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63课

一、 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现在学习的内容是正知正念中的护持正知之方法,教诫我们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本课继续宣讲“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之“必定随顺他众”和“善行自己之事”。前面宣讲了应随喜他人的功德、演说赞叹别人的妙语,本课接着宣讲随喜他众善行以及随喜后的功德,不随喜或产生嗔恨心的过失;在行持善行时我们要有一定的威仪,语言、内心、眼及身体应该善巧、适中。本课用了四组颂词来宣讲以上内容。


1、在大乘修学的过程中,我们理当欢喜快乐的随喜他众所做的功德,不要心存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详见颂词1)


2、若能真心随喜别人的功德,数数生起欢喜之心,即生和来世都会获得更大的快乐。这样一来,自己今生中也不会有受用等损失衰败的遭遇,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相反,如果对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则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中也会闷闷不乐,极度苦恼,来世更是苦不堪言。(详见颂词2)


3、语言方面应善行之事,当和别人谈话时,应该用符合对方的心意或者根基来说话。(详见颂词3)


4、身体方面应善行之事,平时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众生,都应用尊重、慈爱的眼神和心态去对待。(详见颂词4)

发心师兄:定解F03

审核师兄:定解F11


  • 【颂词1】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 科判分析

      • 上节课颂词分析了应随喜他人的功德、演说赞叹别人的妙语。本颂接着分析随喜善行以及随喜后的功德。

    • 消文释义

      • 如是而行者,他人的一切善行也已成为自己欢喜之因,这种欢喜实在难能可贵,用钱难以买到,因此我们理当依靠他人所做的功德自己安然地享受随喜的快乐。(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一切行为喜”讲了两种情况的随喜。

        • (1)一种情况,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应该成为自他的欢喜之因;

        • (2)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看到众生做一切善行或者享受安乐就产生欢喜心。

      • 2、在大乘修学过程中,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成为自他欢喜之因。

        • (1)发了菩提心的人,凡有所为,皆当成为众生欢喜之因。

        • (2)众生因福报现前而享受快乐,或者通过我们的行为让他快乐,对大乘修行人来讲,这是极为快乐、极为欢喜的事情。

        • (3)以有些物质富足却没有自在快乐的人为例,劝诫我们应经常处于欢喜快乐中,不要心存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态。

        • (4)通过古代两兄弟砍柴时救了一位山神,山神为报答救命之恩,许诺给他们任何所需之物。大哥要了财富,为保财富,一生的痛苦不断。小弟只想得到平凡的快乐,虽然生活简单,但一辈子都过得很快乐的故事。以此来说明萨迦班智达在教言中说的:知足少欲,是最殊胜的一种快乐。

      • 3、对修行人而言,内心获得一些佛法的境界,是任何快乐都没办法比的。

        • (1)我们生起了菩提心,摆脱了无始以来的桎梏,心甘情愿舍弃自我,全心全意地利益众生,相续中的痛苦就会越来越少,享受的快乐就越来越多。

        • (2)更殊胜的境界如大手印、大圆满,倘若获得的话,快乐更是无与伦比。

        • (3)像圣者大德们,不论什么状况都恒常处于自在大乐之中。

          • 1)米拉日巴尊者,不管住山洞还是云游四方,恒常处于喜悦之中。

          • 2)从无垢光尊者、多钦则尊者的传记中能看出,这些高僧大德获得一定境界后,那种快乐,的确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 (4)最究竟的快乐,是我们有了修行的境界、有了能自他交换的境界,这才是最快乐的。

      • 4、作为修行人,没必要为一点小事就烦恼不已,这样不仅对自己的修行境界不利,而且即使费很大心力去挂念担心,实际上也不一定解决问题。

      • 5、应享受随喜的快乐。

        • (1)教证说明。《毗奈耶经》中说:人如果过得快乐,一定会有这种境界。

        • (2)看别人闻思修精进,或有财富、有地位、有名声,不要生嫉妒心、嗔恨心,而应以他人的善行,使自己享受同样的安乐。

      • 6、嫉妒心令人痛苦,应好好调伏自心。

        • (1)举例:看别人当维那唱得好就心生烦恼等状况,阐述嫉妒心令人非常痛苦。

        • (2)教证:法王如意宝一再讲过:“作为大乘修行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要离开欢乐的气氛;不管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在不离欢喜的前提下和睦相处。”

      • 7、相较于世间的快乐,修行人的快乐是怎样的?

        • (1)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只要众生快乐,我们心里应该很舒服、很快乐,这就是我们的原则。

        • (2)看到众生快乐,我就快乐,看到众生远离痛苦,我就欢喜,这就是大乘修行人的一种随喜。

        • (3)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应该是最快乐的。

      • 8、上师的教诫。

        • (1)发了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想到:只要众生快乐,我就快乐。这一点非常重要。

        • (2)平时在生活当中,最好不要有过多的顾虑担忧,什么事情都看淡一点,做事情只要对众生有利即可,自己生病也好、不顺利也好、别人诽谤也好,都无所谓,应该用这种态度来面对人生。

  • 【颂词2】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 科判分析

      • 上一颂讲了随喜的功德,只要拥有一种随喜的心态,它都会随时给我们带来殊胜的安乐。本颂继续讲随喜的功德和不随喜的过失。

    • 消文释义

      • 这样一来,自己今生中也不会有受用等损失衰败的遭遇,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相反,如果对他人的功德生起嗔心,则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中也会闷闷不乐,极度苦恼,来世更是苦不堪言。(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随喜的功德

        • 若能真心随喜别人的功德,对自己来讲,即生中一丝一毫的损害都没有,并且来世还会获得更大的快乐,暂时不堕恶趣、转生人天善趣,究竟获得圆满正觉果,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 2、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若平时修行过,当真正遇到一些对境时,我们应该可以做到:只要别人快乐,我就非常快乐。

      • 3、上师以自己以前读书时看到别人学得好就心生嗔恨和嫉妒为例,开示这种习气对凡夫来讲虽然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断除,但依靠上师的加持,和接受一些大乘佛法的教育,自己的嫉妒、嗔恨等烦恼心态,应该能有所转变。

      • 4、对他人功德生嗔恨嫉妒心的过患。

        • 依此过患所致,即生中会极度苦恼、痛苦万分,来世更是苦不堪言。

      • 5、教诫对他人的福德没必要生嫉妒之心。

        • (1)教证说明

          • 1)汉地有教言说:“他家富贵因缘定,嫉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 2)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两个人若具有一些相同的功德,一人对另一人生嫉妒心、嗔恨心,不但对自己没有利益,反而是堕入恶趣之因。”

        • (2)公案

          • 《高僧传》中汉地一位道秀法师对同修道友慧懿生嫉妒欲以暴力加害,因此恶念即生中转为蟒蛇。开示对他人功德生嗔的过患,不仅即生中马上变为旁生,来世的果报肯定更为悲惨。

        • (3)结论

          • 1)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尽量发起一些善心,不要产生嗔恨和嫉妒。

          • 2)这样的嫉妒心,如果没有发现、对治,那是非常可怕的。

          • 3)有了嫉妒心的话,就不会看到别人的功德;有了傲慢心的话,自己的相续不会产生功德。

          • 4)在修行过程中,我们恒时要观察自己,看自己能不能随喜别人的功德,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最好不要去毁谤,不要去摧毁别人的功德。

      • 6、上师总结

        • (1)我们必须要随顺他众。

        • (2)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应尽量地随顺他人,不要别人说一句,你顶三句,别人叫你上去,你偏要下去,这样的话,不管讲什么教言,对你也没有任何利益。

        • (3)大家要和合随顺,这一点非常重要!

  • 【颂词3】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 科判分析

      • 前面颂词讲“必定随顺他众”,本颂讲第三个科判“善行自己之事”,宣讲以前没有发心之前,一些习气很不如法。现在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很多行为都要有所改变,本颂首先宣讲语言方面的改变。

    • 消文释义

      • 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相合对方的心意,值得信任,并且相应场合,顺序相关,意义明确,令人悦意,不怀有贪嗔的动机,声音柔和,多少适度。(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与人交谈,掌握语言技巧很重要。

        • (1)麦彭仁波切曾说:“世间上的许多恩怨亲仇,并不是身体和心造成的,主要是由说话引起的。”

        • (2)佛陀在《法句经·言语品》、《教王经·言语品》中,专门讲了说话的善巧方便。

        • (3)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语言品》中,也教我们一些谈话的技巧。

      • 2、精通语言技巧的必要性。

        • (1)我们活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若能精通语言的技巧,那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行也好,都是非常方便的。

        • (2)众生的思绪千姿百态,根基和意乐千差万别,如果没有通达说话的窍诀,虽然心里想了个很好的方法,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没有办法因机施教。

      • 3、通达语言的窍诀。

        • (1)“出言当称意”,了解对方的根基意乐很重要。

          • 1)不论与任何人交往,说话要相合对方的心意,值得信任。

          • 2)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最好先打听对方的职业、习性、爱好等,否则若没有一定了解,彼此没有办法沟通。

          • 3)举例释迦摩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富楼那尊者就有观机逗教的特点。阐述修行人注重语言是为了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所以了解对方的身份和根基,是必要的。

        • (2)“义明”,说话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效果。

        • (3)“语相关”,意义上、词句上、语调上,语言必须要关联,前后应围绕主题。

        • (4)“悦意”,说话语气温和委婉,犹如母亲对爱子一样亲切,听起来很舒服,让人生欢喜心。

        • (5)“离贪嗔”,修行人应断除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佛陀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也说了,尤其要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

      • 4、语言跟人的性格、境界有很大关系。

        • (1)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即使与他进行短暂的交流,可能也会一辈子不忘,觉得他的话意义极为丰富,对自他都非常有利益。

        • (2)修行比较好的人,一般不说别人是非,贪嗔等烦恼的字眼几乎没有,一字一句全部是真理。

      • 5、如何说话?

        • (1)“柔和”,在说话的过程中,应使用柔和文雅的语言。

          • 1)真正有辩才的人,心里所想的完全能通过完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本不用伤别人的心。

          • 2)有智慧的人用旁敲侧击或很婉转的语言,完全能够说服别人。

          • 3)《亲友书》中讲了三种话:蜂蜜般的美语、鲜花般的实语、不净粪般的虚妄语。

          • 4)我们应选择第一种,既不伤害众生的心,也能将自己的意思完全道出来,这样的语言最有说服力。

        • (2)“调适中”,说话的声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没有必要时不要太啰嗦,该讲的内容也不能太略了。

  • 【颂词4】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 科判分析

      • 上一颂宣讲了语言方面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这一颂讲我们的身意也应行善行之事。

    • 消文释义

      • 当看见众生时,不观过患或毫不虚伪以诚挚慈爱的表情而目视,也应当念及依靠他们我才能成就佛道。(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眼行善行之事。

        • (1)当看见众生时,不能观过患,应以毫不虚伪、诚挚慈爱的表情而目视。

        • (2)平时无论遇到什么身份的众生,都应以慈爱的目光来对待,不要怒目相视,或以嫌恶的神情来看别人。

      • 2、心行善行之事。

        • (1)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管看到亲人还是怨敌、人还是动物,都应用尊重的心态去对待。

        • (2)举例:喜马拉雅山一位瑜伽士救小老鼠的公案,和一个美国人经常跟小狗对话的事,开示真正有慈悲的人,虽然不一定学佛,但他会对任何生命都有一分尊重,即便对动物也很有爱心。

        • (3)教诫行善行之事不要有分别,开示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应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

      • 3、只有依靠众生才能成就佛道。

        • (1)作为修大乘佛法者,从最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修持六度万行,到最后证悟圆满正觉果位,都要依靠众生方能成就。

          • 1)最初的发心是“为度化众生愿成佛”,所依离不开众生。

          • 2)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时,法、财、无畏三种布施都要以众生为对境;持戒也是依靠众生而守持清净戒律;没有众生的损害,一个人对谁修安忍;精进是为了要度化众生,而不是为自己;大乘禅定是远离外面一切愦闹,安住于利益众生的境界中;智慧度则是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辨别利益众生最究竟的方便方法。因此,六度全部需要众生,没有众生的话,一度也不能够圆满。

          • 3)同样,四摄、四无量心也需要众生,大乘的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众生。

          • 4)最后获得佛果时,是以二十七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和果上,所以任运自成的二十七种事业也不能离开众生。

        • (2)从实相来讲,众生就是佛。

          • 1)在助己生起菩提心、圆满佛道方面,众生与佛没有任何差别。

          • 2)教证说明。

            • ①《六祖坛经》也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 ②佛在《摄集经》中说:“趣入佛道者,应于诸众生,平等父母视。”

            • ③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中说:“若见一切众生时,当发父母兄弟想。”

          • 3)从现相上讲,从凡夫地到佛地之间有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离不开众生。

      • 4、总结

        • (1)“众生就是父母,众生就是佛陀”,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从内心中真正把众生与佛同等对待。

        • (2)寂天菩萨说:“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如果恭敬佛陀、蔑视众生,这是不对的。应把他看做自己成佛的助缘,这是修行的一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