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远离尘世、分别妄念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做?(多选)
A.依止静处;
B.思维静处功德;
C.观修菩提心;
D.思维禅修的利益。
02
菩提心的条件包括哪些?(多选)
A.帮助众生有吃有穿;
B.要缘一切众生;
C.要令众生获得佛果;
D.捐献器官帮助他人。
03
我只有一个,要我如同爱护自身一样去爱护三界所有的众生是不可能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多选)
A.同意。三界众生太多了,一个“我”根本摄持不过来;
B.同意。众生习性各不相同,我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C.不同意。手足等分类虽然众多,但我能将它们执为一身而尽力爱护;同样,我也能将众生执为我所而加以爱护;
D.不同意。自身手足等部分和众生一样,都是由分别念所假立,因此对他们平等地执取爱护是合理的。
04
每个人的痛苦互不相干,如何才能除他苦如自苦?(单选)
A.将众生执为自己;
B.为众生诵经祈福;
C.将身体布施给众生;
D.向众生讲爱语。
01.远离尘世、分别妄念之后,我们应当怎样做?(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依止静处;
B.思维静处功德;
C.观修菩提心;
D.思维禅修的利益。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C)”的法义理解以及上师对该颂词的讲解“远离尘世、分别妄念之后,应当思维静处的功德(B)和禅修的利益(D)……初学者一定要依止寂静(A)。”】
02.菩提心的条件包括哪些?(多选)
参考答案:BC
B.要缘一切众生;
C.要令众生获得佛果。
【解析:上师在讲解颂词“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时讲到:菩提心的条件要缘一切众生(B),令其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C)。】
03、我只有一个,要我如同爱护自身一样去爱护三界所有的众生是不可能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多选)
参考答案:CD
C.不同意。手足等分类虽然众多,但我能将它们执为一身而尽力爱护;同样,我也能将众生执为我所而加以爱护;
D.不同意。自身手足等部分和众生一样,都是由分别念所假立,因此对他们平等地执取爱护是合理的。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手足肢虽众,护如身相同(C),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的法义理解以及上师讲记中关于我和众生本来即分别念假立的教言(D)】
04、每个人的痛苦互不相干,如何才能除他苦如自苦?(单选)
参考答案:A
A.将众生执为自己。
【解析:主要考察颂词“如是他诸苦,随不临吾身,彼苦仍应除,执我(A)难忍故”的法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