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17课

一、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本节课继续学习《静虑品》。修行者如果想让身心寂静不散乱,可以从两方面下功夫:舍弃俗世的愦闹使心寂静,抛弃欲望使心寂静。


本节课所学内容属于“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之“于静处生欢喜”科判,分四: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癸三、向往静处之受用;癸四、向往心之功德。


上节课告诉我们:静处的友伴,比如森林里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等是修行人修行的助缘,与它们相依为伴,内心会非常欢喜宁静;静处的处所——树下、岩洞、无人寺等,与很多大德有不共的缘起,是非常殊胜的修行地,依止这些处所,可断舍世间的一切尘事。


本节课具体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接着上节课,继续学习“向往静处之住所”科判。上节课讲到静处的处所是非常殊胜的修行地,此处接着讲要发愿远离愦闹嘈杂的城市,到静处修持无贪行。(详见颂词1)


(二)住在寂静山里的生活所需受用简单,有利于修行人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修行,值得向往。(详见颂词2)


(三)尸陀林等静处可以帮助我们修持无常法,生起对轮回的出离心和厌离心,其功德很殊胜。(详见颂词3)

发心师兄:定解C21

审核师兄:定解C26


  • 【颂词1】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 消文释义

      • 什么时候我才能义无反顾、无有挂碍居住在谁也未执为我所、天然广阔的地方,不依赖任何人而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修行?(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依止寂静地方的功德:

        • 一是远离喧闹的城市和恶劣环境后,自相续比较清净,贪嗔嫉等八万四千烦恼会逐渐减少,乃至灭尽。很多人都是这样,在大城市里想得多,做得也多,心没办法归入佛法,但是远离了恶劣环境后,原来的贪嗔痴等烦恼就渐渐消失了。

        • 二是没有经商务农等散乱之因,相续中的善法,如大悲菩提心、闻思修行等功德日益增长。很多人也感觉得到,在城市里面,整天浑浑绰绰的,什么善法都搞不上,而一到寂静的地方,心从早到晚还是归于法性,对众生生悲心,对上师三宝也能起清净心、信心、恭敬心。

        • 三是远离不好的环境后,心极为清净,对佛法可以生起定解。证悟空性也好,深信因果、取舍善恶也罢,善法方面的定解逐渐增长,恶法方面的邪知邪见逐渐退失,乃至彻底消尽。(源自上师《<佛子行>释讲》)

      • 难点:如果去寂静地长期修行的因缘未到,该怎么办呢?

        • 即使条件不具足,暂时没有住在寂静处的缘分,但如果心里非常向往,发愿的功德也很大,《三摩地王经》中说:“发愿前往寂静处的功德,超胜于供养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功德。”自己也应该这样发愿。发愿以后,很多因缘会逐渐成功的。

        • 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定要学会随喜。

    • 教证公案

      • 教证:

        • 1、《三摩地王经》中说:“若人无喜亦无忧,则彼恒常心安乐,比丘若喜住山林,即能亲享此妙乐。不取诸物为我有,远离一切诸执著,犹如犀牛独去来,似几畅游虚空界。”

        • 2、佛经中也说:“一切自由极快乐,被他控制极痛苦。”有些人很想学佛,但始终被别人控制着、被生活控制着,永远都没有自由。若像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样,自由自在地修行,这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 3、大梅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意思是说,本来他隐居在山里面,一池荷花的叶子足够当衣服,很多松树的松花完全可充当食品,没有必要为了衣食而离开这里,所以刚被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住处,不得不将茅蓬又迁到其他地方。

        • 4、唐代懒瓒禅师:“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 5、《三摩地王经》中说:“发愿前往寂静处的功德,超胜于供养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功德。”

      • 公案:

        • 1、藏传佛教中,美隆多吉上师(也叫金刚镜)在山里闭关九年,九年中仅靠吃拉刻树皮而修持正法,一直到成就为止。

        • 2、无垢光尊者在桑耶修行时,历尽了千辛万苦,他只有一个牛毛口袋,这个袋子既作衣服又当坐垫,故而人们称之为“口袋僧”。他仅以二十一颗水银丸维持生活。

        • 3、汉传佛教大梅禅师隐居在山里面,一池荷花的叶子足够当衣服,很多松树的松花完全可充当食品,没有必要为了衣食而离开这里,所以刚被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住处,又将茅蓬迁到其他地方。

        • 4、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山洞,拒绝唐德宗委派大臣的迎请。

        • 5、米拉日巴尊者唱“自勉歌”来安住心性,靠吃荨麻身体变成绿色,骨瘦如柴仍在山中修行。

    • 思维讨论

      • 1、作为初学者,为什么最好要依止寂静处?

        • 提示:《宝积经》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寂静处。”阿底峡尊者也说:“没有得到稳固的境界之前,不能离开寂静的地方。”所谓的稳固境界,就是获得极喜地(一地菩萨),这时候才不会为外缘所转,在此之前,修行人一定要依止寂静处,否则,多多少少都会被外境转变自己的心。

      • 2、居于寂静处,是不是就不能利益众生、圆满菩提心呢?

        • 提示:并不矛盾。以前的高僧大德也讲得非常清楚,如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里说:“虽无力利他,彼意乐恒行,何者具彼心,彼实行利他。”虽然没有直接利他的能力,但若具足一颗纯洁的利他心,实际上已经利益众生了。

        • 在自己还没有成熟之前,度化众生确实有一定困难,这会不会与菩萨心相违呢?不相违。因为你不管是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念诵、回向、发心、闭关全部是为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成就,这种以利他的意乐奉行善法,实际上没有舍弃利他,因此并不相违。我们作为凡夫人,直接利益众生是非常困难的。《菩提道灯论》、《大圆满禅定休息》等大乘经论中也讲得非常清楚,没有神通等超胜功德,而想亲自利益他众,如同羽翼未丰的鸟儿想飞向蓝天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因此很多大乘教典中说,倘若自己的能力尚不具足,可以通过利他的发心来利益众生。

        •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只发心就行了,即使自己有能力、有机会,也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是不应理的。假如会受到环境的污染,那可以暂时保护自己,但如果有了不为外境所扰的修证功德,度化众生义不容辞。

      • 3、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应该持什么态度?

        • 提示:一定要学会随喜。有些人看见寺院或者山里的修行人,认为这些人很可怜,什么前途都没有。实际上这完全是颠倒的悲悯,这些修行人的境界,是他们根本无法企及的。

  • 【颂词2】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 消文释义

      • 什么时候我才能居住在寂静地方,只持有钵盂、三衣、锡杖等几件必需的资具,身着土匪强盗也不要的粪扫衣,乃至不遮掩身体也无所畏惧?(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住在寂静山里的生活要求并不高,对衣物也没有什么贪执,跟现在人的要求完全不同。若在大城市里每天只穿一件衣服,单位里的人或亲朋好友就会觉得你有问题,只有今天穿白色的、明天穿黄色的、后天穿绿色的,大家才认为比较正常。所以很多人都被受用所累,很多时候不是自己需要,而是在整个大环境中,如果不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那就会显得自己很没面子。

      • 所以,修行者不应该被受用所累,最好将所有的琐事减少到最低,对物质尽量知足少欲,不过多追求。这样就可以拥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观修正法。

    • 相关公案

      • 1、元代的清珙禅师在岩畔三间石屋苦修的公案。

      • 2、汉地良宽禅师晚上讲经回家遇到小偷,不想小偷白跑一趟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

      • 3、九华山无暇禅师圆寂几十年后,才在其圆寂的山洞里发现肉身。

    • 思维讨论:依止静处修行,是否修行就一定会成功?

      • 提示:依止静处只是修行的助缘,不一定保证修行就能成功。

  • 【颂词3】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 消文释义

      • 我什么时候才能赴往尸陀林,观看那里的惨景之后,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依靠对比别人和自己的身体,真正认识到:不管是新的骨头,还是旧的残骸,拥有它们的人生前都相当执著,现在却不得不将之舍弃。同样,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都是最终坏灭的无常法。(源自《入行论广释》)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大家到尸陀林时,不要光是忙着跟秃鹫拍照,嘻嘻哈哈的,觉得这是旅游的地方。这样的话,一方面是对亡者的不尊重,也浪费了借此观修无常,观身不净的机会。我们不是游客,而是修行者。应该如堪布根霍所讲:“看见死人的骨头时,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执著,可是现在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这样。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虽然天天爱护保养,一旦死去,也跟尸陀林里的白骨没有任何差别,执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将众生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相对比,心里反反复复地思索。

      • 汉地没有尸陀林,就可以去火葬场,去墓地观看,看到送葬队伍,也可以想到自己迟早甚至很快就变成那个样子,自己的时间精力应该投到哪里,就可以思考和改进。

      • 难点:有的人可能不愿意看尸体,不愿意面对。其实无论是否愿意,无常迟早会到来,早一天面对,就早一天认真修行,早日解脱。尸陀林或者墓地人少寂静,却是人身必去之所,根本回避不了,一生除了死亡,没有大事。

    • 本颂教证:

      • 1、《大智度论》:“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 2、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如果会观的话,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全部是我们的善知识;不会观的话,即使上师天天滔滔不绝地讲多少遍,你也不一定有很大收益。

    • 思维讨论:有时我们看到车祸死了一个人,觉得很惋惜,认为这个人如果注意交通安全,就不会死了。这种想法正确吗?

      • 提示: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奔向死亡的道上,犹如屠夫把所有的众生一个个杀掉一样,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别人死了,我迟早也会死,用不着惊讶,也用不着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