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36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通过学习前三品令未生者当生起菩提心,并受持了菩萨戒,之后应如何趋入菩提呢?首先是讲戒律波罗蜜多,通过行持六度万行,令已生勿退失。本课开始宣讲不放逸品,趋入菩提心,我们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三门谨慎地取舍善恶,以正知正念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令我们的道心不退失,而辗转增上。本课用4组颂词主要阐述佛子已受持菩提心,应恒时精进于善法,谨慎守护菩提心的诸学处,了知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以及舍弃菩提心的过患。


1、作为大乘佛子菩萨,已经获得了愿行菩提心,从此以后就应当坚定不移地守护菩提心,恒时不违越菩萨学处。要用不放逸和正知正念来不舍弃菩提心。(详见颂词1)

2、宣说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诸佛菩萨再三观察和验证的唯一使众生脱离轮回的解脱方法就是不舍弃菩提心,我们也是通过再三思维菩提心的功德才发起的菩提心,因此绝对没有道理出尔反尔。(详见颂词2)


3、真实宣说舍弃菩提心之过患:舍弃菩提心的过患就是异熟果堕恶趣。从宣说之因、舍弃之过失、舍弃之定义以及舍弃之补救层面次第宣讲不能舍弃菩提心。(详见颂词3)

4、宣说舍弃菩提心的异熟果是堕恶趣之合理性:对一个众生想布施很少的东西,没布施都会堕饿鬼,那么以无上佛果的安乐来宴请一切有情却没有做到,必定堕恶趣,以此宣说不守誓言会堕入三恶趣的合理性。(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F01/定解F05

审核师兄:定解F09/定解F10 /定解F11

  • 【颂词1】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 科判分析

      • 从本课开始学习持戒度中的不放逸品。本颂略说了生起菩提心后,获得菩萨戒后,我们应怎样趋入菩提。

    • 消文释义

      • 佛子以加行、正行、后行的方式坚定不移地受持菩提心后,就应当毫不懈怠努力做到恒时不违越菩萨学处。——参照《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首先要不舍弃菩提心

        • (1)此处的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不能舍弃世俗菩提心是本品宣说的主要内容。

        • (2)不舍弃的方式是以不放逸和正知正念不舍弃,不放逸就是一定要精进不懈怠。不要认为受了菩萨戒后,可以不度众生了,天天安闲地坐着。

        • (3)要在思想上、行为上多考虑众生,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凡是有利于众生的,什么事情都要做。

      • 2、了知应学和应遮的菩萨学处

        • (1)菩萨应学的学处: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我们真正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先是法师讲,后辅导员讲,再反反复复讲考、背诵、笔考,参加大大小小的考试,才算是学,真想修持菩提心就不要懈怠。

        • (2)菩萨应遮的学处:按照《虚空藏经》中观点,利根者要防范十八条堕罪、八十条恶作罪。

        • (3)结论:无论是应学还是应遮的学处,菩萨戒律中如何规定,我们都应该认真行持。

      • 3、略说不放逸的本体及违品

        • (1)不放逸的本体

          • 1)不放逸的本体是谨慎取舍。

          • 2)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

          • 教证:《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 3)不放逸的定义,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

          • 4)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具有这种能力的心叫做不放逸。

          • 教证:法王如意宝在讲《入行论》时说过:“所谓不放逸,就是平时自我监督,自我提醒的一种心。”比如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言行举止要谨慎取舍,这样的行为和心态就叫做不放逸。

        • (2)不放逸的违品

          • 1)不放逸的违品是放逸。

          • 2)什么是放逸:就是自己的三门没有束缚、放任自流,对做善法没有兴趣,造恶业却非常擅长。

        • (3)护持戒律要依靠不放逸:菩提心的戒律永远也不能损坏,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不放逸来摄持,因为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也说过:“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是不放逸。”

      • 4、不放逸的分类:《菩萨地论》中将不放逸分为五种

        • (1)前际不放逸:对往昔所造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

        • (2)后际不放逸: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

        • (3)中际不放逸: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

        • (4)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

        • (5)现行不放逸,指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

        • 注意:前际、中际不放逸和前行、现行不放逸的区别。前际、中际不放逸是从行持善法角度来讲的;后两者是从不作恶法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 5、不放逸的功德与放逸的过患

        • (1)不放逸的功德:不放逸能令众生获得无死的甘露果位;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

        • (2)放逸的过患:放逸连世间好人都做不成;佛陀在《文殊国土庄严经》中曾说:“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况无上菩提正道?”

      • 6、为什么佛子要“莫违诸学处”?

        • (1)从某种角度,戒律是一种约束。我们的身心像野马一样放任惯了,但是我们这样放任有何好处?一般众生放任下去,肯定堕恶趣;修行人放任下去,肯定退失善心。放任没有任何好处,就应该约束它。除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外,更主要是约束自己的心。

        • (2)受持戒律是断恶修善的一个保障,对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很大的好处。

        • (3)守护菩萨戒本身就是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不要认为离开了菩萨戒,还有一个其他的菩萨道修行方式。实际上,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已包括了所有菩萨道修法。如果能把戒律守持圆满,就能成佛。学处就是让众生成佛的一种方法和规范。在这样的规范中,可以逐渐让自己的心清净,和菩萨的心成为一体,和解脱大道成为一体。戒律就像引水渠,可以让水到达目的地。我们如果有了菩萨戒的约束,就会在菩萨行的轨道中前行,去掉很多不好的心态,积累很多功德,很快就可以进入解脱道。

        • (4)千万不要把学处想成约束,经常想它的功德、利益和必要,思维不受戒的过患,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守戒。

  • 【颂词2】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纵已誓成办,后宜思取舍。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 科判分析

      • 上一颂讲了略说不放逸,即佛子坚持菩提心要谨慎取舍,恒时精进勿懈怠,不违一切学处。这一颂用三个谨慎来广说宣讲:首先是谨慎修学所修的法;第二个谨慎所依的圆满身体;第三个谨慎所断的烦恼。谨慎修学所修又分为不舍菩提心的合理性、舍弃菩提心的过患、教诫不舍菩提心。本颂讲不舍菩提心的合理性,即我们为什么不能舍弃菩提心。

    • 消文释义

      • 对于任何事,最初未经观察,或者只是稍加观察而未经慎重分析,即使口中说“发誓要做”,然而经过一番详细观察才决定到底做还是放弃,这一点也是合情合理的。但这里(发心受持菩提心)与之完全不同;一切如来及菩萨是以大智慧详加观察,而我自己在受戒之前也经过详察细审、再三深思,对于这样的发心学处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是绝对不能的。——《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通过对比说明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 (1)前四句颂词表述的是凡夫智,世间要成办的事情因为没有经过详细观察或根本没观察中途改变是可以的,也很正常。

        • (2)后四句颂词是说受持菩提心则完全不同

          • 1)是诸佛菩萨智慧抉择过的,故不应舍弃:因为佛陀具有照见万法实相的智慧,通过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的再三观察,觉得对众生唯一有利的就是菩提心,而且佛陀自己在修道的过程中也是依靠菩提心得以成就的。就菩萨而言,所有菩萨也是在学道过程中,通过超越的智慧再再观察诸法的本体,发现唯有菩提心才能将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救拔出来,获得解脱。

          • 2)是自己再三研究抉择过的,故不应舍弃:凭借自己的见解抉择,在上师面前通过学习菩提心的功德,也知道了菩提心对自他的利益,经过反反复复的思维,才决定受持这种发心学处。在圆满了七支供等加行之后,于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面前发誓“我要度化无量的众生”,对这样的承诺怎能半途而废呢?

      • 2、以教证说明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但珍贵的菩提心却永远不能舍弃。

        • (1)《弥勒狮吼经》云:“希求菩提誓,恒时当坚固,犹如须弥山,永不可动摇。”

        • (2)《文殊国土庄严经》云:“不管出家或是在家,受持了菩提心以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

      • 3、通过祈祷和发誓令菩提心不舍: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务必要时时刻刻忆念这个愿:我什么都可以舍弃,但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违缘,菩提心千万不能舍!经常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这种誓言,并且祈求诸佛菩萨、金刚上师时刻加持,令自己的誓言得以圆满。

  • 【颂词3】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有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 科判分析

      • 上一颂词讲了为什么不应舍弃菩提心。这一颂词开始讲舍弃菩提心的过患。舍弃菩提心有三个不良后果:异熟果堕恶趣、失毁利他行为、阻碍解脱。异熟果堕恶趣又分为三个颂词来说明舍弃菩提心会堕恶趣、为什么会堕恶趣、有些特殊情况如何看待。这一颂讲发誓利益众生却没有行动,会因为欺骗众生而堕入地狱。

    • 消文释义

      • 假设在发心的时候立下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等,之后三门所作所为不履行诺言,那么显然已经欺骗了这些众生,如此一来,我最终的下场将会怎么样呢?可想而知绝对摆脱不了恶趣。——《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违背菩提心誓言不合理

        • (1)欺骗众生(对境所缘无量):三界六道轮回所有众生,承诺了“宴飨成佛乐”却没有这样做,下场必定堕入恶趣。

        • (2)欺骗佛菩萨(对境所缘严厉):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度众生,但在实际行动中舍弃菩提心,过失相当大。

      • 2、不舍菩提心

        • (1)所谓的不舍菩提心,堪布根霍在讲义里也讲过,就是指内心不发恶愿“从此以后我不学大乘佛法,不度众生了”。

        • (2)假如没有产生上述念头,即使暂时没有能力度众生,也不算破根本戒。

        • (3)哪怕舍弃一个众生,也算舍弃了愿菩提心(特别注意!)

      • 3、舍弃菩提心的对治

        • (1)忏悔:一旦快要产生这种分别念,马上要忏悔;

        • (2)重新受戒:第二天念仪轨重新受持菩萨戒,令其恢复。

      • 4、倘若认为菩萨戒毁坏了也无所谓,从今以后不用再受持了,那将来必定堕入恶趣。

      • 5、舍一法即舍一切法:“我舍弃藏传佛教的大乘法,还可以学汉传佛教或南传佛教的法门”,但你只要舍弃了一法,实际上就等于舍弃了一切法,有关此理,佛陀在《摄正法经》中也讲得非常清楚。舍法罪的原因在于对佛教的基础知识的欠缺,因此要大力推广佛法的基础知识,使修学者在依止上师等重大问题上不会犯原则性错误,才不会轻易造舍法罪。

  • 【颂词4】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 科判分析

      • 上一个颂词讲了如果舍弃菩提心会堕恶趣,这一颂讲为什么会堕恶趣。即使想布施微少而平常的东西,因为吝啬没有布施,会成为饿鬼。而现在请众生赴无上佛果的宴席,又欺骗这些众生,以这个原因而堕恶趣,故要对善法生起精进之心,不放逸行持善法。

    • 消文释义

      • 如果某人心里想要施舍食物等微不足道的平常物品,之后又出尔反尔,没有进行布施,经中说这是饿鬼的因。何况说诚心以无上佛果与暂时的安乐宴请一切有情,后来又欺骗这所有众生,怎么能转生善趣呢?是不会转生的。——《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不守誓言会堕入三恶趣的合理性

        • (1)相关教证

          • 1)《正法念处经》中云:“仅稍思量而未布施,则投生饿鬼,若已经立誓而未布施,则堕入众生地狱。”

          • 2)《分别诸趣经》中说:“对米饭、菜蔬、树果、树根等东西,先是发愿想要布施,后由于吝啬心而反悔,此人将来必堕入饿鬼世界,感受无量的痛苦。”

          • 3)《摄正法经》中说:“对众生所承诺的事情,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能放弃,假如舍弃了菩提心,则在众生面前说了大妄语,过失是非常大的。”

        • (2)不守誓言的过患之因

          • 1)某人心里想要布施又出尔反尔,经中说这是饿鬼之因。

          • 2)因吝啬之心想给又舍不得,这样想给的心态与不想给的吝啬相比,后者的过失相当大。

          • 3)这种因果深细难测,唯有佛陀才能彻知。

      • 2、应做

        • (1)平时一定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所谓的不放逸,就是要明白取舍善恶。

        • (2)要想给众生什么东西,不要食言,如果已经说了,就一定要去做。

      • 3、得受菩萨戒的标准:受戒之后,拿到菩萨戒本,并非就意味着得到了菩萨戒,关键要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舍弃菩提心。如果没有舍弃,才说你相续中有了菩萨戒。

      • 4、观察自己的菩提心圆满吗:发了菩提心的人,始终都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第一,众生置于次要的位子上,则说明我们的菩提心并不是非常圆满,这一点大家始终应该铭记。

      • 5、辨析:众生并不知道我请他们赴无上安乐宴了,所以如果他们不知道我欺骗了他们,是不是就没有果报了?

      • 因果不是对方知不知道的问题,因果是在心上安立的,从自己内心中生起来的,即使对方不知道,因果链也已经形成。——参照《生西法师辅导》

      • 6、哪些众生最应该去利益?

        • (1)人类中最需要帮助的人:无依无靠的老人;失去读书机会的孩子;那些思想不健康,内心被贪欲、嗔恨心所控制的人;被病魔所缠,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

        • (2)对于饿鬼和地狱的众生,我们应发愿给它们念一些经典回向;

        • (3)对于旁生,看到它们遭受生命威胁时,应当慷慨解囊,依靠放生等善举,解救它们于屠刀之下。

      • 7、作为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或者作为其他上师的传承弟子,我们内心最关键的是什么?

        • (1)最关键的就是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

        • (2)其他问题,比如宣扬自己的功德如何,已经开悟,或见到前世后世等,这些都不是特别重要。

        • (3)弘扬佛法,给众生介绍佛教的道理,让人们知道佛教的基本道理,真正明白如何取舍这很重要。

      • 8、做到不放逸,当务之急的行为上要如何取舍?

        • (1)要了解佛教的道理,而不是今天跟这个上师跑,明天跟那个上师跑。

        • (2)对诸佛菩萨生起不退转的信心,明白这是获得人身的意义。

        • (3)一心一意的学习,一门心思专注于大乘佛法上,尽力护持自相续中的菩提心,想方设法来增上它的功德,这是最令上师欢喜的事。

        • (4)在学习过程中,人应当稳重,不要做形象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