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中,古代大德常以驯服哪种动物比喻修心?(单选题)
A.驯服老鹰。
B.驯服野马。
C.驯服大象。
D.驯服孔雀。
2.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成为一个虔诚佛教徒应具备哪几点?(多选题)
A.贤善人格。
B.清静戒律。
C.无垢智慧。
D.上供下施。
E.无伪信心。
3.《事师五十颂》中说诽谤上师有哪些过患?(多选题)
A.受到猛兽等动物危害。
B.遭受世间各种诽谤。
C.罹患传染病。
D.生活极其贫困。
E.居无定所。
4.佛教团体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以下哪方面?(多选题)
A.佛教教育。
B.建设或修复寺庙。
C.培养人才。
D.利益众生。
E.佛教养老。
5.多言世间法有哪些过失?(多选题)
A.搞个人崇拜。
B.耽误自己的修行。
C.若相悖于佛教教理和世间真理,恶业利刃迟早会转轮到自己头上。
D.信口开河。
1.本课中,古代大德常以驯服哪种动物比喻修心?(单选题)
【答案】B.驯服野马。
【解析】法本第106-107页。古代大德经常用驯服野马来比喻修心。虽然刚开始野马桀骜不驯,但在驯服后,就会变得很温顺。同样,刚开始修行时,对佛理一窍不通,自心日日夜夜随着世间八法、贪嗔痴慢转。但到后来,心完全与佛法相融,变得极其调柔。因此,修行人时时刻刻都要 观察自己的心,尤其应运用本论所讲的窍诀来观心。
2.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成为一个虔诚佛教徒应具备哪几点?(多选题)
【答案】
A.贤善人格。
B.清静戒律。
C.无垢智慧。
【解析】法本第107页。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中讲:要成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必须具足贤善人格、清净戒律、 无垢智慧这三点。若谁具足,他就是三世诸佛之子, 也是我的挚友。
3.《事师五十颂》中说诽谤上师有哪些过患?(多选题)
【答案】
A.受到猛兽等动物危害。
B.遭受世间各种诽谤。
C.罹患传染病。
【解析】法本第114页。《事师五十颂》时说过:诽谤上师会得传染病,会受到猛兽等动物危害,以及遭受世间各种诽谤等。也就是说,是往昔失坏密乘誓言的过失直接导致的。
4.佛教团体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以下哪方面?(多选题)
【答案】
A.佛教教育。
C.培养人才。
D.利益众生。
【解析】法本第117页。希望佛教团体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佛教教育上,对人类来讲,不管是暂时还是长远,其贡献或利益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想一想前辈大德的利生事业,如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全知上师法王如意宝等,虽然他们的色身已经融入法界,但他们的法身智慧却依然照亮人们的心田。其原因,就是他们住世期间,将培养人才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为建立佛教道场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希望大家都这样发愿!
5.多言世间法有哪些过失?(多选题)
【答案】
B.耽误自己的修行。
C.若相悖于佛教教理和世间真理,恶业利刃迟早会转轮到自己头上。
【解析】法本第116页。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语言付出代价,所以皆应小心谨慎。有些人嘴特别多,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耽误自己的修行,若所讲相违于佛教教义和世间真理,恶业利刃迟早会轮转到自己头上,哪怕你讲时,别人再喜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