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科判
本课所涉颂词
利教嗔心执怨敌,受欺无智报恩德,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己人心语告敌人,挚交无耻窃肺腑,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易怒妄念分别重,难以相处秉性恶,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嘱咐不听暗加害,礼来不往远怀争,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不乐从谏恒难处,冒犯频繁常记仇,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过分压制圣执敌,贪欲强烈纳少年,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谦虚的美德和恭敬听法的功德。
颂词分析
“广说宣告所毁我执魔过且降伏”共以36个颂词来阐述,本课宣讲的是第22-27个颂词。
利教嗔心执怨敌,受欺无智报恩德,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有些人通过当面或其他方式,得到上师或者道友传授的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的教诫、教言,不但不报恩,反而对他们不满,生起极大的嗔恨心,就像怨恨的敌人那样看待他们。
2.有些人本来别人对他很好,很想帮助他,但他始终不愿接受,而对于其他以各种方式来引诱、欺骗的人反而觉得恩德很大,而报答他们的恩德。
3.这种心行是非常无知、极其颠倒的,其原因就是我执分别的妄念在作怪,因此要用大威德的修法来降伏我执的分别念,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
二.重点分析。
1.这个颂词主要从愿意听悦耳的语言,不愿接受逆耳的话语的角度来讲的。
【教证】《三十忠告论》中:“毫无私欲诚心利他语,以悯揭露他人之过失,虽思正意彼心结石因,言语悦耳即是吾忠告。”
2.不能接受比较直接揭露过失的教诫教言的原因,就是我执太严重遮蔽智慧所致。
三.法相名词。
利教——能饶益众生的善知识的教诫。
四.修行窍诀。
1.对治方法:断除对语言的过度执着,心不随语言、外境而转。
①认真观察自己,产生恶分别念及不如法的行为时,归之于我执在作祟,想尽一切办法摧毁!
②诚心接受善知识、善道友直接揭露自己过失的教诫教言;或将所有悦意不悦意的言辞都观为密咒之音,或观为上师的窍诀。(法师辅导)
③时时刻刻切记“我执分别念”是导致六道轮回的因”。
2.修行成功窍诀:稳重安住。
能够十多二十年都没有改变修行的处所和所依止的上师,自己所选择的妙法能稳重地修行下去,这样自己在临死时也不会后悔。
己人心语告敌人,挚交无耻窃肺腑,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因为彼此关系比较好,会将自己的内情、内幕告诉当作自己的人,但是这些忘恩负义之人会在敌人面前揭露自己的心语和秘密。
2.有些特别忠心的挚友有时也会无耻窃取自己的肺腑之言和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出卖自己。
3.根源是我执的分别念所致,一定要摧毁它。
二.重难点分析。
1.难点:如何把握交往中的分寸。
应该了知这个过失是自己在依止上师、交友过程中,没有很好把握各种情况的分寸所致;好友之间也要保留一定的空间。
2.重点:特别注意不能以自己的语言,向有害心的人泄露任何一位知心朋友、上师和团体的秘密。
三.修行窍诀。
1.修行人应该学会在修行过程中保守秘密,多禁语。
2.恒时观察并用正知正念守护自己的三门。
易怒妄念分别重,难以相处秉性恶,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有些人在生活中,特别容易生气、发怒、甚至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就变了,而且分别妄念特别重,难以相处、秉性恶劣,谁都害怕与之相处,这与人的性格有关。
2.这主要是缘于我执的分别念,或者说心不调柔;了知后,要努力践踏妄念分别念,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
二.重点分析。
1.修行人应心胸宽广,具有包容心,要学会善巧随顺他人。
2.了知嗔恨心的过患:对今生后世都有害。
【教证】《正法念处经》云:“嗔恚乱心人,与此世他世,能做黑暗果,复能到恶处。”因为一刹那嗔恨能摧毁百千万劫所积累的资粮;但是要完全断除嗔恨心也不容易,最好修学《入行论•安忍品》等佛教甚深教理。
3.远离贪嗔痴三毒的媒体来源,注重人格的建设和教育。
嘱咐不听暗加害,礼来不往远怀争,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虽然善友、老师、长老等经常嘱咐事情的取舍,但是只是表面同意、接受,背后却以各种方式加害这些忠言劝告对自己特别有恩德的人。
2.虽然他人对自己非常恭敬,极有礼貌,但自己却不遵世间美德,还远离他人并心怀争斗,显露出蔑视的态度。
3.根本原因是我执分别妄念作怪,故应奋力践踏、摧毁。
二.重点分析。
1.世出世间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人,都会遭到人天的憎恨和耻笑。
【公案】《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中猕猴和卖花人的故事。
2.做一个具有贤善人格的人,怀有报恩之心,即使没有,也不能恩将仇报。
不乐从谏恒难处,冒犯频繁常记仇,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有些人不乐意听从、接受别人的劝谏,跟任何人都难以相处,特别容易被冒犯,而且常记仇,对于不好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 。
2.根本原因是我执分别妄念作怪,故应奋力践踏、摧毁。
二.重点分析。
1.我执严重导致的各种过患。
①心不稳定:很多人尤其是女众,承受能力很差,心力脆弱。
②过于执着;对小小的事情就产生特别大的执著,烦恼增加。
③自私加重:心胸狭窄,自我保护越来越强,在自私自利的控制下,所作所为都很颠倒。
④欲望膨胀:背后却牺牲了众生的生命、自身的时间、精力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2.大乘佛教利他心的价值在这个时代会自然凸显出来。
3.真正的善友是劝勉、帮助我们行持善法,制止恶事之人。
三.修行窍诀。
1.提高个人素养,去除傲慢,接受他人的提醒和批评,有则改之,没有也会感谢对方的善意提醒。真正有智慧的人,愿意接受很多人的批评,并不一定喜欢别人赞叹。
2.常省已过。
①【公案】:孔子的朋友蘧伯玉每天都反省自己的错误。
②随学上师常常提醒自己减轻执着。
过分压制圣执敌,贪欲强烈纳少年,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一.颂词释义及分层。
1.有些人特别过分的压制有能力和智慧的圣者、大德和智者,如同对待敌人一般根本看不惯他们。
2.有人相续中的贪欲特别强烈,对异性就会有极大的执着和接纳心。
3.这主要是缘于我执的分别念,了知后就要努力践踏妄念分别念,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
二.重点分析。
1.发心过程不要过分压制他人,要让大家行驶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也不要将具德之人看作敌人;应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发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修行人应对自己的感情生活做好安排,不要在此浪费大量的时间,对今生来世都没有利益。
3.看一个人主要是看内在具有的悲心和取舍善恶的智慧!
4.外在财富和技能不一定是真正的功德。
【教证】《大智度论》云:“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慢亦为衰。”
编辑:定解D11
审核:定解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