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14课

一、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我们现在学习的是第八品静虑品,静虑的本意,是一缘专注。而此品讲的是相应于六度的静虑度,所以它有不共的特点,和外道、世间的禅定并不相同。这里讲的静虑,一方面是一缘专注,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观修,压伏相续中粗大的分别念,令其完全消亡,同时令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


前面我们学习了所贪对境之过患,了知耽著凡夫非为所依,无论是我对于他还是他对于我都没有利益,应该远离凡愚。本课学习“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这个科判告诉我们,身处世俗轮回的修行者,在不得不与世间人交往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心和行为与之相处。其中,第一个颂词是讲一般的修行者如何与其他世间人相处,第二个颂词是讲出家修行人应如何和提供衣食的施主相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面讲的是断除对于有情的贪执,这里是断除对外资具的贪执。外资具的意义很广,财富、恭敬、地位,都属于外资具。科判分二,第一、由贪而生苦之故,要断除贪执外资具(详见颂词三、四);第二、由于贪境无实质,而要断除贪执外资具,从这两个角度帮助我们断除贪执外资具。


在课前,上师再次强调要坚持修菩提心,要注意闻法的纪律:不要互相说话,不要影响别人,也不要来来去去,在一个小时中万缘放下,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听受佛法。


上师还教授我们发菩提心和增上菩提心的窍诀:每次听到“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时,若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则要忆念自己的菩提心;如果实在无法生起,也要产生造作的菩提心,心想:“我今天听法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菩提正果。”每天都是这样训练,心毕竟是有为法,动物通过训练都能获得满意效果,我们作为一个人,天天这样想的话,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私自利的心肯定逐渐减少,利他的菩提心越来越增上。

发心师兄:定解C10

审核师兄:定解C17


  • (颂词1)[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丑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承接上课所讲的:丑一、耽著凡夫非为所依,交往亲友既不能利益于我,我也未能饶益他。本颂所述是另外一种情况——当在与别人交流时,应当怎样把握分寸。

    • 消文释义

      • 当相遇之时,应以欣喜的姿态令他高兴,与他人的关系不过于亲密,只是平平淡淡,适合善巧结成不亲不怨的君子之交。(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以贤善的发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均观为如母有情。

        • 一般我们看到不同的对境,心态也会随之不同。比如看到地位财富比较圆满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大人物,一下子就想要去奉承和巴结;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虽然作为凡夫人,产生这样的情绪属正常。但从究竟实相来讲,这种高低不平的心态,并不符合平等的心性,不符合究竟实相。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最好是把他看成普通的众生,而不是把他定义为大人物或者坏人,否则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就会因为这种定性而有所偏差。

        • 因此,很多大德讲,可以把众生看成帮助自己圆满波罗蜜多的对境,或者把他们看成老母有情,或者只是看成单纯的众生:他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和我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是一样的,他就是一个人而已。这样,再和众生交往的时候,相对就要容易得多,很多不必要的心态就不会引发了。

      • 重点2:为什么与他人相处应该保持一定距离?

        • 因为每个人的前世业力不同,今生的性格爱好也不同,没有深交时,觉得对方一切都随顺自己,言行举止随自己而转,实际上是不一定的。在逐渐交往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来源,就是各自有不同的方向。

      • 重点3:要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平和心态。

        • 平平淡淡、不过于亲、也不过于疏的关系是最好的。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会因为亲密的缘故而过度关心,也不会因为有过多的仇怨而要严加提防。这种平平淡淡的关系也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在修法的时候,麻烦就会比较少。当然,修行并不是为了要避免麻烦,关键是我们的心态要保持一种比较正常和清醒的状态。

    • 相关教证

      •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说:“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

    • 思维讨论

      • 尝试反思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否曾过于执著于与某个人的关系,当时我们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学习了本颂,打算如何做到“君子谊”?

  • (颂词2)[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 科判分析

      • 本颂安立于丑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这个偈颂是针对出家人的。

    • 消文释义

      • 就像蜜蜂采蜜不贪恋花而从中取出蜂蜜一般,除了为正法善说或修行的法行等外出化缘之外,一切时分都以素昧平生的方式淡然相处。(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理解蜜蜂采蜜的比喻。

        • “采花蜜”是采花粉,它采蜜时既不会伤害和破坏花朵,也不会采完蜜后仍然耽著这朵花,蜜蜂采到花粉后,会迅速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既不会过于亲密而留恋,也不会起嗔恨心而伤害它,取的是这样一种合适的状态。此处就以蜜蜂和花朵,来比喻出家人和施主的关系。

        • 出家人化缘后,应当“如昔未谋面”,就好像以前未曾谋面一样淡然相处。不会因为施主供养得多就特别关注他,也不会因为供养少而心生不满。化缘后,已得到了修法的资粮,就应该淡然处之,不亲不疏,平平淡淡,这便是出家修行者和施主合理的相处方式。

      • 重点2:施主和福田之间的关系。

        • 以前无垢光尊者也讲过施主和福田之间的关系,施主供养了寺庙僧众等福田之后,他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寺院僧众在修法、念经之后为施主回向,僧众所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两者关系到此为止,非常圆满。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不太满意,希望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对自己、对施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淡然处之是非常好的方式。

      • 重点3:如何正确把握和上师的关系?

        • 正如堪布根霍所说,施主把上师执为己有、上师把施主执为己有,令人不满的现象非常多。以信心为前提进行交往,对自他的今生来世都有利益。但以贪心或其他目的来接触,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任何一个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如同太阳一样,应该普照所有众生;任何一个有财产的施主,可以对十方僧众平等供养,哪里有应供处,自己都可以发心,都可以与上师结缘。

    • 相关公案

      • 《百业经》中记载一名叫角宿大象的比丘,虽然先有家室,但对三宝有信心,自己有出离心,出家修行精通三藏,摄受了五百弟子。但他原来的妻子一直想他还俗,于是祈求比丘和其弟子天天到她家去应供。之后又想尽办法令其眷属逐渐减少,直到只剩比丘一人时,她让人假扮欺负侮辱她,使比丘舍弃戒律,重新与她一起生活。此公案教诫我们,修行人和世间人之间如理如法的相处之道非常重要。

    • 相关教证

      • 1. 《佛子行》:“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

      • 2. 拉西堪布说:“施主们可能觉得这个出家人很没有良心,但我们出家人应该这样做,不管施主高兴不高兴,以后不要跟他们交往很多啊!”

      • 3. 一切胜佛(又名一切救护佛)在半月诵戒的偈颂中说:“犹如蜜蜂吸花汁,不坏花色而飞离,行者于城乞食毕,无贪无嗔而返回。”

      • 4. 米拉日巴尊者说:“山上的修行人和城里的施主,这两者都有成佛的因缘,主要的因缘在于回向。”

    • 思维讨论

      • 反思我们之前是否对于十方僧众是平等供养?是否对上师执为己有?对于上师究竟是信心还是贪心?之后我们打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 (颂词3)[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 科判分析

      • 癸二(断除贪执外资具)分二:一、由贪生苦;二、贪境无实质。

      • 前面讲的是断除对于有情的贪执,这里是断除对外资具的贪执。外资具的意义很广,下面颂词所讲的财富、恭敬、地位,都算外资具。科判分二,第一、由贪而生苦之故,我们要断除贪执外资具;第二、由于贪境无实质,因此要断除贪执外资具,从这两个角度帮助我们断除贪执外资具。

      • 本颂安立于子一、由贪生苦。由贪生苦,这是佛菩萨观察到的,如果你生起贪欲就一定会产生痛苦。通过自己的经验,无法了知贪欲心能带来痛苦的结果。我们认为贪欲心可以带来安乐、富足,所以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骛,却不知道贪欲是引生痛苦的直接因。科判“由贪生苦”告诉我们,贪欲心的结果不善妙,使我们对于贪欲心的过患产生恐惧厌离之心,从而想方设法地终止贪欲心的生起和延续。

    • 消文释义

      • 我如果怀有“我倍受人们的恭敬爱戴,拥有丰厚的利养,众人都喜欢我”的傲慢心态,那么以此为因死后必然会生起怖畏,《弥陀狮吼经》中云:“以利养恭敬、亲友、施主、智者或贤者,以此四缘生起傲慢,则为速堕地狱之因。”(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为什么“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 第一、傲慢是五毒烦恼之一,而佛经中讲,五毒是堕恶趣之因,所以殁后定生惧。第二、因为傲慢,而延伸出其他罪业,由此罪业而堕恶趣。第三、今生傲慢,后世堕恶趣后,其等流习气会使自己转生卑微之人,从而很容易生起畏惧之心。

      • 重点2:当我们受到恭敬或享受富裕生活的时候,该如何避免造恶业?

        • 富裕、恭敬,还有别人欢喜我,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自己怎样看待。如果以善心与之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再再累积善根的因。而如果以傲慢心、烦恼心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造恶业以及未来受痛苦的因。

      • 重点3:我们应如何如理如法对待外资具?

        • 要了知虽然我们前世造了一些福报,有了一些受用,但是还要经常学习佛法,以佛法的智慧,观察它们的无常和如梦如幻,了知它们的过患,尽量把自己的心态转变得和殊胜的佛法一致。这时候,这些受用非但不会对自己的修行造成伤害,反而是有利益的。

        • 对于外资具,关键是不要贪执,而是善巧地使用。从三世因果观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就能把获得的财富等福报转为道用。如《亲友书》所言,用三世因果观来思量,就能把获得的财富等福报转为道用。如《亲友书》所言,因为前世造了善法,感得富裕等光明,那么以富裕为光明,再发善心,从光明又至光明,下世还是光明,还会感得富裕的果报。所以,得到受用资具时,最好以菩提心摄受,用如梦如幻的智慧,去观待这些财富,了知其无常幻化的本性。

    • 相关教证

      • 《弥勒狮吼经》中云:“以利养恭敬、亲友、施主、智者或贤者这四缘生起骄慢,则为速堕地狱之因。”

    • 相关公案

      • 1. 卡绕巴尊者用神通观察一只鹞鹰的来世,发现它来世会成为势力雄厚、财富圆满的大德。但大德死后变成了可怕的恶蝎,由于业力所感,它被闭在岩石中,无数含生蚀食着它,长年感受巨大的痛苦。可见,财富所带来的并非全是善妙的果报。

      • 2. 格鲁派的一位格西,可与文殊菩萨如人与人对话般进行交谈。有一段时间因施主比较多而不再能见到文殊菩萨了。通过一位有神通的大德指点,他进行了灭财佛事后,以三宝的加持力,他又成了平凡修行人,所有的修行境界恢复如初。

    • 思维讨论:

      • 我们对于已拥有的名声是否非常贪执?这种贪执是否让我们一直痛苦不堪?学了本颂之后打算如何调整自己?

  • (颂词4)[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故智不应贪,贪生三涂怖。]

    • 消文释义

      • 因此,愚昧的心你无论贪执利养等什么事物,最终都将感受成为贪境之利养等合计千倍的痛苦。所谓“合计”的意思是说利养等成为痛苦与痛苦之因。因而智者对一切都不应贪执,因为贪执中会生畏惧之故。(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从本体而言,财富、恭敬、名誉等并不具有可贪的自性。

        • 事物本身并不具足真正所谓的好,或者坏的自性,但是我们不了知它的本体,反而认为其具足可以被我们贪著的美好自性,恰恰是这样颠倒的认知,导致了愚痴的心态。贪欲心是由无明我执引发的,是不寂静热恼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一种业。另外,以贪欲心,还延伸出其他很多罪业。而通过贪欲心的烦恼恶业,不可能获得快乐,一定会感得苦果。

      • 重点2:“千倍所贪得”——业因果的法则:

        • 第一个是未做不遇,第二个是所做不失,第三个业因果增长广大,第四是一切为业之自性。《前行》中引用《正法念处经》所讲,痛苦的程度、方式都会增长。善业也是一样。佛陀讲,如果对佛像、舍利顶礼一次,从你的身体乃至金刚大地之间有多少颗微尘,你就有做多少次转轮王果报。业因果并不是佛陀的操控,而是自然规律。

      • 重点3:我们应该如何做?

        • 世间上可贪的对境非常多,但回归原地的时候,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除心以外,没有任何可贪的对境。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贪执都会消于法界。所以,智者不要迷失当下,不要失去自己的良知,不要错过自己的机会,不要浪费自己的时光,而一定要认识自己的心。现在人疯狂般、没有任何目的地贪得无厌,这就是不认识心的一种迷失。倘若不认识这颗心,就会摧毁我们的价值和力量,干扰我们的修行和成就。因此,每个修行人要尽量地知足少欲,不要贪著任何人事物,以佛法的殊胜教言,来克制贪心等一切烦恼!

    • 相关教证

      • 佛经中说:“心是一切事物的前行,一切当中心是最快的。”

    • 相关公案

      • 1. 藏地某寺院的一位老修行人买了一腿牛肉,一直舍不得吃。他死了以后他的神识因耽著牛腿,结果变成了一个鬼,华智仁波切让人把肉拿来烧焦烟作佛事才得以超度。

      • 2. 有只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别希求最伟大的东西。它觉得天是最伟大的,但天告诉它,乌云更了不起,于是它就去找乌云,但乌云说它最怕狂风。小老鼠又跑去找风,风说最怕墙,小老鼠就跑去找墙,但墙又说:“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我的下面钻洞,总有一天我会因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这个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自己找来找去,整个世界都找遍了,原来最伟大的就是自己。

    • 思维讨论

      • 在您的生活中,您或您的朋友,有没有因贪执财富而导致失去更多的案例?学习本颂后对此有哪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