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本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单选题)
A.上师发愿让大家修心。
B.在理论上和学术上要通晓本论。
C.种下善妙的种子。
D.通过大乘的修心法门来调整自心。
2.对于大乘修行人,什么才是唯一的工作?(单选题)
A.禅修。
B.念佛。
C.利他。
D.布施。
E.闻思。
3.解释颂词:“今贪欲如乌毒林,勇如孔雀能调解,懦如乌鸦命葬送,自私焉能调此毒?”(多选题)
A.像乌鸦一样的怯懦、脆弱之人,一定会葬送解脱的性命。
B.像孔雀一样的菩萨勇士才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
C.真正证悟空性的菩萨,能将贪欲之毒变为修行的顺缘或转为道用。
D.以自私自利心怎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呢?
E.贪欲和贪爱,相当于长有乌头等具毒物的森林一样。
4.以下哪些行为可以将烦恼转为道用?(多选题)
A.行持断除贪欲的清净道。
B.利益众生成为自然,变为生活常态。
C.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众生,在生起不清净的念头时,都能观想清净或始终观清净心。
D.他人以非常粗鲁、刺耳的语言,说他、骂他、诽谤他,就像在虚空中挥舞宝剑一样,心如如不动。
1.学习本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单选题)
【答案】D.通过大乘的修心法门来调整自心。
【解析】法本P48。
学习《修心利刃轮》,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论所宣讲的大乘佛教的修心方法来调整自心。全知无垢光尊者曾说:虽然所知万法都应该学习,但最重要的,为了死时不后悔,还是应该多串习修心的窍诀。
2.对于大乘修行人,什么才是唯一的工作?(单选题)
【答案】C.利他。
【解析】法本P62。
对大乘修行人来说,利他乃唯一工作,否则就是下岗。
3.解释颂词:“今贪欲如乌毒林,勇如孔雀能调解,懦如乌鸦命葬送,自私焉能调此毒?”(多选题)
【答案】
A.像乌鸦一样的怯懦、脆弱之人,一定会葬送解脱的性命。
B.像孔雀一样的菩萨勇士才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
C.真正证悟空性的菩萨,能将贪欲之毒变为修行的顺缘或转为道用。
D.以自私自利心怎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呢?
E.贪欲和贪爱,相当于长有乌头等具毒物的森林一样。
【解析】法本P51。
如今的贪欲或贪爱,相当于长有乌头等具毒物的森林,只有断除我执,时刻观察自相续,像孔雀一样的菩萨勇士才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格言宝藏论》等论典中讲:孔雀食毒后,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害,对身体、羽毛还能起到好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真正证悟空性的菩萨,也能将贪欲之毒变为修行的顺缘或转为道用。而像乌鸦一样的怯懦、脆弱之人,一定会葬送解脱的性命。究其原因,以自私自利心怎能调伏、化解贪欲之毒呢?反而言之,谁有调伏贪欲之毒的能力,谁就是真正的菩萨。
4.以下哪些行为可以将烦恼转为道用?(多选题)
【答案】
A.行持断除贪欲的清净道。
B.利益众生成为自然,变为生活常态。
C.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众生,在生起不清净的念头时,都能观想清净或始终观清净心。
D.他人以非常粗鲁、刺耳的语言,说他、骂他、诽谤他,就像在虚空中挥舞宝剑一样,心如如不动。
【解析】法本P53-63。
作为出家人,本来应该行持断除贪欲的清净道,但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烦恼深重,却以各种言行毁坏自己的戒体。而有些人在非常容易产生嗔恨心的环境当中,也不会产生嗔恨心,比如他人以非常粗鲁、刺耳的语言,说他、骂他、诽谤他,就像在虚空中挥舞宝剑一样,心如如不动。人们如果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众生,在生起不清净的念头时,都能观想清净或始终观清净心。只有扼杀或克制无始以来不断串习的自私自利心,让利益众生成为自然,变为生活常态。
编辑:定解D17
审核:定解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