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14课 

本课科判

本课颂词

己一、明观主尊身相:

彼刹阿弥陀佛尊,红莲宝色光耀眼,

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好,

一面二臂定持钵,著三法衣跏趺坐,

千瓣莲花月垫上,身背依靠菩提树。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简单观想方法。

1.心中忆念在西方有一个非常清净的极乐刹土。

2.极乐世界中,有一尊红色的阿弥陀佛,相好庄严、无比清净。

 

二.以智慧遣除相续中的怀疑。

1.遣除相续中的怀疑,生起正信。

①认认真真闻思领会《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的义蕴。

②时时刻刻自我反省、观察相续。

③心中充满怀疑与邪见,会令正见被遮覆而无由产生。

2.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分别念。

①以井中之蛙比喻自以为是的凡夫智慧。

②【教证】

A.《三摩地王经》:“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

B.《四十二章经》:“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C.《四十二章经》:“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③千万不要以分别念轻易评论自己不了知的法,否则身心都将付出极悲惨的代价。

 

三. 要以各种方便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

1.唯有对三宝产生信心,才有往生净土与通达实相的机会。

2.不论显宗密宗,都特别强调信心。

① 【教证】《金刚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② 【教言】龙猛菩萨:“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③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强调了三种信心。

A.佛法的基础唯是信心,有了信心才可以皈依、发菩提心,进而修持正行法要。

B.远离了信心,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3.总结:应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样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①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

②【比喻】身处佛法大海,最终干渴而死。

 

四.藏汉佛教圆融无违。

1.【公案】《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积净业三福、作十六观获得解脱。(详见法本P46-47)

①十六观:第一是日观;第二是水观;第三是地观;第四是宝树观;第五是八功德水观;第六是总观;第七是花座观;第八是像观;第九是佛真身观;第十是观世音观;第十一是大势至观;第十二是普想观;第十三是杂想观;第十四是上辈生观;第十五是中辈生观;第十六是下辈生观。

②《观经》所提倡的各种观想方法,在汉地曾受到普遍重视。

2.四种念佛方法。

【教言】印光大师:“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

①实相念佛即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

②观想念佛即观想阿弥陀佛的相好。

③观像念佛是依唐卡或佛像而观。

④持名念佛是念阿弥陀佛名号。

3.避免修法产生的着魔发狂。

①发长远心,不能过于着急。

②心要放松,不能绷得太紧。

③打好基础,如果加行法修得比较圆满,就不会着魔。

④在修行时一定要遵循道次第。

⑤着魔发狂:因前世惊吓众生,或让众生以发疯的方式离开世间,异熟果成熟,以自身偿还的恶业。

4.以蛆虫无法理解蜜蜂的生活为喻,说明在自身和娑婆世界都极为不净的状态下,起心动念都是罪业,很难观想清楚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详见法本P48)

5.努力观想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

①即使困难再大,也应努力观修。

②身心需要强制性的改造与训练,一定要在净土法门上下苦工夫。

③观想重要性:在实际行动当中并未认真观修,那临终时想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太可能。

 

五.时时观修。

1.【公案】第一世敦珠法王的嘉扬上师,因为没有经常切中要点念修,没能如愿往生极乐世界。(详见法本P49)

【启示】活着的时候,佛号的基数一定要念圆满,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反复观修,只有这样才能往生。

2.时时刻刻观修,临终时肯定能想起阿弥陀佛。

3.【公案】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们,死亡迅速,生命就在呼吸间。

【启示】

①在生时就要对死亡有所准备。

②在死时,一定要断除其他念头,只能想阿弥陀佛,此乃极殊胜的窍诀。

4.《六中阴》:如果死亡突然到来,若能忆念上师或本尊,当下就能获得解脱。

 

六.阿弥陀佛身相。

1.阿弥陀佛名号。

①出有坏怙主。

A.出:摧毁贪心等一切烦恼。

B.有:具足五智慧。

C.坏:降伏天魔、蕴魔等四魔敌众。

②阿弥陀佛。

A.梵语阿,汉译为无、非、不。

B.阿弥陀译为无量,指寿量或光明无量,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光佛或无量寿佛。

③无量光佛。

A.佛陀身体的光芒遍照十方无边刹土,可以说是光芒无量、光明无量、光芒无穷等。

B.阿弥陀佛慈悲和智慧的光芒遍照十方刹土,每一众生都沐浴在清净的佛光中。

④无量寿佛。

A.佛陀寿量不可胜数,也称为无量寿佛,这是身之本体的功德。

B.阿弥陀佛的寿命无有限量,是相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的,其实他也有趣入涅槃的时候。

⑤【教证】《阿弥陀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2.详说阿弥陀佛身相。

①身色宛如太阳照在红莲花珍宝山上一般威光耀眼夺目,极其辉煌。

②佛陀头上有由众多广大福德而形成的无见顶相(无法看见其顶端),即由骨肉累积而成的肉髻。

③佛陀的双足掌心有具凸出花纹的八辐法轮。

④从无见顶相直至八辐法轮之间,白毫右旋等三十二相佛陀全部具足,指甲赤铜色等八十随好所严饰。

⑤一面二臂,双手结持定印且托着充满甘露的钵盂。

A.一面表示唯一离戏法身。

B.二臂表示智慧与方便二者。

C.双手结定印表示方便与智慧无二双运。

D.以定印托着充满甘露的钵盂表示以深广正法满足一切众生。

⑥身著三法衣,双足金刚跏趺而坐。

A.令诸众生最初趋入别解脱之标帜:身著出家三衣。

a.上身披蓝色七衣及红色祖衣。

b.下身穿红黄色五衣。

B.双足金刚跏趺坐表示于轮涅等性之义中不动摇。

C.阿弥陀佛示现的是化身相,所以身著出家法衣。

D.如果是报身相,则应身著报身服饰,一般来讲报身服饰近似古代印度国王的装束。

⑦阿弥陀佛的法座与所依的菩提树。

A.阿弥陀佛的法座。

a.由大如须弥山的八大孔雀及无数小孔雀支撑着的珍宝座。

b.上面有五颜六色的千瓣莲花。

c.莲花上有满月轮的坐垫。

B.坐垫上方是名为莲花光明的珍宝菩提树。

C.菩提树的功德。

a.仅仅见到这棵菩提树直至菩提果之间不会患眼病。

b.听到此树的声音不会患耳病。

c.若得以品尝则不会患舌病。

d.身体碰到树影不会罹患身体疾病。

e.若忆念此树则可自然生起等持。

f.见到这棵树以后不会退转菩提等有无量功德。

D.佛经中所说的菩提树大小不同,因众生各自福德大小之别,而导致说法和所见有所差别。

3.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

①一切病苦自然消失。

②一切功德自然成办。

 

七.汉藏阿弥陀佛的不同描述。

1.汉传佛教中的阿弥陀佛一般是站相,也有坐相。

①站相:右手下垂结与愿印,左手当胸持金莲台,两旁分别侍立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②坐相:横三世佛中,阿弥陀佛在西方、药师佛在东方、释迦牟尼佛在中间。

2.藏传佛教为五方佛。

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金刚萨埵、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3.阿弥陀佛的相还有寂静与忿怒之别。

4.阿弥陀佛的身色在不同伏藏品或仪轨中也不尽相同。

5.阿弥陀佛的相千变万化,但本体并无差别。随顺不同众生的因缘佛陀就有不同的示现。

6.如何选择观修的身相。

①阿弥陀佛有很多身相,应经常观想最有信心的身相。

②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以这种相来做接引。

7.应对佛法生起无偏的清净心,在此基础上还应经常观修有缘的法门,这样就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编辑:定解E10

审核:定解E01

定解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