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68课

一、科判地图



二、内容归摄(总义)

前面已经学习完科判“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告诫我们要控制身体和心,怎样修持对治,做一些调控后,再怎样做修心之行去护持正知,现在继续学习科判“成圆满学处之支分”,用了五个科判内容宣讲要圆满学处的一些支分修行行为,更好的圆满护持正知之方法。


本课用了五组颂词宣说圆满学处的支分内容:

1、无论是自利还是利他,不管何时何地,修持什么样的法,做什么样的事情,皆应以佛陀所宣说的菩萨的学处为标准要求自己,皆当精勤修习。(详见颂词1)


2、对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大乘佛子都应尽力了解,以利益众生。(详见颂词2)


3、大乘修学者的所有行为,就是要利益众生,并且自己所做的一切善根功德,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而做广大回向。(详见颂词3)


4、纵然舍弃生命,也绝不能舍弃精通大乘教义、清净守持菩萨戒的珍贵善知识。(详见颂词4)


5、为了知大乘菩萨的学处应勤于参阅各经典等。(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F09

审核师兄:定解F11


【 颂词1】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科判分析

现在学习“成圆满学处之支分”科判一“精勤修学学处”,作为修行人,不论是自利利他,在行为上我们理应以佛陀所宣讲的菩萨学处为标准,精进修学一切学处,以护持正知。

消文释义

我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不管在何时何地,修持什么样的法、做什么样的事情,务必要按照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讲的菩萨学处来要求自己,以这些学处为标准,而应精进修习。

本颂重难点

1、颂词分层:

第一层: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所有行持善法的行为(无论何种情况);

第二层: 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当依学处勤修习(应该怎么做)。

2、佛陀所宣讲的学处。

(1)根据不同众生根基意乐宣说了不同的见修行果法门。

(2)从资粮道、加行道、一地菩萨乃至佛果之间,讲了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以及菩萨的根本学处等等,对每位修学者有不同的要求。

(3)劝诫:

1)应根据自己根基,选择合适自己的法门,精进地修持;

2)每个阶段的课程都要学,凡是发过大心的人,理应修学一切学处。

3、开示不学菩萨学处之过患。

假如随意轻视菩萨学处,不了解菩萨所应行持之事,平时的所作所为很容易毁犯根本戒或其他学处。

4、护持正知,避免毁犯学处的关键。

(1)依靠善知识、依靠殊胜论典;

(2)深入闻思,让自己懂得大乘教义。

5、教诫闻思修的重要性。

(1)举例广东一位佛教徒学习经历,教诫作为一个佛教徒,没必要先说大话,在实际中却什么都做不到,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2)处于红尘中的在家人,也应把握机会闻思佛法,倘若错失良机,这一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不好说了;

(3)没有闻思时的行为,的的确确非常可怕,自认为已经学懂了、已经开悟了,但真正用佛经论典衡量,除了只有一种我慢之外,不一定有真实的功德。

6、知行合一,意义非常大。

(1) 佛陀在经典中对于大乘行人的种种威仪、言行举止等,皆有一些要求。

1)《华严经·净行品》中,大乘行人日常就有141种行为;

2)《宝云经》中也讲了,作为发心的人,开门时应想打开解脱之门,关门时应想关闭轮回之门,走路、烧火等威仪也有明确的观想。

(2)依教奉行:若能将这些学处一字一句融入相续中,那意义是非常大的,就算无法全部做到,也应尽量按照这些来要求自己。

7、断两种心态。

(1)眼高手低者:自视甚高,贪求高法,不愿从小处着手;

(2)自暴自弃者:经常自暴自弃,轻辱自己。

8、总结。

(1)不论自利利他,不管何时何地,一定要以大乘教义来要求自己。

(2)法门广大无边不一定能全部修持,归纳而言,如有些经典中说,唯一要修一种法,就是大悲心!

(3)如果你心地善良,以慈爱之心对待众生,始终处于大悲心的状态,这就是菩萨的根本学处,也与愿菩提心有密切的关系。

(4)非常希望大家,按照佛陀的教言尽量行持善法!

【 颂词2】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科判分析

继续学习第二个小科判“修学多种知识”,为了饶益众生,圆满利他的一种方便,作为大乘佛子,必须学习世出世间广博的知识,而不是认为只持咒念经就可以。

消文释义

一切大乘佛子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全部都应一一了解、一一精通。若能如此行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了达一切学处的智者,哪会有不成福德之事呢?

本颂重难点

1、颂词分层:

第一层: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为饶益众生,一切世出世间学问皆应学;

第二层: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圆满利他的善学之功德。

2、精通万法并非为了自己,而是圆满利他的一种方便,纯粹是为了饶益众生。

3、为何发菩提心后,还要广闻博学?

(1)遮破之行为:认为只要念观音心咒、《金刚经》就可以了,只要在某地闭关专修就可以,始终对广大的知识没有兴趣,这种行为相当不好!

(2)为了引导不同众生,必须要通达一切知识,比如工巧明、医学明、因明、内明、声明学,以及诗学、辞藻学、天文、历算等小五明。应精进闻思,只争朝夕!

(3)教证说明。诚如萨迦班智达言:“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

4、没有修学一切知识的希求心之过患。

(1)不能成就遍知佛果;

(2)不能饶益一切众生,圆满自他二利。

(3)教证说明:

1)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

2)麦彭仁波切在《诗学注释》中也引用过这个教证,并引用佛经进一步说明,大乘行人必须精通五明。

5、应遣除之行为。

(1)遣除行为。有些人刚开始皈依佛门,就像声闻一样发自私自利的寂静心,想独自去找一个上师修行,只求自己快点成佛,其他什么都不管,这种心态不符合大乘教义。

1)不精通五明的佛,整个世界上也没有。

2)智悲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说了,只有如所有智、没有尽所有智的一个笨笨的佛,从来也没有听说过。

3)结论:所以,从自利角度来讲,要获得佛果,一定要精通所有学问,如此才有摄受众生的智慧和能力。

(2)作为大乘修学者,在你的利众范围内,只能摄受一部分众生,对其他众生一筹莫展,这是不行的。

1)作为大乘修学者,如果要利益众生,没有通达五明及世间知识的话,那怎么摄受他们呢?

2)自己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但要精通佛教的内容,佛陀还开许我们研究外道的典籍。

3)结论:大乘行人不能把目光放得太近了,而应从远处考虑,天文地理、商贸农业等知识全部要了解,如此才有摄受众生的智慧和能力。

6、以公案说明以广博的知识应机施教。

(1)上师以观音上师琢磨修钟表为例,开示观音上师依靠他的这种智慧与摄受,摄受度化许许多多的人皈依了佛门。

(2)《影尘回忆录》:倓虚法师应机说法——一个钟表铺同学觉得和尚不干活,只消耗,没有为社会做贡献,法师通过令他能明白的比喻调化其相续。

1)喻:钟表中要正常运转;各种的零件分为动:外围零件,齿轮,发条,指针等;不动:中间的大轴。

2)义:整个世界要正常运转;动(生产力):各行各业;不动(改善人心):僧——和尚为国家祈福,传播正法,导人向善。

(3)开示:

1)《影尘回忆录》中记载,倓虚大师在不同层次人的面前,总有共同语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恰到好处地说服他们。

2)如果只知道一点中观唯识,用佛教理论跟钟表经理辩驳,别人肯定不屑一顾,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

3)结论:所以,先要了解对方的行业爱好,然后用他熟悉的道理和语言来引导,才会有很强的摄受力。

7、学习世出世间学问,不要堕两边。

(1)首先要打好佛教的基础,如果完全跟世间人一样,整天都学这些是不行的,必须要先对佛教产生稳固的定解;

(2)当境界相对稳固时,应了解一些世间学问,善巧度化众生。

8、总结。

(1)教证说明成为一名大乘修学者,广闻博学之重要性。

1)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说,要通达大圆满的本来清净,必须先通达中观应成派的见解;

2)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也说了:“想懂得我密法的究竟境界,必须先精通世间的一切知识。”

(2)通达五明之一切知识的功德:

1)圆满利众众生;

2)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 颂词3】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科判分析

继续学习第三个小科判“刻意修学利他”,把菩提心、利他心当作重点刻意地修学,我们相续当中利他的观念就会逐渐占主导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治我们相续当中的自私自利。

消文释义

我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利益众生,并且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有情,而将所有一切善根普作回向。

本颂重难点

1、颂词分层:

第一层: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所做所行皆唯利他;

第二层: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为利无边有情,一切功德回向。

2、“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

(1)利益众生的两种途径:

1) 直接利益众生:如放生、讲经说法,或做财布施、法布施;

2) 间接利益众生:通过闭关或者作意,将自己的善根功德回向,间接能成为利他之因。

(2)菩萨的事情是什么?唯行利他,穿衣吃饭,皆为利众;故时刻提醒长生利他心,减少自私自利行。

3、利众的最好方式。

(1)直接利益众生的最好方法是戒杀放生;

(2)间接利益众生,就是汉传佛教中非常强调的吃素。

4、上师教诫。

(1)只要听上师的课,最好不要吃肉。

(2)汉传佛教的一些人,本来有非常好的传统,到了藏地以后,更应该要坚持。

(3)人类不仅要保护自己,同时还要保护所有的生命,大乘佛法的精神必须在实际行动中得以体现。

5、上师的希望。

(1)希望汉传佛教的吃素理念,能在藏传佛教界中有一席之地,这一点希望大家互相支持。

(2)希望大家在直接利益众生方面,尽量地放生;间接利益众生方面,尽量地吃素,这样的话,我们利益众生的行为,一定可以遍地开花。

6、“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1)教证说明:《妙臂请问经》:“回向后的善根,永远也不会失毁,犹如大海与盐味无二无别,回向后的善根与如来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应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

(2)回向时一定要发愿: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安宁!

(3)上师举例说明我们在回向时,一定要反观自心,回向是否清净?是否是为了利益无尽众生而发愿?

(4)以无相禅师超度农夫的太太的公案为例,开示在回向过程中,对境应该是所有众生,包括所有怨敌。

【颂词4】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

科判分析

继续学习第四个小科判“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宣讲了在修大乘法的过程中如何依止善友善知识,只有依止了善友善知识才能来护持好正知。

消文释义

宁可舍去宝贵的生命,也绝不能舍弃精通大乘教义、清净守持菩萨戒的珍贵善知识。应该如同吉祥生教授善财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识那样,去修学承侍依止上师的方法。

本颂重难点

1、颂词分层:

第一层: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宁舍命亦不舍弃珍贵善知识;

第二层: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如何依止善知识。

2、教证说明:佛陀在《四法经》中说:“大菩萨在有生之年,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珍宝般的善知识。”

3、了知此处所说善知识所具之法相。

(1)“善巧大乘义”,即要精通大乘佛法的教义。

1)法王如意宝说:“如果你依止的上师什么都不懂,不要说大乘教义,就连小乘仪轨也不会,那不合理。”

2)要精通大乘的发心、仪轨、教义,能以完整的大乘佛法来引导弟子,具足摄受弟子的能力。

(2)“安住净律仪”,就是说,他相续中必须具有菩提心,住于菩萨的戒律。

1)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归纳总结了依止善知识的教言:“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如果他的相续中具有菩提心,无论如何都可以依止。”

4、观察善知识的重要性。

(1)因为密乘必须在大乘显宗的基础上才能安立。

(2)《善说海》引用了《经庄严论》的教言来叙述,真正的大乘必须具备七种广大特点。

5、“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

(1)如何依止上师?

1)应效仿《华严经》中吉祥生教授善财童子依止上师的方式那样。

2)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按照《华严经》里所讲那样,以清净观来依止。

(2)依止方式。

1)如《华严经》中的种种比喻:如大地、金刚……以这些心态来依止,不管上师对你什么态度、对你什么行为,自己都能够接受。

2)经中云:“当以不厌承担一切重担如大地之心;意乐不退转如金刚之心;不为一切痛苦所动如铁围山之心;不放弃一切所行之事如奴仆之心;远离贡高我慢如笤帚之心;担负一切重担如乘之心;不嗔不怒如犬之心;不厌来来去去如船筏之心;承侍上师如孝子之心而恭敬承侍善知识。”

3)真正的依止,应该像仆人、家犬一样,纵然受到百般欺负侮辱、不公平待遇,也始终没有厌烦心、嗔恨心,一直如理如法地依止,一刹那的恶念也不起。

4)只有这样,最后自己一定会获得证悟的。

(3)教证说明依止善知识的功德。

1)金厄瓦说:“身体的核心是心脏,如果没有心脏,人就成了一堆血淋淋的肉。同样的道理,修法的核心是上师瑜伽,若没有上师瑜伽,所有的法只不过是一纸文字而已。”

2)梅觉巴大师说:“度母是绿色也可以,观世音菩萨是白色也可以,金刚手是黑色也可以,这些怎么样都可以,但我忆念上师的心,一刹那都不能离开,若能如此,我离成佛不会太遥远。”

(4)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应依靠这种信心来依止,这样相续中才会得到真实的法益。

(5)依止上师要注意之行为。

1)现在有些人依止善知识,要么凭感情、要么凭人情,这种方式只不过是一种交易而已。

2)有些上师,自己不能讲,还让弟子不要学大乘见修行果的真正教义,只念咒就可以。让弟子能懂一些道理对弟子还是有很大利益的。

【颂词5】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

科判分析

学习最后一个小科判“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为了了知菩萨的学处,应该参阅经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圆满诸多学处,才能真正圆满护持我们的正知。

消文释义

对于本论中所讲的这些,以及佛陀所开示的其他学处,通过阅读经典便能了知。所有大乘菩萨的学处在一切经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宣说,故应勤于阅览这些经藏。

本颂重难点

1、颂词分层:

第一层: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因:阅读经藏能通达所有学处;

第二层: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果:应取的行为。

2、藏经于阁,无人翻阅,十分可惜。

3、现在的佛弟子确实应该惭愧。

(1)佛陀给我们留下诸多经典,除了一两部以外,对其他的经典一无所知;

(2)故应:多看经典,学习学处,严于律己,依教奉行,成为真正的大乘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