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2课

第1课回顾

在正式学习《入行论》之前,上师谈到了宣讲这部论典的缘起,对参加学习的道友提出了几点希望;介绍了《入行论》在印度、藏地的兴盛历程、重要程度,和对修行人的巨大利益;作者寂天菩萨的生平和成就(七大稀有传记中的第一个)。

内容归摄(总义)

提示:上师的课前开示往往都会包含非常善巧实用的闻思方法、修行窍诀,犹如如意宝一般珍贵殊胜。乃至每节课前的课前开示都是如此,那么在这部论典开讲之前,上师用了整整两节课做“课前开示”,这些内容都是在每个人长期的闻思修行过程中最关键性的窍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定不要忽视,应该认真地反复学习体会。


本课上师讲到几个要点:

1、强调共修的必要性和利益:作为对比,要了知独自学习的过患、集体学习的利益。同时佛法的学习,需要对治一些世间习气,重视共修团体的团结和合、如理如法。要牢记的是,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始终要依止殊胜的具相上师和善道友团体。

2、佛法的学习就是通过闻法、思维、修行,对治无始以来自相续的烦恼,增长智慧,利益众生。因此,要有长期计划,要不间断地听闻、思维,才能对法义生起定解。

3、仅仅闻思还不够,为了能让法义融入自心,真正生起菩提心,需要长期的串习(实修)。本课中上师提出了实修菩提心的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

4、在开始正式闻法之前,需要依照如理如法的闻法方式,反观、调整自己的发心和行为。

最好的发心是上世道的利他菩提心。所断的行为有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总之,应该依照“华严四想”的方式,如理如法闻法。

发心师兄:定解C05


  • 一、 共修(集体学习)的必要性和利益

    • 1、 要从闻法中受益,需要依靠自他二力,仅凭自力很困难。独自学习有什么过患?

      • 1)虽然自由但不易坚持,遇到一点小违缘就可能中断学习,非常可惜;

      • 2)独自思维,对法义理解不深入。

    • 2、 学习中的互动很重要,坚持参加每周的共修有什么利益?

      • 1) 互相鼓励帮助,保持学习意乐,有助于克服违缘,令学修圆满;

      • 2)相互研讨,可开拓思路、增上智慧;

      • 3) 通过帮助道友,直接实践菩提心、菩萨行;

      • 4) 对上师和佛法有一分信心和恭敬,就得一分加持和功德。因此规范闻法威仪十分重要(指本课所讲的闻法方式),而共修是保证如理如法闻法行为的最好方式。

    • 3、 在共修团体中要注意什么?

      • 1) 共修团体要团结和合。大乘修行人应心胸宽广,通过佛法调伏自己相续中的烦恼(竞争、嫉妒)。

      • 2) 避免变成世间聚会,谈无关话题(主要是指课间休息时);

      • 3)其他,请回顾“共修纪律”。

    • 小结: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始终要依止殊胜的具相上师和善道友团体。

  • 二、 要经常性地闻法,努力思维法义

    • 1、 学习大乘佛法以信心和意乐为基础,不论哪个教派、不论依止哪位上师,都可以学习本论;尤其是佛教内部,各宗各派互不相违。

    • 2、 《大毗婆沙论》中说:“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盘。” 由此教证可知闻法的功德极大,但要得到这么大的功德,偶尔听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

      • 1)有长期闻法的决心;

      • 2)广闻博学;

      • 3) 每一部论典善始善终,学修圆满,避免虎头蛇尾。

    • 3、 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调伏自相续的烦恼,进而利益他众。因此仅仅听闻佛法,不一定对自相续有很大利益,还需要不断思维、串习(实际修行)。

      • 1) 佛法的内涵是远远超胜一切世间法的,因此需要具足的因缘更多、需要精进的时间更长。所以也要保持长期思维的稳定决心,不急于求成。

      • 2) 在家人很容易身心散乱和执着于无意义的世间琐事中,因此应该养成每天闻思的习惯,将佛法融入自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徒。而不是只有一个“皈依”的名号,自欺欺人。

  • 三、 要重视菩提心的实修(法融入于心需要长期串习)

    • 1、 实修的重要性:想以佛法饶益自他,就必须在通过闻思生起定解后,长期实修。

      • 1) 如果只耽着在词句上,无论如何精进也只能变成佛教研究者,而非修行人;闻思可以接下善缘,但不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和功德;

      • 2) 以教证说明实修的重要:要记住《华严经》中的三个形象比喻(a.自己不修持而给别人讲法,如同没有耳根的聋子给别人放音乐;b.自己不修持而希望利他,就像船经常载人渡过大海,但自己可能会在大海里丧命;c. 自己不修持而仅仅口头说得好听,犹如仅说糖如何甜而自己不品尝,心里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以及《宣说决定真如经》中,对比修行与闻法的功德大小(佛陀曾在《宣说决定真如经》中问舍利子:“十大劫中闻受佛法的功德大不大?”舍利子说:“非常大。”佛陀说:“这个功德跟修真如相比,修真如一弹指间的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

      • 3) 闻思和实修不能偏堕,同样重要。

    • 2、 修行必须依靠自己的精进:无始以来,我们的心习惯了放任自流,因此在轮回中沉沦到现在。所以,为了真正得到佛法的巨大利益,真正改变相续,付出一些“苦行”是非常值得的。因此应该对自己有个强迫的要求,并且要长期坚持。

    • 3、 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相比于名利、财富、地位,能够值遇佛法并且生起一颗利益众生的心才是最有价值的。

      • 1) 暇满人身十分难得,应该好好利用它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生命短暂无常,如何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并且死时万般带不去,唯有善法有益。因此不应将时间浪费在无常变化的名利、财富、地位上、无意义的吃喝玩乐上,而将修行计划一拖再拖。要珍惜现在的因缘,当下开始精进实修。

      • 2) 时间如同海绵,挤挤肯定会有的,并不会影响工作生活。上师讲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学院道友的时间安排,这段内容请好好思考,反观自心。

    • 4、 如何实修。

      • 1) 实修内容: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精华就是菩提心。牢记上师的教诫,把修持菩提心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2) 实修要求:每天利用半小时,于座上专注观修菩提心。

      • 3) 实修方法:菩提心修法有两大体系。上师在本课中,要求我们先从四无量心开始修行。(详见下文“相关知识点”)

  • 四、 依止如理如法的闻法方式

    • 1、 学习闻法方式的必要性:

      • 佛陀曾对阿难尊者说:“两个人在一起行持怎样的善法功德最大?就是一个人讲法,一个人闻法。”由此可知,听闻佛法是能累积巨大资粮的。但是,以如理如法的方式来听闻佛法,才能得到这样大的闻法功德。闻法的正确方式分为两种:一个是发心,一个是行为。行持任何善法,都是发心引导行为,因此这里也是先宣说发心,然后是行为。

    • 2、 发心:

      • “发心”即为动机,为什么而闻法。若发心不正,则不成为善法。发心的三种类别:不善、无记、善。首先要舍弃的是不善的发心(例如为了获得名利,为了超胜他人等等)、无记的发心。其中善妙的发心又分为:上士道(上等)、中士道(中等)、下士道(下等)三种。

        • 1) 下士道发心(即世间发心):为今生及后世的人天福报而闻法,如获得健康、财富、名利等。此种发心摄持的善法无法成为解脱之因。解脱必须依靠出离心和菩提心。

        • 2) 中士道发心:为了自己解脱(小乘阿罗汉的果位)而闻法。相续中虽出离心强烈,有空性见,但对众生无强烈的大悲心,因此无法获得究竟的佛果。

        • 3) 上士道发心:发愿为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而解脱成佛,以这样利他的动机闻法,这就是菩提心摄持的善法。这是最好的发心。

      • 这也是学习《入行论》的原因之一,它是一部能令相续中生起珍贵的利他菩提心的论典。藏传佛教历代大德对此论非常重视,例如:华智仁波切终生不离《入行论》法本;法王如意宝圆寂之前宣讲的四部重要论典之一是《入行论》。因此,后学者也应当将《入行论》作为一生中最殊胜的要诀,依此生起利他菩提心。

    • 3、 行为:

      • 总述:应远离(断除)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

        • 1) 三种过失:

          • a) 耳根不专注(“耳不注如覆器之过”):尽管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耳朵并没有专注于所闻之法。比喻为把水杯倒置杯口向下(“覆器”),水则无法进入杯中。因此,要专注、恭敬地谛听。

        • b) 心不专注(“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在专注地听,但没有记忆,听了就忘,在心相续中没有留存。这样虽有听闻的功德,但是没有忆持法义,要缘法义串习就很困难。比喻为杯子口虽然向上但有漏洞,上面倒水下面漏水,永远装不满。因此,要将法义铭刻于心。

        • c) 杂烦恼(“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虽然听了,也记住了,但在闻法过程中,内心掺杂了各种贪嗔等烦恼妄念,这样再殊胜的法义也被烦恼所染污,无法变成清净善法。比喻为向有毒的杯子中注入甘露,这样甘露也成为了毒药。因此,要观察自心,闻法时一定要断除各种烦恼。

      • 2) 六种垢染:

        • a) 傲慢:认为上师讲得一般,甚至自己超胜上师,或认为法义太简单,而生起傲慢相。佛法必须依靠恭敬心才能得到利益,傲慢心会令自己得不到殊胜的功德。法王如意宝、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等高僧大德,在听闻佛法时都非常恭敬;索达吉上师也在各位上师面前听闻过七、八次《入行论》,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傲慢。

        • b) 不起信心:信心是趋入佛法的基础,没有信心将一无所获。因此要对上师、对佛法、对自己修行可以成功充满信心。

        • c) 没有希求心:如果对佛法的利益没有充分认识,就容易不起希求心。往昔闻法因缘十分难得,历代高僧大德为了寻求佛法,纵遇千难万险,甚至火海刀山在所不惜。我们一定要珍惜闻法的机会。

        • d) 外散:闻法时心散乱于外境的色声香味,或者胡思乱想,没有专注于法义。

        • e) 内收:有两种情况,一是闻法时昏沉打瞌睡;二是过于专注于某一句法,抓住不放,其它的听不到。

        • f) 厌倦:闻法时间稍长便不耐烦,失去欢喜心。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一节课当中疲厌,二是闻法时间较长时(例如《入行论》一共有201课),学到后面慢慢失去动力,甚至有退失心。因此,求法中需要一点苦行和安忍,相比于巨大的利益,这点付出十分值得。

      • 3) 五种不持

        • a) 持义不持文:认为意义重要,对文字不重视。而内容是依靠词句来表达的,对佛经论典中的词句应该重视。

        • b) 持文不持义:过于重视喜爱文字的优美,文法的流畅,却忽略其意义。其实,文字是表达意义的。因此,文和义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要重视文字,但是不能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是应该依靠文字趣入意义。

        • c) 上下错乱而持:佛经论典的内容绝不会出现上下错乱的现象,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内容加在下面来理解,或反之,这便是上下错乱而持,这样无法了知佛持续表达的本意。因此,应该按次第闻思。

        • d) 颠倒而持:佛法本来是令我们解脱的,却认为佛法能圆满世间利益,执著它是世间快乐的因。

        • e) 未领会而持: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佛法有不同的意趣、秘密,以及了义、不了义等差别,如果不能领会则无法通达真正的意义。例如《心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若不知其意趣,就会很难理解。其实从不了义的角度,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但是从究竟、了义的角度而言,眼耳鼻舌身意不存在,“我”也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细致地学习、通达了义和不了义之后,才能领会佛教中所讲的意义。

      • 4、 依止四想(也成为“华严四想”)

        • 闻法时,把上师当作医王想;把佛法当作妙药想;把自己当作病人想(从佛法的角度讲,只要内心有贪嗔痴等烦恼,就是病人);认真修学佛法当作治病想。这一点非常重要,争取在每次共修开始时这样思维一下。

  • 相关知识点

    • 1、 什么样的上师是具相上师、具相善知识?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可以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三、具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六、圆满四摄: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

      • 《入行论》中也讲到了善知识的法相:“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 我们在依止上师之前,应该按照这些教言,以智慧观察上师。一旦依止了具相上师,就应该依教奉行。

    • 2、 菩提心修法的两大体系

      •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修习七种因果的窍诀(七重因果);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宣说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法。

      • 七种因果,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著菩萨,后传至金洲大师;

      • 自他相换,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

      • 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

      • “七种因果”的修行思路是: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因果。实修时为反向修,即从知母、念恩、报恩开始修,之后修持慈心和悲心,最后增上意乐、生起菩提心。

    • 3、 四无量心(此处只简单解释定义,不包括具体修法)

      • 修世俗菩提心的前行,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 为什么称作“无量心”呢?因为修慈悲喜舍的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衡量,其善根深广难思,故叫做无量心;再者修慈、悲、喜、舍时,其对境是普天下所有众生,因众生数量无尽,所以也称作无量心。

      • 四无量心在经书里依次是慈悲喜舍,舍心列于最后。但是在修法时,舍无量心却位居第一。舍无量心:就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无有爱憎的平等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平等心,则后面修的慈心、悲心都将成为片面的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所以首先要修舍无量心。

      • 慈无量心: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及安乐的因。

      • 悲无量心: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及痛苦的因。

      • 喜无量心:愿一切众生不离开安乐而随喜,没有嫉妒的心态。

  • 思维讨论

    • 1. 《入行论》的学习要持续4年,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对圆满传承、坚持共修、重视实修等方面,有哪些计划?

      • 思路:对于学习佛法应有长远的打算,避免刚开始激进、兴致盎然,遇到一点违缘、障碍就失去欢喜心。

    • 2. 了知历代大德的苦行求法,以及上师和精进的道友是如何度过一天、如何修行的。你有什么感受,是否会发愿随学?

    • 3. 请对闻法方式中的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对照自己小组的共修一一举例说明。在之前半年的共修当中,你存在其中哪些不如理如法之处吗?接下来打算如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