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丨《亲友书》第1课

1.汉传佛教中,《亲友书》有几个版本?(单选题

A.1。

B.2。

C.3。

D.4。


2.《亲友书》属于?(单选题)

A.书信。

B.经。

C.律。

D.论 。


3.以下思想正确的是?(单选题)

A.穿着好的上师应该有学问。

B.布达拉宫的佛像才好。

C.上师讲的法最殊胜。

D.听法后得复习,也可以和道友讨论。

E.我得经常请上师和师兄们吃饭维护关系。


4.文殊菩萨是几岁童子像?(单选题)

A.12。

B.18。

C.15。

D.16。


5.“二胜六庄严”中,精通中观的是谁?(多选题)

A.无著菩萨。

B.功德光。

C.法称论师。

D.圣天论师。

E.陈那论师。

F.龙树菩萨。


6.我是求法者,我应该是怎样的人?(多选题)

A.心要正直。

B.有供养能力。

C.有听法时间。

D.有智慧。

E.想听这部法。

F.打听到这位上师有名气。


7.对传法者的要求是?(多选题)

A.口才好。

B.我心正直无偏颇。

C.可以按了义解释经典。

D.我传法,你们可以供养我,还要帮我宣传。

E.我讲啥,你们听啥就可以了。

F.有传承。

G.有眼缘。


8.听闻佛法应舍弃哪些心态?(多选题)

A.欢喜心。

B.恭敬心。

C.审视心。

D.满足心。

E.轻毁心。

F.公正心。

G.随喜心。

H.结缘心。


1

汉传佛教中,《亲友书》有几个版本?(单选题)

【答案】C.3。

【解析】法本P245。《亲友书》是龙猛菩萨给乐行王的教言。汉传佛教的经典中,乐行王又名禅陀迦王、乘土王。早在唐朝,《亲友书》就被义净法师翻译出来了,义净在翻译之前曾说:“这些窍诀十分殊胜,可惜汉地多不了解,故将之翻译出来,希望能顺利流通。”1999年我依他的译本给大家作过解释,但以藏文来对照,许多词句比较难懂,不太容易直接了解。后来宋朝译师也翻译了两个译本,现收录于《大藏经·论集部》中,因而在汉传佛教中,《亲友书》有三个不同的版本。

2

《亲友书》属于?(单选题)

【答案】D.论 。

【解析】法本P247。金刚手化身的藏王赤热巴巾,对经、律、论三藏制定了三种译作顶礼句:翻译经藏应“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多数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形成的;翻译律藏应“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的因果取舍非常细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菩萨和声缘也无法通彻;翻译论藏则应“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诸法体相森罗万象、千差万别,唯有依智慧方能辨别了悟,而文殊菩萨乃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故为求得智慧的加持而如是作礼。

3

以下思想正确的是?(单选题)

【答案】D.听法后得复习,也可以和道友讨论。

【解析】法本P253。真正的求法者,应像《中观四百论》所讲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态。

光是听闻还不够,所听的法义要反反复复思维,前两天我给大家念《入行论释·善说海》传承时,始终觉得虽然已经讲完了,但很多人可能都忘了,忘了就太可惜了,大家应该再三去思维,不要学完就再也不看了,里面的珍贵教言你听的时候可能擦肩而过,没有领会,现在如果再看,必定有另一番体会。

4

文殊菩萨是几岁童子像?(单选题)

【答案】D.16。

【解析】法本P247。形象恒常稳固、永不衰老,始终是16岁的妙龄童子,即为“童子”。

5

“二胜六庄严”中,精通中观的是谁?(多选题)

【答案】

D.圣天论师。

F.龙树菩萨。

【解析】法本P243。二胜六庄严:二胜谓精通佛教最胜根本,即戒律学的两大论师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谓装饰南赡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精通对法学的无著和世亲;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6

我是求法者,我应该是怎样的人?(多选题)

【答案】

A.心要正直。

D.有智慧。

E.想听这部法。

【解析】法本P251-252。真正的求法者,应像《中观四百论》所讲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态;第二、具足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别善说恶说,不被他人所转;第三、对真义有希求之心,对真理有向往之心,若没有这样的意乐,不可能无缘无故去闻受正法。这三条是闻法者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很多高僧大德又补充了两条:第一、对佛法和上师必须有恭敬;第二、听受佛法时一定要专心致志。闻法者理应具足这些条件,否则,如来的教言虽然很殊胜,可是你的行为不如法,再殊胜的教言也不能接受。

7

对传法者的要求是?(多选题)

【答案】

B.我心正直无偏颇。

F.有传承。

【解析】法本P252。对于传法者,同样也有一些要求。古大德云:“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传法者若对佛经望文生义、依文错解,实则冤枉了三世诸佛,因此,传法需要有传承,懂得一些佛经。很多大德对传法者有几点要求:第一、正直无倒,心要公正,不能贪执自宗、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毁谤别人;第二、说法明了,无论是佛经的内容还是论典的意义,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第三、不错乱法义,比如了义、不了义,你想当然地理解为:了义是我了解的意义,不了义是我不能了解的意义,这样意思就已经错乱了;第四、不求名闻利养,传法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让他们尽量有一点受益,而不是通过讲法获得收入和名声;第五、善解意乐,能够了解闻法者的兴趣,如果他们想听中观,你却滔滔不绝讲小乘经典,就算讲了半天,别人也不愿意接受。因此,作为一个善知识,对听受者的意乐要基本了解。在弘法利生的时候,这些教言是离不开的。

8

听闻佛法应舍弃哪些心态?(多选题)

【答案】

D.满足心。

E.轻毁心。

【解析】法本P255。你们很多人听闻佛法,不要因为听了多少时日,就已经满足了,同时也不能随意轻毁,一定要有恭敬心。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