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 以下哪些回向属于大乘修行人如法的回向?(多选)
A、 愿我死去的亲人都转生天界,享受幸福安乐;
B、 愿我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事业圆满;
C、 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快乐;
D、 愿众生值遇善知识、入于大乘,成就佛果。
02
2、以下对发愿和回向阐述正确的是?(多选)
A、发愿与回向是有差别的,发愿时没有善业可以依托,只是心里所发的愿望;而回向是依靠善根而发愿即是回向;
B、发愿和回向因上没有区别,果上都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早日获得佛果;
C、《普贤行愿品》里面的内容既是发愿又是回向,既可以发愿将来如何利益众生,又可以将此次善根全部布施给众生;
D、没有做任何事情,只是单纯的想:“愿众生早日获得佛果”,这叫发愿;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样…怎样…”这叫回向。
03
3、世上患疾病的众生非常可怜,饱受饥渴的众生非常可怜,我们应当怎样发愿来利益他们?(多选)
A、愿当食物;
B、愿当医生;
C、愿当妙药;
D、愿当护士。
1、 以下哪些回向属于大乘修行人如法的回向?(多选)
参考答案:CD
C、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快乐;
D、愿众生值遇善知识、入于大乘,成就佛果。
【解析:善根回向的修法是很重要的,善根应该用于最关键的地方。作为大乘行人,我们所行一切善法都是为了众生获得无比的快乐,暂时得到人天福报,究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菩提果位。上师如意宝在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过:“我们的回向就是愿众生获得佛果,这是最究竟的目标,在此之前让众生获得各自所求,只是暂时的回向。如果回向的所缘太狭窄,只是回向我一个人,回向我一家人,被狭隘的心量所限制,就不会广大成熟。”所以我们回向的原则就是:心胸越广大,获得的功德就越多。所以我们平时应当将所做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或自己的亲人。】
2、以下对发愿和回向阐述正确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ACD
A、发愿与回向是有差别的,发愿时没有善业可以依托,只是心里所发的愿望;而回向是依靠善根而发愿即是回向。
C、《普贤行愿品》里面的内容既是发愿又是回向,既可以发愿将来如何利益众生,又可以将此次善根全部布施给众生;
D、没有做任何事情,只是单纯的想:“愿众生早日获得佛果”,这叫发愿;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样…怎样…”这叫回向。
【解析:无垢光尊者是这样分析的:对以前已做过的善根,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对没有做过的善根,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做,这就是发愿。所以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发愿是未来的善根,回向是过去的善根。 】
3、世上患疾病的众生非常可怜,饱受饥渴的众生非常可怜,我们应当怎样发愿来利益他们?(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愿当食物;
B、愿当医生;
C、愿当妙药;
D、愿当护士。
【解析:“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颂词中说乃至所有众生的疾病没有完全康复之前,我愿成为治疗他们的医生、包治百病的妙药,以及照顾他们的护士。因为医生是给病患诊断开药方的,药是众生的病能够消除的因缘,护士是让病者迅速康复的因缘,这些因缘都具足的话,病者就能康复。 另见颂词“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