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亲友书》20

智诚堪布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丑二(实修因之道谛)分二:一、宣说见道;二、宣说修道。

这个因之道谛主要是针对前面的这个果位,是讲解脱果涅槃,获得这样的涅槃,必须要修道,所以这个解脱果的因,主要安立成修道,道谛,包括见道和修道两个方面。



寅一(宣说见道)分二:一、宣说道之本体七觉支;二、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

卯一、宣说道之本体七觉支:

在这个经典当中,宣讲见道的本体的时候,主要是从七觉支的角度来讲的。



正念择法及精进,心喜轻安及等持,

等舍此七谓觉支,证得涅槃之善资。

这个讲到了是一种七觉支,为什么是觉支呢?觉就是觉悟,或者是涅槃,支可以理解从某些角度来讲是一个分支的意思,从有些地方讲,如果随同这些修法,就会成为修行的方便,所以他是趋向于觉悟的一种方便,趋向于涅槃的一种方便,所以最后一句就是讲证得涅槃之善资,他是帮助我们获取涅槃果位的善资粮,他是修行的方便的自性,所以是为觉支的涵义。了知了觉支之后,看七觉支本体的内容,第一这是个正念,且他是不忘失所缘,尤其是不忘失善所缘的一种殊胜的本体,所以就讲到正念的自性,他不忘失所缘。

第二是讲择法,择法实际上是一个智慧的本体,也是抉择或辨别的意思,他能够了知人我不存在,能够了知法我不存在,能够了知空性的自性,能够了知这样子一种六度万行,所以这样一种择法主要是一种辨别一切万法的智慧,称之为择法觉支,是讲精进觉支,他能够精勤的作一些取舍,尤其对于修持大乘道的人来讲,他是能够让我们放弃负面的障碍,能够修持进入佛果大涅槃果位的一种修法,所以对于修持这样一种殊胜的菩提道非常有兴趣,极其欢喜,从这方面讲就叫做精进的觉支。

然后是喜觉支,颂词当中讲:心喜就是喜觉支,喜觉支实际上是获得这个见道果位之后,内心当中非常的欢喜,一方面对于所修的法,很欢喜,一方面是说从凡夫位现在已经到达了见道圣者位,所以非常欢喜,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菩萨十地当中,第一地叫极喜地,极欢喜地,非常非常欢喜,可以说生于佛的家族已经断除了三种结,已经能够有了真实度化众生的能力,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圣道的证悟功德等等,从很多方面观察的时候,内心当中非常舒心悦意,所以称之为喜觉支。

后面是轻安觉支,主要就是讲身心堪能,轻安,轻安是对照粗重而言的,如果自己的身体很粗重,自己要修法,要磕个头,或者是要做一点善法,身体太粗重,所以不堪能修持这个善法,如果自己的心很粗重,也对善法没有兴趣。反过来讲,自己的身心非常的轻安,非常的舒适,要做任何一种善法,都是能够胜任的,对于这些善法也有兴趣,能够以高效方式完成。有了这样的轻安堪能修持各式各样的正法,所以轻安主要是指身心堪能,正法方面,具有这样一种轻安的功德。到了初地之后,功德都是具足的。有了轻安的缘故,任何一种善法都堪能完成。不像在凡夫位,身体好的时候可以做善法,身体不好的时候就没办法做,因为没有获得一种轻安的功德。也有通过修禅定,身心获得轻安的。凡夫位当中也是相似具足的,如果通过禅定,有了轻安的功德,我们也能够真实的获得一种修法的机缘。

等持主要是讲到了一缘安住,菩萨能够一缘安住,前面提到过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如果自己的心没有办法一缘安住,就没办法把自己的心定在某个所缘上面,尤其是不能将自己的心安住在这个圣安的本体当中。但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殊胜的等持,想要把这个心安住在任何一个对境上面,没有丝毫的困难。这方面讲到了等持的觉支。

后面是舍觉支,颂词当中讲等舍,等舍觉支主要讲远离沉掉,任运的生起的一种善法,任运能够修持善法,所以没有昏沉,也没有掉举,远离了昏沉、掉举的一种舍,称之为舍觉支。舍,有的时候是讲受,叫做受舍。此处我们不是讲受舍,讲的是行舍。行舍主要是一种十一类善心之一,是一种善心,远离了沉掉,远离了过失之后的一种平等的状态称之为等舍,也是初地菩萨他真实相续当中具足的功德,等舍此七谓觉支。

以上讲了七大类的功德法,七大类的修行的善法,称之为七觉支。他也是证得殊胜大涅槃,尤其是这个作为大乘的行者是获得佛果的一种善资粮,所以称之为觉支。

把七觉支分为几类进行观察呢?首先讲菩提的本体,就是觉悟的本体。觉悟的本体在七觉支当中择法觉支。因为所谓的觉悟,所谓的菩提,是一种智慧,是以智慧为自性的,无我的智慧。证悟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能够简择,能够了知,能够证悟一种无我的智慧,他本身就是一种觉悟的本体。所以我们要觉悟的无外乎就是人空和法空。所以择法是属于一种觉支当中的觉悟的自性,觉悟的本体。

其次,觉的依处就是正念,念觉支,正念觉支就是讲他的依处。因为说念念不忘失所缘,是所有功德的依靠处。如果没有正念,就没办法来修持累积种种功德。所以正念也是属于他的依处支,是一种自性。还有一支叫做出离支,出离支就是精进,精进就是讲出离支。因为通过精进可以从种种的违品,种种的障碍当中出离的缘故。如果有精进就能出离,没有精进则无法出离,所以精进称之为出离支。

功德支是什么呢?心喜,喜觉支就是功德。因为修持种种善法之后,心非常的欢喜,得到欢喜地,极喜地,内心很欢喜,属于修持了其他法,成熟之后的一种功德,所以心喜称之为功德支。剩下的轻安等持和等舍这三者统称叫做无烦恼支,或者是叫做无染支。菩萨相续当中,非常清净无烦恼,是通过这三支来进行体现的。轻安是无烦恼的因缘,或者是无烦恼的基础,有了轻安,不会有粗重的烦恼,因为前面讲轻安的时候,讲到这个轻安和身心的粗重,完全矛盾的,没有身心的粗重,种种的烦恼,种种的垢染,恰恰就是以身心粗重而引起的因,因此说如果能够生起轻安,绝对不可能有粗重的违品,它是没有烦恼的,或者说是无垢染的一种基础,因缘就是这样。

等持是属于无烦恼的一种所依,在等持的条件之下,以等持作为所依,不会有垢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等持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粗重,产生很多烦恼,很多垢染。如果我们安住在等持,以等持作为所依的话,等持本来就是一种,一缘专注的本体,本来就没有很多的,粗重的,粗大的分别念等等,所以有了等持就会有所依。平等舍是无烦恼的自性,因为远离了昏沉掉举,远离了其他法的平等舍的自性,没有昏沉掉举的自性。因为等持是所依,等持上面安住了没有昏沉掉举的平等舍,所以平等舍是无烦恼的本体自性。经论当中把七觉支通过觉悟的本体,觉悟的依处,觉悟的出离,功德,无烦恼支,作为一个分类,属于见道菩萨的一种自性。严格来讲,七觉支是见道菩萨所修持的,八圣道是修道菩萨所修持的,但是针对凡夫人相似的来修持也可以,把这些作为进入初地,进入佛道的一种修持的方式也是可以的。作为相续当中圆满功德的一种修法是完全可以的。严格来讲,是属于见道的本体所摄。

第二个科判是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这个科判的意思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没有讲,我们大概分析出一个思路,也不敢说是完全正确的。前面讲到了七觉支,此处宣讲别相与寂止相联,尤其后面的甚深智慧瑜伽。我们把别相理解成智慧。因为在七觉支当中有一个择法觉支,所以在第二个当中讲到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后面在宣讲十四无记,缘起这些法的时候,实际上都是有智慧相联的,都是他的智慧的本体。所以我们把科判当中别相,理解成智慧。



卯二(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辰一、略说:

当知无慧无禅定,无有禅定亦无慧,

何者定慧兼有之,轮回海成蹄迹水。

讲这方面的时候,当知无慧无禅定,应该了知的没有辨别万法的智慧就不会有殊胜解脱因的禅定,反过来讲,如果没有禅定为基础也不可能产生出世间的智慧,何者定慧兼有之,任何一个修行者如果相续当中,既有禅定也有智慧,二者皆有的话,轮回海成蹄迹水,就是无边无际的轮回大海逐渐缩小成这个动物,比如说牛蹄所踩的牛蹄水,牛蹄的体积很小,所以里面装的水也是非常少的,所以本来是无量无边的大海,我们把无量无边的大海的水都要弄尽非常的困难,但是它逐渐逐渐缩小成一个蹄迹水的时候,只有牛蹄的脚印这么大面积的水,我们要把它弄干,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这个意思就表达这个涵义。

首先如果一个人分开,他只有智慧没有禅定,没有办法解脱,只有禅定没有智慧也没有办法解脱,二者就是说不偏?又有智慧又有禅定,如果这样去修持的话,无量无边的轮回大海最后就逐渐逐渐缩小到牛蹄那么大的水,很容易使它干涸。所以就讲到教诫修行者应该具足智慧和禅定。

为什么说无慧无禅定呢 ?因为此处的禅定,并不是指外道的共同禅定,这个禅定主要是讲能够具有殊胜解脱因的禅定,所以说这个禅定绝对不是单单的一个寂止的本体,如果具足这种无漏禅定的因,就可以获得无漏禅定,但是怎样才能够让这个禅定成为一种解脱因的禅定呢,必须要有智慧,必须要有辨别万法,比如说人无我空性的智慧,如果有了辨别人无我空性,或者法无我空性的智慧,再加上禅定摄持,这个禅定就会成为解脱之因的禅定,如果禅定没有智慧摄受,他只是一个有漏禅定,只是一个外道禅定、普通禅定,这个禅定只能够让你暂时内心当中比较安宁,后世转生到色界天等等。这些都是轮回的因,前面讲轮回,讲六道的时候,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所以如果没有这个辨别万法的智慧,禅定不会成为解脱之因的禅定,反过来讲,无有禅定亦无慧,如果说是没有禅定,也没有能够寂灭一切万法这样子戏论的智慧,

虽然平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抉择中观,中观见的时候,好像得到一切万法不存在的这个智慧,但是这只是一种凡夫慧或者是一种闻慧或者是一种思慧。真正要让这种智慧变成能够寂灭烦恼障和所知障,寂灭人执和法执的智慧,必须要在禅定的基础上摄受,才能够发挥广大的自性,才会变成一种真正的自证的智慧,而不是闻慧和思慧,所以如果没有禅定,也没有能够出离轮回的智慧,那么任何一个人既有了辨别万法的智慧,又有了一缘专注的禅定,就是一种止观双运。定慧止观双运的话,修持广大的善法,而且尤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内心当中的这些产生万法,一切痛苦的根源,我执,通过这种禅定和智慧兼具的缘故,能很快的照见一切戏论法的自性和空性然后安住他就很容易,现证一切万法的本体,这样修持下去,茫茫无际的轮回大海,逐渐干涸变成了蹄迹水。或者说,以前在没有具足定慧的时候,整个一个轮回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当你抓住修行的核心,当你抓住修行的扼要,就是具足了定慧的时候。轮回的大海这时候的轮回就已经不是大海了,已经成了蹄迹水了。

因为这些一切万法的自性,一切万法的本体并没有一个实有的自性,所以当我们内心当中不具足主要修法的因的时候,很难对付,当你具足了某种殊胜的因的时候,轮回实际上就并没有那么可怕了,我们没有修持空性之前,觉得这一切万法都是实有的,当我们修持空性之后就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并不是说他真正的从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变成了一个虚妄法,本来就是虚妄的,所以轮回的大海是不是真的这么辽阔无际呢,当我们不具足修行的本体的时候,的的确确是现实,是显现的这个情况,好像是无边无际,但是换一个角度,具足了智慧去看的时候,整个轮回就是一个假象,所以最终就是一种蹄迹水一样的自性,并不值得一种可怕,从这个方面也可以了解。



辰二(广说)分二:一、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之未授记见:二、宣说对治清净实相缘起之义。

这里面都是牵扯到了智慧的自性。

巳一、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之未授记见:

所谓十四无记法,世间日亲所言说,

于此等法莫思索,依之非令心寂灭。

此处有一个所净,就是所应该清净的对境,所应该清净的法,或者是说所应该清净的一种颠倒见,所以说此处的所净,后面的是他的所净。什么是所净,颠倒趋入实相的未授记见,就是此处所讲的所净法,就是应该被清净掉,再换句话来讲,应该被抛弃,不应该依止,所以说称之为所净,所净就是颠倒趋入实相的未授记见。到底什么样是趋入他是属于一种颠倒趋入实相的未授记见,所谓十四无记法,世间日亲所言说,于此等法莫思索,依之非令心寂灭。此处说是颠倒趋入实相的未授记见,就是讲到了所谓的十四种无记法,那么这十四种无记法,是世间日亲,这个世间当中的这样子一种日亲,就是讲佛陀像太阳一样,成为我们的亲人,所以这方面被称之为日亲。因为世间当中所有的动物、植物,都需要依靠太阳的缘故,太阳就像一切有情无情的亲人一样。

我们用日亲比喻佛陀,佛陀出世的时候针对一切众生他都是平等饶益,如果没有佛陀出世,整个世间变成黑暗,变成盲人,佛陀出世之后,众生获得智慧眼,可以获得解脱,这方面是讲世间日亲佛陀所宣讲的,佛陀怎么样宣讲的呢,于此等法莫思索,对于这个十四类法不要去想,不要去思索他,因为思索他没有用,依之依靠这个十四种法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心趋向于寂灭,他是颠倒趋入实相的一种邪见,所以说这个方面就叫做非令心寂灭,如果依靠他的话不能够让自己的心趋入实相,他是让自己的心,阻止自己的心趋入实相的一种方法,那么既然讲到了十四种无记法。

什么是十四种无记法,首先是前际的四边,就是我和世间是常有的,是无常的,还是既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的,这个方面就是讲前际的四边就是第一组问题当中有四个。

第二组当中,称之为后际四边,就是世间和我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这个方面称之为后际的四边,然后就称之为涅槃的四边。

第三组也有四个法,如来涅槃之后显现,不显现,或者是既显现亦不显现,非显现非不显现,这方面称之为涅槃的四边。

最后一组是两个法,身体和命,或者说命,其他注释当中讲是我,身体与命,或者是身体与我是一体还是他体的,这样就提出了十四个问题,

在提出了十四个问题的时候,佛陀不予授记,就叫无记,不予授记的意思,就是不回答,佛陀对这样的法没做回答,所以这个是没有授记,到底有没有边,佛陀没有回答,没有授记,这个叫做无记法。叫做十四无记,

为什么佛陀不回答十四无记,有很甚深的一种涵义,十四种无记法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一种是此处所讲的十四无记法,主要是把十四无记法归入到颠倒趋入实相的见当中,这个方面是从这个侧面讲的,《入中论》当中也有十四无记法,《入中论》当中的十四无记法,主要是针对有些众生尤其是佛教当中有些修行者,他认为我是存在,我是有的,月称论师在破的时候讲如果你认为我有,就违背了佛陀在教典当中所讲到的十四无记法的内容,因为在十四无记当中,佛陀对我存在这一点并没有授记,如果真正有,佛陀应该在经典当中授记,但是没有授记的缘故,这个是颠倒的,所以那个侧面主要是讲如果认为我实有,他应该在十四无记法当中应该有所授记,但是没有的缘故,就说明这个我不存在,他是从这个侧面讲的,

《宝鬘论》当中也有对于这个十四无记法的描述,在这个当中主要是讲到,这个外道非法器,不是这个宣讲无我的法器的缘故,所以佛陀并不做回答,还有一个是在这个四百论当中,出现十四无记,当时的场合是针对佛是不是遍知,有些人认为佛不是遍知,因为佛陀对十四种问题没有回答的缘故,所以说佛不是遍知,在圣天论师回答的时候,恰恰因为没有回答十四无记的缘故,就成立佛是遍知,因为佛非常清楚,该说不该说,说了法对众生有利益没有利益非常了知,所以根本不回答十四种问题。

还有一个,佛陀早就知道这个十四种无记法的问题,所提的问题是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所以佛不回答,从这个不同的角度上来说明这个十四无记。关于十四无记,有些地方说是某一个众生对佛提出来的问题,有些说法是一群外道,他们商量之后,给佛提出十四个问题,这个地方讲世间和我是常有的,是无常的,亦常亦无常,无常非无常,像这样讲的时候,他们想要以这个十四个问题,来难倒佛陀,如果佛陀回答常,他们会说是这样一种我们这样去回辩,如果佛陀回答无常,我们从另一个地方回辩,他们首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设计好,如果佛陀这样回答,他们说是有其他的问题。当然佛陀是遍知,一眼就把他的这个阴谋看穿了,而且这些问题回答了对解脱没有利益,所以佛陀根本就没有回答,也使他们的阴谋落空了,这种记载也是有的。

还有为什么前面我们说这个十四个问题不该问,或者说依靠这十四个问题不能够让心趋入寂灭的根本原因何在,根本原因是说这十四个问题全都是从认为我有和法有,我也存在,法也存在,认为我和法实有存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问题的缘故,怎么样思索,最后不管怎么回答,提这个问题的前提,认为我是存在的,法是存在的,不管怎么回答,都落入到人我和法我的范畴当中,十四个问题全部落入到人我和法我实有的这个问题当中怎么解脱,所以佛陀说,于此等法莫思索,依止非令心寂灭,不能够让你的心寂灭的,就是这样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他和解脱无关,

佛陀到底有没有能力回答,佛陀当然有能力回答,佛陀不能够按照这种实际情况来回答,如果按照实际情况来回答,对方没办法接受,他就是非法器,就像《宝鬘论》当中的这个意趣就是讲,佛陀为什么不回答十四个问题,因为对方不是法器,对方不是无我空性的法器,因为这个十四个问题,真正要回答的时候,他提问题,我和世间是常有的吗,是无常的吗,他主要就是指的五蕴的意思,我和五蕴,到底是常有的,还是不常的,我就是讲人我了,世间讲就是讲法我了,我和世间是不是恒常的,如果是恒常,他就是产生一种常执,如果是无常他就产生一种断执,这样讲的时候,实际意义上,我也是假立的,我也是不存在的,世间也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说实际情况回答的时候,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的实有的我实有的世间都不存在,既然我和世间都不存在,又何来的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所以如果要按照真实意义来回答,对方根本接受不了,所以说回答之后没有意义,对方认为我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世间怎么可能不存在呢,他根本就没办法解释,因为他不是法器,如果是法器,佛陀就会再进一步的给他宣讲无我的道理,因为对方没办法接受无我,所以回答就没有丝毫的意义,佛陀就不回答,

然后佛陀涅槃之后有没有,这也是把佛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进行观察的,实实在在的人涅槃之后到底是显现不显现,实际上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从胜义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什么授记的,没有什么回答的,胜义当中没有人没有法,如果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也没有授记,如果授记了回答了,那么其他的众生没有办法理解无我的意趣,没有办法理解空性的意趣,所以说回答还是白回答,对他们来讲是没有任何的必要的,针对这十四个问题,从词句上,十四个问题没有回答,但是佛陀在经典当中针对我不存在,法不存在,如来说是显现的世间是如梦如幻,顺应众生的根器显现,然后涅槃之后说是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灭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在这个各式各样的经典当中宣讲的非常多,因为佛弟子是法器,所以佛陀也宣讲了很多的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法器,宣讲之后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方面就讲到,我们要通过智慧的辨别在认为有我的基础上提出这些问题,不要思考,认为有我,在这个基础上再怎么样去思考,断定,修持,这样没有办法让自己趋入实相,所以叫做颠倒趋入实相的未授记见,叫做所净,佛陀告诉我们不要依靠十四种无记。

巳二(宣说对治清净实相缘起之义)分二:一、真实缘起;二、赞评彼之优点。

前段时间也有人提问十二缘起,当时说在法本当中会有十二缘起的描述,此处就有宣讲十二缘起

午一、真实缘起:

无明生行行生识,由彼中生名与色,

由名色中生六处,从中生触能仁说。

触中生受彼生爱,由爱生取彼生有,

从有出生若有生,出忧病老求不得,

死与畏等剧苦蕴,生灭则令一切灭。

这个颂词当中,讲到了顺行的十二缘起,也略讲了逆行的十二缘起。十二缘起,这个缘起,有顺行的十二缘起和逆行的十二缘起,

什么是顺行、什么是逆行呢:顺行的十二缘起就是众生流转的次第,众生怎么流转的,流转的次第是什么样的,就是如果具足了前面的因,后面的果自会具足,众生就在十二缘起具足的前提之下不断的流转,从前世到现在从这世到后世,从后世再到后世,如果具足了这样的因缘,必须要流转,不想流转也要流转,这就是顺行的十二缘起,众生的流转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逆行的十二缘起就是讲还灭的次第,怎么还灭。前面是讲流转的次第,众生怎样成为众生的,众生怎样流转到后世的,这方面是讲顺行的十二缘起,后面有个逆行的十二缘起,既然众生是这样流转的,那要怎么样终止,怎么样还灭,怎么样获得解脱,讲了逆行的十二缘起,所以说这里讲了众生流转的方式,也讲到了众生解脱的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顺行的十二缘起,实际上就是众生流转的过程,就是描绘众生怎么流转的,如果能够思维缘起,真实的思维缘起就能打破愚痴,平时我们讲很多,如果要断除贪心,就修不净观。如果要断除嗔心就修慈悲观。如果要断除痴心就修缘起观。修什么缘起观呢,就是修此处所讲的十二缘起,如果能够修持十二缘起观,就能够断除愚痴,断除众生前际的愚痴,断除众生中际的愚痴,断除众生后际的愚痴,能了知众生是怎么流转的,次第了知的清清楚楚,没有一个无因生,没有邪因生,只有缘起生,所以说具足了因缘,没有操纵者他也会生,没有大自在天操纵,没有这样造物主的操纵他仍然会生,通过缘起观来对治愚痴的意思,

里面还有一个真实的缘起,就是讲胜义当中这些都是无所生的,无明生行行生识,后面的法是通过前面的因而产生,所以说后面的法不是真实具足自性的法,在胜义当中这一切都是本无所生都是空性,就是通过无明生行行生识,这个次第表现出了大空性的涵义,也通过无明生行行生识,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表示了众生流转的方法,所以说这个真实缘起当中既有众生轮回当中的这样子一种缘起,依缘而起,一种涵义,也有表达缘起的缘故无自性的涵义,世俗当中的缘起和胜义当中的缘起空,都有,世俗当中缘起显,胜义当中缘起空,在这个当中都有表示的,

十二缘起就是众生流转的十二个环节,前前为因,产生后后的果,前前的因如果具足了,后后的果无可阻断可以产生必须要产生,所以这方面就讲到,众生如果具足了这些就会流转,

反过来讲如果十二缘起当中的一个环节断掉了,后面的法就不产生了,环灭就是从这个地方我们要斩断其中的这个法,把其中的一个法斩断之后,后面的法就逐渐逐渐全部都不会产生,讲到了环灭的次第。

首先我们讲流转的次第,众生是首先是通过什么产生的,首先有无明,就是讲到了不了知一切万法的本体,不了知万法的本体是无我的,从认为执著有我,就是一种无明了,认为我存在,这个叫做一种无明的次第,无明的一种本体,无明的种子,无明生行就是说以无明为因,而产生后面的行,如果有了这样子无明,不了知万法的自性,不了知无我的本体,认为有我,就会产生行,这个行是什么,这个行就是业,所以说有些时候把行和业放在一起叫做行业,通过无明他一定会产生业,就是这样的,

如果有了我执怎么不产生业,有了你和我的差别,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业,如果有了无明就会生行,所以如果有无明为因,就产生后面的行,有了无明一定会产生行,所以说无明生行业,行生识,如果有了这样一种行业,就会产生心识,这个心识在有些地方讲是今生当中入胎的那第一刹那的识,就叫做行所产生的识,为什么会入胎,为什么会投胎,就是因为前世已经具足了圆满了投生的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圆满了而且根本没有违品,没有丝毫的违品可以阻挡它,

所以说前世的这样子一种行业圆满了之后,一定会投胎,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具因无障嘛,前面我们讲具因无障,他具足了因缘没有障碍,他为什么不投胎,一定要投胎,所以投胎的第一刹那的心识就是此处的这样子一种识支,就是产生这个识支,所以说行生识,通过前世的业产生今世的第一刹那的心识,由彼中生名与色,彼就是讲识第一刹那的识,通过第一刹那的识入到了受精卵当中,由彼中生名与色,

然后你看这里有一个受精卵,有一个识,那么这个心识入在受精卵当中通过这样子一种第一刹那的因缘,产生后面的名色,产生后面的名色,名色就是这里面有,一方面是讲名词的名色,但是分开来讲的话,这里面有名和色两种,这个名就是讲受想行识是名蕴,为什么叫名蕴,因为他只有名称而没有实相的色法,所以此处就叫做这个名色的名字,他主要是心法所摄的,色就是讲这个受精卵,逐渐逐渐开始发育,

在经典当中在注释讲记当中也是讲到了七种七个阶段,七个阶段从凝酪开始,逐渐逐渐的开始发育成稍微有一点形状,乌龟的形,首先是龟形,慢慢慢慢发育成一个小孩的样子,所以说这个名色呢就是指样子一种这个阶段,六根还没有圆满之前的状态,这个叫名色,名色从哪里来的,是从初入胎的这个心识而慢慢慢慢发育来的,所以说由彼中生名与色,如果没有障碍,一定会有名色,由名色中生六处,这个六处就是讲六根,内六处就是指六根,当名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六根就开始明显了,耳根、眼根,这些乃至于意根,开始明显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呢这个胎中在住胎的时候呢,他在胎中发育啊已经具圆满了,已经具足了六根了,所以说如果说是这个六处从哪里而来呢,从名色而来,名色从哪里来呢,从第一刹那投生的这个识或者就是说,识入于受精卵从这开始算的,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它每个讲后后是前面的果,前前是后面的因,如果有了名色不出障碍的话他就会具足六处,啊就会具足六根,然后就是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讲的时候呢,这个方面是以这个胎生为例的,那么如果是以胎生为例,我们说今生当中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是从母胎当中出来的,母胎有哪几位,母胎当中有一个识位,就是前面这个识,然后名色再加上六处,这三位是在胎中的,从中生触能仁说,触,就是出胎之后,从中从六处生触,后面的触是接触的触,从六根来产生六种触,怎么产生?眼根接触外境而产生眼触,耳根接触声音产生耳触,鼻根接触外面的香产生鼻触等等,乃至于意根接触法,内心当中的种相而产生意触,通过六触来产生,通过六根的触来产生六种眼触等,像这样的话从中生触,就有了一种六触。

能仁说就是佛陀在经典当中讲的。继续讲十二缘起的一种形成过程,触中生受,不是眼根接触的外面,色法产生,比如说眼根接触了一朵花,就产生了眼触,触中生受,从触接触当中就会产生,感受,这个花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朵花,所以受就产生一个乐受,很养眼。花特别不喜欢的,就产生苦受,所以说触中生受,以眼根为例。还有说耳根听到了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中等的声音。乃至于我们的身根接触到了悦意的对境,不悦意的对境,都有可能产生苦受乐受,所以说受是从触中而产生的,触中生受,彼生爱,彼就是受,从受当中产生了爱。前面是苦乐,只是苦和乐而已,但是在有了苦乐之后,跟随乐受会产生一个爱,欢喜爱,觉得非常喜欢,刚开始只是一个受而,只是一个苦和乐的受,还有一个特点,喜欢、特别不喜欢这样的一种情绪还没有,

后面有了受的缘故就开始产生了爱,我对这个好的东西特别喜爱,对不好的东西也是爱,这个爱是什么爱,这个叫爱?爱也是一种爱,很不喜欢就是马上想要离开的一种状态叫做爱?恋恋不舍的心态就叫做欢喜爱,由爱生取,通过爱产生了取,取就是一个取受,或者就是说这个贪心,到达极点了,已经产生了烦恼了,想要把他得到,想方设法的让他摆脱掉,取,实际意义上是从爱的隔离当中继续的发展,继续的发酵,已经发展到非取不可,取就是获取,或者说把他排斥掉这个取,或者说由爱生取,实际上取是一种严重的烦恼,由爱生取,彼生有,通过取就开始生有,

有是什么,有是一种业,而且业是一种具有势力的业,他的力量非常强大,一方面他是三有的有,就是后世的意思,但是把这种后世的果法放在因上面讲,实际上这个有是业的意思,投生后世的业,为什么把果法放在因上讲,因为这个业已经不可逆转了,他已经必须要投生后有了,所以把后世的三有的有放在因上面讲,把这个业取名成有,所以说取,由取生有,他一定肯定会投生后世,从有出生,生就是生老死当中的生,已经投生了,通过今生当中一个很强的业,已经没办法控制了,就出生了第十一支生支,他已经开始投胎,出生,若有生除忧病,老求不得,开始因为有了生的缘起的缘故,就有了老死,老可以理解成衰老的意思,老年的老,也可以理解成变幻的意思,不断的变幻,有了生之后,就不断的变幻,所以有了老之后就有了死。

有了生之后就连接不断的出现了很多过失,开始出生了,忧病老苦,求不得苦,死苦和怖畏等具苦因,这方面就是讲流转的过程,通过这个老死又开始在老死当中,受苦的过程当中,又产生烦恼,又开始产生了我执,无明,从无明当中又开始产生行,从行又开始产生识,像这样的话就连续不断的这样产生这个十二缘起。第一个我们要说明十二缘起此处所描绘的十二缘起,是以胎生为例,而且是圆满的胎生,为什么我们说是圆满的胎生呢,因为有可能在中间的时候,比如说名色位堕胎了,他后面的六处不圆满又开始重新入胎的这个情况也有,所以这个方面是从十二缘起是从生法当中,四种生当中的胎生而且是圆满胎生来表述这个三世因果。

什么是三世因果,为什么思维十二缘起,能够遣除前际中际后际,前际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因,是什么因,有些人认为他是无因生,没有一个因,有些人认为有因,他是造物主所造的等等,有些人说这个因就是从心识当中产生的,心识是从色法当中产生的,但是从这方面思维缘起的时候,无明和行这两支,就是前世的因。因为有了无明所造的业,由这个业所牵引,然后投胎,所以思维无明和行两个意义之后,包括了前世投生的因。

现在这一世是从第三支开始,此处的识名色六处还有触,受,爱,取,有,就是今生当中的过程,从投胎,然后逐渐开始,有了名色,有了六根,有了就是说六处,有了受之后生爱,有了爱之后生取,有了取之后就有了投生后世的业,到有之间是今生当中的过程,因为今生当中最后一次是有支,就是已经又圆满了投生后世的业的势力了,所以不可阻止地又开始投生,后一世的因果是什么呢,后一世从生、老死这两支来表现的。生和老死,实际是无明和行,表达了前世的情况,是一种简略的方法宣讲的。

生,老死也是一种果。实际上生、老死如果广讲的话,也可以把识包进去,名色,六处乃至于爱取有都可以包进去的,但是略说方式讲就是讲生、老死就够了。实际上前世是什么因,无明和行,今生当中是由识而生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处,由六处而生触,由触而生受,由受而生爱,由爱而生取,由取而生有,这里面每一个都有前因。所以绝对不是无因生,也绝对不是有什么造物主所生。是一环扣一环按次第来的。后世,因为今生当中有了投生后世的业,比如说今生当中,虽然讲的时候,识,名色都是一环扣一环,但是在今生当中真正来讲最严重的实际上就是受爱取。

从受开始,我们现在比较耽著于乐受,不想苦受,从这里开始麻烦就出来了,造业就开始有了,但是最严重的还不是从受开始的,包进去的时候把受包进来,广的意义来讲可以包进去,但是真正来讲最麻烦的就是爱取,爱取还是一种烦恼,受还是一种无记,他只是一种心识上面的一种感受而已,但是有些人因为这个受而产生烦恼,有些人不因为,有些人不一定通过受来产生烦恼,所以真正来讲的话,爱取这两支就是现世当中最严重的,修道也是从爱取上面下手去修道的,因为有了爱,前面有受,有受了之后,就开始产生一种欢喜爱,因为有了欢喜爱之后就开始想要得到他,无论如何我要得到他,由爱生取,取已经是烦恼了,烦恼怎么产生的,由受而生爱,由爱而生取的缘故,所以我们在观察,我们对于某个人的喜爱,也是由爱而生取,因为喜爱他,所以我要想方设法去追求,这就是爱和取的过程。

对待财富,现在大家追求的财富,房子也好,东西也好,也是对爱这个东西很好,喜爱之后并且想要聚为己有,我要让这个房子成为我的东西,这个就是取,想尽一切办法要拿到手上叫取,有了爱和取就有了严重的烦恼,有了这个严重的烦恼之后就会有这个有,当中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业,不是一般的业,是决定能够投生后世的圆满的业,是平时讲的有势力的业,力量很强的业。爱和取,可以周遍在我们所有的行为当中。前面我们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而已,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由爱取有的,真正的投生后世的最关键的,就是爱取,如果有了爱取他的业非常强大的话,一定会投生,

现在我对于物质,啊对于外在的这些轮回当中的法是不是有强烈的兴趣,是不是有一个非常想要得到的这个心,是付出行为,如果有的,要小心一点,因为爱取就是引发业的主因,而且经常性的去这样做的话,这个业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当我们死了之后,因为这个业已经非常强大了,已经无法阻止了,所以肯定会有投生,通过今生的这个强大的业,牵引以致,后边就是从有出生,从有当中会出现生,有了生之后就有了老死了,就有了很多很多痛苦,所以投生轮回是造业,他是通过爱取有的,还有一个就是从他的终断,

终断从现世来讲,修道也是从爱取开始的,为什么我们说修出离心,就是针对这个爱下手的,我们现在不是认为轮回当中的这个可爱吗,我们就从他的反方面去观察他,实际上在可爱的表皮之下,隐藏了很多很多的痛苦,不可爱的很多很多,通过这方面觉得整个轮回没有可以贪爱的,既然没有爱就不会取,不会取哪里有有,爱和取都没有了,烦恼都没有了,投生后世的业就没有力量了,没有办法通过有力量的有而产生后世的生,没有生就没有老死。所以我们说修道是从爱和取入手的,我们开始修出离心,开始对众生修持慈悲心,修持空性,都是息灭爱取的方法,息灭轮回的方法就是这样的。

我们一定要在十二缘起当中找到众生如何流转的因,在这个里面找到如何坏灭的因,从哪个地方入手,今生当中来讲就是爱取,如果爱取方面没有把握住你就投生了,你就一定会有有,有有之后一定会有生老死,如果你在爱取上面把握住了,好了,像这样的话你生起了出离生了空性见,这时候就没有爱取,因为没有爱取的缘故,即便是内心当中有这个业,但是这个业不会成为有,因为这个业他是必须要通过爱取这种烦恼水的滋润才可以发芽,如果没有爱取了,他这个业虽然有,但是他没有能力发芽,我们这个时候生了修了善业的缘故,他就投生到净土,获得解脱,不会再投生,所以他投生后世一定是因为今生当中有一个很强烈的有,才会投生到后世,如果这个有具足了,那肯定会投生,如果这个有不具足不会投生,那么怎么样才让这个有不具足呢,就是爱取上面一定要着手,

爱取,对这些法逐渐逐渐的淡漠兴趣,逐渐逐渐的对于就是说我爱执,通过修菩提心的方式进行息灭,修空性的方面去减弱对他的执著,逐渐逐渐可以了,所以这个是轮转的次第。后面是生灭则另一切灭,从还灭次第来讲,从总的角度来讲,最初的流转的次第是无明,所以说有一种说法,有一种说法就是从首先灭无明,从无明开始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有了无明就会生行,没有无明就不会生行,所以,他流转的次第就是有无明就会有行,有行就会有识,那么还灭的时候呢,就是说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然后最后乃至于生灭故一切灭,生灭故就是老死灭,这个一切就是讲一切的痛苦就会灭掉,所以说我们在讲整个还灭次第的时候,首先灭无明,

为什么前面我们讲在今生而言爱取很重要呢,实际上爱取就是无明,是从这个方面讲的,因此说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他就是在把这个归了三类,一类就是烦恼,叫做烦恼杂染了,烦恼杂染是哪几个,第一支无明支,还有后面的爱取,都是属于无明,都是属于烦恼所摄的。第二类是属于业杂染,就是属于业类的,这个业类有两支,就是无明支和行,和爱取之后的有,都是属于业。然后中间第三个是属于生杂染,生杂染就是后面的识啊名色啊,像六处,处然后是受,还有后面的生老死,都是属于生杂染,都是这些果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分类的时候,前世他的烦恼、业,今生当中他也有生也有烦恼和业,后世当中通过今世的烦恼业,产生后世的一切痛苦,所以他是三世的因果在里面,讲的很清楚。

通过这个方面讲,想要脱离轮回,我们不想要老死,就是老死当中出现了什么这个老死当中有忧病老苦,求不得,死畏惧等等,这些剧苦蕴,我们要让剧烈的苦,轮回当中的一切痛苦泯灭,首先要灭生,因为有了生就会有死,有老死,那么要灭生,就要灭有,要灭有就要必须要灭取,要灭取就必须要灭爱,灭爱必须要灭受等等等等,这个推上去,反方向推上去,最后要灭无明,无明一灭,其他的都灭,所以就讲到了真实的缘起,众生的流转次第,在这个里面,他也没有真实的,虽然我们说流转的时候似乎有一个环环相扣的缘起链,但是实际上一切都是前前的因而产生的,任何一个法前前的因产生的后后的果,他都是后后的果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表示大乘的法空的道理。



午二、赞评彼之优点:

此缘起乃佛语藏,弥足珍贵最甚深,

何者若能真见此,已睹真如佛法身。

这是赞评缘起的优点,这个缘起说的就是佛语宝藏,弥足珍贵最为甚深,说何者,任何一个修行者不管出家人,居士也好,若能真正见缘起,就已经看到了真实的佛身,是这样的,因为这个缘起,前面讲了两类,一个是世俗当中的缘起,世俗当中的缘起就是众生如何流转的,然后是胜义的缘起,就是通过这个流转的次第就能够了知,能悟入一切无自性,一切空性,所以佛陀所宣讲的缘起无外乎就是这样的,他就是非常甚深的,如果能够见缘起就见佛,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外面的这些佛像,他只是佛的一个影像,真正的佛的法身他就是讲缘起自性,通达了缘起就见到了佛的法身,就是说佛的法身就代表一切万法的实相,缘起恰恰就是说明万法的实相,世俗的实相和胜义的实相,

当年佛陀从三十三天,为母说法降到世间的时候,比丘尼为了第一个见佛变成转轮王的样子,他是说,佛我第一个来迎接你,佛陀说第一个迎接你的不是我,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他在山洞里面,房子里面观察一切万法的缘起,已经见到了佛的法身,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佛陀也是说见到了缘起,实际上就是能够见到佛陀的法身,而所见到的佛的色身并不是真正的佛,也有这样一种了知,所以我们能够证悟缘起,实际上就能够了知实相,了知实相就不会再有错乱,了知了实相,就是获得觉悟,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



寅二(宣说修道)分三:一、宣说道之本体八正道;二、宣说彼为道之理;三、教授彼道主要为见四谛之智慧。

卯一、宣说道之本体八正道:

正见正命与正勤,正念正定与正语,

正业正思八圣道,为获寂灭当修此。

和前面所讲的一样,八圣道是圣者的境界,尤其是修道圣者的境界,修道圣者二到十地的菩萨位。如果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他是从初果开始,进入到修道了,他们宣讲的道的本体是八圣道,八圣道第一个是正见,这个主要是圣者的功德,但是针对凡夫来讲,也相似的可以把这个作为修法,这个地方正见不是一般的正见,这个正见就是在初地的时候,在见道的时候,所见到的这个实相的本体,然后在后得的时候,引发一种完全的断定,这个方面就是讲到了一处正见,是一种定解。

然后是说正命,正命就是讲远离一切邪命了,方面就叫做是正命。这个是二地的菩萨,二地以上的菩萨已经完全的获得了一种无漏的戒律,绝对不可能有丝毫的邪命,所以这方面有正命。

正勤就是精进修道,这方面正精进,正念也是念念不忘失,这个方面叫做正念。正定就是一缘安住。正语就是讲把自己所证悟的意义,完全的无误的传授给他人,这方面叫做正语。正业就是远离杀生等等的罪业,安住在一种殊胜的正业当中。正思就是叫正思维,就是自己相续当中所证悟的这些境界,为了把这样的境界传递给他人的一种发心,就叫做正思维。为获寂灭当修此,为了获得寂灭的功德,应该修持八圣道,寂灭的功德就是佛果,为了成就佛果,一定要修持这个八正道。

在其他的当中也是把这个八正道划分了几类,

第一个类叫做分别支,或者是叫做彻底断灭支。分别支,或者是彻底断灭支就是正见,为什么是彻底断定为什么是一种分别呢,因为这个正见是属于在这个见道的时候,已经完全证悟了一种究竟实相,在后得位,这个正见不是讲他的入定位,是在这个后得位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完全断定法义的本体,所以就叫彻底断定,或者是叫一种分别,彻底能够完全分别完全能够断定他的本体,所以说这个方面就叫做正见。

第二个叫做诲他支,教诲他支,或者是叫做令他理解支,这个方面主要正思维,,是将自己相续当中证悟的境界,发心为他人宣讲,他是一种为他人宣讲的一种发心,他正思维就是为了让别人理解的一种发心,有些地方再加上正语,因为正思维是为发心他人讲,正语恰恰就是把自己证悟的实相境界,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别人来理解,所以说一个是让别人理解的发心,一个是让别人理解的加行,这方面就叫做另他理解支。

另他人诚信支,这方面也是有三个正道,一个正道是正语,即是诲他支,也是另他,既是另他理解支,就是令他理解。也是另他诚信支,为什么叫诚信呢,通过正语宣讲成正法之后,能够让他人对于所修之道产生一个诚信,对菩萨本人产生诚信,所以正语可以包括在内,另他人相信,诚信有一个是正命,正命为什么能让他人诚信呢,因为菩萨完全安住在知足少欲当中,安住在远离邪命的一种正命当中,所以这是另他人诚信的。还有一种就是正业,正业是远离杀生等恶业的缘故,完全获得一种无漏的戒体,这个方面了知了,正业是另他人诚信。

还有一个净障支,净除什么障呢,有正勤,正念,正定,分别远离三种障。正勤是远离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等等这样的根本烦恼,通过正精进的方式可以完全的遣除,正念是说远离昏沉悼举等等的随眠烦恼,前面是根本烦恼,后面是随烦恼,通正念完全可以遣除的。正定是离开什么障,正定是离开自在障,自在就是神通的意思,如果有神通的障碍,主要是没有禅定,就是因为有了禅定的缘故,有了正定的缘故,菩萨发起殊定的神通,远离了自在显示神通的障碍。这样的三支,正勤正念正定是远离障碍支,所以这个方面讲,为了得到大涅槃果位,菩萨会八正道。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圆函堪姆

20【法师辅导】亲友书(第20节课)——圆函堪姆.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