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舍弃或损坏解脱道的根本是什么。(单选题)
A.舍弃供养三宝。
B.舍弃行持善法。
C.舍弃闻思修行佛法。
D.舍弃清净的别解脱戒。
2.对于僧众及三宝的财务,应如何使用?(多选题)
A.收到一起全用于一起善法。
B.至少由四位或者以上的僧人为代表做出决定。
C.发放食物时,给自己相熟的僧人多点食物。
D.专款专用,分门别类。
3.下列哪些是真正的修行?(多选题)
A.住在寂静的地方,选择一个法门,真实、虔诚、永恒地修学。
B.我已经坚持在学会学习这么久了,毕业后打算去游历一番。
C.真正解脱道的根本就是修行。
D.没有理论知识和实修的境界,我们一定会造作恶业。
4.以下哪些做法是不正确?(多选题)
A.为了自己的修行圆满成功,经常祈祷上师、本尊而获得力量和加持。
B.在面对欲境时,心不产生放逸。
C.我梦中分别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对话。
D.我现在这么痛苦,一定是被上师三宝抛弃了。
1.舍弃或损坏解脱道的根本是什么?(单选题)
【答案】D.舍弃清净的别解脱戒。
【原文出处】法本P230。
【解析】有些出家人已经舍弃或损坏解脱道的根本——清净的别解脱戒,还俗安家立业,其实这是将快乐的根本——行持善法付之东流,而追逐痛苦的因——造作恶业。按理来讲,行善会得到快乐,造恶会得到痛苦,但很多愚笨的人,却舍弃解脱的根本戒律,快乐的根本善法,整天都处在不如法的行为当中。其原因就是我执分别念在作怪。
2.对于僧众及三宝的财务,应如何使用?(多选题)
【答案】
B.至少由四位或者以上的僧人为代表做出决定。
D.专款专用,分门别类。
【原文出处】法本P239-242。
【解析】上师如意宝在讲《毗奈耶经》等时,一再强调:凡是僧众的财产,都要非常注意。如果必须作抉择,至少也要有四个僧人代表僧众来做决定,不要一个人说了算,因为个人并没有这个权力。本来是供养僧众的,却拿来贿赂其他领导;本来是供养佛像的,比如佛像前功德箱中的善款,却用来分给僧众,这是非常可怕的!
3.下列哪些是真正的修行?(多选题)
【答案】
A.住在寂静的地方,选择一个法门,真实、虔诚、永恒地修学。
C.真正解脱道的根本就是修行。
D.没有理论知识和实修的境界,我们一定会造作恶业。
【原文出处】法本P234-236。
【解析】真正解脱道的根本就是修行,因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可是,有些人偏偏舍弃解脱道的根本,闻思修行佛法和积德行善,而去游山玩水、旅游观光,比如今天以朝峨眉山为借口,但到那里连《普贤行愿品》都不念,明天去印度金刚座,后天去新加坡。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住在寂静的地方,选择一个法门,真实、虔诚、永恒地修学。因此,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把闻思修行当作一般的事情,甚至舍弃这一解脱道的根本,而认为其他形象上的善根更重要。但现在很多佛教徒, 都分不清楚主次,甚至很多寺院也做得不好。实际上,没有理论知识和实修的境界,一定会造作恶业,行为也会不如法。
4.以下哪些做法是不正确?(多选题)
【答案】
A. 除了特殊情况有必要这样讲之外,比如为了度化众生,自己的梦境和修行境界,是不能在大众中宣说的。
B.不能,因为显露自相续的超胜功德,自己的修行境界会退失。
C.各种各样善恶梦的显现,并不一定是功德,即或是功德的显现,也不应该执著,更不应该说。
【原文出处】法本P218-219。
【解析】无垢光尊者和智悲光尊者在教言中讲:除了特殊情况有必要这样讲之外,比如为了度化众生,自己的梦境和修行境界,是不能在大众中宣说的。因为显露自相续的超胜功德,自己的修行境界会退失。而且,人们也很难生信,特别是非佛教徒。因此,以上师如意宝为主的很多大成就者,虽然相续中拥有说不完的高深境界和超胜功德,但在众人面前却非常谨慎,说得很少。因为,各种各样善恶梦的显现,并不一定是功德,即或是功德的显现,也不应该执著,更不应该说。
5.我们应如何对治因自私自利心特别强而总喜欢将好事归为己有的情况?(多选题)
【答案】
A.在了知爱自的众多过患,和爱他的诸多功德后,应该串习爱他而舍弃我执。
B.我们应随学释迦摩尼佛和菩萨普利众生的精神,心甘亏损而利益众生。
D.我们无力做伟大的事情,我们只能以伟大的爱,做细小的事情。
【原文出处】法本P220。
【解析】在了知爱自的众多过患,和爱他的诸多功德后,应该串习爱他而舍弃我执。我们应该学习释尊和菩萨普利众生的精神,在人生中为了帮助众生而努力付出,一切亏损都心甘情愿自己承受,这就是利益众生的伟大行为!特蕾莎修女曾说:“我们无力做伟大的事情,我们只能以伟大的爱,做细小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像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那样伟大,但若以佛菩萨无私奉献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爱所有众生,这就是真正利益众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