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亲友书》第1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 对于佛法要有欢喜心、清净心、恭敬心,要发愿通达法义。

  • 学习不要断传承,要发愿善始善终。

  • 《亲友书》是龙猛菩萨对乐行王的教言,也是我们后学者要学习的内容。

  • 文殊菩萨名字的含义和功德。

  • 对闻法者的要求、对传法者的要求。

  • 供养和恭敬佛陀身像的功德。

  • 谦虚的美德和恭敬听法的功德。


本课难点

  • 对龙猛菩萨的功德生起信心。

  • 佛像与真佛没有差别,应对其生感恩心和信心。

  • 无论从谁的口中讲出,佛法都是无价之宝。


本课脉络

  • 上师开示。

  • 经典背景。

  • 宣讲正论。


脉络展开

一.上师开示。

1.应以欢喜心、清净心、恭敬心闻法。

①暇满人身难得,生命短暂。

②摩尼宝般的佛法难遇。

③如法听闻的功德: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得到的利益无法估量。

2.要立下坚定誓言:依靠殊胜妙语,通达如来教法的真正含义,并根除贪嗔痴为主的一切烦恼。

3.不要断传承。

①断传承的过患:生生世世在相续中种下不好的种子。

②补传承的方法。

A.法王如意宝:在上师处补传承。

B.上师仁波切:通过光碟接上传承。

4.务必要发愿善始善终。

二.经典背景。

1.《亲友书》。

①“亲友”:释迦教法弘扬者龙猛菩萨的亲密挚友——乐行国王。

②“亲友书”:龙猛菩萨以书信方式为乐行王宣说解脱道的窍诀所集成的论典。

龙猛菩萨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乐行国王传授了两大教言:《中观宝鬘论》,《亲友书》。

③汉传佛教中《亲友书》共有3个版本。

A.《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B.《劝发诸王要偈》,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C.《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2.作者介绍。

①.龙猛菩萨是公认的登地菩萨。

A.佛陀亲自授记。

【教证】《楞伽经》:“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

B.大乘经续的授记。

C.藏传佛教中被喻为“二胜六庄严”之一,汉传佛教中被奉为八宗共祖。

“二胜六庄严”:二胜谓精通佛教最胜根本,即戒律学的两大论师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谓装饰南赡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精通对法学的无著和世亲;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②应好好学习并全力弘扬《亲友书》。

A.本论教言对大乘根基、对佛教有信心者的利益非常大。

B.圣者的金刚妙语最有价值。

a.逐渐瓦解众生根深蒂固的烦恼。

b.有殊胜威力和不共加持!

三.宣讲正论。

1.名义。

《亲友书》分四:一、名义;二、译礼;三、论义;四、尾义。

甲一、名义。

①梵语:色哲达累卡;藏语:西波张耶;汉语:亲友书。

②《亲友书》是未直接会面而以书信方式对国王的教诫。

③所有佛教徒都应认真学习《亲友书》。

A.表面上《亲友书》是龙猛菩萨对乐行王的教言。

B.实际上,也是后学者要学习的内容。

a.藏传佛教各教派非常重视本论。

b.希望汉传佛教徒能认识其殊胜性并认真学习。

C.对众生肯定有利。

④无论都有弘扬本论的责任。

A.弘扬本论关键看发心和能力。

B.应有的发心:“我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都要弘扬真正的教法,令众生的相续得以转变,趋向善法。”

2.译礼。

顶礼文殊童子!

①释义。

A.文:远离一切过患。

B.殊:具足自他二利功德。

C.童子:形象恒常稳固、永不衰老,始终是16岁的妙龄童子。

D.顶礼。

a.顶礼的对境:文殊师利童子前。

b.顶礼的方式。

🔸上等者以见解顶礼。

🔸中等者以修行顶礼。

🔸下等者以三门恭敬顶礼。

c.顶礼之因:使翻译善始善终,不遇违缘、具足一切顺缘。

②依此可了知《亲友书》属于对法藏(论典)。

③文殊菩萨的功德。

A.文殊菩萨是诸佛菩萨的智慧总集。

B.【教言】《中观庄严论释》:哪怕一瞬间忆念文殊教言,也能遣除相续中的无明黑暗。

C.念文殊菩萨的名号或心咒,超过持诵十方三世诸佛的名号。

D.世尊最初也得过文殊菩萨的法恩。(公案见法本P248-250)

E.要时常念诵文殊心咒。

3.以立誓句劝勉闻者。

甲三(论义)分三:一、初善首义;二、中善论义;三、末善尾义。

乙一(初善首义)分二:一、以立誓句劝勉闻者;二、以谦虚方式教诫理当听受。

丙一、以立誓句劝勉闻者:

为令堪德善妙者,希福我依佛尊说,

稍许集成圣梵音,汝当恭敬而谛听!

①释义:龙猛菩萨对乐行王以呼唤的语气说:被人称为堪当听闻甚深佛法的法器呀,你善妙的心希求解脱、福德、智慧、悲心、信心等功德,为了使你的发愿圆满成功,我将具有六十种梵音、超越外道乃至十地菩萨的佛陀所演说的善妙经典,结集成这些偈颂,你理当洗耳恭听。

②上师教诫。

A.听受佛法时,一定要遣除傲慢心。

B.对法要有尊敬心、恭敬心。

③对闻法者的要求。

A.【教证】《中观四百论》:“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

a.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嗔恨他方。

b.具足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别善说恶说,不被他人所转。

c.对真义有希求之心,对真理有向往之心。

B.高僧大德补充两条:

a.对佛法和上师必须有恭敬。

b.听受佛法时一定要专心致志。

C.信心

a.信心是一切功德之母,有信心学佛才能深入。

b.【教言】德格某上师:“所谓的佛法并不在口头上,而是在内心中。内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④对传法者的要求。

A.传法需要有传承,懂得一些佛经。

【教言】古大德:“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B.正直无倒,心要公正,不能贪执自宗、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毁谤别人。

C.说法明了,无论是佛经的内容还是论典的意义,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

D.不错乱法义。

E.不求名闻利养,传法的目的是利益众生,而不是通过讲法获得收入和名声。

F.善解意乐,能够了解闻法者的兴趣。

⑤修行次第。

A.获得涅槃的四个近取因,包括所有的道次第。

B.【教证】《涅槃经》:“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维,四者如法修行。”

a.依止好上师或者道友趋入佛教。

b.长期地听受佛法。

c.反复思维法义。

d.实际修行,从而有力量对治烦恼痛苦。

C.明白修行次第,并且做到念念不忘和精进修持!

4.以词句而谦虚。

丙二(以谦虚方式教诫理当听受)分二:一、以词句而谦虚;二、以意义而谦虚。

丁一、以词句而谦虚:

佛像纵然以木雕,无论如何智者供,

如是我诗虽拙劣,依妙法说勿轻蔑。

①释义:龙猛菩萨以比喻说:纵然是木头雕刻的佛像(大乘经典说第一尊佛像就是木雕的),无论檀香木、沉香木,还是烂木、朽木,甚至泥巴做的、纸上画的、石头刻的,不管它的质量如何、造型是否标准,只要是佛像,智者都会恭敬顶戴、顶礼膜拜。同样的道理,龙猛菩萨谦虚地说:我所造的《亲友书》,词句上虽然拙劣晦涩,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依靠佛陀所宣说的妙法,乐行国王你也不要认为它一无是处,随随便便毁谤、放弃。

②宣讲供养佛陀身像的功德。

A.功德之因:佛像是佛身的代表。

【教证】《圆觉经》:“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B.如何恭敬供养:哪怕在瓦片上、白纸上、泥土上看到佛像,也会马上去顶礼,把它放到干净地方。

C.教证说明供养佛像的功德。

a.《悲华经》:“若以一华,散虚空中,供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

b.《华严经》:“见闻供养佛善根,无量福德递相增。”

③谦虚的美德和恭敬闻法功德。

A.讲法者谦虚的美德。

a.【教证】寂天菩萨《入行论》:“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

b.麦彭仁波切谦称为“老狗吐金”。

B.闻法者恭敬听法的功德。

a.应取的闻法心态:恭敬心、欢喜心。

🔸即便法师用词不太优美,但以善妙和没有名闻利养的心宣说妙法。

🔸佛法不管从谁的口中讲出,都是无价之宝。

b.应舍的闻法心态:满足心和轻毁心。

c.【教言】印光大师:“欲得佛法实益,需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份罪业,增一份福慧。”

d.即使短期闻法,也会明显转变相续和行为。

④上师教诫:

A.闻法时要对上师三宝有景仰心、恭敬心。

B.正法难遇,一定要得到解脱窍诀而脱离轮回,利益众生!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