是菩提心,最后是空性见。所以,厌离心可以说是分别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的界线:如果是凡夫人,他就是贪著有情世间的;如果是修行人,他一定是厌离轮回的。障实性慧和毁厌离心,两者的过患体现在对修行的障碍之上,修行之果是实性慧,修行之道是厌离心,所以贪执有情,既障碍现前修行之果,又障碍修行之因。

          • 第三个过失是“遭愁叹苦”。如果我们贪执有情,无论今生来世,由于终将分离,最终还是会感受忧愁逼迫,如同前面所讲,我们因为见不到所爱的人,所以哀愁叹苦。另外还有“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以及不欲临苦、爱别离苦、怨憎恚苦、所欲不得苦等,都是由于我们能贪之心没有办法满足,所以终遭愁叹之苦。

          • 第四个过失是“此生将虚度”。这个过患是说,如果我们贪执有情,这一生都将会虚度。比如我们小时候贪执依赖于玩具、糖果和父母,长大之后贪执朋友、恋人,再往后则贪执子女等。这样不单单是虚度人生,在虚度当中很难避免造下恶业,从而成为自己深度流转轮回之因。

    • 教证公案

      • 1、《大智度论》云:“常有安乐的涅槃从实智慧产生,实智慧则从一心禅定中产生,因而,想得到这种智慧的人务必要行持此禅定。”

      • 2、佛陀在《因缘品》中说;“世间诸痛苦,忧愁及哀号,皆从贪亲生。”

    • 思维讨论:

      • 为什么我们的心贪著于有情,会障碍我们现前实相的智慧?

  • 【颂词4】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 消文释义

      • 无常的亲密友人也能毁坏作为永恒解脱之因的正法。(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我们贪爱执著的人到底应不应该是所爱的对境?

        • 不应是。因为:

          • (1)世间亲友是无常易坏之法。此生过后便会各随业力漂泊,而且在此生之中,翻亲为仇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真正在一生中都保持着恩爱不变的亲人却很少。更何况轮回中的亲怨更加无常易变。

          • (2)贪爱这样无常的法,会毁坏修行人永恒不变的无上解脱安乐。对世间无常之法的执著,会障蔽本具的常法如来藏,让我们一直沉溺在轮回中不得解脱。反之,修行人如果断弃贪执世俗亲友,精进努力地修行,便一定能证得真常大乐之法性。

        • 因此认真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贪执的对境不但无法带来安乐,反而是毁坏安乐的因,只有断除对他的执著,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

    • 教证公案

      • 1、佛陀时代的一位比丘尼,因出家时不知自已怀有身孕,几个月后生下一男孩,交给别人抚养,但她一直记挂着这个孩子。后来孩子在别的地方也出家了,短时间中获得了正果。十二年后,他的母亲见到了他,儿子知道母亲一直耽著他,对她的成就很有障碍,于是表现的非常冷漠。母亲见后十分失望,随后把对儿子的执著彻底放下,当天就证悟了阿罗汉果。

      • 2、古大德经常说:“出家才有证道缘,恋家岂有证道时?”

      • 3、米拉日巴尊者说过:作为出家人,早就该看作是死人一样,已经被四个人抬到尸陀林了,若能如此看待,家人也不会对你有什么牵挂。

  • 【颂词5】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

    • 消文释义

      • 所谓“凡愚”有与老者、圣者与智者相对立的三种,这里是指后两者,其中最主要是指后者。因为行为如果与凡夫愚者同流合污,必将堕入恶趣,令我们与圣者缘分不同,也就是使我们不能跟随圣者而被引领到他道,那么依止凡愚又有何用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依止凡愚有什么过患?

        • (1)堕向三恶趣。我们的行为,朝凡夫还是圣者的方向去发展、靠拢,这是堕落与解脱的两种不同的方向。如果一心亲近愚痴的凡夫亲友,行住坐卧等行为也随同他们,这无疑会导致自己堕向三恶趣。因为凡愚造了很多不随顺解脱道的恶业,跟他们交往接触,道心会渐渐退失,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也变得不可救药,甚至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如同秋天的白霜摧毁鲜花一样,一个晚上就全部毁坏了。自然像凡愚一样会感受堕入三恶趣的果报。

        • (2)行为同凡愚,“令入非圣境”。如果我们相顺于凡愚,则没办法趋入圣者的境界,而是停滞于凡夫的境界。或者反倒从随顺于圣者之道的状态中慢慢回到凡愚之道,这样的行动轨迹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所以寂天论师告诉我们“何须近凡愚”,有什么需要接近凡愚者呢?

    • 教证公案

      • 1、博朵瓦格西说:“初学者的意志本来就不坚定,如果再亲近世间俗人,与他们共同交谈、做事,那一定会毁坏今生来世的安乐。”

      • 2、藏地古大德的教言中说:“智者与智者交往,智慧更加增上;智者与愚者交往,智者智慧减少,愚者智慧增加;愚者与愚者交往,愚昧无知更加增盛。”

      • 3、我们不要常跟愚者交往接触,不然道心会渐渐退失,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也变得不可救药,甚至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如同秋天的白霜摧毁鲜花一样,一个晚上就全部毁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