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176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智慧所抉择的对境分人(身心五蕴的聚合)、法(除“人”之外的一切事物、概念等)二种,本品通过中观正理抉择这两种对境本体为空性。抉择法无我空性时以四念处(身、受、心、法)由粗至细抉择万法无我,得到空性的总相。本课将学习心念处和法念处的内容。核心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心念处:小乘行者将心抉择为无常,即心识刹那生灭,但无常并不等于空性。因为一个法只要有生灭,就有所缘,其本体(生灭的基础)仍然存在,而此处直接抉择心的本体不成立。本论中心念住抉择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根识)以及意识为空性。(详见颂词一)

二、意识不成立——观察心识的住处:本颂的观察方式是意识如果实有存在,必定有一个住处,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心识无处安住,因此成立为无自性。(详见颂词一)

1.意识不住于诸根、外境、虚空:心识与根、境体性不一样,无法住于色法。根和境以及虚空本是假立的法,所住非实有,则能住的心识也无法成立。

2.意识不住于身体内、外或其他地方:身体内外以及其余地方都是色法体性,可以如上观察。

三、意识不成立——观察心识本身:本颂从心识本身来观察,通过观察心识和身体的关系来抉择心识没有丝毫真实性可得。正因如此,一切有情的自性本来即是涅槃。(详见颂词二)

1.心识和身体非一非异:心识和身体有各自的法相,心识不可能是身体。另外心识也不是完完全全离开身体,在身体之外还有一个心识,这在之前已经破斥过。

2.心识和身体非离非合:身体和心识能够混合和分离的前提是,身体和心识是别别他体(异体),这在前文已经破斥。再者,如果身体和心识以混合的方式存在,那身体少一部分则心识也当减少。

四、五根识不成立:本颂以三时的方式观察五根识和外境的关系来抉择五根识的无自性。(详见颂词三)

1.识境同时产生:同时产生的法无法成立因果关系,识成无因而生。

2.识与境前产生:根识不能离开所缘境单独成立,否则有今天能看到明天花园的过失。

3.识与境后产生:境生识未生,识生境已灭,识缘什么而生?


五、法念处:在共同乘中法念处是观法无我,即观察五蕴的法无有自性。大乘中“观法无我”是包括有为法、无为法、内在心法、外在色法等在内一切诸法都是空性。本颂以金刚屑因简单说明诸法无生的道理,如《入中论》云:“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后面将会详细学习这些道理。(详见颂词四)


  • 【颂词1】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 科判分析

      • 大乘的心念处即为抉择这颗明明清清的心识也不存在。本颂观察时分为观察意识和五根识(眼耳鼻舌身意等五识)。

    • 颂文释义

      • 心意不住在眼等六根中,不住在色等六境上,也不住在内根与外境之间,心意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而其他处也找不到。——《入行论广释》

    • 重难点分析:

      • 1.什么是心念处:

        • (1)大小乘的比较:小乘行者将心抉择为无常,大乘中直接抉择心的本体不成立。本论中心念住抉择了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根识)以及意识为空性。

        • (2)认识心本性的方法:可以通过中观正理的观察,也可以依靠密法的窍诀,二种方法所达到的目标完全一致,只是密宗窍诀更方便。

      • 2.本颂观察方式:

        • (1)意识不住于根:

          • a.眼根等为色法而心识为心法,一个有碍物,一个是无碍物,二者在本质上显然相违。

          • b.再者,色法本身无自性,学习身念处时已抉择无分微尘不存在。所住的色法如果不存在,能住的心识也不能成立实有。

          • c.最后观察,意识和诸根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则有眼根的尸体也应有意识。如果是他体也不可能,因为离开诸根外识的本体无法建立。

        • (2)意识不住于外境:如上分析,外境与心识体性相违,而且色法本身不实有,不能作为所住。此外如果外境上有心识,那心识就成柱子,瓶子。

        • (3)意识不住于中间:此处中间指的是根、境中间的虚空。虚空也不能作为所住,因为其本身也是假立的概念。

        • (4)意识不住于身体的里外:此处“里”指的是内脏等,“外”指的是皮肤、手脚等。观察方式也同上。

        • (5)意识不住于其余地方:除去以上,心识也不会住于其余的地方。这里的余处也包括在色法中,可以同上观察。

      • 3.法师辅导补充:

        • (1)无常不是空性:小乘在抉择无常时已经到了很微细的状态,即为刹那生灭,生之后不住,马上趋入寂灭。无常本身虽然比较接近于空性,是趣向空性的基础,但是并不等于空性。因为一个法只要有生灭,就有所缘,其本体(生灭的基础)仍然存在,内心当中就会有所执着。

        • (2)心王为八识的情况:唯识宗讲心王,有时候还会提到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但这两者并不是单独离开六识之外的存在。末那识也叫染污意识,某种程度来讲可以包括在意识当中。按照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的窍诀来说,每个识明清的部分为第八识。因此抉择了六识为空性,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无自性也可以抉择。

        • (3)虚空也是假立的:虚空分为二种。一种为庄严虚空,例如蓝天。这其实是一种色法。另一种虚空比如房子里的虚空,也是假立的。我们认为这里的虚空是方的、圆的等都是自己分别念的假立。

      • 4.教证:

        • (1)《宝积经》所云:“心于内无有,于外亦无,二者亦无有且不可得。”

        • (2)《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颂词2】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槃。

    • 颂文释义

      • 心既不是身体,也不是异身之外法,非与身相混合,也非离身而存在。因此心识无有丝毫真实自性,诸有情的自性本来即是涅槃。——《入行论广释》

    • 重难点分析

      • 1.本颂的观察方式:本颂从心识本身来观察,通过观察心识和身体的关系来抉择心识没有丝毫真实性可得。

      • 2.身体和心识并非一体:意识与身体不是一体,因为两者法相不同:身体的法相就是色法的自性,色法的自性是阻碍的,有它的形状、颜色;而意识无有形状、颜色、大小等,无有阻碍性,《宝积经》中也讲过:“心无有色,无有所示,无有阻碍,非为所依。”

      • 3.身体和心识并非他体:如果实有的意识与身体是异体,意识在身体之外单独存在,则应成与身体诸根无关,五根无论怎么与境接触发生作用都无法影响到意识,这显然无法成立。

      • 4.身体和心识并非融合:融合和分离的前提是身、心必须是他体的法,这在“非异身”中已经破斥。再者,如果身体和心识以混合的方式存在,那身体少一部分则心识也当减少,或者切下来的身体支分也会有心识的作用。这些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 5.身体和心识并非分离:如果没有混合,自然也就谈不上分离。

      • 6.有情本性为涅槃:涅槃分为自性涅槃,离垢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如是一一分析观察,心识不存在任何自相,没有丝毫真实性可得。因此一切有情的身受心念皆无真实自相可得,本性无有任何戏论分别,所以观察至此,完全可以得出结论:一切有情其本性即涅槃,无有任何实执戏论。

        • 教证:《六祖坛经》也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佛陀在经中说:“一切诸法如善逝。”弥勒菩萨也说:“三有寂灭平等性。”《中论》:“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 7.法师辅导补充:

        • (1)人死和入胎不是身心的分离和融合吗?:如有人说有情在死亡、入胎以及一些濒死体验时不是有身心的分离和融合发生吗?如果从假立的角度,也可以这么说。但实际上,抛开身体去找一个实有的心识是找不到的。

        • (2)中阴身、无色界也有身体:很多观点认为中阴身在离开身体和入胎的时候,处于心识的状态。但实际上中阴身也有身体,是一种非常微细的五蕴。中阴身虽然有身体,但是也不能穿越金刚座和母胎。同样无色界也并不是没有身体。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有些窍诀,真正没有色法是找不到的。只是极其细微,所以安立为“无色”的名称。

  • 【颂词3】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

    • 颂文释义

      • 如果离开所缘境就先有根识,那么根识是缘什么境而生起的呢?如果境识同时存在,那么根识已经生起,又何必要观待所缘境呢?如果根识是在所缘境生起后才有,那么根识能缘什么境生起呢?——《入行论广释》

    • 重难点分析

      • 1.本颂观察方式:有人认为五根识有它的对境,五根存在,产生的识也应该存在。但如果详细观察五根识依靠外境的产生方式时,就会发现任何方式都不能成立,因此也说明五根识无有自性。

      • 2.识境同时产生:如果境不存在时,眼识也不存在;境存在时,眼识当下也存在。这样则说明眼识并不是缘境产生的,二者不能成立前后的因果关系如此安立则说明眼识形成之前并没有一个引发的因,即为无因而生,这样有打破世俗规律的过失。

      • 3.识于境前产生:这样承认,则有今天的眼识能看到明天的花园之过失。而且如果没有境也可以产生识,就不需要观待因缘,识就是无因产生了。

      • 4.识于境后产生:这种情况如经部宗在分析对境时的安立,也只是未经观察,只在名言中可以成立的说法。外境也是刹那生灭的,当第一刹那的外境生起时,眼识还没有生。当第二刹眼识生起时,第一刹那的外境已经灭了。心识到底缘取什么而产生?如《中论》说:“云何因灭失,而能生于果?”

      • 5.教证:

        • (1)《四百论》中有类似的观察方式,如云:“智缘未有故,智非在见先,居后智唐捐,同时见无用。”

        • (2)佛经云:“观心如虚空,是为心念处。”

  • 【颂词4】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

    • 科判分析

      • “法念处”:在共同乘中法念处是观法无我,即观察五蕴的法无有自性。大乘中“观法无我”是包括有为法、无为法、内在心法、外在色法等在内一切诸法都是空性。

      • “诸法成立无生之理”:无生是空性的别名。通过成立无生来建立万法的无自性。

    • 颂文释义

      • 因此不可能以正理推知,诸法实有自性产生。——《入行论广释》

    • 重难点分析

      • 1.假如诸法实有自性,则必有其产生的方式,这些方式可归摄为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四种。《入中论》云:“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这四种观察方式也叫金刚屑因。《中论》所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 (1)破自生:如果诸法由自体产生,就有无意义,不必要,无穷生的过失。

        • (2)破他生:如果由他法可以产生,则有火焰产生黑暗的过失。

        • (3)破共生:如果自生、他生都不能成立,也就不可能存在自体共生的方式。

        • (4)破无因生:如果诸法无因而生,则有虚空生也能产生鲜花等种种过失。

      • 2.闻法的功德:

        • 《正法念处经》宣讲了闻法的七种功德:

          • (1)未闻之法得以听闻;

          • (2)已闻之法得以坚固;

          • (3)舍弃恶业;

          • (4)转生天界;

          • (5)延长寿命;

          • (6)圣者见而生喜;

          • (7)对佛陀起信心和恭敬心。

      • 3.法师辅导补充:

        • (1)法念处的范围:前面观察了身体,受、心识,剩下的所有法都可以放到法念处中观察,比如除身体外的色法,除受以外的心所法以及虚空、石女等无为法也可以观察。空性的概念也可以观察,空性本身也是空性的。圣者的法也可以包括在里面,例如圣者的智慧也是空性的。总之,所有的有为法、无为法、只要是任何我们所想到的,乃至于八识和八识的对境都可以观察,本性都是空的。

        • (2)无生与空性:无生是空性的别名,很多地方讲诸法无生。一切万法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无为法是观待有为法而安立,本身没有本体。有为法都具有生、住、灭的法相,观察一切万法无生,就已经是观察它的空性了。因为没有生的缘故,也不会有住和灭。如果无生、住、灭,有为法的本体绝对不可能是实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