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6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真实圆满的菩提心,一定是“为利众生愿成佛”,既要具足利益众生的部分,也要具足成就佛果的部分。通过悲心缘众生,通过智慧缘佛果。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是真正的大乘菩提心。静虑品宣说的是让世俗菩提心增上的方法,也就是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自他相换分为意乐(改变心态的角度)和行为(行持造作的角度)两个方面。行为又从行为上的修法和通过殊胜的行为主宰我们的心两个方面宣说。行为上的修法,首先定位要利益他众,同时要断除珍爱自己,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对自己非常珍爱,为了让自己获得利益、避免痛苦,伤害了很多众生。首先从观念上要认知“珍爱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其次通过行为和不断的观修来减轻、断除我们珍爱自己的习性。

本课主要宣讲的是“断除珍爱自己”,分三个方面宣说:


一、“以意乐自我嫉妒”。就是在意乐和心方面,自己对自己修“嫉妒”(与低位者换位思考的修法),从而减弱或消除珍爱自己的心态。具体思维方法是:我现在很快乐,生活如意,学修顺利,而其他众生生活艰难,今生没有学佛修善的机会,来世会更痛苦;现在自己高高在上,受人尊敬,而他人却饱受蔑视。我的所作所为唯求自利,根本不照顾别人的苦乐,以此对自己生起嫉妒:自己平时对高者也不断生嫉恨,希望他们能提拔与帮助自己,那么自己比别人高时,作为公平正直的处世者,理应对自己也生起妒意。如此思维,就能做到在高位时能关注利济低下者;对自己嫉恼、谴责,也会减轻自我爱执,断除珍爱自己而生起利他之心;利生菩提心的渐渐生起、加强,行为上会得到良好转变。(详见颂词1)

二、“以行为代他苦”,通过实实在在的行为代受其他众生的痛苦。作为菩萨乘修行人,其重要标志,即是自愿舍弃自身安乐享受,而取受他人的痛苦,当然这需要一定修证。作为初学者一时无法做到,也应尽量帮助众生解除痛苦,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获得安乐。心里常观想串习代受无量众生的痛苦,功德和利益也不可言说,有了这样的发心,即便是在凡夫位,心力强大的人也能代受众生之苦。(详见颂词2)

三、“以心行置低位”,在心态和行为上把自己置于低位,把众生置于高位,即自轻他重、自低他高:

1、修行人平时不能观他人过失,即使别人犯了再大的过错,也不能呵责诽谤,而应将这些过错揽在自己身上代受,帮助他维护名誉、度过难关,以此把对方置于高位,从而对治自我执著,熏习对众生的悲心。而在对待自身过失上,应毫无覆藏地在众前忏悔,使自己处于低位。这一高一低,可调伏珍爱自己的心态,断除我爱执。(详见颂词3)


2、作为修行人,要彰显他人的优点,隐匿自己的名声,要像奴仆一样为众生谋利。(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08

审核师兄:定解C20 定解C05


  • 【颂词1】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 消文释义

      • 自妒:自己嫉妒自己。

      • 我快乐无比,他闷闷不乐,我高高在上,他低三下四,我行持为一已私利的善业,而全然不顾及他众,为什么不反过来妒忌自己呢?(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我乐他不乐,我高他卑下”。这是一种换位思考。平时我们对那些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众生,总会不自觉地生嫉妒,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他们那样的安乐、名利等。那么同样,那些各方面比我们要差一些的众生,也会对我们有同样的嫉妒、羡慕。因此,我们应站在他们(目前的低者)的立场,对自己进行观察对比:“你(原来的我)现在很快乐,吃穿生活方面都很如意,学佛修行也顺利,而我生活艰难,今生没有学佛修善的机会,来世会更痛苦;现在你高高在上,被成千上万人尊敬,而我却饱受蔑视。你所作所为唯求自利,根本不照顾我的苦乐,没有对我提供任何帮助,我无疑要生起嫉妒。”况且“你(原来的自己)平时对高者也是不断地生嫉恨,希望他们能提拔与帮助你,那么现在你自己处在高位,作为公平正直的处世者,理应承受我对你的嫉妒!”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修法,让自己转变态度:身居高位时,要利济低下者。如是对自己嫉恼、谴责,会发现自己的过失,也就会减轻自我爱执,断除珍爱自己而生起利他之心,菩提心渐渐生起、加强,行为也会得到良好转变。

      • 2、“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获得利益、快乐,不考虑众生怎么获得快乐,甚至为了自己获得快乐不惜把痛苦让别人承受,这就与大乘修行人应有的行为背道而驰了。现在我们要断除珍爱自己,刻意地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用“反自妒”,也就是自己嫉妒自己的方式让我们看到还有很多众生是需要帮助的。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理应考虑众生的感受、关注众生的利益,从而断除珍爱自己。具体在日常,当我们自己无论在财富、名声、地位、学问等各方面都较圆满时,应细心观察周围、看看处于自己下面的众生,想想他们还没有获得如此的安乐,转而“对自己生嫉妒”,以对治自我执爱的习气。

      • 3、即生中生起利他菩提心,比遇到如意宝还要难得。佛陀在《甘露经》中讲了四种难得:人身难得、遇佛法难得、信仰佛法难得、菩提心难得。上师在讲记中说,如果我们得到了这四个如意宝,万万不能放弃。

      • 4、破“怕做不到而不发菩提心”。上师称这种想法和做法很幼稚,并引用了佛陀在《说菩萨行》的经文中的记载:有八位比丘听到大乘空性法门生起邪见,当下口吐鲜血,堕入地狱。原本他们千百万劫不能解脱,但由于听过空性法门的缘故,很快时间内就转生到了兜率天,下生人间成为转轮王而获得成就。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以暂时做不到而不去修持,是非常不合理的。

      • 5、破“怕破戒而不皈依”。如果没有皈依出家,在漫长轮回中就没有解脱的机会,即使因为业力深重,守戒无法善始善终,或学大乘佛法没有善始善终,但学和不学相比、皈依和不皈依相比,只要入了这个教法,功德就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我们值遇佛法,是往昔修善之福报体现。没有福报之人,是听不到佛号声、看不到佛像的。当我们看到佛像后,眼识阿赖耶上就种下了善根,虽然比较微小,但这个功德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就不会消失。同样。缘佛的功德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用尽,即使小如初一的月亮,也胜过所有星星的光。

      • 6、何为修行的成就相?上师说,倘若有了一点利他心,平时经常约束自己、转变自己,这就是修行的成就相。

    • 相关教证

      • 1、富勒说过:“不会体谅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理解的。”

      • 2、佛陀在《甘露经》中讲了四种难得,第一是人身难得,第二是遇佛法难得,第三是信仰佛法难得,最后是菩提心难得。佛经中的这四种难得,千百万劫难以遭遇,一旦得到了,万万不能放弃。

      • 3、缘佛陀的功德,《入定不定手印经》中说:“漫长的时日中供养缘觉,不如看到佛像、听到佛号的功德大。”

      • 4、龙猛菩萨也始终忆念佛陀的恩德,他在《中论》的最后说:“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正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 相关公案

      • 这是一个世间公案:晋代有个人叫朱冲,从小待人宽厚,有智慧,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上学读书,在家种地放牛。隔壁邻居平时好占便宜,三番五次把自家牛放到他家地里吃庄稼。朱冲不但不发脾气,反而在收工时带一些草回来,连同那吃庄稼的牛,一起送回邻居家,并说:“你们家里牛多草少,我可以给你们提供方便。”邻居听了既羞愧又感激,从此再也不让牛去糟蹋庄稼了。朱冲的待人厚道,赢得了乡邻的一片赞扬

    • 思维讨论

      • 嫉妒是嗔心的一种,这里要求修持“自己嫉妒自己”,难道不会增长我们的嗔心吗?请解释这种修法为何能够改变我们无始以来珍爱自己的习气?

  • 【颂词2】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

    • 消文释义

      • 我应当远离安乐,甘心情愿代受他众的所有痛苦。(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此颂安立于科判“以行为代他苦”,行为首先是建立在心态转变的基础上。刚开始要反复观修、串习“众生的利益至高无上”,然后再再去打击我爱执,断除珍爱自己,生起利益众生的心。当内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利他心,就会义无反顾地去代受众生的痛苦。所以首先是心态,然后是行为。

      • 2、作为菩萨乘修行人,其重要标志,就是自愿舍弃自身安乐享受,而取受他人的痛苦,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修证。作为初学者,如果一时无法做到,也应尽量帮助众生解除痛苦,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获得安乐。心里常观想、串习代受无量众生的痛苦,此功德和利益不可言说。有了这样的发心,即便是在凡夫位,心力强大的人也能代受众生之苦。

    • 相关教证

      • 1、《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 2、《弟子问答录》云:“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唯有利益众生是最高的,其他以自私自利摄持的行为,如磕头、供养、布施,甚至念经、念佛、办道场、开法会、放生等等,都是下品的善根。

    • 相关公案

      • 1、仲敦巴尊者的前世叫慈氏。慈氏的父母刚开始没有孩子,天天求天尊加持想要个儿子。天尊为其诚心所动,告之想要儿子必须求佛法。他们遵照天尊的嘱咐上供下施,后生下一个可爱的孩子。这个孩子生下时舌头会发光,光接触到谁的身体,此人马上产生慈悲心。于是父母把孩子带到十字路口,让他的舌头发光接触每个路人,使大家都生慈悲心。后来慈氏遇到了普贤上师(即阿底峡尊者的前世),上师对他传授佛法后,他说了“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这个偈颂。

      • 2、无德禅师的徒弟中有一个沙弥,一天晚上不小心踩死一只青蛙,无德禅师得知后非常严厉地教训道:“你这是犯了杀生大戒,为免业报轮回,你到后山去跳崖谢罪!”沙弥拜别师父,万分伤心地走近悬崖,往下一看,悬崖峭壁、深不见底,跳下去必死无疑,不跳又违背师父教言。他进退为难,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这时一个屠夫刚巧经过,上前问其原因,了知后感慨道:“你不过无意踩死一只青蛙,罪业就这么重;我天天杀猪、满手血腥,肯定要堕入恶趣的。不如我跳,你不要跳了!”于是他毫不迟疑,纵身从悬崖上跳了下去。由于他的发心力(一方面代别人受苦,一方面生起了极为强烈的忏悔之心),被一朵祥云托住,罪业清净,当下成就。此公案告诫我们,利他的菩提心是多么重要。

    • 思维讨论

      • 此颂说的以行为代他苦,上师如意宝又说,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心里观想代受无量众生的痛苦,功德和利益也不可言说。一个是行为,一个是观想,两者有矛盾吗?

  • 【颂词3】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 消文释义

      • 时时应当观自己的心念处于什么状态,扪心自问自己犯了什么罪过,观察自己的过失,纵然他人犯了罪,也要转为自己的过失,即使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错事也要在大庭广众前诚心忏悔承认说“我有此种罪过”。(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身为修行人应时时观察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了知是在损害众生还是在利益众生?恒时详细审察言行心念,对过失加以预防、消除或忏悔,这也是以正知正念恒护自心。心不外散常观自己的过愆,能做到如此,修行才会得以长进。

      • 2.“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修行人平时不能观他人的过失,而应恒常检省自身过失。如果别人犯了错,即使过失很大,我们也不能加以呵责和诽谤,应思维:虽然他暂时犯了大错,但我也不是完人,也同样有很多过失,所以我不应歧视他,而应帮助他维护名誉度过难关,要将他的过失揽在自己身上代受。当然这样做会有一定难度,然而如此观想,能有力地对治自我执著,熏习对众生的悲心。身为大乘修行人,会以欣然的态度代受他过,无有任何勉强,因为他唯一所求便是利乐父母众生,现在有机会实现愿心,何乐而不为?

        • (1)“心里代受”。比如看到媒体报道,众生杀人、偷盗、妄语、邪淫、造五无间罪等等,我们要思维:他们的过失由我在我的相续中承受,愿这些犯了大错的众生的一切罪业、烦恼都已经由我顶受了。从心里观想他们的相续已经清净。这是心上的一种顶替。

        • (2)“行为代受”。比如晋美桑给上师的公案,他眼看小偷要被众人烧死,就谎称自己是小偷,顶替小偷受苦。这是真正行为上的代受。

      • 3、“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在对待自身过失上,一般凡夫人会极力隐瞒,而修行人则应逆向而行,自己身口意方面所有大大小小的过失,都应毫无覆藏地在众人前作忏悔,使自己的心置于低位,从而调伏珍爱自己的心态,断除我爱执。

    • 相关教证

      • 1、以前有位老法师说:“佛法慧眼不能当作看别人过失的窗口,应该是对照自己的明镜。”懂一点戒律、懂一点大乘义理,就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整天说很多过失,这是初学者很容易犯的过失,我们需要警惕。

      • 2、古人读书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知识是为了通达大自然的真性,为百姓和社会谋福利,继承前辈大德的优良传统,为千秋万代创造和平,并不是要自己升官发财,也不是为了自己快乐,拥有幸福的家庭。

      • 3、萨迦班智达说,劣者对自己的过失,总是想方设法推诿给别人,就像乌鸦自己吃了不净物,却把脏嘴往干净的地方擦。

      • 4、上师如意宝讲过,发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忏悔低劣的行为,如杀生、邪淫等,觉得自己做错了,在别人面前发露忏悔;还有一种是,自己造恶业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在战场上怎么样杀人,当时如何如何厉害。这样的发露没有功德,只有过失。

      • 5、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中说:“日日夜夜三时中,恒时守护自根门,发露自己之过失,不觅他人之过错。”如果日日夜夜守护根门,发露自己的过失,不寻别人的过失,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 6、有个法师曾说:“用惭愧心看待自己,以感恩心对待他人。”

    • 相关公案

      • 1、佛陀在因地时,有一世转生为善得商主,他从大海取宝回来的路上,看到刽子手准备杀一个人,便决定将此人救下来。但刽子手说自己无权释放,必须要去求国王。善得飞快赶到国王前求情,国王提了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将他这次从大海里所获珍宝尽皆上缴;第二、他自己要代那人伏法受死。善得听后,心甘情愿地将珍宝全部献给国王,然后准备到刑场受死。刽子手正欲砍断他的头颅,双手却突然僵硬起来无法行刑。国王闻讯后决定亲自执行死刑,当他手执利刃砍向善得时,双手居然瞬间掉落于地,并在惨烈痛苦中死去。这位残忍的国王,就是提婆达多的前世。此公案说明利他菩提心的威力。

      • 2、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冒充自己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也从不追究。他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本地的老朋友,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这是世间很大的一种利他的发心。大恩上师所译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曾被一个人冒名,并由西藏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此书。但上师并没有追究他,上师说:“只要此书对众生有利,有些小问题,没必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扩大,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只要能忍让、能包容,还是应该尽量去做。”

      • 3、一个教授和一个学生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一双鞋。学生说,我们把它藏起来,躲到树丛后面,看丢鞋人的反应。教授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你可以通过他,给自己带来更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当鞋的主人发现两只鞋里的硬币后,脸上充满惊讶和欣喜,激动地仰望着蓝天,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和无助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 思维讨论

      • 在金刚萨埵修法中,有“发露忏悔”,你做得到将自己以往所有的罪业和过失在大庭广众前发露吗?对你而言,发露自己的过失和顶替他人的过错哪个更加艰难?为什么?学习此颂对你有何启发?

  • 【颂词4】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 消文释义

      • 令誉:令他人获得名誉。

      • 匿:藏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 特别宣扬他人的功德声誉,以此埋没自己的名声,隐含不露,自己像下等仆人一样无有我慢精勤为他们的所有利益当差役使。(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

        • (1)凡愚者都会想尽办法压抑他人的声誉,显扬自己的功德,以此增深自我爱执的恶习,堕入更深的轮回。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所希冀的名声与利益。有一个教言说:要得到高位,必须先为别人做很多事;若要得到名声,必须赞叹他人功德。这是必然的世间规律,如果一味诽谤压制他人的名声,剥夺他人的劳动果实,自己最后也会身败名裂,得不到任何安乐。

        • (2)作为修行人,必须隐藏自相续功德,不能让自己的虚假名声到处传扬。而对其他人,则需要以清净心观待,时时赞扬和真心诚意地随喜他人的功德,如此,不但能提升他人名誉,也可藉此隐藏自身功德,减少道障,这是对自己修行的最好保护。

      • 2、“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 让众生得到利益,是一个大乘修行人最大的心愿。众生真实得到了利益,就是对大乘修行人最大的奖赏。主动(而非被迫无奈)把自己处于最低下的阶位,甚至像奴仆一样为众生服务,这是打破珍爱自己、打破傲慢的一种方法。修持菩萨道,就是把自己处于一切众生之下,然后一心一意贯彻为众生服务的理念。

    • 相关教证

      • 1、《道德经》云:“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地尽管承载一切、养育一切,却毫无怨言,从不居功,从不炫耀自己的伟大。

      • 2、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善的最高境界如同水一般,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争功,默默地奉献一切,始终流在最低处,没有任何怨言。

    • 思维讨论

      • 宣扬自己的功德会增上自己的慢心和我爱执,那么宣扬别人的功德,令他人获得名誉,会不会增上了他人的傲慢心和贪执心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