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亲友书4

第四节课

思考题

14、持戒的同品是什么?为何一定要具足它?你平时是如何行持的?

15、有些人没有遇到佛法之前,造过许多堕恶趣的重罪,如此是否没有解脱的希望了?为什么?请举一则公案进行说明。

16、请从因的角度、果的角度分别阐述:修安忍的必要性。

17、众生的心千差万别,请以比喻说明大致有哪三种?善法方面、烦恼方面应当如何对应?你自己属于哪一种?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是讲六度中的持戒,它分四个方面,昨天讲了持戒的十三种违品,下面开始讲持戒的同品——不放逸。

己三、行持同品不放逸:

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

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恒敬具不放逸。

佛陀在了义经典中教诫我们:作为一个行持大乘佛法的人,言行举止必须做到不放逸,不放逸是甘露之处[1]。佛陀在菩提伽耶的金刚座成佛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之法我已得。”由此也可以看出,佛陀所获得的涅槃境界,犹如甘露一般。因此,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具足不放逸,不放逸是成就佛果的根本因。如果我们放逸无度、放任自流,没有一点约束和对治,想做什么就随心所欲,那下场是死亡之处的轮回。有些人每天喝酒抽烟,做各种非法事,这就是放逸的行为。现在的世间人无恶不作,每天都在造恶业,没有任何对治法,此举完全是生死轮回之因。因此,龙猛菩萨对乐行王说:大王你为了使善法日益增上,身口意务必要如理行持,对善法具有恭敬心、恒常心、精进心,对恶法则严厉制止,必须具足不放逸。佛经中也说:“不放逸为甘露处,放逸则是死亡处,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殆。”

《入行论》有一品专门讲不放逸,要求三门如理如法行持,依靠佛法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果没有不放逸的理念,不要说大乘的果位,连小乘阿罗汉果也得不到。《文殊国土庄严经》云:“放逸者,声闻之道亦不能成就,更况无上菩提正道?”因此,不放逸在修学过程中不可缺少。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所谓不放逸,即制止不善,行持善法。大家平时要有“我应该注意”这种念头,否则,即使具足持戒、广闻博学等种种功德,但就像没有墙基的墙壁一样,善法功德迟早会毁于一旦。正因为如此,大慈大悲的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说:“如我所说诸善法,谓戒闻舍及忍辱,以不放逸为根本,是名善逝最胜财。”佛陀所说的大乘善法当中,持戒、广闻、布施、安忍等,皆以不放逸为根本,它被称为佛陀最殊胜的财富。谁若具足不放逸,此人即是具福报的大富翁,反之,假如不具足不放逸,整天都是行持恶法,就算他物质上很富足,实际上也是穷光蛋。

不放逸,其实是非常大的善法。以前也讲过,两个比丘行路时,魔鬼准备害他们,它俩私下商量:如果这两个比丘说善法,就不害他们;如果不说善法,就把他们杀掉。那两位比丘很散乱,一路上都在谈论世事,没谈一句善法,到了分手时才互相祝愿:“慎勿放逸!”一个魔鬼说:“他们一句善法都没有说,可以吃掉他们了。”另一个魔鬼说:“他们讲了甚深的善法,只是你不懂而已。”接着他讲述何为不放逸;大小乘中不放逸具足什么功德;所有的佛法中,不放逸是非常殊胜的善法……

因此,我们平时与他人道别时,也应该说:“你要注意啊!你要小心啊!”这一句话用佛法来解释,意思就是让他不放逸,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佛教徒,是皈依佛门的人,不能这样做,否则,即生中会导致不好的果报,来世就更不用说了。”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拘束、有控制。

可是很多人根本不具足这种对治法,行为经常表现得不如法。所以我们应像《入行论》中所说:“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不管身体要做什么、口里要说什么,首先应当观察自己的心,看动机善不善,是否违越佛教的教规、世间的世规,始终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现在很多人从小没有好好修行,所作所为根本没有约束,这是非常可怕的。你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一定要有种对治心:“我作为大乘佛教徒,能不能这样做?不能的话,万万不可逾矩。”自己提醒自己,自己检点自己,一定要制止烦恼,这就是不放逸。

己四、以比喻说明不放逸之利益:

有些人可能认为:“我现在不放逸倒可以,然而我业力深重,没有遇到佛法之前,曾造的罪业数不胜数,如今这么大年龄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吧?”为了遣除这种怀疑,作者用比喻说明不放逸的利益:

何者昔日极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

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见乐同。

有些人往昔烦恼深重,没有遇到善知识和佛法时,放逸无度,造了很多弥天大罪。但后来遇到上师善知识,明白善恶取舍之后,自己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从此小心翼翼地护持戒律、修持善法,通过忏悔消除以前的罪业,如此一来,依靠善法不可思议的威力,将来也有解脱的机会。就如同月亮先被乌云遮住,见不到月光,但风吹过后月亮拨云而出,放出皎洁的光明。同样,有些人以前要么贪心比较重,要么嗔恨心很厉害,要么痴心妄想极大,肆无忌惮地造了很多恶业,但后来依靠不放逸,都有解脱的机会,就像难陀、指鬘、具见、能乐一样。

此处用了四个人的公案说明这个道理:

一、难陀的公案[2]: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娶白莲花(班扎日嘎)为妻,两人感情非常好。有一次佛陀入城乞食,来到难陀家中,正好遇到他给妻子化妆。难陀想出去拜见佛陀,白莲花说:“你快去快回,我的妆还没有干之前,你必须给我回来。”难陀非常听话,规规矩矩地出去了,接过佛陀的钵盂,回家盛满食物端给佛陀。但佛陀不接钵盂,转身走了。难陀又把钵盂给阿难,阿难也不接受,说:“你从谁那儿拿来的,就还给谁。”难陀无奈,只好端着钵盂,跟随佛陀去了精舍。

到精舍之后,佛陀安排一个剃度师给难陀剃发。难陀不肯,愤怒挥拳要打人,并对剃度师说:“你凭什么剃我的头发?要剃我的头发,全国所有人的头发,你要统统剃光才行!”剃度师去佛陀面前说:“我不敢剃,他特别凶。”佛陀听说后,同阿难一起来到难陀身边。难陀因害怕佛陀,不得不让剃度师剃发,只好披上三衣出家了。

难陀虽然剃发出家,但常思念家中的娇妻,因佛陀总带着他一起出行,他无法脱身回家。后来有一天,轮到难陀看守房子,他暗自高兴:“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等佛陀与僧众都外出化缘,我就立即回家!”佛陀和眷属离开之后,他想:“我应当为佛陀和僧众打好洗澡水,把澡瓶都盛满,然后再回家。”(那个时候洗澡,每个僧人用一个瓶子。)难陀这样一想,立时动手打水。谁知刚把一瓶盛满,另一瓶又打翻了,一直耽误了很长时间,总不能把澡瓶的水盛满。难陀想:“算了,就让他们回来后,自己打水吧。但我离开之前,要把僧房的门窗关上。”可他刚关好这一扇窗户,那一扇窗户又开了;刚关好这一间的门,那一间的门又开了……因为佛陀的加持,让他耽误了很长时间。后来他想:“既然关不了,那就不关了。即使僧众的东西丢了,我也有很多钱,我来赔吧!”

难陀想好后,立即走出僧房,准备回家。但他转念一想:“佛陀必定从这条路上来,我就从另一条路回家。”佛陀知道难陀的心意,也从这条路上回来。难陀从远处看到佛陀,急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谁知树神把树举起来,难陀露地而立。佛陀见到难陀后,又把他带回精舍。

佛陀问:“你想念家中的娇妻吧?”难陀回答:“实在想念。”佛陀就把他带到山上,指着一只又老又瞎的母猴问:“你妻子与此母猴相比如何?”难陀十分恼怒地说:“我的妻子貌美无双,这只母猴怎能与她相提并论?”

佛陀又把他带到天界,观看一个个天宫。后见一天宫有五百天女,却无一天子。难陀感到奇怪,前去询问,天女答言:“佛陀的弟弟难陀,被逼出家,以出家学道的因缘,将来命终转生于此,会成为我们的天子。”他特别高兴,忙对天女说:“我就是难陀啊!既然已经来了,我就不走了。”说完想进入天宫。天女们说:“你的戒律还没有圆满,不能呆在这里,你先回人间,命终后才可以来。”难陀只好回到佛陀身边,佛陀问:“你妻子美丽,还是天女美丽?”难陀说:“我妻子同天女相比,就如瞎眼母猴一样。”

难陀回到人间,为了转生天上,特别精进地守戒。阿难看后,给他赠言一首:“譬如羝羊斗,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嘲笑他表面上守持清净的戒律,内心却被欲望所牵,发心不清净。

佛陀为了教导难陀,又把他带到地狱去。见到各个油锅沸滚,都在煮人,只有一口大锅空着。难陀感到奇怪,就问佛陀。佛陀说:“你自己去问吧。”难陀便去问狱卒,狱卒回答:“佛陀的弟弟难陀,生天命终后,就会堕入地狱。我们现在烧油锅,便是为他准备的。”难陀听后,惊恐万分,拔腿就往回跑。但狱卒把他拦下:“你已经来了,就留下吧。”他立即高声叫道:“南无佛陀,请您把我带回人间!”

依靠佛陀加持,他回到了人间,由此真正生起了超离三界的出离心。佛陀为他讲说圣法,他随即远离一切贪欲,获得阿罗汉果位,在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原来他是“贪心第一”,后来不贪著任何人了,守护根门非常清净。这是难陀的故事,从他前后的差别也可看出,一个人的烦恼是可以改变的。

二、指鬘王的公案[3]:指鬘王曾跟随一个婆罗门学法,婆罗门的妻子勾引他,遭他拒绝后恼羞成怒,告诉婆罗门指鬘王侮辱她。婆罗门知道指鬘王不容易对付,于是故意欺骗他:“你若能在七天中杀一千个人,把一千个人的手指串成指鬘,装饰在脖子或手腕上,就可以获得梵天果位。”说完,婆罗门把刀插在地上,念了一遍咒语。咒语念完,指鬘王就起了恶心,婆罗门把刀交给他,他拿着刀,发狂一样见人就杀,见指就砍。

到了第七天早上,手指已有九百九十九只,差一只就满千数。可是大街小巷见不到一个人影,人们早就藏起来了。此时指鬘王的母亲怜悯他,因为他七天只顾着杀人,没有吃东西,想派人给他送饭,但是仆人们都害怕,没有人敢去,母亲就亲自送去。指鬘王见母亲从远处走来,准备要杀掉她,母亲骂道:“你这个不孝的东西,连母亲都想杀。你实在要凑数的话,那就砍去我的手指,不要杀死我。”

这时,佛陀以神通观察到指鬘王可以度化,就化成一个比丘,走到他的对面。指鬘王一见,当即舍弃母亲,飞速向比丘奔来。比丘缓缓地行走,但指鬘王用尽气力也追不上,他就喊道:“比丘,你给我停住!”比丘说:“我一直安住,没有动过,只有你自己停不住。”指鬘王觉得奇怪,就问:“怎么说你安住、我停不住呢?”比丘答:“我的六根都很寂静,所以一直安住,而你被邪师引诱,内心迷乱,不断地奔驰,所以才日夜杀害众生,造下无边的罪业。”

指鬘王听后幡然醒悟,把刀扔在一边,远远地伏地磕头。佛陀也恢复本来身相,如太阳般相好圆满、无与伦比。指鬘王见到佛的威仪,不由得五体投地,要求随佛出家。以佛的神通力,他的须发自然脱落,身上衣服也变成三衣。佛又为他说法,他闻法之后,心垢尽除,得阿罗汉果位。当时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也有机会获得圣果。记得《百业经》中有一个人杀了五千人,后依靠自己的发心、佛的加持而证阿罗汉果[4]

三、具见的公案:具见,又名未生怨王、阿阇世王。关于他,《观无量寿经》中有较广的公案,我在这里不广说。他的嗔恨心非常重,受恶友提婆达多挑唆,把父王幽闭于七重室内,想让他活活饿死。他的母亲恭敬大王,偷偷在身上涂上蜂蜜,璎珞中盛满葡萄浆,探望时让大王享用。未生怨王的父亲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享用完后,合掌恭敬,遥礼世尊,说:“目犍连是我的好友,愿兴慈悲,授我八关斋戒。”顿时,目犍连以神通来到他面前,日日如是,为他授八关斋戒。佛陀还派“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为他说法。

经过21天,他还没有死,因常闻法,颜色和悦。未生怨王质问守门人,守门人说:“你母亲经常到这里,给他送一些饮食。佛弟子也从空而来,为他说法。”未生怨王特别生气,提剑要杀母亲,一个大臣劝阻说:“自古以来,贪执王位而杀父亲的比比皆是,但杀母亲的一个也没有,你最好不要成为无道昏君。”于是他把母亲关起来,他父亲就饿死了。

后来他生起极大悔心,依靠佛陀的威力和自己的忏悔,有些经典说他获得了菩萨果位,有些经典说再过八万劫他将成佛[5],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怎么样,造无间罪的未生怨王,最后也获得了成就。

四、能乐的公案[6]:他的贪心和嗔心都很重,他贪著一个女人,母亲觉得不如法,一直劝他,但他根本不听。母亲只好晚上睡在门槛上,不让他出去约会。他特别生气,用宝剑砍断了母亲的头。他跑到那个女人家里,身体不停发抖,女人说:“这里只我一个,没有别人,你不用怕。”他想:“如果告诉她实情,她可能更喜欢我。”他就说:“我为了你,刚杀了母亲。”那个女人非常聪明,心想:“这人连母亲都能杀害,终有一天对我也会不客气。”于是骗他说:“你真是了不起,这种行为我很高兴,你稍微等一下,我出去马上回来。”她一口气跑上楼顶,大声地喊:“救命啊!来坏人啦!”能乐听到之后,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把宝剑扔在母亲的尸体上,也高声叫道:“救命啊!我的母亲被杀了!”通过如此蒙混,人们没有发现他是凶手。

他造下极大逆罪,内心十分不安,到处寻找灭重罪的方法。后来他到一个寺院里出家,精进修行,于很短的时间内,对三藏通达无碍。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精进,他说想忏悔杀母的罪业。大家就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说杀母者不可出家,僧团中必须立即开除[7]。

他被开除以后,穿着出家衣服,跑到一个边地去了。那里佛法不兴盛,他建了一个经堂,开始讲经说法,集聚了很多很多人来此听闻,有些人听法后,甚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他为众生说法、培养僧众的功德很大,死后弹指般的时间堕入无间地狱,马上即得解脱,转生天界。之后,他以天子形象来到人间,于佛前听闻妙法,终证预流果,获得见谛。

可见,纵然以前造下滔天大罪,只要有后悔心,不放逸地行持善法,最后也可以解脱。我们学了这个颂词之后,应该明白就算自己以前造的业非常可怕,现在通过念金刚萨埵心咒,好好地闻思修行,发誓从此不再造,来世也不一定堕入恶趣,且有可能获得解脱。

昨天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学习《入行论》等论典之后,感悟到以前的所作所为都错了,甚至以一片好心引导别人学佛的手段也不对,他非常惭愧,现在遇到这样的佛法,今后一定要好好行持。所以,每个人首先要懂得佛法,不然的话,对如何行持、怎样有罪过一无所知。当然,懂得后也不要停留在文字上、口头上,一定要在心里思维:“我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从现在开始,短暂的人生中,我要尽心尽力地忏悔,尽心尽力地做善事,不能变成业际颠倒者。”什么叫业际颠倒呢?今天刚出家,明天就还俗;今天是一个居士,明天就不学这一套了,改行加入外道,或者不学任何宗教,这种人最可怜、最可怕。我们不能变成这样,只要有后悔心、忏悔心,再深重的罪业也可以清净。颇瓦法中还说,一个人在临死之前,只要强烈地观想:“我的罪业已彻底清净,我的善法非常非常多!”有这样一种念头,也能往生极乐世界[8]。

大家在有生之年,修行的方向不要改变,在此基础上,应当竭力忏悔。学院很多人行持佛法,虽然跟圣者相比,还是比较差,经常产生烦恼,善法也不能圆满所有支分,有很多惭愧之处。但跟不学佛的人比起来,还是值得荣幸的,至少每天拿转经轮念一点经,观想一点,做一点善事,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即使你造了重罪,也不可放弃自己,一定要依靠佛法改邪归正,精进忏悔!

戊三(安忍)分四:一、教诫断除嗔恨之因;二、断除怀恨之果;三、旁述心之特点;四、断除嗔恨之缘——粗语。

己一、教诫断除嗔恨之因:

如是无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机乘,

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苦行,有些外道以五火焚身,有些整天在恒河中沐浴,有些顶着烈日折磨自己,有些行持旁生的行为,有些不说话,有些不吃饭……但在所有的苦行中,修安忍最难做到。若没有一定的境界,别人恶口相骂,数落你的过失,你根本忍受不了。所以,《入行论》也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但我们不能让嗔恨有机可乘,应始终以正知正念进行摄持,一旦生起嗔恨心,马上想到佛陀的教言,千方百计断除嗔恨。佛陀曾亲口说:“诸比丘,断除嗔恨,汝将成不退果。”《俱舍论》中也讲过,欲界之因就是嗔恨和欲贪[9]。倘若断了嗔恨,欲贪也可断除,这样一来,便不用再流转欲界,因为“因”没有了,“果”不可能出现。所以,断除嗔恨非常重要。

《佛遗教经》云:“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嗔恚的害处,可将持戒、布施、供佛等善根全部毁坏。汉地大德说:“嗔恨心,乃行人失坏佛法之根本。”《三摩地王经》也说:“互相若生嗔恨者,净戒广闻不能救,参禅住静不能救,布施供佛亦无救。”假如产生嗔恨心,那么戒律清净、广闻多学、上供下施、住于寂静处等善根,都不能救护你。

所以,嗔恨心严重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对治,对治方法在《入行论·安忍品》中有许多窍诀。我去年到汉地时,一个人跟我说:“我过去的嗔恨心非常可怕,但学了《安忍品》以后,现在怎么样也不容易生嗔恨心。”我听了之后很高兴。其实达到这种境界也并不难,关键看你肯不肯行持,不肯行持的话,再殊胜的妙法也无济于事。

《本事经》(唐玄奘译)中说:“我观诸有情,由嗔之所染,永断此嗔者,定得不还果。”众生的染污皆由嗔恨心而来,若能断除,则可永断轮回之根。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对治嗔恨心。

这是从因的角度而言,下面从果的角度分析。

己二、断除怀恨之果:

我为此人相责骂,殴打击败夺吾财,

耿耿于怀起冲突,断除怀恨即安眠。

当我遭受别人当面的侮辱谩骂,或者暗中的诽谤殴打,他不择手段让我一败涂地,还抢夺我的财产、霸占我的房屋、抢夺我的银行卡,如果我一直怀恨在心,势必会引起身语冲突。其实很多冲突都与“我”有关,若没有“我”,国家与国家、人与人、家庭与家庭的矛盾也不会挑起。有了对“我”的执著,才会产生嗔恨之因,进而引发怀恨之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身体的冲突、语言的争吵就会纷至沓来。如果对“我”无有执著,把别人的加害视为如幻如梦,一切嗔恨和怀恨就不会生起,今生很快乐,也不会为来世造罪业。倘若你的嗔恨心非常重,则如《入行论》所言:“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想获得安乐难如登天,你会日日烦躁不安,夜不成眠。(大家也知道,临睡之前,若有一件事让你特别生气,会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假如能摒除这种怀恨,寂天菩萨云:“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内心会远离苦恼,今生来世都非常快乐,晚上也可无忧无虑地入眠,死的时候十分安详。

断除嗔恨非常重要,但若没有一定的修证,确实也难以对治。我看过广钦老和尚的一个故事,当时他在福建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觉得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间有降伏老虎等精彩故事。十三年后他回到寺院,还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天天夜不倒单,在大雄宝殿打坐。

过了一段时间,监院和香灯师召集大家宣布:昨天晚上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因为功德箱里的钱是寺院的主要收入,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所以大家自然怀疑到广钦和尚,认为他在那里打坐,一定是他偷的。大家对他的看法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觉得这个人住山洞十三年,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太可耻了。包括居士们也对他另眼相看。广钦和尚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像这事与他无关。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若无其事。

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监院又召集大家说:“其实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师的修行境界。现在证明他确实有功夫。”(他们很坏啊!)这个时候,广钦和尚依然如如不动,并没有为此而欣喜。

对于这个公案,我以前也想过:如果是我们有些道友,你没偷东西却冤枉你偷了,不要说监院和香灯师,就算是根本上师,或者佛陀亲临,恐怕你也会跟他理论:“从功德上,我承认你是佛陀,但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会承认的……”因此,每个人的修行真的有差别。我们口头上都会说不要生嗔恨心,但真正遇到违缘时,恐怕也压制不住,故而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所有不顺心之境,作已死想,则便无可起嗔矣。”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嗔恨心便不容易生起。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希望道友们平时观察一下。有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直跟别人冲突,管家来了也无法解决,法师来了也无法处理,菩萨来了可能也不行,佛陀来了就不好说了——“噢,你是佛陀,那我只能听你的。算我命不好,本来这件事我没有错,但现在只好认命了……”

己三、旁述心之特点:

当知心如于水面,土石之上绘图画,

其中具惑如初者,诸求胜法如末者。

众生的心千差万别,古人有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面相而言,有些人胖,有些人瘦,有些人的头大,有些人的头小,同样,我们的心也是各种各样。曾经有一个茶馆,茶叶、茶杯都是同等的价钱,但为了观察众人的心态,他们把茶杯做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结果来了5个人,每个人选择的杯子都不一样,有人喜欢黄色的,有人喜欢白色的,由此可见,外境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好坏,完全是不同的分别心在作怪。不仅众生的爱好不同,佛经中说,众生的贪心也不相同,有些喜欢老年人,有些喜欢年轻人,有些喜欢中年人。

既然每个众生的心态不同,他们的记忆也有差异,此处以三个比喻进行说明:第一、不稳固,如同水面上的图画,刚画完就消失了,随着波纹此起彼伏,什么也不会留下来;第二、比较稳固,就像土上写的文字,除非遇到刮风下雨,否则不会轻易消失;第三、极稳固,犹如石头上刻的花纹,纵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上面字迹依然不变。(以前我们去印度时,在佛陀的降生地,看到阿育王立的石碑,说是佛陀于此降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但碑文仍然清晰可辨。)我们的心也分为这三种。有些人记什么都非常牢固,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而有些人听完就忘光了,今天听《亲友书》时觉得很好,但下完课之后,全部都没有了,就像水中的花纹一样。

我们对烦恼方面,不管是贪心、嗔心、痴心,最好能像第一种——水中的花纹,刚才气得不得了,一会儿就没有了,又非常开心,不会想报仇。世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心态不合理。原来有个人跟我讲:“此仇非报不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样冤冤相报,只会增加自己的罪业,不管是什么冤仇,应该像水中的花纹,当下一笔勾销,这是最好的。

至于善法方面,如希求佛法,生起信心、悲心,背一些教证、论典、上师教言,则应像第三种——石头上的花纹那样稳固不变,过多少年也记忆犹新。法王如意宝接近圆寂时,当时有70多岁了,但他老人家口中的教证滔滔不绝,一直不断地引用:“《入行论》中说什么,上师又说过什么……”很多不信佛教的人听了,都特别惊讶:“老年人记性还这么好啊!”所以,我们修持正法的人,善心善行应该像石头上的文字,永远都不要忘。龙猛菩萨还说过:“智者不会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下来,犹如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纵遇命难也不改变。”

因此,我们行持善法时间要长久,不能今天学习这部论典,明天就忘光了,连一个教证也想不起来,而恶业方面,10年前别人说一句你不爱听的话,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贪嗔烦恼铭刻于心,善法方面却忘性极大,这是不合理的。应该要反过来,对佛教的教证理证,多少年也不会忘,满脑子都装着善法,恶业却荡然无存。上师如意宝的一生就是这样:他小时候学习的佛法,不管教证还是公案,老年时仍倒背如流;别人对他的仇恨加害,以及世人念念不忘的琐事,他心里点滴不存,贪嗔痴、嫉妒、傲慢等对解脱和今生来世无有实义的烦恼,就像水中花纹一样全部消失。

我们每个人的心态虽然不同,但长期串习特别重要。本来你对善法记得不好,对恶法记得很牢,然通过善知识的引导,可以慢慢改变。若对论典记得很清楚,对恶法好像没什么兴趣,那你的相续就完全转变了。很多道友刚来学院时,嗔恨心也很重,看似根深蒂固,但后来通过自己的精进努力,现在善法不容易退失,恶法很容易断掉。

大家也要经常观察,看自己的心属于哪一种?善恶方面是像水中花纹,还是土上写字,或是石上刻字?别人如果问你,你不一定愿意说,可是自己问自己,应该知道答案。等晚上睡觉时,不妨想一想:“我是哪种人啊?从明天开始,我应该把所有的仇恨忘掉,所有的善法记得清清楚楚。再过20年,《亲友书》的内容还朗朗上口,《入行论》的颂词也滚瓜烂熟。”若能这样想,那说明你学习有进步。

好!没有时间了,本来我还想讲很多。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甘露,即无生无死的妙药或境界。

[2] 见《杂宝藏经》之“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

[3] 详见《贤愚因缘经》。

[4] 详见《百业经》之“王布果——杀五千人,今得圣果”。

[5] 《阿阇世王授决经》云:“佛便授与王决曰,却后八万劫劫名喜观,王当为佛,佛号净其所部如来,剎土名华王,时人民寿四十小劫。”

[6] 详见《毗奈耶经》。

[7] 《毗奈耶经》云:“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若人杀母,便求出家,与出家者,当坏我法,即须摈弃。”

[8] 此窍诀极其殊胜,大家务必要牢记!即使你罪业深重,临死前若有这个念头,也可以往生净土。

[9] 《俱舍论》云:“以二令不离欲界。”以欲贪与嗔恨的作用而无法离开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