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54课

一、 科判坐标


二、 内容归摄(总义)

本课继续学习“护持正知之方法”。前课讲了“护正知的前行”,即“心意初生际”,要观察其是否有过,无过继续做,无记转变善,有过则安住如树,不为烦恼所动。本课学习第二个科判,“一同趋入”,从科判和颂词的意思来分析,“一同趋入”意思是对身体、语言和心三门一同观察。分四个科判展开来讲:一、观察三门状态;二、观后当控制;三、控制后作修心行为;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本课全文在讲“观察三门状态”之“观察身体所做”,从“行走威仪”到“憩时频观察、细检索”,以及“应视所需行”、“时时应细查、此身云何住”等方面,寂天菩萨为佛法修行者详细讲述了佛陀制定的准则,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轨范 。下面分五个颂词阐述:


1、行走时眼神和目光

行走或坐的时候,眼睛不能无意义的四处张望,眼神垂眼往下看,目光大概在1.5-2米的距离。(详见颂词1)


2、休息时偶尔眺望

恒常垂眼向下看,眼睛容易疲劳,为了苏醒休息眼睛应该停下来偶尔眺望四方,见有人来应眼睛正视,温和打招呼问候。(详见颂词2)


3、启程前观察

稍事休息后准备启程前应该四处频观察,道路有没有歧途和风险,在四周仔细检查启程时不要遗漏物品。(详见颂词3)


4、察后决定续行或折返

观察好周围的情况后决定是继续走下去还是折返。“应视所需行”,如果对众生有利牺牲自我也在所不辞,如果对自他修行没有多大意义,就放弃。(详见颂词4)


5、时时细察此身是否安住如初

我们要观察自己的身体是否安妥在佛陀教言的威仪中,时时细察这个身体是否安住如初。(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F09

审核师兄:定解F11


  • 【颂词1】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 科判分析

      • 继续学习“护持正知之方法”,前面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正知的前行”,现在继续学修第二个科判“一同趋入”。我们需要对身体、语言和心三门一同观察。即通过观察身体、语言、心而进入调心的状态。本颂属科判“观察身体所做”,即开示如何恒时通过观察身体行为方面来护持正知,本颂从行走时眼神和目光的威仪方面来宣讲。

    • 消文释义

      • 任何时候,我都不应该毫无意义地散乱观瞧,要一门心思专注在取舍的道理上,恒时目光垂视一木轭许的地方。

    • 本颂重难点

      • 1、如此威仪的重大意义。

        • (1)如何注意?

          • 一切威仪中,观察自相续——我今天到那里去,对众生、对自己、对今生来世有没有意义?

        • (2)若有意义,开始行持。

        • (3)如何行持?——行路的时候,威仪应当如法,不能东张西望,而要稳重庄严,徐徐而行。

      • 2、佛教徒应该从身语的要求开始,做任何事情观察发心,是否对来世解脱有意义,而后以佛陀对威仪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 3、通过威仪也能反观其内心的境界。

        • (1)举例(凡夫):一些人走路蹦蹦跳跳,可见平时散漫惯了。

        • (2)教证《般若经》:“行住坐卧具正念,视一木轭心不乱。”

        • (3)应取:行、住、坐、卧四威仪必须要具足正知正念,尤其在走路的时候,目光以一木轭左右的距离为标准。

        • (4)应断:千万不能随心所欲地东奔西跑。

        • (5)举例(圣者)

          • ① 舍利子、达特比丘,威仪如法,持戒清净。

          • ② 个别阿罗汉,虽然他们即生中已经断尽了烦恼,也有前世习气复发,而举止威仪不如法的现象。

          • ③ 结论:圣者阿罗汉都会因为习气而不如法,何况我们这些凡夫。所以,更加要注重威仪。

      • 4、修行人还没有到圣者的境界,我们应该怎么做?

        • (1)始终坚持常观自心。

        • (2)因为有了观察的正知,就有随时能控制自己的能力。

        • (3)能时常正知内观的因——闻思(通过举止与其文化、修养相关为例)。

        • (4)若随分别念而行的后果——名副其实的疯狂者,人们也会给你起各种恶名(如是因如是果)。

      • 5、如何调化摄受众生?

        • (1)对于证悟者:很多大德真正摄受众生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名气有多大,修行成就有多高,而是和蔼的微笑,如法的言行,真正感化众生,让别人心悦诚服的皈依三宝。

          • ——证悟者有更大的能力利益众生,因为安住在等净无二的境界,没有分别心,且能了知众生的根器,应机调化。

        • (2)对于凡夫而言:没有证悟前,如理如法的言行就是调伏众生的方便。

      • 6、对威仪的重视不能变成唯一的标准,我们依止上师的时候,上师相续中的大悲心、菩提心还是最重要的;即一切威仪,注意言行,不堕两边,掌握分寸。

  • 【颂词2】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 科判分析

      • 本颂继续学习小科判”观察身体所做“,前面一颂从行走时眼神和目光这方面来宣讲了我们要去观察身体所做之事,本颂从修行做事要松弛有度,不堕两边,要随时保持自己的正念方面来宣说。

    • 消文释义

      • 当眼睛过于疲劳的时候,为了休息可以偶尔眺望四方。如若看见有人,就该平和正视温和说道“您善来”。有些注释中解释:“说善来,为事而观看。”

    • 本颂重难点

      • 1、长期专注内容也容易迷糊,适当的需要休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善巧方便。

      • 2、向善知识学习。

        • (1)上师去马尔康途中带路的老出家人,具足威仪,特别如法。

        • (2)对比持戒大德的庄严清净威仪,而生惭愧之心。

        • (3)法王的比喻:很多人坐时东看西看像乌鸦和公鸡的头一般,很不如法。

        • (4)教诫:好好的向具德善知识学习,调伏自心不寂静的状态,看到他们的威仪清净庄严,自己始终有一种惭愧之心。

      • 3、专注的行为以专注的心为导向,善法的大小也会有区别,这里上师举了一个合掌顶礼的例子,行为专注的人必定会在顶礼的时候心中忆念诸佛菩萨上师三宝,有些人行为上不专注但内心很专注,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行为上浮皮潦草、心急火燎、东张西望的基本上内心也不会专注于顶礼三宝、行持善法。

      • 4、知行应合一:有些人学习了大乘佛教以后觉得心是最重要的,所以就不注意行为,这个是错误的。毕竟我们的境界有限,能力有限,除了用行为规范来整理自己的相续,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 5、我们应该行持一些细微的、如法的行为举止;学佛以贤善的人格为基础,即便一时烦恼现前没有忍住,事后也要道歉忏悔。

        • (1)次第:贤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

        • (2)教诫:若为人糟糕,想即身成就不太现实。

      • 6、总结。

        • (1)与人交往时,恭敬言语。

        • (2)莫说他人不悦词,断绝粗语佛子行。

        • (3)主动跟人打招呼,相互沟通有必要。

  • 【颂词3】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 科判分析

      • 本颂继续学习”观察身体所做“,恒时观察身体行为方面应该如理的去护持正知,本颂宣讲从我们启程上路的过程中,要怎么样去护持正知?

    • 消文释义

      • 启程去远方时,为了查看道途上有无危险,可以停下来前前后后、四面八方观望,详细观察去的地方有没有违缘、障碍、土匪强盗等,如果觉得没有这方面危险,就可以前进、继续赶路。在休息的时候,也应回过头来观望,对后方进行详细检查,倘若后面也没有其他危害,一切情况非常好,平安无事,又继续前进。

    • 本颂重难点

      • 1、佛教历史上有很多修行人求法时,先如何观察,路上如何观察,如何行动,如何行持的一些公案,智者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经过观察,做事的时候要专心。

      • 2、智者:事先观察。

        • (1)启程上路的时候,为了察看歧途、盗匪等危险畏惧,缓慢观察相应的方向。当有必要再三迅速观看四方,为了消除掉举的危害,稍作休息,这时候应回过头来观望,对后方进行详细检查。

        • (2)法王如意宝教诫:不管是什么地方,那里的风俗习惯、人们生活、城市人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基本上了解得一清二楚。

        • (3)结论:有智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绝对不会盲目而行。

      • 3、当成为什么样的修行人?

        • (1)上等人:成为证悟者。

        • (2)中等人:眼界开阔,学识广博的智者。

        • (3)下等人:懵懵懂懂。

        • (4)牢记自己是大乘佛子:“除了解脱证悟以外的事都是多余的事”,但是,大乘行人不能只顾着自己证悟,所以,了解世间人的习气,言行等,也是度化众生,自利利他所必须的。

  • 【颂词4】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 科判分析

      • 本颂继续学习”观察身体所做“,恒时观察身体行为方面应该如理的去护持正知,从做事之始详细地观察,让自己处于清醒的状态,不仅有助于观察三门,也有助于生起正念。

    • 消文释义

      • 对前前后后作了详细审视之后,才可以继续前行或者返回。以这方面为例,在四威仪的一切时分,都应当了知必要而行。

    • 本颂重难点

      • 1、四威仪-行住坐卧,也有论师解释这句只是指行走这一支分,如果解释为四威仪,那就是总结偈。

      • 2、再次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观察对众生是否有利,提醒自己:“我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一直做不如法的行为,现在如果还不控制自己,那什么时候能解脱啊?不如我在家好好看书、背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行持善法方面。”。

      • 3、遣疑——“我们凡夫什么时候知道可以利益众生?什么时候才不会被外境束缚?这个界限如何衡量?”

        • (1)如果我们的悲心稍微有点足够,行为也不容易被外境同化,则应尽量发心去利益众生。

        • (2)教证:有些大德曾说:“何时将上师看作真佛,并对众生产生无比的悲心,那时候才可以度化众生。”

        • (3)教诫:

          • ① 弘法利生不是为了钱财,现在有些人依靠佛法来赚钱,这种罪过非常非常大。

          • ② 佛经:十不善业中,贩卖佛法来养活自己的过失尤为严重。

          • ③ 在利生的过程中千万要经常观察自己是否拿着弘法利生的借口为自己谋名利。

  • 【颂词5】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 科判分析

      • 本颂继续学习”观察身体所做“,恒时观察身体行为方面应该如理的去护持正知,本颂从做一件事,前中后行三阶段怎么样不离正知。

    • 消文释义

      • 即将置身于值得做的事情时,要清楚心的动态,确定或妥善安排好之后在行事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身体是否按照前面所思维的那样安住了。

    • 本颂重难点

      • 1、分别念随时有可能带走我们的心,一定要守护好。

      • 2、“欲身如是住”,上师以菩提心修法为例开示如何让身住

        • (1)身体以心性休息坐式。

        • (2)心性休息坐式:金刚跏趺坐,双手覆膝,其余要求与毗卢七法相同,或以毗卢七法安坐。

      • 3、做一件事,前中后行三阶段,始终不离正知。

        • (1)前行:调整发心、观察动机是否有偏差。

        • (2)正行:正行无缘,一缘专注在善法。观察当下的身心,若与初心相违应加以对治。

        • (3)后行:普皆回向善根给众生。

        • (4)结论:在此过程中,凡夫不起自私分别念不可能,但是让心专注善法也有很大功德。

      • 4、以圆满本论为例——学《入行论》的人,刚开始时想参加学习,但中间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 (1)信心不变,必可圆满。

        • (2)初中后三个心态都能圆满,身体也是如理如法行持,功德不可思议。

        • (3)若无此正知,那么中间生起分别念时无法发觉,发觉了也无法对治,那么身体上行持不如法的行为,或者产生无意义的心态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如果这样就非常可惜!

        • (4)所以:务必始终要以正知正念来保护自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