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修心利刃轮释》第16课

法师辅导 第一次

圆函堪母

《修心利刃轮》16课法师辅导笔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诸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为度化一切天边无际的有情而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里没有其他的科判,还是在以忿怒的这种方式来调伏我执的方便法。今天所涉及到的这些颂词也是很殊胜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颂词,这里是讲到

无情抛弃昔交友,极度喜新说甜言,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对于这段颂词也是讲到我们交友的问题。前面我记得前两堂上师在《现观庄严论》里面也是讲到大乘修道的违品,从总的违品和别的违品里面,其中别的违品里面从初中后三个方面进行宣说。初中后的这三个方面来宣讲的话,后行的部分就是说依止恶友是一种修行的违缘。

当然这个颂词本身也是讲到了有一些修行人自身不具有善友的性质或特征,自身行为不是特别如法,没有真正的友情的这种情谊,随意地去抛弃往昔所结交的好友,而且喜新厌旧,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个实际上对于修行人来说是属于人格不完善的这么一个特征。那么它会影响到我们出世间的学佛的这个氛围当中,因为你在世间做人做的不是特别好,在交友上面自己没有一个稳重的心,喜新厌旧换来换去,对于以前曾经帮助过自己饶益过自己的这些好友或者说有恩德的这些人的话,也不报恩德,随便地抛弃。那么在出世间学佛当中不管是依止上师也好依止道友也好,都会出问题。相续当中很难生起真正的感恩心,这样的话如果想在修行的环境里面成就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这个颂词字面上当然很好解释,有些人无情地抛弃往昔所交的朋友,并且极度的喜欢喜新厌旧,喜欢交结新朋友,而说一些甜言蜜语。其实这些种种的现象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我们的祸根——祸患的根源——妄念,也就是说的我执。所以要践踏分别妄念的头,以及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是讲到的这样的道理。

那这一段我们还是从一个世规的角度来分析一些,其实人和人之间交往的话确实是有一定规则的,首先第一个前提应该也是要观察。虽然道友们都知道这个颂词是讲的不能够喜新厌旧,不能够换朋友就跟换衣服一样,旧了话不高兴不喜欢要了就随手扔掉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是不能这样的。上师在这里这一段讲的非常广,后面还提到了其实有些人是借用佛教的一些自认为自己境界很高,一切都不执着,全部都放下了,觉得是一种洒脱自在。但是相关于世间的这些关系,包括亲友之间的情感全部放弃,其实这个没有把握好分寸,你的心没有真正安住在修行的意义上的话,这种情况反而没有功德反而变成了《二规教言论》中所说的“利己人前不报恩”,被诸天护法所耻笑的、如同尸体一样的情形,让人呵责之处。所以有好多修行人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偏激的,就觉得好像世间的情感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对于曾经对自己有恩德、饶益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善道友、好友,世间的这些好友乃至于父母,随随便便地舍弃,随随便便地就说好像我跟你没关系了。其实我们口头上说一个没关系就真的能没关系吗?他曾经对自己的这种饶益,帮助过自己利益过自己的这些,你就能因为你自己的一句话说“我要断除情执”就能抹灭的吗?这个情执不是断这个的。当然这些上师在这段都有所提及,我可以再提一下。

首先就是我们讲到次第,大家都明白这个颂词讲到了对于朋友之间应该是要保持一个长久心,你不能够把他像换衣服一样换来换去、喜新厌旧。一旦交上了这个朋友,应该要有一个稳重心。这一辈子没有特殊的或者说不是真正的因为他是恶道友的话或者说是从一般的情况来讲,不说道友,不从佛教的这个团体来说,就算是恶友,除了这种情况的话,你要跟他离得远一点不随顺他。那么其他的话,像这种好朋友知心的好朋友,不能够随便地过段时间对他没感觉了就换一个又换一个,这个肯定是很不合理的。这本来就是做人做的不圆满的一种特征,这是一方面。当然另外一方面还有我们说的异性之间的朋友,包括男女朋友的话,也是一个不稳重。这就讲到了世间法的人伦的这种规则,这个作为佛教徒也要懂得。

更何况有些佛教徒一旦学佛之后就借用佛教的一些道理对出世间的道友倒是亲近了,世间的朋友舍弃的基本上都舍完了。其实这个也不是很合理的。如果这个朋友不该舍弃,不是那种真正的恶友,光是给你教一些不好的,对你也没有什么恩德可言,没有起到什么饶益的话,那你随便抛弃这是做人的问题。人家会觉得这个人学佛之后在人格上是有问题的,我们也不赞同。所以在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但是如果要说朋友的话,应该越长久越好,你应该把持这份情分,不能够随随便便地抛弃。它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所认知的这个朋友你所寻找的这个朋友首先要有一个观察。就像我们佛教里面说我所依止的上师我首先要把他观察好才能作为我这辈子乃至于生生世世依止的上师。道理是一样。在世间法即便是不从道友的角度,就是我们说的这个佛友之间的,不从这个角度,只是从世间的一种亲朋好友朋友的关系来讲的话,也需要有一个观察。那么这种观察不是以自己的喜好来做一个评判的标准,就是刚开始见到对方以后,莫名的、其实没有很多的理由,光是觉得喜欢他。也不去观察这个人到底行为、人格、素质,方方面面是不是有值得让我能够把他作为一个朋友来交的意义,只是一个单纯的喜欢或者只是为了某一些目的来做交友的话,那个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范围。本身你在交友的时候你最开始建立的基础就是在于那种特别感性的,心里面很喜欢就交了,交了以后再过一段时间就发现他人格上有问题、素质有问题甚至于欺骗你等等的,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的时候就开始舍弃。其实这一点就属于交友上面的一些过失,我前面上一堂课也提醒道友们尽量地去看一下《格言宝藏轮》,它里面就讲到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如何交真正的朋友,交友之道乃至于鉴别何为正士何为愚者何为智者,里面有好多的标准,讲的通俗易懂,颂词看的很精彩。所以我还是希望道友们有机会还是去看一下。

我们在交一个朋友之前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观察的标准还是要依靠世规,世规的标准。你要把他作为一个知心朋友的话,他最起码也要有一些秉性正直、忠诚,人格比较贤善。我们有时候不是说嘛,“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说他那个人的心态不狡诈。我记得好像——因为时间有点长了印象就有点模糊了,以前讲课的时候引用过几次,好像上师在《入行论》里面也曾经引用过《论语》里面讲到了善友三者和恶友三者的相,就是好的朋友有三个法相,还有不好的朋友也有三个法相。但是那个印象有点模糊了,我记得好像有一个是性格特别粗暴的特别暴戾的,这是一种恶友,不应该结交的。还有一种好像是“吝”字,那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很狡诈,表里不如一。表面上好像很随顺、笑容满面,但是背地里、暗地里有三刀的那么一种,这样的一种人是真的不能交的。还有一种好像是特别懦弱无主见,好像是这样的,印象不是很清了,你们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应该是上师会不会在《弟子规》里面有没有引用啊,我都忘了是《入行论》里用的还是《弟子规》里引用过,好像是《弟子规》里是吧,引用过恶者的三友还有善者好的三友的三个条件。我们可以用这个来做标准而不是只是凭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分别念,只是单纯的一个喜欢不喜欢,这样去交友的话,后面很难善始善终。

而且讲到了尤其是从小到大跟自己一起上学跟自己一起走过成长的路等等的这些朋友,其实是不该轻易舍弃的,这不太合理。毕竟这是我们的一个缘分,他能跟你一起成长过来,有这样的交际的话,这个缘分还是很深的。如果对方不是那种人格素质都特别不好的恶友,因为有的时候佛教徒会用一种特别高的标准,就是好像我学佛了对方又不学佛,他是我以前的好朋友,那么我就用我学佛的标准去看他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这样子的话是不太合理的。你应该站在他的那个角度,他不学佛,从他一个不学佛的侧面来看,这个人他有他的贤善之处,他有他优良的道德和素质的地方,那么他是一个好友。所以我们对于世间的这一层关系,一般情况来讲真的不是很适合,尤其作为在家人并不是适合完全就把他抛弃、完全抛舍。当然确实有很多在家佛教徒,慢慢地生活圈子佛教徒多了一些,佛教里面的道友比较多。这里面也同样需要选择好友的话,就是要先观察。因为虽然从统称的角度来讲都是佛教徒,我们都是兄弟,但是呢,还是习气上面有一些不相同的,有一些人格素质上面也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有所选择。只不过对于统称的这个佛教徒有一种恭敬心没有那种轻视藐视的心态,但是你觉得不打算跟他接触的过度的亲密,觉得他方方面面不适合做自己的朋友的话,那也不能够有那种舍弃的心态。作为佛教徒内部来讲应该把握这个原则,更何况现在有一些道友就属于是金刚道友的关系,因为已经在一位金刚上师面前得过了灌顶乃至于一切窍诀的话,那么就形成了金刚道友的关系,那个的话真的是生生世世你们俩个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话说的白一点,就是要考虑到如果要顾及到我这后辈子后后辈子后后后辈子我还得要跟他在一块儿的话,那么现在就跟他关系处的好一点,造一个好一点的因,别以后的话老是跟他见了面就像怨敌一样的,你还跟他分不开,那样的话多痛苦啊。所以呢,金刚道友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尤其因为这里我辅导老班,以老班《前行》为主的话,那么有一部分道友现在正在网上可以听上师的密法,昨天上师仁波切也强调了团结的这个问题。我希望如果说你们真的对仁波切有一份感恩的心,真的从法的角度很多道友都有自己的上师,这些没关系。但是从这个法恩你毕竟在这一位仁波切面前得过了这么殊胜的法义,能翻译过来翻译成汉文,让我们汉人能够充分了解它的含义的这份恩德真的是没有办法磨灭的。那从法恩的角度来讲,希望金刚道友之间一定要和合,千万不能够有那种互相之间特别地厌烦对方互相之间不说话甚至于背地里头互相地排挤、打压,这就更过分了。在心里面都不要有那个跟对方连说话都没办法说的这么强烈的一种排斥心,那个真的是有违密乘的誓言。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你听了,对上师的寿命特别地不好;另外一个方面对你自己也特别不好。你还不如不听,对你自己没有损害。如果你听了,你又受密乘的这些戒律,尤其我觉得因为道友们对上师这一方面没有太大的邪见什么的,这都比较恭敬,很好说,有清净心。但是尤其在道友和道友之间,这一方面就会显得比较麻烦一点。

我觉得如果退一万步来讲,以前我在讲菩提心的时候也经常讲这个问题,退一万步来说的话对方起码也不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只不过他自己有一点点小小的习气、小小的毛病,这个每个人都有,我们实际上老是觉得对方这不好那不好,你无非也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因为你自己也是轮回中的一个众生,也有很多习气。所以你经常觉得你在容忍别人,你在修安忍的同时其实站在别人的角度他一直觉得他在对你修安忍。我们一定要学会这种反观,我说的再白一点,每一个凡夫人相续中都有烦恼,这一点肯定是有的。但是的话,确实可以通过修行的力量将烦恼压制在最低的层次。你即便是不接受他,但是不至于相续中嗔恨到那种连话都不想跟他说的地步,这点应该要能做到。你就算是不喜欢他,但是正常的交往正常跟他沟通,你最起码知道他是你的金刚道友,这个底线应该要保得住。要不然修行真的是没法说,连世间上说是一个素质比较高的人那种风格都算不上的话,怎么去修大乘法乃至于去听闻密法?真的不要听好一点。不听要好一些,对自他没有害。否则的话对上师也不好对你自己也不好,因为你自己违背金刚誓言,是这个问题。

所以是针对老班,有一些道友没有机会听,那么以后注意这个问题。如果自己想要做一个即生当中有希望解脱的修行人,这个坎一定要过的。如果你连在你本地区对你周围的这个道友不管是不是金刚道友,你对他都无法容忍的话,你别谈成就,离的太远了,那个修行已经差的找不到边了,就不要认为自己修行多好。虽然我这话说的有点不好听,但是事实上真实如此。我们想一想在你相续当中如果你想这辈子成就一个圣者的境界,怎么可能还能够不原谅某一个人?或者不能够宽容某一个人?或者跟某个人说话都困难?这样的相续跟圣者的相续差的何其遥远呐!那个就不是说是万里之遥了,十万里之遥都有了。所以这个离修行真的是差得太远了,那就不是个根性。所以我有的时候我是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大家换一个角度好好地思维一下,不管怎么样他也不是个十恶不赦的人。我们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的话,十恶不赦的人都要原谅,何况他还没达到那个坏透了的十恶不赦的那种情况。除非有些人恶分别特别重的话认为这个人坏透了一无是处,那是你自己的分别心有点儿太重了。但实际上佛教徒里面这个团体也没有说是达到那么恶劣的情况,那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其实这个事情的话你再过后几十年你再回想一下当初跟他的计较,你就觉得特别没意思,特别的自己的心量很狭小,然后就抠在那个位置上压在那里的话转不过弯来,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

所以今天这个地方多费了些时间跟你们讲这个道理。讲到朋友的问题顺带的就是说朋友之间要长久,情谊长久。因为最近传密法的问题我就稍微的在道友之间的和合问题上讲一下。而且以前我在讲菩提心的时候,《前行》里面讲菩提心的那一章节我常常说,我们每天发的愿,就是希望一切众生能先我而成佛,这是我们自己的承诺。一个是针对于上师三宝你发了这个庄重的誓言,一个是你对所有众生的一个承诺。但是现在的话你不要说是先对方成佛了,你恨不得把对方打压的连话都不想跟他说的话,如何度众?及时跟你自己最初的发心已经离的何其遥远?不管这个原因是什么造成的,不管你有多有理,你觉得自己对对方错、对方就是行为不如法。但是你的立誓上面是度一切众,这一切众生是凡夫人,圣者也不需要我们去度,圣者当然相续很调柔了,没有一个坏人。凡夫的话他就是有种种不如法的地方有种种的习气、毛病,还有一些恶心在,对不对?那么这一点的话大乘行人应该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你要考虑好了你才发的这个心嘛。你当初没考虑好你干嘛要发心呢?你已经考虑到众生确实难度,每一个都是刚强难化的,但是你已经发了这个愿了。现在的话却已经背道而驰,连话都不愿意跟对方讲,这样的一种现象的话跟你最初的发心又是怎样的一种解释呢?没办法解释你自己的初发心是不是还在。

我平时跟你们讲课经常说,每天一日三省,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学佛,为什么走这条路,为什么发大乘心,我要怎么走这条路,你跟你的初发心早就已经背道而驰地找不着边了,还认为自己挺有理的。那这个能说修行好吗?不能说自己修行好。要意识到这些问题。今天算是大道理讲了一番,唯一的目的希望道友们之间不管是现在听密法的还是以后未来可能会听的乃至于不听密法的,都应该保持道友之间的团结和合,这是最起码最起码做到的。这一点做不到的话你不是说你是佛教徒好一点,怪丢人的,多不好意思啦。佛教徒的话还弄得里面是这样一种情况,我是觉得还是不提自己是什么佛教徒或者说是我是谁谁谁的弟子,你不要提,怪丢上师的脸的。上师教来教去,教成这么一个相续,多不好意思。这个自己好好的考虑一下,我们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不要全部都落入到自己的那一点点情绪上。其实我们个人的问题很小,你从总体的角度你看看自己的这颗心转不过来,对不对得起三宝,对不对得起教我们的上师。还有你在这个环境里面闻思修了这么长时间,你对不起这些法哦!讲的这些法我们自己扛都扛不动了,法本一本一本的出,但是相续还是像石头一样刚强难化,连道友之间都不能够彼此包容一点、宽容一点,互相的计较互相的勾心斗角,这个的话如何学佛嘛。你不要说你是学佛的,这样怪不好意思的。确实是这个道理,所以可能这番话我讲的是有点太难听了,但是唯一的目的是希望因为借用这个因缘一方面是因为执着上师的缘故,因为金刚上师传密法的话,底下的弟子不如法真的会影响上师的寿命,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情,我们最珍惜或者最执着的点也是在善知识上。另外一个方面的话对道友自身不成功德反成损害,那又何必呢?击破了头想去听,拼命地学完加行想来听,最后的话相续中反而没有功德,沾了一大堆的过失,那又何必听呢?就不听好啦。所以源于这些目的的话,今天跟大家算是课外的话题,是借用这个颂词间接的跟道友有关系,跟大家稍微的提一下,希望道友们能够——我的意思是说如果真的相互之间有一些疙瘩的,其实想一想也没什么事情,都是成人了,什么事情不能化解呢?这个没有大问题。尽早地互相之间把话说开,忏悔一下,自己心里面确实不能够再有那种记恨,“我绝对跟他老死不相往来,他绝对不要惹我”。千万不要再有那种特别愤恨的想法,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你就不要听密法了,退出好一些。否则你听了也没有功德,对你自己没功德反而对上师还会有负面的影响,真的是不好的,这样的话过失特别大,过失非常的严重。如果确实有这种情况,你最好跟你有一些过患的或者有疙瘩的这些道友尽早的把话说开,大家之间开诚布公的互相忏悔,化解这种愤恨很重要。这是我今天课上也是想借用这个机会跟道友们提一下。

那么本身这个颂词的含义我们继续讲到刚才是提到了如果说保持道友、朋友之间的情分,首先是要有个观察。一旦观察过之后,那么跟道友之间的情分是应该要长久的,这个很重要。所以上师这里不是说嘛,麦彭仁波切在一些教言当中也说,刚开始接触亲密的就像上师说的跟肠子连在一起一样的,天天黏在一起特别的亲密,相当的执着。这个其实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现象,到了后面的话,就越来越不好了。甚至于到了后面互相之间开始嗔恨,然后就分道扬镳了。这个其实就说是不稳重。

那么刚开始的话,如果说你不像那种好像两个人见了以后就黏在一块再分不开一样,你最开始的时候你先慢慢地跟他交往,慢慢地观察这个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人格、素质,方方面面观察,细细地去跟他交往了以后真的了解了他是这样一种情况之后,你觉得这个人还是值得交,那么这个关系越来越好、时间越长情分越来越重,这样形成一种好的缘分。这种长时间也不会改变,不会隔一段世间就像扔衣服一样,衣服穿旧了再不想穿了随便就把它扔掉,不像这样的情况,这个是属于稳重的朋友。我们在世间也要把持这个道,尤其借用上师在这一段里面讲到的,有些佛教徒认为境界高,一切不执着一切放下,亲朋好 友全部放下了;有些认为只是感情,要放弃,亲朋好友之间的情分放掉了。结果自己却落到了像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面呵责的如同尸体一般,如同被护法诸天所耻笑的一种对境,你还不知道你为什么落到这样的对境。

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把握一个中道。我们佛教里面讲的断除情执,主要是自己对对方的那种贪恋不舍的爱执。上师这个地方不是举了那个薛仁贵的公案,就是源他不是才出来了这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这样的名言,一直流芳百世的。这个道理我们说,其实佛教里面不是说遮止对父母的慈爱、孝顺,乃至于对朋友之间的友情,不是遮止这个,而是遮止你过度耽执的过分贪执的那样一份情执,我们说是障碍,它确实是障道之因,这个是要远离的。但是的话,世间当中人毕竟说是没有情感的,好像断除了情执之后就像一个无情法一样的。其实我们好多佛教徒都在这个上面有歧途,就是我们自己对佛教的教理上面不了解,用分别心这样去想,就这样去做了。回头自己也觉得很难受,其实你自己也发现你觉得这种行为跟陌路没什么区别,跟冷酷无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你在人群当中生活,怎么可能没有一个这种人际之间的联系呢?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帮助你,你那份感恩难道不叫情吗?我们对上师的这份感恩你就敢说它就不是一个情感吗?人的心相续它是由这个东西组成的呀,只是说我们断除它的那种耽恋不舍、贪执,源于这个贪执当对方不如自己意的时候,马上生嗔心;当对方如自己意的时候,马上生起那种执取为我所的心。这个东西真的是造业嘛,就说要断掉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对父母的慈孝之心,对孩子的养护之心,对亲朋好友的友爱、呵护、珍惜之情,不可能没有的。我们又不是个木头,又不是修成个无情。而且运用大乘的善巧方便的修法,它是生起我们慈悲心的因,这一点一定要懂得。老班里面我常常提这个问题,我希望以后再不要很明显地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你自己没有学好,屎盆子全部扣在佛教的头上。你是有很大过失的,你自己的行为太偏激了,最后还是说佛教里面如何如何,使劲儿的往佛教上扣这个屎盆子,让别人一个劲儿地误会佛教的话,你那个过患很严重的。这一点一定要把握一个中道,修行人不能够这样操之过急,不能够用分别心想当然的。

像这段颂词的后面,我是担心今天是不是又讲的广了,今天这段颂词后面不是就有一些“不经求学轻博大,不依上师谤圣教”,还有讲到“不讲法藏自妄造,不修净观讥讽他”,这些内容相似的里面,还有那个“乏教悉皆生邪见”等等。这里面有一部分其实就涉及到是我们佛教徒自己用分别心没有真正好好地闻思经教,不懂得佛教里面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而想当然地认为佛教是这样佛教是那样。虽然说你自己没有在口头上诽谤佛教,你没说佛教不好,你还大加赞叹佛教好,但是你的言行上面是一种间接的谤法。为什么这样讲呢?你的言行上面你的行为偏激,你又说这是佛教里面教你的行为,你不叫间接谤法吗?你不叫间接诽谤佛教吗?你就是给佛教扣了这个屎盆子的。所以我们平时的行为,心不要太过于紧,放松,然后走一个中道。

其实作为在家修行人,我们有的时候学的经教有些是针对出家众来讲,有些是针对上等修行的这种舍世者的方式来进行宣说的。但是对于我们在家修行人的话,你要根据你自己的环境根据你自己的身份适当的把握中道才是真正对佛法有饶益的一种相,否则反而适得其反,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今天的第一个颂词就是讲到作为佛教徒或者修行人,最起码应该懂得世间交友之道。否则的话,如果你这个方面刚开始好像贪的不行,后面的话又随随便便喜新厌旧地远离,这种贪嗔之心就是一种我执所摄。那么,我刚才说了嘛,我们世间交友的这种“君子之交淡如水”,把握这个原则。这个友谊是越长越好,不能够随便舍弃。如果对方没有真实的是一种恶友的身份的话,是不该舍弃的。如果你随便地抛弃,是你自己做人做的不好,你自己的人格有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在佛教徒的环境里面也有可能这样,说是是道友的身份也是属于是亲兄弟,但是你有可能喜新厌旧,今天喜欢跟这个在一块儿了明天又喜欢跟那个在一块儿。你同样会引申到佛教团体,今天依止这个上师明天又依止那个上师,然后又看到一个新的上师又贪的不行,泪流满面的五体投地地扑上去,最后没过几段时间又远离了。有时候就觉得这个人的感情实在太丰富了点儿,见到谁都是一种充满感情的状态,走过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感情退的也有点儿让人接受不了,好像水火之间连一个过渡的温度都没有,当下就从100度一下降到零下100度,那个感觉让人是很不舒服的。其实这一点就已经说明这个人在世间做人的时候感情就不专一,感情不专一不是个好事情。要专一的,我们跟那个人形成了缘分,不光说是异性朋友之间,包括平时正常的交往,你跟这个同事、跟以前的朋友,你这样一点点走过来之后,这是在我们生命当中留下的痕迹,你不能从名言的现象里面——当然,如果从空性的角度都是空性,但是从名言现象的角度的话,留下的这种互相一起走过的生命的里程的、一起成长的这些痕迹,你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就抹杀掉了?什么都没有了,对方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帮助、支持、呵护,他对你的那份珍惜你可以什么都不看,好像没感觉。这样的做人怎么能做的好呢?这种人从对方的角度来讲你是一个该舍弃的恶友,成了这样的一个关系,这是不合理的。

所以说佛教徒还不是不讲究这个,尤其讲究。佛教徒在世间做人如果能够把握一个很好的、很稳定的、很专一的做人原则,那么在出世间学佛里面才容易成就。他在依止道友方面在依止上师方面就会如理如法,不会出现像现在这里所呵责的喜新厌旧的那种情况。所以我们从世间人道的角度都讲到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话,更何况出世间的法规。这个世间的规则不是我们学佛要丢掉的东西,有些道友没把握好的话,还认为自己安住在空性,万法唯心,认为自己断除情执,实际上你连做人基本的原则都丢光了。那么人的基本法相不具足,那应该是什么了?上师这里也讲了,当然我就觉得这个词说出来有点儿心慌,是不太方便讲的。但是你做人的法相都没有了你还怎么叫人呢?那个的话如何又成佛咧?这就越差越远。所以我们要把握一个中道的原则。

其实在世间对好友的珍惜是很有必要的,学佛又怎么样?学佛又不是说与世隔绝。你在世间要活的更加圆融,你要懂得跟你的家人怎么去打交道,让他们依靠你的学佛的力量,让家庭的环境处在慈祥温暖的环境,你这样自然就会给——你的父母的话,前面我也说过,暂时的角度孝养他的身、孝养他的心乃至于最终引导他学佛。对自己的子女的话你要给这个家庭环境创造一种温暖的环境,让子女在爱当中成长、成人,那么他的心相续就会健康就会阳光,他会懂得去爱别人。这个是我们的责任,你们作为在家人是有这个责任的,不能够随便的就把它扔掉了,这是不合理的。那么对待自己的工作单位的话,对上恭敬,对平等的人和睦相处,对自己的下属、对下的人你要有这个慈悲心来呵护,这个不是我们佛教讲的理念吗?做人同样如此,这个不光是说“哦,这个只是针对佛教徒,对世间人何必要这个样子?”不是这个道理,不是这么说的。你对谁都应该要保持这样的一个原则,而且别人只要对你有所饶益的,只要是曾经帮过我们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能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世间人说“哦,他们都是我们的道障”,一脚就全部踢到一边去,全部就不管不问了,让人家觉得学佛的人好冷酷哦,学佛的人特别的冷漠无情,特别的连世间一般的正常的情感都不讲的话,这种人人家看着吓都吓死了,谁还敢学佛?这不是说你间接的在谤法吗?因为你自己把佛法学成这个样子然后表现出来这种形象,人家就认为佛法是这样,你就间接的引导别人谤法。这个过失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希望作为我们每一个佛教徒一定要有智慧,做事不偏激,做事要有情分在,最起码你有你的有情有义,佛教徒要有情有义。有恩者要报恩,你要知恩图报,你要知道是非取舍,别人对你有过饶益的你不能漠视。你家人对你的付出,有些为了断情执,家人对他的那份付出对他的关怀他就根本好像看不到一样的,这样的话其实是很不合理的。从在家修行人的角度,这些全部都是要调整的,否则的话跟第一个颂词讲的没区别了。

那么另外一点我也是想针对有一些年轻人,当然这个可能我觉得针对你们佛教徒来说不是很适合,因为佛教徒在这个方面毕竟是做的好一点,最起码你们守的居士五戒,守居士五戒里面杀盗淫妄这一条是守得住的。但是我是觉得在末法时期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也不敢说佛教徒就一点不涉及就是属于异性情感的问题。男女之间的情感现在也是换朋友跟换衣服差不多,甚至结婚了以后离婚率也很高。我觉得从佛教徒的角度这一步就不会像世间人做的那么随便,结婚跟穿衣服离婚跟脱衣服一样,随随便便换一次换一次又换一次,这个就有点麻烦。

其实也是涉及到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们说,从夫妻之间来讲,缘分也是很甚深的,你跟他如果缘分不深不会结为夫妻的关系。那么不管是这一世,因为到了末法时期人相续中恶业多善业少,所以每一个家庭几乎都有一些口角、吵吵闹闹、不是很合,最初互相之间的那种感觉好像情投意合的味道到了结婚之后可能也就消失殆尽了吧,这种感觉还是很多家庭都有。这个没有办法,为什么呢?这跟我们往昔造作邪淫等等的这种业有一定的关系,业力成熟的话确实很难转,这个是没办法了。但是并不代表因为这个原因,一个家庭的组合或者说男女异性朋友之间就可以随随便便的,不舒服就拉到,不舒服了就离婚,这个其实真的是很不合理的。

我们说起来人的话他是要有一个做人的底线和原则,我们自己为这个家庭又付出过多少?你为你的爱人又谦让过多少呢?我记得以前在学习《前行》的时候我给你们引用过好像是以前阿姜布拉姆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书,就是讲到一对夫妻在森林里散步,当时就听到“嘎嘎嘎”的声音,男的就认为肯定是鸭子叫,女的就争着说这是鸡叫,认定是鸡叫。然后这个男的就觉得这个女的耳朵肯定出问题了,明显的这种“嘎嘎嘎”的声音怎么可能是鸡的声音,差距很远。然后两个人就因为这个一直争,争到最后的话,女的已经委屈的就开始掉眼泪了,就很委屈就说“肯定是鸡叫”,就是不服输。当男方看到女方眼睛里的这个泪珠马上就掉下来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他们两个曾经结为夫妻的时候曾经立下的誓言,就是说“生死与共”,这属于是夫妻之间的这样一种誓言和承诺。这个我们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当然也有。那么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他当时反映过来的时候他就想起来,其实对于生活当中你说你这一声到底是鸭子叫呢还是鸡叫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夫妻之间的和合。

所以我的意思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包括朋友,男女朋友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走在一起,处于这样的一种缘分当中的话都是不容易的,包括舌头和牙齿还打架呢还互相咬呢,何况人和人之间他的习气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那既然是在家修行人,从一个在家人的角度来讲的话,这个是很正常的。你不能够因为觉得他稍稍的这方面不如意那方面不顺我的心,我学佛他不学佛,就因为这些原因的话,“拜拜吧,算了吧”。这个其实不是特别合理。

如果是出家人就完全不考虑这回事,但是作为在家人来说,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因缘就好像是非要争一个你对我错,争一个对方顺不顺着自己随不随顺自己的这个问题,就开始觉得我的婚姻要不要继续我的朋友要不要谈。这一点其实不是特别的合理的。我觉得里面还存在人和人之间交友都要存在一个互相包容,包括刚才我们讲的,从最知心的朋友,仅是从一个好朋友的角度上,不说男女异性的问题,从朋友的角度来讲,那难道就不存在一个包容你才能维持你的友谊长久吗?当然需要。你的朋友也有各种各样的习气,你不包容他你跟他是走不到底的,你跟他是无法维持这一份友情的,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是觉得从佛教徒的角度,我认为好多佛教徒倒是不会轻易地像世间上的现在的这个已经没有道德底线的一些人,他这个结婚就跟吃饭一样,结了离离了结的,随随便便的,然后留下好多的单亲的小孩,很可怜。他们心理的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人都显得比较孤僻、比较极端、比较脆弱,实际上是因为缺爱的缘故,父母的爱没有落在孩子的身上,没有在爱中成长,所以他长大之后他就愤世嫉俗,他就特别的偏激特别的我执重,而且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从父母的角度来讲是有很大责任的。

那我们佛教徒就是一个方面在这一点上可能要好很多,他不会轻轻易易的随便张口就喊离婚。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的话,这种婚姻的维持,也不能够让家里面好像整个家庭就像个电冰箱一样的,冷的,没有人愿意回到这样的家里面,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人的温暖,这个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今天第一个颂词讲的比较多一点,都是基本上从世法的角度我们做人要把持一个原则而且自身是有一份责任在的,我们自己的初发心毕竟作为在家修行人有自己的家庭、工作,那么这个初发心组成的整个家庭的话,你有你的一份责任,最初你自己要考虑到你给这个家庭付出什么,你要怎么样去维护这个家庭,怎么样去维系一个家庭的温暖,这一点的话是不能够说是单单依靠说“佛教断情执,佛教要断除贪执”,就把它抛掉的话,回头自己实际上是人格没有做好,成佛更加遥远。这些问题希望道友们再好好地思考一下。这是第一个,就讲到这里。这有几个点,你们一定好好的思维一下。

下面第二个颂词是说

无有神通妄取过,无悲伤害依人心,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执凶手心。

这地方主要是提到了有一些特别是像学了宗派的,像世间人的话他不会说神通什么的,他都不承认这个东西嘛,他根本不承认前后世不承认有神通,说不上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主要是学习宗派,尤其作为我们佛教内道徒,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麻烦的。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主要还是我执比较重,主要是我执强烈的缘故。他特别想维护自己的名,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希望别人能赞叹自己具有功德等等的源于这些原因而导致的没有神通“妄取过”的意思是什么呢?没有神通但是却欺骗别人说自己得到神通,间接的直接的说我有神通,上师这里说然后导致于别人的诽谤、诋毁、各种流言蜚语。

有的时候即便是你让别人相信,就像这段里面上师不是举的《百喻经》的例子,《百喻经》的这个例子曾经《四百论》里面也有一个相似的例子,这个例子很引人深思。我们就说这个婆罗门他为了让自己得到名利,他们婆罗门教里面有好多算卦的那些打卦啊算命啊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呀,有这样的一些。其实佛教里面也有,只不过真正的修行人不是特别的过度的强调这个东西,因为它属于是一种附属产品,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求解脱,所以说对这些方面就比较隐含而且不着重强调甚至有一些即便是精通这一门的话他也不往外露,因为这个东西跟修行直接的解脱道来讲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他也不会露出来。修行人让佛教徒的目标全部都引到那里,这不是他的目的,只是这样。

那么像这个婆罗门教里面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个人他也想依靠这个方式而自己能发财或者说得到名利,结果他就以他的孩子作为代价。首先跟别人预测孩子显现是在那里大哭,孩子马上就死,到了后面七天之后就故意把孩子杀掉了,然后让别人认为他真的有神通真的说话很准他的预测力很准得到他自己预期的名利。这一部分就说不会导致于别人的诽谤、讥讽或者说流言蜚语,倒是不会有这个,但是他自己的目的就是他没有神通却是故意在别人面前显现出他有神通的话,实际上最终还是等于是说“取过”,说这些妄语的话自己不得不取受这些过失,自己自然会取受过失,这个结果是很麻烦的,肯定是在三恶趣当中感受痛苦。

而且我们不说的太远,从《百喻经》的公案里面是讲到一个婆罗门的这种行为,我们有时候看到这个行为觉得好愚痴,为了自己得到一点名利,宁可丧失自己孩子生命的这个行为,就觉得这个人的心真的求名求利已经求疯了,真的太愚痴了。我们说名利这个东西尤其作为佛教的内道徒来说都很清楚,名利就像空谷回音一样,它给我们带不了实质的。所谓利就是钱财受用方面,就像水中月,是一个虚幻无实的影像;受用也是一种如梦如幻的相。一个人受用再多,也只能是暂时满足自己的五欲,对五欲妙有求的一种暂时的有漏心。除此之外对解脱的功德以及自己生生世世的安乐得不到任何的饶益作用,没有任何饶益作用。为了这个,宁可行持杀子的行为的话,太太愚痴了,到了后世决定在三恶趣当中。

有时候我觉得这个公案真是这样,而且你说他这个行为的话让别人以为是真的,那他以后一直给别人这样打卦算命,就不一定能说的那么准的话,那他这个名誉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有时候确实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好愚痴。这是这个方面,我们了知这个主要的原因就很好懂了了,主要是我执太重,所以这里也说要刺中我执敌人的凶手之心,一定要把它消尽,然后才能够断除那种过失。

而且从我们佛教徒的角度来讲,这个“无有神通妄取过”就涉及到是一个说上人法妄语的问题。说上人法妄语实际上是我们的四根本戒之一,你就不是单纯的说是,我们说妄语有好多种,有上人法妄语还有大妄语中妄语和小妄语,有好几种类型。那么上人法妄语直接是破掉根本的。而这里面的话如果你没有神通而说自己有神通,你没有功德,就像那个婆罗门一样用其他一种方法让别人认为他有功德,全部都会犯上人法妄语的这种罪业。根本戒都破没了,更何谈于解脱呢?只有到三恶趣当中去呆的份儿啦。

这一点到现在在末法时期还是有很多人,有些人他就是比较间接的,我只能说是大概举一些例子。你像有一些人就是我梦里面梦到如何如何,他有些会这么讲,他就说如果说连着七次梦到什么梦境的话,在经教里面就说这个人就是断贪的阿罗汉,然后他跟人家说他连着七次梦到这个梦。他倒不跟人家直接讲自己是什么圣者啦,自己是加行道的菩萨啦,他不这么说,他只说“我连着七次怎么样怎么样了”。然后人家又知道了实际上连着七次如果有这种现象的话应该是什么什么功德。我只是做一个类举,类似的例子。以前他有一些间接的说法,就比如说这个经堂里面有一个阿罗汉,结果这个经堂里只有你和我,对方听了对方这个人知道自己不是阿罗汉,那么剩下的阿罗汉只有他了。只要对方听懂这个话的话,他会犯这个罪业。他就是拐弯抹角的,“我听说有些经教里面说几地几地的菩萨,或者说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他就有什么什么功德”,然后又拐弯抹角说“我在修梦光明的时候,我到了哪个哪个清静的刹土”。间接的就让别人认同,他这个两个一对比,实际上我现在应该达到了或者是什么资粮道菩萨的境界或者是加行道菩萨的境界。这种间接的说法都属于这个范围。

为什么我们忍不住要说?尤其以前我跟道友们分析,有些道友忍不住喜欢说自己的好梦,忍不住喜欢说梦里面上师怎么加持我,我好兴奋哦!可高兴了。梦见上师怎么给我灌顶。这些为什么一定要讲出来?是因为希求获得别人的赞叹和供养。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认为自己修行最近是不错的,最起码最近是不错的,有一定的功德产生了。我们好多人是遮不住的,那个嘴怎么都封不住,怎么就想讲。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很自然的那种强烈的欲望,希望能够在各种场合里面找到机会了就想跟别人说这个呢?就是自己贪求名利的心。但是呢,这话说出去了好多人也不愿意承认,有点尴尬。但是实际的意义上真的是因为这个心,所以你才克制不住的方式想跟别人讲自己怎么样啦,这样了那样了,让别人认同自身的功德。实际上是跟贪名利的心有很直接的关系的。

所以我觉得这一段跟老班的道友讲比较方便是因为老班道友相续相对来讲确实要成熟一些,闻思的经教也多,闻思的年头也长了。懂得多的话心里面很多道理是比较能够把握得住,不像包括新学员一直处在那种新奇的心,好奇、激动、热情,很单纯的这样的心态的话,有的时候这个心情,这样跟他讲的时候他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吸收,反而不知道会不会有别的想法也不好说。所以呢,我们说这一段内容其实在末法时期现在看的话,就像那天上师前段时间,我们现在每次跟居士打交道,其实有时候有些出家人也是这样,喜欢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谈自己呢?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这个问题在。他在谈的过程当中不自然地就会谈到自己的历程、修行的过程,如何这样如何那样。他这里面就是人“欲求”,就是喜欢说自己的话他是因为渴求名利的一种心态在里面。这个就是道友们可以好好地去体会,我们有的时候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让对方能够明白某一种法理,为了能够让对方产生信心,你可以谈一下自己的经历,你遇到什么上师他是如何的功德等等,那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目的,纯粹的就是很想渴求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一些功德说自己值遇的上师怎么怎么样,说一些奇异,这方面的话那可能你相续当中那种渴求名利的心态又在抬头了。这个出现没关系,很多道友不要太硬了,从此之后就差了在胸前摆一个止语牌,再不讲话了。有时候我就是讲课的时候很担心的,有些人做事情过激。其实我说句实在话,你尤其不想在别人面前显现出你求名利的心,也是一种名利。能听懂吗?尤其的不想在别人面前、特别刻意的不想在别人面前、就怕在别人面前能表露出自己求名利的心,就是一种名利。希望别人认为你的修行特别好。

所以我这么讲的意思不是说让你们说“那该怎么办?”不是这样。我们慢慢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有这种心态就是等着发现,发现了自己开始去调整,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调整。其实在别人的眼里面人家可能感觉“你看,这个人求名利了吧?这个人又开始表现自我了吧?”没关系,让人家去说嘛,没有关系。关键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自己能不能意识到。等到我意识到了可能我已经在别人面前表现了好久了我才发现、我才感觉到,“哦,我这个心有点强,好像是在求名利的一个心”。好,我现在开始慢慢去对治它,开始去调整它,就这样走过来,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有一个中道的温和的一种调心的方法就可以了,不要刻意的好像去压制,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没有这个反而刻意地表现出一种什么什么的相,其实你那种心就是一个求名利的心,自己意识不到而已。做事不偏激,凡夫修行人求名利的心是很重的,你说讲一堂课就断掉了,我也断不掉,我讲者也断不掉,我也觉得一般修行人普通修行人想断掉不是说断就断的。但是道理是这么讲,也有很多时候自己意识不到,其实旁观者的话已经感觉出来了,“看看这个人又开始显摆,又开始有这个心冒出来”。自己可能好长时间都没有意识到,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哦,我觉得有问题”,我就去调整就好了。慢慢慢慢你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智慧就会越来越增上,然后你这方面断的力度就会越来越大,就是这个过程。这与别人在旁边笑话你,说“你看你自己讲的这么好,讲的天花乱坠的,其实你也挺求名利的,你在什么什么时候你特别爱表现”。那就让别人去说嘛,因为我就是有这个东西,不是说口说就能够排斥的掉或者我只要讲了我就没有,不是这样子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关键就是自己学会去能够反观学会自己意识到这些问题,一点点的断除它,很重要,走一个中道不要偏激。

这是讲到前面的这一部分,其实这一部分确实第一句话真的要注意一点,还有第二个《杂譬喻经》里面这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也很喜欢。上师说他很喜欢这个公案,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就觉得那个小孩子太聪明了,非常的聪明。我们说把菜盖到饭的底下,他的那个动作感觉真的很有智慧,虽然说从六道本师的角度来讲好尴尬。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有的时候是有这个毛病的,人家一听、一说他是什么什么的转世,听说他有什么什么的功德,“啊,真的呀!”马上就相信了。我有的时候觉得人好好骗哦!怎么那么容易就能相信呢?对方说一句话他就信。有时候比如我们说听说哪个哪个产品特别的好,现在因为产品多了嘛,广告也多,所以人看的多了之后都会有分别心——是不是像你说的那么好?你先买一个用用看,如果真的好,它都挺实用的,你用的真的好,那我就买一个,你用的不好用,我也不买了。都挺实在的,还知道能有个实验或者说稍微地分析一下,“说的那么好,是不是真的这么好。骗人的,广告很夸张的咧!”这个他都会有分析。好,一到了佛教里面,还都是那种看不到摸不着的,说是什么多少世的转世,你凭什么说他就是多少世的转世,你看到啦?你听到啦?眼见耳闻就是真的吗?那你为什么不相信广告上面都已经画面都出来了你也不相信?你这个子虚乌有的东西你看也看不到前世的几世转世你一下就能相信,很奇怪哦。就有些我们佛教徒这方面真的是需要再考虑一下。有时候是说观清净心,但是你在没依止之前真的要观察一下。随便说“听说是如何如何”,根本不考虑自己平时所学的经教,然后听到这个事情用经教的道理去分析一下它合不合理,马上就相信了,然后一个蹦子就冲出去,好幼稚哦。这是学佛的方面的话只是幼儿园的水平,就是幼儿园的小孩子好骗的水平,特别容易受骗上当。虽然一个角度我们确实也不敢说,尤其是像这些善知识这个如法那个不如法,绝对是不敢讲,道友之间也是尽量地观清净心,刚开始上课才提到这个问题,要观清净心要和合,不要老看别人过失。但是最起码你能自保,你不要受骗呐,这点总是能做到吧?害人之心没有,防人之心总是要有一点,你自己最起码不要上当受骗。有时候我是觉得,闻思过的道友真的好一点,那没有闻思过的这些佛教徒有些的话看他们一个个都是成人了,但是对佛教里面的这种认知和相续就跟幼儿园的小孩没多大区别,可好骗了,说一个就信说一个就信,“啊,是这样子哒!”马上就信了,还传给别人,越传越玄乎,然后还特别兴奋,结果最后以经完全走样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的,传的沸沸扬扬的。这个是很不合理的,就说明你相续相当地不成熟,最起码修行的相续相当地不成熟。

所以我们这里,虽然看起来有时候觉得是这里面讲的过失的话,其实那个小孩这种试验真的是有点尴尬,但是有的时候却是什么,就像上师说的“你连你自己的念珠丢哪儿了你都找不着,你怎么就能找得到你的前世或者你能分析你的前世是怎么样怎么样,你跟这个人过去的缘分是怎么样怎么样,你是我前世的什么什么弟子,我是你前世的什么什么叔父师父,你是我生生世世的怎么样怎么样的”,这个说的很清楚,这些怎么说呢?就是我们说上师这里不是讲了一个原则嘛,我们不讲善知识级的,这些不是我们能讲的,我们就讲道友之间的话,即便是自己真的有功德,少说神通,道友和道友之间少说自己尤其是好像你做了一些特殊的梦你有一些特殊的感觉,你好像能感觉出对方的什么什么想法,这样的话你不要随便讲,让别人以为你有他心通,那这个是有过失的,真的有过失的。除非你即便是退一万步来讲你真的有这种超胜功德,确定无疑,也不能随便说,不能让别人知道你有这个功德,除非有一些特殊的度众的必要或者是上师开许,否则的话是不能讲。以保密的方式继续去修行,是要把握这个原则的,不要张扬,这也属于失毁功德的因。宣扬的原因都是因为名利,逃不开这个的,否则你为什么想说嘛。反问一下的话,你找不到别的理由。也就是说你为什么那么渴望想跟别人讲,就是因为名利的缘故,怎么分析都逃不出这个东西,没办法的。

如果说一旦以那个心态真的张扬出去的话,功德就很快消失了,功德很快都会丧失,这一点的话就是说到修行人的那种素质,一定稳重低调而且不受名利的控制,这方面相当相当重要,否则我们修行的功德很难增上。就不要谈修行了,闻思啦、了知一下佛教的道理啊、念念咒这些都是没问题,真正自己相续当中修证的功德那个一定是要隐藏的,一说出去的话就已经没有了。而且暂时出现的这些功德,我们这次尤其是学《现观》的时候,可能有些道友跟着学一点,自己再思维一些的话,能意识到,其实我们现在暂时出的那些一点点的有漏的神通、做的好梦、得到的加持,离成就还差的相当相当遥远,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有可能你有这些感觉的话,你资粮道都还没入呢,你即便有这个感觉,资粮道都还没进去,更不要说达到圣者的果位,那更差的好远,差的很遥远的。所以不要太想当然,觉得修行就是这样,有一点感受就觉得自己马上已经如何如何了,那个想法就是高举心已经相当高。但是因为你没有比较的缘故,因为以前没得的你得到,所以你特别兴奋。但是未来的圣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概念、什么样的功德,在我们心里面是未知数的缘故,所以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就觉得特别了不起了,其实离圣者果位还相差的相当遥远。所以,从经教的角度上闻思了以后,最起码能让自己的心稍微的能够不是特别的高举的这种情况最起码能够有,这是闻思的好处。懂得圣者果位的境界和自己暂时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功能、功德比较起来的话,没办法说。就像一滴水跟大海之间的差距一样的,就如同一滴水跟海的差距。所以不要因为暂时出现的这种功德相而有一种沾沾自喜这样的一种状态。乃至于像这个颂词本身,我刚才是退一万步说,假如说有真功德你都是不能够这样去讲的,何况你还没有神通、没有功德,用一种说上人法妄语的方式来取受过失,真的是没有必要的。

第二段“无悲伤害依人心”,这个主要是从大乘的菩提心。其实我有的时候是觉得越往大乘走的话越困难,就是说的搭乘菩提心的问题。大乘的这种发心是非常非常清净的,可能有些道友说,这个“无悲伤害依人心”我知道它的意思是有些人依投于你,但是你对他却没有悲心地去呵护,去保护,去爱护他。这个应该是从善知识的角度来讲的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已经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修行人来讲,每个人都是他人的依怙,可以这样讲。你们在家的居士也同样如此,都是他的依怙。就是对于那些依靠你的人,不能够随便地舍弃他们伤害他们。有一些可能说,比如说我带一个组的话,可以说组里的人依靠我带领他们一起共修,算是一种依怙。当然我们大家每个道友都不认为自己是一种依怙的身份,觉得没有资格,我也是这样想,但是实际的道理上确实有这个关系在。虽然我们每个人依止的都是上师,认为上师是我的依怙,但是在这种小的团体当中,确实你在带这个组的时候,组里所有的道友就是通过你的组织能力、你的共修的方式方法,让他们觉得这一场共修有没有收获,有没有感触,觉得这场共修的内容收获非常大,很高兴,下次还想来,这个都是要靠你的,这个实际上自然形成的一种关系。

还有另外一些方面,像出家人就不讲了,从在家修行人的角度来说,其实你的家庭,你作为一家之主的时候,你是这个家里的依怙。当父母已经老朽,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话,你就是他们的依怙,他们是要养儿防老的,对吧?那么女子也是一样。作为自己的孩子他肯定是把你作为自己的依投处的,我的父母是我的依怙处,这是他唯一最依赖的依怙处。这些全部都有,不能够随便舍弃、随便放弃,这个是不合理的。我这个讲的是最粗浅的一层,点到为止,再不发挥了,时间关系,我不发挥,你们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该负的责任要负,该修出的慈悲心要修,情执是要断情执,但是慈悲心跟情执这两个不是那种情执断掉了慈悲心自然也就没有了,不是这样的。慈悲的理念不遮障,不是对情执起到互相遮止的作用。所以你断掉了情执,你一慈悲心摄持的一种方式来照顾或者呵护你周围依靠你的人,这一点是很有用的,很有必要的。

另外一个如果从这个颂词本身意义上,按理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我刚才讲到这个颂词涉及到菩提心的问题。那么所有的众生其实都是把自己作为依投处的,你发起了菩提心,你是属于因地菩萨,那么所有的众生是被度的对境,是一个被度的友情,那他是把我们作为依投处。就像以前上师曾经举过相似的例子,就比如说我现在想从学院走到县城的色达,要走到那个位置上的话,路上有盗匪,有强盗,我就不敢去。这个时候有个人承诺,跟我说:“我带你去,我保护你去。”那我在这一条路上的话,我紧巴巴地跟着他,为什么呢?他承诺了他作我的保护者,我依投于他,我依靠他的力量我在路上不受损害地直接达到目的地,是这个关系吧?那么我们跟众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发了大乘心的人,他就是这种缘分。就是你在众生面前你已经承诺了:我一定要把你们度出轮回。最终还不光是以度出轮回为目的,最终要让你们成就最究竟的佛果,我给你们承诺的是这件事情。因为众生自己在轮回当中出不去,他没有力量,他自己不知道怎么走解脱道,他出不了轮回,他一直感受痛苦,所以他这个时候会把你当做他的依怙处。承诺了保护我,把我度出轮回,乃至于让我得究竟佛果。其实我们的愿真的发的很大哦!现在自己想一想“哎呦,发的这样的愿,我自己现在还一塌糊涂的,怎么度众生呢?”就是这个道理,话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菩提心发出去的话,真实相续当中有真实大乘无畏菩提心的人,他修行一定是相当如法精进的。为什么?他自己承诺了那件事情,他不可能再懈怠了。他心里面真的有这份把众生放在心里,把众生像宝贝一样地放在自己的心相续里面视为珍宝一般的,想把他度出轮回的话,他急着去修法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看众生看得很重,他忍受不了众生在轮回当中感受的痛苦。我这样去形容,可能大家就觉得“哎呀,这个菩提心是很伟大的。真的不像我们课前课后发心这么简单”。有了那颗心的修行人你知道他的心多么堪能吗?你知道他对众生的感觉就像看自己的独子一样的那么疼爱,他会原谅众生所有的过患而且他还能够原谅众生对他的所有非理行为,一心一意就想着“众生不管再怎么样负我,我也要把他度出轮回”,是这颗心。

我要说到这里我又拐到前面,更何况道友和道友知见还不合和,我说到这儿我就想起那句话来。我们发的是这个愿哦,你对于这些有邪行的众生你都能付出这份心,又怎么说你不能够容忍道友的一些过失和缺失呢?他的习气毛病和不如法,为什么你就不能够宽容呢?这说明自己没有菩提心嘛,很简单啦,我说的比较直白,还是挺难听的。但是一分析的话,毕竟经教里面说到菩提心的相状就是这么一种心态的话,你也不能把它降低标准,它就是这样的。那只能说我们自己心相续当中只是有一个发心,根本没有产生来菩提心出,差的好远。那是要靠修力,好好地去修才能有这个心量。

所以这个颂词“无悲伤害依人心”,总体来讲就是说,作为一个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一个修行人,对所有众生都应该作为他们的依怙,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他们把我们作为依怙的。那么你要呵护他们,你不能无有悲心的方式随便地伤害他们舍弃他们,是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自己想想这个道理的话,我们是平等对于一切人都应该慈悲有加的,慈悲呵护的。你认识的不认识的,你认识的话无非就是亲朋好友工作单位的人你周围的生活圈子你的人际圈子,你认识的,你都要用这种心态来对待,何况你不认识的。

那么现在我们很多佛教徒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一些走的比较偏激,正好反过来,他把他认识的人全部都舍完了。你认识的人你都舍弃了,你不认识的人还能在乎吗?你这个菩提心对谁发呢?其实你发的就是个空心,根本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一点要懂得。整个颂词总的来说先不要看那么远,说是一切众生如何如何,我要对一切众生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先不看得远,最起码我们对周围的人应该要有一个慈悲之心,不要伤害他人,你要有一个慈悲呵护的心态去呵护他心,不管他是学佛的不学佛的你都应该要随顺他呵护他心,相当重要。这是我们修慈悲心很好的一个途径,这个以前讲到广,今天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发挥了,这是要注意方面。

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悲伤害依人心”的主要原因也还是我执,我执重的人悲心出不来,我执重的人是唯我独尊的,他是不能损害自己的,所以他就会在这个方面经常打架,一旦涉及到他个人利益的话,他悲心马上就会受折损,然后他自然就会伤害别人、加害别人、舍弃别人,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以我为主。

所以现在好多的大乘佛教徒为什么修行中有好多家庭中家人都说“你这个人修的好自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他的我执心,他想自己成就、想自己解脱、想自己修法,然后就认为家人是障碍等等那个心思强烈,你有这个心态人家就能够感觉到你这种心态,所以别人说你特别自私,越修越自私的原因也是在这里。而我们有些道友可能纠结在这里,就是“我如果随顺家人,那我的修行真的要放掉。本来生活工作就很紧张,我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念咒没有时间修法”,其实这个的话我们慢慢要调整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理念是调整成你缘他们发悲心缘他们产生一种以慈悲心摄持的这样一种心态,并不是在外相上。我们有好多修行人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我在外相上应该如何如何那个想法,其实我说的这个意思都是在我们心相续的一个调整上,你的心相续的这种改变,以一种慈悲心去摄持的话——当然我说的这个过程对老班道友好讲一点,如果是初学者的话,这个方法没法交流,还是有点麻烦的。就是说什么呢?在自己心相续的那种调整,你是换了一种眼光去看对方的,你不会再觉得对方跟你的这种不合、对方跟你的不配合、不支持你学佛或者说对方老是挑你的毛病损恼你,而是你会在碰到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你有一种慈悲的心态,学会去宽容对方,学会去接纳这样一个不圆满的家庭成员的习气、毛病。就像我们平时说的,你要宽容道友的习气、毛病,是一个道理,就是在这个方面开始去调整。那至于平时生活工作的安排还是尽量地在自己工作生活之余抽出一些时间自己来闻思,尽量地把它搭配好。其实确实我也知道这个话说出来容易,你们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地困难,因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但是这一方面我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好的方法,但是我能够跟你们交流的方法就是把以前的那种偏执——认为佛教里面的断除执着认定是那样的一种执着,这种偏执还是要调整过来的。以一种慈悲心去摄持,然后学会跟你的家人去沟通,学会跟你工作单位的人去沟通,这个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很重要。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其实这就是自己心态上面一个慢慢的调整慢慢的一种归正归摄,让自己自性本性善的那一面开始慢慢往外流露的一个过程,并不代表你外相上面好像需要花出多大的改变。其实当你的心真的开始对你的家人有一种你想呵护他们,想从感恩的角度上面来报答他们对你的这份付出、对你的这份恩德的时候,你的心态一变,你的行为上自然就会有所调整,那么你家人会感觉到你心的那份变化,说不定你家人的环境慢慢地就会发生一种改变,全部是在心上的问题。这是我所强调的一个点,但是我确实没有能力比如说有一些工作也很忙很想抽出时间多闻思一点,多看看书,多在佛法上缘一点,但是很纠结,时间上也不够用的话,我也只能说你就多祈祷三宝,慢慢地看自己以后这方面是不是能够有空间和因缘,确实我也没有别的方法。我刚才交流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在知见上面的一些偏差,那么无论如何先要调整过来,否则越修越偏激,而且越修越自私,那个还是很麻烦的。这样的前提下,你即便是空出很多时间来修行,你修不出去呐,那不就叫浪费时间了。我主要是这个角度上跟大家做的一些交流。这是我们这个颂词所讲的。

寡闻普皆作揣测,乏教悉皆生邪见,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这个颂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而且也是末法时期经常会出现的,经常会出现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前面那里面上师举了好多很殊胜的一些公案,根登群佩大师,还有那个外国人他能记得十年里面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你们自己好好看,今天时间太紧了,我有些地方没有讲到的话,你们下面要复习到位。

我们看下面这个颂词,这个颂词也很重要。它里面所提到的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些人寡闻,就是他没有广闻博学的智慧,但是他对经教、教理实际上没有广闻,没有圆融地、没有完整地去学习它,也不懂得真正经教之间的含义,自己实际上没有什么教证理证,没学通,自己就做揣测,认为这个对那个不对,妄加定论。这个是个很麻烦的事情,现在末法时期的人,怎么说呢?这方面他随便地找一本佛书,只看了其中的一两页然后就发表一大堆的评论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还有一些就属于真正的佛教徒,还属于佛教徒内部的。但是他平时不爱闻思,不学,只是随便地看一些教理,看了这些教理就随便地开始评判,“这种圣者的境界是很不合理的,这个法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他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就随随便便这样去讲,那个真的是很危险。这种人真的是特别麻烦的,因为他涉及到的是谤法的舍法谤法的罪业,非常麻烦,所以他是属于“乏教”。就是说,自己对经教的理解对经教的了知听闻特别地缺乏,然后相续当中还没有福报,我们说有福报的人他即便是没有闻思经教的基础,但他很不容易生邪见。但是没有福报的人,他就容易生邪见,听到这个也觉得不对听到那个也觉得不对。

上师仁波切在这一段虽然讲的不广,但是我们要知道,这里面它有很多种,你像比如说我举一些例子,这些都是我们平时闻思的时候,比如说闻思五论这些会涉及到,你们老班道友再往后到了明年的时候就基本上有些学习密法,有些学习五论,然后兼密法或者兼前行,都会这样子去修学。那么我是觉得,尤其老年人我也不强求,你如果能够听闻到密法,真的是很有福报的,就是把住这个密法把住这个阿弥陀佛好好地修,或者就是把住前行好好地实修,很重要。那么对于年轻人,我确实觉得佛的教法非常地殊胜,年轻人精力还有,相对来讲是属于年轻力壮的时候,那么学一些五论是很有必要的,你要懂得。

比如说我这里举一些例子,都是我们平时闻思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讨论的问题,我今天没办法一堂课给你们讲,我只是提出这些问题的话,如果没有闻思五论,我相信在座的很多道友是没法解释的清楚的。你就比如说佛陀有些经教里面说“有我”,而且直接宣讲蕴是怎么存在,处是怎么存在,见是怎么存在。这个上师在前面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蕴见处大概都做了一个解释,我就不重复了。就是说像这一些一会儿又说蕴见处存在,“我”存在,“我”是前世的造作者,今世的受报者等等,一会儿经教里面又说没有“我”存在。然后有些经教里面说万法是无常的,这是它的法性。有些经教里面又讲到了其实他是常住,就是说单单听到,你像我们在讲《如来藏狮吼论》的时候,单单听到“常住”二字,他都有如何如何的功德,都讲法性如来藏这种大常的、常恒不变的。我们在《中观》的二转里面又一直在破常,在《中观》里面运用共同的五因不共的四因,各种各样的理证、教证、推理的方式逻辑思维,跟世间的逻辑学很像,用逻辑思维的这种方式一直在推证一切万法决定空性,没有一个万法是常有的。好,到了三转的时候反复强调如来藏是常住的,是光明的,是无伪的,是恒常的,就是大常有的。这些讲法如何去圆融?

所以我们有些地方,像《前行》里面不是讲闻法方式的时候就讲到依文不依意、依文不依句等等这些方面就提到“依文取义三世佛冤”。不是曾经举那个教证就是“父母为所杀,国王二所净”,这个教证在经教里面出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地了达,就是怎么样让你心相续不生邪见,这个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些看到佛法的话,随便地就认为佛陀说因果空性,佛陀在讲到波若里面讲到因果是不存在的、因果是空性的,然后用各种理证,属于是后学的菩萨、高僧大德用各种理证来著书,抉择出万法是空性的、因果的是空性的。他认为因果是空性的他就说“没事儿啊,因果是空性的,那就说明因不存在果也不存在。”他还有很多理证,用在名言当中,结果自己落在一个断见里面,这种情况也有。还有些认为我们所谓的从显宗来说如来藏光明,密宗来讲的话我们说的明空无二的心性的本性,讲它的心性光明,它就是一个明亮亮的东西,自己认为就是一个明亮亮的东西等等。这种讲法其实都是有问题的。还有的话比如说像昨天有一些道友听到了上师讲的密法的部分,就是讲到比如说密宗里面有这种降伏、双运的。这个道理他就直接认为降伏是跟别解脱戒的杀生相违的,双运是跟别解脱戒当中所讲的邪淫相违的,他就会认为很多是有相违之处,它是不能够合二为一。就我们说别解脱戒里面没有这个开源,杀盗淫妄,杀盗淫妄这种四根本戒无法去开源,但是在密宗当中它有这方面的一种方便。这两个圆融的到底在哪里?如何去圆融?它的道理是在说很么地方?为什么说行持密宗的降伏双运不会违背别解脱戒的原因在哪里?我们是不是自己很清晰。你说你对法有信心,多佛陀的三乘法门有信心的话,你要把信心的道理讲出来,这个很重要。

所以我今天这个地方上师没有讲这些,但是我大概给你们举一些例子。还有以前我们学到那个公案,就是百丈禅师遇到的那个野狐,他就问禅师当初他是作为一个讲法师,别人问他大成就者落不落因果,他说不落因果,结果他堕入野狐身。为什么?我们从实相义的角度来说,确实因果是本性空性的,没有因果的存在的话,为什么他这种讲法还会落到野狐身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因为在实相义当中,所谓“不昧因果”这个词已经不存在了呀,已经没有这样的概念了。那为什么他还是不能说这个只能说“不昧因果”,百丈禅师给他回答说是不昧因果,为什么只能说不昧因果而不能说不落因果?他是从什么角度只能够这样讲,他还是有原因的。

细分析下来的话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明白,真正的佛教的核心讲到缘起性空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十七课往后,十八课的时候还有十九课都会涉及到一些世俗菩提心乃至于胜义菩提心,讲到的一些缘起性空的道理,我会跟大家基本上把这个重点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还有以前在学习五论的时候有好多这方面的辩论,实相当中到底有没有一个单空的所缘,你口头上怎么样说离戏,实际上你心相续当中只是落在一个无有的所缘,实际上落在无边,你还认为是一个法界的本性就是这样,也给别人宣说,这个都属于邪见。原因是什么呢?都是这里所说的“寡闻”、“乏教”,就是说你闻思的太少了。你没有真正地精通佛教的二转乃至三转的教义。然后“乏教”,就是你缺乏佛教的这种言教的了解,所以你看到一个东西,要不然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就像我刚才说的,要说因果不存在,这是在般若经中明明白白黑纸白字写在那里的,然后就认为因果没有。好,自己实际上落到一个世俗当中就像断见派一样的境地里面去。要不然的话就是自己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佛教怎么讲来讲去实际跟顺世外道没有什么区别?”他会生邪见。或者一看到的话就像昨天上师也讲的,有些人说“密宗实际上是一种性欲派”,什么叫“性欲派”呢?就是性别的性,欲望的欲。意思说它里面还讲了一些男女双运如何如何,他就开始生邪见。这个原因是哪里呢?就我们说其实你在没有真正了解佛教教义的时候你随便这样去评判的话是没有资格的。以前上师不是举的这个例子嘛,你在你自己都没有把这个学上完,你怎么去评判说这件事情的对和错?你是个小学生的水平,你去评判大学教授所教授的知识的对错的话,你觉得你有资格吗?没有资格。你连这本书都没有完全地看完整,你怎么就能妄加断定它合理和不合理呢?你是没资格的。

这些道理在末法时期特别多,而且有些网上的话真敢讲。但是我这里别的不多说,因为我刚才给你们只是大概地举一些,其实还有好多例子,在佛经里面。我希望道友们尤其是年轻人,老年人确实时间比较紧迫,我们要抓住重点好好地修《前行》好好地修密法好好地修净土,这就够了。如果是年轻人的话,就比如说前行的基础打好了,得到密法,自己平时在修行上在这方面好好串习,另外一方面要花出一部分精力去闻思五论,很重要的。你最起码应该要知道你自己把自己的生生世世都皈投到佛教里面,你要懂得佛教的教法到底是怎么讲的,你最起码对于佛经里面这里说的这个那里说的那个它是如何圆融的它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是这样讲为什么在那个地方是那样讲,你最起码它的道理上你要明白,这个是我们每个佛教徒最基本的。我觉得不算是要求高,是最基本的。即便是说在家人比较繁忙一些,但是也应该就是不要考虑“哎呀,我还要学多久?”学佛是无期的,不要老想着学多久学多久,我们学佛是没有期限的,没成就之前你一直要学。前段时间上师讲《现观》,不是讲到一至十地的修治的时候,乃至于到八地菩萨还要精进地依止善知识闻思、听闻教法、听闻法义呢,何况我们连资粮道都还没入呢,早早地就想什么时候学完。你这种想法就是一种吃快餐面的想法,就是你的相续中可能就计划的三五年成就,这是不可能的啦。三五年能把佛法学精通的都属于是善根利智者,你对佛法没有怀疑了没有邪见了见解立起来了,你三五年就能立起来,那是个上根者,那不得了啦。还不要再说是修出去呢,那个很早啦,所以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个客观的认知。这个颂词讲的稍微偏了一点,本身应该讲颂词的这些过患,我刚才给你们举的那些例子,我的意思是我们要通过一些现在因缘很好,我们现在还有学的机会,以后没有这个因缘想学也没有办法学。没有人教没有人讲,自己自学是相当困难能学懂的。这个不是我夸口,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你光靠自学,法本翻译给你或者上师的解释给你的话,你完全自己能学懂,那个是很困难的。所以借着现在的因缘还不错,我们能学一点是一点,在这上面多下一点功夫,绝对自己对生生世世有所饶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否则就很容易落到这个地方——就是说“寡闻”,然后对于佛经教证里面所讲的各种道理你有好多揣测,你觉得这个也说不过去那个也说不过去,它为什么是这样?然后紧接着后面就容易生邪见,“这个不对吧?为什么这样讲呢?这个是很矛盾的。你看它那个经教里头明明是这么说的,然后这里面又有一种相反的说法,它这肯定是出错了”等等,缘这个法、人,缘佛教的行为乃至于缘一些圣者的境界生起种种的寻伺的分别和怀疑、邪见的话,这个过患非常严重。

以前我记得好像什么时候,我都忘记了,不知道是讲《净土》还是《前行》的时候,反正我记得给你们引用过一次。佛陀在《涅槃经》还是哪个经典,我不敢确定了,如果说错了这就不算数了,不敢确定了。当时那个经里面就说,如果你认为此法非佛所说,此法非正法,此法不应理,此法不能调伏相续,认为佛陀所说的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话或者说这个肯定不是佛所说的法。你以这样的分别心去认知的话,那佛陀当时说嘛,“此人非我弟子”,我连见都不愿意见他,而且他会在生生世世当中堕入三恶趣当中感受痛苦,从此地狱转生他地狱。这个地狱已经成住坏空四个大劫都完事儿了,全部地狱都要空了,然后你又被转到其他地狱继续感受痛苦。那个地狱也是成住坏空的这个过程走完了,它已经要处在毁灭的时候,你又被转到别的地狱当中,反复地辗转反侧感受痛苦。即便是终于从地狱当中解脱出来,会变成那种盲者、瞎者、聋者,残缺不全齐的低劣种性的值遇不到佛法的这样的人,一直处在这种身份,极其的痛苦。

这个里面都是经教里面直接讲到了,对法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有偏激有邪见,然后误认为此说不合理彼说不合理等等这些观点而最终导致的,实际上就属于是谤法舍法的过患。那么那个过患就是佛陀那里面还有一句话是讲的就是说,五无间罪都可以清净,但是谤法舍法者的罪业无法清净。就是因为五无间罪可以通过法来对治,但是如果你谤法舍法了,这个对治的法被你诽谤的话,他就无有对治,所以没有办法对治,只能够在三恶趣当中感受痛苦,这个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通过这一段的颂词,我还是讲的,即便我们现在先不谈学五论,这个有点儿远,很多道友目前还没有走到这一块儿。那就是把握一个什么呢?你对于只要是凡是佛经教证里面,佛经不管是小乘还是显宗还是密宗大乘的显宗和密宗,所有的这些经教,你平等以一种恭敬心来去对待。即便是有些说法你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会解释,然后有些人就说“那里那样说,这里这样说,怎么去圆融?”你说我也不太懂,但是的话只能说是目前我的智慧达不到这个程度,我不懂。但是对这个佛法的恭敬心,因为它是佛所说,我们都是依投于佛者,我们是释迦佛子。那么对于自己如同父亲一般的佛陀所说的教言,只能说我现在智慧不够我不能完全通达,以一种恭敬心去对待它。即便是你再没有信心,曾经麦彭仁波切讲过这个话,你哪怕说是你实在没有信心的话,你处在一种等舍的状态也行。我不评判,我不说它好我也不说它坏,不做评判,这个也是自护的一个最低的底线。最起码应该要保持到这一点,不要随便地张口说,“哎呀,这个可能不对吧?”等等,这样的话不敢讲。对人不敢讲,对法更不敢讲。

你们有时候评判人,前一次有一次我有点不高兴,随便去评判,都在争议这个大德是不是大德,我说你们吃饱了没事儿干,自己的修行解脱的问题还没解决好,然后去评判人家高僧大德是不是如法的,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儿干了。那个的话最好遮止,再不要说这样的话了。然后对法也是,“这个法这样讲是不对的吧?”这个话不能这样说,只能说“这样讲法的话我第一次听,我现在还不是很理解。”要会说话哦,一定要会说话,不要随便的对不对,怎么从你的嘴里面评判对不对呢?你怎么就能认定对和不对?我有时候在给你们外面研讨班讲考提问题的时候,也已经感觉到有些道友,不是说他故意想谤法,但是他说话不圆融,说话的话“哎呀,我觉得这样是不太合适的,这样是不合理的,或者这个是不对的。”这种的话还是说我们要尽量地语言方面的话要圆融一些,不要直接地去做决断,然后只说“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目前是这样理解的。对于这种说法那么可能也是其他人的一种理解。”暂时有所保留。还有你们在组里讨论的时候,有的时候争论某一个问题,这个说应该是这样那个说应该是那样,到最后经常道友们争的脸红脖子粗,开始不高兴了甚至于又互相不理对方了。这个都不必要,我们就是要点到为止保留空间。你比如说争争争大家都谁也不服谁,那你就说嘛,“我现在目前我就保留,我还是想保留我目前的这个看法,也可能过一段时间我会觉得这种说法更合适,但是目前的话我还是觉得这个说法有它一定的道理。”要会讲话嘛,给对方给自己都留有一定的空间和余地,这是聪明人。佛法无边,它有各个层面各个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所化众生针对不同的场合所以有不同的讲法,我们如果要想圆融通达的话,自己相续就应该圆融。你应该要在这个道理上有一个空间,然后有一种客观的认知,不要一棒子打死。其实这个地方认为说要不就是这样要不就是那样的话,这种智慧是特别粗大的智慧,相续不成熟。智慧它分很多,很甚细的还有很广大的,没那么简单的,要不就是此要不就是彼,那么简单的一个粗大智慧,你就认为佛法也应该是这样,你自己的智慧那么浅薄,你也认为佛法是这样,其实这个不合理。这是我讲到后面,给你们提到一旦是缘法生邪见,然后随心所欲缘法在自己用分别心妄加揣测妄加定论的这个结果是特别可怕的。所以我们平时要会学佛,然后缘于佛教的佛法僧三宝的方方面面一定要有一种圆融的认知。在讲话的过程当中也要学会怎么样去表达自己目前的一种看法,其实也是这样子的。我们目前比如说我去年的一些想法和见解我到今年或者明年我再回顾一下我就觉得我去年其实讲的有很多东西有点偏激不是很到位的,讲的不全面。我经常会有这个感觉,对不对?但是当时的话我就是觉得是这样子,我就这么讲。那么我现在回过头来是不是觉得它不是很圆满,这个是相续成熟的一个过程。那我们当下在讨论的时候,就给大家相互之间保留一点余地好一点。“我目前的认识我是觉得是这样的,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敢断定。你们也不要觉得好像‘你这个辅导员这样说,那我们是不是都得承认你这种说法’没必要,不需要这样子,不需要非是这种定论。”这个就是一个学佛过程,越来越相续成熟,越来越学的多了学的圆融了,你对这些看法你就知道其实曾经有些这些知见,都不能说它错,它就是从某个侧面它应该是这样理解,某个侧面它是从那个角度来理解,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不是简单地说这个对那个就是错,那个对这个就是错的,不是这种理解方法,我们还是要圆融,讲来讲去都是讲到一个中道圆融的问题。

串习贪嗔诋毁他,串习嫉妒增损他,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这个颂词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今天又讲长了,还有三个颂词。这个颂词我们就简单过,因为我之前——你们有时间的话你们自己去——以前有净土的老道友听过我讲的那个嫉妒的问题。它是属于净土里面积资净障不是用七支供来积资净障,我其中特别强调了傲慢嫉妒,我曾经分析过。在《前行》里面我应该也是在哪一课或者不同的课时里面曾经提到过这个嫉妒的问题。嫉妒方方面面体现一些相状,今天因为时间关系不广说,字面上简单过一下。

一个就是说,有一些人的话无始劫以来由于贪嗔之心串习的很严重,所以他经常以这种贪嗔之心来诋毁他人,贪执自方诋毁他人,他一诋毁的话那就是造恶业了。自赞毁他,说出的那个话就是排斥别人、说恶语、贬低对方、诬陷对方、恶骂对方等等这些过患,源于这些贪嗔之心依此而产生。

还有一种就是长期串习嫉妒心而增损他。这个“增”就是“增益”,“损”是“损减”。这是什么呢?增益别人的过失,就是别人本来没有这个过失,但是他却添枝加叶地或者说拐弯抹角或者间接地就说人家有这个过失,让别人以为这个人有这个过失。然后损减他人功德,就是别人其实本来是有这个功德的,或者是别人行为本来没有什么不如法的地方,行为如法本来就是一个功德相嘛,但是通过他的说话的话,把别人贬的一无是处。好像他相许中这人就感觉好像一点儿功德都没有一样,说的是一无是处。这种情况都是源于嫉妒而来的。

所以我以前曾经分析过,就是我们有的时候不情不愿就是不愿意赞叹别人。其实呢,反过来讲就是自己的嫉妒心虽然不明显但是压在那里的话,它的那个酸溜溜的起作用的那个角度就是你怎么样你都无法发自内心地去随喜他人。所以以前讲《前行》七支供,上师瑜伽的七支供里面为什么讲随喜的问题的时候是它找个经教里面就说随喜能对治嫉妒?当你能发自内心地欢喜别人功德的时候,你肯定没嫉妒。你如果有嫉妒的话,你就是怎么样你也不愿意,口是心非你都不愿意承认别人的功德,说起来别人功德就轻描淡写,怎么就说不出口。这个主要的原因根源上还是嫉妒心,就是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还觉得“我哪里有嫉妒啦?我从来没说别人过失,我从来没有否认他。”但有的时候说别人的功德的时候说的都有点儿酸,其实这个情况也只能自己知道喽,就是自己去反观吧,我这样去讲也只是泛泛地谈一下。

但是如果说你相续中没嫉妒心的话,你会发自内心地去欢喜别人的功德。我不说“随喜”了,“随喜”很多道友光是口头上口说,“我随喜你随喜你”,再不要光是在外相上口说,就觉得自己解决问题了。老班道友不能再这么粗了哦,再讲讲一些表面上的东西的话,那我这个《前行》给你们辅导真是白辅导了。我的意思是说,你自己心里头发自内心的特别欢喜别人有这个功德,那个就骗不了人了。别人产生的功德,别人受到赏识的青睐,别人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显出他智慧的高超信心的好还有能力的强盛,你发自内心的心里头特别高兴,那个真的是装不出来的。你心里高不高兴你很清楚,所以到底有没有嫉妒或者你的随喜心有没有修的出来,这个里面有好多讲究的。

所以以前我在讲“四无量心”也提到过,讲后面的七支供应该也涉及到这些问题,道友们应该是还有印象,所以这堂课这个就不广说了。那么有贪嗔之心有嫉妒心,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执,真的是,我执越重。所以大乘的这个修法,它真的是对治我执的。所以大乘的修法比如说大乘的基础大悲心,对吧?然后我们要通过修四无量产生菩提心。它怎么讲怎么讲都是这些心态,这些心态它的特色就是起到压伏我执的作用。我执重的人,悲心出不来;我执重的人,菩提心生不出来。然后反过来,如果说你真的通过修法,你的慈悲喜舍你的大悲菩提心能够增上的话,你的我执肯定减轻,肯定是减轻的,不减轻都不可能。因为这个心态一旦出现的话,它就把众生看的越来越重,把别人看的越来越重。所以他在那颗特别贤善的心态下当中,他才有可能看到别人的功德增上他好高兴哦,为他而高兴,发自内心高兴。我们就不说口头上随不随喜,随着你们去说喽,说不说我也不知道你们相续中有没有,这个就看自己的真本事了。发自内心地欢喜别人有功德,就是看到别人受到上师青睐发自内心地希望他能够生生世世上师都能够以一种欢喜心摄受他,你有这份心量吗?很难哦!尤其是自己的心很紧的时候,还比较狭小的时候,就是没有修法,没有修力,只是一个分别心摄持的话,那怎么可能说心里头不嫉妒心里头不失落呢?怎么可能哦。是因为心里头没东西的缘故,你心里头如果装了一颗菩提心,就像装了个如意宝一样,你不会觉得有所缺失,你不会觉得好像人家受到上师的这种青睐或者受到恭敬赞叹你觉得好失落,你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自己有点委屈,我凭什么比不上他啦,甚至于自己如果功德跟他差的特别远就不会这么想了,就觉得“哎呀,我怎么这么差呀”,就开始自卑了,那个都是嫉妒心的反射,知道吧?所以呢,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填平呢?当你心里面有了这种修法,有了真正的慈悲心充实在心相续的时候,你在那一刻特别柔软的特别慈悲的心态的力量之下,你不会自己开始觉得哎呀,这个自卑、失落啦什么你就不会自我埋怨,而你能发自内心地去欢喜他人,就有这个功德,而且你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别人永远不丧失这个功德。那个心态如同大海一般地具有包容力,实际上这是自己心里面已经装了满满的这种慈悲的力量,你才能发得出来哦。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是相当不容易。所以我们修法很重要,关键就是法融入到相续里面真的很重要。法有了,心相续有了,心里就不空落落了。然后心里面有了东西,你才有资本开始去饶益他人、关怀他人,然后随喜他人,你就自然能做到这一点。否则有些道友硬做,硬做的话他还是遮止不了,“哎呦,我觉得心里头好酸呐,我觉得心里头好失落哦!”他就是一比较他就开始失落,然后不如别人的时候就开始失落,很郁闷,都挡不住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说分别心的角度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希望自己按照佛教的这些经教的道理去做,但是心里面那份慈悲的力量没有填充,所以的话就经常会有这个感觉,觉得哎呦心里还是那么难受。是这样的原因,但是这个是个过程。

跟你们这样讲,主要也是想体现其实我们修行的重要性,扎扎实实地去实修,扎扎实实地在心里面去相似地感受这种慈悲菩提心的力量。然后你心里面这个力量越强,你的那种自然流露的这样的一个贤善心他就会起的力量越强。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以前学的这些修法真的心里面有了这个东西好好修哦,自然就有了。不需要刻意地别的再怎么去造作,就不是那种很麻烦的,像只是分别心想的我应该这样我应该那样,做起来的时候却老是做不圆融,自己的心也好像还是挺痛苦的,就不会是这个感觉。修法重要,前行的这些共同不共同加行,扎扎实实地反复去修,即便是老班的道友基本上都修完了,还是希望在这一辈子里面多修几次。多是多少次不敢说,毕竟人都比较忙,但是尽量地能够多修几次,它总是一遍比一遍好,这个很重要。

不经求学轻博大,不依上师谤圣教,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这段也是跟前面有相合的地方,但是有不一样的,是哪里呢?“不经求学”就是有些人他自己不想经过苦行求学正法,其实我们说正法是需要苦行来求得。不讲密法,就是说正法确实是需要一些苦行来证得,我们讲的“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嘛,对吧?但是有些人他不但自己不学还“轻博大”,就是他还看不得别人学,他也不愿意赞叹别人的广闻博学,他还轻视。这个真的有点像世间所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这个话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吧?就是自己也不学,还轻视别人的广闻博学,也不恭敬赞叹。你自己不学倒也罢了,你没有这个精进力倒算了,回头的话还觉得那个道场只有闻思也没有修行,有什么用呢?其实他自己不爱闻思,其实真正有修行的人他反而不说这个话了。真正有闻思修行的人他就不会这么讲了,他知道闻思的重要性,他就不会这么去说了。人家发心的话,“哎呦,那个人特别的,他就喜欢做事他就喜欢在别人面前显露。”他自己不愿意发心他还去损别人。就是类似这样的,我只能是间接地举例子就不再举了,这种情况真的很恶劣。

我们说如果你自己真的懈怠了,你真的烦恼比较深重,你自己达不到精进的状态,不愿意闻思了,你的烦恼很重,你发心又生烦恼你也不发心,你就做不下去那就算了嘛,就自己自我惭愧好了,还打击别人,人家发心好像都有别的目的的,只要是发心他目的肯定不纯净:他想得名,他想当负责人,如何如何。这种话说的我应该是,我讲的这个例子可能道友们觉得周围都有这个现象出现。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大可不必的。

即便是我们退一万步来讲,我不知道对方发心到底清不清净,哪怕就像你说的他是求名求利,你也不应该。你没有资格去损他,为什么?你自己没做。你没做是你自己懈怠,你没有资格去损别人。人家即便是发心不清净,人家的行为对外面就是有利的。你有什么话说呢?你还不自我惭愧,你还去贬低别人,这个已经是人格很差了哦,这种是不合理的。

包括僧团里头出家的僧众也有这个问题的话,同样要——因为对你们在家人我就很少谈出家人的一些问题或者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去调整,我就很少说。一方面也是怕道友们对出家人不生恭敬不生信心,这就没必要,这样讲的话就不生功德。但是并不是说是光针对你们在家人,你们有这个过失那个过失,好像我们出家人没有,也不敢这么讲。出家的僧团当中同样也出现这种问题,一样的。包括前面的各种各样的颂词,讲的里面的内容,其实对我们出家人都是一种警醒而且很重要。但是我针对在家的居士来说也只是因为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在家人的缘故,所以你们也不要有误解,好像出家人肯定不会有这个问题。然后回头自己看到出家僧团也有这个现象,觉得很奇怪。没有什么奇怪的,只要是凡夫修行人的话,这些习气毛病都会存在,我们只要想办法对治就很重要啦。那么这个是一种。

后面的话,“不依上师谤圣教”,就说自己不好好依止上师,有些人都已经学佛二三十年了,从来没有在一个上师跟前好好地呆个十年五年的,没有耶。这个是问题哦,这个是问题了。就是说我们以前上师经常讲这个话,就是说只要是具相的善知识,依止谁都可以。但是的话不管是哪个具相的善知识,你要想依止他出现功德,最少十年在他跟前老老实实地呆十年。这按照我们出家的戒律上面也是这样要求,比如说沙弥,最少在十年当中是不能够离开师父的,然后行住坐卧、自己修什么、念什么、每天干什么,时时刻刻都要请教师父。都是这样子的,就是十年当中不能够离师。这个是出家的戒律上面的要求,我们这里针对在家人不多谈。

但是作为一个修行人不管在家出家,修行人来说,依止善知识这是一个总体的话,但是依师的方法他需要一个常年稳固的心。所以哪个善知识只要具相,都是对的,都是可以依止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有长年累月的这种方式在上师跟前并且依教奉行。你要是老在上师跟前光做到这一点你不依教奉行,那只不过多出来一个提婆达多或者说善星比丘而已,有什么用呢?也没用。他这两个环节要把握住,就会断绝这个“不依上师谤圣教”的那个过患。“不依上师”的话,有些是有上师但是不好好依止。有些就是说上师太多了,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二三十年过去了,换上师换了有上百个,没有一个能好好依止的,变成这样了,这也叫不依上师。你有那么多上师有什么用呢?你从跟上师结缘的角度是功德很大,但是你没有通过一个上师能直接把你带到解脱,因为你没有那个耐心。哪一个上师说“你依止我三个月我就让你成就了”,你也看看我们自己的根性达不达得到,上师有这个力量,自己的根性达不到也白搭。所以这些就存在一个长期依师的问题,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如理如法依师的问题。这要这两点能把握住,根本不会出现诽谤圣教的情况。

那么这个“诽谤圣教”,我之前在前面的那个颂词我不是引用佛陀的那个经教《涅槃经》还是哪里说的,就那个经教说谤法的过失如何如何的。那一段的话这个是过患很大的,而且生生世世愚痴,很严重。所以我们要遮止这种过患,不要说没有好好地依止上师,自己根本不懂得佛经的精华要义,最终出现一个诽谤圣教的过患,很划不来哦,缘佛法造业呢,真的很划不来。这是要注意。而是它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人自己不经求学却轻博大,自己不好好依止上师还谤圣教,主要原因也是源于我执太重的缘故。我执太重了,自以为是,自以为中心,所以他根本低不下头来好好依止善知识,好好地去闻思修行法本,他没有这个耐心。全是我执太严重的缘故。

最后一个颂词说,

不讲法藏自妄造,不修净观讥讽他,

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这个颂词跟前面的角度又有区别。前面的最开始正数第三个颂词应该是属于寡闻、乏教而导致的对佛法的一种分别念,妄加定论和揣测以及生起邪见。倒数第二个颂词是说他自己不愿意学习正道、不愿意修学佛法而轻薄他人,这一方面比较明显,它有这个区别。然后不好好依止上师而导致的诽谤圣教。然后最后这个的话就是说自己其实没有精通经藏,然后自己开始随便地去以分别心造论。就是你开始随便地说“这个应该是这样的,那个应该是那样的”。所以这三个侧重点都不相同,但是都有谤法的过患。

所以我们说,“不讲法藏”意思是说,实际上他按理说怎么样“讲法藏”呢?首先你应该最起码精通五部大论、精通三藏十二部经教,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就是你像有时候我们说,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因为根性低劣,三藏十二部经教全部精通现在真的是很难找到这样的修行人。那我起码对于其中的某一种比如说《中观》或者说《因明》或者是《现观》,就是对于其中某一个专科的话我有所精通。有这个的话,那么你在这个范围之内如理如法地宣讲些 教义也可以。

但是他这个他实际上就是说,说他“不讲法藏”的含义不是说他不讲佛法,而是指他没有精通真正的法藏。所以他讲出来的东西他自认为是法藏,还觉得特别了不起,还造论。但实际上他讲的不是法藏,就叫“不讲法藏自妄造”,自己妄造一些论典。

所以这个地方上师不是主要强调我们这个传统的佛教里面,造论者需要有上中下三种的条件,上等的造论者必定要具足这三个条件。第一,他是登地菩萨。其实这个造论相当不容易,一定是圣者才能够造论的。以前在古印度,对造作出来的论典非常的严厉,就是所有的班智达审核这一部。比如说这个人造了一部论典,拿出来之后看这部论典能不能流传于世,是不是真正佛教的那个——论典起什么作用呢?解释佛经。你们懂吧?佛经是佛陀亲口宣说,或者是加持菩萨宣说等等的这样的经典,这是叫经典。然后解释佛经的密义,这个就是论典。所有我们平时学的五论也好,现在的这个《修心利刃轮》等等这些修行的教言都属于论典,它都是圣者菩萨才有资格造。为什么呢?他们所造的论典绝对不会错。所以以前古印度对造论是相当苛刻严格的。它是等于说,这个人造了一部论典出来,那么在印度的话,那些真正的一些高僧大德大班智达大堪布一起来审核这个,从头到尾细细地去审核他造的论典是不是有违于经教,是不是相合于经教,他要做审核。然后国王来做见证人,由国王来做见证人。那么如果说这部论典它有违于佛经,那么它的后果就是把这个论典绑在狗尾巴上面用火烧掉,并且造论者会摈除出境,永远这辈子都不能够再返回自己的境地。它那个要求是相当相当苛刻,而且他们就说像这种违论,实际上他的论典不符合经教,属于是假论属于是违论相似论的,这种论典烧掉以后,人都不敢闻那个烟,闻了这个烧的论典的那个烟都是晦气,它是很苛刻的。但是我们现在末法时期倒有有好多人随便地造论,那我们按这个标准来讲,上等的造论者的条件登地菩萨就是圣者,所以做凡夫就没有希望了啦。然后第二个他是现见本尊或者亲得本尊的摄受,第三个条件精通五明,才能造论。这是上等修行人。

那么如果达不到上等造论者的标准,中等也可以。就是他需要得到本尊的摄受,就是你不是圣者也行,一定要达到了本尊的摄受以及精通五明,不是精通五论哦,是精通五明。这个五论只属于内明的范围,那还有其他的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它还有其他的。五明全部精通,要这个标准。还有下等的造论者也必须精通五明。也就是你修行上面没有达到本尊摄受的境地,那么你最起码精通五明你才能够造作论典,这是最下等的造论者的标准。

那我们有些的话你不要说精通五明了,连一个的内明都没有精通。不要说内明了,内明里面有多少啊,八万四千法门都属于内明。那么这个内明当中你连一个中观你都没精通呢,这个万法之一都还没精通的话,有些人就开始去造论,而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样好那样好。以前不是上师仁波切碰到这种道友,说上师我造了一个回向句,我觉得我这个回向句特别地精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里面。他自己用分别心造了一个回向文,然后还给上师看,建议上师以后我们念这个吧,就这样。这种情况有哦。所以说起来修行人很多——当然如果是不了解而觉得这样好,只是一个单纯的心态,那都是个单纯的心态了,但是实际上这个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有一些特别的自大,特别自以为是,自认为了不起自认为自己的智慧特别高,这样去造论的话,那个论典还是早早不要看好一点。

不过这个问题我还是建议,我记得以前提过这个,有些道友就怀疑这个是假论怀疑是假经,然后自己已经请回来了,问我怎么处理。那么我在这里提一下,就是你们认为是假经的原因是什么你一定要搞清楚。我自己确实也不敢随便去断定说这个写的是假的那个写的就是真的,我们现在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但不管怎么样即便说是,我就退一万步来说,假如说真的肯定是假经,但是这个经里面必定引用了一些佛经的教证引用了等等的这些内容的话,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不能够随便的就说“我把它扔到厕所扔到垃圾堆”,那个是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把它收起来不要流传就完事儿了。做事情合适一点,做事情一定要合适,还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不修净观讥讽他”,我今天这里不广讲,讲到清净心的问题。清净心我跟你们辅导的时候讲的是比较多的了,不管怎么样尤其作为在家人的话常观清净心很重要。对于在家的僧团、僧人,对于法宝,对于佛宝、上师,都要观清净心,非常的重要。所以不要随便地对哪儿都生邪见,然后分别心这样看那样看真的不合理。前段时间给你们讲个小故事也是挺好的,就是前段时间这边戒律班的法师给我们讲课,说出家修行人应当威仪如法,就讲到个小公案,这个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小公案是佛陀时候的。佛陀时候的一个居士供养一位师父,其实这个师父这位比丘已经成就阿罗汉果位了,他是圣者。但是当时这个居士请师父去家里应供,师父走前面居士走后面嘛,然后碰到一个河沟,师父在前面“嘣”的一下就跳过去。居士心里面就有一个分别念,本来居士在跟着师父后面走的时候心里面还想“待会儿我供养师父供养完斋饭以后,我要给师父供养一匹好料子的布,给师父做僧衣用”。正想的好着呢,然后就看到师父在前面遇到一个小沟,“吭”的一下蹦过去了。他心里“咯噔”一下,“哎呀,师父怎么这样呢?”因为在南传佛教里面很注重威仪,本来出家人应该是注重威仪。他就觉得“哎呀,怎么这样子啊?”就心里头有一点分别心就出现了,说待会儿的话给师父供养普通的布料就可以了。结果呢,走走走又碰到第二个小沟,师父“嘣”的一下又蹦过去了,他后面看了以后实在是觉得不威仪,就想着“哎呀,待会儿就给师父供养一顿饭就可以了,布也算了吧。”就不供养布了,就供养一顿饭就可以了。结果到了第三个沟的时候,那个沟比前两个沟都宽,但是这个师父如理如法地很威仪地走过去了。后面居士好奇怪,就说“师父,你怎么不跳了呢?”结果呢,师父就说,我再跳我饭都没得吃喽。这个就是说什么呢?我们说这些道理,这是因为才听了这个公案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讲这些道理,要修这个清净观哦。其实师父已经是圣者了,但是在外在的行为上也可能是那个师父他想考验这个居士的意思,故意在他面前就蹦过水沟不威仪地走过去,结果居士生了一个分别念两个分别念,再生一个分别念真的没饭吃了喽,所以这个师父很威仪地走过去。

我们讲的这个故事主要是说其实在名言的现象当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好多就感觉不太如法不合理等等,但是我以前跟你们讲过,在名言现象里你觉得不如法你可以敬而远之你可以不去取受,但是你不要下那种绝定的邪见或者分别心甚至于还跟别人到处宣扬这个怎么怎么不好啦什么什么的,这些要遮止,这就是我们清净心的那个。不要讲密宗的那种大清净见,那个境界真的太高了。我们连普通的清净心都没有的话,密宗的大清净见你根本安住不到那个境界当中,不要这种太夸口地去谈说我安住密宗的大清净见等空无二的清净见解,那个真的见解很高,那个相续是非常清静的。我们只有名言世俗这一层的话,我以前不是说嘛,该取则取该舍则舍,这个不遮止,但是你如理而取,非法而舍,而不要用贪嗔之心用不清净的心而妄自诽谤他人、讥讽他人甚至生邪见,这个一定要用清净观给它遮止住,这一点很重要。

主要是没有清净心,然后不讲法藏妄自造,这些也是因为我执太重的缘故所导致的。所以要针对这个我执来做一种断除的对境,从而自己——我们像这段时间学的这么多,每一个过失或者末法时期出现的这些问题,都可以源于我执减轻之后而得到减轻,得到遮止和中断,会有这个功德,是这个意思。

下面把今天闻思的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凡圣所造的清净善根全部随喜而普皆回向,愿自他一切有情都能够成就究竟的解脱果位。

所南得义檀加热巴涅,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圣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