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按照道次第修持菩提心。
对知母、念恩、报恩生起定解。
思维母亲的恩德。
发愿:愿一切老母有情摆脱痛苦。
了知发菩提心的功德。
本课难点
随学大德,修持悲无量心。
念念不忘发菩提心。
本课脉络
菩提心的简单修法。
由动物感恩的母爱现象,思维母爱和母恩。
母亲恩德的体现。
悲无量心修法。
悲无量心的功德。
生起报恩心。
以菩提心摄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
脉络展开
一.菩提心的简单修法。
1.对知母、念恩、报恩生起定解,一定能生起菩提心。
2.菩提心产生的道次第。
①知母——无始以来三界轮回中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母亲。
②念恩——孕育、生育、养育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须弥。
③报恩——他们正在感受无量无边的难忍痛苦,我要救度他们。
④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⑤生起菩提心。
二.由动物感恩的母爱现象,思维母爱和母恩。
1.鹞鹰、老虎之类凶猛旁生也慈爱自己的孩子。
2.动物界,母亲慈爱孩子的普遍现象。
事例:金钱豹、母猴死前给幼崽喂奶;鳝鱼护卵。(详见法本P244-245)
3.地震中以身护子的母亲。(法本P245-246)
4.思维:一切众生当过自己的母亲,每个母亲都尽己所能慈爱孩子。
三.母亲恩德的体现。
1.希望我们获得快乐,担心我们受到痛苦,饱受忧喜之苦。
①怀孕时,母亲在十个月中辛辛苦苦地滋养我们;
②出生后,母亲把最香甜的东西给我们吃,最暖和的衣裳给我们穿;
③成人后,母亲还为我们安家立业。
2.抚养孩子的辛苦。
3.关心子女即生的快乐,对死后因造恶业而堕入恶趣,从不考虑。
4.为了孩子积累了恶业,至今沉溺在轮回无法解脱。
四.悲无量心修法。
1.观想:一切父母有情为我们造了许多恶业,如今他们正在感受轮回的剧烈痛苦,多么可怜哪!如果能让他们远离轮回的痛苦,特别是三恶趣的痛苦,那该多好啊!
2.修悲无量心的标准。
①看见或观想众生的痛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②【教证】法王如意宝《文殊大圆满》:“流泪为止”。
3.随学大德的修法。
①阿底峡尊者的传统。
A.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所缘境来观修,要思维母亲对自己如何慈悲,而她正在感受轮回的痛苦,所以一定要使她获得解脱;
B.再思维所有众生都与现在的母亲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一定要让他们都摆脱轮回的痛苦。
②华智仁波切的传统。
A.以一只特别可怜的牛羊等众生作为所缘境,然后思维这个众生曾经做过我的母亲,现在它正感受痛苦,所以一定要让它获得解脱;
B.再观想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现在他们都在感受轮回的痛苦,所以一定要让他们都获得解脱。
4.修悲无量心要如是发愿:愿三界轮回中的一切老母有情摆脱所有痛苦。
5.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
五.悲无量心的功德。
1.哪怕只是想一想:轮回中的众生太痛苦了,他们好可怜啊!其功德也唯有佛陀才能衡量。
2.一切大乘修法归纳起来就是修大悲心。
3.佛教的大悲与智慧是并存的。相续中有证悟空性的境界,决定会有大悲心。
4.大悲心有无量功德,因为其对境和时间都无有穷尽。
①发心的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
②发心的时间是乃至虚空世界尽
③让众生所获得的安乐与所发的誓愿都永无穷尽。
【教证1】《普贤行愿品》:“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教证2】龙猛菩萨《中观宝鬘论》:“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
六.生起报恩心。
1.想报恩,就一定要使自己具有智慧和能力。
2.真正能回报恩德者唯有圆满的佛陀。
①业力深重的凡夫,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还没办法报恩。
②一定要先成佛,才有能力报恩。
3.法王如意宝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教言】法王如意宝:虽然我曾多次在麦彭仁波切等传承上师面前发愿,要报答一切老母有情的恩德,但以现在的身份的确很难实现,尤其在末法时代更为困难,所以我首先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在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而获得出世间的功德之后,再来娑婆世界利益众生,这样就非常容易。
4.学净土法门的人应发起菩提心。
5.【上师教诫】显密佛法都是圆融无违,要和睦。
①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法虽然有不同宗派之分,但仍是佛陀的教法,因此大家没有任何必要互相斗争。
②如果一定要排斥,那就应该排斥障碍释迦牟尼佛教法弘扬的外道。
③显密佛法都是圆融无违的,没有必要再排斥密宗。
【教证】《印光法师文钞》:“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
6.闻思修的重要性。
【教言1】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释义:
①“教”指理论,“观”指实修。
②佛陀的要义是理论和实修相结合。如果仅有实修没有理论,修法也不会成功;如果仅有教理没有实修,教理也传不开。有教无观则会迷惑,有观无教则非常危险。
【教言2】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上师教诫】在闻思的基础上再再实修。
8.修法窍诀:我听闻佛法或如理修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样才有能力将一切老母有情安置于佛地;为了获得这种能力,我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垂念。
七.以菩提心摄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
1.末法时代的众生难以调化,一旦拥有了佛陀的功德,度化众生就不再困难。
2.要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念佛。
3.菩提心在修法中必不可少。
【公案】《圣如幻三昧经》西方三圣因地发菩提心的经历。(详见法本P255-256)
4.加行发心殊胜:在修学任何法门乃至行持任何善法时,都要念念不忘发菩提心。
5.【上师教诫】修学净土法门的道友一定要注意两点:
①一定要发菩提心。
②绝对不能排斥其他宗派。
6.菩提心对成就佛果至关重要。
【教言】华智仁波切:“若有成佛彼足矣,若无成佛无计施,成佛无误之种子,胜菩提心愿生起。”
编辑:定解E01
审核:定解E10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