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4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前课回顾】

在上一课中,上师再次强调:

(一)听受佛法时要以菩提心摄持,同时行为也要如理如法;

(二)开始实修皈依;

(三)教诫我们每天早上先在与上师无二无别的佛像前磕三个头,之后供水、供香;

(四)修菩提心之前,最好先修一座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

(五)一年内看一遍《释迦牟尼佛广传》。

之后正式宣讲无著菩萨所造《入行论释·善说海》的论名、总顶礼句、分别顶礼句及立誓句。

【总义归摄】

(一)讲述《入菩萨行论》作者寂天论师的第二种稀有传记。

(二)正式宣讲本论:

1、详解科判注释:完整无缺、正确无误;

2、详解真实论名:即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3、详解译礼:讲述经、律、论不同的顶礼方式;

4、论义归摄:讲述本论十品所有内容的各种归摄方法。

发心师兄:定解C31

审核师兄:定解C16


  • 内容详解

    • 课前开示

      • 上师在此讲述了寂天论师的第二种稀有传记,寂天论师因其威德力和慈悲力,在赢得众人对他恭敬的同时,也遭遇奸臣的不满和在国王前的告发,称寂天论师所持保护国王的宝剑是假的。国王在验证宝剑真伪时,凛冽的剑光伤害到国王一只眼睛,寂天论师通过加持,使国王的眼睛恢复如初。以公案再次告诉我们寂天菩萨的成就和功德的不可思议,我们应当对他及他所造的《入菩萨行论》产生极大的信心。详尽公案请见法本第52页。

    • 科判的注释

      •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显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论名和论义。

      • 完整无缺

        • 《入菩萨行论》将散于各经当中的意义归结在一起,然后整理出基道果的次第,完整无缺的开显大乘道的殊胜意义。佛法经典论著浩如烟海,而我们的时间精力又很有限,不要说深入研究,即便是一一通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我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这一部论典,相当于能够完整无缺的了知、实践大乘道。

      • 正确无误

        • 本论是一部正确无误地开明大乘道的殊胜论典,“正确无误”对于后学者来说极其重要,如果有错误之处,那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越精进修持,离目标就越远。

    • 真实论名: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 所属科判

        • 《入菩萨行论》分两大科判:论名和论义。其中论名分为真实论名和译礼。真实论名指的是《入菩萨行论》的真实名称,这在寂天菩萨的《入行论》原文中也有;译礼即翻译者在翻译《入菩萨行论》过程中所加的顶礼句,这在《入菩萨行论》的原文中是没有的。

      •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 论名之涵义

        • 1、“菩提”:为正觉,意思是正等觉、觉悟、觉明。从广义上讲,包含了三乘菩提,也就是除了大乘的菩提之外,还有缘觉菩提和小乘声闻菩提;

        • 2、“萨埵”:为菩萨,也可以称为勇识,指尚未获得佛果的因地菩萨(如文殊菩萨也叫文殊智慧勇识);

        • 3、“菩提萨埵”:合起来也指菩萨,“萨埵”指心识。汉地把“菩萨”解释为“有情”,“菩提萨埵”即“觉悟有情”;藏地则将“萨埵”解释为“心识”,“菩提萨埵”则为“觉悟的心识”。尤其是圣者菩萨,已现见了诸法法性,因此为觉悟的心识,圣者菩萨经过趋入戒定慧三无漏学的修持,能够度化无边众生,因此菩萨的心识是勇猛心识;

        • 4、“渣呀”:为行,是行为的意思,也有学处的意思。“菩萨行”就是指菩萨行持的方法,菩萨种种应该修学之处,故也可以叫做菩萨行、菩萨学处;

        • 5、“阿巴达绕”:为入,就是趋入的意思,趋入菩萨行;

        • 6、以上合在一起就是“入菩萨行”或者“入菩萨正觉行”。原文中没有“论”的意思,从论著的角度安立了“论”。通过学习本论,我们可以趋入大乘菩萨殊胜的六波罗蜜多的愿行之中,所以叫做《入菩萨行论》;

        • 7、《入行论广释》中说:全名直译为“趋入净觉勇识行为”,具体解释为:

          • (1)关于“净觉”,《智网经》云:“远离染污名为净,增长智慧名为觉”,内道中的生缘、菩萨各乘圣者都有不同层次的净与觉;

          • (2)勇识:是对大乘佛子的特称,因大乘菩萨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畏惧,心识极为勇猛地承当一切,《经观庄严论》中云:“菩萨不畏空性,不畏众多经久。”其义为菩萨不惧甚深空性法义,不畏入旷久轮回,不畏度化无有边际众生的苦行,以其三无畏精神而称为勇识;

          • (3)行为:指行持六种波罗蜜多的行为,无垢光尊者说过:“大乘菩萨的修学,其中六度为主。”

          • (4) 趋入:字义为向某方面发展而进入一种轨道或方向,也有行持的意义。

    • 命名方式

      • 《解深密经》中列有四种∶以地名而取、以人名而取、以比喻而取、以意义而取。在佛法的经论中,命名方式通常有: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等。而此《入菩萨行论》,则是通过意义来命名的。

      • (一)所说之义:通过意义取名。如《入菩萨行论》、《十地经》、《菩提道次第广论》;

      • (二)能说之量:“能说”是指文字或颂词,“能说之量”就是文字或颂词的数量。如《般若三百颂》,就是以文字的数量(三百个颂词)进行安立的,另如《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中观四百论》等也都是以颂词的数量来安立的;

      • (三)作用:通过论典具有的作用来取名。如《贤愚经》、《大解脱经》;

      • (四)地点:主要是指以佛陀、菩萨讲法的地点作为经的名字。如《佛说楞伽经》,因佛陀在楞伽山宣讲此经而得名;

      • (五)眷属:以佛陀眷属的名字命名。如《无热恼龙王请问经》、《文殊请问经》、《弥勒请问经》、《迦叶请问经》、《六祖坛经》、《了凡四训》等;

      • (六)作者:以作者本身取名。如《六祖坛经》,再比如《佛护论》,也是以佛护论师的名字作为论典的名称;

      • (七)时间:通过时间来取名。如《贤劫经》,在贤劫中会有千佛出现,所以就以“贤劫”这个时间作为此经的名字;

      • (八)比喻:通过比喻来取名。如《稻秆经》、《金刚经》等。

    • 取名的必要

      • 总的必要:为了理解意义;

      • 分别的必要:利根者仅了知论名便能通达全论之义,如麦彭仁波切当年阅藏时,经常只是翻阅目录便通晓了许多经论之义;中根者能依名而知大概义理;下根者亦能依名易于寻找论典。《楞伽经》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

    • 论名使用梵语的目的

      • 藏文经论前都有梵文名称,目的有三: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说明来源可靠;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

        • (一)播下梵语种子:因为贤劫千佛全部以印度人的身份出家获得成就,圣者于印度的菩提伽耶成佛后,都以梵语转法轮,因此梵语的加持和功德相当大。如果我们每次读论典时将前面的梵语念一遍,自相续中就播下了解脱的种子;

        • (二)来源可靠:梵文是印度的主要语言之一,在古印度,造论是很严谨的事。造出的论典在流通前,必须要经过数百位班智达的检验,作者在论中所立的宗义,要与班智达们辩论,如能胜利,论著便会得到认可,作者也会受到极大的礼遇;相反,如立宗失败,作品就被拴在狗尾上,点火焚烧。如果著作的内容属邪门外道,对众生有害,作者本人将会被剁去双手,然后终身服极苦之刑役。由于这种严厉的制度,当时所出的梵文论典,其观点纯正、深刻精辟。因此,后人以梵文来表示论义的纯净;

        • (三)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见到论首的梵文,能使我们想起著作、翻译、宣讲这些论典的大班智达、大论师、大译师们,因为我们福德浅薄,不能亲见如来、亲闻如来的法音,只有凭这一代代高僧大德,佛法的清净源流才未中断,汩汩地流进我们干涸的心田。为了忆念这些先贤对我们的恩德,所以在论典之首标以梵文名称。

    • 译礼:敬礼一切佛菩萨!

      • 所属科判

        • 《入菩萨行论》包含论名和论义两个大科判:其中论名又分真实论名和译礼。译礼,即翻译者在翻译《入菩萨行论》过程中所加的顶礼句,在经论前加译礼,始于囤弥桑布扎译师。

      • 翻译历程

        • 《入菩萨行论》经过了三次翻译:

        • 1、国王赤热巴巾时代,嘎瓦巴匝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进行了翻译;

        • 2、后弘时期,罗匝瓦·仁钦桑波依靠印度中部的版本也作过一次翻译;

        • 3、阿底峡尊者时代,藏地有名的大译师罗登写热巴进行了重译和校对。

        • (关于赤热巴巾、嘎瓦巴匝以及前弘期、后弘期等简要介绍,请见之后“相关知识点”。)

      • 顶礼目的

        • 一方面为了使翻译圆满、善始善终,中间不出任何违缘;另一方面,是译师对自己最恭敬的本尊佛陀进行的恭敬顶礼。对诸佛菩萨、上师的感恩、恭敬之心,能够帮助我们将其殊胜的加持融入于心,宋代的大鉴禅师说:“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 意思是:饮水应该明白它的来源,同理,我们能自觉自悟,难道上师还很遥远吗?所有佛法的来源就是上师,如果没有忘记上师的恩德,那么上师离你并不遥远。

      • 顶礼方式

        • 遵照国王赤热巴巾的规定,在翻译不同的律藏、经藏、论藏前,以不同的顶礼加以区别。自此,藏地基本上采用国王规定的顶礼方式:

          • 1、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细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诸菩萨和声闻缘觉都无法通彻这样的因果取舍;

          • 2、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多数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请问经》、《富楼那请问经》;

          • 3、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唯以文殊师利菩萨的敏锐智慧,才能辨别蕴、界、处、缘起等一切对法的概念、数目、定义。(有关蕴、界、处、十二缘起等知识,请参阅第3课笔记)

          • 注:《入行论》是一部论典,之所以“敬礼一切佛菩萨”而非“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是因为它本身虽是论典,但“属于经藏的范畴”,其本体和精神与经藏属于一类。(摘自生西法师辅导)

    • 论义归摄

      • 《入菩萨行论》全论的论义归摄有以下几种:

        • (一)阿阇黎善天认为:

          • 以初善、中善、后善概况全论内容。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

        • (二)那波瓦阿阇黎认为:

          • 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归摄此论。即: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身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宣讲六度分别是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之后分别宣讲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最后是感念恩德而作礼,作为《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部分。

        • (三)宁玛派华智仁波切所作科判:

          • 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是“菩提心胜宝,未生令生起”;第四、第五、第六品为“已生令不退”;第七品、第八品、第九品则为“不退而增上”,即在不退的基础上增长菩提心;最后一品是善果回向。

  • 上师教诫

    • 一、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在于信心,没有信心,内心不在意《入菩萨行论》,就算本论的加持再大、道理再深,对你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 二、听者根基不同,于法所获得的利益也不相同。但只要心态摆得正,没有杂乱心,一心一意专注的人,每天应该都能得到一点利益。

    • 三、大家一定要从内心中想,“我从现在开始,加入了大乘佛教的团体,加入以后的工作是什么?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这是最主要的原则,也是大乘菩提最基本的要求和方向。如果这个没有搞定,表面上再怎么做、怎么修,恐怕也不能成为真正大乘菩提的因。

    • 四、这次学习《入行论》,就是要趋入大乘菩萨的六波罗蜜多,希望大家自相续能真正产生一种誓言、一种决心,若能这样,此生难得。

  • 相关知识点

    • 科判

      • 科判是研究经文的段落层次、章法结构,藏传佛教的造论均运用科判,意义非常殊胜。科判被比喻为猛虎跳涧,一跃而过,以最精捷之语句将所有内容摄集总括出来。根据科判讲解下来,大家基本上对每个颂词的内容都会有所了解。如果没有科判,很难理解当下正在宣讲的内容位于整论的何处。因此在本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每一个科判。

    • “论”的分类

      • 按《瑜伽师地论》中的观点,论分正论与邪论两种。

        • 正论分三种:具义论、离苦论、励修论。《入行论》所述是大乘佛法精髓,为遣除众生的痛苦而广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真实修法。作者也是得到文殊本尊的摄受,亲证诸法实相的大乘菩萨,理所当然是正论。

        • 邪论有六种:一、无义论:像古今的许多小说、杂志等,没有真实价值和意义;二、邪义论:种种宣扬常见、断见、诽谤因果的邪魔外道论典;三、奸恶论:诸如种种宣扬战争、争斗等等之类,对众生无利的著作;四、离悲论:即远离大悲心的论典,如那些专门宣扬、介绍如何杀害众生的著作;五、闻义论:这类作品没有真实内容,只是为了引人注意,堆砌一大堆词藻作文字游戏,像现在世间上的某些诗歌散文等;六、辩论论:世间上各种与真理无关,在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喋喋不休的作品,如红楼梦学会的种种争辩等等。以上所说,都是应该远离的邪论。(摘自《入菩萨行广释》)

    • 五种不译

      • 古代大译师们将印度梵文的佛教经典译成汉文时,通常有五种不译:

        • 第一种是密咒不译。如大悲咒、楞严咒、金刚萨垛百字明咒、观音心咒,以及《心经》中的咒语等等,因这些咒语牵涉的意义广大且密意深奥,因此不译;

        • 第二种是多义不译。如佛陀的名字称为薄伽梵,而薄伽梵中有很多含义,因此不译;

        • 第三种是此方所无不译。即某些印度的方言或专有名词等在中国没有可以直接代替的词句,所以不译,如梵文的阎浮提,就原原本本地按印度音翻译过来;又比如藏地的糌粑,在汉地没有,如果一定要翻译,译成面粉、白面、青稞粉等都不大恰当,因此就直接按藏地的发音译为糌粑;

        • 第四种是随顺习惯不译,也有人说是特定的人名、地名不译。比如舍利子,又比如释迦牟尼佛当年宣说《楞伽经》的地方“楞伽”,故而称为《楞伽经》等;

        • 第五种是因尊重不译。即为表示对所译对象特别尊敬而不译,比如佛教中的“阿罗汉”、“菩提”等。(摘自上师《心经》讲记)

    • 国王赤热巴巾

      • 藏地国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被称为“祖孙三王”,分别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的化身,他们对佛教的贡献非常大。

      • 赤热巴巾是藏地第41代国王(也有说是第40代国王),在位期间建立了非常庞大的译经院,从印度迎请了许多班智达,同时在藏地也培养了很多译师。他们重新校正了藏文大藏经,制订、颁布了许多推动佛教发展的法令。

      • “赤热巴巾”译义为“头发长长的”,当时他留长发,并饰以五色彩绸,遇到出家人时便五体投地,将头发散开铺地,让出家人从上踏过,由此而得名。

    • 译师嘎瓦巴匝

      • 是两代国王(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时代最有名的一个译师,也是当时的三大译师之一。

    • 前弘期、后弘期

      • 藏传佛教分前弘期、后弘期。前弘期的时间很长,从藏王涅岔藏波开始,那时人们都知道佛法,却没有学修佛法,后来在藏王松赞干布期间才有真正的学修,一直到朗达玛灭佛,之后都属于前弘期,即旧译宁玛派。后弘期才有现在的藏传很多派别。后弘期从罗匝瓦·仁钦桑波开始,阿底峡尊者在后弘期到达藏地成立了噶当派(即旧噶当派),之后新噶当派由宗喀巴大士创立。

    • 阿阇黎

      • 译为教授、轨范师、悦众等,即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说有五种阿阇黎,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阿阇黎。(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思维讨论

    • 一、人生短暂,佛教经论又那么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大乘菩提道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通达呢?谈谈你未来的修学计划。

    • 二、有没有觉得《入行论》一上来好多生僻的知识点,内心有畏惧感吗?和组内师兄们分享一下感受吧。看看截止到目前,大家对此论以及此论的学习都有哪些好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拿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