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入菩萨行论》的梵语名称“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的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
A.“菩提”的意思是“正觉、觉悟”;
B.“萨埵”的意思是“菩萨”或者“勇识”;
C.“渣呀”的意思是“行为”;
D.“阿巴达绕”的意思是“趋入”。
02
根据《深解密经》的观点,经论取名的方式主要有( )(多选)
A.以地名而取;
B.以人名而取;
C.以比喻而取;
D.以意义而取。
03
《入菩萨行论》的取名方式属于( )(单选)
A.以地名而取;
B.以人名而取;
C.以比喻而取;
D.以意义而取。
04
我们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在于( )(单选)
A.上师的名气;
B.自己的信心;
C.道场的规模;
D.法本的印刷质量。
05
本课中,上师再次强调我们加入大乘佛教团体的最主要的原则是( )(单选)
A.全心全意地皈依上师;
B.认认真真地闻思修;
C.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
D.满腔热情地做慈善。
06
《入菩萨行论》采用“以所说的意义的方式”取名,主要是为了( )(多选)
A.能够显示作者的知识渊博;
B.让利根者一看到论名,马上就知道里面所有内容;
C.让中根者看到论名之后,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D.让下根者能够依靠论名找到法本。
07
7、《入菩萨行论》的论名采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 )(多选)
A.彰显个性;
B.表明本论的来源清净;
C.在众生的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
D.忆念译师们的恩德。
08
8、译师在《入菩萨行论》中加上原文本没有的顶礼句的目的是( )(多选)
A.扩充字数;
B.在翻译论典的过程中不出现任何违缘;
C.恭敬顶礼本尊佛陀;
D.为了丰富该部论典的科判。
09
9、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的,属于( )(单选)
A.经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B.律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C.论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D.以上都属于。
10
10、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诸佛菩萨”的,属于( )(单选)
A.经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B.律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C.论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D.以上都属于。
11
11、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的,属于( )(单选)
A.经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B.律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C.论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D.以上都属于。
12
12、藏地沿用古代国王赤热巴巾时代的顶礼方式的原因是( )(多选)
A.法律规定;
B.上师的要求;
C.为了尊重国王的规定;
D.为了便于人们辨明三藏的分类。
1、关于《入菩萨行论》的梵语名称“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的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菩提”的意思是“正觉、觉悟”;
B.“萨埵”的意思是“菩萨”或者“勇识”;
C.“渣呀”的意思是“行为”;
D.“阿巴达绕”的意思是“趋入”。
【解析:主要考察《入菩萨行论》的梵语名称“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的字义理解。上师在本课中,对该梵语的解释是:“‘菩提’为正觉,意思是正等觉、觉悟、决明(A),从广义上讲,也有佛陀、中佛之意;‘萨埵’为菩萨,也可以成为勇识,指尚未获得佛果的因地菩萨(B);‘渣呀’是行为的意思(C);‘阿巴达绕’就是趋入(D)”。 】
2、根据《深解密经》的观点,经论取名的方式主要有( )(多选)
参考答案:ABCD
A.以地名而取;
B.以人名而取;
C.以比喻而取;
D.以意义而取。
【解析:主要考察“经论取名方式”的了解。上师在本课中,讲到:“经论取名的方式非常多,《深解密经》中列有四种:以地名而取(A)、以人名而取(B)、以比喻而取(C)、以意义而取(D)”。】
3、《入菩萨行论》的取名方式属于( )(单选)
参考答案:D
D.以意义而取。
【解析:主要考察“经论取名方式”的具体了解。上师在本课中讲到:“《入菩萨行论》是从意义上来取名的(D)。” 】
4、我们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在于( )(单选)
参考答案:B
B.自己的信心;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讲到:“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在于自己的信心(B)”。】
5、上师再次强调我们加入大乘佛教团体的最主要的原则是( )(单选)
参考答案:C
C.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讲到:“我想再次重申,大家一定要从内心当中想:‘我从现在开始,加入了大乘佛教的团体。加入以后的工作是什么?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C)’这是最主要的原则,也是大乘菩提最基本的要求和方向。”】
6、《入菩萨行论》采用“以所说的意义的方式”取名,主要是为了( )(多选)
参考答案:BCD
B.让利根者一看到论名,马上就知道里面所有内容;
C.让中根者看到论名之后,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
D.让下根者能够依靠论名找到法本。
【解析:在本课中,上师讲到:“这部论典以所说的意义来取名,还有一个原因——使利根者一看到论名,马上就知道里面所有内容(B)……中根者看了论名之后,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C)……至于最下根者,可以依靠论名找到法本等有很多必要(D)。”】
7、《入菩萨行论》的论名采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 )(多选)
参考答案:BCD
B.表明本论的来源清净;
C.在众生的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
D.忆念译师们的恩德。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本论名称采用梵语的目的时,讲到:“为什么以梵语来宣说论名呢?原因有三:第一、在我们的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C);第二个原因就是来源清净(B);第三个原因是忆念译师们的恩德(D)”。】
8、译师在《入菩萨行论》中加上原文本没有的顶礼句的目的是( )(多选)
参考答案:BC
B.在翻译论典的过程中不出现任何违缘;
C.恭敬顶礼本尊佛陀;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该顶礼句时,讲到:“这是译师的顶礼句,《入行论》的原文中没有。顶礼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翻译圆满、善始善终,中间不出任何违缘(B);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最恭敬的本尊佛陀进行恭敬顶礼(C)”。】
9、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的,属于( )(单选)
参考答案:B
B.律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在有关经论前加顶礼句的规则时,讲到:“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特意规定: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B),加顶礼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
10、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诸佛菩萨”的,属于( )(单选)
参考答案:A
A.经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在有关经论前加顶礼句的规则时,讲到:“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特意规定: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A),加顶礼句‘顶礼诸佛菩萨’”。】
11、在经论前,加顶礼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的,属于( )(单选)
参考答案:C
C.论藏范畴的经典或论典;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在有关经论前加顶礼句的规则时,讲到:“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特意规定: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C),加顶礼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12、藏地沿用古代国王赤热巴巾时代的顶礼方式的原因是( )(多选)
参考答案:CD
C.为了尊重国王的规定;
D.为了便于人们辨明三藏的分类。
【解析:上师在本课中解释藏地沿用古代国王赤热巴巾的顶礼方式的原因时,说:“自赤热巴巾时代以后,藏地基本上采用这种顶礼方式,一方面是尊重国王的规定(C),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辨明三藏的分类(D),使人们从顶礼句上即可看出这是属于经律论哪一方面的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