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亲友书》第2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 闻法的重要性。

  • 修持六随念。

  • 布施的功德。

  • 守持清净戒律是一切功德的依处。


本课难点

  • 对佛法不能有满足感。

  • 佛教徒应过善妙生活,远离十不善业。

  • 希求财富之果,应种布施之因。

  • 依靠对治力守护清净戒律。


本课脉络

  • 以意义而谦虚。

  • 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

  • 随念天尊。

  • 随念布施。

  • 随念持戒。


脉络展开

一.丁二、以意义而谦虚:

于大能仁之众教,王汝虽先已精通,

犹如石灰依月光,岂非较前更美妙?

1. 释义:对大能仁佛陀调伏一切烦恼的三藏教言,乐行国王您虽已通达无碍,可是我通过书信方式给你传讲《亲友书》,并不是没有必要的。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犹如白色石灰或白漆所涂抹的墙壁,本来就很光亮了,如果再映上十五的皎洁月光,就会显得更洁白、更好看。(也可以喻为,金山上映上金色的阳光,或者雪山上映上白色的月光,都会显得比以前更庄严。)同样,国王您原本对佛法十分精通,我再抛砖引玉地为您传授《亲友书》,那么您的慈悲、智慧、信心等功德会蒸蒸日上,不了解的知识可以了解,已了解的知识得以稳固,因而有极大的必要。

2.佛陀的教诲具足初善、中善、后善。

①初善:众生最初如理听闻佛法,就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种下殊胜善根,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②中善:对所听闻的法义抉择思维,将自心的染污和烦恼予以遣除,并直接享受法乐;

③后善:最后依靠修慧来行持,彻底远离三有,获得殊胜果位。

3.对法不能有满足感。

① 相关教证:

A.萨迦班智达:“大海不厌河水多,国库不厌珠宝多,欲者不厌受用多,学者不厌格言多。”

B.《大智度论》:“菩萨唯以三事无厌:一供养佛无厌,二闻法无厌,三供给僧无厌。”

C.《大乘悲分陀利经》:“施无厌、闻法无厌、摄众生无厌、愿无厌。”

②不能因为听过一个法,或者对佛法教义略有了解,就得少为足。

③很多白发苍苍的上师仍坚持不断地闻法。

④随着善根成熟和不断听闻,最终对佛法精通无碍。

A.很多高僧大德刚学佛时,也是对佛教一无所知。

B.学院讲五部大论的一些法师,刚开始对很多法义都不了解。

4.闻法的重要性。

①大乘菩萨,闻法最关键。

②闻法的功德。

A.只要一历耳根,就会永为道种。

B.只要耳边听到了,对今生来世都有大利益。

C.【公案】印度一婆罗门偷听僧护法师传法,虽然没有听懂,却因为听到法音,死后获得圣果。

D.【事例】便衣警察混在人群中听上师仁波切讲法。

③法王如意宝对讲经说法的重视。

A.法王一生中把讲经说法摆在首位。

B.法王经常引用世亲论师的教证:“闻慧有利于来世,布施亦无如是益。”

a.闻法可遣除生生世世的无明烦恼,彻底断除轮回的根本。

b.布施没有闻法这般的利益。

④要坚持闻法。

A.曾听过很多佛法的大法师、大和尚不能有傲慢心,还是要听闻其他法师的课。

a.对自相续会有帮助。

b.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可以了解。

B.乐行王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龙猛菩萨仍让他好好听法。

C.首先要了知闻法的功德,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一种传统。

二.乙二(中善论义)分二:一、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二、道之本体。丙一(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分二:一、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二、广述后三随念。丁一、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

如来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与僧众,

施戒天尊六随念,各功德资常忆念。

1.释义:

超胜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经》、《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讲了六种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随念戒律、随念天尊。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始终都不能忘记,要常常随念。

2.六种随念。

①六种随念,是大小乘之共同修法。

②详讲六随念。

A.【佛陀】

a.佛陀的功德。

i.大慈大悲的佛陀圆满自他二利,具足一切功德。

ii.佛陀可以力胜四魔(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又名胜者。

iii.四魔。

【烦恼魔】对五蕴执著而产生贪嗔痴烦恼;

【蕴魔】轮回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蕴所生;

【死魔】五蕴刹那变迁、无常坏灭;

【天子魔】对证得无生无死的果位从中作梗,令人散乱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属)。

b.随念佛陀。

i.观想佛的悲心。

ii.忆念佛的智慧。

iii.思维佛转法车仑的无量利益。

iv.应当力所能及地供养、祈祷。

B.【佛法】

a.佛陀宣讲的妙法是灭谛和道谛。

i.灭谛是诸法的空性。

ii.通过道谛而证悟。

b.随念正法。

i.念念不忘、尽量行持。

ii.常观察自心与法是否相融。

C.【僧众】佛陀的追随者——大乘菩萨和小乘僧众。

a.我们乃至菩提果之间的助伴。

b.是我们应学习的榜样。

D.【布施】

a.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作法布施和财布施。

b.布施是一切福德的来源。

E.【持戒】

a.戒律有出家戒和在家戒。

b.受戒后经常提醒自己:“我是守戒者,我是三宝弟子,我是出家人!”

F.【天尊】

a.忆念行持善法,可获得三十三天等天尊乃至佛陀的果位。

b.忆念世出世间天尊,他们的慧眼一直在看着我,是我们修道的见证者。

i.世间天尊:四大天王等。

ii.出世间天尊: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

3.上师开示。

①修持六随念的状况,应反观自心。

②要随念三宝。

A.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悟者,因为世间的大彻大悟者唯有佛陀;

B.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说的万法真理,对此应该通达并行持;

C.皈依僧就是希求真理的过程中,加入希求者的团体中去。

D.佛教徒理应始终不离皈依三宝的心念,恒时想到三宝。

③ 修持六随念的功德。

A.可往生极乐世界。

【教证】《观无量寿经》:“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

B.恢复退失的修行境界。

【教证】《杂阿含经》:“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

④不修六随念的过失:

A.没有修行感觉。

B.无法实现目标。

⑤上师的愿望:修行人的心经常依于这六种对境!


三.丁二(广述后三随念)分三:一、随念天尊;二、随念布施;三、随念持戒。戊一、随念天尊:

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

杜绝一切醇美酒,欢喜贤妙之维生。

1.释义:行持十善、断绝美酒能转生天界,通过“因”来思维“果”,由此侧面来讲随念天尊。

作为一个佛教徒,除了远离十种不善业外,还要断除饮酒、抽烟等恶习。在这个基础上,龙猛菩萨说应当过一个善妙的生活,衣食住行不要染上十种恶业。

2.十善业道:

①十善。

A.身体。

a.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三种罪业。

b.奉行爱护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种善法。

B.语言。

a.断绝妄语、两舌、粗语、绮语。

b.尽量说谛实语、 化解怨恨、说悦耳语、精进念诵。

C.内心。

a.断除贪心、害心、邪见。

b.满怀舍心、修饶益心、依止正见。

②身体和语言的七种善法叫做“业”,三种意善业叫做“道”,共称为“十善业道”。

③七种身语“业”依靠心的“道”来运作,没有心的摄受, 身语之业不一定完全成熟。

3.饮酒的过失:

①好酒者无法利益自他。

《难提迦请问经》等经典中,都描述了饮酒者愚痴、丑陋等很多过患。

②华智仁波切《饮酒之过失》,从五个方面来阐述:

A.总说酒的过失。

B.分说与别解脱戒相违。

C.分说与菩萨学处相违。

D.分说与密宗誓言相违。

E.宣说戒酒的功德利益。

③佛教徒要断除饮酒、抽烟等恶习。

【教证】佛经:“莫喜乐饮酒,酒为毒中毒。”

4. 要过善妙的生活。

①在家人不可能全部剃度出家,在家生活应该维持清净。

A.应断:

a.造十恶业,喝酒、抽烟。

b.过于贪恋五欲、无恶不作,疯狂般地摧毁因果。

c.把孩子、家庭统统抛弃,一个人躲到山顶上。

B.应取:

a.通过正当的经商务农来过活,通过念咒忏悔做生意或者耕耘时犯下的罪业。

b.守持清净的戒律。

②善妙、清净的生活:在家人守在家人的净戒,出家人守出家人的净戒,在各自的位置上行持善法,对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也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③【教证】《正法念处经•十善业道品》:“若不坏法意,常于法中住,则不行生死,彼白法具足。”

四.戊二、随念布施:

知财动摇无实质,如理施比丘梵志,

亲朋贫者为他世,施外无余胜亲友。

1. 释义:要认识到,有漏财物如同水泡一样,现而不实、刹那毁灭,无有可信赖的实质。

至于布施的对境,应是具足功德的比丘、沙弥等功德田,因为他们相续中有戒体;或者是印度的梵志(婆罗门),他们一辈子行持善法,最终获得五通;唐译《亲友书》中说还有“仙师”,即仙人,是在寂静地方有超越功德的一些修行者;以及恩德非常大的父母等恩田,或者修行过程中饶益自己的好友;还有贫困者、弱小者、脆弱者等等。对这些对境应该尽量作布施。布施对来世的利益相当大,为了来世,再没有比布施更殊胜的亲友了。

2. 布施的功德。

①尽心尽力地布施,来世定有福报和功德伴随。

②世间财物虚幻不实。

A.反面:香港富豪邢诒前家财散尽、身无分文。

B.正面:巴菲特、比尔.盖茨夫妇捐赠巨额财富。

3. 广做布施。

①拥有财富时,理应“知财动摇无实质”,广作布施、造福众生。

②有条件应该尽量布施。

③没有条件。

A.可以微物诚心供养殊胜对境。

a.【公案】《贤愚经》:有一个穷人没有钱,捡几块干净石头供僧,因为有诚心,后于91劫中随意享受安乐。(详见法本P268)

b.【公案】嘎达亚那尊者教导贫女通过布施卖贫买富。

B.随喜他人布施。

4.懂得因果,希求“因”重于希求“果”。

①很多唯物论者的因果观念比较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

②没有布施之因,不可能有财富之果

A.即生勤于布施,来世就会有财富

B.即生特别吝啬,来世理所应当变得贫穷。

③布施对今生来世的功德非常大。

四.戊三、随念持戒:

汝戒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

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1.释义:当时的印度国王都受三皈五戒,所以龙猛菩萨对乐行国王说:具足清净戒律的四种功德(未失、未缺憾、未混、未染),大王你理当继续依止、受持,若能如此,一切功德皆依戒律而生。

①清净戒律的四种功德。

A.【未失】所持之戒远离一切破戒的过患,清净无损。

B.【未缺憾】在这个过程中,具足强有力的对治,未被违品的烦恼所沾染。

C.【未混】勤于追求寂灭之果,未混杂希求小乘寂灭的发心。

D.【未染】没有染上破戒之因的烦恼和恶心。

概言之:远离一切破戒过患之未失,圆满一切对治智慧之无缺憾,远离希求世间果报之未混,断除一切破戒因之未染,具足这四种条件的戒体。

2. 持戒的重要性。

①清净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A.功德:增上生与决定胜一切功德。

B.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

②【教证】《遗教经》:“当知戒为德所依。”

3.法王如意宝所作出的典范:

【教言】法王如意宝:“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厄难的时期,守戒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这些老比丘经过艰难险阻,始终能护持清净戒体。

4.上师教诫守护清净戒律。

①大多数人依靠对治力,应该能守护清净的戒律。

②戒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守护根门最重要。

A.能见到佛陀上师并不重要。

B.【公案】《贤愚因缘经》中沙弥舍命护戒。(法本P271)

③出家人当护戒如目,在家人也应守持三皈五戒。

A.戒律是产生一切功德的基础,哪怕想转生于善趣,也需要受持净戒。

B.受了戒后,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永远不要毁坏。

④上师的愿望:所有人都有清净戒律作为所依,一切功德自然而然可以增长。

A.【教证】《赞戒论》:“无论何人受持清净戒,虽无一分闻思修功德,死时必定往生清净刹,行善无欺缘起之特法。”

B.【公案】《赞戒论》的作者格蒙旺波丹增诺吾,一辈子守持清净戒律,圆寂时口中念诵:“我是邬金莲花生,无生无死之佛陀,菩提心体无偏袒,沙门八果离虚名。”边念边站着示现圆寂了。

⑤ 清净戒律的重要性:

A.对每个修行人都非常重要。

B.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一切功德的依处。

C.《教比丘经》宣说破戒的过患和守戒的功德

a.破戒者堕入恶趣饱受无量痛苦。

b.守戒者暂时转生到善趣中,究竟则获得无上涅槃。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04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