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亲友书》第18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 天界中其实也不离痛苦。

  • 要断除对轮回的一切贪欲。

  • 万法无常,六道中的身份也无常。

  • 地狱特别痛苦,没有证悟空性,不要发愿去地狱。

  • 解脱之路,务必精勤。


本课难点

  • 了知三界无有真实快乐,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 断除强烈的竞争心、嫉妒心,不能发愿转生非天。

  • 将佛法法义融入自相续。


本课脉络

  • 略说天人之苦。

  • 详说天人之苦。

  • 非天(阿修罗)之苦。

  • 需避免转生之理由。

  • 因此为避免转生当猛厉精勤。

  • 当诚信解脱果。


脉络展开

一.巳四(天人之苦)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午一、略说:

天界虽具大安乐,死堕痛苦大于彼,

如是思维高尚士,不贪终尽之天趣。

1.释义。

天界的快乐无可比拟,有幸转生到那里的众生,应有尽有,尽情享受一切受用圆满的大安乐。然而,这样的快乐并不长久,虽然天人寿命长达数劫,但因为生平放逸过度,在他们自己的感觉中只是一刹那,不知不觉生命就到了尽头,最后面对死亡时,其痛苦远远超过以前所有快乐的16倍。

天界中其实也不离痛苦,思维此理之后,我们不应贪执瞬息即逝、终究穷尽的善趣安乐,这种安乐完全是堕落之因。

2.善趣安乐是堕落的因。

①极快乐的人经不起痛苦。

②纵然转生于最殊胜的天界,也会因放逸度日而堕入恶趣。

【教证】佛经:“或有生胜处,放逸而堕落。”

③欲界天会被五欲束缚,在放逸和造业中度过,终将堕入恶趣。

【教证】《萨遮尼乾子经》:“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

④处于禅乐中的色界、无色界,虽然没有现行的死亡痛苦,可是一旦引业穷尽,也会因生起邪见而堕入下趣。

3.三界之内无有真实的快乐,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

①三界均无有真实的快乐,不值得羡慕。

②万法如梦幻泡影,只有对轮回生起厌离心,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

【教证】《法句经》:“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

③如果对轮回有芝麻许的贪执,定会招来山王般的痛苦,因此,我们要断除一切贪欲。

二.午二、广说:

身色变得极丑陋,花鬘枯萎不喜座,

衣染污垢身体上,前所未有汗汁流。

1.释义。

天人的生活虽然幸福美满,可是迟早都要感受死亡的痛苦,一旦出现死亡,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死相,其中有五种比较明显。

具体包括:一、天人身体以前美妙庄严,但即将死亡之时,身体的色彩变得极其丑陋;二、天人头上、脖子上装饰的花鬘,原本多久也会不枯萎,可是临近死亡时,花鬘会变得枯败凋谢;三、以前无论在宝座上坐多久,都不会心生厌烦,没有太硬或太软的不适,而此时却闷闷不乐,不愿意坐在宝座上;四、以前天衣如何污染也不会沾上污垢(不像我们的衣服,穿两三天就脏了),但接近死亡的时候,天衣陈旧、沾满垢秽;五、以前身上从来不会流汗,但此时腋下等部位出现前所未有的汗水。

2.教证说明。

①《涅槃经》:“一者衣裳垢腻,二者头上花萎,三者身体臭秽,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座。”

②《佛本行集经》:“天寿满已,自然而有五衰相现。何等为五?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腻,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乐本座。”

天境天人已出现,天界死堕之五相,

犹如地上临终者,所示一切之死兆。

1.释义。

善趣诸天人原本非常快乐,整天无忧无虑,在花园中嬉戏游玩,可他们临死时会出现预示死堕的五相。这时通过自己的天眼观察,了知后世转生何处,当看到转生之处的痛苦时,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遭受这两种痛苦的折磨,内心极为忧伤。天人死前所出现的死堕预兆,其实就像人类临死前的死兆一样。

2.《正法念处经》中宣讲天人五衰。

①以前世偷盗的业力所感,死时诸天女抢夺他的花鬘饰品,送给其他的天子。

②以前世拿美酒供养持戒人,或者自己饮酒的业力,死时神志迷乱,失去正念,直接堕入地狱。

③以前世说妄语所致,死时听到天女所说的话,往往生颠倒解,误认为在恶骂自己。

④以前世杀生的果报现前,寿命短促,很快就会死去。

⑤以前世作邪淫的原因,死时特别爱恋的天女都不理他,随别的天子一起游戏。

3.由于受用十分圆满,天人平常在散乱中消磨时光,根本没有修持正法的念头。

【公案】智者大师在《净土十疑论》中引用《西国传》的公案(详见法本153)。

【启示】即便是所谓的菩萨,在天界五欲面前,显现上也无法把持,更何况是一般凡夫了。

4.天人死堕前的痛苦。

①痛苦时间长。

A.死堕之前,天人放逸得特别可怕,但若接近死亡的边缘,并以神通发现后世的悲惨,他们才如梦初醒。

B.这种悲惨情形要延续七天,三十三天的七天相当于人间七百年,对受苦者来讲极其漫长。

②被疏远的痛苦。

天人面临死亡时,其他天子天女只是在远处散花祝福:“但愿你从此死后,转生在人间,行持善业,再生天界。”之后就纷纷离开了。

由天界中死堕者,设若善根毫无余,

后不自主而投生,旁生饿鬼地狱处。

1.释义。

从天界中死堕的天人,假如善根福德已然耗尽、一无所剩,那么来世必定身不由己地下堕恶趣。

【教证】《诸法集要经》:“彼天福将尽,亲属皆舍去,当其堕落时,是苦无相似。”

2.财富≠快乐。

因为缺乏内在的修行,故而对如幻般的万法看不透,在强烈欲望的控制之下,尽管拥有富可敌国的钱财,却不一定拥有真实的快乐。

3.纵然是天人,福报用尽后也会堕入恶趣。

【公案】《法句譬喻经》中帝释天转生的公案(详见法本155-156)。

4.劝发大悲心。

①万法无常,六道中的身份也是无常的。

②假如对老母有情没有悲心、没有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实在意义。

【教证】《殊胜赞》:“外道用众生的身体来供养,而佛陀您,用自己的身体布施众生。”

③佛教与外道的不同点,就在具不具足大悲心。假如一点大悲心也没有,那已经脱离佛教甚至出家的范畴了。

三.巳五、非天(阿修罗)之苦:

非天嗔恨天福故,心中生起大痛苦,

虽具智慧以趣障,无法现见真实谛。

1.释义。

非天的福报受用均可与天人媲美,但因其妒贤嫉能、争强好胜,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如意树的根长在非天境内,而果实生于天界,非天看见天人财富、受用尽善尽美,一切所需都是从如意树上产生,于是怒火中烧,在无法容忍的嫉妒心驱使下,全副武装与天人决一死战。不过在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他们经常惨遭失败,感受极大的痛苦。与我们人类相比,非天有很多超胜的福报、智慧、神通,然以往昔的业力所感,非天的嫉妒心、争斗心极其猛烈,因而依靠这种身份无法现见真谛。

2.非天。

①非天在善趣中属于天界。

A.【教证】《俱舍论释》:非天的福报受用均可与天人媲美,但因其妒贤嫉能、争强好胜,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故而被称为“非天”。

B.《瑜伽师地论》将非天归在天界中。

②有些旁生也属于非天。

【教证】《正法念处经》:“……名阿修罗。略说二种,何等为二?一者鬼道所摄,二者畜生所摄。鬼道摄者,魔身饿鬼,有神通力;畜生所摄阿修罗者,住大海底须弥山侧,在海地下八万四千由旬。”

3.不能发愿转生非天。

①非天的痛苦其实非常多,不可能发愿要转生为非天。

②酷爱打仗、喜欢竞争、嫉妒心强的人,很容易感召这种果报。

③经常反观自心:看有没有特别严重的嫉妒心或竞争心。

四.辰二(知后为避免转生需精勤)分二:一、需避免转生之理由;二、因此为避免转生当猛厉精勤。

巳一、需避免转生之理由:

轮回自性即如此,天人地狱饿鬼畜,

生于何趣皆不妙,当知乃为多害器。

1.释义。

人间、非天、天界、地狱、饿鬼、旁生这六道中,的确没有任何快乐,轮回自性即是如此,它是痛苦的本体、痛苦的所依。上至天界,下至地狱,无论投生到哪一处,皆不会有快乐可言。

2.轮回之中无有快乐。

①对轮回不应有一丝羡慕之心。

A. 【教证】《正法念处经》:“轮回犹如针之尖,何时何地皆无乐。”

B. 【教言】弥勒菩萨:“五趣之中无安乐,不净室中无妙香。”

②众生经常把(轮回)这种痛苦误执为快乐。

A. 【教言】《大圆满心性休息》无垢光尊者:“贪轮回乐诸众生,如爱火坑受苦已。”

B. 【教证】《妙法莲华经》:“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③轮回中除受苦外,绝对没有任何快乐。

④地狱特别痛苦,没有证悟空性,不要发愿去地狱。

五.巳二、因此为避免转生当猛厉精勤:

头或衣上骤燃火,放弃一切扑灭之,

精勤趋入涅槃果,无余比此更重要。

1.释义。

头发或衣服着火了,我们定会放下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去奋力扑灭。而我们要想摆脱轮回、趋入涅槃,其精进程度要超过灭火,甚至火烧眉毛也不要管它,理应奋不顾身、不惜生命地精勤修持寂灭涅槃法,因为再没有比推翻轮回更为重要的事了。

2.解脱之路,务必精勤。

①解脱的种子千万不要被烧毁,就算身上着火,也应把扑火放下,一心一意保护解脱种子,以希求解脱之果。

【教证】经言:“但念无常,如救头燃。”

②在希求解脱的过程中,精进理当贯穿始终。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离不开精进。

【教言】《窍诀宝藏论》无垢光尊者:“未得成就之前永精进。”

③坚持精进修行,将佛法法义融入自相续。

【教证】《楞严经》:“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六.子二(说明善入清净品之理)分二:一、当诚信解脱果;二、实修因之道谛。

丑一、当诚信解脱果:

以戒定慧趣涅槃,寂灭调柔无垢染,

无有穷尽无老死,得离四大日月果。

1.释义。

理应修持戒定慧三学,如此才有获得涅槃的机会。达到寂灭、调柔、无垢染、远离生老死病,也远离外道宣说的地水火风四大所摄的果位和获得太阳、月亮的果位的解脱道。

2.法相名词。

①【戒定慧】。

【教证】《楞严经》:“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A.守护自己的心,不为烦恼散乱所转,这就是“戒”。

B.在清净戒律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定”。

C.有了定之后,方可证悟万法无有自性的智“慧”。

D.依止戒定慧三学,可趋入远离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寂灭涅槃。

②【涅槃】。

A.分类。

a.无余涅槃:灭尽有漏之蕴的“寂灭”;

b.有余涅槃:远离不善、诸根调顺的“调柔”。

B.功德。

a.无垢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没有任何烦恼。

b.灭除了轮回中的生老病死,恒常存在、永无穷尽。

c.远离外道所假立的各种解脱。

3.外道宣说的解脱道并非真实涅槃,不可追求。

4.发愿依靠三学获得圆满智慧法身功德,利益无边众生。

①得此涅槃之后,智慧法身功德圆满,依之而示现色身(报身和化身),事业自然而然具足,任运自成地度化众生。

②为了断除三界轮回的苦因和苦果,我们应该依靠三学,希求远离戏论的般若波罗蜜多境界,这种境界与佛果无二无别,得到之后,佛陀的事业会自然呈现,进而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10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