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19课

一、科判坐标



二、要义归摄


断除静虑的违品包括“离俗世”和“弃妄念”。本课内容安立在两个大科判下:


1.“离俗世”的最后一部分,继续从功德角度教诲依止静处。上一课最后一个颂词讲到我们最好趁早主动舍弃亲眷,依止静处独自修行,否则死亡时再互相耽着,也不得不与亲眷被动分开。本课继续阐述:


(1)死亡时亲眷的贪执和哀伤,是往生的最大障碍。为此,在大限来临之前就应该主动前往寂静处,远离亲怨、精进修持善法,这样没有亲怨干扰,顺利入于等持,修行会圆满成功。(详见颂词1)


(2)接着讲述在寂静处死去的好处。临死时远离亲人的哀伤、怨敌的加害等散乱之因,有利于放下全部贪嗔恶念,一心随念佛陀、忆念善法,保持清净的信心,这样才最容易往生清净刹土。(详见颂词2


(3)最后归摄“离俗世”而依止静处对于修持静虑的利益:“事少”即琐事鲜少,生活简单;“易安乐”即心容易得到调伏并生起禅修功德。因此,真正寻求解脱的人,应该独自一人远离繁杂尘事、在寂静灵秀的森林中止息一切散乱。(详见颂词3

2、开始宣说断除静虑的另一大违品“妄念”。在身体“离俗世”而依止静处后,就要内心“弃妄念”,即断除内心对世间的贪嗔妄念。这一部分先后从妄念的果报可怕、以妄念所贪执对境的本体不净、得到所贪对境的(种种劳作)有害,这三个角度分别宣说,教诫应“弃妄念”(对妙欲应生起厌烦),进而对静处生起欢喜心。


(1)首先略说,我们要平息乃至最终断除一切“俗虑”(贪嗔等妄念),这样令心安住于寂止中(“入等至”),再以胜观的智慧“制惑”(压制烦恼),如此一心专注、精进于善法,逐渐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详见颂词4


(2)开始广说应对妙欲生起厌烦。首先是观察贪欲之果报:贪欲等妄念将引发今生、来世的各种灾祸,果报相当可怕。因此应当知足少欲,看破放下(详见颂词5)

编写师兄:定解C23

审核师兄:定解C05


  • 【颂词1】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 消文释义

      • 与谁人也不亲,与谁也无怨,只身一人居住于寂处,亲戚朋友等看待我好像早已死去了,这样一来,即使在真正死亡的时候也无人忧伤。(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对亲人和怨敌产生贪嗔分别念是修习禅定、修菩提心、往生净土的巨大障碍。

        • (1)凡夫往往扶亲灭敌,但所谓的“亲怨”,真相是什么?都只是暂时的因缘和合而已。无始轮回中亲怨无常,眼前之亲极有可能是往世之怨,眼前之怨也极有可能是往世之亲;今生中亲怨也是无常的,化敌为友或者亲友反目成仇的情况都很多。对这一点产生定解后,就知道没有必要把亲人和怨敌均执著为实有,产生各种贪、嗔妄念,并因此造业下堕,障碍解脱。

        • (2)凡夫修行者如果生活在亲人和怨敌包围的环境中,内心不被贪嗔分别念干扰是很难的。这对于修习禅定,以及临终往生是非常大的障碍。因而依止寂静是修行很好的助缘。

      • 2、“先若视同死”可从两方面理解:

        • (1)亲人因为我归隐静处修行,早已把“我”当成已经死去的人,故而得不到“我”死亡的消息,也不会感受“我”死去的痛苦。

        • (2)自己把自己当成已死之人,故而当死亡真正来临时,不会过于恐惧、悲伤和执著。这里体现了“主动分离”与“被动分离”的区别。如果因死亡而与亲友被动分离,双方的贪恋会令临终者产生巨大痛苦而无法专心于正法,错失往生净土的良机;如果能在此之前主动离开,则自他都不会忧伤,临终不被干扰,十分平静吉祥,利于往生。

    • 相关教证

      • 米拉日巴尊者在《山居满意歌》中说:“既无亲朋为挂念,亦无仇怨相牵缠,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又云:“洞内死尸无血痕,洞外杳然绝人迹,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

    • 相关公案

      • 1.以前学院有位多吉喇嘛,生病期间也没有间断传承。一次听完课以后,背后没有依靠、端直而坐地圆寂,非常吉祥。(多吉喇嘛在寂静之地无人干扰,精进修行、不断传承,圆寂之相才能如此吉祥)

      • 2.五代后周时期的行因大师隐居在庐山,每天晚上都有一只麋鹿,一只山鸡来睡在他的旁边。大师不收弟子,专心修行。最后了知生死,站着圆寂了。(行因大师常年隐居于寂静之处,一辈子清高凛然,圆寂如同游戏一般轻松愉悦)

    • 相关法义点

      • “噶当四依”:往昔噶当派大德有所谓的修行人四依处,即“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意思是,真正的修行人应看破今生,一心一意依止佛法,终生安贫乐道,最后临死时务必要前往寂静之地(山林或寺院中)。

      • 本颂及下一颂都符合“噶当四依”的精神,是修行成就需要具足的条件,我们应发愿随学。当然城市中的在家人全部做到非常困难,但至少要在死亡来临之前有些修行的把握。临终时应该死在寺院里、或者回到家里,死在医院里很麻烦,形式上的抢救工作会影响修行人在临终前保持清净的心。

  • 【颂词2】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 消文释义

      • 又没有人在跟前被死亡的忧愁伤害,如此我也不会有因为见到忧伤者而心情不悦的现象,以此可行持随念佛陀等一切善法,对此也不会有人搅扰得心烦意乱。(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哀伤或为害”中“哀伤”是指死亡时亲人对自己的悲伤,令自己处于留恋状态;“为害”指自己死亡时处于怨敌环绕中而担心受到伤害,或死亡时处于嗔恨、恐怖中。还没有获得成就的修行人在死亡时处于没有亲人和怨敌打扰、不散乱的环境中非常重要。

      • 2.修行人临终时应如何行持?

        • 《前行》中说:临终是“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即对于修行人来说,死亡是决定往生净土或善趣,还是下堕恶趣的关键时刻。因此,首先应当创造顺缘,即前往寂静处(无有亲怨干扰的寂静山林),然后万缘放下保持正念,不散乱地一心随念佛而往生。本颂中“随念佛”是广义的随念佛,指随念一切善法、有用的窍诀。随念佛的功德、愿力、修法、慈悲,随念佛讲法,随念跟随佛法修持的僧众,随念菩提心、空正见,随念生圆次第的修法,随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

      • 3.临终时应避免什么?

        • (1)亲友哭泣,移动亡人身体,争夺财产等;

        • (2)自己对世间的人、财等的贪恋,对死亡和中阴的恐惧。

    • 相关教证

      • 1.佛陀在《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

      • 2.《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 相关公案

      • 1.《法句喻经》记载,佛陀时代有一个虔诚的居士,死时妻子在旁边哭的非常厉害,他顿时生起贪恋之心,化做妻子鼻内一虫。后经一位具有神通的修行人为其讲法,虫闻后忏悔,命终升天。(修行人临终时不能保持正念,一念贪心导致功亏一篑而堕落恶趣。)

      • 2.以前洛若寺有位金旺堪布病得很重,坚持离开医院而回到寺院里圆寂。圆寂后,出现许多瑞相。(寂静山林、寺院是最吉祥的临终之处。作为在家人,如果家人配合,家中也可以。)

    • 相关法义点

      • 1.随念佛:六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律、随念布施、随念天尊。这里指一种广义的随念,指随念一切善法、有用的窍诀。

    • 思维讨论

      • 请阅读《生死救度》中的相关章节。若在医院、家人中死去有什么不利之处?你为自己的死亡做过计划吗?

  • 【颂词3】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 消文释义

      • 因此应当只身一人住在环境幽雅、琐事鲜少、舒心悦意、能息三门一切散乱的林间。(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此颂劝我们发心依止静处“故当独自栖”。当然达到能够独自修行的能力之前,应依止善知识、善道友闻思,积累福报资粮,直到具足正见、福报和因缘。

      • 2、应当依止什么样的静处?

        • (1)“事少”:应酬、交往等琐事鲜少,容易获得简单生活修行资具之地;

        • (2)“易安乐”:易产生禅乐等功德,非人也护持,不易生病之地;

        • (3)“灵秀宜人”:风光秀丽宜人,而非地势险要穷山恶水;

        • (4)这样的静处自然能“止息众散乱”:事少,可以止息身散乱;独自居住可以止息语言散乱;引发分别念的对境少,可以止息意散乱;

        • (5)关键:不能身在山林中,心仍在红尘。

    • 相关教证

      • 1.《经庄严论》中讲了寂静处应具足五种条件:“智者修行处,易活宜居处,友闲风水好,寂静心易调。”即选择修行的寂静处应该选择容易获得修行资具,风水好、地势风景宜人、人不容易生病或者高僧大德成就过、加持过的地方。

      • 2.《三摩地王经》中云:“远离诸尘垢,依止寂静林,如同犀牛住,速时得等持。”相反,在散乱的环境中修行,心不乱是不可能的,修行肯定难以成就。

    • 相关公案

      • 1.唐代的通慧禅师,出家后一直在太白山修行,用木棒打土块,土块破了不成形,他以此因缘开悟。开悟后,在山里修行二十年,只有一件衣服,一床被,一双鞋,其余什么也没有。

      • 2.道林禅师告诫白居易,官场沉浮,勾心斗角的处境其实更危险。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最应该行持的,但看似简单的道理,真正行持却不容易。

      • 3.一位印度的大成就者,日常事务非常繁多。但他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什么时间修行,闻思,接待,做事情。

    • 思维讨论

      • 问:我们作为在家人,如果“独自栖”的条件不具足,这是否就无法很好修行?应该如何止息散乱?

      • 思路:“故当独自栖”并不是说初发心学佛就必须要独自栖。生活在城市和人群中,很容易缘着外境产生各种执著,因此不断生贪嗔烦恼,扶亲灭敌,想好好修习禅定非常困难。但如果没有条件“独自栖”,就应该:(1)尽量为自己创造相对寂静的修行环境:例如在家中找个单独小房间或小角落,每天固定时间关掉手机独自闻思修行,短期闭关等等;(2)依止殊胜的道场、上师和善道友。关键是坚持闻思、观修,内心生起对世间的出离心和对解脱的希求;(3)不断行持善法积累资粮。这样即便身处红尘闹市,内心也是寂静处。

  • 【颂词4】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 消文释义

      • 心除了思维善法以外放下一切,如云:“他我迷乱否,或他作未作,皆不应观察,观自入定否。”只是一心一意、千方百计使我的菩提心增上,为了以寂止入定,以胜观调柔必须百般精进。(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如果人住于静处而心仍然游荡于闹市,这对修行毫无意义。因此应当在身体“离俗世”后,做到内心“弃妄念”。把各种贪着世俗的妄念抛弃后,应该一心一意进入禅定的境界,进而用胜观的智慧制伏烦恼,一心一意地专注修持如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等善法。

      • 2.“尽弃俗虑”,即科判中的“弃妄念”。其实“静虑”的“虑”就是“俗虑”,也即粗大的分别念,就是贪、嗔、痴等烦恼,还有各种各样对修行不利的分别念。可以理解为把上文所说的贪著世间的各种念头(包括对财产地位等外资具,对亲友等内有情)完全抛弃。

      • 3.“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这里的步骤是:先以“等至”(即寂止)令心安静,粗大烦恼不现行;后以胜观的智慧制服烦恼“制惑”,最终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这就是本品最初所宣说的“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制惑”就是压伏烦恼、调伏烦恼的意思,虽然禅定也可以调伏粗大的烦恼,但此处“制惑”主要指用无我智慧、空正见等胜观的智慧制伏烦恼。

    • 相关教证

      • 1.佛陀在《郁伽请问经》中说:“修行人住在寂静处,应该反复观察自身,不然就会像林中的猛兽一样,虽然长期住在寂静地方,却不具足任何功德,这样住再久也毫无意义。”

    • 相关公案

      •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禅师,对张拙的《见道偈》中的“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一直参悟不明,一直参到头面俱肿,一日终于参透。其实,不管是断除妄想,还是趋向真如,在胜义中都是不存在的,“断除妄想增重病,趋向真如亦是邪”,真正到了这种境界时,既没有真如,也没有妄想,既没有断,也没有不断,凡是分别均为戏论。就像《金刚经》中讲的那样,最后所要安住的境界,完全没有丝毫执著,如果一直妄念纷飞,给自他都会带来危害。

  • 【颂词5】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 消文释义

      • 1、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有了贪欲,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源自上师讲记)

      • 2、无论对于今生或来世,欲妙都会带来灾难,今生中依靠欲妙之因而遭杀、被缚、受害,来世也是堕入地狱等处。《胜月女授记经》中云:“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方广庄严经》中云:“我知妙欲诸过患,争论怀恨忧苦根,如同可怖之毒叶,如火亦如利剑刃。”(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妙欲有没有过患?欲妙即我们平常所讲的财富、地位、异性等世间中悦意的各种法。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叫作“五妙欲”。欲妙本身是无记法,并无好坏之分别,因此无功德,也无过患。

      • 2、妙欲既然无过患,为什么要“对欲妙生起厌烦”?

        • 虽然妙欲本身无功无过,但对妙欲的过度贪执(即贪欲)过患很大,与出离心直接相违,是修行中最可怕的违缘。从今生和来世分别观察贪欲导致的最严重果报:今生的灾祸是被砍、被杀、被束缚,来世则是堕入地狱等三恶趣。

      • 3、贪欲是不是一定导致这些严重灾祸?观待贪心的程度,时间,对境是否严厉,以及是否因贪心而引发其他罪业,得到的果报各自不同。其实,即使没有引发“砍杀缚”、“入地狱”那样明显的灾祸,耽著欲妙也会导致心智愚昧,不知取舍,没有出离心,深陷轮回而造各种恶业。这其实是更大的隐患和灾祸!

      • 4、如何断除贪欲?

        • (1)知足少欲,对人、对财物、对名声等对境都不要有太大的执著。而依止静处,有助于把贪著外境的心慢慢放下;

        • (2)励力忏悔往昔恶业,清净自相续;

        • (3)坚持闻思修行,尽早生起出离心;

        • (4)经常祈祷传承上师和佛菩萨加持。

    • 相关教证

      • 1.《本师传》中云:“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其他佛经中也说:“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

      • 2.佛陀在《方广庄严经》中,用毒叶、宝剑、火焰等比喻阐述了贪欲的危害,《中观四百论》当中,这方面的比喻和意义也讲得非常多。

      • 3.萨哈巴说:“贪执犹如芝麻许,竟引痛苦无边际。”

    • 相关法义点

      • 1、十不善业:身恶业(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意恶业(贪心,害心,邪见)。贪心(贪欲)是其中一种。

      • 2、每一种不善业都有四种果报: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贪心的四种果报:

        • (1)异熟果:以贪心的驱使而造业,将堕入饿鬼道;

        • (2)等流果:前世贪心重,则今世贪心炽盛,凡事不能称心如意,经常事与愿违,遭遇不幸;

        • (3)增上果:以贪心感得,将来的生处庄稼荒芜,地时恶劣的痛苦层出不穷;

        • (4)士用果:贪心之恶业将与日俱增,世世代代辗转延续漫漫无边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增长,依此终将漂泊在茫茫无际的轮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