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不好的根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是上师的问题。
B.家里人阻碍。
C.佛法的问题。
D.我执太重。
2.宣扬佛教的道理,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单选题)
A.说一些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超胜功德。
B.见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不适合给别人说。
C.在宣传上师、道友、自己时,都应看看有没有功德。
D.作为佛弟子做比说更重要。
3.上师和弟子的关系以下说法哪个不正确?(单选题)
A.对于任何一位上师都要有恭敬心,不应喜新厌旧。
B.上师摄受很多弟子却没有饶益他们,可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C.弟子要依靠上师解脱,可以不需要闻思修行佛法。
D.经观察依止上师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以佛法为主,而非自己的分别念。
4.现在修行人经常出现的违缘有哪些?(多选题)
A.心浮躁,定不下来。
B.经常给自己找借口不去闻思修。
C.心态不稳定,没有在一个佛教团队好好安住,认真、勤奋闻思修。
D.大乘利他心不够。
5.世间人喜欢承诺很多事情,但却鲜有做到的,对治的方法是(多选题)
A.做任何事都要先学习世间的格言,真正懂得做人的方法。
B.不要承诺无能为力的事。
C.也不要人云亦云不经观察就信口说未知义。
D.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1.修行不好的根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答案】D.我执太重。
【原文出处】法本第195页。
【解析】 修行中暴露出来的很多过失,并不是外境导致的,而是自己的内心,也即修行不好的根源是我执太重。很多道友认为修行不好的主因是上师、佛法、亲朋好友等。外境等具有缘之类的法,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内在的我执。同时要有坚定的心,否则不可能弘法利生,即使有利他的发心也很薄弱。
2.宣扬佛教的道理,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单选题)
【答案】A.说一些不可思议、无法想象的超胜功德。
【原文出处】法本第198-201页。
【解析】 佛教徒应该以理性、正直的途径宣扬佛教道理,这非常重要!如果真正自己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不适合在他人面前尤其是非法器面前讲。无论做任何事情,比如宣传上师、道友、自己,都应看看到底有没有功德。
3.上师和弟子的关系以下说法哪个不正确?(单选题)
【答案】C.弟子要依靠上师解脱,可以不需要闻思修行佛法。
【原文出处】法本第202-205页。
【解析】 依止上师都要有恭敬心,不能喜新厌旧。如何依止上师:刚开始应善加观察,对上师的身份要详细了解;观察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以佛法为主,不要相信自己的分别念,谨慎处理师徒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师徒关系:弟子依止上师获得正真的解脱一定要闻思修行佛法。
4.现在修行人经常出现的违缘有哪些?(多选题)
【答案】
A.心浮躁,定不下来。
B.经常给自己找借口不去闻思修。
C.心态不稳定,没有在一个佛教团队好好安住,认真、勤奋闻思修。
D.大乘利他心不够。
【原文出处】法本第196-198页。
【解析】 能够闻思修行本论,是十分有福报有善缘的体现。修行一定要定下心来,在一个团体中好好安住,认真、勤奋地闻思修行,就会有所成。对于事情要分轻重缓急,自己的人生方向是怎样定位的?自己怎样对待闻思修行?现在很多修行人,最大的违缘就是心浮气躁,定不下来。
5.世间人喜欢承诺很多事情,但却鲜有做到的,对治的方法是(多选题)
【答案】
A.做任何事都要先学习世间的格言,真正懂得做人的方法。
B.不要承诺无能为力的事。
C.也不要人云亦云不经观察就信口说未知义。
D.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
【原文出处】法本第206-207页。
【解析】做任何事都要先学习世间的格言,真正懂得做人的方法,这非常重要!不要承诺无能为力的事;也不要人云亦云不经观察就信口说未知义。但是对于自他有利的弘法利生事情,没有承诺则会破坏缘起,甚至丧失机会,故应尽心尽力。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