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修心利刃轮释》第10课

法师辅导 第一次

圆函堪母

《修心利刃轮》10课法师辅导笔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诸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为度化一切天边无际的有情而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这部分还是属于在以温和教诫的方式来摧毁业力之轮,以教诲业力之轮摧毁自他。其实也是讲到一些因果的问题,这个很重要。

很多佛教徒在表面上说自己诚信因果,其实相续当中是不是真正具足因果的正见,这一点还是不容易的。尤其在自己碰到各种违缘,修行中遇到种种不顺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够诚信业果不虚的道理,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些道理的话,这一点相当的难得。在末法时期,假如说闻思也不是特别全面的话,能够对这个道理完全接纳的人是属于少部分。

但这次我们依靠《修心利刃轮》这部论典的学习,前面讲了九堂课,全部都是讲到自己现世当中遇到一切的不顺利、各种的痛苦、不幸,全部是跟自己前世所造的恶业有关系。那么因为前世的这个恶业的利刃轮到自己头上,才会导致即生当中虽然精进的努力学佛,但还是有可能会遇到种种不幸。

那这个道理今天在这里,第十堂课后面有三个颂词,是相当于像一个总结一样,在做一种归摄。然后下面也会提到一些以粗暴教训威猛之利刃降伏我执的方法,当然后面这部分讲的就比较简单一点,上师怎么讲,我也就复述一下,再进一步的发挥这是没有的。一方面真正的大威德实修窍诀我也没有得过;另外一个,像真要讲到一些修行上面,就是忿怒本尊的一些修行上面,大家需要灌顶。在座道友有一些是得过了殊胜的灌顶,有一些没有得过。只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即便是你们都得到灌顶,我一方面自己这个窍诀也没有真正得到,再一个方面讲密法的资格也是绝对没有的,只能是上师在字面上怎么解释我们就怎么解释。

不过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这个大威德的心咒平时还是可以念的。你们觉得有信心,能相应的自己念一些大威德的心咒,讲记当中都已经用小字附在下面。上师在视频里面也跟大家念了,跟上师的那个音调念很顺口,这个自己有信心也可以这样去缘取。其他的这种怎么去实修的这种仪轨还有这样的忿怒本尊的修法,今天也是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在这里交流了。你们自己,我记得前段时候有道友说这堂课怎么辅导或者说怎么讨论的话,那么像这个以愤怒的方式来教诫的讨论也就没有什么可讨论的,那个是不适合讨论的。只是道理上明白,比如说忿怒本尊的像代表的意义,这样可以遣除自相续的邪见。那我们懂了之后,给其他的一些人假如说有些人对密宗的一些忿怒相、双运相不是很了解,那我们可以给他讲其实他的这种感觉好像是特别凶狠的那种表情,这些代表的什么样的意义,那个里面还是可以讨论。

这个也是我们后半部分学的时候着重的上师不是强调嘛,说这个降伏法不是像有些居士或者有些佛教徒,他们没有真正懂得降伏的真实含义,经常到上师那里去求。说“上师您修个降伏法,谁谁谁对我特别不好。谁谁谁他是弘法利生的障碍,一定要把他降伏掉。”其实这种说法是特别有问题的。我们这里所讲的这个真正降伏的对境是自己的我执,这个核心的意义能够掌握,这些道理能懂得的话,就已经很好了。

这是今天主要讲的两大部分内容。那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个颂词说,

总之不幸临头时,如铁匠由自剑伤,

是恶业刃轮自己,今当于罪不放逸。

这三个颂词还是非常殊胜的,为什么呢?它这里就像一个总结一样。因为前面我们再再的讲到,自己的相貌丑陋,所做皆由贪嗔,修行也不切要,行善的时候自心却不能够调伏,闻思修行过程当中常常产生后悔,经常遇到一些狡诈之人欺骗自己等等等等。很多的这些情况都是跟自己往昔的业力有关系,再加上这一世的一些缘的缘故,就是缘也具足、因也具足,前世的业因又具足,那么因缘聚合就会显现一种承受痛苦的果报相。

那我们了解前面九堂课所讲的种种这些教义之后,就要明白,这个颂词所讲的,“总之”是一种像总结一样,凡是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遇到的种种不幸、痛苦、不顺利、各种各样的违缘、遭受别人的讥讽,以及碰到很多这样的违品的时候,包括自己心态上面也会经常处在一种贪嗔痴的状态当中。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命运非常的坎坷,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而且越学佛越坎坷,也可能是这样。有些道友是觉得越学佛越顺利,有些道友会觉得越学佛不幸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还是很多的。那要明白,这个原因,就是一切的不幸临头的原因,实际上是恶业的利刃轮到自己的身上才会导致于这样的现象出现。那么我们的对治法就是从今往后,于罪不放逸。就是再不要轻视因果,然后对于十不善业方面再再去造作的话,这一点一定要断绝掉。加上平时的忏悔,那么自然就可以使得以后再不会感召这种恶业的痛苦。

那中间这个说“如铁匠由自剑伤”,这是一个比喻。意思就是什么呢?有一些铁匠他不是造作弓箭、宝剑这些利刃的东西,他在造作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会不小心伤到自己。其实这个比喻和对应的意义就是说,我们前世所造作的恶业它都会像这个铁剑自剑伤一样,你自己造作的恶业自己就会感召,会落到自身的头上,不会由别人来去承担。

所以我们看了这个情况,你像上师在这里不是讲的,有一些很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就作为凡夫人来说,这一点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认识。我前面再再地强调,我说作为老班道友再不能够有那种像初学佛的一些修行人的心态,觉得一旦学佛了之后,应该那个佛菩萨的力量可以保平安、保幸福快乐,保想求子得子、求官得官、求福得福。他只是局限这样一个层面,实际上是属于下士道的发心。虽然这个也是属于是皈投于三宝,求的是人天福德,但作为我们闻思了这么多年的老班道友来说,不可能把自己的心还是放在那个阶位上。这样前面的那个这么长时间,四年了将近的这个《前行》的学习,我就觉得太可惜了。学了半天,可能自己的心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这一点就是不太如理的。

那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相续相对来讲已经比较稳定比较成熟,他应该要明白,自己现世当中必定不会是一帆风顺。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毕竟是娑婆世界,它是一个五浊恶世,中间会有种种的人和事的不如意的相,这是肯定有的。所以不要觉得好像一旦学佛了之后,就不应该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应该有违缘,这个想法都比较幼稚。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人一旦学了佛之后,就会一下子碰到很多违缘。我前面讲了,每个人的业因非常的复杂,是不一定的。有些人学佛就一直很顺利,有些人学佛中间出现各种坎坷。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顺利不顺利就能说明说这个人学佛就比较好,那个人学佛不好,也不能这样来做一个决断,它这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我们在自己任何的环境当中,比如说我学佛,其实我在学佛过程当中遇到过好多好多的违缘。那么有些道友学佛过程当中一帆风顺,非常的顺利。这样子的话就是我们在各自的环境当中要学会把自己所遇到的种种的际遇转为修行的方便,这才是佛教的重点。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上师举的那个无著菩萨的传记,这个无著菩萨应该指的是藏地的这个无著菩萨,就是《入菩萨行论 善说海》的作者以及《佛子行》的作者。那么无著菩萨他实际上我们从他后面的这个公案传记来看,他真正的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相当了不起的一位高僧大德。但是在他的童年,三岁丧母、五岁丧父,然后奶奶抚养他的话,结果九岁奶奶也去世了,就整个成为孤儿的一种情况。他的童年遭遇的这个不幸确实是一般的人无法承受的,但是后来他却有如是高的成就。

包括前面好像有哪一堂课上师不是举了一个菩萨,就是老是被他的养父扔来扔去的。一会儿扔出去一会儿又捡回来,然后又扔出去又捡回来。整个感觉他一生的经历非常悲惨,整个词用起来确实——但是显现上面是很不如意的一种相状。那能不能就从表面上的这种情况就说他的福报肯定是很欠缺的呀,一看这个人肯定他往昔的哪一个恶业成熟才会导致于他这一世像乞丐一样生活。那么即便是这样,就比如说他前世肯定是因为布施少所以导致这一世如同乞丐一样的生活。是不是因为这一个就可以决定这个人他的修行不好呢?不能够。一旦放到这个修行阶位的话,我们要换一个角度去认知问题,这些是不能够说明问题的。

所以好多高僧大德显现上都是有那种特别坎坷、特别贫穷,甚至于以乞丐为生的生活方式也度过一段时间,这种都会有的。那他即生能够获得解脱,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就相当于是小乘当中所讲的那种最后由者。就说明他的福慧二种资粮几乎都已经培积圆满了,就差那么一点点。然后显现上依止善知识,然后依靠善知识的教授获得成就。那我们又怎么敢说他的福报很浅薄所以才会当乞丐?能不能这样讲呢?就不能这样讲了,对吧?

所以每个人的业因最终导致的这个果是很复杂的一个现象。所以这里上师也强调的,上师不是强调的一个平时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他不是会造一些杂业,就是有善业还有恶业,会混杂在一起。其实以前我记得在讲净土的时候跟道友们交流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善恶不相抵。什么叫善恶不相抵?就是一般的情况来讲,善业是善业,它会产生善果;恶业是恶业,会产生恶果,善恶是不相抵的方式在相续的阿赖耶识当中存在的。所以一个造了广大善法的人,有可能他恶业成熟的当下,他会显现的有很多违缘,甚至于显现的特别的贫穷,甚至于显现的种种的不顺利的话,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善业。就是因为什么呢?他这个阶段是他的恶业成熟的一种情况,他恶业显现出来的,已经形成一个异熟果报,所以感觉他好像过得很悲惨。但是他相续中的善业可能是我们再积累多生累劫都没有办法跟他相比的,他那个善业功德几乎已经达到圆满了。

所以这个善恶业的不相混杂互不抵消的这个道理应该要懂得。在我们的眼里,觉得尤其是作为修行人,在评判对方是好是坏的那个眼光上面来看,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圆融的认知。而且以前我们不是讲过,这个福德力它会体现在方方面面,圣者七财也属于一种福德力,对吧?世间的财富是一种福德,那么出世间跟上师的因缘是一种福报的相,自己闻思修行是不是具足顺缘也是一个福报相,能不能出家修行同样是福报相,这个福报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那他即便是说这一世显得很贫穷,那有可能布施的这一份福德他往昔没有着重的去培积,但是他对三宝的信心、他修法的力量、他现证法性的那份福德力,他已经几乎圆满了。那我们如何去评判呢?就不能够单纯的说,因为你没福报你显得生活特别的贫穷,就说这个人所有的福德都是不够的,这一种评判肯定是不合理的。

讲到这个道理之后,还需要一个明白的问题,就尤其是我们在现世当中,遇到的比如说自己精进的闻思修行也好、祈祷三宝也好,但是总是感觉没有得到相应的就是应该得到的那份幸福和安乐。这个就是上师在讲记里面尤其强调的一个。就比如说你现在造作了很多的善法,而且这些善法全部是以菩提心真正大乘的一种菩提心摄持的。你做的非常的如法,就是以三殊胜,初善、中善、后善,你做的很如法。精进闻思修行,精进培积福德,上供三宝下施众生,造佛塔、印佛经、造佛像,顶礼、转绕、忏悔,你什么都做了,做的是非常到位。但是在你的生活中还是经常发生一些感觉好像产生疾病、家人去世、工作生活种种的不顺利。如果是抛开,如果说是你自己现世当中因为不圆融、行为不如法导致的那个违缘,把这个因素假如说没有,假如说是没有的。就我们的行为也很如法,做事的分寸也把握的很好,这是正常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是工作方式。把那种可能性去掉,你还是碰到种种的违缘,乃至于自己的身体也产生种种疾病的话,这个不是因为三宝没有加持力,不是因为三宝不保佑我们,而是因为你的这个业它不是你现在做的善根的那个果,是这样子的。就是你现在造作的这些善业,刚才我讲的,你积累了广大的善法,那么这个业因的话,你现在感召这个痛苦,不是你现在造作善业的这个果,它们两个不是一对因果。而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感召的那个痛苦是前世往昔所造恶业感召的一种果报。那么现在所造的种种善业乃至于说我学佛二十年了,我从一学佛开始一直精进行善,这二十年当中的善业它的果还没有当下成熟,有可能是在中阴,有可能是在后世,有可能是在后后世才会成熟,因为因果跨度三世的缘故。

所以这个道理很多的佛教徒其实是不懂的。他只是依靠自己的现量见,就为什么我做了善事没有得到善果,这个善果不是说没得到,因果不虚,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果绝对不会虚耗。那么这种善法它实际上是在中阴或是未来后世、后世的后世会成熟这个果报,而且那种果报的享用你会觉得:哎呀,我也没有付出什么努力,但是我的经济条件也很好,工作很顺利,修法很顺利,遇到上师的因缘也非常好,都是善知识等等就有很多,相貌庄严啊,种性高贵。他那个果报一旦成熟的时候就能够给你带来无量的幸福安乐。但是现在我的善业没有成熟的时候,现在相续当中成熟的是往昔有可能是善业有可能是恶业而感召的那个果法,就觉得好像是不搭配的。虽然我造作这么多的善法,但是感觉没有享受到一样,实际上它是因为前世的业力现在成熟。你现在感召的还来不及感召你当下所做善法的那个果,还没有到时间。你现在感召的是你前世的恶因现在成熟成果的这种现象。

所以因果一旦跨度三世,假如一个修行人他不是特别了解前世、后世与今世的关系,他就会有很多的迷惑。尤其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产生退心,对三宝会生起怀疑、邪见,甚至于怀疑经教中所讲的道理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到底是不是不虚耗,三宝真正的功德是不是有这么大,他会产生很多的疑虑。

那我们今天在总结的颂词里面再讲的时候,这个问题一定要把它想透了。如果这一方面还有疑惑的话,那确实我也觉得没有办法再怎么样子。只能说是你是不是真的对前后世的三世因果有一种信心,就是是不是承认有前世的恶因乃至于后世的果法,这一方面可能需要自己再反观一下,这是讲的一个问题。

后面就是上师提到《法句譬喻经》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很殊胜。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道友们可能说故事到底想从哪个角度来宣讲呢?就是一般按照印度的习惯,佛陀和眷属到哪一家去应供,他首先前面他会赞叹。就说,因为这一家的信士,他想供养佛陀和眷属,对吧?那么佛陀他首先肯定会赞叹你供养的这个功德,让对方生起更大的信心和欢喜心。这样子的话,那么僧众如理如法的接受供养,在后面还会给他做回向,这样使得这个信士会得到他这次供养的最大的一种福德力。这是一种很如法的接纳供养的一个如法的方式。

所以这个公案的关键点就是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屠夫在供养佛陀和眷属,他们婆罗门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佛陀每次在应供前都要赞叹供者他应供的功德,他们就认为说如果佛陀赞叹一个屠夫的功德,实际上他是赞叹的应供的功德。他们觉得说,如果佛陀赞叹屠夫,那就等于是接纳屠夫杀生的这种恶业。而你们佛教徒里面不是再再讲,说不能杀生,它是一种自性罪恶。就好像形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如果说佛陀不赞叹的话,那也是不合理的。如果说他不赞叹屠夫的功德,那么人家请你来应供,你为什么不认可?就不管正着说还是反着说,好像都有一点矛盾之处。

婆罗门想了这个办法之后还觉着很兴奋,觉得这次就可以为难佛陀,因为佛陀的名誉太大了嘛。他的名声还有度众的能力非常的广大,也可能是影响到他们的这个婆罗门教派,所以他会产生这样的一个赞自嗔他的心态,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来刁难佛陀和他的眷属。最后佛陀跟他们讲了,实际上这批人也是度化的因缘就到这里了,是一个被度化的一种这样的因缘起现。所以佛陀在给他们宣讲的时候也是以示现神变的方式摄受他们并且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就说“行恶得恶,行善得善”。是什么呢?比如说佛陀和眷属去应供的时候,他赞叹屠夫应供的功德,并不是认同屠夫杀生的功德。杀生具有功德,并不是认同这一点。就是此是此、彼是彼,善是善、恶是恶。

那么对于这个屠夫他请佛陀应供的这个角度来讲他确实是培到功德的、培到福德的。这一点作为如法的一个应供者来讲,他应该是赞叹,而且再再的给屠夫宣讲供养的功德,让他生起欢喜心,如理如法的以三善的方式来供养佛及僧众。但是并不代表说我赞叹你这一方面,我就认同你杀业的那个功德,杀业是具有功德的,并没有认同。所以善法是善法,恶法是恶法,要分开来说,而且这二者不会存在一个矛盾之处。

以前我们在《前行》当中就学过轮回痛苦里面曾经就讲过一些花业的那个问题。是不是轮回痛苦啊?忘了。昼星吉尊者他不是看到一些晚上是天子天女享乐的一种景象,白天四个天女就变成了铁狗,一直啃食自己的身体,实际上就是一种地狱的业报。就是因为这个人他生前就是屠夫,然后他当时在尊者面前,是在嘎达亚那尊者还是哪个尊者面前发愿我白天杀生,晚上守持不杀戒,就是实际上就相当于斋戒,守持的半日戒。他发了这种誓,说晚上我不杀生,白天他是靠杀业屠夫的那种职业来生存的。结果后面他的果报也是,善法是善法,就是他依靠守持不杀业戒的本身他就感召天人的果报,那么依靠他白天杀生的果报他感召地狱的果报,同时在他身上发生,反正半天安乐半天痛苦,是这样的。

那我们就讲到这个所谓善恶不相抵的一个道理,它也是这样。就我们相续当中会种下无量善的种子和恶的种子,那么种下这些善恶种子的话,都需要自己去感受它的善恶之果。

所以今天谈的这个问题,第一个颂词稍微讲的详细一点,后面两个颂词因为是以此类推,就发挥的不太广,就过去就好了。第一个颂词我们需要了知一个什么道理呢?要明白善是善、恶是恶的这种因缘,这个实际上就是比如说我现在感召的种种的痛苦快乐这是因为前世的宿业所导致今世的果,这个就是所谓的宿命论。佛教里面会承认这一点,但是佛教它不完全是宿命论。它承认的仅仅就是说我今世享受的种种痛苦快乐都跟前世的业因有关,前世造了如是因,后世感召如是果。这一点尤其是作为,这个果法不是已经成为一种异熟果报或者等流果等等,我们以前前行学因果不虚的时候学的十善业或者十不善业的果它有好几种。那个果它已经现前的时候就很难改变,只是改变起来就相当困难。

就像以前我常给你们举的那个例子,就说假如说这个苹果树的苹果已经长出来了,你要想再把它再缩回去,让这个苹果不产生,就有点困难。那怎么样办法才好让这个苹果不产生呢?就是你已经长出来的那个苹果要想再把它变成无的话,就相当的难弄了,对吧?但是在还没有长出苹果果子的时候,你不给这棵树浇水施肥或者不给它阳光,或者直接把树根拔出来,它是不是就不长苹果了?这个其实就符合一种因果的规律。就是懂得因果规律,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因缘的问题。因缘有种子的阶位,有成熟的果的阶位。而且因和果之间的关系光有因没有缘,就是说光有种子没有阳光水土,它也是暂时遏制不发芽的。不是说这个种子坏掉,但它不会发芽。如果光有缘没有因,光有阳光水土没有种子,那更不会发芽的。所以这个关系把握清楚。

再有一个情况就是我们说的,上师不是提到忏悔的问题。这个忏悔其实一个层面的忏悔就是说遮止它的外缘的这种方式,自己心里发自内心的忏悔再立誓不造。那么你没有再往后面,就是贪嗔烦恼作为助缘,即便是偶尔时候碰到一些外境,碰到一些不如法的对境的时候,你没有贪嗔痴的心态或者心里面还想去造作这个事情的这种心态作为引发的话,那你那个恶果就很难再去现前。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所谓忏悔的力量,就是起到了直接把种子丢到火里烧掉的力量。以前不是有道友就问嘛,说如果这个忏悔可以使得以后的业报不现前,自己就不用再去感召那个果的话,它这个是不是违背因果呢?其实它恰恰不违背因果,恰恰说明它是随顺因果的。这个因果的关系粗大的角度说是如是因感召如是果,但是细微的方面,就是说你在这个因缘上面有了折损,这个果就会有折损,它全部是成正比的。这正好说明因果规律的性质。

如果你把因直接装进铁箱子里面,它就不感果,这就是一种压伏的方法。如果你把这个种子直接扔到火里烧没了,彻底就给它烧掉的话,那它更是不可能感果,因为因不存在果就不存在的缘故。那么什么叫把种子放到火里烧?就是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忏悔。当然这个忏悔的力度一定要到位才有可能真实从根本上把这个种子焚烧掉。这一点的话就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这个把握,就是另外一说了。这是讲到忏悔问题,今天不光提。

关键的一点就是它这个关系要了知,我们现在这种关系要了知。而且佛教为什么说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宿命呢?是因为佛教所有的修法它都不会针对于说我往昔是什么样的业因我就会感召什么样的果,对这一点佛教特别认账,佛教的观点是很承认,它绝对是我自己做的坏事那我自己承担,它是绝对承认这一点。因为它这个是很难再改的,很难改动的。它已经产生了这个果报的时候,你就很难改变它。就像刚才说苹果已经长出来的时候,你想让它不长出来的话就相当困难了,让它再缩回去,从那么大一个苹果再缩回种子的状态,那怎么做嘛,那是几乎有点事没希望的。

但是佛教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很多的修法,这种窍诀的对治力都是在哪个方面对治呢?虽然我前世的因感召这一世的果,使我这一世产生种种种种顺和不顺的、如意的不如意的那种相,这一点我没法改变,因为前世业因造成的。这个我没法改变,它已经成熟果了。

但是它的一个修法,一方面当我现在产生这个果的时候我要用佛教里面的窍诀,这种善巧方便将我所感受的这个苦报,直接把它转为修行的道用,这个方面是特别特别多的。这是我们平时《入行论》也好,《前行》也好,包括《修心利刃轮》也好,讲的也是最多的一部分。道友们要学会去用,不能够再躲。因为我刚才为什么那样表达呢?因为我们再去躲、再去怨天尤人,为什么非让我碰到这事儿啊?为什么三宝不加持?你再说这话有意思吗?就像我刚才说,你苹果种子已经成熟了,已经长成苹果了,你再哀叹的说为什么长成苹果呀?它为什么要出现呢?有意思吗?没用了嘛。再多说,多说无益。这个是没办法杜绝的啦,已经没办法杜绝了。我们佛教的对治方法不是从这个角度去对治它的,不是从它前位说,因为什么长成果啊?名言的法尔嘛!你造了因你不想感果吗?这名言的法尔已经没办法控制了。按时我们能控制的是什么?当它感成果的时候我怎么样把它变成修行的道用,这是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就是心要坚忍一点,不要太脆弱了,不要老是怕自己遇到违缘,怕自己学佛了之后为什么还要遇到这么多的事情。那个想法其实都是人的心比较羸弱才会出现这个情况,才会有这种心态这种情绪,对不对?

那我们现在要接受事实,这也是前面九堂课着重强调。前面九堂课如果学的好,自己思维到位的话,你会有一种释然的:哎呀,我现在碰到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那既然说它这个前因感召这个后果,这一点是谁都没办法避免的,只要它成熟了,就是没有成熟的话,那我现在好好的忏悔我还有机会让它不成熟,对吧?就等于是可以暂时让它推后。就如同给它去掉了阳光水土一样,我忏悔嘛。像放到铁箱子一样,让它不生芽,那个有机会。但一旦成熟的话,你就别埋怨了。它一旦成熟成果,你必须要去承受的,这一点佛教是很认账的其实。就我们前面的九堂课学好了,你现在身体上或者心态上,你的周遭发生的任何的一件事情,你要知道,这跟自己前世的根本业因是有很大关系的。再不要去埋怨别人了,这是因为什么什么缘故所以我才怎么样怎么样,光是在缘上面去强调的一个修行人不是好修行人,我只能是这样讲。你光是在缘上面强调别人过失自己没过失的修行人绝对不是一个好修行人。你根本的业因不存在,你遇到再多的外缘,人家都不会损恼你的。就这么一回事。所以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自己以前所造的恶业上,这一点首先我们要能接纳下来。接纳完了之后,佛教并不是特别讲究你就得这么干巴巴的白白的受苦,特别的消极。佛教尤其不讲究这个,它是告诉的是什么呢?在你接受这个痛苦之果的同时,用各种各样修法的窍诀——小乘的、大乘显宗的乃至于密宗的修法窍诀直接将这种痛苦和违缘、不顺把它转变成道用。所以才会出现自他相换的修法啦,然后皈依里面讲到的敌恩大、魔恩大、怨恩大,这些从哪儿来呢?都是因为自己往昔的业因感召种种不顺利的果,借用这个果成为自己修行的助伴,全是从这里来,佛教的大部分对治窍诀都是在这个基点上讲的。

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往后的,意思就是说再往后,比如说我再往后还有可能自己再新造恶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再往后我还要感召我前世还没有成熟的一些恶业,它会不断地成熟不断地成熟,对吧?就好像这个果是今天成熟,还有果明天成熟,还有果后天成熟,然后还有下辈子成熟的,它排队的走。因为在我们的含藏识里面像海一样的善恶业的种子已经积累留在那里,这个无量的一个数,它会一个一个排着队,中间没有空隙的方式,一会儿成熟这个果一会儿成熟那个果,全是跟自己往昔造的善恶业因有关系。

那我们在没有成熟的这个果的那种情况下就有机会,主要的对治力就是忏悔。忏悔主要忏的是哪里呢?还没有成熟的果法就很好忏,已经成熟的果法忏起来就相当困难,但是没有成熟的果法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没有变成异熟果的这种果法,它就比较好忏。所以平时一旦忏悔,你自己感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而且你还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一些身心的违缘、痛苦。这个违缘、痛苦从哪儿来?跟你这个忏悔不是一对因果。就是它这种违缘和痛苦主要是源于前世的业因成熟的,你这个东西来不及忏了,它已经成熟成果报,所以你还会感召痛苦。那么你现在所忏悔的这些所有的恶业,这些全部是属于什么呢,在它这个果报还没有成熟之前,你就无形当中把它的种子,或者是一种忏悔的力量起到的是压制的作用,就像放到铁箱子里面一样,它不生芽了;或者就是忏悔力度大的话,以空性见去摄持或者以纯净的菩提发心去摄持,它真正具足四对治力的时候,它有可能是从根本上断,就好像把这个种子直接扔进火里烧尽了,它就再不会发芽了。

那么这种的果报,就是你现在忏悔的这个果报在什么时候成熟呢?未来世。未来世你不会再堕落到三恶趣当中,你不会再遇到前面九堂课我们讲的种种种种的不悦意,而让你特别的觉得生活艰辛,特别的不舒服,你就不会遇到,你的未来就是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你现在忏罪的当下,你能感受到未来的那个果吗?暂时还感受不到。

所以这个关系我们要分清楚,这个地方讲了这几层。一个是前面的业因产生这个果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再不能像小孩子一样的了,总是去埋怨别人,那个本身就体现的你因果的正见不具足,是一个修行还不成熟的相。然后这一点,接纳的同时,第一步就要接纳它。然后第二步的话要学会在这个违缘当中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转为道用,这个是第二步。第三步的话,那么为了让以后自己不再感受这个痛苦,当下积极的忏悔。你不管说,哎呀,我忏悔了这么多,我年年都到学院来参加金刚萨埵法会,我已经念了好几个四十万遍了,怎么还没清净呢?这个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考虑到,我只要有生之年我就不能够放弃忏悔。那么尽量的去忏悔,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业因到底有没有清净,这一点除非一些特殊的情况的话,很多人是没办法有这个决定性的。你去考虑那个不是浪费时间吗?浪费你的脑细胞,猜的都是不正确的。心里面实际上可能就懒了吧?就不想再念了,这种其实都已经说明你的忏悔没到位。

真正忏悔到位的人,他对忏悔是永不厌足的。我们就只要是尽力去忏悔,那么这个罪业肯定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有减轻。即便是我说我压制都没有压制的到,它也有减轻的机会。那个减轻的机会用什么来比喻好一点呢?就是它也不是烧到火里,也不是放到铁箱里,但是它就是说遮挡了它其他的一些因缘,让它长的不壮实。就好像我们说比如说一个无间地狱的果报,这个业力,无间地狱的业力一般是很难忏的,就是他是造五无间罪嘛,造五无间罪才会堕到阿鼻当中。这种罪业特别的重,非常的难忏。那么我们通过忏悔的力量,我以前讲过这个问题,就是即便是你没有把它从根本上断掉,但是也可以做到什么呢?你即便是堕到地狱当中去了,可以有这种苦轻、时短、速出、迟入,它会有这些功德,能听懂吗?这个迟入就是推迟进入地狱,本来你下辈子要堕的,然后通过你忏悔的力量它拖延了三生乃至于三十生,说不定你在这三十生中成就了呀,那就OK了,它会有推迟进入就叫迟入。速出就是说像拍球地域一样,本来这个无间地狱的时间是长达一劫乃至于多劫的那个时间,非常漫长,好像永无出期一样。但通过你忏悔的力量,可能最终你没有把它忏干净,你还是要堕,直接不经中阴直接堕到阿鼻,但是它的那个时间可以缩短到你能所缩短的最短的程度,最短就是拍球地狱,你当下掉下去就出来了。就像拍了球嘛,落了地就弹起来,掉下去就出来了。这个也很好嘛,对不对?那你这个无间地狱的果报就算是已经受完了,就等于是受完了,你后面就是一个光明的未来。怎么说没有意义呢?肯定有大意义。

所以这个忏悔,不要想着说,我这样忏悔到底算不算清净呢?这个是我们凡夫人没办法测量的。我们用我们这种分别心的智慧没办法做决断,这个因果的问题很深细,不是凡夫人的智慧能了知,乃至于十地菩萨都不能完全彻知。所以这个要求就太高了,非得要找一个法师或一个上师,上师你看我的业障到底清净了没有,这个话问出来的话真的是没办法跟你回答。但是我们要懂得,只要自己能发自内心的去求忏悔,即生当中好好忏悔,有可能你的业是根本上断掉的,有可能你的业就压伏了。就是加上你的愿力摄持,乃至于我到见地之前,这些恶业不成熟,那么就能达到这个效果。在你获得见地果位之前,你的恶业是不会成熟,那你一直可以转生在人天善趣当中,始终修行,乃至到你获得一地果位的这个阶位为止。一旦他到了一地的话,那些恶业全部会变成菩提的资粮,怎么去显现都没关系,全部会变成菩提的资粮和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就无所谓了,那就无所谓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像我刚才说的,即便你忏不干净,也没有压伏的住,你还是要堕落,但是它就会有推迟堕落或者迅速出离。还有无间地狱的痛苦本来是最严重的,它会使你感召的无间地狱的痛苦就比较轻,相对来讲比较轻,就叫苦轻,对吧?这些功德都是可以产生,就是通过忏悔的力量可以有的,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忏悔。

所以整个这个颂词,我说的分的这个三层。前面的这个善恶不相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个道理是我们讲的宿命的问题,这个一般的佛教角度上是很——也是,它承认这个观点,而且他也知道一旦这个果报成熟的话,就是佛来了也没办法改变。你就真的说是这个人他真的业报已经到这个程度的话,药师佛来了也没办法增长他的寿命什么的,真的就没办法了。这一点的话是佛教承认的。

但是我们佛教主要强调的就是它的那个变数方面,就是你前面的这个业因果报已经成熟的时候,那你就坦然去接受吧,再不要躲了,因为它已经成了异熟果,已经成了果法了,由因已经产生一个果法了,没办法回避了,坦然去接受。坦然接受的同时,不是白白的去受苦,就像地狱的众生、三恶趣的众生,白白受苦,缘于那种苦受更加产生贪嗔之心。而佛教的修法里面强调的就是,你在碰到这些不顺、违缘,第一个你要了知业因果的规律你就不会埋怨三宝,不会怨天尤人,觉得三宝不保佑我等等,你不会有这个邪见。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坦然去接受它,不会怨天尤人,埋怨到别人的身上,你要知道这是自己的前世业因所导致。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在受苦的同时,佛教里面讲了很多很多对治的方法,受苦不要白受。直接去感受这个苦受的时候,能够产生出离心、产生悲悯心、修自他相换而增长福慧资粮等等等等,有很多的修法窍诀直接将这个苦受成了一种菩提的道用,能够增上自己的福慧资粮。然后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对于以后将要成熟的果也不是束手就缚的,就说,啊,那就成熟就成熟,反正如是因感召如是果。佛教可不承认这一点,佛教是特别积极的一种宗派的意义,非常积极,他才不会服输。然后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以后再避免出现这个果,最大的一个方法就是忏悔。通过这种精进的修行,忏悔自己无量劫的罪业。我不愿意再受了,我现在受的话是因为我前面没修行,来不及忏了,对吧?来不及忏悔它已经成熟了,那我就不得不感受这个果报,这个我认账。但是以后我能忏悔多少就忏悔多少,让它的这种果报成熟、恶业成熟的几率达到最小,这个是佛教的修法当中着重强调的。所以佛教的修法是很积极的,佛教的观点、思路,它的这种思想,根本跟消极是搭不上边的。它的这个思路是非常积极的一个教派,所以使得在这个当中修行人的话,会很健康,他是特别健康、特别积极、特别勇猛的一个心识。尤其站在大乘的高度上来讲,我们身上还背负着度化众生的责任在的话,他那个心识是相当相当勇猛的。跟消极啦、避世啦、颓废啦这些词根本就没关系啦,只不过是一些不懂得佛教的,包括有一些内道的佛教徒因为它具有皈依戒嘛,也能算得上是内道,自己没有懂得佛教的真实教义,修出一个自闭来,自己特别郁闷。就是因为想消极避世,躲到佛教团体里面避难,所以才会产生了人家对佛教的一些误解。

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自身作为一个佛弟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上师的弟子来说,要自己学会护持自心。我虽然不敢说什么广大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个先不敢谈,但最起码你自己要把自己管好,不要让别人缘你生起很多的邪见,对佛教产生很多负面的一种评判,你是有很大罪过的,这个真的有很大罪过的。我们自己行为要如法,自己的心态要健康,这个很重要。因果正见具足的人,心态很健康的,而且很阳光的。绝对不会说是,啊,因果是束缚,哎呀,恶有恶报,我就这么受着吧,特别的颓废特别的郁闷。那个都是因为不懂得佛理才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心特别羸弱,特别的脆弱,才会有这种想法。真正明白佛理的佛教徒,他会很勇猛,因为他知道对治的方法了。我现在越感受这个苦果,那么我越会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愿望,我一定要忏悔以后即将要成熟的这些业报,那么他的忏悔力就会增上。而且这个基础之上,他会代所有众生来忏悔。那个大悲菩提心摄持之下,那个发的愿更勇猛。修行人是非常精进的。怎么又会出现那样的我前面我说的那些特别消极的这些词呢?跟我们之间根本没有关系。就自己要学不好,那就不好说了;自己要学得好,真正懂得佛理,单单就说一个因果正见的问题,你都不会成那种状态。

所以修行是很快乐的,而且修行是非常积极。一个人修行好了,他根本跟一些什么——还不要说出世间的成就,就是跟世间的那种不健康的心态,第一步他就可以跟它远离,根本就不会再沾边的。他整个人的那种心识都是很阳光很健康很勇敢的很坚忍的很慈悲的一种理念会充实自己的心相续。懂了吧?

我们学佛要圆融,做人不能够偏激,学佛也不能够偏激。有时候这个偏激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让家人觉得你又自私又极端,这些说法的话,我希望虽然说在座的道友可能未来有一些会出家学佛,有一些就是以在家的身份在学佛,希望你们每一个家庭最起码你不应该让你的家人感觉你学了佛以后怪怪的,学了佛之后特别冷血特别自私,特别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一点不考虑家人。人家说那个话不是你的魔障,那是善知识指点你,你实际上修的就是有点问题,修的觉得知见上面有点问题的。还是我们尽量的要把握好这个分寸,自己度不了的话,最起码不要损恼别人,不让别人源于自身的一些形象、一些行为语言,身语的行为和自己发心的不正确而对佛教产生种种的误解乃至于邪见和诽谤的话,你根本修不出去的,而且功德都会折损掉,就我们自己要独善自身的,这一点最基本的要点应该要懂得。所以因果正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应该要明白。

所以如果讲到这一层我如果再讲粗浅一点,就从世间的层面上,前段时间前两堂课不是上师有一个公案就是说那对像乞丐一样的老夫妻如果是年轻的时候他们精进,可以成为当时的是舍卫城是什么王舍城的首富乃至于获得阿罗汉果。如果青年的时候精进,他最起码也能获得第二大首富还能获得第三果,对吧?那这些道理的话也是佛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如果用在我们世间的层面,我们不要老是想到这个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我就说比如说世间的任何的一种行业、一种工作,乃至于我们在座有些年轻的道友可能是学生,正在求学,你要付出努力的。佛教里面讲究的是这个变数,你付出了这份努力,如果你的前因在,就假如说付出这种努力最终不成功,那可能是你前面的这个因做得不好,所以你现在缘具足的话,它现在果实长的还是不太好。但是如果说你自己付出这个努力,你前面又有这个因,就是缘三宝有这个智慧之因有这个福报能够考入名牌大学等等这些,你只要这一世付出努力,他就会考。不是说光依靠祈祷三宝,我不去背书我不去复习,我就坐那儿天上掉馅饼就来一个名牌大学砸到我头上。这种想法的话以后就——老班的道友以后要是还有这种想法还给别人这样说:你就祈祷三宝就好了什么什么。那我要去打的。这不合理的。你不给它阳光水土你就让种子自己发芽,然后天天跪在那儿求三宝:三宝加持吧,种子发芽吧。然后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草,你就让种子长成良果,那农民都会笑话你,这人特迷信,我也觉得你很迷信。

佛家里讲的是因果法则,因果懂吗?因缘的这个道理要符合它,再加上三宝的这种加被力,遣除当中的一些不必要的违缘,那么你这个事情就顺利了。你自己要动,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这个在佛教里同样是这个道理,不精进,佛果始终是不成的。其实你只要精进你就能得佛果,但是你不精进的话,你再怎么祈祷三宝,佛果也始终来不到你的身上,一样的道理。所以在世间,刚才举的是比如求学、考学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过程当中,该付出自己的努力要付出,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佛教对这一点是承认的哦。

只不过就是现在社会上没法解释的,有一些人很怨天尤人、很郁闷,说我辛勤劳作了我也没有得到。他就觉得这个劳作好像是得不到什么,他就想你看有一些坑蒙拐骗的他还反而得到钱,那我也要学他。他们学的都是反的。

这一点在佛教里面是有很多道理可说,他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知道吧?就是有一些他劳作了也得不到,是因为前世没有造这个因。所以你这一世的缘虽然具足,虽然辛勤劳作,你也得不到。有些人他劳作了就能得到。他这种行为就特别符合佛教因果的观点,前世他也造了善因,这一世他还要通过缘,他如果不动,那个善因就不结果。就等于是那个种子一直放在那儿,又不给它培上土,又不给它养分,不给它水和温度、阳光,你就巴巴的看着种子:你怎么不长芽咧?你把种子放桌子上天天喊:你怎么不发芽呢?你觉得它能发芽吗?发不了。为什么呢?你没有付出一种缘的努力。所以说我们说,有这个前面的因,还需要这一世辛勤劳作的缘,它就能够长出良果来,这是佛教讲的所谓因缘的规则,也是因果法则,就叫法尔理,名言的法尔理。

所以说所谓不劳而获,辛勤劳作自己能够得到的这个真的是符合佛教因果观念的。我们学佛之后不能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就好了,反正没造那个因这个好事儿也落不到我头上,造了那个因的话我不做好事儿也落到我头上。这种说法就太粗大了一点,虽然一个层面来说他没错,但这种说法太粗大。你要自己没有这个助缘的因素的话,那种子是一个善因,但是它在这一世它就是不发芽,你也得不到。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然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稍微的劳作一点,甚至于你就是不劳作。就有些人是属于是那个自己的父母给他创造了很好的先天的条件,他这辈子他根本不需要再什么工作、辛勤努力,他再吃七辈子他都吃不完的这个财富具足。那就是什么呢?它这个就是说,它那个因已经成熟成果了,还是一个因果规律。不是说他就不需要这一世的劳作来催它成熟,因为它已经显现为果法,所以就产生了好多人说:那还是有些人不劳而获。他这个不劳而获是这样的来的,他那个因已经成熟为果法,还是符合的是因果规律。看起来好像他不劳而获的,吃的父母给的钱,怎么享用都享用不尽,怎么享用都是随他自己精勤的花,他根本不需要考虑什么再去挣再去怎么辛苦,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他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很幸福的方式,充分享受五欲而过去的。这是因为他的果已经成熟了,所以那个时候他不需要那种劳作的缘。没关系,只是我们外相上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是不劳而获的。

每一件事情都没有超越因果规律的,这一点一定要懂得,我们心里头要能接纳它。所以看到其他的人不管外相上显现的是什么样的,各种各样的因缘,我们要知道,只要这件事情发生,就有它的合理性;只要这件事情产生、出现,那么它就有它自己的那个因果的规律在支配着它,会出现相应的果、相应的种种的现象。没有任何一个跟因没有关系的,没有任何一个无因而生的法,也没有任何一个我们所谓的不公平和委屈,因为因果的这个秤杆是特别特别公平的。这一点是名言的法尔,连佛来了都没有办法转变的一种自然的因果法则,谁都没办法超离,是非常非常公平的,所以别抱怨。落到自己身上也好,不落自己头上,看到别人的种种这些现象也好,你都知道,它跟这个业因它都有千差万别那种很复杂的关系。只要它显现了,就是合理的;只要它存在了,其实就是合理的。是这样子的,要懂得,产生定解,不能光是口头上这样说一下,心里面要能够接纳它,以后的修行就非常方便了。好,这是前面第一个,第一个颂词讲的比较广一点。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颂词,就是以此类推了,讲简略一些。

于恶道中受苦时,如箭者由自箭伤,

是恶业刃轮自己,今当于罪不放逸。

就是说,我们在恶道当中感召种种的痛苦的时候,这个跟前面那个颂词一样,实际上它也是恶业利刃轮自己,中间是个比喻。这种恶业利刃轮自己就好像那个箭者自伤一样,箭者由自己所造的箭伤了自己一样的,所以今当于罪再不放逸,于罪不放逸这个是对治力。

我刚才是从那个角度,就是我们越痛苦越受苦,其实是个好事,就会越发的让你产生一种想忏悔、想远离罪业,因为当你受苦不舒服嘛,心相续是一种苦受的感受的时候,很想远离它,那么你就能发起——凡夫人他不知道这个路该怎么走,但是修行人好的一点就是通过善知识的教授,知道是通过忏悔,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佛、闻思修行就可以清净这个业障的话,他就会在这方面去用功了。所以这种苦受,是前世的业因感召这一世痛苦的果报。换一个角度,真正是我们成就的因,是具有大恩德的。所以不要怨恨它,不要怨恨这些现象的发生,不要埋怨。它是一个具有大恩德的一个因缘,是让我们更加促进自己勇猛修行的最好的动力,最好的一个动力。是这样,这个方面不广讲。

那这个颂词本身的思路跟前面是一样的,它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恶道当中受苦,一个方面我们是通过一些比如说你像四种共同加行里面那个轮回痛苦的观修,三恶趣的痛苦是为主,当然人类也有他的痛苦,但这里侧重的是从三恶道的角度来说。三恶道的痛苦在感召的同时要知道他们的这种痛苦不是无缘无故的,要知道有时候人会出现那种心态,反过来那种情绪也是不对的,这一点我再讲一下。我举个例子,就有时候我们到了屠宰场,到了菜市场,看到杀动物的那一块儿,肉食的那一块儿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特别的愤恨,就觉得这个太过分了,而且残害动物的那种情况就非常的手段比较残忍,这是一种。还有一些感觉好像比如说放生的时候这些老板一听是放生的,就抬高价钱,让人很无奈,就觉得怎么会是这样。这个实际上这种情绪也是一种不接纳因果的一个原因造成,别看他好像显得贤善一点,感觉好像是自己的慈悲心所导致的。但是我说句实在话,慈悲心不会导致负面情绪。说的再简单一点,凡是起现负面情绪,都跟自己的我执和参杂的烦恼有关系。那么即便是源于善法,我们源于这个精进的闻思修行乃至于自己修行出现一些悉地的那个境界,你还会生傲慢呢,不是说所有的善法就没有这个负面的效果,就看你的心怎么去把握。

同样的道理,我们是源于慈悲心去参加放生,但是放生过程当中,你比如说你对菜场的老板或者屠夫特别的愤恨,那你这个是造罪业的。就是什么呢?一个情况,假如说我们看到他就是在放生命的时候他特别不痛快,故意抬高价钱。甚至于我们好不容易就算是用高价买下来之后放到河里面,转眼间又给捞起来了。不是很多道友现在就出现这个情况嘛,这边在放生,那边那个渔夫都已经找到这个规律了,一看有人放生他就在不远处拿着网在那里又开始收,他就是渔翁得利。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就觉得:哎呀,怎么这么过分呢?这个人怎么怎么怎么样。这是现象的缘。那为什么这个生命它会碰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跟它真正的业因有关系。

这个就是说,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尽量的去避免。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比如说尽量的找到没有渔夫在旁边窥探的那种地方,避开他们。或者说尽量的能够尽可能的去解救它们。我们只能做到这一点。但源于这种善行,对他人产生种种的嗔恨、愤恨,你还是造作罪业的,你还是没有真正的接纳因果的道理。就他为什么会碰到这个事情?同样不是偶然的,跟他自己的业有关系。有一些真的是这样子,放被放了又逮起来,最后还是上了餐桌,那真是它自己的业因有关系。

了知这些道理,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再再的观修三恶趣的种种痛苦会发现有很多——当然我刚才那个是讲到一个小的环节,道友们在观修这些问题,尤其地狱和饿鬼的痛苦是我们现量不能见的,那个主要是靠相续当中一种总相的观想让自己心里面产生一个修法的正量。而旁生的痛苦实际上是自己能够现量见到的,那个感触就更明显一点。有时候看到有些旁生真的是极其可怜极其可怜,当然一方面这跟人类的贪欲以及他的恶心有关系,这个我不否认,这个是缘。但是之所以他能感召的,虽然是一个旁生的身份,但是它的那个痛苦的程度以及它死法它也是直接活生生的在油锅里被煎、在蒸锅里头被蒸死了呀,这种的话实际上就是间接的地域相,地狱痛苦的一种相,这跟它自己的业因是有关系的,它造的业的因缘有关系。

所以我们把这个要分层来讲,就是杀者他有杀者杀业的过患。但是就像上师不是举的这个印光大师讲过淞江那个姓朱的人,他听到猪说话的那个公案。一个方面比如说明天我要杀这头猪,这个人是不是有杀生的过失呢?有。这是他的过失。反过来这个猪被杀完全是由于这个屠夫的原因吗?不完全。是它跟自己的业因有关系,它明天就是挨宰。而它这次宰完了之后它就最后一次了嘛,它就可以脱离猪身了,它有它自己的因在。

因果是相当相当复杂的。所以我们要懂得自己以后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尤其是想到三恶趣的痛苦,尤其地狱的痛苦描述的时候,饿鬼的痛苦有些时候描述的时候,让人感觉怎么正好碰到那种情况。最让人感触的比如说那个叫外障饿鬼,是一种,其实内障外障特障都有这个特征。我就举外障饿鬼一个例子,它们的那个果报就是说,它首先还能看到那个绿油油的草清清的水长满果实的树,那个就让人更加的渴望,因为它长年累月的这种饥渴之心嘛。我们自己把自己饿三天,你可能那个时候什么修法都想不起来,你满脑子就想着三天之后我一定要做什么什么吃。你们试一下,真的这种感受很强烈的,饿惨的时候满脑子就想着我想吃什么我想吃那个吃那个吃那个,我三天之后就可以吃了。但是饿鬼长劫他吃不到东西的话,他心里面对那个食物的渴望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只能相似的去了解。

然后这个时候他又能看到这个食物,就他看到远处是绿油油的草清清的水,全部是他很渴望的,然后这个果实食物他能看得到,到了跟前的时候全部都没有了。就是有一种强烈的希望给你了,然后最终又让你失望,那种心上的折磨还不如不看到好呢,对不对?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那还不如当初不看到,它就彻底在它的环境里看不到丝毫饮食听不到丝毫的水声也就算了,偏偏让他看到了得不到,那个痛苦是更加强烈的。为什么非要弄成这么纠结的一种?

这个业力不可思议啊,怎么让人弄得那么难受。让他看得到还吃不到,到了跟前就消失无余,到了嘴边就化成灰炭,到了肚子里就化成火。实际上他始终享用不到,但是因为他的那个饥渴,看到食物它还在往嘴里塞。像内障饿鬼那样,即便是喉咙细如马尾,还是在往里面塞东西,因为饿呀,因为渴呀,塞到肚子里又燃烧又更加痛苦。就是这种苦受很纠结,实际上就是让人觉得更加的难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佛陀不慈悲了吗?还是因为地狱的狱卒实在心太恶?心太狠?是因为这个原因吗?不是,是因为自己前世的业因所导致。所以旁生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们人类杀害旁生的手段很残忍,这个实际上就间接的就觉得这个人的残忍有点像狱卒一样,没什么区别。那是他自己的这种残忍的方法去伤害他物,那是需要他自己感召果报的。但是从生命的自身的业因来讲的话,他被以这种方式杀,跟他自己的业缘有关系,前因有关系。

我们懂得这个之后,不要借用一个好像跟屠夫比较起来咱们大家都觉得好像自己比较慈悲,屠夫是比较凶残的,但是你不能以这样实际上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啦。你不能因为自己比别人好一点,然后就对别人产生愤恨心,那个屠夫很过分,那个屠夫怎么样怎么样,特别的黑心,故意的抬高价钱,然后怎么怎么的。这种想法就只要你产生负面情绪,你就是不对的,你就是已经有贪嗔之心来摄持这件善法,是要折损功德的。我们要明白业因果的道理之后,那这个行动上面当然尽量的跟别人沟通,尽量劝别人行善:你不要抬高价钱,尤其是放生的,你不要抬高。你用你无量的善巧方便你怎么讲都可以你怎么努力都可以,这个是不遮止的。但是就是不要在相续当中产生那种负面的情绪,还是贪嗔之心,这个就是造业的,这就成了轮回之因。

所以因果正见能够对相续起到对治的力量是在哪个方面起现,这一点要了知,那并不遮止我们名言当中的努力和付出、自己的精勤,这个是完全不遮止而且恰恰的话越懂因果的人他越会付出精勤。他知道依靠精勤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因为它是因缘法则的缘故。越懂得越深信因果,他越会付出精勤,是这样一个道理。就是真正懂得因果正见要明白是怎么样一回事儿,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因果就是一种什么什么什么,然后就在那坐吃山空或者坐在那里等着因果成熟,这真的不是佛教的一种理念,完全不是佛教的理念,我们要懂得,这个很重要。

那那个公案还有后面那个杀羊的例子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这里不多讲,跟前面的思路一样。我觉得前面主要是一个正见的问题,今天跟你们将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将近五十分钟的时间讲的第一个颂词,主要就是树立一个因果正见,你真正的懂因果吗?你真正明白因果的正见是怎么建立的,这个方面讲的比较细,道友们好好的回去思维一下。后面这几个以此类推,因为时间关系不广讲。

下面我们看第三个,

家庭痛苦临头时,如养子孙杀父母,

是恶业刃轮自己,今当恒常生出离。

那么这个颂词也是说,当我们碰到这个家庭的痛苦,上师说是家庭比较好,有些版本说未来,但是还是选择这个家庭。就是说当这个家庭总总的不悦意,这个地方就是这种情况产生的时候,它那个比喻就是就好像养了子孙杀父母。就说你辛辛苦苦把子孙养大,结果这个子孙是不孝顺的,反过来杀害父母、伤害父母,让父母悲痛欲绝,特别的伤心,这是一种不孝的比喻,就形容是家庭痛苦。本身家里的亲朋好友都是自己比较耽执的对境,按理说亲友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帮助的,如果自己家里哪个亲朋好友出现问题了出现违缘了,那家里人都会开始去支持他帮他,帮他度过这个违品,对吧?你让别人给你拿出这个金钱的支柱也好、关系上的支柱也好,不如像自己家里人找的比较利索或者比较容易能够帮得到你,这个方面是正常的情况。

但是偏偏你所碰到的好像这个家人还根本不像家人,你碰到的这个家人全部像怨敌一样的。就如同说长大的子孙杀害父母一样,好不容易养大的孩子最终对父母不孝。自己的亲朋好友实际上根本不像亲朋好友的这种相,完全就跟生活在一堆怨敌里面的那个感觉没什么两样。那么这个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也是有他前世的业因在,由于这个业因使得这一世的恶业利刃轮到自己头上,所以感召这个就是在家庭里面始终就像一个战场一样,水深火热之中,非常的痛苦,所以我们今当恒常生出离。

这个对治法实际上就是说,源于你对家庭所感受的这话总苦相,在相续当中真正产生一种出离心。那这个出离心按理就好像一个果,不像一个对治法,就它像一个果。就是我因为对家庭彻底失望了,我家庭里的人都像怨敌一样对待我,那么我就生起出离心,这个地方就会提到一种就是出家修行。那么我们分两层讲,一个就是上师提到的出家修行,真正产生出离心出家了。还有一种就是你生起出离心,但是还是以在家的身份,但是家庭的不和合会导致于你真实意义上产生出离。这两层待会儿就要分析一下。

那对这个颂词就是说,其他的真的要讲到这个对治的话,前面说到那个忏悔还是很重要的,多去忏悔,然后化解这种冤仇,这样子的话自己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我待会儿可以稍微提一下。

那我们这个颂词里面,前面字面的意思讲了,字面意思讲了之后,具体怎么样对家人的吵架、不合这些就不多说,上师不是举了《贤愚经》里的那个例子。《贤愚经》当中的这个公案你们有机会自己去看一下,其实上师在每一堂课里面提到的哪一些经教,你们还是能找的,如果这个法本有汉文的翻译过来的话,道友们最好能自己看一下。那公案很精彩的,上师讲的还是比较详细啦,基本上把里面的内容用很简练的话都描述出来了,我今天时间关系的话不重复。但是确实大家都感觉到我要是真的我的家庭碰到像这个老婆罗门这种环境的话,哎呀,那真的不如没有好一点。老婆还有七个孩子七个女婿全部都是那种让他特别生厌烦心的,没有一个好的,这个还是很痛苦的,这种情况出现。

那假如说我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过程当中,出现了不是说因为你的行为不如法,我这个还是分两层讲,就是有些是因为自己行为不如法导致的家庭关系不和,那个是自己要忏悔自己要调整的。有一些的话就是说不是自己的行为的问题,确确实实家人比较恶劣,感觉好像性格不好人品不好性情特别粗暴的,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那就是你要明白跟自己的前世的业因有关系,所以这一世你感召的眷属都是那种不孝的、都是那种跟你不合和的,然后让你觉得特别痛苦的,然后觉得这个家庭有什么可维系的必要呢?就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再去维护它的那个必要,这种心情就不会容易自己生起出离。

所以这个地方这个颂词本身的意义上要这样分析下来的话,确确实实作为一个在家人假如说真的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了这样一种厌离和真正的出离心生起的话,走出家这条路没问题,而且出家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上师在《心地观经》当中不是说嘛,若能发心求出家,厌离世间修佛道,十方魔宫皆震动,是人速证法王身。这个教证很殊胜,就是如果我们任何一个人是真正的产生出离心,发心出家修行,发心出家修道,那么当你出家修道的时候,这个魔宫都会震动。这个人一旦出家了,这个魔宫就会震动。为什么呢?就多了一个佛子,少了一个魔子,是这样子的。所以说魔王就非常的恼火,他会经常造一些违缘,尤其初出家的时候或者初发心出家,想要出家的话他会有一些违缘出现,就把你磨损掉,让你出家的因缘就丧失掉了,这种情况是比比皆是很多的。刚出家不容易,刚刚出家的人违缘也多,有些从我们汉人显现上会由于家人的这种阻碍他会出现一些违品,就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愿望。

但是的话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了真实的出离心,这一点待会儿我要给你们分析一下,就是按照《窍诀宝藏论》里面讲到了,真正断除了对亲友的这份贪执和你薄情寡义需要有一个区别。如果你是以后面的那种情况出家的话,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他根本就不会收这种人,就是原则上面其实是不应该吸收的,这个我们要区分开。我们自己心里面能不能区分开,你实际上是属于这种我们说的不合理的现象,一种薄情寡义。其实那个所谓的薄情寡义他是从人格特别恶劣的角度上来讲这个道理,待会儿再提一下。然后出离心是真正的这种出离,如果是真有这样的话,那么你出家修行没有问题,这一点是一个方面。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假如说是因为前世的业因感召的眷属不好,亲朋好友妻子儿女都不是很孝顺、关系也不是特别好,这样子的话不一定是出家,那么你心里面真实的产生这种出离心,那么你的这个家人就会变成你真正从轮回当中脱离的一个最好的善知识。这是从在家本身来说,就不谈出家的问题,这一点在座的道友自己去把握。

那么我在这里再需要跟你们交流的一个观点就是,刚才我提了《窍诀宝藏论》当中曾经有这么一个六法,那个六法是说观察极易错乱之六法。那么极易错乱就是修行人很容易搞错的、很容易混淆的六种法。这六种法其他的五个今天这里不讲,没有时间今天就不讲了,反正也不是讲《窍诀宝藏论》。其中有一个法就是说是“内心断绝亲友之牵连,彼与薄情寡义易错乱”。就是说你内心相续当中真正断绝了对亲友的牵连的这份出离心,这个是断了贪执的这个心,和有些人实际上是人格不好、人薄情寡义,这两个修行人很容易搞错乱,然后还认为自己是断亲执呢,实际上他是我前面经常说你们有些佛教徒修修修,修了个冷血一样,对家人不管不顾的,那个角度上的话,换句话来讲其实就是薄情寡义。它这个一个是真正的验相,就是你相续中真正断执的那种出离心,真实的验相。这种真实验相起现的话,实际上跟薄情寡义两个是天壤之别,是不能够划等号的。而这个薄情寡义的话,其实就是属于自己的人品的问题。

那么这个怎么样去鉴别呢?就说你真正的断除了对亲友的耽执的话,那你不管在任何时候,假如说断除对亲友的贪执出家,或者说断除对亲友的贪执还是维持一种在家的身份,但是相续当中断了对亲友的那份牵盼,那你对亲友你是无所需的。你是不会在他的身上再去耽求一些你给我钱啦,你给我什么啦,他不会再去贪求这个。但是对有一些薄情寡义的那种情况的话,他就属于暂可能实际上是自己不负责任了,家庭不好让他不满意,就是人是那种不满足的心态,不知足的心态,就觉得自己的丈夫妻子不好,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就觉得自己的公公婆婆爸妈不好,他有很多的抱怨。然后对亲人的这种不满足他产生了一种我要修行去了,我要远离你们,我要舍弃。佛教里面说的要断除情执,我要断除对亲人的执着。他跑了。跑了,暂时远离的相倒是有,但是实际上的话自己真正的比如说生活周济不过来了呀,然后生活特别贫困了呀,出现种种麻烦的时候,又倒回去,又开始求家人给你帮忙,或是求家人你要给我怎么样怎么样,给钱呀给什么呀,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他又开始倒过来去要求人家做这个做那个,这个是不合理的。

当然这个只能说是从一个方面来区别,因为今天不是说主要去讲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我是给你们提醒一下,我们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断除了对亲友的执着,和还是说自己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那种薄情寡义的这样的一种相而远离的亲友,自己要分清楚。如果说你没有搞清,你的修行根本是很难成功的。假如说是偏向于后者,那你在佛教里的修行也无法成功,而且还欠了一屁股的账,就是自己对父母身上是欠了一大堆的账,根本还都还不清,出家修行也很难成就,那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这个一定要把它区分开来。

那侧重点的话毕竟我是觉得在座道友大部分出家还是相当困难的,很多道友是以在家的方式来生活。那我们说在家的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说自己的生活幸福,那就不用提了,对吧?假如说这个家庭也跟你一起学佛,那就更是顺缘具足,你家里就像个小经堂一样,那就更是顺缘很具足,你就感恩就好了,对不对?我们就不多说了,自己好好的学佛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没有任何的麻烦嘛。

那么如果说这个家庭非常的不顺利,而且你细细的观察,不是说是因为自己平时行为不如法,没有因为自己的自私,但是你的家庭确确实实是对方的性格很恶劣,特别不好,没有一点点通情达理的,这种正常的为家人在……还是让你给碰到了,碰到了一个很糟糕的家庭,那么要明白这是往昔的业力。至于说自己以后到底是走出家在家的路,这是随你们自己因缘,可以自己去把握。但是我还是觉得不管是在家男女众,任何的一种身份,那么要走这条路的话,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走好,要走就走好,不要一兴奋的话:啊,我要出家了。“噔”的跑过来了,到后面的话不是你们想象的。有的很多事情不一定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好。

如果说是以一种在家的方式,大部分还是以一种在家的方式生活,那这一点的话通过这个因缘也是相续当中缘于这种违品真正断除对亲友的贪执而不要落到那种薄情寡义的层次上,这是我给你们刚才这段是给你们把这个思路又重新理了一下,不要落到薄情寡义的那个层次上。真正的对亲友断除一种贪执,产生一个出离心,那么你的亲友是你一个最好的善知识。我们平时座上修法修来修去修不出出离心来,你家人对你的这种折腾或者这种损恼,让你真真正正相续中产生一种彻底的出离心的话,你要感恩他们。然后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护持自己的这份出离好好的修行,这个就比较艰难一点,但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我前面也说了嘛,在这个基础之上好好的忏悔,慢慢慢慢的自己的环境就会有所调整,环境会有所改善。

这一点也是,很多的道友也有一些经验,有这方面的一些体会,这个方面就不多说了,这是这个颂词。

戊二(以粗暴教训威猛之利刃降伏我执)分四:一、以认清我敌承接;二、略说打动能毁无我怒尊之心相续及降伏方式;三、广说宣告所毁我执魔过且降伏;四、以将我执摧毁无遗而摄义。

己一、以认清我敌承接:

好,下面我们来看,以粗暴教训威猛之利刃来降伏我执分为四个科判。第一个是认清我敌承接,这个颂词:

如是我已认清敌,我识暗窃之盗匪,

装己欺骗伪君子,奇哉无疑是我执。

这个颂词的意思实际上有点拟人化的,就是如是我现在已经完全认清了这个敌人,就是说这个敌人是谁呢?还是我。它就是有点说我认识我的那个意思,我完全就认识了这个我其实就是让我无始劫以来遭罪、无始劫以来堕落、无始劫以来一直在轮回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缘。“我识暗窃之盗匪,装己欺骗伪君子”,这个就是说,实际上即生当中所有的痛苦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都是自己害自己的一种方式。最危害的就是、最严重的或者说最具有杀伤力的坏人就是这个我,或者说是个“识”。我们说这个“我”的概念实际上就包括了这个五蕴,包括了我的身与我的心,就是指的是我的这个心识。因为他这个心识的状态是安住在我执的那个状态当中,这个就是罪祸的根源。它就像一个暗地偷窃的那个盗贼一样的,把我的功德把我的重重的这种出世间的解脱的这些功德全部都已经偷跑了。这个东西不打败,我是永远要受它、为它所害的。

所以它的这种伪装,它是一个具有伪装性的具有欺骗性的一个伪君子而已。“奇哉”,真是很稀有,我找来找去找了——这个其实是如果是按照中观的那个角度来讲的话,是非常殊胜的。就是所有的宗派当中只有佛教这一个内道。一切的外道,有些是从三百六十种外道,有些讲七百二十种外道,它们这些本师不是说没有精进力,不是说不想解脱,这些本师都想解脱,他们有解脱的概念的。但是他们找来找去找不到那个根本我执的因,所以他认为轮回是什么什么什么产生的,他找错了。他相观待于的那个对治法,有些对治法是特别到位的,他就能够对治他所认定的那个因,他能够对治的掉。但是因为他直接的方向性是找错的缘故,怎么修都没有脱离轮回,因为我执没打破,他不知道这个轮回的根源是在我执上。这个在中观里面是讲的很精彩的,但今天这里只能跟你们先简单提一下。

那我们这里说,这个“奇哉”在这里用很合适,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真正了达轮回根本因是无疑是我执的道理,只有佛陀才能彻知,也只有佛陀给我们传下来。而这种道理让我们自力去分析自力去发现的话,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奇哉”这是一种感叹词,感叹说很奇妙,终于我认识到,通过善知识的教授,通过步入到佛门当中以正法来滋润的话,才完全明白了原来无始劫以来装这种窃贼的,把自己的善法和财产善法资财全部都偷走,让自己一次一次在轮回当中痛苦流转的根本原因还就是我自己,怪不得别人,就我自个儿。这终于是找来找去终于找到自己身上,发现根本的问题是在自己身上的。从这个角度就开始,我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再不姑息了,再不拖延了,再再的开始对治我执,整个的思路是这样的。

所以像《入行论》里面说:“如是汝屡屡,弃我令久苦”那个意思,就是像这种拟人的方法。“如是汝屡屡”,整个“汝”就好像说如是你一次一次的害我,把我拖到地狱当中,让我长久受苦。其实这个“你”是别人吗?不是别人,还就是我自己。原来是我自己把我自己长久的耽搁在轮回当中一直在受苦,不断地欺骗我害了我无数次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我。所以“今忆宿怨敌,摧汝自利心”,今天我再再的思维这个我宿世的怨敌,以前我都没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我。现在发现了之后,“摧汝自利心”,开始摧毁你这颗自私自利的心。这个我执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用自私自利的心来代指,就是要摧毁这颗心,然后断掉这个我执的话,才能够真正获得解脱。

当然这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这种文字,但是如果用中观的角度上来宣讲,还是非常殊胜的。这个我今天就不光说了吧,还是不广说了。中观里面对这个我执的问题上分析的非常的详细,以后如果你们有机会,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还是不要偷懒。尽可能的五部大论没有全部学到,这个就先不说,这个有点困难,作为在家人。但最起码像中观,像这样的话多学两部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以后再说。

己二、略说打动能毁无我怒尊之心相续及降伏方式:

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科判,就是略说打动能毁无我怒尊之心相续及降伏方式。这段就比较简单,讲一下,因为它里面涉及的那个大威德的修法。大威德的修法,我们前面通过达玛绕杰达尊者他的公案,他那个传记,上师第一堂课就讲到他的本尊就是大威德。依靠忿怒大威德,当时降伏外道等等一些殊胜精彩的公案,这个可能道友们还有一些印象。那么下面这段颂词就是依靠猛咒的方式来摧毁我执,我说说第一个就说到:

现今业刃挥头上,怒姿头上旋三匝,

张二谛足方智目,露四力牙压仇怨,

亦是对敌明咒王。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现今就用这种属于是忿怒的方式,息增怀诛当中应该是属于诛业的。诛业它还包括像降伏还有像断法,这些都属于是诛业的修法。那么就是用这样的修法来对治,对治不是说对治外面的敌人,不是降伏外在的敌人,而是降伏我执。我执一旦降伏了,外在没有敌人,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图片也没有,这些画确实不是一种公开的方式来流通的,这一点也是不好的。所以图片也不方便在这里印,但是大概的了知我们这几个颂词学完之后,能把握住的就是平时你如果有信心你就念念那个心咒就好了。不要过多的要求高,尤其也没有什么灌顶。就是有时候会有三分钟的热度,学了之后之后我一定要什么什么,拼命的找到上师灌了顶,非要找上师那里求了图片,到处去寻摸,寻摸完了之后修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感觉就过去了,新鲜感过去了也就不找了。然后中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问了很多找了很多,不管自己行为如不如法,非要去强求,我觉得还是没必要的。你真的有这份心,在出离心和菩提心上面多下点功夫最好了。如果说顺其自然的,真有这个因缘,或者说你确实对这部法真有那么大的信心,你去求,我也觉得不需要怎么遮止,你去求的话,那你这辈子就好好修这个法,你花这个精力当然是好的。所以道友们把握一个中道的一种心态。

这次学这个颂词我们最多也是只能说是念一下,念念这个大威德本尊的心咒,除此之外其他的这种真正它的仪轨、修行的要点这些确实也没办法,我也不知道,我也没得到,也没办法跟你们交流。我也不知道大威德本尊的像,它具体的这些细节的话,不是说没见过,但是在这里是不方便讨论的。你们在私下里面组里共修什么的,不要自己又有那种张扬的心,自己知道大威德本尊是什么样的,不管道友们有没有灌顶、能不能接受,拿到组里面跟大家看,然后指手画脚的跟大家说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话我觉得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把握一个中道的分寸。这些不是重点,现在对我们来讲这个不是重点。你有信心你就念点儿大威德本尊的心咒,以祈祷为主就可以了。以后有因缘真正得到这个修法,密宗的修法是要保密来修的,也不需要你到组里面、在网络上面共修的时候大肆张扬的讲这个讲那个,其实是没有必要,对自己的修行一点好处都没有。你真的要修这个法,更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道友们把握一个好一点的分寸,要讨论就讨论前面的这些因果问题。虽然九课还有第十课前三个颂词学过去了,但是对这个因果正见上面,好好的去思维、反复的去思维,相续当中力争产生正见,那个是要好好讨论一下的,你们把握好分寸。

下面这个就简单说一下它有一个姿势就是说大威德有那个兵器,然后舞于头上,挥舞头上,他一般就比如说他在挥舞的时候他在起作用之前启用,比如说用兵器来降伏的过程当中之前,他都会在头上绕三圈,旋绕三次以后再用。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说,上师不是说嘛,他的兵器的本身代表的就是诛业,降伏的事业。而挥舞三匝就是通过一个是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还有就是胜义和世俗菩提心相融,融为一体的这三种方式来断掉我执。实际上他那个挥三圈是这个意思,是这样一个意思。

那世俗菩提心的话,就是这三者他所断的那个层次也是稍稍有所不同,一个是对我的真爱的执着,一个是对我的执着。这两个可能大家觉得好像没什么区别,就是有一点点那个侧重点。比方说对我的那种珍爱,怎么说呢?就是说,以我为主,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那个东西依靠世俗菩提心能够得到遣除,这个是特别相合的。然后胜义菩提心直接就是观我为空性,就直接断除根本我执,它有点像差别基和差别法的那个关系,稍稍有一点点侧面的不相同。然后最终二者相融,是对我和我所执,包括我所执在内全部得以斩断。实际上这个侧重点有所不同,真正来讲的话,我执断掉了,我所执自然也就断了,它只不过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这样分析而已。那我们了知这个的话,这是它那个绕三匝的意思。

颂词里面的张二谛足方智目,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他的双足实际上代表的是那个胜义谛空性和世俗谛的如幻显像,这个意思,二谛的双足。方目比喻的是方便和智慧这二者。然后这个露四力牙,不是大威德本尊显现的忿怒相,显现的是那个獠牙毕露的那个相啊,獠牙毕露的这个相其实代表的佛陀的四力,四无畏的力量,他就完全没有怖畏了,完全可以胜服,完全没有怖畏的这种方式,这样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这个了义的角度来讲,只有我执中断了,只有我执遣除了,他才能够达到无畏,只要有我执,就会有怖畏,是这样子的。不过这个就不广讲,这个以后在学中观的时候我会讲的比较广一些。

那这个压冤仇的话,其实这里的这个以前面的种种方式来压冤仇,不是压服外在的冤仇,这里的冤仇就是指的我执,直接是针对这个我执。亦是对敌明咒王,这个也是对治怨敌的,这个怨敌还是指的我执,对治怨敌的最殊胜的一种明咒王,这个意思来讲的。

所以上师这里强调我们修这个降伏法,以前在前行讲的比较多,他一定要有大悲力摄持,一定要有超度众生能力,而且他降伏事业过程当中必须是要有度众的必要,真正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必要性才能够行持,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说,真正降伏的意义,尤其那个断法里面讲的比较明显,它不是说对外的,它主要是从降伏我执上面来讲。要了知这一点,那么你要有一种悲心的摄持力,否则带着嗔恨心修降伏的话,最终自己肯定是转到魔道当中的,就转到那种恶鬼类的,恶是凶恶的恶,是厉鬼,恶鬼类的那种魔众,会转到那里,只要你有嗔心,就会转到那里去。而且你的发心就是为了损恼别人,那个人对我特别不好,或者有些人说那个人对上师的事业很不好。显现上面好像说你是维持上师事业,但是这个从一个凡夫人的分别心角度是很难断定的。

随随便便就这样修诛业的话,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折损,不能够随便修。修诛业的修行人都是大瑜伽士,普通的凡夫人遮止修行诛业,只能修这种像怀业、增业、息业,息除自己的障碍,增上自己的福德,修一些利益众生,未来能成熟的这个广度众生的怀业的事业,这些可以修。诛业轻易是不修的,因为修不好,自己就会受到严重的损恼,而且未来世会堕到鬼道当中去,所以不要随便的去做。

我觉得也不是这么多修行人,可能也没有谁好像有那种不共戴天的仇敌好像要修。或者你从一个凡夫人的角度你就跟有上师那种能力和威力一样,我为了弘法利生我修什么诛业,这个是很少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诛业不要随便的去启用,这个好一点。

那刚才我说了比如说我们这段讲完,大家可以念念大威德心咒,大威德本尊的心咒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我执,不是为了降伏别人,是为了减轻我执。因为我们修行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对治我执嘛。假如说自己觉得:哎呀,我觉得学了那么长时间佛了,我还是感觉自己蛮自私的,我执也很重。那你念念这个心咒然后祈祷发愿大威德本尊能够在我执上面给我一个斩断,我一定要把这个我灭除掉。用这种信心和祈祷的方式来念,会对我执有所减轻,无形的这种力量会产生,这样子的话是可以的。

下面是说,

持业兵刃能击入,轮回无有自在处,

我执厉鬼极凶残,失自他妙当勾招。

这个就是讲到持的这个兵器实际上是能够击入什么呢?能够击入在轮回当中一直没有自在的漂流的根本,就是这个非常凶残的我执厉鬼。它的意思什么?换句话来讲,不,哦,上师在这里讲的这个持业兵器是从上师相续中的业力的角度来说的,真正相续中的业力如同持业兵器。那么它是击入能够使得我们在轮回当中无有自在的漂泊,这个根本的话就是因为这种凶残的我执所导致的。这三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好一点。所以呢,失自他妙的意思是说,源于我执的缘故失毁了自己以及他人的善妙,完全失毁了。我们这个自己和他人的善妙怎么样才能成为善妙呢?只有脱离了我执获得了解脱才是真正的善妙。那如果有这个我执的话,在轮回中也无有自在之处,自他都谈不上一个善妙的问题,就会失去这个善妙。所以源于这个原因,我应该要勾招。勾招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说用这个勾招,勾招我执。我执勾招过来之后,用刚才大威德本尊的兵器直接就把它斩断把它消灭掉,就像这个杀害敌人一样把它消灭掉,这样的一种方式。这是比较拟人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佛教里面用这种词,看起来好像哎呀怎么佛教里面还有打打杀杀等等的这些,其实它主要的针对的对境就是在我执上面。只是用一些感觉比较威猛的比较具有威力的这种词句来形容,我要杀掉你我要打死你我要把你消灭掉。用的这个词,但实际上都是在断除我执上面在用功,只是用这样一种说法而已。

后面说,

祈大威德予勾招,打打击中我敌心,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就是说起到这个大威德本尊,它这个地方就是要狠狠地打击,这种的这个打击当然也就是要打击到我执的那个要害上面。这个转转的意思怎么讲呢?转转的意思的话只能说是,哎呀,没有怎么解释的话那就不讲呗,就是祈祷这个忿怒大威德,然后来打击、击中这个我执的敌人的这个心相续。践踏祸根,祸患的根源就是这个妄念头,这个妄念头就是我执的代名词,有的时候源于这个我执才会产生妄念,它是这样的。践踏这个祸害根源的妄念的,妄念的这些道理其实用中观讲比较好懂一点。你们有些道友如果觉得,哎呀,这个什么意思呢?妄念的本身就是一种迷乱,这个迷乱的根源源自我执,有了这个我执开始有了二取,有这个二取,妄念的起源就出现了。

那反过来说,人一旦只要任何一个人有妄念,有妄念的这个念头,那么他就没有脱离二取,没有脱离二取的话他永远无法靠近法性。这个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大乘经常讲的就是这种虚妄分别虚妄分别,《金刚经》也这样说。这种种的虚妄分别,确实你不认识它那么就是轮回的根本,你认识它,那么就是解脱的根本。所以呢,这个都讲的比较了义了。就是说践踏祸根,要践踏祸乱的根本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刺中我执的敌人,直接刺入它的心脏当中让它再没有办法恢复。意思好像就是把这个我执完全的摧毁完全的消灭,再不能够让它有起现的机会。

吽吽圣尊显神变,匝匝紧捉此仇怨,

啪达啪达救脱诸束缚,卸卸斩断执著结。

这个就是四种不同的咒语。首先这个吽吽是一种迎请,迎请大威德本尊的意思,迎请您显现各种各样的神变。然后匝匝是迎请之后就融入,迎请来之后又融入,融入我紧紧地抓住怨敌,就是指的是我的这个我执。就是融入之后就把这个我执紧紧抓住。

那么啪达啪达的话实际上就是说,融入之后用这个智悲双运的“啪达”字,就把它超度掉。我们平时念破瓦的时候经常是“啪的、啪的”这样超度。但这个的话其实在这里显现就好像把这个我执抓住以后直接就把它超度掉了,就是那种降伏法一样。把这个凶手抓住以后杀死它,然后把它的这个神识超度掉。就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好像感觉到我们把自己的我执抓住,然后把它超度掉。

其实这个我执不存在一个好像是一个生命体一样,说是超度哪一个非人,超度哪一个亡人的灵魂、心识,这是不存在这样,它就是一种形容词,一种拟人化的一种说法。用这个超度的话就直接把它从轮回当中弄到解脱的阶位,实际上这个我执代表的就是轮回,那如果把它超度掉,就是放置解脱的境地彼岸的话,意思就是指的解脱了我执,无我执,无有我执的话,其实就是涅槃,无有我执就是涅槃。这里不存在一个另外的神识存在,好像我的心里面有一个我执的神识,没有这种说法,它就是一种拟人化的讲法,这个是这样的。

然后最后的这个卸卸就是讲的所有的我执全部断掉,是一种断除的含义,断除所有执着的含义。这就是用这样的一个好像就是说迎请大威德本尊显现身边融入我心,抓住我执,将它超度掉,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我执解脱出来,解脱成了无我,那么就是从轮回当中成为了这个解脱,是这样子的。把这个我执从根本上消灭掉,就完全达到涅槃彼岸了。

迅降怒尊大威德,陷轮回业淤泥中,

业惑五毒臭皮囊,祈求当下速撕破。

这里就是说我们祈求大威德本尊能够迅速降临,祈祷的过程当中迅速能够降临大威德本尊,然后对于现在我们这些深陷于轮回业力当中,业力的这个淤泥当中的具有业惑的五毒烦恼的臭皮囊,就是使得这些所有的被我执束缚的这样的众生,一切的这些有情众生,把这个我执祈求当下速撕破,撕破是什么呢?就把这个我执从根本上毁坏。

实际上整个话的意思就是,祈祷这个大威德本尊将源于我执而陷入到轮回淤泥当中的这些所有的有情这个我执把它全部都能够摧毁掉,当然相续中一旦现前无我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解脱了,已经是一种解脱的本性。

所以上师在这里就说法王如意宝以前也曾经教过大威德的一些修法。但是现在我反正是没有得到的,也就不知道怎么去修,不过上师还是很慈悲,就把这个心咒念出来。心咒给我们教了以后呢,你们有兴趣经常念一念,起到大威德本尊能够融入到自己断除我执,把自己的我执能够撕破,摧毁自相续的执着,这样自己以后必定会现前解脱的果位,从这个方面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