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47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

我们正在学习如何修持菩提心。首先讲了自他平等的修法,接着又讲了自他相换的修法。自他相换当中讲了它的理念和实际事宜。本课内容属于“宣说事宜”,涉及大科判“行为”当中“子一、行为修法”和“子二、以行为主宰心”两个科判。要义归纳如下:


(一)行为修法

1、断除珍爱自己,以心行置低位。(详见颂词1)

(1)我们不应该在别人面前赞叹自己。因为其一,这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如果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过失上,意识到自己的功德很少,自己的过失很多,对自己的珍爱程度就会越来越低;其二,作为一个初学的凡夫人,相续当中的过失的确是远远多于功德的,而且我们现在暂时具有的功德还有一种无常性,不值得夸耀。

(2)要以隐藏功德为本。因为其一,这也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修法。关注功德会助长自己的傲慢心,会让自心处于高举的状态,对修行非常不利;其二,特意去宣扬自己的功德,很容易遭到别人歧视和一些违缘。


2、摄义

(1)入菩萨道后心和行为的改变。在没有进入菩萨道之前我们所有的心念行为皆是为了自利,我们的心念行为经常损害众生;发了菩提心后,我们应该有一种彻底颠覆的决心:现在则为了替他人谋取利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愿一切的伤害都归在我的身上。(详见颂词2)

(2)菩萨修道时身心的行持。不要让自己表现成刚强、顽固不化,因为通过调伏外在的行为,可以约束自己的心,对自心有一定的影响;应该犹如初嫁媳一样有羞愧、畏惧和谨慎的心态和小心翼翼的行为。(详见颂词3)


(二)以行为主宰心。

以对治主宰。

以利他意乐和行为对治主宰:以利他的行为或者调伏我爱执的行为,让我们的心处在利他的状态,如果它逾越了取舍,就要用对治来惩罚它。(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C30

审核师兄:定解C18


  • 【颂词1】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 消文释义

      • 自己本身具足多种过失,偶尔性的功德微乎其微,何足赞叹?因此就算是小小的功德也应当尽量隐藏,不让他人知晓。(《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在别人面前赞叹自己?

        • (1)这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凡夫人对于自己的过失非常喜欢隐藏,对自己的功德非常喜欢炫耀,这种心态就是珍爱自己的表现,并且由于珍爱自己或者我执膨胀的缘故,产生的烦恼、恶习非常多。既然如此,我们就反过来,认知我们的过失非常多,功德非常少,就可以断除珍爱自己。如果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过失上,经常看过失,意识到自己的功德很少,越看自己的过失,对自己的珍爱程度就会越来越低。

        • (2)作为一个初学的凡夫人,相续当中的过失的确是远远多于功德的。我们功德是太少太少了,而且不光是少,我们现在暂时具有的功德还有一种无常性,它非常可能变化,不值得夸耀。华智仁波切说过:“三界中一切都是无常的。”自己暂时的修学境界并不值得宣扬,也没有真实可靠性。所以我们要知道“此身过本多”,以此来断除珍爱自己的习气。

      • 重点2: 为什么要以隐藏功德为本?

        • (1)其实这也是断除珍爱自己的一种修法。关注功德会助长自己的傲慢心,会让自心处于高举的状态,对修行非常不利。所以说“故当隐己德”,即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断除珍爱自己。

        • (2)特意去宣扬自己的功德,很容易遭到别人歧视和一些违缘。智悲光尊者说:“作为凡夫人,自己的境界不能过多讲给别人听,否则从此之后这些境界就不会现前了。”

      • 重点3: 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 真正的功德就是想帮助众生,有这样一颗心最珍贵。从诸佛菩萨的历史来看,他们成就的因缘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也是一种利他心,在任何佛陀的传记中,不具足菩提心而成就的一个也没有。

    • 教证公案

      • (1)麦彭仁波切说:“自己于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

      • (2)《毗奈耶经》云:“不宣自德,不隐己过。”

      • (3)华智仁波切讲过:“自己功德深隐匿,他人功德张幡旗,卤莽傲慢决不作。”

      • (4)萨迦班智达在格言中亦云:“愚者学问挂嘴上,智者学问藏心底,麦秸漂于水面上,宝石沉没于水底。”

      • (5)智悲光尊者曾说:“作为凡夫人,自己的境界不能过多讲给别人听,否则,从此之后这些境界就不会现前了。”

      • (6)米拉日巴尊者也说:“雪山雄狮、森林野兽、大海鲸鱼,若能隐藏不露,才会减少危害。同样,作为修行人,所修之法、修得的境界千万不能泄露,不然会招致违缘。若能善于隐藏,必能修成顺缘,最后圆满成就。”

      • (7)《莲苑歌舞》中,金蜂的妻子死了后,他到莲喜尊者面前准备出家,尊者说:“偶尔厌离天王所幻化,君岂不知此心不久长?”

    • 延伸讨论

      • 反观自己修行的境界,是否稳固?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 【颂词2】往昔为自利,所行尽害他,今为他谋利,愿害悉归我。

    • 消文释义

      • 总而言之,往昔为了私利,你所作所为均是有损他众的害行,从今以后,为了利益众生,愿以往这所有的损害全部落到自己的头上。(《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在没有进入菩萨道之前我们有怎样的错误发心和行为?

        • 在无始轮回中,我们相继当中充满了我爱执,充满了自私自利。自己的一言一行,所有心念行为,其目的皆是为了自利,都为了谋求诸如我的饮食、财产、名声、眷属……这些目的,自己所作所为,几乎全部都是对他人有损的恶业。反观自己,就会发现在自利心很强时,我们的心念行为经常损害众生。

      • 重点2:发了菩提心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和行为?

        • 现在我们开始修持菩萨道了,应该有一种颠覆:“今为他谋利”,现在则为了替他人谋取利益,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愿一切的伤害都归在我的身上,都落在我的头上,让自己去感受一切众生的痛苦,或者在为众生谋利过程当中所遭遇到的一切损害全归我。

      • 重点3:发心利他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说“愿害悉归我”呢?(摘自《生西法师辅导》)

        • 是表明了一种彻底颠覆,极致贯彻利他的决心:“我要彻底贯彻利他的思想,我要把利他的行为完全贯彻到底”,所以就有了“愿害悉归我的”教言,或者说我们应该有这种境界。如果我们这样发心,在利他过程中的任何伤害、痛苦、违缘和不如意我们都可以承受,为了利他什么都可以承受,这样其实是把利他贯彻到了极致。

        • 有些人学习大乘是想通过利他来圆满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它不是把我爱执彻底抛弃掉,而是把我爱执、我执、自我打扮得更合理或者让它们更完美、更圆满。所以只有“愿害悉归我”,愿一切的伤害都由我来承受,才能彻底放弃自利,才能够完完全全地为众生去做利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

      • 重点4: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如何才能做到?

        • 《法句经》中说:“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凡夫众生追求自利,即使得到暂时世俗小利乐,实际上毫无真实安乐可言,只是一些小辩与小聪明而已,而修持佛法者,追求广大解脱事业,才能获得大安乐。

        • 想现前无上安乐佛果,应当勤积其因——福慧二种资粮,不然你虽在日夜不停地想得到安乐,而不勤积二资,也只能是食不饱腹。如果希求无上安乐,要在因上下功夫,勤修自他相换,断舍我执烦恼,消尽恶业,这样最终必定会让自他得到无上安乐佛果。

    • 教证公案

      • (1)三国时有个野蛮人叫周处,在得知大家把他当作祸害时,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来他寻访有修养的名人陆云,听从他的教导,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最终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忠臣,为老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 (2)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世间人心动,爱执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 (3)《法句经》中云:“无乐小乐,小辩小慧,广求大者,乃获大乐。”

      • (4)禅宗有种说法:“迷时千卷少,悟时一字多。”

    • 延伸讨论

      • 你对这种修法有疑惑吗?如何理解上师所宣讲的“迷时千卷少,悟时一字多”?

  • 【颂词3】莫令汝此身,猛现顽强相,令如初嫁媳,羞畏极谨慎。

    • 消文释义

      • 不要让自己的这个身体过于顽固不化,现出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应当如同新媳妇的姿态那样具有羞涩畏罪、谨慎约束、自重自爱等行为。(《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为什么我们不要让自己表现成刚强、顽固不化呢?

        • 因为外在的行为有时可以代表内心。外表显现得这么刚强、顽固不化就说明内心的我爱执非常强烈。既然现在我们要调心,要修持大乘的思想,寂天论师说,就不要让这个身心、这个“我”显现得这么明显、顽固。当然这不是让我们完美地把这个“我”隐藏起来,不让它表现出来,而是要彻底把它调伏而不显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调伏外在的行为,可以约束自己的心,对自心有一定的影响。

      • 重点2:用比喻说明,作为大乘修行人应该如何行持?

        • 新媳妇的心态很容易出现“羞、畏”、“谨慎”的心理和行为。此处以新媳妇为比喻是为了说明,菩萨修行时应该犹如初嫁媳一样“羞畏极谨慎”,即菩萨修道时,应该有羞畏和谨慎的态度。第一个“羞”,是有惭愧心。如果生起了自私自利的心,自己会觉得在佛菩萨面前很羞愧;“畏”就是畏惧,畏惧伤害众生或造业,畏惧从大乘道中退失,有一种畏惧的心态;还有“谨慎”,就是非常谨慎,对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行为都要考虑。所以佛经中说:“应知菩萨者,譬若新妇。”菩萨应该像刚过门的媳妇一样,行为小心翼翼,这是菩萨应该有的修行心态和行为。

      • 重点3:“羞畏极谨慎”是针对一切菩萨吗?(摘自《生西法师辅导》)

        • 菩萨相续中的功德越来越圆满时,外在可以显得非常粗暴,但是内心中非常慈悲。在内心不离开慈悲的同时,外在可以显现粗暴相,比如佛菩萨显忿怒相或者上师调伏弟子时显忿怒相。

        • 有时看菩萨显得很刚强或者非常粗暴,我们也不能因而推知一定怎样,因为凡夫人、初学者才会在内心不调伏时外表显得不调伏。但是对一个真正的菩萨来说,可以显现不同的样子,内心是永远慈悲的,外在可以温柔,也可以很粗暴,因为他观待不同众生的需要,有些通过慈爱的心、柔和的行为就可以调伏,有些必须要以粗暴的行为才能调伏。

    • 教证公案

      • (1)佛经中说:“应知菩萨者,譬若新妇。”

      • (2)唐代的《新嫁娘词》中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延伸讨论

      • 想一想在平时的修行中,哪些行为是“顽强”的?哪些行为是“羞畏极谨慎”的?学习完这个颂词对你的修行有哪些帮助?

  • 【颂词4】坚持利他行,切莫伤众生,妄动应制止,逾矩当治罚。

    • 消文释义

      • 应当以利他的意乐行持利他的行为,千万不能有自私自利的意乐行为,如此以对治法主宰这颗心,也就是说如果它逾越了取舍,就要用对治来惩罚它。(《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重点1:如何理解“坚持利他行,切莫伤众生”?

        • 我们行为上一定要坚持利益众生,千万不能伤害众生,这是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以利他的行为或者调伏我爱执的行为,以行为去主宰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处在利他的状态。堪布根霍在讲义中说:“此偈所言的,即是饶益有情戒、严禁恶行戒、摄持善法戒的总结。”作为大乘佛子,必须时时告诫自己要遵循大乘佛法去做,否则便会步入歧途。无著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利益众生事,随时不过时,所作恒无谬,不忘我顶礼。”这是佛菩萨时刻不忘的法业,恒时无有错谬的事业。我们作为修学者,理应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以菩提心摄持自三门,坚持利益众生。

      • 重点2:如何在平时的修行中做到“利他行” ?

        • 为了时刻做到坚持利他、切莫伤众,必须时刻以正知正念来护持心相续,不让它妄动,像调伏大象一样,长期约束调教它,及时制止不法举动。如果能恒护正知正念,自心烦恼苗头刚萌芽,就及时察觉,那时极易调伏纠正,使它归于正道,不违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戒规。

      • 重点3:培养菩提心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 第一、要遣除违缘,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的罪障;第二、要创造顺缘,尽量地积累资粮;第三、一心一意地祈祷诸佛菩萨和根本上师,愿相续中的菩提心日日增上,不要减灭。这三个条件具足的话,菩提心一定会越来越增上,我们应该尽力去这样做。

    • 教证公案

      • (1)晋朝有一位住在深山修行的僧群法师,有一天走到深沟之上的独木桥去打水,有一只野鸭,折断了翅膀飞不起来,停在独木桥的中间。大师想用锡杖拨开,又怕它掉下深沟丧生,于是回来不去打水,最后因缺水而示现圆寂。

      • (2)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赞叹道:“为保全动物的生命而不顾自己,再没有比这更慈悲、更伟大的了。

      • (3)佛在因地时以身饲虎、割肉喂鹰。

      • (4)宗喀巴大师说:“如果人不是大乘,仅仅法是大乘也不够。”我们所学的这些法,是大圆满、大中观以及大乘佛法,可是人的境界没有跟上的话,法再好也没有用。

      • (5)古大德也说:“发心不重要,生心才重要。”

      • (6)《经庄严论》云:“利益众生事,随时不过时,所作恒无谬,不忘我顶礼。”

      • (7)《释量论》宣讲佛的功德时也说,佛陀的功德归摄于两点,一是以悲心利益众生,一是以智慧通达万法。

    • 延伸讨论

      • 如果在利他行为和自己利益冲突的前提之下,是否愿意帮助众生?僧群法师的例子给了你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