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6课

一、科判地图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课属于第二品“忏悔品”,“忏悔品”分为总义与论义,总义当中包括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抉择发心”我们已经学习了,现在学习第二个问题,即“随发心而行持”。这里又分受戒的方法(受戒之对境、受戒之补特伽罗、受戒之仪轨)、护戒的方法、还净的方法三个方面。本课讲受戒方法的第三个问题受戒之仪轨以及护戒方法,要义归摄如下:


(一)、受戒之仪轨

如果具足了善知识,同时自己也堪为发菩提心的法器,是否观待仪轨来受持呢?

  1. 第一种观点:愿菩提心不观待仪轨受持。(无著菩萨、法友尊者等)

  2. 第二种观点:愿菩提心需要仪轨受持。(阿底峡尊者、无垢光尊者)

  3. 《入行论》依照的观点:本论按照《释论》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


(二)、护戒方法

  1. 护戒的方法:断除菩萨的一切所断,修学一切学处。

  2. 关于该断除的戒律。
    (1)无著菩萨的观点:《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四种他胜罪,四十五种恶作罪;
    (2)龙猛菩萨的观点:《虚空藏经》中所说的十四戒在《学集论》中归纳为偈颂。

  3. 上师教诫
    学菩萨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通达,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应该对照自己到底犯了没有。虽然所有的细微学处全部对照比较困难,但可根据龙猛菩萨的十八条戒律、无著菩萨的四条戒律为标准,观察自己,如果不作观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乘行人。


三、本课内容详解(请详见阅读原文)


四、思维讨论

  1. 反观平时一天当中有多少时间是为自己做事?有多少时间是为众生做事?学完这一课,你打算如何行持?

  2. 学习了菩萨戒的学处,对照自己曾经犯过哪些?以后我们该怎样观察自己守护学处?

发心师兄:定解C30

审核师兄:定解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