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 《修心利刃轮释》第5课

法师辅导 第一次

圆函堪母

《修心利刃轮》5课法师辅导笔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诸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为度化一切天边无际的有情而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修心利刃轮》的这个内容还是属于在以寂静温和的这种方式,通过业因果的规律来教诫让我们断除我执的这一部分的内容。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颂词,因为《修心利刃轮》每一个颂词都非常的殊胜,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好好的对治自己的相续,串习自身的这些情况,是他轮回的种种习气的话,肯定对我执会有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说,我们今天继续学下面,紧接着这个颂词,这个颂词是说:

唐捐必需用品时,是蔑他人之所需,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成办他之需。

这里就是说,自己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或者是整个生活状态过程当中,不管是从法的方面来讲也好,还是从生活的一些所需用品的角度来讲,都是自己需要的,只要是你需要的,但是他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者就是丢失了,或者就是被别人夺走了,然后终归是你自己需要的你用不上,在心里面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你心里头是很想用这个东西,并且感觉这个东西是属于你自己的,但是后面因为种种的原因自己终归是没有用得上。甚至于有些情况它是无缘无故就坏掉了,就没有办法用。这样的情况的话,有的时候,当然我们这个道理要分析的话,有的时候他是因为即生当中比如说,刚才说的这个东西坏掉的话,自己使用不当或者说自己没有把它保护好,别人偷去了,也有可能有一些现世的外缘所导致的。那么他还有一个根本的或者说他前世当中尤其是有一些你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太多的理由,但是阴差阳错这个东西就是你需要的不被你所使用的话,那么这里面就像这里所说的业缘的原因在当中,就属于是“是蔑他人之所需”,就是对于别人所需要的这些物品你心里面有一种藐视心。所以说呢,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于这种恶业的利刃轮到自己的头上,到最后呢,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种种的原因,你想用的东西用不到。钱啊,房屋啊,法本啊等等,这些用的东西就会被损耗掉。

我们以前在《藏传净土法》当中曾经讲过的所谓损耗鬼一样,就有点像这个意思吧。就是说不知不觉的就被损耗掉了,然后就丢失了,然后你自己就用不成了。在生活中会感觉到一定的不便,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觉得这个钱好像是花出去之后自己也没有享用到,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的话,我们说实际上跟自己往昔的蔑他人之所需的这个方面的业力是有关系的。

那么在今世当中,“今当成办他之需”,这一点实际上是完全相合于大乘的这种修行的理念。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大乘的行人,应该要自己尽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去成办他人之所需,这个是作为菩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发心的角度来说,是自己曾经在上师三宝面前以及众生面前发了菩提心的,那么在实际的行为当中你要实际去操作,对众生有暂时乃至于究竟的饶益的这方面的事情,就可以对治前面的这些违品。前世所造的这个恶业,有可能今生当中有一种因缘成熟的相,会显现的你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让自己有点恼火。那么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这个时候就不要太过多的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就是你如何如何,就是你抢走了我的财产,怎么样怎么样。其实我们有的时候说起来……假如说……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不允许完全采用现在社会的一些手段,比如说你真的是通过一种公正的方式,通过法律的手段、通过交谈的因缘能够把你的东西从别人……被抢走的这个角度来说,你能够追回来,那也可以去操作,并不是说我们学佛了之后,这些全部都丢掉不用。但是如果说你已经按照正当的这种途径确实还是没有办法收回来,那个时候的话你就应该要放的开一点,要把握一个中道的原则。也不能够让世间的人觉得学佛的人特别的傻,或者说学了之后人显得很愚笨。其实这样别人对佛教就不生信心,这个方面我们要把握分寸上面要有一个好一点的比较客观的一种认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自己心里面要明白,这个可能跟前世的业缘,就是之所以他跟你有这样的一种关系,或者跟你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因缘的话,他不是无缘无故自然而产生的,肯定跟前世的业有关系。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在我们使用正当的手段,比如说你最开始的防护也是正当的,也没有什么过失,但是东西还是不知不觉的就已经消失了。然后中间的这个过程你用正当的手段已经去寻找,他最终也是没有什么结果,就是很难再追回来,这个时候自己就不要太过于的怨天尤人,应该要明白,这跟我自己前世的业肯定还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尽量的去考虑把这个关系摆正,明白自己实际上是在消往昔曾经轻蔑他人所需的这种业缘,正在消这个业,产生一种欢喜心,随缘最好,是这样的。

那么接下来的话,我们后面的这半句也是强调的说,我们在即生当中一定要做到“今当成办他之需”。而且上师在这里还是讲了一些很重要的一些教言,老人家又讲到自己曾经也是在十年到二十年之间的时间都是自己背诵、闻思、辩论,觉得这个很重要。那么实际上从现在上师的心态上来看,感觉到如果说……并不是说闻思的本身是一个过失,但是如果你因为这个闻思放弃了很多利益众生的机会,本身你按照你的能力是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但是你却放弃了这样的机会的话,那么这个就成了所谓上师这里说的闻思过程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要知道他的落脚点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修行人是需要有一定闻思基础的,否则很难在相续中树立佛法的正见。但是在闻思过程中不要忘记了,闻思的目的是为了利众,我为什么要闻思呢?是为了利众而闻思。那么真正如果碰到一些需要你帮助的因缘的话,实在是不能够舍弃。

尤其上师仁波切在这两年当中给发心人员有的时候强调一些道理的时候也会经常提到这个问题,就是说有时候看起来发心好像对闻思是起到一定影响作用,上师说影响不大。我们可以选择边闻思边发心的这样的一种修学方式,有的时候感觉时间确实因为被发心挤掉了很多,自己学的不是特别的到位,不是很精专,但是这个跟解脱要比较起来的话,它不会直接去障碍我们的解脱。也可能我在表达的方式上、我讲法的能力上面稍微要显得差一点,或者显得弱一点,确实没有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把很多的时间用在发心的这个因缘上。但是这一点它不起到完全的以后我就没办法讲经说法,这个也不会的。我因为这个原因我以后就没办法成就,这个更不会的,它不会起到这方面遮障作用。反而是因为我们在发心过程当中,你真正的就像这里所说的“成办他之需”,你的落脚点真的能够发自内心的想尽量的去帮助别人,想去饶益他人的话,这样的话你自身的资粮逐渐得以圆满,而罪障逐渐得以清净,是这样一个关系。

所以这里我们对这个颂词首先它字面的这个意思需要了知,而且上师在这里引用《入菩萨行论》当中的这个教证,这个还是很殊胜的,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尤其作为大乘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唯一为了利他,我们的目标是唯一为了利他,“为利诸有情”而回向于大菩提的这样一种发心的意乐,千万不要忘掉了。所以即生当中自己在成办,在生活、工作的各种环节当中,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没有跟别人直接宣讲佛法,但是你做事情的原则,第一个基点上能落在不损害他人,第二个基点上能落在对他人有所饶益,那么实际上他……你相续中的发心是以这个为目标,而且最终是希望他究竟能得到成佛解脱的话,那我们这个工作、生活其实都是一种修行的内容,这一点相当的重要。关键就是看自己是不是能够产生这样一个比较良善的心态,你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愿意去饶益别人或者帮助别人。只是用一种世间的这种方式来帮助,不一定跟别人明显的宣讲佛法,因为毕竟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直接跟他讲,他不一定能接受。但是你对他能够有所饶益的这一点的话,实际上我们本身走的还是一条菩提的路。看起来好像像世间的一个善法,但是只要自己的发心的方向明确,那么十善业也可以被解脱道所摄持,是这个意思。

后面上师仁波切这里的《杂宝藏经》这里的公案,这个公案还是稍微的我们需要谈一下,整个公案的过程因为节约时间的问题,所以我就不描述了,道友们应该是对这个公案都已经有所了解。希望你们以后……我上一次提出来的,你们闻思的时候最好养成这个习惯,提前预习一下,或者自己提前首先能听一遍光盘,有一个温习再听辅导,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那这个公案的本身这里就不做描述,关键就是说它这里体现的,上师为什么在这里引用这个公案呢?就是源于刚才《入行论》那个颂词,就是我们实际上即生当中自己的所需,我们前面所感受的这个业,不是说自己的这种必需品经常会唐捐,就不知不觉他用不上,然后就丢掉了或者失去了,他经常会出现这种想需要得不到的这种痛苦。那么我们如果说能够让自己即生的所需按照自己的心愿得到一种满足,或者随心所欲的去用的话,其实这个公案特别能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师在后面总结的说:其实如果说我们的心真的很善的话,即生当中很多果报它自然会现前的。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整个这个公案大家觉得是比较感动的。最感动在哪里呢?就是这两对老夫妻他宁可一辈子做别人的仆人,而希望能够供养僧众。这种发心确实是非常殊胜,从他们本身所供养的这个物品来说,其实按照我们现在来看的话,世间上稍微有一点福报的人可能都能够做得到。就是在一天当中用最丰美的饮食来供养僧众,对吧?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那我们在座的道友大部分都是有这个财力的,有这种能力的。我就供养这一天的因缘,我供养僧众的话,还是没有大的问题。但是最难得的是他们的这种代价,他实际上是倾其所有,他自己因为夫妻俩很贫穷,一无所有,最后就以卖身的这种方式,代价的话就是我一辈子当别人的仆人,然后能够换得我在一天当中尽心尽力以最丰盛的饮食来供养佛与僧众。他那颗发心就非常非常令人随喜了,所以国王也被他们所感动。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国王感动,给的他们很多的财富,并且还给了他们一些官,就是属于权位,也让他们掌管村落等等。一辈子当中后面就变成了有财有权的这样的一种身份,好像是国王赐予的。实际上这个是他们当时这种发心极为清静的这样的一种善心直接在即生当中所现前的一个果报。

所以这个公案还是有我们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即生当中不要说是用自己卖身的那种代价来换取供养僧众,这个我们先不提。但是你在实际的生活过程当中,是不是能够发自内心的去饶益别人?对别人能真正的起到一些好的作用。这一方面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真的是要考虑的。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总不能总是口头上说发起菩提心,然后实际上检查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寸分寸土都不可以让的,就是属于我的利益绝对是不能够丧失的,我执比较强。另外一点的话,又特别的优越感,就像新长出来的新肌一样的,碰也碰不得动也动不得,这个人相当的不调柔,脾气暴躁。像这样的情况又怎么敢说我有一颗想利益众生的心呢?那这个实在是说出来的话会觉得比较羞愧。

所以说,学了前面的这段内容,第一个颂词这个内容,它的落脚点也是两个。一个就是不管自己碰到什么样的际遇,就是总的一种概括,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际遇,不要老是把责任怪到他人身上,怨天尤人,其实这样是真的没有必要的。另外一个方面要知道,其实碰到这些的因缘,给自己一个警醒。因为我们前面一点做到的话,后面这句话才能做得到。你前面这一点都不愿意接受的话,后面这个你按照你以前的习气还是很难做得到的。那如果说前面我们能够接受说自己碰到种种的这些不顺、违品、不欢喜,还有看起来好像是别人的损恼、诬陷、诽谤、讥讽等等,对你做了很多的不如法的行为,感觉是对方是很不好的,或者说行为特别不如法,对自己做了很多恼害。但是实际意义上要了知,这是自己往昔的业力所致,我们真的能够承认这一点,那我确实可以竖起大拇指说你是一个真正诚信因果的人。

一个诚信因果的人,他在日常中的这个行为是非常非常寂静调柔的,肯定是这样。他不会怨天尤人,他也不会轻易的再去造作恶业。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品尝到了恶业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一份痛苦,不管是身苦还是心苦,他已经有所体会的话,那么他对这个恶业就会谨慎。就好像我们说,以前上师举过类似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小孩,他不知道生炉子的这个火是很烫的。那么第一次就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他没有感触过火的那种灼伤的力量的话,他就敢去摸。但是一旦他被灼伤过一次了以后,那你再让他去碰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碰的,他就不会再去碰这个东西了。

这个原因其实就跟我们的心态是非常像,人其实都是这样。我们说诚信因果诚信因果,这句话其实也不是很容易在每一个修行人的相续当中安立的一种特征。为什么呢?很多人在自己的行为上面并不规范的话,其实就说明他对因果还没有一个诚信心,对轮回的痛苦他没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像这里所说的这个恶业利刃轮自己的头上,他对于自己所感召的种种不悦意和痛苦,他还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业力所导致,而把很多的原因是怪责于他人,所以才会继续违犯。后面源于他的习气,他还是在这个方面并不谨慎,甚至于做一些不是特别如法的事情。这一方面的话,尤其是这一次学习《修心利刃轮》的时候,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好好的去思维。你心里面真的逐渐生起一种定解的话,一方面你就能做到它前三点所体现出来的这个相,你再碰到一些违缘的时候,你不会再去责怪别人,而会反观内心,这肯定是跟我自己的业缘有关系。当然在世间的这一层面该怎么处理,我刚才说的,你该怎么处理该怎么维护你可以正当的去做,这个是不遮止的。但是做的如果说起到效果了,当然是很好;起不到效果的话,也随缘,也明白这是自己的定业不可转,估计这件事情也就没有希望了,这个是自己的所需也就丧失了,这种情况是很可能有的。而不要甚至于用那种怨恨的方式、狡诈的方式去做一些非法行的话,这个就大可不必了,这样的话就属于是恶性循环。这是我们前三点。

最后一点的话,自己就可以意识到我从今以后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往昔的恶业是源于自己相续当中的这种烦恼所导致的,已经让我现在感受的苦果非常的痛苦。那么我从今之后,我应该从因上面去改变,就是你能够让自己的心里面调整出一个发自内心的希望别人得到快乐、安乐的这样一种善心,心真的是很善良,或者说产生这样一个良好的念头的话,那么你的行为就会尽量的去饶益他人。那么我们先不说求今生会得到什么样好的善果,但是你的未来必定是很光明的,从后面《杂宝藏经》的公案也可以看出来。其实这夫妻俩的这种行为他最难得也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那种纯净的心态,而且真正的是要诚信因果,就是我做这件事情他必定要考虑值不值得。所以说其实这夫妻俩是绝对诚信因果,他相信他依靠这种广大的方式或者说很丰厚的一种方式去做上供下施或者供养僧团和佛陀,必定会给自己后世带来圆满的福报。他对这一点是诚信无误的,所以以破釜沉舟的方式宁可一辈子做别人的奴仆,也愿意交换一天当中去供养佛与僧众的这样的一个行为,他才敢去做。他如果相续当中有一点点怀疑,说会不会得到这样?我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如果这样做得不到那么大的福报,我这辈子后半生都要给别人做仆人,这样划不划算呢?他没有这方面的一些疑虑,他真的做到了。我们说,说到跟做到是两层概念,他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说起来容易,你真的做起来的时候,倾家荡产,自己卖身的方式来供养僧众,你确实相信用这样的方式可以给你带来后世广大的福德吗?这个性子真的是不容易的。实际去操作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相续当中离这个信心的距离相当的远,也是源于他们确确实实相续中产生诚信的缘故,以这样一种清净的发心而使得他的果报即生当中就成熟,更不要说后世的那种善果。所以这个公案特别殊胜的点也是在这里,也是很值得我们修行人随喜。

当然作为修行人,一个方面从你们在家的角度来讲,当然是以财供养或者财施为主。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另外一个角度,按照我们上师仁波切的这种风格,上师特别喜欢的还是属于法供养的这个内容。也就是说作为道友们能够精进的去随学上师所教授的这些法,我们能够确确实实在相续中产生因果的正见,能够法融入于心的话,这是令上师最欢喜的。那到底自己的信心有多大,对因果的正见是不是能树立起来,那就看每个人自身的缘分了。但是这个《修心利刃轮》它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广大的。

好,下面我们再看下一个颂词:

心不明了不喜时,是于他众积累罪,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断除他罪缘。

这个颂词我觉得是特别殊胜的一个,尤其对于大部分的汉地众生来讲,可能这方面还是有一点点……怎么说呢?心里经常会处在一种不明了、还有不喜的状态,就是心不快乐。这一点现在越来越感受强烈了,就是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好,但是心相续中的快乐越来越鲜少。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上的忧郁症、亚健康、自闭、强迫症越来越多了,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些名词。当然不是说以前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它不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是很极少数的。极少数的这种情况确实有些人心态不是很健康,但是他对社会不会起到那种特别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不会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而现在变成了一个公开的、作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谈论或者在解决,怎么样去改善这个教育的体系,在这个方面开始去考虑。那就说明这一批的人群在社会上起到的负面作用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现在……你像其实现在社会上比较时兴的,就是流传比较广的就是大家之间互相在发这种正能量。所谓的正能量也就是心情的一种愉悦、健康、快乐等等,用一些这种比较激励的教言来鼓励自己,很好的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生。不管你的人生际遇是怎么样的,你都要有一种欢喜心去面对它,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要走好每一步,你不能就这么把它荒废了,或者说在一种特别郁闷特别忧郁的那种不健康的情绪当中度过了自己的人生,太可惜了。

即便是从一些我们这个世间的话来讲,他们很多人还是属于那种无神论——我就这一辈子的这种认知,我这辈子不能太划不来,为什么呢?我一辈子都是在郁闷当中度过的,那这一生是很亏的,说句实在话。那从我们学佛的角度来讲,我不光是这一生一世的问题,我有生生世世的问题。这个角度上的话,尤其是这一世能够值遇佛法,自由自在修行的机会,我不能让自己在痛苦当中度过一生。这个问题也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焦点,可以说是大家比较喜欢谈论的,而且也是好朋友之间经常会互相发一些正能量的一些语言。包括借用一些高僧大德的这些心灵鸡汤的这些教言,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很好的去面对生活中种种的痛苦的或者不悦意的不顺心的这些际遇。现在社会上的人都是这方面是很讲究的,也是特别注重的。就是从自己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程度的话,你再享用也就是这样子了,对吧?你说你能吃多少能喝多少能享用多少?其实再怎么样的话他也就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但是他心里面就开始去偏向于精神上的这些追求。因为他发现他不快乐。

所以从我们这个颂词本身来讲,它这个是有前生的业缘的。我们跟古时候的人比较起来,其实快乐鲜少,焦虑特别多。这就已经体现出我们自身的福报不够的一个问题,他跟前世的业缘就是“是于他众积累罪”的缘故,就是缘于他众积累了贪嗔痴的种种的烦恼和罪业。这个的话实际上他的因也就是说你首先是以这个贪嗔痴造作很多的罪业,并且这些贪嗔痴的罪业会伤害到他人。这种罪业积累了之后,就会感召到后世你这个人是个比较郁闷的人,心态就不是特别的阳光,不是很开心,不是很开朗,就会有这方面的一个过患。

所以上师在这里讲的时候就提到的,一个方面心不明了,就指的是不明清的意思,就是心不明清,智慧不明了。这个意思,他经常处在那种好像就是不是很清明的状态,每天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干了什么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就是成了这样一个迷迷糊糊的状态。这个实际上就是用佛教专用的一些词句就是,这个人的明清分不是很好,他的这个明清的力量不是很好的话,自己做过的事情早就忘光了,稀里糊涂,也忘了自己做没做。然后做过去的事情或者说平时的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是迷迷糊糊的那种情况。甚至于不管干什么,心里特别的就是心不在焉一样的,经常会把事情做糟糕。其实这都属于是明清分不强的缘故,全是明清分不强,心不专注嘛,他全是这样的一个特征。这是一层。

另外一层就是指的不欢喜,没有人惹他他自己就会不高兴、忧郁、不喜悦。这样子的话上师这里说嘛,莫名其妙的他就不高兴了,一会儿又不高兴了,一会儿又不高兴了。然后他的朋友跟他在一块儿接触的话,自己也都心惊胆战的,觉得这个人动不动就会不高兴,非常的紧张。原因在哪里呢?其实跟前世的业缘有关系。上师这里讲的还是比较有意思,尤其是夫妻之间动不动无缘无故就把对方恨得要死,然后互相吵,并且还喜欢摔东西,家里的锅锅瓢瓢天天都是心惊胆战的。这个就是说殃及他人,殃及他人包括无情法,全部都遭殃的一种状况,还是比较吓人的。

那我们说从这个颂词里头来看的话,要了知,其实换句话来讲,心的这种快乐,人的阳光的这一面比较强的这种心的快乐,它是一种福报。如果这个方面是稍微有缺失的话,那我们这个颂词学的道理首先要明白,是跟自己往昔源于他众而造作罪业有关系。那造作罪业的根源都是由于贪嗔痴的缘故,所以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罪缘。

所以上师在这一段讲到一个非常殊胜的教言,就是说到这个出家的问题。很多人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想出家。其实出家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按照《杂阿含经》当中所讲的这个公案的例子,也是我就不重复了。最关键的是阿难答复的这个,我们是为了断恶行善而出家。其实出家走的是一个大丈夫的路,我真正的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之后,我力争要走一条断恶行善的修行之路,所以说他剃发出家了,是这样子的。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断恶行善呢?这个“断恶”的“恶”包括了贪嗔痴三者,那么这个贪心上师不是分析的很细致嘛,这个贪心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痛苦。我们说对自身而来的话,其实以前在《前行》当中所学的那个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其实这些都是从爱执的正面或者反面的原因,就相续中有了这种爱执的话,你就感召求不得的痛苦,感召爱别离的痛苦,甚至于你反面的这种怨憎相会的痛苦,不欲临的痛苦,你全部都会感召到,这个都是源于爱执来说。如果说针对于他人的角度来讲,其实如果我们对他人产生执着,对方就会有一种被束缚的那种感觉。所以家庭的这种纷争、不合,主要的原因都是源于这个爱执,就是把他摄为我所之后,强制性的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想法,还觉得自己在为对方好。种种的其实都是源于这个起源而产生种种不和睦,这个就是由于贪心给自他带来的这种痛苦。

那么嗔心就更好懂,对吧?一个人一旦发嗔心,对别人是肯定有损害的。乃至于扩大到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等等,全部是源于这种嗔恨,然后夹杂这贪欲,就是贪执对方或者别的国家的这种资源等等这些原因、这些目的而起现的,这个也是一种自害害他。

那么对于这个痴心,实际上它侧重的就是对事物本身不明了、不清明的那个状态,他不懂得真正的取舍。这些法其实一方面是自己真正的堕入轮回的根本因,另外一个方面就像颂词本身来讲的这个道理一样,“是于他众积累罪”。就是你缘于他人散发这种贪嗔痴三毒的话,损恼他人而会感召的种种的罪业,所以就使得自己这一世心不快乐,无缘无故的心里不欢喜。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说,有的时候确实是用药都没有办法去治疗的一些问题。

那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同时又讲到了对治法:“今当断除他罪缘”,就是我们今世,虽然说上师举这个例子好像说,我是不是也要出家好一点,能断除贪嗔痴。其实作为在家学佛的话,他同样的目标,就是我为什么要学佛呢?是因为断恶行善。就是我要断恶行善,所以有时候我们这个话再讲的重一点,就是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一定要把这个时间拉长了来看。我们要从一些宏观的角度看自己整体的这个轮回,自己在这一世好不容易值遇佛法,按照经教里面的这个观点来说,如同盲龟值轭一样,非常的稀有难得才能够遇到这一世学佛的因缘,自己有机会闻思修行的因缘。如果说从这一生的生命来看,再跟整个轮回去比较的话,其实就像一瞬间一样,像闪电一样,一瞬即过,它是非常短暂的。那我们在这么短暂的一个人生际遇当中,还是要很好的把握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在浑浑噩噩当中浪费了人身。甚至于有一些学佛的佛友,学出一个自闭,学出一个忧郁来的话,那个肯定是太可惜了。

如果说你是个不学佛的世间人,我觉得是有情可原的,因为现在这种社会的复杂,现在这种社会的压力,会给人很多一些外缘上面,就导致于人的心情不愉悦,加上自己不会调整,和前世的业缘产生了很多这种亚健康的人群,这个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客观的理由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是从佛教徒的角度,你越学越自私,你越学越格格不入,你越学越变成了那种特别死板、连笑都不会笑的这样的一种,这种情况的话我们不知道佛学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一种现象。如果是这样的话,反过来我就想问: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佛呢?这样的学佛没有任何必要。如果学出一种痛苦和郁闷的话,那我就不要学了嘛,对不对?我们人都是要求快乐的,对不对?哪怕是你说是世间人求暂时轮回的快乐,我们是求解脱的这种快乐,你总是要有一个所求的,你的这个所求达不到目标,为什么要学它呢?

其实不是说佛法本身有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我们自己不会把握自身的这种修行的状况,或者说自己的心态……当然这个一方面精进的要去忏悔,另外一个方面它最好 的这个对治就是从今天开始我不再去以这种贪嗔痴的这个罪业去扰乱他人以及损害自身,也就是讲到了要断除贪嗔痴,这点是特别重要。而且上师不是说嘛,要发心,要有这种发心。就是我们作为……从出家人的角度来讲,真正出家的职业就是利益众生,不光是断除自身的三毒,还要断除所有众生的三毒,这是我们的愿。那作为在家人,其实我们都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佛子,其实是一样的。在家的居士也同样是以这个目标,就是不但是我要断除自相续的,我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断除自相续的烦恼,并且还要断除一切众生的烦恼,这是我自己的目的,而步入佛门的,不是一种消极避世。

另外的一点就是平时在我们交流《前行》的时候给你们讲过很多这方面,我们要学会换一个眼光去看问题,要学会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生活的际遇。其实这个方面讲的多,感觉有的时候像心灵鸡汤一样,就属于是比较世间的,去应付世间的种种不如意、不顺心、痛苦、烦恼等等的这些,家庭的矛盾,好像是面对这些问题。但是也不能说是它跟我们的修行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真的方向明确的话,那么它本来就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这个实际上就跟世间只是希求一个心灵鸡汤的那种不学佛的世间人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的目标很明确,但是你不这样去做的话,就是他的这个学佛的基础没有。就首先你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够呵护好,你连跟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沟通,都不能够去维护他们的心,你如何……我就说的很实在,你如何去救度别人?就是意思是说,你自己的家人你都摆不平,你怎么去摆平被人嘛!你说的这不是空话吗?有谁相信呢?就是你自己最亲的人你的都把他搞不定的话,你说我救度天下无边的众生,你那不是空喊口号吗?谁会信呀!其实自己都觉得心里发怵,觉得自己最亲的人我都度不到,我怎么去度别人呐!谁那么容易就给你度了?

其实我们说这个话的道理,它这个理是想通的。同样的道理,自己的心态如果不健康、不阳光,你就没办法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我记得以前有一位道友跟我交流的时候,他可能是那段时间状态也不是特别好,他自己也是感觉比较糟糕的一种状态,他就很烦恼,他就说:哎呀,不管我怎么样烦恼,我反正不影响别人。因为跟他比较熟,所以说话就很直接,我当时也没护他的面子,但是实际上也开玩笑的这样的方式,我就说了一句,我说:如果你自己的心态始终调整不好,你就不可能不去烦恼别人,这个是没办法的。你自己的心态处在那种贪嗔痴的状态当中,自己状态很不好的时候,光那个眼神就足够有杀伤力了。人家在你跟前就心惊胆战的,你还说你不是损恼别人,你就自己默默的烦恼好了,我慢慢的把我这个烦恼消化掉。其实这个是很不实际的一种说法,因为确实当时已经他周围的好友已经被他的情绪受到一些影响,就觉得跟他相处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的,就觉得他这个状态不是特别好,情绪特别的暴躁。他这个话我不否认说他说这话是一种真心,他是真心,他很不想去扰乱别人,这是每个人的初发心,其实都是很良善的。但是实际上他是没有机会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烦恼的缘故。你自己烦恼,你就会损伤别人,这是一个定律。

所以我们说,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说,假如说你真的有一个很善良的心态,你想不要去损害别人,那你就要让自己的心态健康,这是必须的。两个是有紧密关联的,你不承认也不行。如果你自己的心态特别糟糕的话,你就会不由自主的会伤害到他人,肯定是这样子的。

所以呢,我们这里讲这个道理之后,作为大乘行人要学会去对治。不管自己的状态现在是怎么样,你要学会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是每次碰到一些违缘的时候,要学会站在好的那一面。就像我以前给你们讲过的,就是借用上师在《入行论》当中讲过的什么半杯水啦,你看到优良的一面,你换一个角度去分析,要学会一种健康的这种理念来调整自己一个比较阳光的这种心态。最起码你自己有这个心态,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才会跟别人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亲和感,才会不伤害到他人嘛!这个是很重要的。才会说什么呢?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最起码你还有一定的理智,就像我们说有一点缓冲力一样的。你在你的烦恼起现的这个时候,你还能有一定的克制。如果自己的心已经烦恼的一塌糊涂,特别羸弱的话,那稍稍的刺激你一下你就蹦起来了,你就已经暴跳如雷的话,你还说怎么样去救度别人呢,这个就实在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一个教言。

所以这是讲的最基本的层次,当然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相续中应该是要修大悲菩提心,或者是修空性见来断除我执。以这样的一种心量去饶益他人或者在众生当中起到利益的作用,这个标准就要高得多喽。我刚才讲的那个层面就是最起码你自己能把自己护持在一个比较好的那种情绪上面,这个应该能做得到吧?这个已经是低的不能再低,世间人现在都讲究正能量,讲究调整自己的心。我们修行人的那个菩提心的标准以前在给你们讲《前行》的时候,辅导《前行》的时候,讲到菩提心章节,我描述过很多这种菩提心的相状,不是我们口上发心就解决问题的。它是一颗特别包容的、特别柔软的、特别博大的一颗如同黄金一般的那种纯善的心态,这个要求都很高啦,这个要求都是很高的,我们能达到这种阶位吗?所以,说起来说自己是个大乘修行人,实际上可能实际相续的这个状态,如果说你连自身的一些世间的这种素质或者良好的一个素质都达不到的话,确实哦,人格不成熟佛是修不成的,他这个标准差得太远了。这一点也是在这里简单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一个颂词讲到的说:

不能成事心乱时,是于胜事造违缘,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断除诸阻碍。

这个颂词也非常的重要,就是讲到说,比如说你自己想成办一个特别想成办的事情,很重要的,在你的角度看来。或者甚至于不光是你,在其他世人的角度看来,这是个很好的事情。伟大的一种事业,或者是属于教育事业,或者是救死扶伤,这个事情其实对社会会起到很良善的作用,这讲的比较大了。如果是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毕竟大部分都属于普通的老百姓,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你觉得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而且它不是个坏事情。对你的生活、工作、家庭,只要是以正当的方式去求取,它都是比较重要的。但是,“事不成”。就是说,你怎么样都没有办成,让你的心里面处于那种心烦意乱、失落,所求不得的那种痛苦,也就属于是一种求不得苦。你非常渴求这个事情能够成功,但是它始终成不了,让你没有办法如愿以偿。

什么原因呢?“是于胜事造违缘”。就是因为往昔你仔细想想这个事情,你觉得好像这个因缘方面你也考虑到了,该走的关系也都走了,该打点的也都打点了,我们用世俗的话来说,就是好多方面自己该照顾到的这些因因缘缘你全部都已经考虑周到,但事情还是不成功。最终这个事情还是没办法,无回旋之力,就不了了之,这么就没办法了。

这样的话,让自己的心里面就觉得好像事业不起色,事业不成功,怎么做都不成功。这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说,如果是在外在的因缘上面,不是说属于自己做事不善巧、做事没有经验,不是属于这种层面的话,那么它就后面有它的业因在。根本的业因就是“是于胜事造违缘”,这个“是于胜事造违缘”什么意思呢?就是往昔你对于别人要做的一些比较盛大的、比较殊胜的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包括一个就属于是源于三宝方面的吧,你像佛事的活动等等的,开法会、上供下施等等这些事情,你制造违缘,那有可能。如果从世间的角度,对别人以前他特别要想成办的那种他认为很殊胜的事情,你因为嫉妒心或者说不屑一顾,这样的一种习气而对他造了违缘,不给他提供顺缘,甚至于造违缘,使得你自己以后在做事的时候,做什么不成什么。你特别想成功的一些很好的事情就是成功不了,这个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这里讲,这个问题的话,曾经在学习《前行》的过程当中,我记得不是有道友他还在网上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问到一句话说,什么叫“常以因缘艰难斋会”?这个问题好像不同的道友在不同的法师面前、论坛上面、现场答疑上面老问这个。也可能是这个我们答过好多次,他有些地方没有听到。其实“常以因缘艰难斋会”的意思就是你常常制造一些因缘,让这个斋会,斋是供斋,就是来艰难斋会,就是让这个斋会举行的特别艰难,其实就是说给斋会做违缘。你以各种的因缘,给斋会制造违缘,就叫“常以因缘艰难斋会”,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如果说拉通了来讲,就是属于一个道理。意思说,比如说斋会是一个方面,它体现的是上供下施,比如说你这个人想给这个寺院、僧众做上供下施,做供养,或者想造佛塔,想造佛像,做一些这种好的事情的话,你阻碍,你阻挠,让他最终做不成。然后或者通过各种各样语言,就像上师举的后面纪晓岚他曾经说过的那个秀才的公案,这个公案也是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描述了,其实像这种公案你跟他说:其实这个寺庙里的僧人都是不清净的、行为不如法的,如何如何如何的,你去供养的话,这个钱肯定打水漂了,没有什么用。对没有功德的人有什么可供养的?这样说来说去的话,好,那人打消了自己想供养的心。包括他在给这个寺庙里面造佛塔、造佛像的这个想法也打消了。这个罪过是非常大的。

我以前就曾经碰到过有道友问过这个问题,他就说,我亲眼看到那个寺庙里的僧人确实行为不如法,就属于是形象僧人。这句话我不否认,他可能确实是了解这个情况,而且他说的是比较中肯的,也不一定是夸张的语言。就权当是这样子,我不否认他这句话的真实可靠性。但是他因为看到这个寺院的僧人不如法,所以他就阻止其他的人为这个寺院造塔,他就阻止别人去供养钱造塔,他说这样对不对?我说你这样做肯定是不合适的。你不管这个寺院的僧人如法不如法,你可能只是看到的一面,他里面有如法的有不如法的,可能让你撞见是不如法的。或者说我再退一万步来说,假设说都不如法,对吧?我们即便是这样说的话,但是造佛塔的这个功德不会损耗。造佛塔的功德来源于哪里呢?是来源于佛塔本身的这种属于是三宝所依的这个殊胜对境和他自己清净的信心。依靠这个内因和外缘,他自己的清净信心是最主要的,然后佛塔的对境就是佛像、佛塔、佛经都属于很殊胜的对境嘛。他造作这个形象,那么他就是最殊胜的。这两个因缘起现,使得他的功德达到圆满,就是产生了一个很丰盛的,或者说很深厚的一种福德力,是这样子的关系。那么不能够因为其它的一些因缘而阻止别人去造佛塔的,这个角度上来讲,他真的是罪业很大的。就是阻止别人行善,他也是属于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但这种情况还算是……我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太粗大的分析,就好像我们所有佛教徒都这么恶,看到别人做好事马上就跟那个纪晓岚说的那个秀才一样的:啊,你不要做这个好事,如何如何如何……我们现在应该很多道友他不会是这种情况,尤其是老班的道友,心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对于这个善法他会有比较客观的认知。包括像上师这里举的那个例子,就是说你不要给这个乞丐供养,给乞丐做布施,他们都是假的,他们银行里的钱比你还多,你还给他们供养什么呀?这个话,这个以前我曾经分析过这个问题,今天就是还是太啰嗦了可能不方便。以前我在讲《前行》的时候我讲过,我从几个层面讲过这个问题。就算是假如说这个乞丐的银行里的钱真的比我多,那么他现在以乞丐的形象来乞讨的话,我是不是就绝对不应该给他?其实也是两种,也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因为什么?不给的话就是你觉得他并不缺钱,他不是真实缺钱,那么不给也行。因为他银行里还是有很多存款,他不会至于饿死的。你要这样觉得,从世间的这一层去考虑的话,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需要遮止也不需要呵责或者怎么样的,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不给也就拉到了。但是,是不是绝对就不能给呢?这个不一定,就是他还是可以给,为什么呢?因为他毕竟是以一种乞丐的身份,他是遭别人白眼的那种方式,他接受的全是嗟来之食。这种实际上是有些……我们说,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存活的,所以他这种存活还是属于低劣种性的那种方式在存活着。从你自己的悲心的角度来讲,不管他有没有钱,你如果对他真的有一种悲心,你觉得他这种生存的方式还是比较让人觉得怜悯的话,你给他有什么错呢?

而且我曾经跟道友们也交流过,我们自己的发愿是什么呢?我天天把我自己闻思修的所有的善行的功德回向于对方,愿对方先我而成佛。现在对方只不过银行里比你多了点钱,还没成佛呢,一地的功德都还没现前呢,你就不干了呀?不给了!钱都不给了,功德更不想回向。我举例子哦,开玩笑。就是说这个意思,我们要分析,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心态,你跟你自己的初发心是不是在相符呢?所以给他了,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像这个钱,你像我们一般撑死的给的也不过就是十块、五块,这个钱对自己来讲,有了这个十块、五块不能解决我什么问题,丢了这十块、五块也不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对不对?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这个心他会换一种想法,会打开的,不会钻到那个牛角尖里面。就是因为那一点点想法我就把自己障在那里,然后我无论如何都不敢给,或者也不想给。然 后不给吧,又怕自己是不是舍了菩萨戒了呢?是不是丢了菩提心呢?一直在那里纠结,在组里面讨论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换一个想法去看这个事情,那么给也是可以的,不给也是可以的。实际上上师不是后面说吗,如果你自己不想给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没有必要劝别人不要给,这个就是有过失的。你凭什么去阻止别人去?毕竟他是一种布施,他就是一种布施哦!

你像我们看佛陀很多因地的很多布施的公案,你说那个婆罗门是真的需要佛的头颅吗?这个婆罗门真的需要佛的眼睛吗?他不是真的需要,但他就去求了,佛陀就是给了。真正的这种大布施,属于是极大布施的那个行为。那就是我们说:哦,我们说如果用世间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乞丐的银行里的钱比你要多得多,你还给他,你傻呀?这是世间人的想法。那么我们难道敢去把他放到佛陀说佛陀傻,你敢说这句话吗?当然不敢。那为什么佛陀的行为同样是这样做的,他不是观待对方需要不需要,只要对方求施他就给。这个好好的要想一想,尤其是初学者的话,其实这方面没必要讨论的太细,只要让他增上信心,让他上供下施来培福、遮止非福就很好了。但是作为老道友来说,我们需要细细分析,你要去把自己放在佛陀的这种状态当中你去感受一下佛陀是一颗什么样的心。要去思维真正大乘的这颗发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要心细一点,要学会去思维这个问题。要肉给肉,要血给血,要骨髓给骨髓,要眼球给眼球,何况自己的妻子儿女,什么都给尽了,为什么要这样子?

单单是用一种理论去讲的话,这样讲是有点困难。但是我们说实际上是佛陀那颗发心,他的那颗清净的这种菩提心的这个心态,他实际上对于对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认知?我们可以相似相似的去体会一下。这个才叫做大乘的六度之一的施度,讲到一个施度的问题。先不从三轮体空的那种角度来讲,就是单单说到这个施度的问题。名言当中以菩提心摄持而做不求回报的布施的这个方面的话,大家再去考虑一下什么是布施的体相。舍心,而不是观待对方有钱了我不给,没钱了要给,不是从这个角度来安立自己的布施度的。

这些其实很多地方我们都学过,就是说在实际去运用的时候我们用这些法义来去调整自己的心或者去观察自己的心态,是属于以前轮回的习气呢?还是说属于你真正的用法来摄持自己的心相续而去操作这件事情?学会这个方面慢慢去思维,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就说这件事情我们把握一个中道的原则,不要去限制别人做或者不做,这个就是你没事儿干了,你还是闲得慌,说句实在话,你就是没事儿干了。你把你自己的心控制好,你觉得该给你就给,你觉得不必要给你可以不给。高僧大德也是讲过的这个问题,你真的觉得你是没必要给他,你确实是知道实际上他是假乞丐如何的,你不想给,那么你就可以不给。那如果你真的换一个角度你觉得我还是很想给他,那你就去给。它没有必要限制说是一定要要求别人,这一点我们把握一个好的分寸。

那再回到这个颂词本身来讲,我这里其实还需要再跟大家好好交流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所谓的“是于胜事造违缘”,我们现在末法时期,当然我是觉得咱们这个学会的佛友很多已经现在尤其是在这里串习了一两年,有些甚至于更长时间,串习五六年的这些道友的话,这些方面慢慢慢慢的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幼稚,然后做事情没有理智了。但是以前确实听过很多的,你比如说抢上师的问题,我以前跟你们讲过,非得拉着上师要到自己家里住,要到自己家里吃饭。结果上师到其他居士家里去了,他一个110打过去,告状去了。然后上师在哪个地方,没到自己家里开法会,在其他的哪个居士家里面讲了一堂课,哗,110又打过去,警察找上门去了。是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很多!我不敢说在座的道友,但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佛教徒经常做这种事情的,这么愚痴的这种行为,连世间人都觉得不耻的行为,我们做的很多哦!我说的这个话是不太好听。但是这个行为你自己无意当中是在做,“是于胜事造违缘”,你遮障的并没有丝毫的体现出你对上师的信心来,你感觉你对上师挺有执着挺有信心的,实际上你的行为是对上师弘法利生的胜事在造违缘。以后你就会导致你生生世世什么事情都不成功,就是这样子的。你觉得你聪明吗?你对上师真的有信心吗?然后你对道友有最起码的慈爱之心,你对佛教是否负了一点点责任呢?哪方面都够不上。当然这个话我是觉得现在从学会的这个角度来讲,基本上现在道友都没有这样一种特别幼稚的行为。以前是不懂佛理,没有闻思过,凭着自己的那种感情和执着,做了很多不理智的事情。但是现在的话基本上这样的行为我感觉是好像听到的也比较少了,最起码人都显得比较温和一点。

但是另外的一些就是说不至于去做这种特别过分的行为,但是背地里面如果说上师不来自己这边,后面就开始对这个道友开始给他穿小鞋,开始排挤他,开始拉……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你开始拉他的眷属。实际上这个算不上眷属吧,但是你在别的道友面前就开始去挑拨离间的方式让道友去疏远他,让他势单力薄让他孤立无援,这样的事情还是做了吧?还是很多的。这个都是佛教徒内部的一些行为。虽然有时候这些话说出来不是特别悦耳,但是我觉得要谈一下。我们是学佛的人,我们是想走解脱道的。你要想一下大乘行人的这颗慈悲菩提心的力量和真正到达一地的那种心态,和自己现在的这种心态相差何其遥远,连世间的人还没有做好的话,何谈成佛?不谈这个问题的话,始终就是这样纵容、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只不过有的时候觉得从凡夫人的角度,因为说话不好听,可能会使一些道友心情不是特别愉悦。那一点的话,我忏悔。

但是的话,这个事情我确实觉得只要是闻思过的修行人一定要遮止这种特别愚笨的行为,好愚蠢哦!你根本没有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个什么状态,那种嫉妒、那种不容忍的我执强烈到这个程度上,哪敢还提说自己修行好,这个话说出来真的打脸了,真的很丢人的。怎么会做出这种行为呢?这个实际上是不合理的。你真的明白信心的含义吗?这个是没有办法来接受,真的没有办法来接受的。所以呢,我们这个地方这个颂词其实它隐含了很多问题,我刚才举的实际的一些例子。以后再不要因为这些原因表面上说是我护持上师的佛法,我是上师的大护法,上师的佛法主要是靠我来护持的,然后什么都得随着自己。只要上师不到自己家来住,好,这就砸锅了,就出问题了,开始做很多很多的反面的。法本也不给上师印了,这样子那样子,我就不实际举例了,等等等等这些事情就开始出现的话,你就是在做“是于胜事造违缘”的这种事情。以后所导致的就是你生生世世做什么事情都是不会成功的。你想过这个后果吗?而且你当初想过你的行为只不过是因为上师没随顺你,实际上你自己失落了嘛。就是说没有满足你这种缘于傲慢而起现的这种自我满足的那种心态所导致的这个心,还不自知。自己都感觉不出来,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样去做,不愚痴吗?还认为自己修行特别好咧,还认为自己是上师的心子咧。多不好意思呐,这个说出来的话,其实一分析,一张纸一样,一捅就破。大家都能看出来你的那个心是什么样的状态,特别不堪能的一种,特别傲慢的、特别嫉妒的一种心态,自己还不觉得,是不是?这个情况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个东西真的经不起推敲。因为什么呢?这个行为已经特别的过火了,不管是哪一位仁波切,就是我们说具相的这些善知识,他的这个事业,你懂得说是……我们天天发愿说是作为上师弘法利生的助缘,这助缘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因为只能上师到你家里你能成助缘,上师不到你家里你就成不了助缘了,就成违缘了,是这样的关系吗?你懂得了这个经教的意义了没有?你懂得如何在相续中去运用这个助缘的含义了没有?很多修行的内容其实要学会反观自心,尤其我这里反复强调,老道友一个方面对新道友起到一个帮助和支持、引导的作用,这是老学员的也算是一个本职工作;另外一个老学员应该要有老学员的一种……怎么说呢?他的一种味道。就是你最起码学佛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自己的心是没有考虑过自己调整到什么程度,对自己还是那种初学者的要求,还是说是懵懵瞪瞪光是以念佛为主就OK了吗?这个方面要好好考虑一下,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些,心态要广一点,要学会如何去调整自心。首先要善于发现自心的这个状态是不是对头,你这方面一定要考虑的,否则这一世的修行就是这么面子上泛泛的做了一些善法,然后泛泛的闻思了一下,泛泛的修了一些加行,过去了。那样子的话还是有点遗憾,所以这是首先着重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在发心过程当中,不随顺、不听自己的,发心的时候意见相左了,就开始闹了。回头就以不发心为要挟的那种方式:我不干了!或者你要是这样子的话我就不做这个什么事情,我就不联系什么什么的。就用这种方式,也叫做“是于胜事造违缘”。不要觉得这个跟自己不沾边,你那句话说出去要负责任的。你这件事情不是你个人的事情,如果是你个人的事情你说你不干了,那也就是影响你自身的一些什么利益这些的,你要真不想干了,那也是你自己的事情,对吧?这个东西是不存在什么的。但是的话,我们所做的,我刚才提到的是发心,都是属于跟弘法利生的事业挂钩的这个事情,不要这么意气用事,不要这么小孩子气,或者心量那么狭小,动不动就开始跳起来了,不做了!如果你要怎么怎么样的话,你要不这么这么样的话,那我就如何如何的这种,这个方式的话其实还是属于相续不是很成熟。再有一个方面就是我提到的那个就是因为显现上面看到寺院里的僧人不如法,就不给这个寺院里面造佛像、造佛塔这些,这个你自己要不想做,你觉得你实在没信心,你可以自己不做。我们也是,不是说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一定不要做,从来没有这样讲过。就是如果你自己觉得确实不是很合适,你就不要做了,那你就不做嘛,没有信心,对吧?你可以选择其他的寺庙或者你有信心的寺庙、僧团,你可以对他们来做,都可以,但是你不要遮止别人。就是如果人家真的是带一颗清净的心说:哎呀,我想给这座寺庙造一座佛塔,这样子的话多好哇!也觉得自己很有功德的话,你不要随便的去遮止别人,这个是很麻烦的。而且的话可能就是断了人家的善根,可能这个本身佛塔……从这个佛塔在这里,假如说它能够在这里耸立一百年,多少人去转绕它,多少人去顶礼它,多少人源于眼睛看到这个佛塔他就能种下解脱的善根,你把这么多人的慧命给折损掉了,你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吗?

所以我们在这些方面,语言上一定要谨慎,不要随便的劝别人这样劝别人那样,不要这样或者那样,这些都是不好的。上堂课也是讲到一个问题,我们一个方面也不随便的去拉别人,不随便的拒绝别人;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保持不让别人好像到自己的道场当中随便的来拉人,随便的讲一些不该说的话。保持这个原则就可以了,至于说取和舍,大家各人修各人的,自己有自身的理解,每个人修行到一定的层次或者一定的阶位,他不同的时间他对这个意义会有一种不同的理解,他到了后面可能就会推翻前面的一些认知,人的修行路上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没有必要现在强制别人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其实没有很大的必要。就是你可以告诉他这个道理,原则告诉他,然后主要是看……你自己看想怎么做,只要是行为如法的,都是可以的。学会一种温和一点的引导方式,佛教是特别圆融的。再提醒一下,佛教是非常圆融的,没有一种强制性的必须要这样、不能够那样的那种很生硬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以后在跟比如说新学员跟他们交流,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实际生活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都上不到我们法师这边来。很多都是在老道友的这些团体当中,顺便就问了这个道友,问了同参的这些学员就帮助解决,就是给出个主意。我们就是在法上面跟他们有一个交流,只要你按照你觉得这样比较合适、这样的方式如法,你就可以这样去做,不一定非要别人硬要这样那样,最后弄得大家做起来都很辛苦,有的时候做的也特别勉强自己。心里面达不到这种状态,就觉得我学佛了一定要这样子,就特别痛苦。那个其实都是自己没学好,你也没有引导好,让别人学佛成了一种负担,这是有过失的,这个是不合适的,这是不太合适的。所以要学会一种中道的一个方式。

那么对于这个颂词,尤其我是觉得后面这个纪晓岚的这个公案我还需要再提一下的。这个秀才实际上他总体的相续当中这种恶的分别,或者说不清净的分别,这就讲到一个清净心的问题,他这个方面的这种思想非常的重 ,真的是叫业障深重。他不会从一个好的地方去看别人,他对别人没有一点的清净观,而且口无遮拦,语言太过于刻薄、锋芒毕露,就是图一时口快,这个是有大过失的,这个真的是有大过失的。所以你看上师不是在后面就举那个例子说,现在网上的一群人,对什么事情,上至国家领导,上至整个社会的结构,下至哪一个哪一个出来一点小小的事情,老百姓身上的一点点小的生活的这种细节,他没有一个不评论的。而且他评论的全部是那种讽刺的语言,一句爱语都说不出来,一句温和语说不出来。从这种人的特征我们说这个语言是由心生,对吧?那么行为也是由心的这个缘故所驱使的,包括你的面相也是相由心生,都是由自己的心里发出来的。从他的语言上面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心态实际上是很不健康的一个,他的心相续当中没有一丝的善念,没有一丝的对别人存有一种良好的或者鼓励的或者赞赏的、能护持别人心的一点点的念头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留得住福报哦!这种福报是损的最厉害的。

我们说别说那个口业,单是这张口,我记得以前上师讲过像《了凡四训》还有俞净意公,这个的话,就是你单单是这种口业,你就已经惊天地泣鬼神了。你这个口无遮拦太过于锋芒毕露太过于尖酸刻薄的这个话会消损自己所有的福报。所以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佛教徒,经常要说一些温和语、爱语,就是你说出这话最起码能护持别人的心,不要让别人太过于尴尬或者是让别人产生严重的那种嗔怒,这种语言都属于是刺耳语的那个范围,是不可取的。即便是你觉得你再有理、你说的再对,那么这个还是要考虑,不能够说这个语言刺伤他人。

而且像这里说,讲的那个语言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它全部都是在评判别人的过失。像上师开玩笑的,让讲一个《佛子行》、讲一个《入行论》,两秒钟就讲完了。然后一旦说别人的过失,那两小时都说的不带重复的。可以从正面反面八个方面十六个侧面讲别人的不同的过失,那个本事真的是辩才无碍哦!这一点的话其实我们有的时候要反观自心,你这方面的习气尽量的要断掉,否则自己一事无成。真的有可能会像那个秀才一样,到最后是以饿死的份儿,这样的一种情况,那是很可怕的。所以修行人的一张口要守得好,口守不好的话那是很难成功的。如果这张口要守得好,实际上修行成功了一半。

那我再换句话来讲,尤其是作为我们在座的道友都是已经学过《入行论》,学过《净土》了,还有一些学过《大圆满前行》,这些全部都是最精华的这些实修的法门。这些法门如果学过了,那么相续中还有一点点这种调柔的相都不出现的话,对从上师的角度来讲,也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你配做上师的弟子吗?你话一说出去,是这个索达吉上师的弟子。那这么好的一位善知识,那我们的行为要是表现的特别的恶劣,一点连世间的调柔心相续都比较良善的人都比不上的话,怎么好意思说是上市的弟子呢?这个就有点太惭愧了,太惭愧了。所以说,不是说在座的道友,是这个角度,意思就是我们在这个方面一定自己要有一种反观内心的力量,要学会断除自己的习气,不要在一些说别人过失上面的话你特别的具有智慧。我以前曾经在交流佛法的时候,我曾经……我是希望能这样实际去操作一下,对班里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就是自己先找一个你的家人吧,先从家人的角度去……这个说的是真事儿,实在的。对你们家人的任何一个对境,你拿一个笔记本,然后你把你家人名字放在这个你的对境上面的话,你要好好考虑,说我今天要想出他十条功德来。要写,想出十条功德来,你能想的出来吗?要是让你写十条过失,说不定不到半小时早就写完了,说不定能写出二十条来。写出十条功德来,不同的十条功德。然后乃至于慢慢慢慢的到达你要找一个你最讨厌的人,你要在他的身上找出他是个优点来。有这个本事吗?找出来了,我算你是行的。这叫实际操作哦!不能够说我们今天这个法讲完了之后,大家讲完了,哦,这堂课上完了。回头以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然后一到分别过失的时候,思维敏捷,然后一到开始想功德的时候,看半天想不出对方一个功德来,怎么看都是过失,这个是不合理的哦!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你们实际去串习一下,要学会去操作,要学会去改变自己的习气。你真的拿一个笔记本出来,然后你把你一个最讨厌的对境:或者是你的同事或者是你的上司或者是你的哪个邻居,你特别看不上眼的一个,特别让你心烦意乱的这么一个对境,你能想出他十个优点吗?

我们修行人就是要用这些方法来去对治自己的习气,否则怎么修呢?你说你是一个大乘修行人,你自己相续中的不清净都没有断的掉的话,对自身的这种看别人过失的这种能力你都没有改变的话,你说去度化他人,还是很困难的哦!不要空口言谈,做一些实在的东西。真正的这样去分析、去思维,看看能不能发现别人的优长之处。对任何一件事情,比如说今天这个新闻上面看到一个什么事情,你对这个事情你觉得特别不能接受,然后做种种的评价。到后面你把这个事情摆在你的面前你好好的思维,既然它发生了,那么必定会有它的因和缘,我怎么样去客观的去认知这件事情:它为什么会存在?它的原因是什么?不是只是落到最后的一个好像愤世嫉俗上面的那么一个状态,让自己产生很多的负面情绪:觉得社会不公平,或者只是泛泛的讲到众生的共业等等。光是用这些东西的话,没有办法调整自己心的那份良善。你要换一个角度,真的发自内心的你能理解吗?它为什么会出现?而从这个人的本身来讲,从我们大乘佛教徒比如说你看到一个新闻或者听到一件事情,某一个人做了特别不如法的事情等等这些情况的时候,你能够从你的那个角度能够去体会这个人的痛苦吗?相续当中对他产生了一点悲悯或者说是……我就说的世俗这个话——理解,慢慢的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习气,以后碰到什么样的事情,更何况是自己的道友,这个我们主要的对境的话,其实落到自己的道友,对自己的道友要尽量的宽容一点,不要太苛责,不要那么过分的好像说……有时候我会接触一些居士,我感觉到好像他就对他自己环境周围的这些道友,他简直是无法忍受,就觉得周围好像都是恶人一样的那种感觉。然后就是到了僧团见到上师见到僧众,稍微好一点,但是我知道,我心里很清楚,他是因为不在这里常住,他要在这里常住,他又是一个满眼邪见的,对哪一个道友估计都是很难生信心,那会儿更痛苦,因为全是出家人。他还不敢去分别别人,但是心里面还生不起清净,这样的人的话在学院不呆也挺好的。为什么呢?没有清净心。就是我们说这个清净心不是找一个清净的环境才能产生一个清净心,你就在你自己当下的环境,你能够发现你的周遭的美好吗?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要去串习的,实际去串习,不要光是一个泛泛的学一遍就拉倒了,我们要实际去串习。自己起到作用了,你会发现这个法对自己的相续起到一个很大的改变作用,你的福德会依此而逐渐圆满。不是想修吗?不是想增上福慧吗?那要怎么样的一个办法呢?这些是实际操作的办法,要学会真实的去调整,很重要。

好,下面我们再看这个颂词,讲的是说:

如何亦令师不喜,是于妙法有表里,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于法表里一。

这个也是最重要的,这点是最头疼的。怎么去做上师都不欢喜,这一点是最让人恼火的,因为什么呢?要知道,能够让上师生欢喜心是我们成就的或者得到加持的一个特别大的一个因缘。以前上师不是在这里用那个说法王如意宝,就是让上师生欢喜,你像那个我们应该是课诵集里面,现在已经把它编成歌了嘛,就是那个六愿王。就是“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对吧?其中的一个愿,第三个愿吧,就是这样子的。这个就是我要让上师生欢喜的方式来摄受自己的话,这是能让上师很容易可以使得上师的加持力融入自心的,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不是说让上师以厌烦的方式来摄受自己,这一点的话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从一个角度相同,就是上师怎么样都不会舍弃你,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师生欢喜的方式来摄受自己和让上师以生厌烦心的方式摄受自己,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相续中的功德是依靠上师的加持和对我们的欢喜而得到的,所以它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修行的环节。

那么这个颂词就是说,如果说我们这一世感觉自己不管怎么做好像上师仁波切都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做法都是不满意或者说是觉得不高兴等等,这样的情况的话,“是于妙法有表里,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于法表里一”。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实际上它的这个主要的原因是源于自己就是说,对于上师往昔……,在对待上师的时候表里不一致。其实从这一世的果报来讲他不是如何做都让上师不欢喜嘛,这个很容易导致于他对上师又生起那种邪见。就是他心里面对上师就不生信心,但是表面上又说:啊,这个上师是佛,上师是多么慈悲啊!上师你看他呕心沥血,他如何如何。讲的特别好,实际上心里面因为上师对你不欢喜嘛,你已经开始生嗔心生一些分别,觉得:哎呀,上师怎么样都看不上我,我不管做了多少事情,老人家就当我是空气一样的,而且经常跟我挑三拣四的,对我不满意。他心里面已经开始产生邪见了,又是这一世的那种表里不一的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它的根源是在于前世你自己对上师就是这样表里不一的。这一世千万不能够再做到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状态,这个很麻烦,真的就是解脱无望了。那如果我们分析前世的这个原因,就它的相状的话,就是表面上,上师不是举的那个提婆达多的这个公案嘛。就是表面上提婆达多就是这样子的,他在佛陀在的这个地方他经常说对佛陀特别的恭敬,然后再再的赞叹佛陀。但是佛陀回头一走,他就开始在僧团里说佛陀的坏话。这种情况其实我们,相对来讲可能道友们不一定就说好像很多佛教徒都那么明显,但是自己在心里面可能还是有一些道友自己有自证分,自己心里面会比较清楚,就是表面上大众在的时候你也不会说上师过失,但是跟提婆达多还不是一样的。他就是什么呢?道友在的话,他也会恭敬上师、赞叹上师,觉得上师是佛,上师是有功德的,上师是真正的具有慈悲心、具有智慧的一个仁波切,如何如何如何。讲的是很好听的。但是心里面对上师的信心并不是真实具足,甚至于因为一些因缘,他对上师会有一些怀疑,觉得上师好像显现上不是很恭敬,有点儿偏心,上师做事情不是很圆满,而且不是特别善巧。等等等等,就有一些属于那些特别庸俗的、不起信心的这些执着,这样的一种心态的话就属于这个颂词里面所讲的一种状态。那这样子的话,假如说这个也是从一层因一层果来说,我是分析的我们这种发心的这个……我们心思的这个状态,它会导致的果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善知识对你就是不是很生欢喜心。

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按理说我在《前行》里面在讲上师瑜伽部分还有依止上师的这一部分也是提到过一些依师之道。依师之道其实是特别讲究,尤其在我们是老道友,要慢慢的断除那种在上师面前过分的这种表现。如果你在上师面前显得比较是什么就是什么样子,这样子的话,你会发现反而慢慢的容易跟真正的跟上师的心相应。如果你在上师面前只是想表现自己特别的优秀,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表现出来,光是这一颗心特别的强烈的话,你发现你跟上师的心很难相应的。当然这个就是需要大家慢慢去体会。对于大部分道友来讲,对上师的信心还是很好的,只要能够依教奉行的去做,那么你实际上的话对这个仁波切是怎么认知的,那就是怎么样的,把握这样一个表里如一的一种风格,这是老实修行人。修行人一定要老实,虚不得的。虚了就害自己,其实其他人谁都害不到,就是害自己,这个是很麻烦的。

所以仁波切在讲这一段的时候也是说,还是比较喜欢那种虽然说有时候表面上他说话比较直接,也不是特别的客气,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让人听了以后好像有时候感觉不是很欢喜。但是他除了这个时候,他表面上这样说他背后也是这样子的。他不会像有些人表面上甜言蜜语,把仁波切捧得跟佛一样的,到了最后面的话,他后面说很多不清净的语言。这些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好一点。

其实这个道理从我们弟子的身份来讲,不是说完全没有的。我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平时要实在一些。你对这个上师的看法是怎么样的,那就是怎么样的,不需要夸大其词。那么你心里面真是对他的意乐如何,你就是是这样的。你在口头上评判的时候,你也是把握的这么一个原则,不需要讲很多的虚谈。然后如果你心里面的信心真的是越来越纯厚、越来越稳固的话,那么当然自然它也会反应在语言上的一种信心的相,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没有必要表里不一的方式,表面上怎么样,背后的话净搞一些拉人或者拆台或者背后说一些上师的过失,让别人丧失对上师的信心,搞这个明堂的话,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这个就是使得自己最后你不管生生世世依止哪一位上师,包括你自己的善知识,你自己有信心的善知识,他对你都是不喜欢,就会感召这样的一种恶果。所以说,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

尤其是在依师的上面,我说句实在话,一旦涉及到修行的问题,涉及到你要想通过哪一个修法,依靠这个修法一辈子好好精进修成就,那么最起码要护持一个清静的誓言,就是对于自己的传承祖师,对于自己的大恩上师,一定要把握好跟上师的因缘。你在这个因缘上稍有差池,你的解脱就没有希望了,就是这种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也不要感情用事,理智一点;另外一个方面,慢慢慢慢的去培养自己的信心。不要随便的就口无遮拦的一兴奋了就说好,一不高兴了又说坏。这种的话就是显得人虽然看起来年纪都是成人了,但是心相续却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的,一点都不稳重的话,这个是不合理的。不管对待任何一个人,其实对待自己的师长也是这样子嘛。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对待自己老师都有一份起码的恭敬心,你这个恭敬心也不是完全虚假的,就是从他给自己曾经有过教授世间学问的这个法恩的角度,这个也是法,也是世间法的一个层面。从这个教授知识的层面上来讲,你对他有一分恭敬,那我对他是多少恭敬就是多少恭敬。那有一些的话,对于这个老师曾经对我从小成长,他在我的那个比如说叛逆期的时候或者在我树立人生目标的阶段,树立我的一辈子当中人生的这个性格的这些方面,给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这个老师给我过很好的引导,那你这辈子都会记得他。你见到他你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感恩,他确实是对我起过饶益的。那又何况是学佛的环境当中的这些善知识,有些善知识是我们的皈依的,是给我们授皈依的,有些给我们授戒的,有些给我们传授教言的,有些给我们传授密宗窍诀的,有些是给我们灌顶的,哪一个善知识对自己都是有法恩的哦!那这些法恩,我们说从一个最基本的做人的这种素质角度来讲,他对你起到饶毅作用的,难道我们不该感恩吗?所以这份恭敬心他是很自然就会产生,不需要有那种表里不一的这种情况,其实大可不必。

当然这个问题我是觉得尤其从学会的这一角度来讲,现在这一方面通过上师这几年的教授,从讲《入行论》的时候我就开始讲一些。当时的话其实也是顶着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是现在很多道友都明白这个问题,自己能把握一个很好的分寸,就相续比较成熟了。他对他最有信心的上师他当然是死心塌地的好好的依止,对于给过他法恩的这些上师他也能把握一个很合适的分寸,不是随便的去诽谤上师、轻视、舍弃,这样的这种情况。现在就看的不是特别多,尤其是学会里面闻思过的道友,这方面都做的比较如法。这是一件好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你对世间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更何况是对待佛学上面赐予我们慧命的这些善知识们,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分寸去把握。都是自己的师长,要平等恭敬。对自己最有信心的、对自己法恩最深厚的这些上师,好好的去依止,依靠上师走解脱道。把握这样一个分寸是最好的,这一点要注意的。

好,最后面我们再看下面的这两个颂词。前面这个是说:

众人群齐反驳时,是轻有惭及有愧,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警惕不防护。

这个地方就是说是,比如说你到哪个人群当中的话,人家经常会反驳你的观点,或者就是对你的这个说法怎么都不满意。你一张口人家就开始群起而攻之,不爱听你说的,也不说你的好话,感觉上好像人家都对你挺不喜欢的,不满意。这种感觉自己是有体会的。那么这种感觉是什么原因呢?你不能总是怨到说:这些人都嫉妒我。这个想法可能有点自己也比较自大,这个想法是要不得的。难道所有的人都是不合理的,就你一个人如法,可能这个稍微过分的自大了一点。那我们要客观一点去分析,一个从世间的层面,可能你说话确实不是很合适,引起大家的反感,所以大家整个群起而攻之,反驳你,这是你自己说话不善巧或者你的说话确实是刺伤了对方,让大家不能接受,这是一种语言方面的一个问题,从世间角度来说。

如果这方面也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话,可能就跟前世的业缘有关系。这个业缘就是说,是你曾经轻视这些有惭有愧的人,就是世间当中有惭有愧的人他的行为是很如法的,他如果知道惭愧的话,他不会做那些无惭无愧的事情,他行为就会显得比较如法。但这种如法本身自己行为如法的状态不自觉的就会得罪一些世间上无惭无愧的人,所以这些人反过来就会群起攻之他。就是反过来会冷嘲热讽或者是嘲笑他、或者反驳他、或者轻蔑他,或者让他处在那种尴尬的:你多清高啊,我们哪儿能跟你比呀!用这种特别让人不悦意的那种语言来讽刺他。其实对方的行为并没有什么过失,他就是从知惭有愧的角度来归摄自己的如法行为的。而你自己是因为行为放逸,然后跟他以比较,比较出你的放逸,而你心里面还不能接受,又不能够堪能,反而反过来开始去欺蔑对方,“是轻有惭及有愧”的缘故。这个也是有一种恶业的利刃轮向自己的话,导致于自己在现实生活当中不管说什么话人家都不欢喜,不管说什么话都会遭到别人的反驳、不满、群起而攻之、排斥,让自己特别痛苦。

所以,我们今当要警惕是什么呢?就是说 “今当警惕不防护”。这个地方“不”和“防护”,上师解释的很圆满,就是分开来说。这个“不”字就是不要特别放逸,要防护自己的三门,是这个意思,叫“不防护”。不是说今当要警惕,不要防护知惭有愧什么的,不要解释的颠倒了。这次我们现世要谨慎,自己不要再像以前那样特别放逸。一般就是属于放逸的人,才会讽刺一些知惭有愧者。还有的话就是要防护自己的三门,要守护正知正念。其实修行人如果说有……上师不是引用那个教证嘛,修行人需要有一种惭愧心。如果你没有知惭有愧的话,你有可能后世修了一个旁生或者三恶趣的众生,都有可能的。因为无惭无愧者他是无法走到善趣当中来的。假如说自己有一个惭愧心的话,最起码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基本上是比较如法。那种真正的无惭无愧的行为你不会去做。这一点是作为修行人的一个基本,也是需要我们自己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如理如法。

另外一点我就是还是那句话,我刚才不是讲的是轻有惭有愧。我说到哪里面,其实今天这堂课的几个颂词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前面那个颂词里面讲到的,就是我们要学会不嫉妒别人,就是常常要这样用这个方法去观修。现在有时候想想《前行》当中的菩提心里面的四无量心的修法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学会比如说看到对方幸福、看到对方春风得意,看到对方最近这段世间特别精进,你不要有那种好像光是羡慕之后的话,自己又有一点点失落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嫉妒的反面,它只是表现的比较温和一点。而是什么呢?你发自内心的去替他高兴,就是多好哇!而又不轻自己。其实这个人的心态要学会保持的一种比较平和的那个状态。看到其他的佛友在佛学的这个方面有一些进步,甚至有一些的话就开始有一些那种功德相产生,有些的话就是名声显得开始起现。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学会能够接受对方的这种情况而自己又不轻视自己。比如说我没有他的那个名声,我没有大家对他这么好的评价,但是那个时候你一方面又不轻视自己,另一方面你又能发自内心的替他高兴。这种心态是非常平和的一个状态,而且就属于是喜心的那种特色。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放宽一点,你换一个角度,就是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他可能依靠他的因缘和他的福德,他产生这个,体现在方方面面,可能他的人缘显得特别好的。而我这个人的风格或者说我的这个因缘,我可能就不会体现的人缘特别好,但是只要我对别人能够对每个人与人为善,我能把持这个原则而不是说对谁都像那个嗔恨的敌人一样,那我就没有什么过失,我不一定非要说我也要得到人缘好,这个就不一定。其实这个念头强了,他就是一个嫉妒的反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不满足,然后对他人的行为又不能接受。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心里面就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想法。其实表面上面还口口声声说:随喜你,随喜你!其实心里面酸酸的。那个都是嫉妒的反面。

我们要会体察自己的心念,修行的这个心它是非常的平稳、非常安乐的一种状态。所以呢,我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就是说,对于像这些我们是轻有惭有愧者的话,那么你要想对治,还是要学会去接纳周围超胜于你的,就是他的功德显现,他的智慧超胜于你,它的表达能力超胜于你,他的成绩比你好,他的发心比你能力强,等等等等这些对境。那么他的行为也显得很如法,他有很多的功德的话,发自内心的去随喜他,甚至于心里面由衷的希望他能够好上加好,这颗是个多么博大的心哦!

就是实际上你可能显现的能力上不如他、智慧上不如他,也不会像他讲的那么好,这些情况都有的情况下,你的心如此的博大,这个才是真正修行。修行是整个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实际去串修,实际去串习喜心,不是口头上说:啊,随喜你,随喜你!其实心里面还酸酸的。那个实际上对我们来讲已经不实用了。这不是说我们以前不懂随喜,现在教随喜的一个过程。而是你实际要想通过随喜的力量对治自己的嫉妒心,你要这个方面要去体会,你要真正去体会什么是随喜的这个概念。他完全发自内心的随着别人的这种善根而欢喜,叫随喜。随着他人的这种善根的这个状态而心里发自内心的欢喜,欢喜别人的这种善根的产生,而不是一种嫉妒或者压制或者去竞争,不是这样子的那种心态,这是一种喜心的相。

依靠这种,他不可能去轻视。他这个轻视知惭有愧,知惭有愧本身是一个功德相,对吧?那么以此类推,就是我刚才说的,有可能是在其他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功德,我们碰到了之后我们如果轻视,都会有这个过失的。所以要对治的话,就要想到这个对治法,我怎么去面对别人的知惭有愧,怎么去面对别人以此而得到的其他的种种功德,甚至于有一些好像感觉:哎呀,他特别得到上师的青睐,上师对他感觉是非常看重的。嫉妒吗?心里面失落吗?你怎么去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去修行自己的心?这个是涉及到修行的这个问题,要学会去调整。要观察自己的心态,去体会你自己这个心的感受,一点一点的用我们曾经学过的这些实修法的要诀去调整自己的心,心慢慢会打开的。那时候你会发现周围全部都是……你希望上师的周围人才济济,你希望上师的周围能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去支持上师的事业,你欢喜无比。你再不会觉得:哎呀,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我一定要是上师弘法利生事业的一个最大的助缘,其他人都不可以。实际上这种想法我们很容易出现,尤其是有能力的,反而很容易出现这种,不由自主会有这种心态。这个反过来就是嫉妒心,还有很重的傲慢在里面的。就是要学会去调心,当你真正开始品尝修行的味道去调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海阔天空,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你会发自内心的希望上师的怀业自在,再勾招一批有能力的人来,让上师的事业如日中天,这是最好的了。你欢喜无比,而不会在乎说:我是不是被冷落了,我是不是已经被这些群星压下去我已经一点光彩都没有了。不会考虑这个问题,这是真正修行人你的心哦!要懂得。学了这么多实修的法了,明白它对治的这些要诀,自己相续当中实际要去调整,这个才叫修行。否则的话,只是形象的一个说法,终归是没有用的。不要说利他,对自己的话起不到实际的作用,那就有点可惜了。这是再给大家强调一点,前后关联起来讲,今天主题的问题实际上是讲的这一个,道友们好好的要去思维一下。

好,最后一个就是:

眷属集聚即嗔时,是劣秉性蔓诸方,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处处人格妙。

这一段的话就是说,假如说你的亲朋好友,有些是家人亲戚,有些是自己的好朋友,还包括眷属或者是道友在一起的时候就容易生起嗔恨心,而且他们经常诽谤自己说自己的过失,这种情况可能我觉得在座的道友就觉得:哎呀,太多了,简直是。一到了这个道友的话题当中,感觉好像没有一个不说自己的过失的,背后里面都是你说我、我说你,这样的这种情况比较频繁。尤其我说的不是很客气的话,在汉人的团体当中,这种情况还是挺突出的。主要的话我们前面几个颂词不说他人的过失、表里如一等等的这些跟今天整个这一条线就是整个核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是自己也愿意说别人过失,别人也经常说自己的过失。中间之间都是表面上笑眯眯的,背地里的话,语言如同刀子一般的从来不客气,说别人过失说得很厉害。这种情况的话,那从自身的角度来讲,还是属于自己往昔的时候秉性恶劣,这种行为蔓延的,恶业利刃轮自己。秉性恶劣的话你肯定损伤到别人嘛,上师这里也是讲,你的这个秉性恶劣的行为损恼到别人了,毁坏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所以说导致于这一世你的眷属到哪儿都诽谤你,说你过失,甚至当面跟你吵、跟你不合和,你就感觉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哎呀,到了家里的话,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吵,父母不赞成自己学佛,觉得举步维艰。到了单位的话,单位的同事跟自己勾心斗角,也是当面吵、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到领导面前告黑状的呀等等的情况。好,好不容易学佛了,道友的团体当中也是不合和,面合心不合。然后终于想着跟上师发点儿心,参加这种发心的环节之后,发心和发心的这个道友之间吵啊,吵架跟吃饭一样的,天天吵,你不随顺我我不随顺你的这种情况,焦头烂额。哪里是净土啊?找不到净土,一片混乱,那个地方的环境都让自己特别不悦意。这种情况的话还是跟自己往昔的业力有很大的关系,就是说你也有这个业我也有这个业,大家共同就处在这种环境当中,都觉得不舒服、都觉得不悦意,心里面始终处在那种忧恼当中,很烦躁,特别的焦头烂额的一种情况。这个还是要好好的忏悔,就是我们从往昔的业力的角度来讲,要发自内心的好好的忏悔,肯定是自己往昔的行为很恶劣,导致于你损伤过很多人,所以自己即生当中凡是这些跟你有因缘的亲朋、好友、眷属,跟你都是这个味道,让你心里面始终处在那种热恼当中,被损恼的一种状态当中。以前你损恼别人,现在人家损恼你,反正这个环境就让你很不舒服。

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不能够再背道而驰了,自己心里面生起一个邪见:哎呀,世界上没有好人,全部都是恶人。这些人的相续别看说是修行人,那个相续的话比世间人还不调柔。就像我刚才讲的这种情况一样,你也能说出一大堆来。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如果是这样去想,就会让你的邪分别越来越重。现在这个《修心利刃轮》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调心的利刃呢?就是它是把我们拉回来的,你不要在你的那个邪分别的这种状态当中再去恶性循环,而是应该要反过来。我告诉你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你以前自己的行为特别恶劣,损害了别人,损害了很多人所导致的。现在就是你到哪个环境人家都损恼你,是这个原因导致的,你就要反观自身,好好的去忏悔,然后这一世“今当处处人格妙”。你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去遮止自己再去损恼别人的那种情况,要做一个贤善的人格,一定要改成一种贤善的人格,这个很重要。

所以今天最后这个颂词也是我有一个角度尤其想要强调的,就是这个做人做不好,学佛是学不好的。而且上师在这里不是讲到那个《法句经》当中这个独生子的故事嘛,这个故事也是,节省时间我就不描述了。但这个故事尤其对于你们在家人来讲,是一定要去好好反省的。在家人你们要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亲人,佛陀告诉这个独生子就是说什么呢?你回去以后好好的孝养父母、尊重长辈,去讽诵世间的论典、论理,精勤的做一些家务。如果你做人做的非常的合格,家人都能够接受你,那么我可以考虑你来学佛。这个对他的触动很大。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很多人是拿佛法来做幌子,佛法讲的要远离世间,佛法讲的要断除亲友的耽执,这是道障。佛法当中要讲到断除一切的这种爱恋,如何如何的用这个方式对家人,如同……感觉有时候,以前跟一些道友交流,他们家人对他的反驳,我觉得真的是像善知识一样,一针见血,说的是很到位的。“你这种学佛学的好自私哦!”有时候这样讲。有的时候是说“你这个学佛学的,如果是佛教真的是这样子的话,那肯定这个佛教没有什么好学的。”学的整个像一个木头疙瘩一样,或者学的变成一个冷血一样的那种感觉。你觉得谁能够忍受呢?本身是一个家庭,这人突然值遇佛法,按理说对家庭来讲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想尽一切办法想拉他。结果自己的行为不如法,让对方觉得你的行为太过分了,还想拉我进来,那更是反抗的厉害,然后还不让你学。这样的情况在很多的佛教家庭里面是特别特别多的。主要的原因,连人都没做好。我以前尤其强调过这个问题,佛教里面所谓断除对亲友的贪执,是指的是断除对他的那种执持不舍的这样的爱执,这一点没错,整个话一点没错。但是断除爱执之后的话,他的那种平等的慈悲会流露出来。所以作为一个世间人来说,他不会说是变成了对家人那种冷血,看到家人生病或者说出现这些等等需要人帮助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产生说:我要断除情执。不理不顾的那种特别幼稚的一些行为,自己都觉得做起来很艰难的,还硬要这样去做,认为自己是在断情执呢。这些其实都是只能说是不是很明白佛理,相续不成熟,做的不是很圆融的一种初学者的那个阶段吧。也只能这样说,也不能完全苛责说你这个错了,做的很不好。不敢这样讲,但是确实对佛法起到一个很大的一个负面的作用。

我们要懂得,我反复的强调佛法是非常圆融的。我们大乘还尤其讲究一个慈悲的理念,你对自己的亲人如果没有一个慈悲的这种心态,就是发自内心对他们有一种爱护、有一种呵护、慈悲的这种心念的话,你如何对天下众生有这样一种慈悲心产生呢?对自己的家人如同像冷血一般的、像怨敌一样的去对待,一点耐心都没有,一点慈悲的理念都没有的话,如何去救度别的众生呢?这个是很不合理的。

所以有些修行人他自己也觉得特别颠倒,他就说我对别人都有慈悲心,我对旁生也特别有慈悲心,放生啊什么的从来都是积极参加。但一旦对待自己的家人,耐心没有了,就觉得很厌烦,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能脱离这个环境,像牢狱一样的,一心一意想着能出离。其实这个是要调整的,你先不要想着能出离,因为你还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你这块儿没修过去。这是首先你能够对你的家人产生……因为对其他的人,他实际上不是实际上牵扯你的心的,就是对方跟你没有实际的亲缘关系,也没有跟你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这一世的什么因缘,你们是陌路人。所以对方好也好、不好也好,其实对你来讲不痛不痒。然后你对对方施予一点饶益的话,你还觉得挺高兴的,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善法,好事。对那个放生其实也是这样,它是一个可怜的被救的一个生命,我把它放掉了,我觉得我今天做了一个特比好的事情,我特别的自得,很高兴、很开心。

但是一旦跟家人就涉及到的它是真正触动你相续的,因为家人跟自己有一种千丝万缕的这个联系,而且是自己曾经希求的跟他结为夫妻,然后娶妻生子之后组建了一个家庭,他是最能够触发你“我执”的部分。说句实在话,家人真的是善知识。别人可能说一句难听的话,你想想没关系,过去了。家人稍微说你一点你就可以蹦起来,为什么呢?他是最能触动我们“我执”的那一部分。别人谁说,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家人说自己一句,你就有一种反抗的那个情绪。它这个实际上是特别能够引发我们自己真实本性的那一面,你在外面显得好像就像上师说的如同金灿灿的一尊佛一样的,到家里人的话,本性无余显露,彻底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你是不隐藏的,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个,他就是你的大善知识,他可以把你自己真实大那一面表露出来,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找什么法的方式或者什么出离的这个角度,逃避或者掩盖就不合理了。好好的去面对他,什么时候你缘他修好了,你真的能够打动他,让他真的发自内心的承认,哎呀,你学佛真的是挺好的话,我觉得这个时候竖起大拇指来,不错的,这是不错的。

如果说这一点你光是想着逃啊,光是想着出家啊,然后就想着脱离这个环境的话,那么这一点也只能说是,怎么说呢,要再考虑考虑这个问题,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作为你们在家居士本身自己处在这个环境,借用这个环境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修行。为什么要修道?那么我如何去面对自己的亲人?我怎么样去用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逐渐的去引导他们,最好引导他们学佛。即便是这点做不到,哪怕是佛教的一些思想能够灌输给他,你最起码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善良的人,不要做亏心事,自利的时候不损他。你自利是可以求的,自己挣钱、发财、高官你都可以求,但是尽量不要去损害别人、去损害别人的情况之下得到自利。一些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能够传递给他让他接受,也是我们的修行。你有这个本事吗?想尽一切办法,想尽用这些善巧方便,这些其实都体现出自己的修行。而不是说是好像特别粗猛的这个方式,极其简单的认为我断除情执了,感觉自己的修行高高在上的话,这个是出大问题的,不是这样子的。所以说佛法是个特别圆融的一个法门,我们在这个方面要把握一个好的分寸。尤其因为我现在主要交流的对境都是以在家居士为主,如果是出家人的话,这一方面就是换一个角度去讲。但是针对你们来说,上师讲的这个公案举的这个例子,其实这个颂词对你们来讲非常的重要,自己要把握好一个好的原则。

如果说你世间上做人做的比较到位,你才能考虑到才有可能在出世间他真的是素质要求的更加高嘛,他具有真实的智慧、悲心、戒律清净,他要求标准是很高的。那个时候才有可能说是在这个解脱道上面能够修得出去。如果说世间的人格上都做的特别的恶劣,连一个好人都算不上的话,脾气暴躁、品行恶劣的话,那么学佛是根本没有希望得到解脱的,只能说是种下一个解脱的善根种子,这个是可以的。

所以说起来这段的颂词,今天这几个颂词还是很重要的。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还是发现很多类似的这种问题,希望道友们这堂课的内容好好的自己去思维、去消化一下,然后真实的能归正自己的心相续。要明白修行的方向,尤其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所谓的源于对上师的信心做的那种特别愚笨的一些可笑行为的这些地方的话,要小心一点。哪怕是从自利的角度来讲,一个稍微有素质一点的人,都不会做这些特别愚笨的行为。我们学佛人要理智,一定要理智一些,要聪明。你要明白你自己为什么学佛,不能够像小孩一样的做事不顾后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是不太合理的。

下面把今天闻思的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凡圣所造的清净善根全部随喜而普皆回向,愿自他一切有情都能够成就究竟的解脱果位。

所南得义檀加热巴涅,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圣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