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单选题)
A.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密法是佛法的根本,般若是佛法的精髓。
B.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密法是佛法的精髓,般若是佛法的核心。
C.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密法是佛法的核心,般若是佛法的精髓。
D.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密法是佛法的精髓,般若是佛法的根本。
E.戒律是一切佛法的精髓,密法是佛法的核心,般若是佛法的根本。
2.密宗修行人在修行或者行持善法中经常出现违缘、不幸是什么原因呢?(多选题)
A.重报轻受。
B.没有遵守在接受密法灌顶等时的承诺。
C.没有受持密乘戒。
D.善恶颠倒。
E.世间护法神给予的提醒或惩罚。
3.实修现相无欺缘起科判中用以下哪些比喻,说明在胜义中乐音、苦乐、因果等皆不存在,而世俗中,却显现不灭、业果宛然的道理?(多选题)
A.高烧昏迷。
B.水滴。
C.梦境。
D.水月。
E.歌声。
4.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藏论》中说,修行分为以下哪两种?(多选题)
A.思维修。
B.禅定修。
C.安住修。
D.观察修。
5.在入定于最甚深的般若空性之前,先要用以下哪些观察方式来抉择?(多选题)
A.俱舍。
B.因明。
C.戒律。
D.中观。
1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单选题)
【答案】B.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密法是佛法的精髓,般若是佛法的核心。
【解析】法本第333-334页。在藏传佛教后弘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译师叫卓弥·释迦益西。他去印度求学时,上师们告诉他:你去印度求法,一定要记住三句话:第一,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你应认真求学;第二,般若是佛法的核心,你应认真求学;第三,密法是佛法的精髓,你应认真求学。他到尼泊尔和印度呆了二三十年,按照上师的教言求学戒律、般若、密法,后来回到藏地弘扬佛法,翻译了许多显密经论。
2
密宗修行人在修行或者行持善法中经常出现违缘、不幸是什么原因呢?(多选题)
【答案】
A.重报轻受。
B.没有遵守在接受密法灌顶等时的承诺。
C.没有受持密乘戒。
E.世间护法神给予的提醒或惩罚。
【解析】法本第326页。有些密宗行人在修行或行持善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缘、不幸,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因有二:一是重报轻受,即以病痛等违缘消除堕入恶趣的恶业;二是没有遵守在接受密法灌顶等时的承诺,或没有守持密乘戒。并非善恶因果颠倒!有些世间鬼神有天眼通,在看见修行人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时,比如没有履行在上师面前的承诺等,就会马上对他们制造违缘。所以,对自宗学人来讲,在出现这样的违缘时,千万不能想是三大护法神在惩罚我们,而认为他们特别坏。应该想,这是他们身边有神通的世间护法神,看到我们在受密乘戒等时承诺得很好,后来一点都不在乎,而给予的提醒或惩罚。
3
实修现相无欺缘起科判中用以下哪些比喻,说明在胜义中乐音、苦乐、因果等皆不存在,而世俗中,却显现不灭、业果宛然的道理?(多选题)
【答案】
A.高烧昏迷。
B.水滴。
C.梦境。
D.水月。
E.歌声。
【解析】法本第329页。这个科判以水月、梦境、高烧昏迷、歌声、水滴等比喻说明,在胜义中,乐音、苦乐、因果等皆不存在,而世俗中,却显现不灭、业果宛然。这个道理,大慈大悲的佛陀在佛经中讲得特别清楚,我认为追求真理者,尤其是佛教专业人士,一定要懂得。但到目前为止,其他任何宗教和学问都不了知此理,很多佛教行者也一片茫然!
4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藏论》中说,修行分为以下哪两种?(多选题)
【答案】
C.安住修。
D.观察修。
【解析】第331页。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修行分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
5
在入定于最甚深的般若空性之前,先要用以下哪些观察方式来抉择?(多选题)
【答案】
B.因明。
D.中观。
【解析】法本第331-332页。在入定于最甚深的般若空性之前,先要用因明和中观的观察方式来抉择,一切万法在显现许中,仅有梦幻般的明分,实际上连微尘许的实质也没有。因此,最好学习《入中论》和《中观根本慧论》,通过反复观察,内心就能生起稳固的定解。有了定解,就可依照定解而修行,就像《定解宝灯论》所讲的一样。
编辑:定解D19
审核:定解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