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6课

一、 本课科判坐标

本课是在第一品“正式宣说”前的“论义”部分。上节课宣说了“论名”。本课宣说“论义”中的“入造论之理”之全部内容。“入造论之理”中包涵“真实宣说”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两部分。导图如下:


二、 上课内容回顾

1. 上师教诫,学习论典的态度很重要,要深入科判、要通达文字和要义。


2. 宣讲“入造论之理”之“真实宣说”的礼赞句,教诫我们要像寂天菩萨一样恒常对佛、法、僧三宝顶礼赞叹,因为小善因可得大善果,如理如法的顶礼,可遣除傲慢、增上恭敬心和信心。


3. 宣说何为佛、法、僧三宝,详尽介绍“善逝”、“法身”、“佛子”各自所具有的多层意义:

(1)“善逝”指佛陀。善妙圆满断证功德,趋至最胜安乐之地;

(2)“法身”指教法和证法。包括法界极清净本体之证法法身(一切万法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的教法法身(靠证悟法性宣说的显密一切经典);

(3)“佛子”指僧众。能够成为如来继承者的大乘圣者菩萨,以及虽非大乘皈依处但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梨等可堪为顶礼处的对境;

4. 介绍两种修行:观察修和安住修。


三、 本课总义归摄

1.寂天菩萨在顶礼了佛法僧三宝以及其他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后,开始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此为 “入造论之理”之“真实宣说”的立誓句。立誓句是为遣除违缘、圆满造论所立的誓言。(详见颂词1)


2.作者示现谦虚,称本论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亦称作者本人对诗学和声律学不精通;还有造此论只是为了修持自心,而非利他。实际上此谦虚词背后有其作者的密意。(详见颂词2)


3.作者言,如果遵照此论的次第进行修习,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将得以增长,同时有善缘见到此论之人,亦会得到利益。(详见颂词3)


4.本课还分析了“入造论之理”的第二个科判“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其中详细介绍何为造论“四法”。(详见第五部分内容)

发心师兄:定解C16

审核师兄:


    • 【颂词1】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 科判分析

        • 此颂是“真实宣说”“造论之理”,这里是“立誓句”。立誓句是为遣除违缘、圆满造论所立的誓言,即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造此《入菩萨行论》,宣说趋入大乘菩萨律仪的方法。


      • 消文释义

        • 《入菩萨行论》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这部论典是“依教”而造的。(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依教:依靠佛陀经论中所说的意义。

        • 佛子:大乘菩萨。

        • 佛子律仪: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


      • 本颂重难点

        • 1. 此颂统说了《入行论》的主要内容,即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

          1. (1)佛子律仪的三个戒律包含了大乘所有的学处:“严禁恶行戒”指菩萨在任何时候身口意都不造恶业;“摄集善法戒”指身口意如何转为功德、善法;“饶益有情戒”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真正利益众生。此三种戒律就是“三聚净戒”。

          2. (2)佛法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中“诸恶莫作”可对应“严禁恶行”;“众善奉行”可对应“摄集善法”,也包括“自净其意”,清净自己的心;“是诸佛教”,这既是佛教。佛子行、菩萨行以利他为主,所以在三个戒律中,就有一个饶益有情戒。

          3. (3)严禁恶行戒的范围比较广,需禁止所有恶行。别解脱戒、小乘戒中遮止的内容,在菩萨行中仍要遮止,只要对自己的修行、他人的利益有害的恶行全部要遮止。而有些行为在小乘中不一定是恶行,但在大乘中有可能变成恶行。比如小乘为了解脱,以自私自利的心修法是可以的;但在大乘中,必须断除为了自利而修法。恶行的标准随着修法的深入,会越来越严格,乃至于在密乘中,心一刹那没有安住在坛城中,也算犯戒。

          4. (4)摄集善法戒的要点是所有的善法都必须修持。如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后,必须努力修持一切善法。如果把摄集善法戒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修持六度万行。

          5. (5)饶益有情戒主要讲的是饶益众生。发了菩提心后,要想方设法的去利益众生,有能力就直接利益,没能力则间接利益。发了菩提心,发愿以后要利益众生,善根回向众生,这是间接利益;放生、给众生讲法等为直接利益。

          6. (6)本论十品中,禁止恶行戒的内容有第五品,其中宣说了菩萨应该遮止的很多恶行,其它内容散于各品;摄集善法戒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饶益有情戒,即教导佛子应该怎样利益众生。总之,十品中都包含了三聚净戒。不造恶业、唯造善业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以饶益有情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整部论典宣讲的就是这个内容。三者虽反体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个本体。

        • 2. 本论依靠经论所说的意义而造,也就是依靠经典中前辈大德所说的怎样修持菩提心,以及戒律、行为方面等意义造了本论。任何一个论典、为他人讲经说法,或自己著书立说,都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

        • 3. 佛经内容非常广泛,即使很多人想学大乘教义,也无从下手。若一一去翻阅《大藏经》有相当大的难度。末法时代众生寿命有限、思想纷繁复杂、琐事此起彼伏,智慧也欠缺,想通达佛陀的大乘教义极为困难。另外,佛经很多是根据请法者当时的提问,佛陀随即回答,内容没有一定的次第。而此论将经论中的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汇集、概括起来阐述,因此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精华教义,是我们修学大乘菩萨道的殊胜论典。

        • 4. 《入行论》既属于汇集论,也是次第论,还是解隐论和实修论,也就是说,《入行论》汇集了所有论典的四种类型。

(1)次第论:将佛经中次第不明显的法要依道次第进行宣说,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2)解隐论:依靠这些论典而解开佛经隐含的密意,包括所有的注解,如《解深密经释》、《中观六论》就是解释佛陀《般若经》的论典。

(3)实修论:引导实际修持的论典,如《亲友书》。

(4)汇集论:将所有法要汇集一起,如《学集论》就是将100多个教证合在一起的一部论典。

        • 5. 造立誓句的必要性:任何有智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誓言。立誓是为了造论善始善终、遣除违缘。我们后学之人也应该立下学佛的誓言,善始善终,永不放弃。


      • 相关教证

        • 1. 龙猛菩萨的《智树论》云:“智者一般不承诺很多,一旦承诺后,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一样,宁死也不会轻易舍弃。”

        • 2. 《亲友书》云:“人的心态有三种:一种特别容易改变就像水上的花纹;一种比较稳固,就像土粉里画的文字;还有一种特别稳固,就像石头上刻文字。”

        • 3. 《般若八千颂释》 云:“具有智慧的人,对于利益众生的事,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舍弃。”

        • 以上三个教证均教诫我们:作为大乘修行者,闻思修、行持善法以及利益众生必须善始善终,无论中途遭遇任何违缘,都不应该放弃修学和实践之路。


      • 思维讨论

        • 1. 在学习本课前,您是否一直认为《入行论》是一部重视闻思的论典?对于本课所说,它还是一部实修论,您怎么看待?您打算在闻思的基础上,投入一定时间进行观察修吗?

        • 2. 您以往有发愿长期做一件事,但因种种原因最后放弃的经历吗?如何保证三年半的学习圆满?


    • 【颂词2】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 科判分析

        • “真实宣说”中的“示现谦虚”对应本颂词,作者是为了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让后学菩萨行的人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

      • 消文释义

        •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任何内容在此论中一概没有宣说,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并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此论的。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本颂重难点

        • 1. 此颂是寂天菩萨谦虚的示现。

        • 2. 此颂和下一个颂词都是作者示现谦虚,是连接对应关系,下一颂引出造此论的目的。

        • 3. 作者在本颂中主要从两个方面示现谦虚:一是从意义上讲,本论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二是从词句上讲,作者称自己对诗学、声律学并不精通。故作者说,他不敢说造此论的动机是利益众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4. 实际上作者示现谦虚是有密意的,一方面让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习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傲慢,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更多作者示现谦虚的密意请详细阅读第3颂的重点分析。)

      • 相关教证

        • 贡塘丹毕准美尊者造《水木格言》中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意思是,具足诸多功德的智者,往往没有丝毫傲慢心,且身心调柔,因为他们相续中承载着累累硕果,因此总是像负重的妙树般垂头而安住。相反,没有功德之人,却往往趾高气扬,傲慢心十足,如同一棵没有任何果实的树,总是骄傲地挺立在那里。

      • 相关公案

        • 为使我们对本论增上信心,上师又讲述了寂天菩萨的第三种稀有传记:

        • 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于胜天论师座下听受很多佛法并出家,他默默修持。但外人却给他起了外号“三想者”——想吃、想走、想睡觉,因为在他们看来,寂天菩萨每日除这三件事外什么也不做,因此很多大管家认为他享用僧众财产不合理。于是他们想了一个让尊者难堪的办法,让其背诵经典。诵经那天,尊者示现神通,不知不觉坐在法座上问众人:想听以往共称的经典还是前所未有的经典?下面很多人要求背诵前所未有的经典。于是尊者从《入行论》的“善逝法身佛子伴”开始背诵,期间虚空和法座周围呈现各种瑞相,并且在虚空中出现文殊菩萨。尊者一直背诵至智慧品中“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逐渐腾空,此时空中不断传来朗朗的诵经声,当回向品全部诵完,人也不见了。

        • 《入行论》诵完后,当时很多大班智达、大智者们具有不忘陀罗尼,他们把寂天菩萨诵的《入行论》记在心里,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记了一千多个颂词,印度东部的班智达记了七百多个颂词,印度中部的班智达记了一千个颂词。后来经询问寂天菩萨,被告知以印度中部班智达所记的一千个颂词为准。

      • 相关知识点

        • 《学集论》和《经集论》由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所造。《学集论》较广,《经集论》较略。《经集论》也是《入菩萨行论》的总义。


    • 【颂词3】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 科判分析

        • 此颂为科判“示现谦虚”对应的第二个颂词,说明写本论的目的是暂时能使自己的信心增上,同时让想修菩萨道的后代学人也能获得利益。


      • 颂词释义

        • 造论有什么必要呢?为了修习菩提心善法,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不同而在论典中陈述,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增上。万一与我具有同缘分即相同种姓百般寻求菩萨行、心术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

        • 作者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

        • 善天尊者和普明尊者认为颂词中的“暂”字有观待他利的意思。


      • 本颂重难点

        • 1. 此颂讲述造本论的必要:

          1. 必要一:“循此修习善法”,即把自己修行的心得写下来,有了文字就不至于忘失,而且如果遵照此论的次第修习善法,相信自己对三宝的信心会暂时得以增长;

          2. 必要二:“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其中“善缘等我”,是说和我有相同因缘的、想发菩提心、想修菩萨道的后代菩萨行学人;“若得见此”,即如果能够见到这个论典;“容获益”:也许也能够获得一点利益。

        • 2. 上一颂寂天菩萨说,我不敢有利他的想法,只是为了自己修行才造此论,但这里又讲到“若得见此容获益”,还是希望利益众生。寂天菩萨不但有世俗菩提心,而且胜义菩提心也已圆满。这样一位圣者,只是在我们面前示现一种谦虚的本性和功德而已,尊者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利益无边众生。


        • 3. 何为修行?

          1. (1)所谓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续中串习。布顿大师曾说:“在印度梵语中,串习和修行是一个意思”。印度的法友大师也说:“我们的相续跟佛法不断相应、不断串习,才叫做修行。”

          2. (2)上师教诫我们,相续中没有杂念,心里一直想“我要利益众生”,或“一切众生皆当过我的父母,别人怎么害我,都要修忍辱”,这种接连不断的心态叫做修行。

          3. (3)寂天菩萨造这部论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有两种:观察修和安住修,我们每天听课、辅导就是一种观察修。上师说,有些人只想一心一意地专注修行,这说明没有搞清楚修行的基本含义。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坐毗卢七法,当然从安住修的角度,这样修没有错,但从观察修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每天都跟所说的法相应,这就是一种修行。

          4. (4)修行并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和空间,比如平时坐车,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这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山洞或屋子里闭关,也不是修行。

        • 4. 由寂天菩萨不断示现谦虚,故上师教诫我们:相续中如果蔓延我慢就不利于修行,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太脆弱。学佛有两种障碍:一是我慢,另一种就是过于脆弱,自己看不起自己,也叫做“自轻凌懒惰”。过于傲慢不合理,过于谦虚也不合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过于谦虚,也不过于傲慢。


      • 相关教证

        • 上师如意宝曾说,真正和寂天菩萨一样,那是什么境界呢?正如《智慧品》中所说“以虚空的正见来摄持所有众生”。


      • 思维讨论

        • 上师讲不堕两边,既不能傲慢,也不能过于谦虚,试分析,在学习本论的过程中,如何行持中道?


    • 科判分析“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 1. 此处的科判为:

        • “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如何宣说。


      • 2. 在藏传佛教的论典中,经常会看到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这样的句子。首先要宣讲各自的本体,本体即所说,或者叫所诠,即这部论典所说的意义是什么;第二是必要;第三是必要的必要;第四就是关联。这就是造论“四法”。

        • (1) 本论所诠(本体):以“趋入菩萨律仪法”来代表,即宣讲了完整无缺的大乘种姓就是修道之基;然后是修持之道;再就是修道之果(佛果或菩萨果)。《入行论》所说主要就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就是四法中的第一法。

        • (2) 宣说之必要:所说的内容、菩萨的学处依靠此论而通达,这就是它的必要,也就是学习这个论典的目的。此为四法中的第二法。

        • (3) 必要之必要:第二法的必要是暂时的必要,通达本论的所说、所诠义,通达后,就要了知必要的必要,也就是通过此论可以获得佛果,这才是我们究竟的目的。

        • (4) 关联:即联系。我们要通达这个论典,必须要依赖《入行论》十品的文字,帮助我们通达所说的意义,这就是关联。


      • 3. 总结来说,通过四法的观察,了知论典的所诠就是大乘的基、道、果;通过论典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通达一切所诠义,那么学习是有必要的;而通达后继续修学可以成佛,就有了必要的必要;最后,通过学习这个论典可以通达本论,通过能诠可以通达所诠,所以我们必须要学这个论典,这就是关联。


      • 4. 具体来说,本论是如何宣说以上四法的呢?也就是科判“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之“如何宣说”:

        • 那波瓦尊者的观点:“所诠”、“必要”、“必要的必要”以及“关联”这四法,通过《入菩萨行论》的论名就可以了知:

(1) 所诠:菩萨行的所有学处;

(2) 必要:也就是“入”,可以帮助我们趋入菩萨行;

(3) 必要的必要(究竟的必要):入了菩萨行必定会得到菩萨果位或佛果;

(4) 关联:通过学习《入行论》中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了知所诠,逐渐达到“必要的必要”。

        • 善天阿阇梨的观点:通过“趋入佛子律仪法”这个立誓句来观察:“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也是入菩萨行的意思,“趋入”就是“入”,“佛子”就是“菩萨”,“律仪法”就是“行”,也是通过论名来指明“四法”的关系:

(1)所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2)必要:利益自他;

(3)关联:论典是“能诠”,能诠和必要是方便和方便生的关系,通过此论作为方便和因,就可以产生方便生——利益自他的必要,这就是关联。

(4)这里没有讲“必要的必要”。

      • 总之,必要等四法(或三法)在很多论典中都有,主要是在趋入正论之前,通过观察它的所说、必要等等,建立深入学习下去的兴趣。此处内容稍微难懂一些,但反复听受上师讲记以及生西法师辅导,便可以了知何为四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