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33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静虑是令世俗菩提心再再增上的窍诀。《静虑品》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按次第趋入静虑:首先是前行,“断除静虑之违品”(弃俗世、离妄念),令身趋于静处、心远离贪执等妄念;之后“谨持对治”,即静虑之正行---观察修菩提心。藏传佛教中修世俗菩提心有两大体系,一个是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教授——首先从知母念恩报恩开始,之后修持慈心和悲心,最后生起菩提心;另一个即是本论中寂天菩萨所宣说,通过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以“他爱执”来对治相续中自私自利的“我爱执”。


本课的内容仍然在“自他平等”科判下,前文已经学习了“能生起平等心”(虽然生起菩提心很困难,但是只要扩大我执并长期串习,是能生起来的)、“理当生起平等心”(由于自他的对境苦乐相同、自他的有境意愿相同,因此从道理上应当生起来),并从“时间相异”和“对境相异”两个角度来破斥众生的实有执着,得出结论:只保护自己却不爱护众生,只是自他分别的妄念导致的错误。

本课继续对这一部分做摄义,通过辩论的方式,遣除我们内心中的我执和不愿利他的疑惑和分别念,生起利益众生的定解和意乐。最后宣说修持自他平等心的殊胜功德。


1、 遣除对于“一切苦应同等遣除”的争议:

1)既然众生都想遣除痛苦,为什么现在又要通过修悲心把其他众生的痛苦引入到“我”的相续中,这不是给自己增加痛苦吗?完全没有必要。寂天菩萨对此给予破斥:缘众生之苦而修大悲心,发愿遣除众生的痛苦,其实不会给自己增加额外的痛苦。本颂的要点在于深入对比分析轮回之痛苦和悲心引发之痛苦。(详见颂词1)

2)修持大悲心的意义巨大,因此应欣然接受。如果以自己的痛苦能遣除众多人的痛苦,那么这个痛苦所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详见颂词2)

3)通过“妙花月菩萨”的公案,进一步印证修持悲心的意义。公案讲述大乘菩萨为了消尽众多有情的痛苦“不惜殉自命”。(详见颂词3)


2、本颂描述了修持自他平等悲心的功德:

当悲心修到一定境界时,菩萨会“乐灭他苦”,甚至连恶趣、地狱也非常乐意前往,如同天鹅欢喜趣入莲花池一般。也就是说,凡夫觉得为他人除苦是为自己增苦,菩萨正相反,认为是快乐。因此,修菩提心就是在逐渐打开心量,从我爱执的痛苦根源当中解脱出来,这是获得真正安乐的唯一途径。(详见颂词4)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 【颂词1】悲心引众苦,何苦强催生?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 消文释义

      • 如果有人问:以悲心将其他众生的所有痛苦作为我所,如此一来,不是具有许多痛苦了吗?为何要策励激发这种痛苦呢?

        • 作答:如果想到众生的地狱等痛苦,那么观待它而生悲悯,怎么会增多痛苦呢?绝不会增多。(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深入对比分析轮回自利之苦和利他悲心引发之苦:

        • 1)本质:轮回之苦是缘自利的我爱执而生的,被迫承受自己往昔恶业所感的果报,本质为苦(上师讲记中称为“自相的痛苦”);悲心之苦是缘利他而生的,主动为众生除苦,本质为乐。

        • 2)意义:轮回之苦不仅与解脱无关,并且由于与无明愚痴相应,会引发更多的造业,成为继续轮回之因,是引苦之道;悲心之苦与打破我执的智慧相应,引发无量功德,是离苦之道、安乐之因。

        • 3)时间:轮回无始无终故,轮回之苦亦无始无终;悲心之苦时间极为有限,登初地后没有苦受。

        • 4)程度:轮回之苦强烈(六道各自都有难以承受之苦);悲心之苦轻微,只是因不能堪忍众生受苦而痛苦,与自己真实感受轮回苦完全不同。

        • 由此得出结论:利他悲心之苦不仅时间短,程度轻微,而且对自他具有巨大利益。

      • 2. 虽然悲心之苦有上述利益,但仍属于“强催生”之苦,为什么不应遣除?其实根本不是额外增加了苦,而是在修自他平等的悲心时,“我爱执”受到挑战,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已,只是为不愿修利他而在自找借口。这一点一定要思维清楚。

    • 相关教证

      • 1.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言:“观他地狱等众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而精勤。”观待地狱、恶鬼、旁生的剧烈苦受,就会明白自己的苦非常轻微,所以为了断除其它众生的痛苦,我们一定要精勤努力。

      • 2. 《大涅槃经》中云:“大慈大悲名为佛性。”大悲心好像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实际上这是如来藏的妙用,是智慧的体现,并不是所应舍弃的无义之苦。

      • 3. 《大智度论》也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无量心让众生获得暂时、究竟的快乐,悲无量心让众生离开暂时、究竟的痛苦。

      • 4. 修心的三个阶段——最初的发心、中间的修道、最后的成佛,大悲心都必不可缺。月称论师说:“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于广大圆满的佛果,初时要有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的种子;中间要有大悲水的滋润,菩提种子才不会枯萎,且日日增长;最后要由大悲心示现报化身,让众生获得真实受用。

      • 5. 佛经中说:“一切解脱依赖于一法,何为一法?即大悲心。”没有大悲心的话,解脱肯定没有希望。

    • 思维讨论

      • 如何面对和解决不愿利益众生而给自己找的借口?是真的自己能力不足吗,还是放不下我执呢?放下面具,扪心自问!

  • 【颂词2】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 消文释义

      • 即便是稍有痛苦,但慈悲者的一个痛苦能换来其他众生不受更多的痛苦,那么为了自己与他众,仁慈的菩萨必会欣然承受这一痛苦。(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本颂继续宣说能够“乐彼苦”的大悲菩提心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其中“利他”比较好理解,如何理解大悲心带来的“自利”?从以下几方面:

        • 1)大悲菩提心能消尽罪业:《入行论》第一品说:“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无著菩萨也是以大悲心消尽罪业,才能亲见本尊弥勒菩萨。因此,大悲心也能遣除自苦。

        • 2)大悲菩提心能令天尊护法庇佑,消除违缘;

        • 3)大悲菩提心是成佛之正因。

      • 2. 只有充分思维自他相换的大悲心能够自利、利他,才会真正做到“乐彼苦”。否则很可能流于表面形式,当诱惑、违缘现前时无法从内心真正生起。如何想方设法培养大悲心?如同上师讲记中所说:“悦意的对境也许能让你生起信心,但出离心和悲心不容易生起。”因此要刻意串习观修六道众生之苦; 到医院等场所,接近痛苦众生,亲自行持一些帮助众生的善法;同时不断发愿,乃至成佛之前,利他之心都不退转。

    • 相关教证

      • 1. 《入中论》云:“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

      • 2. 佛陀也说:“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发了菩提心的人,即使遇到困难违缘,十方天尊、白法护神也会鼎力相助。

      • 3. 噶当派的《断除希疑祈祷文》中讲过:“如果我生病对众生有利,祈求加持我生病;如果我病愈能更有利,祈求加持我能痊愈;如果死亡对众生更有利,祈求加持让我死亡。”

      • 4. 佛陀在经中说:“诸佛以菩提心为正因,大悲心为根本。”

      • 5. 其他经典中也说:“大悲心是一切诸佛功德之根本。”

      • 6. 大恩上师教言:每个人都应该发愿:“我利益众生的心,乃至成佛之前不要退。”

    • 思维讨论

      •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和“我的就是你的,也是大家的”有什么区别吗?你支持前者还是后者的观点呢?

  • 【颂词3】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 ,不惜殉自命。

    • 消文释义

      • 例如,妙花月菩萨明知国王的害心,但没有去解除自己的痛苦而是毅然决然前往危险之处, 依此而消除了许多众生的痛苦。《三摩地王经》中记载:善逝宝莲月现圣王教法末期,有一名 为妙花月比丘与七千菩萨一同居于名为普贤林苑中。他以神通观察,结果发现若前去勇施国 王珍宝皇宫说法,则数多含生将获得善趣与解脱,若未说法,则不得善趣与解脱。虽然明知国王会杀害自己,但他仍旧去往该处,于七日内不食,夜间转绕具善逝指甲之佛塔,白日前往宫中讲经说法,将数多那由他众生安置菩提,最终自己被国王所杀。事后国王也追悔莫及,将其遗骨作为灵塔供养。(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这个公案十分殊胜,就是在解释上一个颂词: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一苦”,指的是妙花月菩萨被杀的苦;“除他人苦”,指的是他为有缘众生传法,令无边众生遣除了轮回之苦(“尽众苦”),获得不退转果位;“利自”,妙花月菩萨广转法轮,并且他在被杀时也心甘情愿,恒时安住在正念当中(“不惜殉自命”),这些都为他成佛累积了极大资粮,属于自利。

      • 2. 公案中,菩萨明知国王和刽子手会杀了他,为什么还会前去,任由他们造下重罪? 当然,他们因造恶业会暂时堕恶趣,但因与菩萨结缘,最终会被度化。并且菩萨被杀时没有一丝瞋心,而是充满对恶人的悲心和善巧。正如《入行论》中说:“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中观四百论》中也说:“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悯恶者。”因此,菩萨考虑的是对所有众生长远、间接的利益。相比之下,凡夫只会考虑直接、暂时的利益,目光短浅。

    • 上师延伸开示

      • 1. 关于观察上师:《大圆满前行》讲了很多上师的法相,最后华智仁波切总结道:“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

      • 2. 关于为什么而修行:上师在《修心七要》中说,为了自利而修行为“俗人”,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才是“修行人”。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会观待发心而成为善、恶业。这说明,修行的根本在于心,而非外在形象。

    • 思维讨论

      • 试着分析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感受过的“痛苦”,大部分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众生?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 【颂词4】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

    • 消文释义

      • 如此在相续中串修自他平等之人乐于息灭他众的痛苦,因此一经发现有息苦的方法,便会像天鹅喜爱莲花池一般趣入,纵然是无间地狱,也会前往。(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本颂描述了串习自他平等到一定境界的菩萨,对于利他行根本不是刻意以苦为乐,而是“乐灭他苦”,内心对于代受他苦真正觉得快乐。到什么程度呢?“恶狱亦乐往,如鹅趣莲池。”为什么可以达到这种程度?从世俗角度,由于无限扩大我爱执,已经对自、他已经没有分别和偏袒;从胜义角度,已经证悟到“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分别”。

      • 2. 对比思维我(凡夫)与菩萨的差距:不要说入地狱中利他,就是为他人付出一些时间、财力可能都觉得辛苦,说明在我执摄持下,自他不平等,自重他轻。但是越封闭自己的心,我们就越痛苦。而菩萨救度众生之苦已经成为本性,不加思考。由此确定我们的修行方向:把心向众生开放,关注众生的苦乐。越修持利他菩提心,我们的心就越自在,才能令自他获得殊胜的安乐。

      • 3. 既然菩萨乐受他苦,为什么还有无量众生在受苦?菩萨虽有平等饶益之心,但有些众生得度的因缘尚未成熟。因此菩萨利益众生是要观待因缘的,并不是菩萨的心有偏袒。

    • 上师延伸开示

      • 如何看待现在的“人间佛教”?

        • 这里特指的是“人天乘”,就是以求人天福报之发心,而行持的世间有漏善法(例如一些世间慈善)。由于不具备出离心,根本不能成为出世间善法,因此连小乘都算不上。人天乘只是佛陀引导众生的善巧方便,令众生暂时获得人天福报,最终趋入佛道。上师教诫我们,不能把人天乘当作究竟解脱,而应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 相关教证

      • 1.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勤于利他大悲性,入阿鼻地狱甘如饴。”假如具足精勤利益众生的大悲心,往赴地狱都心甘情愿,世间的灾难就更不在话下了。

      • 2.《菩提心释》也说:“若人修悲已坚固,愍诸众生所受苦……欣然往赴无间狱。”我们的菩提心若已坚固,则会不惜一切代价救众生,即使去往无间地狱,也如同入禅定一样快乐。

      • 3. 大恩上师教言:尽管我们做不到金厄瓦格西那样,但也应该默默发愿:“只要能利益众生,即使我被判无期徒刑,终生关在监狱里也愿意。”

      • 4. 大恩上师教言:话不一定要多,关键是内心要想:“我生生世世一定要利益众生,暂时解除他们的身心困扰,究竟让他们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 相关公案

      • 1. 大恩上师和慈诚罗珠堪布为了放生价值千万的牦牛,并摄受牦牛主发愿终生不杀生,看到众生不遭杀很高兴,和道友们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吃午饭,但也不觉累、没有饿的感觉。

      • 2. 金厄瓦格西发愿死后堕入地狱度化众生,接近圆寂时却显现清净刹土,格西特别失望地喊:“不,我要去的是地狱……”

      • 3. 鸠摩罗什高僧为了来东土弘法,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并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迷蒙的众生醒悟,即使遭受赴汤蹈火的苦楚,我也没有丝毫怨言。”

    • 思维讨论

      • 世间中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和出世间的大悲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发心师兄:定解C09

审核师兄:定解C20/C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