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修心利刃轮释》第1课

法师辅导 第一次

圆函堪母 2018

《修心利刃轮》1课法师辅导笔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诸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为度化一切天边无际的有情而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个《修心利刃轮》是一部特别殊胜的法,整个这一部法从它的作者乃至于这一部论典当中所讲到的内容,不单单的涉及到了名言的因果这一层面,而且也涉及到大乘的利他的方面,以及从显宗的角度讲到了胜义空性,还有密宗的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是密宗的实际修法的内容,所以很殊胜。

所以这次我们能够学到这样的论典,心里面应该感到极其幸运,要有这样的一种意乐心,否则学法无益。真正自相续当中觉得:哦,又开始学一部论了,反正就这样学下去的话。可能这个法学到最后的话对你的相续中也起不到什么加持的作用。首先最开始我们要大概的了知一下《修心利刃轮》它的这种功德性是很有必要的。

那首先按照次第的话,我们先讲一下它的作者。就是从《修心利刃轮》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本身待会儿在后面还会再讲到论名,我们那个时候可以再提一下。从这部论的作者的角度,达玛绕杰达尊者是阿底峡尊者一位殊胜的上师。这位尊者的公案可能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出名的就是在他显现上面是一个凡夫人的阶位的时候,而且示现的是一位小乘的上师。这个时候但是他大悲心非常的强烈,最终不是因为为了治邻居的病,割自己的身肉。从此之后通过晚上观音菩萨的加持,通过这个因缘之后,相续当中的空性智慧流露出来。

所以我们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一堂课上师在后面会提到,作为大乘菩萨如果他具有两种法,那么他不会被任何的魔障所损恼。第一个就是能够有空性无我的智慧,第二种的话就是能够有这个舍己的这样一种利他心,真正的不损害众生的利他心。如果有这两种条件中的任何一方面,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不会出现违缘,而且必定是能够得到成就的。其实这个达玛绕杰达尊者他的公案就尤其显现出了这一点。就是说,因为当时他是源于一种世俗的菩提心,从显现上是一个凡夫,还没有达到圣者的果位。按照我们一般情况来讲,六度是要遮止做极大布施的,但是因为尊者相续当中的悲心极为殷重,所以他以一种凡夫的身份做了极大布施之后,相续中没有生起丝毫的后悔心,因为这个因缘而使得他现证了空性的实相。是这样一个切入点。

这一点也是我们可以了知,如果我们自相续当中真正的串习世俗菩提心,你如果是能够有这样真实的觉受,相续中的悲心殷重,那么会逐渐越来越靠近实相,越来越靠近空性的实相,是这样。因为这个因缘,他对中观六论所有的内容都能够倒背如流,而且相续中已经产生了大乘的菩提心。显像上虽然是一位小乘的上师,但是确实产生大乘菩提心之后开始弘扬大乘佛法。这是一个特别殊胜的一个公案。

从这些道理当中,一方面我们要了知,不能够随便的对任何一个小乘上师生起这种轻视心,总觉得对方好像是一个自我解脱的发心。其实有的时候在小乘的行者当中,很多善知识只不过是显现为小乘上师,相续中的悲心,先不要说菩提心吧,相续中的这种悲心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名相上的大乘行人远远都没有办法能够涉及到的。这一点应该通过这个公案都会有一些这方面的这个认知。

那么从他的这个公案当中,整体的话我们也要了知,其实作者是达玛绕杰达尊者,但是弘扬过来的话,在藏地弘扬主要是靠阿底峡尊者弘扬出来。那么靠阿底峡尊者弘扬的这个过程,首先我们说,他作为阿底峡尊者的一位上师,从阿底峡尊者依止他,从汉语的角度叫法护论师,梵文叫达玛绕杰达。那么从这个显现上面他是一位小乘的上座部的精通小乘三藏的一位上师,阿底峡尊者依止他十二年。那么对于阿底峡尊者的公案,相信因为我现在还是在给老班做辅导,老班的道友《大圆满前行》都已经学完了,就是前面的话在前行当中道友们可能看到最多的词句就里面引用了阿底峡尊者很多的殊胜的窍诀、教言,非常的殊胜。也知道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主要弘扬的就是皈依、菩提心,主要弘扬的这些内容,所以也被称之为叫“皈依上师”。他相续中的悲心无与伦比,非常殊胜。

那我们看,就像是大家都会觉得像尊者这种类型的人应该都属于是善根利智者,相续中具有圣者的功德,跟我们一般的末法时期的凡夫人是无法相比较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从他的这个依师的过程来看,他单单是依止一位小乘的论师,或者说这样的一位上师,都依止了十二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需要跟大家交流的一点。之后,就是他依止十二年之后,又前往金洲上师那里又依止了十二年学习菩提心。回来之后又继续一直达玛绕杰达上师。整个这个依师的过程就是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所以我们从这些公案里面应该能够吸取到一些精华。就是说作为我们一个末法时期的凡夫修行人,一方面的话,也是我们前面讲的,如果你的心很清净,当然依止多位上师这是没问题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因缘。如果自己的心不是特别的清净,分别念比较多的话,那么依止上师不建议过多。但是所依止的这些上师要有一个长期稳定性。上师不像个衣服经常换来换去,或者说就像吃快餐面的方式,我依止一段时间就可以OK了。这些其实都是使得我们没办法成就的一些因素,也是自相续当中可以感觉显现出来自己不稳重,没有一个长期的心。

你像阿底峡尊者的根性我们自己扪心自问去比较一下的话,都觉得自己没有像尊者一样这么好的根基和意乐,更谈不上尊者的这些成就、这些果法,我们就先不说了。单单从根基、意乐的角度,也不敢去相比较。但这样的情况下,尊者去依师的过程整整依止了将近半辈子,这样的一个过程。

作为我们末法时期的一个凡夫人在依止上师过程中不要太操之过急,要有一个长久心。而且这个依师之道,今天这里这个不作为广讲的内容。我们之前在前行当中实际上也说过很多依止上师的这些具体的细化的一些内容,还是要注意到,一定要注意到。虽然从居士的身份来讲,一方面承侍上师或者说以财供养的方式供养上师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的话跟上师之间建立师徒关系的主要的连接纽带是靠法来建立。你跟上师有了这样的一种法缘,那么已经形成了师徒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好好的、扎扎实实的、老老实实的长期依止,才有可能使得自己相续中完全融入上师相续中的功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我们针对于上师之前的讲到尊者的一些公案方面的几个环节跟大家再做一些提醒。那么之后的话,我们都知道这个达玛绕杰达尊者通过他无与伦比的大悲心而布施身肉,使得最后相续中产生了真实的空性和智慧,在相续中产生。不过这个我提醒道友一下,有些道友很想找一个捷径,然后想想,自己也忍痛,我也割一块身肉,然后以此让我突然之间能够现前胜义空性。这可就不一定,回头说不定这块身肉是白割的。所以大家要懂得它里面真实的含义而不止是在一个外相上去学习。以前我们常说,没有真正的正见去摄持,只是学一个外相的话,那叫外道的修法,这一点也希望道友们要把握一个分寸。

但是我们从这些公案中确实可以了知大乘的修行有两种,以空入悲、以悲入空的两个层面。那么达玛绕杰达尊者他这个悲心非常的,就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大悲心的力量摄持使得他现见到了胜义空性的实相,他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一点确实是很殊胜的。那么当他弘扬大乘佛法之后,他主要造了两部很特别的论典,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修心利刃轮》,一个就是叫《孔雀灭毒论》。这个《孔雀灭毒论》我也是特别希望上师仁波切能慈悲的再一次给我们宣讲,虽然上师说可能说还没有翻译过来,但是发过愿,就是说能给大家把这两部论典能讲一下,现在已经实行了一半了。也希望道友们能够有这种意乐心,但愿以后上师还能够给我们宣讲这个《孔雀灭毒论》的内容。

那么这个《修心利刃轮》,后来是阿底峡尊者准备到藏地来弘扬佛法的时候,法护论师,也就是达玛绕杰达尊者特意的将《修心利刃轮》交给阿底峡尊者,把它带到了藏地。并且说依靠《修心利刃轮》的殊胜教义,肯定是能够对藏地的这些野蛮众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是以菩提心教化,一方面将佛法传授给他们。所以这部法从传承的角度或者是从缘起的角度来讲,非常的殊胜难得。

所以上师在讲这部法之前,大家可能也看了讲记里面了,提到老人家心态有两种,看起来比较相违,但是是从不同的角度确实有这个想法。一种想法就希望听的人越多越好,另外一种想法就只是希望极个别有缘的人听,这种表达方式确确实实体现出上师尤为殷重的一种悲心。从这个功德上来说,假如说我们真的能通过这一次学习《修心利刃轮》的这个因缘使得自相续当中——它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真实的这个法就像一个利刃,像这样的一个利刃一样,能够真正对我们的相续起到一种修心、增上道力的作用,乃至于最后获得解脱的这个道的话,它这个里面全部都讲了。这里面是一个很完整的一个修心法门,而且讲的是一种窍诀性的讲法,不是传统的像理论、经教的那个讲法,是一种窍诀性的讲法,非常殊胜。通过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使我们心相续当中遣除很多修道过程中的障碍、违品,乃至于自己执着放不下的东西,等等。这个以后我们在未来的二十堂课当中去学的时候,我相信道友肯定会感知到这一方面,它这个加持力非常的不可思议。

所以呢,如果是每个人听到这个法的话真的是大福报,能够学习这样的法是一个大福报,从这个角度当然学的人越多越好。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讲到我们要反观一下自心,为什么上师说只是希望给个别有缘的人去听闻呢?是因为很多人他不把这个法当作很珍贵、稀有难得、也没有觉得怎么样的时候,那么跟他去宣讲这个法的话,太可惜了,真的是太可惜了。就好像你真正拿的这个如意宝,但是对方实际上认为它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样。这样的话没有必要非要把这个宝贝塞给他,这实际上也确实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我们也不是求着人来听法,求着人来学这一部论典,没必要。因为这个法本身的稀有难得,需要是一种你对这个法有强烈的意乐心,有一种觉得这个是一个很珍惜难得的机会的这样的人面前去宣讲的话,是比较合理的。

那至于说人听的多听的少,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本身没有这种意乐的话,听了也得不到什么功德,也没有什么起到真正能够改变自相续的收获,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这样的话反而降低了法的这个珍贵难得性以及对这个法来讲的话,我也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了。因为《修心利刃轮》里面这些窍诀的教言是非常非常殊胜的,就像用这个利刃来去形容很合适,它就像一把很锋利的宝剑,随便就可以隔断我们相续中的种种的粗大乃至于细微的执着。为什么要分这两层,是因为观待我们自心的相续。作为初学者来讲,就可以断除很多粗大方面的执着。对于有些修行相对来说比较稳固、修行的层次在提高的这些修行人来说,同样有很殊胜的引导作用可以断除他更细一层的执著,这个是必然的。

所以讲起来,我今天这一堂课,首先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提醒道友们归摄自己的发心。这一点都是我们在前行中反复提醒过的,作为一个闻法者要具足四想来闻法。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烦恼病很重的人,把这个法当做真正的良药而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在这里听闻。这样的话大可不必,真的是大可不必,有一点浪费了这样的一个因缘,这是没有必要的。好好的归摄自己的发心,觉得它特别的稀有难得,以这样的心态来听受,那么必定二十堂课学过之后,在我们的相续当中会起到一种很大的改变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希望吗?希望自己的心能得到一种真正的道位上的调整,能够向这个解脱更靠近一步,力争在临命终时能够得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个愿望是如何去实现的呢?其实现在学的这个论典的因缘还是非常好的,而且本身它的这个传承和加持力非常大,很殊胜。我们借用这种内外的方面的因缘,内在是从自己的信心、恭敬心、清净心来讲,外在的话是从本身这个法的传承和它的加持力以及它这种窍诀的力量的角度上来说,内因外缘具足必定会对自己的相续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的。这是我们讲到的这方面的一个问题。

所以整个这部论典,实际上它后面还涉及到了密法乃至于甚深空性方面一些教言。对于现在来说,确实我觉得给老班道友讲确实是好一点。为什么呢?初学佛的人他心里面过多耽执的可能还是属于他的家庭、生活、工作、幸福等等,是这些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有点不对口。为什么呢?这里面我们这个《修心利刃轮》直指的是观待于我们心相续断除执着,它有最大的两个科判,一个就是断除我执,一个就是利他,这是两个大的一个框架。整个这部论典的结构待会儿我会提一下,整体的框架是在这个角度上。那对于目前暂时还是在求一些人天福报的这种初发心者或者初学者来讲,可能就不是很对味道了啦。但是对于有一些修行或者说闻思已经有一些定量的、心相续中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的修行人来说,可能这部论典学了之后心里面会产生一种大的欢喜,是这样的。

此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论名;二、顶礼本尊。

乙一、论名:

击敌要害利刃轮

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此论总共分三,分了三个科判。第一个就是初义,然后是论义,第三个方面是末义。首先第一个初义分为两点,一个是论名,第二个是顶礼本尊。那么这个论名它是叫做“击敌要害利刃轮”,也就是说能够击中敌人的要害的这个利刃之轮。当然“轮”的意思它有连续不断的意思,那么“利刃”大家都知道它是指的这种很坚韧的这种利器或者宝剑,这个“击中敌人”,这个敌人的要害,这里的敌人主要指的是烦恼和我执,从显宗的角度主要指的就是烦恼和我执。所以说我们整个的从这个论名上面就应该能大体的知道整部论典它的核心所讲的问题,就是整体它是一个修心法门,它整部论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针对我执、我爱执,针对这个方面,针对自己的烦恼,它像一个利刃轮一样的这个利器,能够在我们相续当中起到斩断的作用,而使相续当中自身的或者本具的智慧逐渐显露出来,它会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所以在这个位置上,上师仁波切依靠《六波罗蜜经》的教证,就是说以这个智慧剑,斩烦恼贼,破生死军,摧伏怨魔。意思说,其实通过宝剑的这个作用,它在意义上面能够破除生死的军队,摧毁一切魔障,这里的魔障侧重点就是指的这个我执。

所以从这里开始,从它的论名上面来学习的话就要明白,本论的核心它不是在外面去找一些什么其他的因缘等等的这些修法,主要是在我执烦恼上面,从这方面来做一种直接的对治。所以这个修法是特别的殊胜的。一旦我们的烦恼和我执得到遣除或者得到压制的话,修行会非常的自在,相续中的痛苦当下会减轻,你的这个修法是充满顺缘的。这是很殊胜也是我们特别渴求的一方面的因缘。所以这一点通过学习这一部论典的题目就应该能够知道,本论的侧重所要讲的内容是哪一方面。

那么后面呢,在学习这一段内容的时候,上师这里还是讲了一些很殊胜的教言。老人家这几年跟道友们交流的很多都是一些特别实用的、很实际的一些实修法,一些修行法门。通过这些修行的方便来真正的使得自己在解脱的路上能够更进一步。所以后面这一段仁波切就提到了闻思修相结合的问题。作为我们学会的道友来讲,一方面要有广闻博学的这样的因缘,这个实际上上师借用菩提学会的这个平台也给大家创造了这个因缘。另外一个方面还是要注意到就是,单纯的只是学习一些佛教的理论而没有真正的在修行上面去用功的话,那最终的话只会有几个结果,就是落到法油子的状态,上不上下不下,什么法都了知而且辩才无碍,但是自己的相续当中丝毫的烦恼都没办法调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越闻思越傲慢,傲慢心如同山王一般,这个时候就变成一种骑虎难下的状态。实际上无非就是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

所以我们要了知这个闻思和修不能够偏堕,要结合在一起。这个闻思的目的是为了最后实修的,所以其实现在这种法义上的交流都属于是我们闻思教义的一种内容。但是闻思过之后,关键的是看自己能不能够做得到的问题,是不是实际去操作实际去串习的一个问题,这个很重要。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内容,光是了知的话,实际上是没办法减轻自己丝毫的痛苦和烦恼的,这是没有办法减轻的。所以讲到这个闻思修要结合。

另外一个角度也要遮止有些人过度的侧重于实修,但是对闻思起到轻视心。我这么说吧,换一个角度来讲,一个真正实修好的人,他是不会诽谤闻思或者也不会轻视闻思的,这么讲道友们可能好理解一些。就是这两者就如同人的双足一样的,不能够有任何一种偏堕。以前的时候我们经常说,闻思如眼,修行如足,是这样讲。但是我换一个角度来讲,这个讲者哪个都不偏堕的意思也是,我们不能够偏向任何一方,把这个结合起来。

那么针对在外面有一些发心比较繁忙的道友来讲,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闻思。闻思虽然不会像学院这边这么系统这么广泛,可能这个是时间上没有办法的了。但是你对你自己所修之法,也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到位的了知,就是你最起码知道你所修的法它的顺缘是什么,企图是什么,什么才是这个修法的真实正见而去自己有一种确信,确定性,这是没有偏激的。正见不错,在这个基础之上把修行融入到自己的发心过程当中去。这一点可能我们在后面《修心利刃轮》里面会提到很多,因为它里面内容涉及到很多这方面的,大家学起来应该是比较开心的。这是我们按照上师的教言再一次对闻思修方面做一个强调,也希望道友们能珍惜这一次共同学习《修心利刃轮》的好的机会。以后我们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再以这种方式学习我觉得是很难说的,因为毕竟暇满难得、人身无常,这个人身其实说无常也真的是很无常,说不定下口气上不来也就没的了。这个谁也不能够把握说我一定会怎么样,我的未来一定是怎么样,谁都不会把握,也没有人能够给你这样的一个承诺,佛来了都没办法给你这个承诺。所以我们抓住当下的因缘,现在有这个好的缘起能够一起交流这些方面的法义的话,就不要空耗,不要总是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好好学,我以后好好学,那些的话其实都是一种障碍,就是修这部法或者学这部法本身的障碍已经起现了,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正在学的时候你没有机会,以后你自己学更是没有机会,这是肯定的。这一点跟大家再一次的强调一下,要对这部论有一个重视之心,否则的话学法无益,这个再次强调一下。

乙二、顶礼本尊:

顶礼忿怒大威德!

下面的话是讲到了第二个,就是顶礼句。

“顶礼本尊”就是顶礼忿怒大威德,这个地方的忿怒大威德主要指的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位菩萨都有寂忿两方面的形象。寂静相的话是以一种寂静调柔温和的方式来度化众生,忿怒相主要是以一种另外的一种方法。有一些众生以寂静相是没办法调伏的,这个我们在学习前行讲到师君三人的时候曾经提到静命论师和莲花生大士。这二者一者就是显现寂静相来调伏藏地的有情,一者莲师就是显现的忿怒相来调伏藏地的这些鬼神,使得佛法兴盛。是以这样的一些因缘,这个道友们以前都学过一些。在这里我们也知道,其实任何一位本尊都有寂忿两方面,有的众生是需要他以寂静的形象来调伏,他就会显现寂静相;有些众生他以寂静相怎么样都没法调伏的话,他会显现忿怒相来调伏他,最终也会将他步入到解脱道当中,是这个意思。

所以呢,文殊菩萨同样也有寂忿两方面。寂静文殊你们五台山去看一下,都知道一般我们讲到了这个五方文殊。那么忿怒文殊相实际上也叫做大威德,就叫做大威德。这个是因为这里面它应该是属于噶当派的,从作者角度来讲应该是属于噶当派这样的一个传承传给阿底峡尊者,所以作者的本尊是大威德本尊。有的时候在格鲁派当中也有很多大威德的修法,但是不管是什么样情况,就是我们说各宗各派他的一些传承、修法、伏藏,都有很多这些方面的一些修行的仪轨。这一点不是我们这里主要所宣讲的,关键是因为从这个角度明显的看到作者的本尊,他因为顶礼本尊的时候直接就顶礼的是忿怒大威德,他的这个本尊就是大威德本尊,就是忿怒的文殊菩萨,是以这样的一个对境。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公案,详细的我就不广说,因为讲记里面讲的都很清楚,道友们听音频的时候可能会感觉这些公案非常精彩。那么讲起来的话,当时他就依靠身上带的这个大威德本尊的唐卡,然后在恒河边降伏了很多外道。他降伏的方法确确实实是以一种忿怒相来降伏,直接依靠大威德本尊显现的神变将外道直接就扔到河里去了,扔到恒河里,然后超度了他们,使得佛法重新兴盛。这个公案今天这里不广说,只不过现在就觉得遗憾的,本身这幅唐卡阿底峡尊者把它带到了藏地,但是现在的话好像已经消于法界了吧,就是找不着了。因为时过境迁,中间也度过了一些比较艰难的时期,现在这些都没有留下来。不过就是当时就是说这个唐卡上面还有作者“啪”一巴掌拍的那个痕迹。就是当时作者再再的祈祷这个大威德本尊,好像没有出现什么样的验相,最后作者自己也显现出这种忿怒相,在大威德的唐卡上拍巴掌。那个巴掌的痕迹还留在唐卡上,然后之后呢,大威德本尊显现出神变降伏了外道。

从这个公案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名言中是要讲缘起的。我们这个后面可能大家天天都觉得,哎呀,好像每天都在讲因果,然后后面的话又会涉及到一些缘起性空的教义。那么讲的这些道理的话,我们再说一说所谓名言中的业因果实际上就是一种缘起法则,它是要讲缘起的。就是比如说像这些护持佛法的,不管是护法也好,本尊空行也好,你需要去祈祷,另外一个方面就需要有一种特别恳切的祈求,他自然就会相应于你的愿望,会起到这个作用,那么你不求就不得。就像以前道友们如果学习过《入行论》,都知道那个如意宝珠,虽然说这个摩尼宝珠它可以给两千由旬乃至于八千由旬的友情带来满足一切所欲的这种功德,带来这样的这种受用,但是也需要把它放在尊胜幢上,然后以虔诚的信心焚香沐浴,用这样的方式来虔诚的祈祷,最终才能够显现出它的作用。这是名言中的一种因缘法,就是所谓的缘起法。我们在名言当中不求,它是不会有功德的。

所以说,在自己平时修行、生活过程中遇到一些违缘,真正是遇到违缘的时候,祈祷三宝、祈祷护法、祈祷自己的本尊很重要。你不去求,显现不出来什么功德。但实际上他就像一个如意宝一样,只要你去恳求或者你去祈求或者去祈祷的话,他就会起到满足你任何所欲的这种力量。力量本身是有的,但需要名言当中的一种因缘它才能够显出他的这个力量来。这方面就稍稍再说几句,这个不广讲。

甲二(论义)分二:一、总说行者修心法;二、别说如何修心。

下面我们再继续来看,讲到了本文的重点的内容,就是第二个大科判,讲到论义的部分,论义是本论当中主要的核心。最后一部分就是末义,就是讲到一些结尾的内容。这个就是属于是最开始的初义讲到顶礼、论名等等,末义是起到结尾,整个论的精华部分是在论义这部分。

论义当中分了两大科判,第一个是总说行者修心法,第二是别说如何修心。前面是一种总体的宣说,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部分内容,还没有讲完,下一堂课还会涉及到一些,这是今天总说的一个角度。那么从别说的角度的话,分的就比较细了。别说当中也是分了略说和广说两个部分,那么广说当中你们自己以后回去——我看要不就是下一个星期,我看如果是时间够的话,这边做一个科判出来,给你们放在屏幕上面,以后你们自己要学会理科判。我们这个讲的话,你像我之前给道友们辅导过净土,也辅导过前行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从依止善知识这一部分也讲了,从这部分往后给你们辅导,但它都是一种长行文的形式,所以在科判上面强调的不多,全部都是大段大段的这个长行文,没有什么科判、颂词。但《修心利刃轮》它主要是科判和颂词,但实际上《修心利刃轮》里的科判不多,就是不是特别的像《入行论》里几乎每个颂词都有一个科判,它不是这样的。它这一个科判当中含摄了好几十个颂词,在这里面都有。所以你们对于这种算得上是一个不广不略的这个法门的话,最开始学的时候先要理清它的思路。这是我们前面在研讨班里面跟大家教的一些学习方法里面都讲过的。先要理清整个这一部论典的脉络,要搞清楚它里面主要讲了几个大的方面,讲了是哪些侧重点,这个先要明白,然后学起来的话思路会很清晰。

所以呢,我们要知道在整个论义当中,只要涉及的内容在广说里面,论义的别说当中的广说里。广说里面就分了两大块,第一个就是讲到了根除我执的这个角度,就是讲到了根除自私珍爱执我的这一方面,这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是跟解脱挂钩,必须要涉及到遣除我执。如果说你任何的修法,你修的再殊胜,或者出现的验相再殊胜,但是它没有遣除我执的话,那么这些统统都可以称之为叫外道之修法,和内道的解脱是不挂钩的,甚至可以说它会离整个内道的解脱越来越遥远,背道而驰。所以这个以后我们还会详细的再跟大家交流,这是它第一大块内容。

第二大内容就是行持两种他利菩提心,一个是世俗方面,一个是胜义方面。所以在第一块的这个根除自私珍爱执我的这个角度,它分了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以温和教诲业力之轮摧毁自他,就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它是以这样一种温和教诫的方式来告诉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感召的种种的痛苦不幸全部源于自己往昔所造作的业力所感召的。实际上看起来好像在讲一些因果的问题,但他这种讲法非常具有善巧性,而且里面有很多的窍诀含摄于其中,使得我们可以借用自己这一生。本身末法时期的众生,说实在话都是那种善恶参半的那种相,善业应该也是不错的,否则也学不了佛,但是恶业也很严重,烦恼也比较粗重,分别念也比较粗重。这样的状态里面人会感召很多的苦受,就是他的这个果报也是一种乐果和苦果参杂在一块的状况,人总会觉得有很多是不能够让自己达到这种称心如意,一种圆满的相很难在一个人的身上圆满具足。那么在这种苦乐参半的过程当中,借用我们所感受的这个痛苦,让我们能够明白,这个主要是由于前世的这个业力所导致。一方面的话,我以前经常跟大家提过这个问题,我说一个真正能够诚信业因果的人,他不会再怨天尤人。为什么?他真的相信业果了。不是说口头上我知道业果,我当然相信三世因果了,我是学佛的。不是这么简单,你心里面真的接纳业果的时候,那么你是不会再怨天尤人,你完全能够把自己的心收回来,不会再去埋怨他人,不会觉得好像多么的委屈什么的。

当然这个苦受的量的大小的话,人的感受上是不相同的。借用这样的这种觉知,可以使得自己起到一种修行的道用的作用,就是让你的修力增上乃至于让你有这个勇气面对你以前所不敢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当然在后面我们具体讲颂词的时候还是会跟大家进一步交流。这是以温和教诫的方式传统的角度来进行宣讲,但这里面也是含有很多的窍诀性的。

第二个大的科判就是以粗暴教训威猛之利刃降伏我执,这里面涉及到了密法的内容,这一块里面主要涉及到了一些密法的内容。所以到时候我讲起来也只能是上师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本身讲密法的资格是没有的。不过上师这次也是显得很慈悲,虽然这第一堂课说看看到时候讲密法是不是要稍微限制一下。但是最后老人家也是比较慈悲,基本上不广不略的方式还是给我们都讲都宣说了,那我还是以重复的方式跟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这个是讲到它涉及到密宗方面的,它有四个科判,也是最开始是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承接,中间是以略说——尤其略说里面的话,密宗这个比较明显。然后后面以广说的方式来进行宣讲,最后一个方面是摄义。这是以粗暴的方式来断除我执。

这是它第一大块的科判,主要就讲到了根除我执的方法。所以这个整体来讲的话其实也就是说,以世俗的方便,依靠这个业因果方面的世俗的这些方便方法来根除我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密宗的一些窍诀的角度上来断除我执,它这个力量非常的强大。

然后第二个大的科判,就是我们根除我执的话,之后,这个《修心利刃轮》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大乘的宝典,不是单单从自我解脱的角度来讲。所以它第二个大的科判就涉及到行持两种利他的修行,主要是讲到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最后有一个回向,修果回向成办二利的这么一个内容。

那么对于这个世俗、胜义菩提心,反而本论里面,世俗菩提心整个这一个科判是讲了一段内容,这一点到时候我们学习起来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熟悉。但是它胜义菩提心里面讲的极为的殊胜。这个跟一般情况下像上师这几年讲的修心法门里面,世俗菩提心强调的多。包括你像《大圆满前行》,它整个这个不共加行讲到菩提心的部分就提到了愿、行菩提心,侧重的是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讲的,但是你比如说在行菩提心里面在讲到六度,尤其在讲到智度的时候,是涉及到一些胜义空性的这方面,但是都不算是特别广的、广泛的宣说,是以一种窍诀性的角度来进行宣讲的。实际上的话,它的侧重点还是在我们世俗菩提心上面讲的极具有这种殊胜的窍诀性。

而在这一部论典当中它胜义的菩提心部分讲的比较殊胜,就是一个也是一种略说的连接,再一个的话是以一种观察修的方式广说,这一块的话又分了三大科判。这段内容讲的是很实际的,讲的非常的实际。其中就讲到这个抉择实相空性无我,以及实修现相无欺缘起。这段内容其实是特别殊胜的,一个是讲到了这个空性无我方面,一个是讲到现相实修的过程当中你的这个现相如何去启用它。在它了知它是空性无我的境界当中,如何去启用它,并且将它转为修行之道用的一些殊胜的教言。这也是以后我们会学到的。那么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以安住的角度去实修,以这种方式直接来做了一个摄义。

这是整个这部论典的一个大的框架。今天这里因为提前没有搞这个立体的科判,下一堂课再说吧。下一堂课如果是来得及有空的话,就给你们弄一个立体的科判,把这个科判立出来。然后你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每一堂课都要看一下我现在还是在学的是哪一个部分,它是侧重从什么角度来讲的。最起码整部论典的脉络、思路应该要清晰,不能够就是已经二十堂课都已经快学完了,从这个片面的角度,点点滴滴知道这个里面讲了些什么,但是整个这部论典总体分了哪几个大的部分一点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个没学好。这个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道友不是别的什么,主要学习方法懂的话,这样去学会吸收的比较好一点。

这是我前面跟道友们先提了一下所谓的这个科判。下星期我看最好是有时间的话我就给你们把这个立体的科判弄到屏幕上面,你们可以借鉴一下。回去自己——我们这边学习,学院这边的学习其实有很多比较好的一些学习方法。我们平时都喜欢自己做科判,就是自己在一张大纸上用手做。尤其像这种论典,像《修心利刃轮》的这样的论典只有二十堂课,是比较好做的,很方便。直接用一张A3这么大的纸,立体的把它做一张,把整个一部论典的颂词或者用两张纸或者用一张纸整个把它连科判带颂词列下来,列下来以后就是每学到哪一点,这个颂词包括了哪几个重要的部分,它是从哪些角度讲的,上师讲的哪些教言,这里面含摄了哪些问题,这些都在这个颂词边上标几个骨头列在那里,回头自己复习的时候会一目了然,是很方便。不过这些我是想这次借着讲这部论典慢慢的教你们一下,因为正好学习的是这个颂词和科判这种的论典,也比较好讲。比长行文的角度来说,复习起来是比较方便,它的脉络就会很清晰。这个以后有条件的话就给你们边教边这样子讲课,可能以后你们这样学会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碰到别的论典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这个对你们闻思来说会起到一定好的作用。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刚才整体的科判大概给列了一下,不过今天有图是最好的,没事儿吧,下一星期再说吧。

乙一、总说行者修心法:

然后我们看整个论义,论义里面今天所学的内容是属于总说行者修心法的角度。这里面全部是讲到一些修心的要诀,那么总体来说前面是一个总说,颂词里面提到的说:

如孔雀游乌毒林,虽有药圃善严饰,

孔雀群会不喜彼,依乌毒精自生存。

它前面这一段是讲到比喻,后面这一段的话是讲到意义。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它比喻的部分,就是说首先做的这个比喻,用一个孔雀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实际上这个孔雀它最喜欢云游或者说它最喜欢呆的地方是在毒林当中。就是乌毒林,主要是指的是在这个树林里面的话它有很多的毒素在这个里面,它喜欢处在这种环境当中。然后我们说,其实这个森林或者树林它还“虽有药圃善严饰”,就是说其实有很多森林它是有那种鲜花还有妙药所严饰的。这种环境按照我们一般人正常的思维来讲是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就喜欢呆在有鲜花有妙药的地方,这是对人起到好作用起到滋养作用的。但是孔雀群会不喜彼,但是我们说这个孔雀群的话它反而它不喜欢那个地方,它不喜欢有鲜花有妙药的地方,而是“依乌毒精自生存”。就是它最喜欢的是依靠这个乌毒精这个就指的是那种毒性很大的一些带毒的环境或者是带毒的森林当中,它是依靠这些毒素的精华而使得自己生存。而且这种生存是给它起到一种增上的力量的,是起到一个增上的力量。

所以从这个比喻,上师也说了,在这里讲到对应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待会儿再看下面这个颂词。但是讲到这个对应意义的时候就提到了从三乘角度来讲,对治烦恼都有不同的方法。其中像孔雀的这个比喻,它喜欢呆在有毒的森林当中这个比喻比较能够去对应的这个显宗以及密宗将自己的这个生活或者违缘转为道用的一种方便方法。但是真实的这个比喻其实最像的还是密宗当中的一些断法,密宗当中的修行方便是最像的。

那我简单说一下,比如说,这个比喻跟小乘的见修行果不相合,为什么呢?小乘是视烦恼为烦恼的。小乘它的见解上面就是这个烦恼就是不清净的,它没有我们平时大乘里面所讲的说名言现相中虽然是一种如梦如幻的这个显现,不清净,但实际上它的本性的话本自都是清净的。这些教言在小乘当中是没有的。从我们学习小乘的这个四谛来讲,它本身对轮回安立的就是苦谛,然后讲到轮回的因——集谛,然后讲到如何去断它的方便——道谛,以后最后现前了这个灭谛,它是这样的一种内容。当然这个四谛也可以套在大乘上去用,但是知见上面有天壤之别,在见解上有天壤之别。所以小乘的见解它就是视烦恼它纯粹就是烦恼,所以它的断法就是远离烦恼,就是等于是这个垃圾它就是垃圾,绝对不能用,一定要远离的。所以它视烦恼为烦恼,最终的断法就彻底的远离烦恼。它一些暂时的修行方便就是远离对境,这个我们在小乘的《俱舍论》当中大家可能都有些涉及过的,但没学过不要紧,它里面有一些对治烦恼的方法。

就作为初学者第一步他在自己没有修力能够断除烦恼的时候,他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远离对境,不让你接触异性——断贪;就是远离一些容易让你生起嗔恨心,怨敌等等这些——断嗔;或者远离自己特别爱执的亲友,是断贪。它全部是依靠远离对境的方法,所以小乘的行为他是行持十二头陀行,全部是在深山老林当中、在寂静处、在无人的地方,自己只能够持三衣一钵的这个方式,彻底也不持金银,把你自身的这些受用在外缘上也全部砍断,对你的对境方面也在外缘上全部砍断,用这个方式使得自己的心得到一种调整,最终通过修法的力量直接现见了这个阿罗汉果。

所以我们知道小乘断烦恼的角度,他就视烦恼为烦恼,所以他必须要断掉它,像垃圾一样去舍弃,是这样的一种见修行果的过程。但是一旦上升到了大乘的角度,显宗和密宗都属于是大乘的法义,那么他在断烦恼的层面上就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或者说见解上面的话就有一个天壤之别。因为什么呢?大乘的知见上面他知道这个烦恼虽然在名言当中它是显现的一种烦恼相,或者从器世界角度来讲显现的不清净的相,但是实际上它的本性是本自清净的,就是它的真正的胜义实相的话它是清净的。所以大乘的这个断法的话,它就不是说——因为它了知烦恼的本性本来不是烦恼,对吧?它的基点是落在这个位置上的。烦恼的本性其实是清净的佛性,所以它就不需要正儿八经像小乘那种砍烦恼,就像扔垃圾一样我就是要把它去掉,就是要扔掉的,它用这种方式来去断。而是他就要借用其他的一些善巧方便去想办法能够起为一种道用。

所以从显宗和密宗角度来讲,还有一些区别。不过我觉得我们很多都是老班加行的这个道友,我想这样讲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说句比较实在的话的话,显宗它所抉择的那个法性:如来藏光明啊,佛性啊,跟密宗抉择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从我们有境心,就比如说从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我怎么样去趋入到这个实相当中的这个角度上来讲的话,它确实不如密宗的这个窍诀那么直接。当然说这个话的话,如果道友暂时有一些觉得无法理解或者不能接受,这个你们也不用生起一些逆反心,以后慢慢的交流。

我说的这个其实没有自赞毁他的意思,还是比较实在的。就我们说,从这个显宗角度它所抉择到的圆满的如来藏光明的这些方面跟密宗没有任何区别的。但它从我们有境相续如何去靠近到那个实相当中的这个次第上来讲有一些窍诀和方便,密宗也有一些拐弯的,但是还有最直接的。显宗当中的这种抉择的方法如果跟密宗最了义最直接的那种方法来去从实修的角度或者是修行的有境心去靠近的这个角度上来讲,这方面的话确实没有那么明显。可以说它不是直接去安住的,不是直接的这个方式而能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区别,这是我们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当然密宗也有它不了义的,也有一些不了义的算得上就是说不直接趋入的那个修法,肯定是有的。

所以这一点我是讲的,我们把这个大乘当中,从显密两个方面都可以用孔雀的喜欢趋入到在毒林当中生存的这个例子来做比喻。但是显宗它有一个跟密宗的区别是在哪里呢?其实显宗的这种修法,显宗这个修法的话,上师在这里也提了:作为大乘的显宗这种知见上面,比如说一个大乘有菩提心的人来讲,他对于所面临的违缘或者当它自相续当中所起现烦恼的时候,他保持的那个态度是有一点随缘的那个状态,他不去求它,不会去求它,但是也不会去躲它。真的自己在整个修行过程当中真的因缘现前了,比如说他真的出现一种外在看起来好像是种种种种因缘起现的一个违缘出现了,或者是依靠这种外在显现自己相续中也产生了一些分别,当它起现的时候,他会用一种大乘的方便方法,不让它变成他自己修行过程中的障碍。其实这一点可能老班的道友都有这个体会,我们整个在前行辅导过程当中讲了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实际生活转为一种修行的方便,这是我们提的最多最多的内容了。那么这个其实都是在大乘显宗当中可以去起用的。其实有一些时候我们借助上师的教言讲的都是密宗的一些善巧方便,但这里就不用分那么细。但是可能我就是讲这个思路的时候道友们应该能跟得上就可以。

在显宗里面的话,它的这个特色,其实他不会刻意的去寻烦恼,但是也不会刻意的去躲开烦恼,只是一种比较随缘的状态,他不会去躲避。或者一来烦恼了,痛苦不堪,怎么办呐?然后就开始去祈祷佛菩萨,就是唯一为了让自己遣除违缘。其实这种心态相对来讲还是心不是特别堪能的一个阶段,所以他受不了的话,他就是以借助三宝来帮助遣除违缘。这个当然也是可以的,从暂时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好事情。但是从想要自己的修行继续能增上的话,你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心力,不能总是借助他缘、总是借助一个外缘、总是借助于一个上师的加持,或者就是通过一些灌顶,或者就是请僧众念念经。单单总是依靠这些外缘来遣除自己各种各样的麻烦而自己的心一直是特别的脆弱,碰到点儿违缘就不行了,碰到一点事情就受不了了。那样的话说句实在话修行谈提高还早了一点,人总得自己要成熟,你不能总是拄着别人扶着别人走一辈子,这个是不现实的事情。就如果想让道理提高的话,这个方面还需要换个角度去看。因为大乘里面还有很多更多的教言是主要依靠我们自己去消化烦恼,靠我们自己去转变烦恼,这才是大乘里面讲的最多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用起来是,现在的人看用的不多。因为那个心不堪能的缘故,他总是想借助于一些外在的因缘来遣除这个遣除那个,都是心不成熟的相。

其实大乘里面讲的最多的是自己怎么样去消化这些烦恼的问题,但这种消化的方法他确实有的时候还是拐了一些弯。我们先从世俗的角度来讲,那么平时说的比较多的,包括像《入行论》里面一些前八品里面所讲的一些窍诀,就是说是遇到烦恼的话怎么样去观想,来断除自己各种各样的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其实都属于是显宗方面的一些方便法。只不过我们仁波切在讲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把密宗的一些窍诀也弄到里面去,结合起来跟大家讲,关键就是让大家觉得特别实用。其实按照显宗的这个方法,它一些是从世俗方面。

从这个胜义的角度就是依靠空性来断除自身的烦恼。它的这种断法也是有一个比如说观察它的来、住、去等等这些,它也有一些方法,实修的这些方法。这个我们今天这里不做广说,单单是给大家介绍,先把这个思路先讲一下。这是从显宗角度就如同像孔雀它不怕呆在毒林当中,而它呆在毒林当中的话,它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一个助缘,反而使得它的这个,就是吃了这个毒药非但不会毒死,反而使得它的羽毛更加的绚丽多彩,更加的漂亮。这个是可以从大乘显宗的角度相合来做比喻的。

那么另外一个,其实这个孔雀的比喻是最像密宗的,这种办法。密宗的这个教言就是它是一个方面它也是,它从来不刻意的去遮止自己的烦恼,为什么呢?当他起现烦恼的时候他是直接安住在烦恼的本性当中。当然我说这句话容易,实际上如何安住在烦恼的本性当中是有窍诀的。这个就属于密宗的内容,我没办法跟大家交流。其实刚才说那个方法也属于密宗内容,所以这个讲起来总是心里面不是特别踏实,就觉得这也不是我该讲的。不过简单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孔雀的这个比喻更像密宗,甚至于我们说,有一些密宗的修法当中它到了一定层次,我说这个层次是这个修行人的量,修量是相当相当稳固的。他离这个最终达到圣者果位的境界就已经不远了,他那个时候其实人的相续已经很调柔了,就像棉花一样调柔。一般这种比较粗大的,比如说别人过来怎么样随便的损恼你一下,或者稍微的骂你一下,或者说你不是个好修行人,或者说你一些诽谤的话,对他的心来讲已经构不成任何的障碍,他心里连一个波动都不会起了。但是这个时候是不是说我已经修成就了呢?还没有。这是他需要有更深一层次的去断除自己更细的执著。那个时候他有的时候像在密宗的修法当中他,他有些就有故意的去找一些,就是去惹麻烦的意思。他会找一些烦恼出来,他会借用其他的一些外境故意的去挑出一些东西让他的烦恼起现,当下起现当下安住,那个成为他修行的一个顺缘,这是很快增上修力的一个因缘,最终使得他很快的时间得到一个真正的圣者之果。这个在密宗里面可是有的。当然这个今天这里也不广讲,不细讲,就是大概的给你们提一点,以后你们慢慢的闻思,还有机会学。

这个在密宗当中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讲跟这个比喻就特别相合,就好像——因为我们前面说什么呢?孔雀它不喜欢呆在那个有鲜花有妙树的森林里,它反而喜欢往那边去,就是喜欢跑到那个有毒的森林当中去。这就有点像密宗当中有一些真正的它里面的话,有一些修行成熟的修行人,他不喜欢呆在舒适的环境或者说顺缘的环境,他要自己故意去找一些违品起现的。然后在那个时候来观察他的修力是否增上,观察在那个时候当他起现各种心念的时候他能否安住。起现一个分别念其实就是安住的一个觉性,我这个就提一下。就是说起来,其实这个如果用密宗的层面上跟这个比喻去相比较的话,特别的相合,特别相合。这就叫做孔雀食毒的真正的意思。

那么从这一点我们换个角度的话,下面来看一下这段颂词的那个意义所对应的说:

勇士入于轮回林,安乐福苑虽严饰,

诸位勇士不贪执,苦林菩萨自生存。

从这个方面的话其实尤其就有一点让人能感觉到这个修行人他的那个心的力量是非常非常的勇猛的。没有大心力的人哪敢去找烦恼,或者说是不断烦恼,烦恼来了没关系,哪怕从显宗角度来讲,谁有这样的一种修行的坚韧力呢?在我们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当中看起来也是凤毛麟角的,是不多的。很多人都是有一点点烦恼还能够稍微的自己提起正知正念过一下,烦恼再大一点的时候不行了,马上就要去不管怎么样,要找上师去打卦、念经,就要去开始去琢磨这些事情了,就自己心里已经过不去了,这个比较多的。真正心力到底有多么堪能呢?所以上师不是在后面我刚才讲这个,刚才我念这个颂词是比喻所对应的意义,你们这个思路要搞清楚。前面这四句话是讲的比喻,后面从“勇士入于轮回林”刚才念的这四句是比喻所对应的这个意义。就是勇士他入于这个轮回的森林当中,虽然说有这种安乐福苑可以来严饰,就是他在轮回当中虽然可以享受种种的名声、地位、财富等等的这些有漏的福乐。所以这方面他虽然是可以有这方面的一些示现,但是作为勇士是从来不贪执的,就是他不会耽执轮回当中的暂时的这些福报和美好。苦林菩萨,什么叫苦林呢?就实际上苦就指的是轮回痛苦嘛,在轮回痛苦的森林当中安住的这些菩萨的话,他自在生存。这句话就跟那个前面的比喻的孔雀一模一样,就是这个孔雀它不会去耽执那个好像就是说有妙药有鲜花的这种好的树林,他会在痛苦当中或者在毒品当中。那么这个菩萨的话,就是他在轮回的这个痛苦当中,他反而能够自由自在的生存,而且呆在里面反而会增上他的道力,让他的修行更快,使得他反而越是在这种逆境当中他越能够起现他弘法利生的事业等等这些殊胜的相,会起现。所以这个比喻和意义扣的是很紧的。

那么在这里面首先我们也要看一下讲到的这个勇士,为什么我们说用这个勇士这个词呢?上师这里说嘛,真正具有大悲、具有智慧的这种心识的人才叫做勇士,才能够叫勇士。所以以前在《入行论》当中当然也用那个战场上的勇士和修行上的勇士做过比较,道友们都比较熟悉,不用广说。关键的话就是我们要明白,一个角度上这个上师讲记里面解释的就是说,为什么叫勇士,因为不会被烦恼所摧伏,侧重的是从智慧上来说的。他的这种勇士有智悲两个方面,其中这个智慧的角度来讲,他自己虽然处在烦恼当中,但是不会被烦恼所摧伏。轮回的痛苦和烦恼他都是不害怕的,所以叫勇士。另外一个角度的话,是因为他的这个大悲。就是为什么叫勇士呢?他有这种让一般凡夫人所无法比拟的不可思议的大悲心,这种大悲心导致于他在轮回当中这么复杂的或者这么污秽的环境当中,他乃至于轮回未空他不远离,他恒时在轮回当中,不管众生再怎么样邪行,再怎么样刚强难化,实际上就是说有些就像一阐提一样的,根本就是十恶不赦无法度化,但是他对这些众生没有一个他就是心里头有舍弃的心,始终愿意一直陪着他等着他,乃至于他相续当中逐渐成熟,逐渐产生善根,然后一点一点的去度化他,一点一点的去帮助他走出这个轮回,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个是要有殷重的大悲心的,没有这种勇猛的一个悲心或者这么勇猛的心识能堪忍种种众生的邪行,种种的这种轮回的本身的这种痛苦,乃至于在度众过程当中所要忍受的种种的这些苦行的话,没有让人愿意这样做,真的没有人愿意这样做。这个尤其体现出菩萨的大悲力,所以如果是讲到大悲,有的时候我觉得是比较好表达,为什么呢?因为空性的话其实是一个特别甚深细微的法,我们自己相续当中没有这个修行境界的话,你去描述他,说出来的话都是很粗大的其实,去描述就相当困难了,你就体会不到那种智慧的力量。

为什么强调的一个“勇”字,只是上师这种解释方法已经算是最通俗的了。就是你相续中能够不被烦恼摧伏,这种心态是一个什么心态呢?这颗心态的话就是凡夫人相续当中怎么样的话都是烦恼具足的,你能够胜服烦恼或者不被烦恼所转的那种心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其实讲起来都有一点抽象。在我们没有修力的人的观念当中,只是一个总相概念而已,其实这个完全称得上一种“勇”,赞叹为“勇”。

另外一个方面就比较好理解是因为毕竟道友们都串习过四无量心、菩提心,这个还是串习过。以前我曾经也是用一些比较通俗的比喻跟大家交流过这个问题。你像以前我们讲过的那个三种心识,三种的这个国王式发心也好、舟子式发心也好、牧童式发心也好。再说的通俗一点,之前好像是跟你们提过没提过,我自己都忘掉了,不过再提一提也行。就比如说国王式的发心,不是自己的解脱,而是因为他不忍看到众生的痛苦而自己现在又没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所以他就特别强烈的希望自己能够成佛,依靠自己成佛之后就能够真正对众生起到饶益作。,他这个落脚点完全是处在利他的发心上面,而不是说自己先得到解脱就OK了,然后的话我再利众也很方便。很多道友理解国王式的发心其实都有很多自利的目的在当中,这个不是真正国王式的发心,他的那个发心完全落脚点都在利他上。不忍众生痛苦,他无法去堪忍众生的这种苦受,所以激发出他勇猛的一个修道心,是这种状态。我们是因为把众生的苦乐视为像自己的苦乐一样那么看重,所以才能激发自己勇猛修行吗?没有哇。这个做起来的话真正自己的心态去在心里面观察的时候,相当困难。乃至于自己光是从小乘发心角度来说,光求自己的解脱还没那么精进呢,不要说把别人的苦乐系念在自己的自心。因为他人的苦乐自己无法堪忍,苦受无法堪能,而反而勇猛精进,一定要去修行,要成佛,然后我去救度他。这个心念什么时候有呢?真正观察自心的时候,发现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才是第一种发心。我们说的钝根者或者说属于慢根、下根者的国王式发心,这是这样的状态的。

所以大乘的这个菩提心这一个词,他是像一个金子一样,非常纯净的,非常殊胜的这种心态,绝对称得上“勇”。这么强烈的这种悲心,所以他显现出像一个勇士一样,轮回不空,我誓不成佛,他会有这种状态出现,是绝对值得让人赞叹的,真的光是这颗发心讲一讲都够让人顶礼了。

那我不要再说是舟子的发心。舟子的发心实际上是什么状态呢?你把那个众生看的跟你的生命一样的重要,就是什么呢?他不从轮回中走,我也不愿意走。舟子嘛,就是我跟他一起解脱,跟他一起成佛的那个心态。就是这个心态实际上在我们心里去感受的时候就如同,比较好做比喻的就如同像自己的孩子呀、自己的父母呀。你如果真是个孝子,你心里面就觉得把他丢下了我是怎么样都活不下去的,我受不了。要不就是我们俩一块,否则的话我自己是不愿意一个人把他丢在这里,然后我自己去享受,我就觉得心里面是有一种自己无法堪忍的那个痛苦。这种状态就是他不走我不愿意走,我就宁可跟他在一起。如果我要解脱,我一定要带着他走,我要跟他一起,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对所有众生你有这种悲心吗?这个才有点像舟子式的发心,跟众生同解脱。

那么到了牧童式的发心的话,真的就到了那个程度。以前好像我记得是不是在讲前行的最后几堂课我给你们引用过那个是星宿婆罗门,他是当时原文里面讲的那一段嘛,说他看到那个喜欢他的女子,他心无法堪能。他说我宁可我能够忍受地狱的痛苦,但是我无法忍受这个女子因为我而产生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那种苦受。他忍受不了,他的心就不堪能。他自己能忍受地狱的痛苦但是他忍受不了这个女子缘他而产生的那份痛苦。你想这个悲心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们在心里面去感受一下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的悲心是不可思议的,心非常非常的柔软,他的那个悲心极其的广大。在那个心态之下,舍弃自己的梵行。他因为知道舍弃自己的梵行要堕地狱,他能忍受地狱的痛苦,忍受不了女子受苦的那份悲心的力量。所以与女子结婚,最终而成就了,这个圆满了四万大劫的资粮。所以这个资粮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圆满的,你的悲心达到这种状态了吗?我们想想我们能忍受地狱的痛苦不?这种如果做不到的话,这种牧童式的发心就提不上了,提不成了。这个真的是众生先我而成佛的那种伟大的心态,他是需要一个强大的修力才能够有的,不是我们口头上。当然我是说,口头上愿是要发,但是真的不是我们随随便便说发了这个愿我就有这个力量,这一点说起来就有点太简单了。

就是讲起为什么我在这里反而去强调这种发心呢?强调了这个世俗菩提心的三种状态,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他的那个心像黄金一样纯净。第一种,哪怕就是第一种国王式的发心,他是因为忍受不了众生的痛苦,所以自己发起精进而修行,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利众而去精进修道,精进的办道。就是这样的发心我们现在有没有哦?我们现在为了自利,刚才我说了,为了自利都不精进呢,更不要说为了他利来精进,相差的距离其实很大。但是这个发心的话,其实一个凡夫人的心相续当中有这么一个心态,这个人真的是个大修行人,真的是个很好的修行人。为了众生的苦乐,自己开始发起这个勇猛精进的心态,好好的修行办道,这是一个大修行,能叫做勇士,就是叫做勇士的。

所以这个主要刚才是从一个世俗的,因为我们说这个勇士可以从智悲两方面来讲。那么从智慧来讲,它是侧重从不被烦恼以及轮回痛苦所屈服所摧伏所摧毁的角度来说。那么如果是从悲心的角度,我刚才已经跟大家讲了几种情况让大家稍稍的感受到菩萨相续中的这一份强烈的大悲心,而勇猛的在轮回当中立誓度众的这种状态。他因为有这个悲心的基础,才能够使得他在轮回当中,轮回为空誓不成佛的这样一个恒时的恒常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所以称得为叫勇士。真的是叫勇士,那个心识是很勇猛的,但是全部是放在利他的那个角度上,全部系念利他的层面上,他的悲心尤为的殷重,是这样的。

那对这个勇士了知之后,就是我们再分析这个颂词本身。就作为这些菩萨勇士,他入于轮回的森林当中,对于这些轮回的有漏安乐,虽然是能够起到这种严饰的作用。名闻利养啊,世间的各种的福报快乐,其实菩萨不在乎。菩萨不喜欢轮回中的好像就光是自己能够得到一些名啊,得到受用啊,得到生活的安逸啊,他对这个是一点都不执着的,就好像这个孔雀不喜欢妙花的树林一样的。他反而“诸位勇士不贪执,苦林菩萨自生存”,他反而喜欢在轮回痛苦的这些环境当中安住,自生存。

这个也是可以分别从显密两个方面来讲。如果是从显宗,就像上师这里举的那个《经观庄严论》这里说的,《经庄严论》里面也叫做《大乘庄严经论》是一部论典,这个是弥勒五论之一,也是非常殊胜的。它里面用的这个教证说,“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直接的这个解释意义,这个对字面的解释意义,它这个是按照显宗的角度来讲,就是作为菩萨,作为一个地上的菩萨,他实际上能够观一切诸法都了知它是一种如梦如幻的相,所以他不会缘这些如梦如幻的法生起烦恼的。就好像我举一个通俗的例子的话,我们说这个猴子它为什么捞月呢?它认为水中的月亮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一个方面猴子排着队的一个拉着一个的尾巴这么吊下来排着队的去捞啊捞。回头捞不上来它们也很痛苦,特别发愁,怎么办呀?月亮碎了呀,它特别痛苦。但是作为人来说的话,它对于说我现在看到水里清清静静的一汪明月也是圆圆满满的,能起到一定照明作用。我投个石子进去把这个水月打的水的波动,使得水月看成一个残破的相,我会不会哭呢?没有人会哭吧?因为什么呢?知道水月本来不存在的缘故。菩萨他实际上现证到了这一点,了知一切万法如梦如幻,所以对这个法好坏的这种相,因为万法都是一种有为的相嘛,有为变化的无常相。当这些法产生种种的这些起起伏伏的变化相的时候,他不会缘它生烦恼。主要的原因就是像我们人看水月一样,我不认为这个水月是真实存在的时候,水月有也好没有也好,有的时候我也觉得挺漂亮的,哎呀,这个水月真好看。但是如果真的是因为其它的因缘,乌云遮障了月亮或者说就像刚才说石子投入到水中,把这个月亮打破了、残破了,没有那么庄严,看起来残缺不全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痛苦的为它痛哭流涕,想尽一切办法护持它呢?也没有觉得必要,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必要呢?本来水月就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如此。他就像看游戏一样,好也好不好也好,对他的心是不会起到一种束缚的作用,由这个外境对他的心起到一种随境而转的作用。菩萨他是对一切万法都现证到如梦如幻的缘故,所以对一切万法的好坏的变化相他就不会对它产生实执心,以此就不会产生烦恼,这就叫“观法如知幻”。所以他在对一切万法了知是如幻的时候,他是不会生起烦恼来的。

另外一个“观生如入苑”的话,指的是菩萨自己他不是这个为了度化有情他会投生到轮回当中,这个所谓的“生”就指的是菩萨自己投生于轮回当中的话,就如同趋入到花园当中一样。所以我们作为凡夫人的话,就从来不用“苑”来形容,而是用苦海来形容,对吧?轮回像苦海,我们自己是依靠这个业力不自在的,不想投却又不由自主的投,而且不自在的在轮回的苦海当中上上下下的流转,充满了痛苦,充满了这种不悦意,各种各样的苦受,苦不堪言。但是菩萨他趋入到轮回,这个“生”是指的菩萨自己投生轮回当中的话,实际上是如同趋入到花园当中一样。为什么他能够趋入花园呢?就像那么悦意的一种状态呢?就是因为了达诸法如幻,了达这个投生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如梦如幻的相,所以他趋入轮回就如同趋入到花园当中一样。

“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的话,其实可以这么分,就是按照以前《经观庄严论》的学习来讲,上师因为主要讲的它的那个意义,没有在字面上抠这么细。当然我们讲是可以这样去讲,但是真实的这个本义的话,仁波切以窍诀的方式都已经给我们讲的很圆满了。就是我如果说抠一下这个字眼,若成惑皆无怖,然后若不成苦皆无怖,它是这样来分。以前学的时候就是分的细一点,这样来理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若成”的意思就是比如说这个菩萨他投入到轮回当中,他在轮回当中能够成办种种的人天妙乐的、妙欲的受用,就是“成”。“成”就有点像成功的意思,成就他的这个广大的福报、受用、名声、地位、掌声、鲜花等等的这些的话,其实就是这个“成”可以代表的。他得到轮回的圆满的那一部分,有漏福报圆满的这一部分,“惑皆无怖”,就是他这个之后,“惑”我们不是一般指的是烦恼的意思嘛,他这个时候他根本就不会有那种像一般的修行人当他人天安乐自在圆满的时候他就担心自己怕自己会陷入到五欲妙当中,五欲妙实际上就像绳索一样,就会系缚自己的心,就会被贪等所束缚嘛。这个“惑无怖”就是实际上菩萨哪怕成就了世间当中、轮回当中再好的欲妙,自然自在圆满,他都不会惧怕为贪等所束缚,这就叫“若成惑无怖”。

还有一个若不成则苦无怖,就是“不成”就指的是这个菩萨有的时候受生到人间或者说轮回当中的话,他显现上面的话就是他什么都没有。世间的名闻利养、福报、受用、地位这些都是没有,甚至于他有可能会遭受一些短命的这种横难,遭受种种的这种痛苦的际遇,这个就叫“若不成”。就实际上他在轮回中过的很失败了,就这个意思,通俗一点。“苦无怖”,但是由于这些违缘的痛苦给他带来的身心两方面的痛苦所引发的这种痛苦也是“无怖”,就他也不会有任何的怖畏,痛苦对他来讲也不会有怖畏。所以我们要了知,其实真正的这个菩萨他在轮回当中遭遇任何的苦乐都不会使他退失菩萨道的。这就叫做颂词的这个含义。这个颂词的解释比较相符于大乘显宗的这个意思,比较相符大乘显宗的含义。

我们了知这一点的话,就是跟我们上面的那个颂词的意义上面去对应的时候,就是“勇士”,作为菩萨勇士,他在轮回当中享受安乐也好享受痛苦也好,就说是活的特别的滋润自在的也好,或者是活的特别的痛苦,有财富没有财富,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对他来讲其实都像一个游戏一样,他不会缘起而产生种种贪执,也不会缘于他的不成功而产生种种的痛苦,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自生存”,自在生存。那个确实就像入于花园一般,心是非常自在的。

只不过从我们外在的人就像上师后面不是举了个例子嘛,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修行的时候,那些猎人看到米拉日巴尊者的修行状态,乃至于其实像米拉日巴尊者的妹妹看到尊者的这个修行状态都觉得特别可怜,把尊者当做一个可悲悯的对境了啦。其实这个真的是一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完全是两片天地,真的是可以这样说。在尊者自身的境界当中,谁都没有办法能体会到尊者相续中的那份大自在、大快乐,谁都没法体会到,反而看他觉得他好可怜呐,这么一个修行人,缺福报的一个修行人,感觉是这种特征,但是在尊者自身的境界当中是非常自在的。有时候我们作为凡夫人去看菩萨的时候,有时候说不定反而把菩萨当做一个可悲悯的对境也不好说,这真的是也比较颠倒。因为凡夫人他的这个知见和他的想法、观点跟修行者的话是有天壤之别的。

那我们现在自己在学习这个颂词过程当中,应该要了知,其实菩萨在入于轮回当中,这里面其实主要能够体现出一个“勇”来。他的这个心极其的自在,是因为有智慧和悲心摄持的这个缘故,有这两个方面的力量摄持的缘故。所以使得菩萨在轮回当中不受任何的苦乐所左右,这才叫大自在,我们修行的方向是要往这个方向去走的。不要太过多的去执着于你像上师在这里引用一些前辈高僧大德的教言说人快乐了不一定好,因为快乐就舍了福报,舍尽福德;痛苦不一定是不好的,因为痛苦本身可以净除罪障。其实这个道理也是我觉得上师这些讲法特别具有善巧性,尤其针对从汉人的角度来说。汉人的话他心里面避苦求乐的那个心要更强烈一些,这方面的执着也更大一点,担忧也多一些。可能跟我们自己本身整个生活的环境有关系,所以汉人的忧虑心要强,恐惧心要多,担忧的这份情绪要重一点,总是有很多的后顾之忧。我接触包括自己接触到的不管是出家在家人的话,交流的话经常会感受到这一方面。那这个问题呢,我们真正分析起来,当然如果按照上师这一段的教言来讲,我们要知道,你所感召的快乐确实是需要福报撑着的,包括名声也需要福报来做一个铺垫。名等同于福嘛,没有这个福德,名声起不来的,没有福报的话,名声也出不来,是这样的。如果说名声过大,而你自己的福德跟不上,就会出现奇祸,就是这样子的。这个是很早以前当然也交流过这方面的法义,对它不多谈,但是快乐确实也需要靠福报的一种积累。

反过来说你感召的痛苦它确实就能够消除自身的业障。即便是你没有用一些什么菩提心摄持或者一些上师教的修法来摄持,本身这个痛苦它就在消业障,也会在消业障,这是名言中的这个因果法则。

当然我们在讲这一段的时候,我也是我刚才说的汉人相对来讲担忧多,你们不要有一种误解或者又比较偏激的方式。我现在很担心,有时候这么讲了之后有些道友故意的就是不要快乐了,让自己生活在痛苦当中,所以就故意去找痛苦。我们说显宗里面没有这种说法,显宗里面是随缘,是讲到这个随缘。你如果说你真的是一个密宗的大成就者,你到了那种找痛苦或者找麻烦的那个境地的话,那我也就不说了,你是这个知见,很高层次那个知见,这个我们就不提了。单单说为了护住我的福报,我以后省吃俭穿,我不吃好的,不快乐,每天愁眉苦脸的,我把我的福报要护住。这个就又过了啦,这个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所以有时候觉得这些法讲起来还是蛮困难的,就这么讲,那么去理解的话,你就没有真正理解它本身的含义。

这里面上师讲这个意思,是因为其实是我们汉人自己特别怕苦。其实你的那个想法还是因为怕苦,想留住福报,你拐弯抹角还是回到这点,说明你是个更怕苦的人。你还是不要快乐要痛苦,免得损福,这个特别怕损福怕苦的人,这个跟大乘的法来讲又差了老远呢,谈不上呢,显宗那个角度上都还够不上。所以要圆融去理解法义,跟你们交流的话要圆融理解法义。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心放松,一种合理的、正常的认知,不要偏激,不要自己人为的、刻意的去搞一些修行的,这个过程中反而出现很多违缘,没有必要的。

我们讲了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主要上师针对,说起来的话其实汉人相对来讲担忧心多一点,人的这种修行过程当中其实他落脚点都希望能够有财富、能够漂亮、能够远离生老病死、能够获得成功,什么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他实际上这个心里面对这方面的渴求是很强烈的。所以上师用这种表达方式,让我们逐渐去断除自己的这个方面的担忧之心。因为这个跟大乘的这个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你的心里面始终在这个方面有一个过分的耽执,那么你学佛了之后你皈投三宝也是落在这个角度上。这个就变成了我们前行里面讲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咧。你是一种带着那种善愿心和救畏心来学了嘛,是不知不觉就落在那块地方,因为你对这个执着。

所以上师仁波切用这种表达方式我觉得特别好,就是什么呢?我们对这个苦乐,就是过度的避苦求乐,这种心态的话会起到那种障道的作用。有时候用的好了,它是我们解脱的因,但是如果你过度强烈了,实际上就起到障道作用。而对苦乐平等一点,有时候想一想,过多的求快乐那也不一定是好事,快乐舍福嘛,对吧?那么这个痛苦的话,真正遇到了,天天想尽办法想避免它,自己苦不堪言,怎么三宝没加持啊,然后不知不觉埋怨到上师埋怨到三宝这里,觉得没加持。其实这些的话,反过来想想,你就去看一下痛苦或者去接受一点痛苦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呢?痛苦可以消我们的业障啊,这一方面去圆融理解。

当然如果我们要讲到观待自己的相续更实际一下,讲究一个次第,就是我前面在上师瑜伽的部分跟大家交流过的。比如说当你自己心里面实在是对于这种苦受,就是碰到的违缘,你觉得你的心真的是过不去了,那你确实去借助一些什么祈祷度母啊、莲师啊、请僧众念经啊,都可以,种种的这个方法遣除自己能够去掉这个违缘,目的是什么呢?能够护持自己的心,还能够坚持一个道心增长。不要变成那个让心真的过不去了,疲软了,生了一个大邪见,彻底就不修了,这种恶性循环你要有一个善加护持的一个善巧方便,把握一个好的分寸。但是的话,不能一味地一出点点问题,哎呀,赶紧找上师打卦念经,这个的话就有点粗大了,为什么呢?我们有的时候我前面讲,我们要学会细细的去品味痛苦。你去体察一下,去品尝一下痛苦的本身。在这种苦受过程当中,心还是不堪能或者心还是很痛苦的话,那个时候对轮回能够产生一种——那会儿可能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做厌离。能够感觉到原来这个是对心里面真正起到一种厌烦的、想远离轮回的真实之心态,那就成为修行的动力了。

另外一个方面,这种苦受如果加上大乘的一些善巧方便,不管是修自他相换也好,或者自己对因果的这种增上的信心也好,它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有时候痛苦是我们很好的一个善知识,上师不是说的“苦才是人生”嘛。其实它是一个很好的善知识,就看我们会不会用得到。用不到的话,那借助外缘遣除它,让自己的心能够护持到善念当中。用得到的话,那么自己把它转为道用,那个才是真正修行增上的机会,否则的话光是把三宝像一个保护伞一样把自己裹起来,这个从自己的角度来讲真的就变成像温室里面养出来的花,是很脆弱的,心是很脆弱的。从直接解脱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情。只不过三宝他是一种满愿的那种形式,你求什么,只要你的一些因缘具足,他会满你这个心愿。但是对我们直接修行道力增上的角度来说,不是说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一个修行状态的。这一点跟大家稍微的分析一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而且我刚才从自相续角度,从初发心乃至于修行过程增上这样去讲的话,你们要有一个合适的一个把握分寸来去理解我们刚才所讲的这段内容。

当然如果这个道理如果是从直接的这个密宗的这个层面来说,其实这个颂词就更加直接了,就是直接就能够将轮回当中种种的这些显现的这个复杂的五欲的诱惑相也好,轮回的种种痛苦也好,他直接是自在生存,就是他当下就能够将它直接变成一种智慧力,或者现前的这个觉性力,这样的一个教义。这个上师没有广说,我们这里就提一句就过去。

所以上师仁波切引用那个,像《万善同归集》里面不是讲了这段话,这个很重要,这个涉及到我们整部论典。就是说什么呢,菩萨他成就两种法,魔就不会害他,一种就是他能够观诸法空性,这个是从有境智慧来讲,这个相续当中确实能够现证到万法空性的空性慧;另外一种不舍一切众生,实际上就指的是菩提心。如果谁能够有这个证悟空性的智慧或者能够有这个不舍众生的大悲心或者菩提心的话,是不会被魔所转的。其实我们整部论典就讲了这两大问题。证悟空性慧它是直接对治我执的,包括了人我执和法我执,直接对治我执的就是它的——刚才我不是给你们理了那个科判,总共的广说当中的两个大科判,一个就是根除我执,对吧?另外一个方面,行持两种利他,是不是?上师在讲这个教证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归摄了我们论典的全部核心的问题,这个是修行最精华的,所有佛教里面八万四千法门修行最精华的就是空性慧和菩提心,是这两者。智悲双运,是整个大乘的基乃至于道乃至于最后成就的果,都是靠这两者成就的色法二身的,是这个因缘。这个今天就是一种笼统的粗讲,细的分析的话,以后在每一堂课具体广说的时候再慢慢的跟大家交流。

最后一部分我们来看这个颂词里面讲到这个:

欣受快乐之懦夫,是以怯懦感痛苦,

欣受痛苦彼菩萨,是以勇力恒安乐。

这段颂词的话其实也是特别的殊胜,对我们的修行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的指导力。就是说到其实懦夫他很喜欢快乐,他特别喜欢安乐,但是实际上自己的心是特别脆弱的,特别的怯懦特别的脆弱,所以他反而经常感受到痛苦。就是这个地方的特征就是一个心羸弱的人就叫懦夫,他喜欢乐而怕痛苦。其实在这一点上我尤其觉得从我们很多修行人的心相续当中实际上都有这方面的一些。甚至有一些我以前不是提过嘛,有一些借用佛教出世间解脱的这个修道的方便方法来解决自己的一些——仅仅是解决了自己的那个怕苦、遭受挫折、遭受不幸、能让自己的心堪能一点,只是处在这个层面上面,好像就像自我安慰一样,让自己能够变得开朗一些,快乐一些,在生活当中稍微过的自在一点,他就以此为满足。

其实我们很多有时候修行的状态如果只落在这一点的话,就是用一个解脱法求到了人天安乐的那种结果,是很可惜的。假如说这个心能够再勇猛一点,就是你避开了这一层,怎么避开这一层呢?对痛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现在虽然我们做不到像那些大成就者这种或者好修行人他去求痛苦,这一点的话确实也不是我们真正的心量能够达到的位置。咱们就实话是好,做不到你不要硬要去做,不要就是说还是那个不成熟的那个,我非要显现自己修行特别好,我非去求苦,没必要嘛,这个是没必要。达不到你达不到嘛,就老老实实的。我现在虽然说还没有敢说自己能达到我去找痛苦来增上道力,我还没到这个份儿上,但是最起码不像以前那样,唯一就是想避苦求乐。这个心态过头了,真的是一个修行的违缘的,会成为修行的违缘。

我们可以稍微的自己可以观察一下,对于有一些不是你自己找来的,但他正儿八经却是因为名言中的各种因缘显现,到了自己面前的一些痛苦的话,你慢慢的去面对它,试着去面对它。不要着急的去遣除,面对它这个苦受,看看你能把它用得上多少,你才能发现“哦,我平时上师交给我的这么多教言我现在学会了几个,我用上了几个。”这个是修行增上的好机会。我们已经是老班的道友了,已经学法都……从学会建立到现在的话都学了这么多年,应该要从这个方面多去考虑了,不能再像一个初学者那种的心态,这个其实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们这个颂词里面所讲的这一点,就是说光是避苦求乐,光是心里面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快乐幸福、得到万人的赞扬、得到富裕的生活等等这些方面的话,其实是因为怯懦,心怯懦的缘故。而这种人恰恰容易感召痛苦。这个痛苦不是说是因为心怯懦所以他的痛苦来得多,其实来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他的感知上面,他痛苦大。因为他的心太羸弱的缘故,小小的一点事情就让他苦不堪言,甚至去自杀或者怎么样的,他的这个苦受就会多。

反过来,“欣受痛苦彼菩萨,是以勇力恒安乐”。我很喜欢这个颂词,其实是很好的。就是什么呢?真正的这个菩萨不是说他故意的痛苦来得少,而是因为他的心很勇猛,而且他能够有一种欣乐接受痛苦的这样一个力量,堪忍的心识。在这种心识面前,是缘于他的这种勇力,使得他没有什么苦受,恒常他都觉得都是快乐的,恒时都是快乐的。当然这个怎么样得到恒常快乐呢?我们在后面广说,具体讲到一个一个颂词的时候还可以跟大家再交流,让大家一方面不是后面的颂词很多都是什么“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如何如何”,“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摈弃什么什么”,都是这样讲。一个方面好像感觉这是一个因果法则,但是另外一个方面通过这种修法自己当下的苦受就会消失,这个就是增强心力的一个方便。所以这个论典还是很殊胜的。

今天这里的这个总说主要是讲到它有一些总的这个道理,很重要。就是我们的思路我们的理念要有所改变。修行人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念,改变以前轮回的那个习气。以前的那种习惯性的想法,那种习惯性的想法就是让自己的心脆弱的其实。总是怨天尤人、总是不现实的妄想都是落在这个方面。现在要修行要调整一些信念的话,其实人的心现相上他是一个有为法,实相上面它就是如来藏的本性,就是佛性,它的功德是很大的。所以这种现相上的有为法来讲它就是要人去……,因为有为法必定是变化的,只要你去在因缘上改变,它就会改变,它是可以改变的,就是怕自己不去改,而是始终去放纵它,放纵它的这份懦弱和脆弱,那就变成一个越来越脆弱的人,回头别跑到亚健康的群体当中去,学佛学出一个亚健康可是划不来的哦!

所以说起来,我们说心的力量其实是很大的,心的力量特别的强大,就是看我们会不会去用。那么首先要在自己的知见上面要去明白一个问题,就像这个颂词里面说的,我们要有一个勇猛的心识。其实这个苦乐只是自己的一个感觉而已,假如说这个心他有一种智慧上面的勇敢、悲心上的勇敢、利他上的勇敢,那其实我们的苦受是特别鲜少的。如果你这个心越发的脆弱,那你这个苦受就会越强烈。正好相合于像我们汉人的特征,本身这个心里面是比较执着,避苦求乐的这种心态的话,你如果要想真正自己能够达到避苦求乐的这个结果,真正远离痛苦的话,不是在外境上远离,或者也不是说在外境的拥有上面去远离,我也必须要拥有多少钱,拥有多少名,多少房子多少车,我才能够远离痛苦,这个走法现在连世间人已经意识到了这走法是有问题的。不光说学佛的人,世间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也是不是特别牢靠的。那么我们学佛者更是如此,应该要明白这种想法其实是一个妄执,它不能够真实解决我们的痛苦,而真正能够让我们心相续感受的这个苦受鲜少,唯一是靠自己的心力的一种增强。就是总体来讲就是刚才说的,智上面和悲上面的一种增强,就能够使得自己活得自在。

这是从比较简单的或者说笼统的角度先跟大家交流这些,其他的这堂课就先这样讲吧,等到后面具体学的一些实际颂词的时候,再用这个温和的方式来摧毁自己的我执的这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具体细化的再交流一些法义。另外的在最后这部分上师一个角度也是强调了就是说修行人跟不修行有区别,这个修行实际上就是一个串习的问题,这一点我也确实很想在后面具体颂词讲到哪个位置上的时候,跟道友们好好的细细的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个其实不是观待很多什么根性的问题,只要我们实际去操作,每个人都能做得到。只要你长期去串习,不管你的这个看起来好像是不是有智慧,是不是懂得闻思,这些都是不观待,修心的法门它就是这种缘起。不看这个是不是闻思的好不好考试成绩好不好,就是看你实际去操作的怎么样,真正的观察自己的心,在心上面实际去调整的怎么样,那么最终自己就会有所得,就会有所得。

所以整体来讲,这部论典主要就是讲到了一个就是以空性对治我执,当然这个空性对治我执还有一方面就是在名言当中以这种业果的规律,用名言的善巧方便来对治我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主要讲到菩提心的问题。这是我们首先第一堂课就需要明白这部论的总括的一些方面,最后的话上师也是提到倡导念怀业祈祷文,那我今天这里就不多的广说,因为这个已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大家实际上到现在已经快念圆满了。但是念自在祈祷文确实可以使我们生生世世得到修行自在,生生世世可以不离上师,和上师一起弘法利生等等这些缘起可以创造。我也相信道友们在念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的验相和感受,这个今天这里就算是不多提,不过当时上师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是倡导大家要念这个自在祈祷。可能是这一期的念完之后,上师还有后面又要念一批,一点一点念下去,对我们以后未来的弘法利生乃至于修行的话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创造一种很好的因缘,是这个道理。这个就稍微提一下就好了。

下面把今天闻思的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凡圣所造的清净善根全部随喜而普皆回向,愿自他一切有情都能够成就究竟的解脱果位。

所南得义檀加热巴涅,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圣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