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我们所学的《普贤行愿品》,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出自《六十华严》,被称为“小华严经”。
B.译者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C.武则天为这部《六十华严》造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D.是发愿之王,是对《华严经》内容的补充。
E.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发愿文。
F.应随学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发愿。
G.是佛陀集结普贤菩萨和善财童子的五十三位善知识而说的佛经。
2
如何理解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多选题)
A.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普贤菩萨成道时宣说的经典。
B.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趋入像普贤菩萨那样宣讲法的境界。
C.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普贤法门最容易解脱,普贤坛城殊胜不可思议。
D.行愿是要有行为也要有发愿,行愿结合。
E.普贤,可以指普贤菩萨,也可以指普遍善妙。
3
哪些属于《普贤行愿品》核心十大愿王?(多选题)
A.称赞如来。
B.皈依三宝。
C.请转法轮。
D.普皆回向。
E.随顺众生。
F.忏悔业障。
G.随喜功德。
4
关于顶礼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语顶礼就是念诵佛赞偈、礼赞文等。
B.问讯、合掌、磕头都是身顶礼。
C.观修顶礼是一种意顶礼。
D.生起对诸佛的信心也是意顶礼。
5
意顶礼有哪几种?(多选题)
A. 别人说佛很好后,就产生信心了。
B. 通过学习,了知佛的功德,而生起信心。
C. 通过修持佛法,最终像成就者那样达到安住于佛的境界。
D. 深信”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
6
礼佛有哪些功德?(多选题)
A.相貌端正。
B.财富饶益。
C.声音美妙。
D.得生天上。
E.生长者家。
F. 生信佛家。
1
关于我们所学的《普贤行愿品》,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E.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发愿文。
F.应随学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的发愿。
【解析】
《四十华严》由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全经共有四十卷,这个译本末尾有《普贤行愿品》。P71
《八十华严》为唐代武则天时期所译,译师是实叉难陀。P70
《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的发愿之王,《华严经》的所有内容可以圆满归摄于其中。
《普贤行愿品》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最胜发愿文,所有诸佛菩萨的发愿都可以包括在其中。P72
《普贤行愿品》并不是佛宣说的,它是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宣说的,因此它属于佛加持所成的佛经。
2
如何理解经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多选题)
【答案】
D.行愿是要有行为也要有发愿,行愿结合。
E.普贤,可以指普贤菩萨,也可以指普遍善妙。
【解析】P73-74,“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经名,这是释迦牟尼佛刚成道时所宣说的一部了义经典。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品名,意思是以普贤行愿趋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不思议解脱境界”,是远离了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究竟解脱境界。
普贤”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八大菩萨中发愿第一的普贤菩萨;第二种并非特指普贤菩萨, “普”是普遍,“贤”是善妙,“普贤”就是初中末都极为善妙。
“行愿”:是菩萨的行为和发愿。有行无愿,则行为不会长久,有愿无行,则愿就成为空愿。要将发愿和行为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
3
哪些属于《普贤行愿品》核心十大愿王?(多选题)
【答案】
A.称赞如来。
C.请转法轮。
D.普皆回向。
E.随顺众生。
F.忏悔业障。
G.随喜功德。
【解析】法本P75-76,《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4
关于顶礼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B.问讯、合掌、磕头都是身顶礼。
D.生起对诸佛的信心也是意顶礼。
【解析】
赞佛不仅是念赞佛偈,念诵《普贤行愿品》等大乘经典也是赞佛.法本P81
以身顶礼,即磕长头或磕短头。从广义上讲,甚至问讯、合掌也包括在身顶礼中。法本P77。
对佛的身顶礼分为三种:上根者以证悟而顶礼;中根者以观修而顶礼;下根者以身体力行而顶礼。法本P79
对佛意顶礼有三种:听别人说佛很好后,没有理由地产生信心,属于下等意顶礼;通过了知佛的功德,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属于中等意顶礼;通过修持佛法,安住于佛的境界中,属于上等意顶礼。
5
意顶礼有哪几种?(多选题)
【答案】
A. 别人说佛很好后,就产生信心了。
B. 通过学习,了知佛的功德,而生起信心。
C. 通过修持佛法,最终像成就者那样达到安住于佛的境界。
D. 深信”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
【解析】法本P79,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释义:一个微尘中有一切佛刹微尘数的佛,每一位佛都安住在菩萨众会中(所有如来都具足圆满的眷属,被声闻、菩萨等围绕),无尽法界中的每个微尘都是如此,我深信每个微尘中都充满一切佛刹微尘数的佛。
对佛的意顶礼有三种:
1.听别人说佛很好后,没有理由地产生信心,属于下等意顶礼。
2.通过了知佛的功德,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属于中等意顶礼。
3.通过修持佛法,安住于佛的境界中,属于上等意顶礼。 本段颂词宣讲的为上等顶礼。
6
礼佛有哪些功德?(多选题)
【答案】
A.相貌端正。
B.财富饶益。
C.声音美妙。
D.得生天上。
E.生长者家。
【解析】P78,《增一阿含经》:“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