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5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课前开示

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学习本论,乃至任何一部论典,都应该如此学习,真正领会其甚深意义:

(一)背诵颂词: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令法义入心,如果能够背诵,那么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对境时脑海中会自然浮现颂词,十分有利于调伏自心。

(二)了解科判安立:熟悉科判对于学习一部论而言,至关重要。科判类似于目录,同时也梳理了颂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颂词十分必要。

(三) 不看讲义能解释颂词字面意思。

(四) 能总结每一品、每一颂词的要义,进行破析研讨。

结论:学习论典,不能仅是听传承,而是要背诵、遣除疑惑、生起定解,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融入自心,调伏自相续。


【总义归摄】

(一) 第4课宣说了几个主要内容:

1、作者寂天菩萨的第二种稀有传记;

2、论典取名的方式有多种,本论是以意义而取论名的,即这是一部宣讲如何趋入菩萨行的论典;

3、译师的顶礼句,由于此论属于经藏范畴,因此用了“顶礼一切佛菩萨”;

4、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和那波瓦阿阇黎分别有不同的概括方法。


(二) 本课开始进入“论义”部分,首先分析一下大科判,无著菩萨对这部论典是这样划分的:

“入造论之理”:造论的前行(包括礼赞句、立誓句),十分谦虚地宣说学习此论的必要性和利益。

“所入之自性”:本论的1-9品(趋入菩萨行的本体)。包括趋入者(可以理解为学习本论的人)的身心状态;以什么发心趋入菩萨行;以什么方法趋入菩萨行。

“圆满结尾”:本论的第10品(回向品)。


(三)本课宣说“礼赞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重点内容:

1、宣说“善逝”、“法身”、“佛子”各自具有的多层含义,在本论中寂天菩萨顶礼的三宝之含义:“善逝”指具足断证功德的佛陀;“法身”指证法与教法;“佛子”指大乘菩萨。

2、除了三宝之外,还有很多应礼赞的对境,包括小乘圣者、上师阿阇梨及四大圣地等。

3、礼赞之必要性和功德:殊胜对境故,小善因得到巨大果报;顶礼可以遣除傲慢,增上恭敬心与信心。


(四)注意:《入行论广释》的前20课,上师对于每个颂词是逐句讲解《善说海》注释的。从21课开始,上师直接讲解颂词。

发心师兄:定解C05

审核师兄:定解C16


  • 【礼赞句】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 消文释义

      • 1. “善逝”、“法身”、“佛子”,三者合称为三宝。善逝:指佛宝,即一切佛陀。法身:在此处是指法宝。“法”是佛法,“身”叫嘎雅,布顿大师在《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解释为聚合。聚合在一起的很多法宝,就是教法和证法。佛子:指僧宝、僧众,包括大乘菩萨、声缘阿罗汉等。真实的僧宝指一地以上的菩萨。

      • 2. “伴”:一切、所有;在一起。

      • 3. “应敬”:值得恭敬的对境。包括三宝以及三宝所依(例如佛像、佛塔)、善知识等等。

      • 4. “我悉礼”:作者寂天菩萨在所有这些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毕恭毕敬地顶礼。

    • 本颂重难点

      • 1. 关于“善逝”,可以从几方面理解:

        • (1) 佛陀的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逝”是佛的十种名号之一;

        • (2)如《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 佛陀因为善妙地圆满了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殊胜安乐之彼岸,因此称为善妙而去。佛陀相续中有断、证两种功德,二者一定是同时圆满的。两位印度论师分别从“断”、“证”两种功德的角度分析:

          • 普明论师,从断除的角度: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

          • 善天尊者,从证悟的角度:证悟了一切所证,即证悟了万法究竟实相。

        • (3)华智仁波切的解释是:依靠安乐的菩提道,得安乐的佛果。由此可知,学修佛法看似要经历一点“苦行”,但却会带来巨大利益,真正的修行人一定会认为是善妙快乐的。

      • 2. 寂天菩萨(以及后学者)所顶礼的对境“法身”应该是什么?

        • 在此处不是指法报化三身中的法身,而是指法宝。而真实的法宝是灭、道二谛。法身的分类有两种(按照《宝性论》:“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

          • (1)证法法身(证法):“法界极清净本体”。万法本来清净的法身,即众生相续中所证悟的境界。众生相续中的信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境界等,就是应顶礼的对境。佛陀圆满了断证功德,因此佛陀的法身境界是最殊胜的顶礼对境。

          • (2)教法法身(教法):“依彼之等流”。显密三藏十二部的教法,是依靠证悟法性而流现出来的,是通过文字、语言、经典宣说这些证法的,因此也是顶礼的对境。

      • 3. 寂天菩萨(以及后学者)所顶礼的对境“佛子”是什么?

        • (1)佛子是僧宝、僧众,广义而言可以分为三种:“身佛子”,指佛之子。例如佛陀的身佛子就是罗睺罗,佛陀出家前的亲生子;“语子”,指声闻缘觉,因通过佛陀讲法而证悟圣果,可以理解为从佛的语言所生;“意子”,指大乘菩萨,因对大乘菩萨道、对佛的究竟意趣能够继承,而称为佛的意子。

        • (2)这里作为寂天菩萨顶礼对境的“佛子”,指的是登地以上的圣者菩萨。本论第一品中说:“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严格来说,登初地时,真实的胜义菩提心生起,才是真正的佛子。但在资粮道、加行道生起世俗菩提心,也可以相似地称为“佛子”。作为初学者,我们就是要通过长期串习发菩提心,令相续中真实生起世俗、胜义菩提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佛子。

        • (3)圣者菩萨为度化利益众生会显现不同身相。我们周围的人群中,很可能就有很多菩萨的化现,因此,对任何众生都应生起清净心和恭敬心。

      • 4. “及诸应敬”,除了善逝、法身、佛子这三皈依处,还有哪些是可堪为恭敬顶礼的对境?

        • (1)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阿罗汉;

        • (2)大小乘的佛塔佛像;

        • (3)四大圣地:佛陀降生的地方、成道的地方、转法轮的地方、涅槃的地方(供养顶礼四大圣地,与顶礼佛陀无有任何差别);

        • (4) 圣者大德、堪布、阿阇黎,以及他们现在及曾经的住处、加持过的地方。

      • 5. 礼赞的必要性和功德:

        • (1)《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因果规律之一就是“业增长广大”。如果对境殊胜、发心清净,微小的善法,也可以成就巨大果报。本师善逝和这些应该顶礼之处,都是非常殊胜的对境。对这样的殊胜对境,即使做微少的承事供养、简短的顶礼、说一句赞叹,都能够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暂时获得人天的快乐,究竟得到无死的圣果。

        • (2)顶礼的目的:表示恭敬心;摧毁傲慢心;在本论中的礼赞,还可以遣除造论之前的种种违缘。

        • (3)寂天菩萨在造《入菩萨行论》之初恭敬顶礼三宝以及其他应敬,说明有修行境界的大菩萨,充满对三宝的恭敬心与信心,并遣除了一切傲慢。

    • 《善说海》注释重点

      • 1. “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这三个比喻分别对应普明论师所讲的三种“断功德”,也就是从一地到十地直至佛地之间断障的情况:

        • (1)【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

          • 断除了一地到七地之间所有的俱生烦恼障和遍计烦恼障,之后庄严逝去。“庄严逝去”对应“身相善妙”。佛陀净除烦恼障之后,相续非常清净、庄严,就比喻成一个士夫的身相非常善妙。

        • (2)【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

          • 完全遣除了八到十地的细微所知障,之后不退而逝。“不退”是指成佛后由于断除了无明的种子,因此境界不会退转。“不退而逝”对应“善净瘟疫”。瘟疫是指天花等传染病,治好后今生不会再被染上。佛陀完全断除了所知障之后,以后的生生世世中就绝对不会再产生所知障。

        • (3)【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

          • 净除相续中一切最细微的习气。十地末尾时,依靠金刚喻定净除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细微的习气,第二刹那达到最究竟、圆满的佛陀果位。“究竟而逝”对应“善满妙瓶”。佛陀相续中的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断尽无余,比喻为宝瓶无余装满了甘露。

      • 2. “证法法身”与“教法法身”:

        • (1)【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

          • “具二清净”是指,法界的本体具有二种清净:本性清净,即每个众生本具清净佛性;离垢清净,虽然众生本性清净,但被烦恼障、所知障的垢染遮蔽了本来清净的本性,就像乌云遮住了天空。之后通过修行逐渐清净二障,称为离垢。只有佛陀才真正圆满具足二清净,其余果位或众生都不能称之为具二清净(例如,众生只有本性清净;声闻、菩萨等,只具有部分离垢清净,尚未圆满)。

        • (2)【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

          • “就二谛而言的”,即胜义谛和世俗谛所摄的一切论典、经典。其中,相合于胜义谛的法就叫“甚深”法;相合于世俗谛的法叫做“种种法”。胜义谛是万法的究竟实相,不跟随分别心而转变;而世俗谛随分别心而有各种显现的,所以是“种种”。

      • 3. 大乘佛子的产生具有的四种因:

        • 【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转轮王子的出生及生长需要四个必要条件“父亲的种子、母亲、胎处、乳母”。以此作为比喻,大乘佛子的产生也需要具足四种因:

          • (1)“具信胜乘之种子”:对大乘殊胜的信心,犹如转轮王的种子。麦彭仁波切说过:“信心乃为佛法根,信心能增福资粮。”没有信心,就如同烧焦的种子,不可能长出功德的苗芽。

          • (2)“生佛与法智慧母”,证悟般若空性的智慧。“三世佛母我敬礼”,三世诸佛都是通过证悟般若空性而成佛的,所以把般若空性比喻成佛的母亲。

          • (3)“禅乐胎处”,真正的菩萨不仅具足空性智慧,还能安住于禅定的大乐中,止观双运。比喻为转轮王子安住于安乐的胎处。

          • (4)“悲乳母”,大悲心就相当于养育转轮王子长大的乳母。菩萨的成佛之路上,大悲心贯穿始终。“为利有情愿成佛”,成佛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也就是说,我们最初发心是为救度众生,中间积累资粮也为救度众生,最终成佛后也是为了救度众生而说法。 具足了这四个因,“彼即随佛生菩萨”,就可以跟随佛陀的教法诞生一位殊胜的菩萨。

    • 上师延伸开示要点

      • 1.《现观庄严论》讲到大乘佛子的目标是“三大”:断大、证大、心大。“断大”指所断圆满,即该断的烦恼障、所知障彻底断尽;“证大”指所证圆满,即该证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完全证悟;“心大”指大悲心圆满。

      • 2. 顶礼的方式:上等者以见解的方式顶礼,即安住于实相中;中等者以随顺修行的方式顶礼;下等者以三门恭敬、五体投地的方式来顶礼。寂天菩萨显现上是三门恭敬顶礼,内心安住在殊胜的证悟中,因此完全具足了上等顶礼。

      • 3. 大成就者寂天菩萨尚且对佛陀恭敬顶礼,我们作为后学的佛弟子,最基本的行为就是时刻皈依、顶礼、忆念佛陀。因此,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

        • (1) 一定要看《释迦牟尼佛广传》,体会世尊在因地时利益众生的心行;

        • (2)最好能每天念一遍麦彭仁波切造的“释迦牟尼佛仪轨”(《喇荣课诵集》当中有);

        • (3)每天早上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在佛像和法本面前恭敬顶礼三次。

      • 4. 对治和断除自己对于不同宗派、不同佛像的狭隘分别念和傲慢心:

        • 真实的佛宝是佛陀,但佛陀显现入灭后,即以佛像作为十方诸佛宝的代表,成为我们顶礼的对境。同样,佛教中任何宗派的教法都是从佛陀的法身境界中流现出来的,应平等地恭敬顶礼。

      • 5.佛法需要广闻博学以及精进实修,闻思与修行相辅相成。

        • (1)只学习一个宗派的一个法门,或者只闻思不实修,很难摧毁自相续中的烦恼。

        • (2)所谓修行,就是将所学的佛法在自相续中不断串习。依噶当派教言,修行分为“观察修”和“安住修”。

        • (3)无论是本课颂词所讲到的“顶礼佛法僧三宝”,还是学习菩提心等的教言,都是一样。不能仅仅耽搁在文字上,应在内心不断思维、串习,法融入内心,对自相续才有一定的利益。

    • 相关知识点

      • 1. 俱生与遍计:

        • 简单来说,“俱生”是与生俱来之法,先天性的。例如俱生我执,俱生二障等。“遍计”是后天通过学习外道观念而具有的,例如遍计我执,遍计二障等。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俱生我执,是凡夫异生甚至飞禽走兽等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我执。遍计我执,即了知、学修外道宗派后,生起一种名言中也不存在的异常我执。”《入行论》将在第九品中对此有深入开显。

      • 2. 烦恼障、所知障:

        • “烦恼障”: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二障之一。

        • “所知障”:二障之一。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

      • 3. 如何次第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

        • 上师在《定解宝灯论》讲记中说:“有人说修行中始终应观察,有人说一直都不应观察,实际这两种说法都有偏堕一边的过失,不能圆满做出解释。按理来说,首先应该观察,获得定解之后再安住。不论显宗密宗,不观察是不合理的,依照道次第渐次修行非常关键。于此需要主要说明的是,不论修学显宗还是密宗,首先应该通过闻思生起智慧,当真正的定解智慧生起之后,不用再再观察,应该自然安住修行。”

      • 4.大乘道的次第断障:参考附图“大乘道次第断障一览”。

    • 相关教证

      • 1. 《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

      • 2. 《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

      • 3. 佛经中说:“若未修此法,不得见法性,唯以见闻水,岂能除干渴?”(说明:只闻思而不实修,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 4. 《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

      • 5. 《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说明:礼赞三宝的必要性和目的,是为了成办暂时安乐“人天乐”与究竟的安乐---无死圣果。)

    • 相关公案

      • 1. 竹钦仁波切在依止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的过程中,不仅顶礼上师和上师的住房,还要顶礼上师的狗和牦牛。

      • 2. 学院一位堪布每天顶礼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房子。

        • (启示:我们应该经常思维,自己的智慧身体只有依靠上师的加持和恩德才有。如果没有值遇上师,没有值遇佛法,自己还将在轮回中一直漂泊。因此对自己有法恩的传承上师应该生起无比的感恩心和恭敬心。爱屋及乌,见到上师的住处以及旁生等眷属,都可以令自己忆念上师,感恩心油然而生。)

    • 思维讨论

      • 1. 《前行》中说“上师的功德等佛,恩德胜佛。”谈谈自己对上师的恩德是如何体会的。

      • 2. 我们现在每天观修半小时菩提心,这属于安住修还是观察修?应如何如理如法修行?

      • 3. 对于上师对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提出的皈依、顶礼、忆念佛陀的要求,你打算如何付诸行动?

    • 附1:《善说海》对于本颂的注释原文

      • 关于“善逝”,普明论师认为,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比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善满妙瓶。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以上讲的是佛宝。

      • 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来说也是具足的,因而称“具”。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由于生在如来种性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作者三门恭敬作礼。关于这样作礼赞的必要,正如《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源自《善说海》)

    • 附2:“大乘道次第断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