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列属于修持安忍的功德有:(多选)
A、今生精进修持安忍,来世获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B、如果一个人安忍修的好,纵然身肉被一块块割下来,也不会生起丝毫的嗔恨;
C、如果一个人全力以赴的修持安忍,摧毁嗔恨,此人无论今生还是来世都会享受快乐;
D、上司前些天当众责骂了我,但是他比我地位高,于是我强忍了。这之后他对我更加信任了;
E、有个人今天认识了一位上师,第二天就断除了所有的烦恼。
02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因缘聚合,生起嗔恨心的因缘主要包括:(多选)
A、嗔恨心的因缘之一是“强行我不欲”;
B、嗔恨心的因缘包括“阻挠我所欲”;
C、嗔恨心的来源,根本上就是执著;
D、嗔恨心主要是由快乐的心态产生的。
03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单选)
A、在八万四千的烦恼魔君中,嗔恨心是威力最大、势力最强的;
B、相续中不快乐的心态是产生嗔恨心的唯一因;
C、我们在遇到对方的羞辱毁谤时,都应该先以自己的心来观察一下,再进行取舍;
D、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地断除产生嗔恨心的不悦意食物。
04
在修行的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应该怎么面对?(单选)
A、不论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要扰乱欢喜的心境;
B、无论遇到怎样的不顺,都不应该表现出痛苦的样子;
C、遇到一点痛苦就非常伤心,心如死灰;
D、遇到财富、名声等悦意的对境时,就欢喜若狂。
05
下列选项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单选)
A、我们做事情失败了,如果还有扭转的余地,就像青稞撒在地上,还可以捡起来一样,不必要为此而失去欢喜心;
B、如果做事情像打烂了的碗一样无法补救,再嗔恨也没有任何意义;
C、有人为了150元的地毯而打架,结果失手误杀了对方;
D、如果亲人死了,用不着大声哭泣,因为他不会因此而活过来。
06
下列关于“嗔恨”的对境分类合理的是:(多选)
A、嗔恨心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缘是“强行我不欲”(不欲境)与“挠我所欲”(所欲境);
B、“不欲境”和“所欲境”都分别可分为36种;
C、不欲境分为:我不愿得到“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闻受粗鄙语”4种,同时也不愿我的亲友得此4种,不愿怨敌得到相反的“快乐”、“受尊敬”、“听闻爱语”、“听闻敬语”4种。这12种又分过去、现在、未来,共36种;
D、所欲境分为:我愿得到“快乐”、“受尊敬”、“听闻爱语”、“听闻敬语”4种,同时也愿我的亲友得到4种,愿怨敌得到相反的“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闻受粗鄙语”4种。这12种又分过去、现在、未来,共36种。
1、下列属于修持安忍的功德有:(多选)
参考答案:ABC
A、今生精进修持安忍,来世获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B、如果一个人安忍修的好,纵然身肉被一块块割下来,也不会生起丝毫的嗔恨;
C、如果一个人全力以赴的修持安忍,摧毁嗔恨,此人无论今生还是来世都会享受快乐;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课第13、14、15页。此题主要考察修持安忍的功德,以及区分“安忍”与“隐忍”、“压制怒火”。】
2、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需要因缘聚合,生起嗔恨心的因缘主要包括:(多选)
参考答案:ABC
A、嗔恨心的因缘之一是“强行我不欲”;
B、嗔恨心的因缘包括“阻挠我所欲”;
C、嗔恨心的来源,根本上就是执着;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课第16、17页。此题主要考察生起嗔恨心的因缘。】
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单选)
参考答案:C
C、我们在遇到对方的羞辱毁谤时,都应该先以自己的心来观察一下,再进行取舍;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课第18、19页。A、B、D选项都是法本原文。C选项是迷惑选项,原文为“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最好不要以分别念进行取舍……应该用沙门四法去对治……”。】
4、在修行的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应该怎么面对?(单选)
参考答案:A
A、不论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要扰乱欢喜的心境。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课第21页。此题主要是考察在遇到任何烦恼的对镜时,都应该保持心如如不动,不失去自己的欢喜心。要明白: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B为迷惑选项,重点不是外表毫无反应,而是内心平静。】
5、下列选项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单选)
参考答案: C
C、有人为了150元的地毯而打架,结果失手误杀了对方。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页第25页。此题从理证的角度分析,我们的心没有必要为了一些事情不快乐。】
6、下列关于“嗔恨”的对境分类合理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 ABCD
A、嗔恨心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缘是“强行我不欲”(不欲境)与“挠我所欲”(所欲境);
B、“不欲境”和“所欲境”都分别可分为36种;
C、不欲境分为:我不愿得到“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闻受粗鄙语”4种,同时也不愿我的亲友得此4种,不愿怨敌得到相反的“快乐”、“受尊敬”、“听闻爱语”、“听闻敬语”4种。这12种又分过去、现在、未来,共36种;
D、所欲境分为:我愿得到“快乐”、“受尊敬”、“听闻爱语”、“听闻敬语”4种,同时也愿我的亲友得到4种,愿怨敌得到相反的“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闻受粗鄙语”4种。这12种又分过去、现在、未来,共36种。
【解析:第四册法本第71课第26、27页。此题想通过多选的形式,加深对嗔恨对境之分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