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32课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本课难点

 

本课脉络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

1.积资净障的意义。

①学佛人群的偏颇现象:

A. 不懂佛法而不知道如何行持,辛苦做的善事流于形象上,没有得到功德。

B. 懂一些佛法,但因为见解偏颇,也没能实地行持。

②学修《极乐愿文大疏》的意义。

A.《大疏》的内容。

a. 非常具体地宣讲了积资净障的方法及重要性。

b. 有许多藏传佛教的窍决,宣说了显密圆融之理。

B.《大疏》的作用。

a. 兼治学佛人的偏颇。

b. 令人了解藏传佛教。

c. 遣除对密法的疑惑和生信。

2.在佛法中获益。

①为利益有缘的众生而发心分享殊胜正法。

②对法本应有希求心。

③对法本反复学习、思维道理,才能获得收获。

A. 佛法深奥,不同于世间法,简单的公案也蕴含甚深道理。

B. 佛教道理反复学习思维,会有不同的收获。

 

二.尽已所能供养三宝之理。

1. 随时随地作上供下施。

①一切时处精进供养积累资粮。

A. 供养物。

a. 任何悦意的外境等无情法:鲜花、白云、清泉、商场中的物品等。

b. 供养有情法:俊男美女等。

c. 供养得到的新东西:

窍诀:心里想或口中说“供养三宝”,再观想三宝将物品赐予自己使用。

B. 供养对象:三宝。

C. 发愿:令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D. 养成随时随地做供养的习惯。

②精勤供养三宝的功德。

A. 出生一切世间的安乐。

【教证】《地藏十轮经》:“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

B. 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

a.没有积资净障的前行法作基础,只追求正行法无法得到实义。

【教证】《前行备忘录》:“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

b.应舍:好高骛远追求高深境界而轻视供养三宝。

③随学法王如意宝。

A. 法王如意宝通达显密佛法,言传身教践行供养。

B. 法王的传承弟子重视世俗和胜义善根,做到了二资双运。

2. 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

①供养传法善知识之理:

A. 为了不耗尽自己的福德。

B. 为显示佛法的珍贵。

C. 表明对佛法的尊重。

a.【公案】鄂巴喇嘛为求法将所有财产供养玛尔巴上师,获得殊胜灌顶和口诀,体现秘密真言乘的学人对法的尊重。(详见法本P279-280)

b.密宗依止上师要点。

§  弟子必须对上师观清净心。

§  上师的任何行为都有甚深的密意。

i.上师本来没有任何过失。

ii.弟子心、眼不清净,会觉得上师有过失。

iii.比喻说明:镜面上的障垢会导致显现不清净。

§  【教言】莲花生大师:“应当一心一意祈祷上师,平时要以清净心和慈悲心来修炼妙力。”

②上师不愿意接受有漏的财物供养时要随顺上师。

【窍诀】法王如意宝:“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钱财,弟子也没必要供养这些有漏的财产,只要内心作意幻供养就可以了,这样同样可以积累资粮。”

③应舍:因吝啬而舍不得供养。

A. 有漏财富的本质。

a. 贪恋财富无实义,命终带不走。

b. 财富有无常性。

c. 不坚实财产必定被五家共享。

d. 人心会因财富而散乱不定。

④转有漏财富为坚财。

A.【公案】《法化谈丝》:富商通过供养僧众,把财富变为坚财。

B.【教证】《宝积经》:“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

C.【教证】《大智度论》:“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

⑤如何做供施。

A. 除了生活必需的资具,多余财物都应上供下施。

B. 只要有供养意乐,任何人不论贫富贵贱做能供养。

C. 应舍的心态。

a. 对大的善法怯懦。

b. 对小的善法轻视。

D. 勿轻视小善,一点一滴地积累资粮。

a. 成就的大小取决于自心。

§  大乘佛子应改变不愿发心的怯懦心态,要激发勇气,相信自己能遣除黑暗、为众生带来温暖。

§  发心不同收益完全不同。

i.【事例】德国兄弟在美国发展的故事,因为最初心态不同,中间行为不同,最终所获收益也不同。

ii.【事例】四个人在同一花园,以不同内心带来不同收获。

§  善用发心能成就佛法大事业。

b. 点滴善法也有无量功德。

§  【教证】《大悲白莲花经》:“观想如来后,仅向空中抛一朵花,其善根我以善逝佛智也难以衡量宣说。”

§  【教证】《妙法莲华经》:“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量佛。”

c. 劝勉供养。

§  内心观想诸佛菩萨,边念供养咒边喷香水做供养。

§  不能因分别念而放弃一切善法。

§  通过对治使恶念逐渐减少,善念逐渐增加,这就是修行。

§  许多善法形象虽然不大,但功德并非微不足道。

3. 对僧众共修的法会作供养。

①要在大法会精勤作供养。

A. 法会具有前行、正行、结行三殊胜。

B. 僧众中都是清净戒律的出家人,且高僧大德云集。

C. 有仪轨。

D. 行善供养功德能成百上千倍地增上。

②大法会时积极参加共修。

A. 到现场参加法会。

B. 参加当地共修法会。

③学习净土法的功德。

A. 共修学习净土法也算开极乐法会。

B. 共修学习时作供养有很大功德。

C. 有三殊胜摄持。

 

三.劝勉积累资粮。

1. 一切今生来世安乐的根本就是积累资粮。

2. 值遇三宝不容空过,以此为对境好好供养积累资粮。

3. 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断恶行善。

【窍决】恶业往后推,善法当下做。

 

编辑:定解G22

审核:定解E01

定解E07